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A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人教A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人教A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人教A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人教A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A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题文】某班开展《20世纪歌曲中的历史》的课堂活动,以下歌曲与之反映的时代主题对应无误的是A.《国民革命军军歌》——推翻封建统治B.《松花江上》——争取国内和平C.《四渡赤水出奇兵》——挽救民族危机D.《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保卫国家安全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顺口溜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B.双手筑起两层楼,高档家电样样有,妻儿外出有汽车,吃喝穿戴属一流C.早晚喝菜粥,中午啃个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D.缝纫机缝出新衣衫,自行车出门真方便,收音机听听大新闻,美观的手表看时间3、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一五”计划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开国大典4、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此后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文件。这说明,经过文化大革命,人们更加认识到()A.要集中不要民主B.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C.社会生活中有无法律并不重要D.靠道德的力量维持秩序5、今年(2012年)与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相关的是()A.55B.56C.57D.586、近代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程依次是学习西方的()A.军事技术──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B.军事技术──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C.君主立宪制──军事技术──民主共和制D.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军事技术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7、(判断题,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1976年10月,党中央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8、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______。9、1862年9月,太平军围攻浙江宁波。在慈溪战斗中,太平军击毙戈登,严惩了洋枪队。错误:订正:10、20世纪初,亨利•福特采用流水线生产方式,成为了著名的汽车大王。______。(判断对错)11、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长征胜利结束。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2、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3、史实:“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辛亥革命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推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14、23、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A.TB.F15、洋务运动时期兴办的新式学堂--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是京师大学堂。______16、武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材料题(共2题,共18分)17、南京;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名城,它亲眼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兴衰荣辱。分析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年8月的一天;清政府的代表被迫来到停泊在南京江面英国军舰的上,在一份对中国及不平等的文件上,无奈的签下名字。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从此开始。

(1)材料一中的“对中国及不平等的文件”指的是近代史上哪个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与列强哪次侵华战争有关?

材料二“..日寇疯狂大屠杀;男女老幼亦不分。尸恒满地,血流成河,枉死三十余万人。哀鸿遍野憾天地,血雨腥风日月昏”

(2)材料二反映了日军的哪一暴行?该事件发生于何年?

材料三钟山风雨其仓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概而慷。

(3)这首诗反映的是人民解放战争中的哪次战役?这次战役解放了哪座城市?有何重大历史意义?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曲线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概括中国民族工业这样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材料二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特设实业部,并令各省实业公司,以发展农、工、商、矿各业,作为“裕国裕民之计”。对有利于国于计民生的工矿企业,一经申请,无补批准立案。遇有侵夺工商私产、破坏营业者,即令有关部门查清妥为解决。——蒋廷黻《中国近代史》(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1913年—1919年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材料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进步力量之一。作为近代中国新的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它还在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如君主立宪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等)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也成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卢新建主编:《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历史》(3)根据材料三,归纳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评卷人得分五、识图题(共3题,共15分)19、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三农”问题。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农业发展。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反映了我党实行的什么农业政策?实施的法律依据是什么?(2)图二反映的是我党实行的什么农业政策?(3)图三反映的农业政策对我国农业生产有何影响?(4)从以上政策的实施,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经验教训?20、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图一农民积极报名合作社图二人民公社好图三袁隆平图四邓小平(1)图一反映了包括农业合作化在内的三大改造。三大改造完成是在哪一年?有何历史意义?

(2)图二是20世纪50年代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出现的严重失误,请再举一例。

(3)有人说:“中国农业发展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邓小平和袁隆平为解决我国温饱问题分别做了什么?

(4)结合以上材料,对我国农业发展影响至深的两大关键因素是什么?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图一土改中农民领取的土地房产所有证图二1956年农业社农民在分粮图三人民群众高举标语牌“人民公社好”图四凤阳县农民喜庆丰收图五取消农业税纪念邮票(1)根据图一,说说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中颁布法律文件是什么?

(2)根据图二,可知党和国家对农业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形式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3)图三中,人民群众高举牌子,当时人民开展怎样运动?我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还有哪两次失误?

(4)由图四看出,给农民带来了真正的实惠的是什么土地制度?请写出该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5)请你根据所给的五幅图,就党制定农业政策谈谈你的感想。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4题,共12分)22、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图一北京学生示威游行图二嘉兴南湖游船(1)图一反映的是发生在何时的什么历史事件?(2分)引发此事件的导火线是什么?(1分)请说出此事件的历史意义。(2分)(2)图二中的“游船”因为何时召开了哪一次重要会议而闻名天下?(2分)请写出两位参加这次会议代表的名字。(2分)这次大会选举谁为中央局书记?(1分)23、【题文】“有两个强盗闯入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候,一个强盗会被叫做法兰西,另一个叫做英吉利。”

请问:⑴文中的“夏宫”是指什么?两个强盗是谁?(3分)

⑵这次掠夺发生在哪次战争中?在战争中获益最大的国家是哪个?(4分)2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长鞭呀,那个一呀摔,啪啪地响哎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这是一首老歌的歌词,它反映人民满怀豪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喜悦心情。阅读材料探究我国是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史实探究【喜看稻麦千重浪】

王国范,河北遵化市西留村乡农民,雇农出身,家境贫寒,靠给地主家做长工维持生计,新中国的诞生使他翻身解放。(1)上图让你想到了什么运动?它为何使王国范笑逐颜开?(2)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第二年当地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灾,几乎滴水未降。眼看着已经种下去的庄稼全都没有水灌溉,就要枯死,王国范心如刀绞却又无能为力,附近的河流都已经干涸见底,周围十几个乡的庄稼全都没有水浇自己身单力薄,根本没办法抗旱救灾,可怎么办好?请你帮他出个主意。【笑迎携手日月新】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张小泉剪刀始创于杭州,传统民用剪刀是张小泉的起家产品。它靠磨工精细、刃口锋利等十大特点称雄制剪业。当历史的时针指在1953年时,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了,原先的小作坊全部统一在一起,成立了一个制剪生产合作社,1956年张小泉剪刀厂诞生了。(3)你知道我们是如何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吗?手工业改造实质是什么?【顺应趋势谱新篇】下图是唐山启新水泥厂工人庆祝公私合营的场景

(4)它是当时我国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映?这一事件过程中采取了哪一创举?25、分析材料回答下列各题题(9分)材料一、材料二、故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则不但统一政府之建设永无希望,而中华民国唯一希望所系之革命根据地,且有被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联合进攻之虞。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为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合作后创办的哪所军校?(2分)(2)依据材料二,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的原因是什么?北伐的目的是什么?(4分)(3)材料二中的卖国军阀是哪些人?(3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所反映的历史;其中《国民革命军军歌》,反抗的是北洋军阀的统治;《松花江上》反映的是反抗日本侵略者;《四渡赤水出奇兵》反映的是红军长征途中的重大事件;《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反映的是保家卫国,故答案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北伐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红军不怕远征难;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最可爱的人【解析】【答案】D2、B【分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A.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C.早晚喝菜粥,中午啃个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D.缝纫机缝出新衣衫,自行车出门真方便,收音机听听大新闻,美观的手表看时间不符合题意,所以此题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的准确识记。3、C【分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53﹣1956年进行的三大改造,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最终在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改造。4、B【分析】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惨遭批斗并失去人身自由,最后被迫害致死是典型的例子,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此后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文件.着都是因为经过文化大革命,人们更加认识到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

故选B.

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文化大革命给我们带来的惨痛教训.【解析】B5、D【分析】【分析】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因为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宪法相关的知识点。6、B【分析】【分析】中国近代化先后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重大的探索。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政体。辛亥革命中,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主张学习西方,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文化运动中,进步的知识分子主张学生西方“民主”“科学”的思想文化。因此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反映出中国近代化历程依次是学习西方的学习西方军事器物到政治制度(首先学习君主立宪制,后学习民主共和制)再到思想文化。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近代化探索的相关知识,重点掌握近代化探索的特点。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注意理清和理解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以及特点,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7、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大革命”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76年10月,党中央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粉碎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解析】【答案】B8、略

【分析】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故答案为;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以及意义.【解析】《共产党宣言》的发表9、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860年,太平军连克常州、苏州、松江,逼近上海,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统领,1862年9月,太平军围攻浙江宁波,在慈溪战斗中,太平军击毙华尔,严惩了洋枪队。考点:人教课标版八年级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侵华罪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解析】【答案】错误:戈登订正:华尔;10、略

【分析】据所学知;20世纪初,亨利•福特采用流水线生产方式,成为了著名的汽车大王,美国的汽车工业迅速发展,被称为“装在轮子上的国家”.

故答案为:√.

本题以判断题的形式;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

注意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及发明人.【解析】√11、略

【分析】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的是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解析】×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2、×【分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53年;我国开始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这是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掀起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本题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大改造特征的准确认识。13、×【分析】【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由材料“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辛亥革命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可知,这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而不是封建制度,故推论错误。

【点评】本题以判断题的形式,考查辛亥革命等知识。14、×【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一五计划的有关知识。一五计划的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所以我国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实现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所以本题错误,故选B。【解析】B15、×【分析】洋务运动时期兴办的新式学堂--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是京师同文馆;京师大学堂创办于戊戌变法期间。

故答案为:×。

本题以洋务运动时期兴办的新式学堂为依托;考查洋务运动的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洋务运动的原因、内容以及意义。【解析】×16、×【分析】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成为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8月1日后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故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南昌起义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南昌起义的相关史实。【解析】×四、材料题(共2题,共18分)17、略

【分析】

本题以南京为主线综合考查了鸦片战争;南京大屠杀和渡江战役的史实。

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解析】(1)材料一“这年8月的一天;清政府的代表被迫来到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上,在一份对中国极不平等的文件上无奈地签下名字。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从此开始”描述的是1842年鸦片战争后,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这样,中国的领土完整、税收等主权被破坏。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据材料二中“枉死三十余万人”它反映了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作为战时陪都。日军占领南京在六周之内,屠杀中国军民三十万人以上。

(3)材料三出自毛泽东同志于一九四九年四月所写的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后,乘胜追击,一直打到长江北岸。4月21日,发动渡江作战,百万雄师以摧枯拉朽之势强渡长江,23日,占领了国民党中央政府所在地南京。南京的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被推翻。

故答案为:

(1)《南京条约》;鸦片战争。

(2)南京大屠杀;1937年。

(3)渡江战役;南京;南京国民政府统治被推翻。18、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结合图片可以看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呈现了一波三折,曲折发展的特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就是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所决定,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2)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1913年—1919年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根据时间结合所学可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1913年—1919年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包括:外部原因是:1914—1918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放松了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侵略;内部原因是:辛亥革命对封建制度的冲击,提高了资产阶级的地位。南京临时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振兴工商业的措施。(3)本题主要考查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结合材料三中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进步力量之一。作为近代中国新的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它还在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如君主立宪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等)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也成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可以归纳为:有利于抵制外国经济侵略,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推动了民主革命和思想解放进程等。

【解析】(1)曲折发展。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所决定。(2)南京临时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振兴工商业的措施。1914—1918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放松了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侵略。(辛亥革命提高了资产阶级的地位)。

(3)作用:抵制外国经济侵略,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民主革命和思想解放进程。五、识图题(共3题,共15分)19、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点。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土地改革。为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获得土地,195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2)本题考查的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相关知识点。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土地改革完成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为此,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3)本题考查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相关知识点。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1958年,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困难。(4)本题考查的是从农业政策的实施给我们带来的经验教训的相关知识点。通过对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探究可知土地改革、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符合我国国情,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困难。由此给我们带来的教训是发展经济要从国情出发,不能急于求成,要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解析】(1)土地改革,《土地改革法》。(2)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3)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破坏农业生产.(4)发展经济要从国情出发,不能急于求成,要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20、略

【分析】(1)本题考查三大改造。1953—1956年,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本题考查大跃进运动。由于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1958年,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是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大幅度地提高计划指标。在全国出现了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这是我们党所犯严重“左”倾错误。(3)本题考查邓小平和袁隆平对中国农业的贡献。邓小平在中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袁隆平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4)本题考查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两大关键因素。根据本题的解答内容可知,影响中国农业发展的两个关键因素是国家对农村的政策是否得当,另外是科学技术对农业的大力支持。【解析】(1)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大跃进运动(3)邓小平-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4)国家对农村的政策是否得当;科学技术。21、略

【分析】(1)本题考查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2)本题考查对农业的改造。根据图二,可知党和国家对农业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形式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造的目的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3)本题考查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运动。图三中,人民群众高举牌子,当时人民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由于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1958年,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是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大幅度地提高计划指标。在全国出现了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这是我们党所犯严重“左”倾错误。(4)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国的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安徽凤阳小岗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随后,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给农民带来了真正的实惠。(5)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根据本题的五幅图片内容可知,我们党在制定农村政策时是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在制定政策时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要实事求是,符合国情,要注意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解析】(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生产合作化)。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3)人民公社化;大跃进。(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自负盈亏。(5)党制定政策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制定政策要实事求是,符合国情,只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答出任意一点、言之有理即可)六、综合题(共4题,共12分)22、略

【分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五四爱国运动。由图一和图下的解释,可以看出这是1919年5月4日,北京天安门前的五四爱国运动,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做本题要注意第一问:“何时”“什么历史事件”这是一个问号暗藏了两个问题。(2)本题考查的是中共“一大”。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由于特务的破坏,会议后来转移到嘉兴南湖游船上。参加大会的有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代表全国50多个党员出席大会,大会选举了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做本题要注意第一问:“何时”“哪一次重要会议”这也是一个问号暗藏了两个问题。做题时一定要细心、认真。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解析】【答案】(1)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2分)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1分)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分)(2)1921年7月召开了中共一大;(2分)毛泽东、董必武、李达。(2分)陈独秀。(1分)23、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⑴文中的“夏宫”是指圆明园;两个强盗是英国;法国。

⑵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在此战争中获益最大的国家是俄国,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达150多万平方千米。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

点评:学生还要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是1856年——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1860年10月奕与英法签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