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2、某同学选用如下材料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A.宋代商业繁荣B.民族政权并立C.元朝国家统一D.大都闻名世界3、下列诸侯国中,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A.晋B.齐C.楚D.赵4、东南沿海人民纪念戚继光,在他战斗过的地方刻石立碑;戚继光抗倭最伟大的意义在于()A.扫平了浙江、福建、广东的倭寇B.取得了抗倭斗争的胜利C.使东南沿海人民得以安居乐业D.维护了朝廷的尊严5、“开元初,四方丰稔,城镇商铺林产,客商如云.丁壮之夫,不识兵器.”这段史料可以用于研究下列哪一位皇帝在位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A.隋炀商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6、《资治通鉴》这部史书按年代顺序,叙述的是_______时期的历史。()A.从五代到元朝的历史B.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C.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D.从隋朝到元朝时期的历史7、1、某校七年级(2)班历史小组开设了一个有关“辽、宋、西夏、金”的专题网站,下列政权与民族搭配不正确的是()A.辽契丹族B.北宋汉族C.金回族D.西夏党项族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人物画像他们有哪些活动?他是居住在青藏高原一带吐蕃民族的首领,他做赞普时基本上统一的各个部落,迁都逻些,建筑布达拉宫,创制藏文,迎娶唐朝文成公主。他统一契丹各部,任用汉人为官,改革习俗,建筑城郭,创制契丹文字,发展了农业和商业。916年,他称皇帝,建立契丹国。他是西北党项族首领,于1038年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他懂得蕃汉文字,任用汉人为官,根据汉文创制西夏文字,制定官制、军制、法律。他是女真族杰出的首领,12世纪初期,起兵抗辽,接着在会宁称帝,国号金。他还仿汉文创制女真文字。(1)他们是谁?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2)他们有哪些共同点?⑤:____(3)根据他们和中原政权的关系,归纳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特点。⑥:____9、曹丕死后,大臣____逐渐控制了魏国大权。三国中国力最弱的____最先被魏国灭亡。10、朝代更替。
朝代接龙。
五代十国、元、隋、唐、北宋、南宋、____、____、五代十国、____、____、元11、阅读下列图片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完成表格:
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简表。农业生产工具或生产方式出现的历史时期推广的历史时期推广使用的影响________本格不必填写本格不必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的发展,邢窑的青瓷、越窑的白瓷和唐三彩最有名.______(判断对错).13、岳飞班师以后,宋金达成和议,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宋金对峙局面形成.______(判断对错)14、唐朝时我国的科技文化达到空前的繁荣。“诗仙”指的是;“诗圣”指的是.15、______在位期间,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16、为鼓励海外贸易,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加以管理。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7、京杭大运河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南北水上运输通道,对于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文化的融合以及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都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18、()苏轼是豪放派词人,他继承了辛弃疾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使词境变得更加雄奇阔大。19、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是短暂统一,二世而亡。。A.AB.B20、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卫青率船队曾达到夷洲,夷洲就是今天的台湾地区。()21、人类是由古类人猿进化而来的,所以,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使用工具。______(判断对错)22、元朝为加强对西域的管辖设置了宣政院,从此,中央政府对其正式行使行政管辖。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4题,共32分)23、历史图片可以真实的记录历史;反映历史的原貌;从图片中可以读出许多的历史信息。请你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从图1三件出土文物;你能判断出河姆渡人在生产生活中,能够从事哪些活动?
(2)图2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3)看到图3,你能想到哪一宗教传入了中国,并开始在中国传播?24、阅读下列图片后判断:
注:图一;图二为河姆渡遗址出土文物;图三、图四为半坡遗址出土文物以下结论是从以上图片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填“A”;与以上图片信息所表达的意思不符的,请在括号内填“B”;以上图片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C”。
(1)河姆渡居民的食物中有粟,半坡居民的食物中有稻谷。判断正误______。
(2)河姆渡和半坡居民都开始制陶。判断正误______。
(3)河姆渡居民住木结构房屋,半坡居民住半地穴式房屋。判断正误______。
(4)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还没有爱美的意识。判断正误______。
(5)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都有了相对稳定的食物来源。判断正误______。25、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太宗。
材料二“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给唐朝皇帝的书信。
回答:
①“中华”;“夷狄”各指什么?这句话反映了唐太宗怎么样民族政策?
②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是指历史上哪件事?
③文成公主入吐蕃有何作用?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一板印刷;一板已有布字。更互用之,瞬。
息可就。《梦溪笔谈》
材料二:周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宋朝人记载指南针在航海中的作用。
材料三:“有造突火枪;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宋史》
请回答:
(1)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是哪项科技成就?它的发明者是谁?
(2)材料二反映了指南针在哪一历史时期;哪一领域的作用?
(3)材料三反映的火药武器是什么?从哪一历史时期开始广泛应用于战争?
(4)材料二、材料三涉及的科技成就经由哪国人传入欧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A【分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结合所学知识:人们把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中国文字演变的知识点。2、A【分析】注意识读图片;可以看出宋代商业发展,出现商标;交子等,《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描绘东经汴河沿岸商业繁华景象的不朽作品,南宋海船等说明这一时期海外贸易的繁荣。
故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掌握情况。宋朝时期;商业繁荣发展,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商标;纸币。宋朝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描绘东经汴河沿岸商业繁华景象。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握住图片中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做出正确的分析。【解析】A3、A【分析】战国时期是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经过春秋时期的兼并战争,到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战国时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诸侯强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战国七雄的相关内容.
本题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解析】A4、C【分析】明朝时期;倭寇出现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明朝政府派戚继光抗击倭寇,取得了重大胜利.因而戚继光抗倭最伟大的意义在于戚继光抗倭使东南沿海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戚继光抗倭最伟大的意义.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戚继光抗倭的原因、经过和意义.【解析】C5、D【分析】唐玄宗统治前期由于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由材料中的“开元初”可知,事件发生在唐玄宗统治时期。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只要抓住史料中“开元初”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本题需掌握开元盛世.【解析】D6、C【分析】【分析】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叙述的是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的历史。
【点评】考查司马光和《资治通鉴》7、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民族政权并立的相关内容。10世纪初,契丹族杰出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辽),都城在上京,所以,A辽契丹族是正确的;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定都东京(开封),所以,B北宋汉族是正确的;12世纪初,女真族的首领阿骨打,在会宁称帝,国号金,所以,C金回族是错误的;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都城在兴庆,所以,D西夏党项族是正确的。综上所述,故选C。【解析】C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8、松赞干布耶律阿保机元昊完颜阿骨打他们都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首领、他们都是本民族著名的政治家、他们都建立了本民族政权、他们都曾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他们都曾创制本民族文字、他们都对开发边疆地区做出了贡献。民族间有过矛盾和斗争,但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和民族融合,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分析】【分析】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中国民族关系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依据表格中“吐蕃民族的首领”“任用汉人为官,改革习俗,建筑城郭,创制契丹文字”“蕃汉文字,任用汉人为官,根据汉文创制西夏文字”“女真族杰出的首领”等信息可以得出其分别是①松赞干布;②耶律阿保机、③元昊、④完颜阿骨打。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中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归纳,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他们都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首领;他们都是本民族著名的政治家、他们都建立了本民族政权、他们都曾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他们都曾创制本民族文字、他们都对开发边疆地区做出了贡献。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上民族关系相关史实的准确理解与认识,联系材料所得信息及已学知识可以综合得出民族间有过矛盾和斗争,但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和民族融合,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点评】考查的我国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以及民族关系。9、司马懿蜀汉【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国时期魏灭蜀的史实;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
【点评】考查学生记忆能力。10、隋唐北宋南宋【分析】【分析】隋朝的历史是从581年——618年;唐朝的历史是从618年——907年;五代十国是从907年——979年;北宋的历史从960年——1127年;南宋是从1127年——1279年;元朝的历史从1206年——1368年。所以正确的顺序是隋;唐、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古代政权更替的内容。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的统一与大运河;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宋金南北对峙;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11、耒耜铁农具牛耕河姆渡时期(距今七千年前)春秋至迟春秋末年战国战国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分析】【分析】在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的农具是耒耜;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农具的进步。原始的农耕生活;大变革的时代12、略
【分析】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的发展;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和唐三彩最有名,不是邢窑的青瓷、越窑的白瓷.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盛唐的社会气象.
掌握唐朝经济的发展的相关知识.【解析】×13、略
【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领袖;岳飞班师以后,南宋与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宋金议和的有关内容.
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准确识记南宋与金的对峙.【解析】×14、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唐朝诗歌的准确识记,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杜甫(712-770),字子美,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圣”。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辉煌的隋唐文化·诗歌【解析】【答案】李白杜甫15、略
【分析】武则天在位期间;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故答案为:
武则天。
本题考查科举制;知道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的是武则天。
本题考查科举制,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武则天16、略
【分析】宋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故答案为:
市舶司。
本题主要考查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的相关史实。掌握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的相关史实。【解析】市舶司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7、√【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判断历史史实的正误。京杭大运河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南北水上运输通道,对于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文化的融合以及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都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解析】【答案】对18、×【分析】本题考查宋词。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唐朝时已出现,最初在民间流行。词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其中三位杰出的词人是苏轼、辛弃疾和李清照。苏轼是北宋,词风气势豪迈,雄健奔放;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是南宋的词人,他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本题是错误的。故选F。【解析】F19、√【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隋朝与秦朝灭亡的认识。依据所学可知,隋朝与秦朝均因暴政,引起农民起义而被推翻;两朝都仅仅历经了两代正统的皇帝而亡。秦历经始皇和二世,隋历经文帝和炀帝两代。据此,本题观点正确,故选A。【解析】A20、×【分析】【分析】三国时期;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孙权派卫温等曾到达夷洲(台湾),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不是卫青。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了吴国与台湾。21、×【分析】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人类是由古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而不是使用工具。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的是人类起源的知识点。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识记掌握人与动物的区别的内容。【解析】×22、×【分析】元朝时对西藏地区行驶行政管理权;中央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军政要务,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将这一地区划为一个单独的行政区。在当地设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完整而有效的管理。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宣政院。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解析】×四、简答题(共4题,共32分)23、略
【分析】
(1)本题考查河姆渡原始居民;知道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开始有了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
(2)本题考查秦朝统一货币;知道秦始皇下令全国使用圆形方孔铜钱.
(3)本题考查佛教的传入;知道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
本题以图片为切入点景,考查学生对先秦重要史实的掌握,考查对课本知识点的准确识记能力.【解析】(1)从图1三件出土文物;可以判断出河姆渡人在生产生活中,能够从事农耕;饲养家畜等.
(2)图2反映了秦朝统一货币;秦始皇下令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
(3)看到图3;我能想到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了中国,并开始在中国传播.
故答案为:
(1)农耕;饲养家畜等.
(2)秦朝统一货币.
(3)佛教.24、略
【分析】(1)据图一:碳化谷物和图四:粟和装粟的陶罐;可知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种植水稻;生活在黄河流域,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所以是错误的描述.
(2)据图二:猪纹陶器;图三:彩陶鱼纹,图四:粟和装粟的陶罐,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会制造陶器.半坡原始居民能制造色彩艳丽的彩陶,上面绘有各式各样的美丽图案.陶器是还出现一些刻画符号.所以是正确的描述.
(3)半坡原始居民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河姆渡居民住木结构房屋,题干描述是正确的,但是图片没有涉及.
(4)据图二:猪纹陶器;图三:彩陶鱼纹,图四:粟和装粟的陶罐,可知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已经有了爱美的意识.所以题干描述是错误的.
(5)据图一:碳化谷物和图四:粟和装粟的陶罐;可知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都以农业为主,过定居生活,半坡聚落居民种植粮食作物是粟,河姆渡聚落居民种植水稻,他们都有了相对稳定的食物来源,所以题干描述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1)B.
(2)A.
(3)C.
(4)B.
(5)A.
本题考查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中的特点.
本题以原始农耕生活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解析】B;A;C;B;A25、略
【分析】
本题考查唐朝与吐蕃的友好民族关系.
本题掌握唐朝的民族政策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民族关系.重点熟记基础知识.【解析】(1)在中国古代;对少数民族一般都是民族歧视,故中华一般指的是中原地区的汉族,而周边的少数民族通常称蛮;夷、戎、狄等,故夷狄指的是少数民族.分析材料一可知,唐太宗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是平等、开明、尊重的民族政策.
(2)分析材料可知;材料是尺带珠丹所写的信,“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指的是金城公主出嫁之前的事,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3)七世纪前期;吐蕃杰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