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五市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B/00/wKhkGWeYM3aAHH4eAAKBkMS3bjw454.jpg)
![湖北省五市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B/00/wKhkGWeYM3aAHH4eAAKBkMS3bjw4542.jpg)
![湖北省五市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B/00/wKhkGWeYM3aAHH4eAAKBkMS3bjw4543.jpg)
![湖北省五市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B/00/wKhkGWeYM3aAHH4eAAKBkMS3bjw4544.jpg)
![湖北省五市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B/00/wKhkGWeYM3aAHH4eAAKBkMS3bjw45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湖北省五市州高一期末联考历史试卷2024.7本试题卷共6页,19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表是有关印度种姓划分的部分文献记载。据此可知,中古时期的印度()种姓等级《梨俱吠陀》《佛国记》《大唐西域记》婆罗门祭司净行(祭司)刹帝利武士王种吠舍农民商贾首陀罗奴隶农人注:《梨俱吠陀》成书于公元前1500—900年,《佛国记》《大唐西域记》为中国求法僧法显与玄奘游历印度后所著,分别成书于公元416年和公元646年。A.种姓制度濒于崩溃 B.社会经济发生变动C.对外贸易日益繁荣 D.社会分隔趋于消亡【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梨俱吠陀》成书于公元前1500—900年间,《佛国记》、《大唐西域记》”的记载要晚1000多年,种姓制度发生了明显变化,商人成为吠舍的主体,农民沦为首陀罗,说明种姓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而变动,B项正确;《梨俱吠陀》《佛国记》《大唐西域记》中都有四大种姓的记载,无法体现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崩溃,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种姓制度,与对外贸易无关,排除C项;社会分隔趋于消亡,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2.据公元1世纪的《红海回航记》一书记载,印度船队满载宝石、珍珠类饰品、香料、食糖、小麦、大米、平纹棉布前往非洲出售,返程时则从非洲购进大量的象牙、黄金、龙涎香、熏香、雪花石膏等物品。由此可推断()A.古代亚非海上贸易活跃 B.非洲农业生产相对落后C.战争加速亚非文化交往 D.印度传统工业优势明显【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材料描述了公元1世纪印度洋上的商品贸易状况,大量的土特产品通过船队往来于非洲于印度之间,由此可推断,此时亚非的海上贸易活跃,A项正确;往来商品包括农产品和手工制品,但不能说明非洲农业的落后与印度传统工业的优势地位,排除B、D项;材料未涉及战争与亚非文化交往的关系,排除C项。故选A项。3.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的扩张无疑是古代史上打破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于亚欧大陆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该观点意在强调()A.武力扩张促进世界联系的加强 B.两大帝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突出贡献C.亚欧大陆东西方交往历史悠久 D.和平商贸更能促进文明的交流与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中“横贯于亚欧大陆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可知,该学者强调的是商业贸易对文明交流的作用更胜于军事扩张,强调的是和平商贸更能促进文明的交流与发展,D项正确;材料重点强调的是和平商贸的作用,不是强调武力扩张作用,排除A项;材料重点并非强调两大帝国的贡献,排除B项;材料没有强调东西方交往的历史,排除C项。故选D项。4.在日耳曼人的传统观念中,服从不是无条件的,如果受到国王不公正的对待,每位成员都有权反抗和报复;进入中世纪的罗马法经改造后,演绎出一种以个人权利为基础的全新的法治文明。这反映西欧中世纪()A.民族国家意识已蓬勃兴起 B.国内阶级矛盾十分尖锐C.个人权利植根于历史传统 D.法治文明得到普遍认同【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西欧。结合材料中“日耳曼人的观念”、“罗马法”“基督教的上帝选民观”三则信息进行概括可知,西欧中世纪的个人权利观念源于西欧的历史传统,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个人权利意识而非民族国家意识,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D项普遍认同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5.1495—1520年,由于货源短缺,威尼斯的香料价格特别高,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威尼斯里亚尔托岛的胡椒价格每担从42杜卡特上涨到80杜卡特,而同一时期里斯本的胡椒价格则不断下降。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新的世界商路开辟C.价格革命冲击西欧市场 D.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航路开辟时期(世界)。材料描述了新航路开辟后地中海沿岸胡椒的价格大幅上涨,但大西洋沿岸的里斯本价格下降的现象,结合时间信息可知,新航路开辟改变了西欧的香料贸易途径和方式,葡萄牙和西班牙在欧洲香料贸易中占据了优势,而威尼斯对胡椒贸易的垄断已难以为继,甚至出现货物短缺,价格大幅上涨,B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是在工业革命后,排除A项;价格革命指西欧通货膨胀,价格上涨的现象,排除C项;此时欧洲尚未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6.17世纪中叶,“数字化”锻炼已经在法国上层中悄然展开。博学家布封定期对年轻人的身高进行测量,寻找身高增长的节奏,并认为季节和休息对身高增长会有明显影响。卢梭认为散步有助于清晰的思考,并且能够促进身体健康。据此可知()A.科学革命有利于近代社会转型 B.文艺复兴促使人的彻底解放C.时代思潮推动生活方式理性化 D.知识权威取代了信仰的权威【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世纪中叶(法国)。由材料信息可知,17世纪的法国由于受到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的影响,人们关注自我的健康和锻炼,在生活方式上朝着更加健康理性的方式转变,C项正确;A选项近代社会转型程度过于夸张,排除A项;B选项文艺复兴并没有使人获得彻底的解放,排除B项;D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来对知识的信仰取代了宗教信仰,排除D项。故选C项。7.1786年,美国老兵谢司因马萨诸塞州的高税率发动起义,并引发了十三州的响应。乔治·华盛顿的顾问对此评价说:“我们的政府必须振作起来,做出改变以确保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这反映当时()A.谢司起义加速国家独立 B.邦联制弊端凸显亟需调整C.分权制衡原则难以贯彻 D.中央与地方权力斗争激烈【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美国。由材料可知,老兵谢司因马萨诸塞州的高税率发动起义,并引发了十三州地区的民众响应,通过华盛顿的顾问的话可以看出,上层统治者已经认识到邦联体制下政府权力有限,也没有强大的公共权力来应对突发问题,必须要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B项正确;此时美国已经独立,排除A项;分权制衡是1787年宪法的核心原则,得到了贯彻,排除C项;D选项无法体现,排除。故选B项。8.下图中的妇女是19世纪初伦敦东区著名的“豌豆射手”。她使用一根类似于长笛的空心道具,在一端放上豌豆,每天早上利用豌豆射击的方法叫醒城镇上班的工人。该现象说明()A.技术革新要求规范时间秩序 B.社会生产组织发生重大变革C.工厂成为了社会生活的中心 D.机器生产中工人劳动的异化【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初(英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工业革命后,英国伦敦出现了专门叫醒日常上班工人的职业,说明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人也要按时进入工场进行生产,因此人们的时间纪律加强了,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出现生产组织的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中“豌豆射手”只负责早晨上班叫醒服务,没有对工厂是否成为了社会生活的中心进行过描述,排除C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流水线的发明使工人必须依附于生产车间进行生产劳动,使人成为了机器的附属品,从而被劳动所异化,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9.马克思评价巴黎公社时说:“这次革命的对象不是哪一种国家政权形式:立宪的、共和的或帝制的,而是人民为着自己的利益而重新掌握自己社会生活的行动。”马克思意在强调巴黎公社()A.建立无产阶级的全新政权 B.受到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C.探索社会主义建立的道路 D.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可知,马克思强调巴黎公社是对旧国家机器的否定和“打碎”,它是工人阶级建立的新型国家机器,是工人阶级自己进行管理的政府,A项正确;巴黎公社没有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排除B项;探索社会主义建立的道路是苏联社会主义革命,排除C项;开创世界历史新纪元属于苏联社会主义建立的意义,排除D项。故选A项。10.1871年,英国殖民当局将巴苏陀兰(南非一个邦)并入开普殖民地辖区。1880年,英殖民当局要求巴苏陀兰人民上缴武器、解除武装,遭至强烈反对,巴苏陀兰与殖民地当局爆发战争,史称“枪械战争”。巴苏陀兰人民在酋长的领导下展开游击战,给开普殖民当局以沉重打击。这反映()A.南非人民独立意识增强 B.柏林会议推动英国侵略南非C.南非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D.战争是民族独立的主要方式【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材料主要围绕南非巴苏陀兰地区人民因英国殖民者要求收缴武器而爆发战争展开,由于民众民族意识增强所以敢于进行反抗,A项正确;柏林会议召开于1884年,时间不符,排除B项;该地区起义领导者为酋长,无法得出资本主义发展,排除C项;材料围绕南非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并非强调战争在民族独立中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11.一战期间,英国国王乔治五世的形象经常出现在征兵海报中,并配上英国的地图,标题为“你肯定会为国王而战,来吧,小伙子们,否则,悔之晚矣。”也有海报上绘有一顶王冠,并配有几行醒目的大字:“支持你的国王,为你的国家而战吧!”该材料可以说明当时英国()A.逐渐占据战场优势 B.国王权力空前扩大C.民族主义发生异变 D.政府重视战争宣传【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一战期间(英国)。材料主要讲述一战期间英国借用国王声望,利用征兵海报这种宣传方式进行征兵,D项正确;材料无法看出英国在战场中优势,排除A项;材料讲述英国宣传只是借用英国声望,无法得出国王权力扩大,排除B项;材料可看出英国民族主义但无法得出异变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12.下表是有关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形象的描述,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时期描述革命时期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布尔什维克,积极参与地下活动,对列宁的思想忠诚不渝,是列宁的亲密战友和得力助手权力巩固时期一个政治策略家,通过一系列政治斗争逐步巩固自己的权力,成为苏联无可争议的领导者工业化和集体化时期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推动苏联快速工业化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苏联的救星和民族英雄,作为最高统帅领导国家抵抗纳粹德国的侵略,并最终取得胜利A.不同史料对人物的记载不同 B.不同的描述体现人物的多面性C.不同立场影响对人物的描述 D.不同时期对人物描述有所侧重【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苏联。表格内容主要讲述苏联(俄)不同时期对斯大林形象描述不同,即不同时期对人物描述有所侧重,D项正确;表格未讲到史料记载,排除A项;表格虽涉及到人物形象的多面性但未结合材料的时代背景,材料内容强调的是不同历史背景下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不同描述,排除B项;表格内容并未涉及立场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13.二战初期,美国奉行孤立主义外交传统,对印度独立运动采取隔岸观火的态度,到1942年和1943年,罗斯福先后两次派私人代表前往印度近距离调停,并多次发表言论支持印度有限自治。这一变化()A.源于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B.受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影响C.缘于美英盟友关系的破裂 D.体现战争形势影响外交策略【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题,可知这是本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时期(美国、印度)。据本题材料概况得出主要结论是:二战期间美国从孤立主义转向有限度支持印度自治,这一变化发生在1942年后,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需要印度军事的支持,D项正确;美据所学可知,国态度的变化是源于其国家利益的需要,而非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排除A项;材料未讲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二战期间美苏盟友并未破裂,排除C项。故选D项。14.1957年8月,美国“医学和公共卫生”代表团考察了苏联的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医学教育和研究情况。两个月后,苏联“公共卫生”代表团受邀访美,期间还出席了美国公共卫生协会会议。这一现象反映()A.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优势 B.美苏打破了意识形态的束缚C.美苏文化交流的局部升温 D.美苏冷战不局限于政治领域【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美苏)。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20世纪五十年,美苏冷战期间有别于两国政治、经济领域的对峙,此时两国在医疗领域的交流还在正常进行,C项正确;材料中描述的美苏两国在医疗卫生领域对等的交流,看不出谁处于优势谁处于劣势,排除A项;材料只讲述美苏医疗领域的交流,与政治上意识形态的束缚是否打破无关,排除B项;据材料可知,此时美苏两国医疗领域的交流如常,这与美苏冷战是否局限于政治领域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每届政府增加到120多个部,而到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建立至80年代初期,平均每届政府的部增加到120多个。19世纪末,英国政府雇员的人数占全国雇员总数的比例为3.6%,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这一比例已高达30%。这些变化反映了二战后西方()A.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 B.政府职能的加强C.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D.科学技术的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题,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法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法国每届政府部的不断增加,主要体现了政府行政权力的扩大,说明二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政府职能的加强来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形势,B项正确;材料中政府部门的增加是政治层面的问题,与经济是否繁荣发展无关,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结构出现新变化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与材料中政府职能加强的政治问题无关,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科技的进步是文化层面的问题,与材料中政府部门增加的政治问题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拜占庭文化的传播]材料一拜占庭帝国所在的地区曾是古代历史上希腊文化昌盛的中心地区,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使东地中海沿岸和西亚广大区域内的各个民族经历了“希腊化”的历史,因此,古典希腊文化深深地植根于当地各民族中,获得了这些民族的认同。拜占庭帝国虽然取代了罗马帝国的地位,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拉丁语仍然是拜占庭帝国的官方语言,拜占庭的皇帝们始终缅怀罗马大帝国的光荣。拜占庭帝国所在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不仅在经济上独享东西南北商业汇集的便利,而且使它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多种文化间的交流活动。活跃的商业和频繁的军事活动成为拜占庭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流的媒介。——摘编自陈志强《论拜占庭文化的独特性》材料二13世纪初,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前后,拜占庭文化再次出现西传的高潮。这个时期从君士坦丁堡抢夺的大批珍宝、文物、图书和艺术品在西欧各国广泛传播,诸如玻璃制造、地图绘制等科学技术也于同期从拜占庭帝国传入西欧。拜占庭文化西传的最后高潮出现在14世纪以后,土耳其人在巴尔干半岛的军事扩张引起地区性局势动荡,使大批拜占庭学者和工匠移居西欧,直接促进了拜占庭文化在西欧地区的传播和意大利崇尚古典文化热潮的形成。——摘编自陈志强《拜占庭帝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拜占庭文化的特点及其成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拜占庭文化西传对西欧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答案】(1)特点:继承性、开放性、东西方文化的结合。成因:特殊的地理位置便利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商业贸易繁荣促进了文化交往;帝国军事活动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统治者开明的政策。(2)影响:推动了西欧科学技术的发展;保留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兴起;促进了罗马法在西欧的复兴,为欧洲法律制度确立奠定基础;刺激西欧商业贸易的发展。【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拜占庭帝国。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拜占庭帝国所在的地区曾是古代历史上希腊文化昌盛的中心地区,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使东地中海沿岸和西亚广大区域内的各个民族经历了‘希腊化’的历史”“古典希腊文化深深地植根于当地各民族中,获得了这些民族的认同”可知,拜占庭文化具有继承性;据材料一“拜占庭帝国虽然取代了罗马帝国的地位,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拉丁语仍然是拜占庭帝国的官方语言,拜占庭的皇帝们始终缅怀罗马大帝国的光荣”可知,拜占庭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据材料一“拜占庭帝国所在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多种文化间的交流活动。活跃的商业和频繁的军事活动成为拜占庭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流的媒介”可知,拜占庭文化具有东西方文化结合的特点。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知,拜占庭帝国特殊的地理位置便利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据材料一“活跃的商业和频繁的军事活动成为拜占庭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流的媒介”可知,商业贸易的繁荣促进了拜占庭文化的交流与往来;频繁的帝国军事活动也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者执行比较开明的政策。【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拜占庭帝国时期的世界。根据材料二“这个时期从君士坦丁堡抢夺的大批珍宝、文物、图书和艺术品在西欧各国广泛传播,诸如玻璃制造、地图绘制等科学技术也于同期从拜占庭帝国传入西欧”可知,十字军东征时期从拜占庭帝国带回的科技与图书推动了西欧科学技术的发展;据材料二“拜占庭文化在西欧地区的传播和意大利崇尚古典文化热潮的形成”并结合所学可知,拜占庭文化西传入欧,让西欧各国保留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兴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知,拜占庭文化西传促进了罗马法在西欧的复兴,为欧洲法律制度确立奠定基础;据材料二“大批拜占庭学者和工匠移居西欧”并结合所学可知,文化西传刺激西欧商业贸易的发展。17.[德国统一]材料—19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德国工业迅猛发展,工业生产显著上升,1850—1870年,工业总额增长了一倍多,德意志很快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此时普鲁士众多容克贵族逐渐走上了资产阶级化的道路,他们开始把自己的利益同资产阶级的利益以及建立统一的民族市场的要求联系在一起了,普鲁士容克阶级具备了承担这一历史任务的条件。——摘编自张革英《论俾斯麦的现实主义外交策略与德国统一》材料二德意志统一解决了德意志民族的生存问题,推动了德国资本主义发展。同时,德国在中欧地位的加强,也在一定时期里稳定了欧洲的局势,为周边国家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这个由资产阶级民族统一运动所产生的德意志民族国家,实际上是由俾斯麦和普鲁士容克阶级征服的德国,在国家上层建筑中,依然有大量的封建“垃圾”。普鲁士军国主义伴随着普鲁士“铁军”和俾斯麦的胜利,也被涂染上一层迷人的色彩和神圣的光环,毒害了德意志民族精神。德国对法国的经济勒索、领土掠夺以及民族感情的羞辱,更使两国从此积怨,这既不利于欧洲的长期和平稳定,也给德意志民族今后的发展造成灾难。——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德国统一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归纳德国统一的历史影响。【答案】(1)原因: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普鲁士容克贵族资产阶级化;建立民族统一市场的需要;俾斯麦的外交政策的推动(“铁血政策”);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2)积极影响:推动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助于国力增长和国际地位提升;有利于欧洲局势的稳定,促进周边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消极影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激化了法德矛盾,不利于欧洲的长期和平稳定,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隐患。【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德国。根据材料“19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德国工业迅猛发展,工业生产显著上升,1850—1870年,工业总额增长了一倍多,德意志很快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可知工业革命的发展;由材料“此时普鲁士众多容克贵族逐渐走上了资产阶级化的道路,他们开始把自己的利益同资产阶级的利益以及建立统一的民族市场的要求联系在一起了,普鲁士容克阶级具备了承担这一历史任务的条件。”可知普鲁士容克贵族资产阶级化,建立民族统一市场的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俾斯麦的外交政策的推动(“铁血政策”);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德国。根据材料“德意志统一解决了德意志民族的生存问题,推动了德国资本主义发展”可知推动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助于国力增长和国际地位提升;由材料“同时,德国在中欧地位的加强,也在一定时期里稳定了欧洲的局势,为周边国家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创造了有利条件。”可知有利于欧洲局势的稳定,促进周边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由材料“但是这个由资产阶级民族统一运动所产生的德意志民族国家,实际上是由俾斯麦和普鲁士容克阶级征服的德国,在国家上层建筑中,依然有大量的封建“垃圾”。”可知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由材料“德国对法国的经济勒索、领土掠夺以及民族感情的羞辱,更使两国从此积怨,这既不利于欧洲的长期和平稳定,也给德意志民族今后的发展造成灾难。”可知激化了法德矛盾,不利于欧洲的长期和平稳定,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隐患。18.[苏联经济改革]材料—1920年底,列宁就开始酝酿调整经济政策。他阅读了许多农民的来信和申诉书,亲自接见了各地的农民代表,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1921年3月,粮食税实行以后,1922—1923年度国家获得的粮食就上升为4.3亿普特,其他农产品的国家采购量也有较大的增长,工业原料也有所增加。早在1918年初,列宁就提出过国家资本主义的设想,把它作为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特殊经济形式。1921年7月,国家允许苏俄公民可以自由从事手工业和开办雇佣工人不超过20人的小企业。在流通方面,由国家垄断贸易改为自由贸易,允许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恢复了商品货币关系。——摘编自陈之骅主编《苏联兴亡史纲》材料二苏联的工业化方针强调高速度是工业化的灵魂,其做法是高积累、高投入,把基本建设投资主要用于工业,尤其是重工业。1939年斯大林在其总结报告中继续坚持“向共产主义前进”的口号,并提出苏联的基本任务是要在10到15年内在按人均计算的产量方面赶上或超过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均增长速度规定为14%。为了高速工业化,片面发展重工业,还实行榨取农民、靠农民“贡税”来积累资金。在斯大林普遍集体化的思想指导下,在强大的政治压力下,用粗暴的命令和暴力强迫农民与中农参加集体农庄,许多州提出了“谁不参加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的口号。——摘编自陆南泉《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论:从列宁到普京》(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相较于列宁时期,斯大林时期经济政策的变化,并简要评述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答案】(1)背景:苏俄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国家资本主义思想的发展;列宁积极听取基层人民的建议。(2)变化:农业方面,强制农民走农业集体化道路;工业方面,强调高速度、高积累、高投入,片面发展重工业;商品流通方面,取消市场和商品交换;工业和农业关系方面,农业为工业服务。评述:苏联基于工业化基础薄弱及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进行经济政策的调整。它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但其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为苏联解体埋下隐患。【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苏俄。根据材料信息“他阅读了许多农民的来信和申诉书,亲自接见了各地的农民代表,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可知列宁积极听取基层人民的建议;由材料“早在1918年初,列宁就提出过国家资本主义的设想,把它作为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特殊经济形式。”国家资本主义思想的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的苏俄有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苏联。变化:根据材料“其做法是高积累、高投入,把基本建设投资主要用于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可知工业方面,强调高速度、高积累、高投入,片面发展重工业;由材料“在斯大林普遍集体化的思想指导下,在强大的政治压力下,用粗暴的命令和暴力强迫农民与中农参加集体农庄,许多州提出了“谁不参加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的口号。”可知农业方面,强制农民走农业集体化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品流通方面,取消市场和商品交换;工业和农业关系方面,农业为工业服务。评述: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本题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角度对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进行评述,如:苏联基于工业化基础薄弱及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进行经济政策的调整。它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但其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为苏联解体埋下隐患。19.[西方休闲体育的发展]西方休闲体育的发展时期发展概况古希腊希腊人进行祭礼活动主要以竞技运动形式出现,如战车赛、站立式摔跤、拳击、赛跑、标枪、铁饼、混斗、射箭等比赛。第一届古代奥运会于公元前776年举办,自此每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态产品供应合同(2篇)
- 环境监测系统招标合同(2篇)
-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听课评课记录
-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听课评课记录
-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2.2.2《完全平方公式》听评课记录
-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一章 极地地区》听课评课记录3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8.1《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听课评课记录3
- 鲁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听课评课记录1
- 快手直播带货合作合同范本
- 商业门面出租合同范本
- 2024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数学试卷(真题+答案)
- 抖音房产直播敏感词汇表
-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第4版全套教学课件
- 标杆门店打造方案
- 2022-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整)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专家版2第二讲 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 食品安全公益诉讼
- 中学生低碳生活调查报告
- 游泳池经营合作方案
- 弱电项目经理工作总结
- 擘画未来技术蓝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