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教学目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6/35/wKhkGWeXvtSAfuzHAAKxAx35vh0981.jpg)
![平均数教学目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6/35/wKhkGWeXvtSAfuzHAAKxAx35vh09812.jpg)
![平均数教学目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6/35/wKhkGWeXvtSAfuzHAAKxAx35vh09813.jpg)
![平均数教学目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6/35/wKhkGWeXvtSAfuzHAAKxAx35vh09814.jpg)
![平均数教学目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6/35/wKhkGWeXvtSAfuzHAAKxAx35vh098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均数教学目标平均数教学目标篇一去年3月,有幸听了杭州市胜利小学张浩强老师的一堂示范课――求平均数。听了后感触很多,很受启发。这是一堂体现主体性教学的数学课,其教学过程是这样的:一、创设情境:课前口算。教师计时3分钟让学生在口算题单上口算,要求学生实事求是,按时完成。然后,教师宣布答案,生订正。二、统计各小组做对的数量,引入平均数。学生统计出各组做对的总数量,教师板书。师问:哪里个组最好。引导学生看出每个组人数不一样,不能看总量。师问:有没有其它办法。生说:可以求各小组的平均数,比较平均数。师问:平均数什么意思?在这里怎样求?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每个小组把各自的平均数计算出来,计算有困难的可以用计算器。生报平均数,师板书,找出第一名,师说:第一名是口算冠军,下课后合影。三、引入生活: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碰到过平均数。让学生举例说。师问:如果我们要算一下在座每个教师的平均年龄,怎样算?四、教师根据板书说明原始数据,让学生比较每个小组的平均数和原始数据,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办法估计平均数。引导学生归纳出:平均数不能比最大的原始数据大,不能比最小的原始数据小,而最接近中间数。让学生根据这一规律估计各自小组的平均年龄,再计算。五、练习书上2题和3题,每个同学独立完成,可以用计算器。六、出示:据调查孙水河的平均水深是1.00米,木呷的身高是1.15米,木呷掉到河里可能被淹死吗?让学生讨论回答。听了这节课,我深受启发。给我的启发有四:一是教师上课时要使用激励性语言,态度可亲,面带笑容,才能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堂课上,得体的激励性语言会让学生情绪高涨,心情愉快,更加认真的去学习。本节课上,张浩强老师就使用了诸如:“城关的孩子就是不一样,速度很快”“同意他的观点吗”“你的眼睛水灵灵的,很亮”“你其实不要急,慢慢地说,你会说的更好一些”“够厉害的”“真厉害,你比我厉害”这些激励性语言。在他的调动下,课堂气氛越来越活跃。二是数学教学要联系生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众所周知,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联系了生活实际,举学生自己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分析解决有关数学问题,让学生从课本走进生活,会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数学的应用和价值,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本课中,张浩强教师就让学生算本小组同学的平均年龄和平均身高。还出了一道学生熟悉的河流“孙水河”的数学思考题。这些都是学生生活里有的,学生熟悉的事物,学生讨论起来就很有兴趣。三是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去经历去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习活动中,学生更愿意自己去经历,去实践。学生或许相信你告诉他的,但他更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经历过的事,这就是一种体验。让学生经历学习的体验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的质量。比如张浩强老师上的这节课,重要的不是平均数的含义和作为代数公式的运算程序,而是它所包含的统计过程。张老师就让学生经历了统计的过程,而不是一来就出示一组数据,让学生求平均数。张老师上课时创设情景――口算比赛,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课堂,然后通过解决“哪个组最好”让学生去统计做对的题的数量,在比较时学生认识到必须求出平均数才能比较出谁最好,从而引出怎样求平均数。四是教师要有很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体现主体性教学的课堂,你不知道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会怎样去回答这个问题,有时回答的话语不着边际,有时会有奇思妙想,有些是老师完全没有想到的。这时,就要求教师课前认真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了解学生,吃透教材,对课上所要解决的问题要有一个估计:哪些问题学生能独立解决,哪些问题要发挥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是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同时,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认真听学生说话,听懂孩子们的每一句话,站在学生的角度体会、思考,理解每一个学习信息。这些信息存在着有用与无用、重要与次要之分,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鉴别能力,根据知识结构的需要进行分析综合,从而选择、重组已有信息,为学生指引思维的方向。然后还要要求教师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和丰富的知识,才能驾驭好课堂,不至于到时手足无措,不知道怎样应对。平均数教学目标篇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2.懂得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3.培养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的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掌握平均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三年级二班分成三组投小篮球,第一组投中28个,第二组投中33个,第三组投中23个,平均每一组投中多少个?提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要求平均每一组投中多少个?应该怎样列?提问:(28+33+23)3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把投中的总数以3表示什么?二、快乐体验,学习新知1、出示教科书第43页的例题2。提问:从这两张统计表中,大家发现了什么?在一场篮球比赛中,除了技术因素以外,还有什么因素也比较重要?场上哪一个对的身高占优势,我们能根据个别队员来作判断吗?我们要看整个对的平均身高。现在就请大家算一算,哪一个对的平均身高占优势。2、学生动手列式计算。3、教师:从这两个平均数,能反映出这两个队除技术外的另一个实力,说明平均书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于不同数据的总体情况,这是我们学平均数的一个重要的作用。三、巩固练习1、科书第45页练习十一的第4题:(1)完成第1小题。提问:什么叫月平均销售量?要求哪种饼干月平均销售量多?多多少?应该怎样列式?(2)完成第2小题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3)完成第3小题。你从图中还得到什么信息,告诉全班同学。2、练习十一的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四、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平均数教学目标篇三大家都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吧?今天老师也要讲一段小猫钓鱼的故事。一、小猫钓鱼认识平均数1、在一个天气晴朗的午后,大虎、二虎和小虎三位猫兄弟到河边钓鱼。两个小时以后他们每人数了数自己的鱼,大虎钓到7条鱼,二虎也钓到6条鱼,只有小虎才钓到2条鱼,你能用圆形代替鱼,摆出他们钓鱼的条数吗?(竖排或横排摆都可以)2、小虎一看自己钓得这么少就哭起来了,原来猫妈妈说,今天谁钓鱼钓得最少就不能去观看森林卡拉OK大赛了,于是小虎就拼命哭,怎么哄也哄不好。这时二虎突然说我有主意了,你知道二虎想出什么主意能让三个人一起去观看卡拉OK比赛呢?3、怎样才能让每个人的鱼同样多呢?用圆片摆一摆再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方法。方法一:把三个人的鱼合到一起再平均分,每个人也可以得到5条鱼,这种方法叫做先合并再平均分。这种方法你能列出算式吗?方法二:大虎拿出两条鱼给小虎,二虎拿出1条鱼给小虎,这样每个人都有5条鱼,这种方法叫做移多补少。5条是大虎钓鱼的条数吗?是二虎和三虎钓鱼的条数吗?我们给他起个名字,5条就是大虎、二虎、小虎钓鱼的平均数,我们可以说他们平均每人钓了5条鱼。二、进一步理解平均数1、大虎、二虎、小虎在回家的路上遇到花花姐妹,原来她们也去钓鱼了,花花姐妹可是钓鱼的高手。大虎:“你们平均每个人钓了多少条鱼?”。2、这是花花姐妹钓鱼的条数,你估计一下花花姐妹平均每人大约钓到多少条鱼?3、你能算出花花姐妹到底平均每人钓了多少条鱼呢?三、歌唱比赛,理解平均数的必要性。1、森领卡拉OK大赛就要开始了,许多小动物都赶着去观看比赛呢!2、森林里好多鸟类都参加了比赛,最后的决赛是在黄鹂和百灵鸟之间进行的,让我们来看看决赛成绩。这是四位评委为黄鹂打出的分数,分别是96、85、90、93,当最后一位选手百灵鸟登台演出的时候,评委之一的猫先生因家中有急事由评委席退出,于是只剩下3位评委为百灵鸟打分,他的得分是93、89、94。比赛结束了,组委会正在做最后的颁奖准备。3、你知道谁是这次比赛的冠军吗,想一想、算一算,然后在小组里说说你的理由。4、黄鹂是4位评委打出的分数,而百灵鸟是3位评委打出的分数,因为评委的人数不同,所以算总分是不公平的,这个时候只有算平均分才公平。在现实生活中你知道哪些比赛是取平均分来决定比赛成绩的。四、生活中灵活应用平均数看完卡拉OK比赛,三位猫兄弟觉得天气太热,就派大虎到小熊冷饮店买冰糕。咦!小熊遇到什么难题了?(小熊:星期四该进多少雪糕呢?)这是小熊冷饮店本周前三天卖出冰糕的情况,小熊星期四该进多少箱冰糕合适呢?平均数教学目标篇四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2、使学生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3、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同学们,喜欢玩套圈游戏吗?前几天我校三(1)班举行了套圈比赛,想不想去看看?2、(课件)师说:现在是第一小组的男女生进行比赛,每个人套15个圈。第一场单人赛开始了,男生一号队员进场(音乐,情境。)他套中几个?(7)再来看女生1号队员,(音乐。)套中几个?(4)这场比赛几个男生?几个女生?谁套得准一些?男同学为我们男生鼓鼓掌。再来看第二场双人赛,(比赛的音乐)四人同时走出来,同时套,这次比赛,几个男生?几个女生?谁套得准一些?为什么?(7+2=98+5=13)女同学为我们女生鼓鼓掌。第三场团体比赛开始了,哇,来了这么多同学,男生有几个人?女生有几个人?谁获胜?谁先说就先鼓掌。鼓掌完了问:你们男生有没有意见?有意见。(如果学生说因为,老师赶紧引过来你直接告诉大家你有没有意见?你认为哪个队获胜?)看来这场比赛情况比较复杂,怎样可以知道哪个队获胜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三次比赛的数据不能一样。)(套圈图淡去,统计图渐出。)平均数教学目标篇五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②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2、解决问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小组合作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4、数学思考:能通过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进而作出评判。二、教材分析“平均数”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八章《数据的代表》的第一节内容,教学安排两个课时,本教学设计为第一课时。设计意图:①让学生在小学已学过的算术平均数的基础上复习巩固,总结出算术平均数的概念,并从求算术平均数的简便算法中渗透加权平均数的意识。②通过例题讲解引出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使学生体会到由于工作不同,对各方面的要求就不同,哪一方比较重要,权就比较大。③通过帮助学生解决有关问题,总结出对概念的理解,得出两种求平均数的方法。三、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一个寻宝者寻宝的途中被一条河拦住了去路,没有桥也没有小船可以过河,他又不会游泳。一位过路人告诉他这条河的平均深度1.5米。寻宝者的身高是1.75米。你认为寻宝人可以安全度过这条河吗?为什么?2、在每次考试结束后,我们都想知道班级成绩和个人成绩在年级中的排名如何,那么必须收集哪些数据才能得出结论呢?(二)讲授新课1、打篮球是大家喜欢的一种运动项目,请问同学们影响比赛成绩的因素有哪些?(心理因素、配合程度、技术成份、身高和年龄等。)2、小组分工:第一组计算“八一双鹿队”的平均身高;第二组计算“东方大鲨鱼队”的平均身高;第三组计算“八一双鹿队”的平均年龄;第四组计算“东方大鲨鱼队”的平均年龄。3、小组里选出代表公布算法与结果。(八一双鹿队的平均身高为1.99米,平均年龄为25.3岁;东方大鲨鱼队的平均身高为1.98米,平均年龄为23.3岁。所以这两支篮球队中,八一双鹿队队员的身材更为高大,上海东方大鲨鱼队队员更为年轻。)在此,出现了两种算法:一是逐个相加法,二是加、乘法结合的简便算法。在小组计算后,教师请同学们对上述的两种算法发表看法。师生归纳得出求平均数的简便算法。4、总结出算术平均数的定义:5、例1(课本218页)讲解:出示题目让学生讨论后解答。师问:计算(1)与(2)的结果不一样,说明了什么?同学交流之后发表看法。教师总结。6、总结出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三)课堂练习1、随堂练习(见课本);2、补充练习:(1)上学期期末考试后,某同学数学科的期考成绩为86分,但他平时数学测试的成绩为90分,期中数学考试成绩为80分。①请问他一学期的数学平均成绩是多少?②如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北京平面设计专员岗位劳动合同规范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办公文件消毒与消毒剂供应合同
- 2025年度办公室移动空调租赁及智能化节能服务合同样本
- 行业领先物流配送方案
- 企业借给个人借款合同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专用条款
- 委托平面设计合同
- 农业生产资源循环利用方案
- 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试卷A
- 产品研发合同协议书
- 2025年上半年重庆三峡融资担保集团股份限公司招聘6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安全阀拆除与回装方案
- 文献检索教案
- 八年级上册英语阅读还原50题-含答案
- 网优案例汇总
- 仓库每日检查记录表仓库每日检查内容及每日巡查事项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 矮小症诊治指南
- GB 10665-1997碳化钙(电石)
- 《克雷洛夫寓言》专项测试题附答案
-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重点内容学习PPT课件(带内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