![2025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13/24/wKhkGWeYSZGAcqNjAAEfGx-iuZk754.jpg)
![2025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13/24/wKhkGWeYSZGAcqNjAAEfGx-iuZk7542.jpg)
![2025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13/24/wKhkGWeYSZGAcqNjAAEfGx-iuZk7543.jpg)
![2025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13/24/wKhkGWeYSZGAcqNjAAEfGx-iuZk7544.jpg)
![2025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13/24/wKhkGWeYSZGAcqNjAAEfGx-iuZk75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从本质上讲银杏树上结的“白果”是。A.果实B.种子C.孢子D.假果2、就生物本身来讲,生物能发展进化的关键因素在于()A.过度繁殖B.产生变异C.生存斗争D.自然环境的选择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措施是()A.将濒危物种迁出原地B.将动物领养回家C.建立自然保护区D.建立种质库4、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是()A.抗原→淋巴细胞→抗体B.抗原→胸腺→抗体C.抗原→脾脏→抗体D.抗原→淋巴结→抗体5、引起食物腐败的根本原因是()A.环境温度过高B.食物没有包装C.食物没有放入冰箱D.细菌和真菌的繁殖和生长6、牛的体细胞中含有30对染色体,其精子和卵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为()A.30对B.15对C.15条D.30条7、2016年是我国农历的猴年;下列对猴的特征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用肺呼吸②胎生、哺乳③体表被毛④变温动物⑤心脏四腔⑥体内有膈.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⑥C.①③④⑤⑥D.①②③⑤⑥8、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动物的体色常与周围环境相似的原因是()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
C.神经调节的结果。
D.动物聪明的表现。
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9、DNA上与遗传效应有关的片段是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10、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们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______或______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就是______.11、免疫具有抵抗抗原侵入,清除体内、或的细胞,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细胞的功能。12、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到;由到;由到。是生物亿万年进化的结果,是大自然的宝贵财富。13、鱼类的心脏为____;两栖类的心脏为____;爬行类的心脏为____,但在____的中间有不完全的____;而鸟类和哺乳类的心脏都为____.1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完成该基本方式的结构基础是____.15、观察图示中丁香芽结构的纵切和丁香的一段枝条;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上图图中的结构名称和作用.
①是____,作用是____.
②是____,作用是____.
③是____,作用是____.
④是____,作用是____.
⑤是____,作用是____.
(2)将上图的A;B、C与左图中的相应结构联系起来.
A____,B____,C____.
(3)由此可以看出,叶芽将来发育成____.
16、【题文】有一对夫妇,丈夫肤色正常,基因组成为Mm,妻子为白化病,其基因组成为mm,他们生出白化病小孩的可能性是____。17、【题文】关节能灵活运动是因为____内有少量滑液和____表面光滑,减少骨与骨间的摩擦。关节能牢固是因为____把两骨联系起来。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8、中学生已超过了计划免疫的年龄,不必再进行预防接种。()19、变异一旦出现,就可以遗传给后代。20、用手掌托住耳郭后边,会感到前方传来的声音变大,这说明耳郭能够产生声波.(判断对错)21、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之间的攻击行为一般是你死我活的.______.(判断对错)22、其他鸟卵虽然大小各异、外表差异较大,但基本结构与鸡卵一样______(判断对错)23、细菌和真菌有营腐生生活的,也有营寄生生活的。______(判断对错)24、马、羊、虎、兔等动物之间的差别很大,因此不可能属于同一类型。()25、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类的生活与它们息息相关。()26、判断题:线粒体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实现能量转化;叶绿体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物质。()评卷人得分四、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30分)27、下图是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请根据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1)取一枚新鲜鸡卵,用手掌适度用力握一下,体验____________________对外力的承受能力,说明该结构具有____________作用。(2)用放大镜观察鸡卵的表面,可以看到卵壳表面有许多_________,为了证实所观察到的结构的存在,将鸡卵放在盛有45~50℃温水的烧杯中,可以看到鸡卵的外壳上有许多________出现。(3)用剪刀轻轻敲打图一所示鸡卵的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端,将卵壳敲出裂纹,用镊子小心将敲碎的卵壳和外壳膜除去,会发现该处有____________。(4)用剪刀将开口处的内壳膜剪破,将壳膜内的物质轻轻倒入培养皿中(如图二所示)进行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卵黄的表面有一个盘状的____________________,该结构就是________________。28、小明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在看到马戏团的动物表演后,他就想:小鸡能不能做出复杂的反射活动呢?他设计并实施了以下探究实验:买来5只刚刚孵化的小鸡,每日3次,先吹哨再给小鸡喂食,观察小鸡的取食活动。一个月后,小明发现小鸡只要听到哨声,即使不喂食,也会到达指定地点等候。(1)小明在实验前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2)上述实验中;小鸡听到哨声后到指定地点取食,是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这一反射活动属于________,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________。
29、下图表示在某晴朗的夏日,一株棉花白天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图(横坐标表示白天的时刻,纵坐标表示光合作用的强度)。由此图可以看出,光合作用最强的时间是,最弱的时间是。原因是中午的光照最,此时叶片的气孔,使光合作用所需要的原料之一——的供应大量减少。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4题,共20分)30、下表所列是某动物毛色遗传实验的结果.。组别亲代配对后代数目(只)褐毛黑毛褐毛黑毛甲黑毛*黑毛1753乙黑毛*黑毛061(1)乙的后代与亲代的毛色都是黑毛,这一现象叫___________。(2)从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判断出这种动物控制褐毛性状的基因为_____性。(3)上述判断是根据下列哪个实验组的数据作出的?_____A.甲组B.乙组C、甲和乙都可以(4)乙组亲代的基因型可能为下列哪一种组合?_____A.AA和AaB.aa和aaC.aa和AaD.aa和AA.31、近年来;有些地区把大力发展种桑养蚕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蚕丝是由蚕宝宝吐出的液体凝固而成的,是天然的蛋白质分子化合物。穿着漂亮的蚕丝服装给人干燥滑爽;舒适凉快的感觉。据图回答有关家蚕的问题:
(1)请在上图序号后,填上家蚕各个发育阶段的名称。(2)将序号按发育顺序排列为____。从整个发育过程来看,家蚕的个体发育属于_____________发育。(3)蝗虫、蝼蛄等昆虫的发育过程与图中家蚕相比,没有____这个阶段。(4)为了提高家蚕的吐丝量,人们通常是在家蚕发育的___________时期在桑叶上喷洒一种化学物质。(5)家蚕一般每5~6天蜕皮一次,一生需要蜕皮四次。其蜕去的“皮”实际上是____。(6)蚕蛾产的卵有圆形的,也有纺锤形的,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32、请回答探究动物绕道取食的几个问题。
资料背景:“尝试与错误”是常见的学习行为.如蚯蚓要经过大约200次尝试;遭受许多轻微的电击才能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会某种行为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当动物和它所发现的食物之间设有障碍物时,它可能会经过若干次“尝试与错误”,学会绕道取食.
①提出问题:______.
②作出相应的假设:______.
③如果用鸡做实验;发现通过18次的“尝试与错误”后,取到食物.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_____.
④如果增加实验中的障碍;预计鸡绕道取食所经过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会______.
⑤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把鸡换成狗做实验,其经过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是否一样?______.
说明了什么问题?______.
3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春末夏初,青蛙“呱;呱、呱”的叫声此起彼伏.如果寻声找去,你会发现池塘中的青蛙正在抱对;不久后再来,会在水中看到小蝌蚪;如果继续观察下去,会看到青蛙外形那魔术般变化的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青蛙的幼体--蝌蚪与鱼类在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等方面极其相似;从进化的角度看,说明两者的关系是______.
(2)青蛙的个体发育起点是[______]______.从图中可以看出;青蛙发育的全过程中,运动器官形成的先后顺序为______.
(3)[8]主要的呼吸器官是______;同时兼用______辅助呼吸.
(4)青蛙的______都必须在水中进行;所以青蛙对水生环境的依赖性很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试题分析:裸子植物的特点是根茎叶发达,具有发达的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因此无果实.受精过程不需要水;银杏没有果实,食用的白果的是银杏的种子,因此种子裸露在外面,没有果皮包被.因此银杏属于裸子植物。银杏树上结的“白果”是种子,而不是果实。故选:B.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解析】【答案】B2、B【分析】试题分析:生物在繁衍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在生存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又要与其他生物进行斗争,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于不断变化的环境,因此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是生物进化的内因,然后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动力,以生存斗争为手段,达到适者生存与不适者被淘汰的结果,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进化的原因。【解析】【答案】B3、C【分析】【解答】解: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迁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不可以把动物领回家,因为动物体内往往寄生有某些致病菌,容易传染给人类,动物适于生活在自然界,自然界是它们最好的家园.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据此解答.4、A【分析】【解答】抗原;是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结合,发生免疫效应(特异性反应)的物质.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但并非所有免疫球蛋白都是抗体.故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是:抗原→淋巴细胞→抗体.
故选:A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抗原、抗体.解答时可以从抗原抗体的概念、特点方面来切入.5、D【分析】【解答】我们知道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养分,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酸、臭的味道,所以食品腐败变质.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
故选:D。
【分析】本题考查食品的腐败原因.本知识可结合生活实际与食品的保存方法进行记忆.6、D【分析】解:亲子代之间染色体的数目是恒定的;这是因为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成对的染色体彼此分离,因此染色体要减少一半,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这样当精子与卵细胞融合为受精卵时,染色体就恢复到原来的数目.因此牛的体细胞中含有30对染色体,其精子和卵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为30条,不是15对.
故选:D.
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基因有规律地集中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每一种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如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成对的染色体彼此分离.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在生殖细胞中成单不对.学生容易错选B.【解析】D7、D【分析】解:猴属于哺乳动物;主要特征有:①用肺呼吸;②胎生、哺乳、③体表被毛、牙齿分化、⑤心脏四腔、⑥体内有膈、体温恒定,属于恒温动物;
④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而不是变温动物,因此,变温动物不属于猴的特征.
所以;“对猴的特征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①用肺呼吸;②胎生、哺乳、③体表被毛、⑤心脏四腔、⑥体内有膈.
故选:D.
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解析】D8、A【分析】
达尔文认为;生物的繁殖过度引起生存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内的斗争,如为食物;配偶和栖息地等的斗争,以及生物种间的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动物的体色与环境的颜色相似,是环境对动物进行长期的选择的结果.而人工选择是根据人类的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选择而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故选A
【解析】【答案】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9、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分析】解: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它由两条长长的;互相盘绕的链组成,构成双螺旋结构.上面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故答案为: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解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0、陆地水域自然保护区【分析】解: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也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也叫异地保护.
故答案为:陆地;水域;自然保护区。
此题考查的是自然保护区的概念;据此答题.
掌握自然保护区的概念,了解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解析】陆地水域自然保护区11、略
【分析】试题分析: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能够及时清除自身产生的衰老、死亡和损伤细胞,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还可以随时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防止肿瘤细胞的产生。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免疫,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免疫的概念和功能。【解析】【答案】衰老死亡损伤异常12、略
【分析】试题分析:由分析可知,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由于生物所在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经过自然选择也就形成了生物界的多样性.考点:此题考查的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的知识,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解析】【答案】水生到陆生;低等到高等;简单到复杂;生物多样性13、略
【分析】
鱼类的心脏为一心房一心室;有一条循环路线;两栖类的心脏为两心房一心室,为不完全的双循环;爬行类的心脏为两心房一心室,心室内有不完全的膈膜,为不完全的双循环,血液混合度较少;而鸟类和哺乳类的心脏都为两心房两心室,血液循环完全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路线.
故答案为:一心房一心室;两心房一心室;两心房一心室;心室;膈膜;两心房两心室。
【解析】【答案】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心脏特点;思考解答.
14、略
【分析】
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
故答案为:反射;反射弧.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反射和反射弧.解答时可以从反射;反射弧的概念方面来切入.
15、略
【分析】
(1)由图可知1是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2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3幼叶将来发育成叶;4芽轴将来发育成茎;5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
(2)由图可知a是茎由4芽轴发育来,b是叶子由3幼叶发育来;c是侧芽由5芽原基发育来.
(3)由此可以看出;叶芽将来发育成枝条。
故答案为:(1)①生长点;使芽轴不断伸长②叶原基;发育成幼叶③幼叶;发育成叶④芽轴;发育成茎⑤芽原基;发育成侧芽(2)4;3;5(3)枝条。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叶芽的结构和发育.本知识点多结合枝芽的结构图与枝条进行对比记忆.
16、略
【分析】【解析】
考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答:解:这对基因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即丈夫肤色正常;基因组成为Aa,妻子为白化病,其基因组成为aa,则他们生出白化病小孩的可能性是50%.
故答案为:50%
点评:白化病属于家族遗传性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发生于近亲结婚的人群中【解析】【答案】50%或1/217、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关节囊及囊里面;外面的韧带将两骨牢固地连在一起.
考点:此题考查关节的结构和功能.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既具有牢固性又有灵活性.【解析】【答案】关节腔关节软骨韧带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8、×【分析】试题分析:计划免疫是依据国家对消灭传染病的要求,在易感人群中,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实行计划免疫能有效地增强人体的免疫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这里的人群是指对该传染病缺乏免疫力,注射疫苗后让他们体内产生抗体,提高自身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因此在人群中进行计划免疫的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预防相应的传染病。为了预防某些传染病的发生在不同的年龄有相应的疫苗免疫,同时根据不同的季节或是某种疾病发生时可以进行接种相应的疫苗,从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没不是说中学生就不再预防接种。故错误。考点:本题考查传染病的免疫接种。【解析】【答案】错误19、×【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故题干的叙述是错误的。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变异的类型。【解析】【答案】×20、×【分析】【解答】解: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传播声波,中耳包括鼓膜;听小骨和鼓室,耳膜收到声波的刺激产生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导内耳的耳蜗,耳蜗受到听小骨传来的震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导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外耳收集传导声波,内耳产生声音的震动并传导震动,内耳产生声音的神经冲动.据此解答.21、×【分析】解:攻击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或巢区而发生的相互攻击或战斗;该行为的最大特点是攻击双方的身体很少受到伤害,争斗一方表示屈服,另一方则停止攻击,因此,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之间的攻击行为一般不是你死我活的.
故答案为:×.
攻击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或巢区而发生的相互攻击或战斗.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产生攻击行为的原因.【解析】×22、√【分析】解:鸟卵的结构虽然大小各异;外表差异较大,但基本结构与鸟卵一样,都具有卵壳,卵壳膜,卵黄,胚盘,卵白,气室,卵黄膜,卵黄系带等结构.
故答案为:√
鸟卵的结构为:卵壳;卵壳膜,卵黄,胚盘,卵白,气室,卵黄膜,卵黄系带.
明确鸟卵的结构和功能.【解析】√23、√【分析】解:细菌和真菌都没有叶绿体;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有寄生也有腐生。
故答案为:√
腐生:细菌;真菌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返回自然环境被植物利用,细菌、真菌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寄生:细菌;真菌中有一些种类营寄生生活;它们从活的动植物体和人体吸收营养物质,导致动植物和人患病。如真菌寄生在人的体表,使人患足癣。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细菌、真菌的结构特点和营养方式。【解析】√24、×【分析】【解答】马;羊、虎、兔等动物之间虽然差别很大;但它们也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它们同属于动物界、哺乳纲.故题中的叙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此题是关于动物分类的判断题,据此答题.25、A【分析】【解答】动物在生态平衡中重要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危害植物,如鼠灾等,苍蝇、老鼠也是动物,同样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故答案:正确。
【分析】各种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26、A【分析】【解答】植物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是能量转换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线粒体是能量转换器,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能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分析】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叶绿体和线粒体中进行的分别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四、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30分)27、(1)卵壳保护(2)小孔气泡(3)B气室。
(4)小白点胚盘【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鸟卵的结构和功能,掌握观察鸡卵结构的实验步骤及鸡卵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结合图进行分析。【解答】如图鸟卵的结构:
鸟卵的结构有卵壳膜、气室、卵壳、胚盘、卵黄膜、卵黄系带、卵黄、卵白,其中卵黄即鸟卵内部发黄的部分,主要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卵白是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部分营养;对卵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的有卵壳、卵壳膜和卵白。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1)取一枚新鲜鸡卵;用手掌适度用力握一下,体验卵壳对外力的承受能力,从而说明卵壳对卵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2)用放大镜观察鸡卵的表面;可以看到卵壳表面有许多小孔,为了证实所观察到的小孔的存在,将鸡卵放在盛有45℃-50℃温水的烧杯中,可以看到鸡卵的外壳上有许多气泡出现。
(3)用剪刀轻轻敲打图一所示鸡卵的B钝端;将卵壳敲出裂纹,用镊子小心将敲碎的卵壳和卵壳膜除去,会发现该处有气室,气室内有气体,可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4)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由受精卵分裂形成的,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因此,用剪刀将开口处的内壳膜剪破,将壳膜内的物质轻轻倒入培养皿中(如图二所示)进行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卵黄的表面有一个盘状的小白点,该结构就是胚盘。【解析】(1)卵壳保护(2)小孔气泡(3)B气室。
(4)小白点胚盘28、(1)小鸡能学会复杂的反射活动吗
(2)条件反射大脑皮层反射弧【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条件反射的建立实验。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解答】(1)该实验是由马戏团的猴子听到驯兽员的哨声能做出倒立;翻筋斗等复杂动作后;小明想:小鸡能不能做出复杂的反射活动呢?故小明在实验前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小鸡能学会复杂的反射活动吗?
(2)人体的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调节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可见,实验中,小鸡听到哨声后到指定地点取食,是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一反射活动属于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的,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解析】(1)小鸡能学会复杂的反射活动吗(2)条件反射大脑皮层反射弧29、略
【分析】试题分析: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淀粉和氧气,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分析图示可知:一天中光合作用最强的时间是上午10时左右,这是因为此时光照适宜、原料充足;一天中光合作用最弱的时间是中午12时左右,这是因为此时是一天中光照最强的时刻,植物为了保持体内的水分,气孔关闭,使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二氧化碳的供应减少,因此此时光合作用反而减弱.考点: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解析】【答案】上午10时;中午12时;强;关闭;二氧化碳五、解答题(共4题,共20分)30、(1)遗传
(2)隐
(3)A
(4)A【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遗传的概念,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特点。【解答】(1)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相似叫遗传,所以乙的后代与亲代的毛色都是黑色,这一现象叫遗传。(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生物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生物隐性性状的基因;分析表中的实验结果可知:这种动物控制黑毛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控制褐毛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3)根据甲组数据可知:黑毛与褐毛个体杂交,后代个体中褐毛性状没有出现出来,说明褐毛是隐性性状、黑毛是显性性状;根据丙组实验数据可知:黑毛与黑毛个体杂交,后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褐毛性状,这种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亲代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所以根据甲组或丙组的实验数据都可判断出控制黑毛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控制褐毛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故选A。
(4)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已知黑毛是显性性状,则黑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又知丁组亲代双方都是黑毛,而后代个体中没有出现隐性基因a控制的褐毛性状,则亲代双方的基因组成只能是AA×AA或AA×Aa。故选A。【解析】(1)遗传(2)隐(3)A(4)A31、(1)成虫蛹卵幼虫(2)3→4→2→1完全变态。
(3)2蛹(4)4幼虫。
(5)外骨骼。
(6)变异【分析】【分析】此题考查了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节肢动物中昆虫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变异等有关知识。明确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特点、节肢动物昆虫的特点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变异的概念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1)据图可知,1是成虫,2是蛹,3是卵,4是幼虫。(2)(3)昆虫的发育方式包括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球及中国DPO即服务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5物业管理公司劳务合同
- 小额贷款居间合同范文
- 2025展板制作合同
- 连带共同担保合同签订
- 建设围墙施工合同
- 提高团队效能与绩效改进
- 2025建筑工程居间合同
- 聘用人才劳动合同
- 旅居管家策划方案
- 车间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劳动法概述劳动法与新经济业态的结合
- 华为经营管理-华为的研发管理(6版)
- 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流程图
- 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
-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期末家长会PPT模板
- 矿山安全培训课件-地下矿山开采安全技术
- GB/T 6417.1-2005金属熔化焊接头缺欠分类及说明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三版)》第七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则论
- 《腰椎间盘突出》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