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沪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沪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沪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沪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16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要免除徭役,最好的办法应该是A.当兵立军功B.不隐瞒犯法行为C.合理经商致富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2、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这说明()A.太湖流域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粮仓B.洞庭湖流域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粮仓C.黄河流域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粮仓D.珠江流域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粮仓3、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如图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创制的新型灌溉工具,它所使用的动力是()A.风力B.水力C.畜力D.人力4、隋唐时期创立和完善的加强皇权的制度()A.三省六部制B.推恩令C.中书省D.三公九卿制5、下列发明属于唐朝时期发明的灌溉工具是()A.曲辕犁B.筒车C.高转筒车D.翻车6、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

A.班超出使西域B.丝绸之路开辟后C.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后D.昭君出塞后7、战国时,它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它是()A.灵渠B.都江堰C.大运河D.郑国渠8、隋朝如同一颗流星划过中国历史的天空,短暂而耀眼。下列属于隋朝时期创立的制度或修建的工程建筑有()①科举制②大运河③赵州桥④都江堰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9、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有关的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世袭制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10、中外交流源远流长。下列人物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中生活在唐朝的是A.张骞B.玄奘C.鉴真D.郑和11、宋朝著名词人有A.苏轼B.李清照C.辛弃疾D.马致远12、下列政权统一过黄河流域的有()A.曹魏B.孙吴C.前秦D.西汉13、中外交流源远流长。下列人物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中生活在唐朝的是A.张骞B.玄奘C.鉴真D.郑和14、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下列关于这一壮举表述正确的是()A.从1405年至1433年,先后七次下西洋B.最远抵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C.到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D.加强了明朝与亚欧国家往来15、下列主张最能体现儒家思想的是()A.仁者爱人B.民贵君轻C.兼爱非攻D.以法为教16、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主要是对下面哪个人物的尊敬()A.黄帝B.炎帝C.蚩尤D.大禹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7、民族交往与交融。(1)至今仍屹立在西藏拉萨大昭寺前,成为汉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是唐蕃____________。(2)10世纪初,_________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建立辽国。(3)1115年,___________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18、金庸在《天龙八部》中有一段描写丐帮帮主乔峰与群雄相斗的惨烈文字,导火索是群雄发现了乔峰是契丹人的身世,发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契丹与北宋冲突加剧,双方处于战争状态。______(判读对错)19、秦代修筑的“万里长城”,西起______,东到______。20、请阅读如图《都江堰示意图》;在图中填出以下位置的字母代号:

A、分水堤B、宝瓶口。21、炎黄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________;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_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4题,共16分)22、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卫青率船队曾达到夷洲,夷洲就是今天的台湾地区。()23、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唐宗”是指唐玄宗。______(判断对错)24、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便利了典籍的流传。______(判断对错)25、唐玄宗时的宰相是房玄龄和杜如晦,人称“房谋杜断”。()评卷人得分五、改错题(共4题,共32分)26、商周时期青铜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______(判断对错)27、小雨在整理历史笔记,他说,“老子不仅是个大思想家,还是个大教育家。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你同意小雨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28、隋朝时期修建的京杭大运河中心点在江都。判断:______改正:______29、中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判断:______改正:______。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4题,共36分)30、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原文大意: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使天下一致归正。)——《论语·宪问篇第十四》请回答:(1)“管仲相桓公”的史实发生在什么时候?(1分)(2)管仲采取哪些措施辅佐齐桓公?(写出三点,每小点2分)(3)“管仲相桓公”的结果是什么?(3分)31、材料一:(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采集植物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没有非常富裕的人。材料二(据史书记载,南朝时)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这饶,覆衣天下(供天下人享用)(1)材料一、材料二描述的江南有很大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朝时江南经济变化的原因。(4分)答:材料三:(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2)举例说明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的表现。(4分)答:(3)综上,结合所学的中国古代史知识,归纳出能够促进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答:32、古代政治制度是古代政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既有延承也有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天下为公,选贤任能”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材料三:“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材料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指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并通过军政官僚机关管理、控制国家的政体。请回答:(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任能”指的是原始社会末期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你知道谁是通过这种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写出两个即可)(4分)(2)材料二反映出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有了什么变化?(2分)(3)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个朝代实行的什么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后来这一制度被秦朝的哪种制度所取代?(6分)(4)阅读材料四,如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谁创立的?(2分)据此填写下列示意图(6分)3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后人称他为“诗圣”。错误:__________________订正: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秦国商鞅变法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和免受惩罚,故选D。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解析】【答案】D2、A【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两宋经济发展中的经济重心的南移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隋唐五代:开始南移。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两宋时期:最终完成。两宋时期,北方同样战乱频繁。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粮仓。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古代经济史上的重要大事,经济重心的南移给我们现在的经济建设的启示是:安定的社会坏境,先进的生产技术与高素质的劳动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等。3、B【分析】唐朝农民制成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筒车可随水自由转动,竹筒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便于灌溉,所以筒车所使用的动力是水力,B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盛唐社会气象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盛唐社会气象的相关知识点.【解析】B4、A【分析】隋唐时期创立和完善的加强皇权的制度是三省六部制.政治上;唐朝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最后交由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管具体政务.B是西汉开创的,C是元朝开创的;D是秦朝开创的.

故选A.

本题考查了三省六部制;注意题目强调的是隋唐时期创立.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隋唐时期创立和完善的加强皇权的制度是三省六部制.【解析】A5、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时期的灌溉工具的相关知识点。唐朝农民发明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又叫水转筒车,随水流执自行转动,竹筒把谁低处汲到高出,便于灌溉。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解析】B6、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张骞通西域的相关史实。张骞通西域建立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加强了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域的开发。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对西域进行政治、军事管理,保护商旅往来。这是今新疆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故选C。【解析】C7、B【分析】【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李冰修建了名闻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使成都平原变成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所以此题选B。考点: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解析】【答案】B8、D【分析】略【解析】D9、B【分析】西周建立后;为巩固统治,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和奴隶分封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材料“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中的“诸侯”“列国”都与西周分封制有关。

故选:B。

本题以“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的典故为依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西周建立后,为巩固统治,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和奴隶分封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

本题以“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的待凝固为依托,考查的是学生对西周分封制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解析】B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10、BC【分析】略【解析】BC11、ABC【分析】略【解析】ABC12、ACD【分析】略【解析】ACD13、BC【分析】略【解析】BC14、ABC【分析】略【解析】ABC15、AB【分析】“仁者爱人”孔子的主张;“民贵君轻”孟子主张,孔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故AB为正确答案;“兼爱,非攻”是墨家思想主张,C排除;“以法为教”为法家思想,D排除.

故选AB.

本题考查了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识记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主张.【解析】AB16、AB【分析】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于黄河流域的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至今,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故选:AB。

本题以“炎黄子孙”为依托;考查的是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的知识。

本题以“炎黄子孙”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传说中黄帝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解析】AB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7、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唐与西藏的相关史实。进入9世纪后,吐蕃开始由盛转衰,因此,吐蕃的赞普不断到唐朝请求会盟,结缔友好盟约。隆重的会盟先后在唐都长安和吐蕃国都逻些举行。盟文强调双方要“患难相恤,暴掠不作”,永远友好相处。在拉萨建立的唐蕃会盟碑,至今还屹立在大昭寺门前,这是汉藏两族人民友谊团结的珍贵物证。故填会盟碑。(2)本题猪还要考查了辽国的建立。辽朝,又称契丹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人建立的的一个封建王朝,从公元916年至1125年,持续了209年。916年3月17日,耶律阿保机登基称帝,国号“契丹”,定都上京。阿保机是辽太祖。故填契丹。(3)本题主要考查了金的建立。为了解除民族压迫,1114年,女真族杰出首领完颜阿骨打举兵抗辽,取得了初步胜利。1115年,阿骨打称皇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阿骨打就是金太祖。故填阿保机。【解析】(1)会盟碑(2)契丹(3)阿保机18、略

【分析】北宋建立后;为夺回幽云十六州,同契丹族建立的辽国之间发生了长时间的战争.小说《天龙八部》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时期,当时契丹与北宋冲突加剧,双方处于战争状态,因此乔峰是契丹人的身世暴露以后群雄与乔峰相斗.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要把握北宋初年宋辽之间的战争概况.

熟记宋辽之间的战争,能学以致用是解题的关键.【解析】√19、略

【分析】为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的统一,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并让蒙恬负责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用来抵御匈奴,这就是闻名世界的“万里长城”.

故答案为:临洮;辽东.

本题主要考查秦长城.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解析】临洮;辽东20、略

【分析】

本题以《都江堰示意图》为切入点;主要考查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的相关史实.【解析】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它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组成,“分水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主要用于排洪;东边叫内江,主要用于灌溉,内江之水通过宝瓶口引入支流,用来灌溉农田.

故答案为:

21、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人文始祖和国人暴动的知识。距今约四五千年;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发展成为后来的华夏族,即今天汉族的前身。因此后人尊称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都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横征暴敛,加重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暴虐无道,独断专行,引发了“国人暴动”,周厉王被赶走,西周开始走向衰落。故填:人文始祖;国人暴动。

【解析】人文始祖;国人暴动。

四、判断题(共4题,共16分)22、×【分析】【分析】三国时期;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孙权派卫温等曾到达夷洲(台湾),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不是卫青。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了吴国与台湾。23、×【分析】唐贞观年间;唐太宗在大臣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人的辅佐下,以隋亡为教训,励精图治,在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治国措施,使得国家政治清明、军事发展、社会安定、思想文化繁荣、国力日益强大、民族关系缓和、中外友好往来增多。史称“贞观之治”。故“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的“唐宗”是指唐太宗。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贞观之治;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贞观之治,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24、×【分析】西汉前期;我国人民就发明了纸,东汉时,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改进造纸术,降低了造纸的成本,同时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因此题干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纸的发明和改进;纸的发明和改进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

本题以纸的发明和改进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25、×【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太宗的纳谏和用人。依据所学知识,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虚心纳谏。他任用富有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不是唐玄宗。故题干“唐玄宗”错误,应将“唐玄宗”改为“唐太宗”。【解析】F五、改错题(共4题,共32分)26、略

【分析】商周时期青铜器种类更加丰富.商朝以后;青铜器的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青铜文明.

理解:夏、商、西周三代被人们称为“青铜时代”,源于青铜器在商、周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人们又将这一时期称为“青铜文明”,也是因为青铜器在这一时期影响巨大.但并非说青铜文明就单指青铜器的制造行业而言,夏、商、西周繁荣的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共同构成了我国的青铜文明.【解析】√27、依据所学知识;孔子生活于春秋晚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的核心是“仁”,不是老子.《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

故答案为:

不同意.理由:孔子不仅是个大思想家,还是个大教育家.他的核心思想是‘仁’.【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孔子思想成就的知识和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

本题以孔子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孔子在思想和教育方面成就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孔子生活于春秋晚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的核心是“仁”,不是老子.《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

故答案为:

不同意.理由:孔子不仅是个大思想家,还是个大教育家.他的核心思想是‘仁’.28、×江都改为洛阳【分析】依据所学;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从北往南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因此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江都改为洛阳。

故答案为:

×;江都改为洛阳。

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成为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本题以隋朝大运河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江都改为洛阳29、略

【分析】中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活动遗址从南到北,分布很广.

故答案为:

×;将远古人类;改为:远古人类遗址.

本题考查了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中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解析】×;将远古人类;改为:远古人类遗址六、综合题(共4题,共36分)30、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第(1)问属于考查课本基础知识,“管仲相桓公”发生在春秋时期。管仲注重经济,反对空谈主义,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第(2)问也是属于考查课本基础知识,管仲采取一下措施辅佐齐桓公,对内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对外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第(3)问,管仲相桓公最直接的结果是齐国国富兵强,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管仲改革。【解析】【答案】(1)春秋时期(1分)(2)措施:对内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对外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每小点2分)(3)结果:齐国国富兵强,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3分)31、略

【分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南朝时江南经济变化的原因。材料一、材料二描述的江南有很大不同。南朝时江南经济变化的原因有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带去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相对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南方优越的自然环境等。(2)本题考查的是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的表现。宋朝时期,中国在科技、经济、文化、海外贸易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商业繁荣或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出现早市、夜市,沿街设立店铺;旅店业兴旺;使用纸币;出现娱乐场所瓦舍;有春节或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指南针、改进火药。(3)本题考查的是促进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根据古代历史知识可知,能够促进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包括:根据实际制定恰当政策;重视引进人才;重视引进先进技术;维持地区和平稳定;良好的文化氛围;国家的优势丰富资源等等。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南方经济的发展·江南经济的开发;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宋代的城市生活;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宋代的科技发明【解析】【答案】(1)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相对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2)商业繁荣或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设立市舶司管理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