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岳麓版高三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3C/17/wKhkGWeW4p2AFAkFAAF0AorOLlk910.jpg)
![2025年岳麓版高三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3C/17/wKhkGWeW4p2AFAkFAAF0AorOLlk9102.jpg)
![2025年岳麓版高三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3C/17/wKhkGWeW4p2AFAkFAAF0AorOLlk9103.jpg)
![2025年岳麓版高三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3C/17/wKhkGWeW4p2AFAkFAAF0AorOLlk9104.jpg)
![2025年岳麓版高三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3C/17/wKhkGWeW4p2AFAkFAAF0AorOLlk91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岳麓版高三化学下册月考试卷28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为快速地将AlCl3溶液中的Al3+全部转化成Al(OH)3沉淀,下列试剂不宜使用的是()A.氨水B.NaHCO3C.NaOHD.NaAlO22、反应2A(g)⇌2B(g)+C(g)(正反应是放热反应)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增大,B的浓度减少应采取的措施是()A.减压B.减少A的浓度C.升温D.使用催化剂3、下列关于气体制备不正确的是()A.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B.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制取氧气D.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氨气4、KHSO4、BaCl2、Na2CO3、FeSO4和氯水五种溶液,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图中每条连线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X一定为KHSO4B.Y一定为Na2CO3C.Z可能是氯水D.M、N必定各为BaCl2、FeSO4中的一种5、据报道,科学家已成功合成了少量的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18O4中含有72mol中子B.O4与O3、O2互为同位素C.相同质量的O4与O3所含原子个数之比为1:1D.标准状况下22.4LO4、O3、O2所含的电子数相等6、下述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目的A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证明SO2具有还原性B将Cl2通入NaBr溶液中比较氯与溴的氧化性强弱C冷却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D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1支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研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A.AB.BC.CD.D7、在标准状况下将2.24LCO2通过一定量的固体过氧化钠后收集到1.68L气体,则收集到的气体中O2的体积为()A.0.28LB.0.56LC.1.12LD.2.24L8、下列制备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合理的是()
A.
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NH3
B.
用铜片和稀硝酸制NO
C.
用锌粒和稀硫酸制H2
D.
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O2
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NA个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为88gB.2.4g金属镁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1NAC.22.4L氧气中所含的分子数目为NAD.17g氨气中所含原子数目为4NA10、研究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与产物之间的关系时,使用类似数轴的方法可以收到的直观形象的效果.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A.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反应的产物B.Fe在Cl2中的燃烧产物:C.AlCl3溶液中滴加NaOH后铝的存在形式:D.氨水与SO2反应后溶液中的铵盐:1111、下列物质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A.颗粒物B.SO2C.NO2D.氟氯代烷12、某碱性蓄电池在充电和放电时发生的反应为:Fe+NiO2+2H2OFe(OH)2+Ni(OH)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FeB.放电时,正极反应是:NiO2+2e-+2H+=Ni(OH)2C.充电时,阴极反应是:Ni(OH)2-2e-+2OH-=NiO2+2H2OD.充电时,阳极附近pH值减小13、已知KNO3晶体溶于水要吸收热量,从溶液中析出KNO3晶体时放出热量.现有室温下KNO3饱和溶液20ml,向其中加入1gKNO3晶体,充分搅拌,这时()A.溶液的质量增加B.溶液的温度降低C.溶液的温度不变D.溶液的质量不变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4、重金属离子对河流及海洋会造成严重污染.某化工厂废水中含有Ag+、Pb2+等重金属离子,其浓度各约为0.01mol•L-1.
(1)常温下,如果只用生石灰处理含有Pb2+的废水,使溶液的pH=8.0,处理后的废水中,c(Pb2+)=____(有关数据见下表).若环境要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为c(Pb2+)低于1.0×l0-8mol•L-1,问处理后的废水是否符合排放标准?____(填“是”或“否”).
(2)如果排放前拟用沉淀法除去Ag+、Pb2+这两种离子,你认为往废水中投入____(填字母序号);沉淀效果最好.
A.NaOHB.Na2SC.KID.Ca(OH)2
。难溶电解质AgIAgOHAg2SPbI2Pb(OH)2PbSKsp8.3×10-175.6×10-86.3×10-507.1×10-91.2×10-153.4×10-2815、科学家在研究化学物质时;常常对物质进行分类,以便对同类物质的组成和性能进行深入的研究.下列各组物质中有一种物质与其它物质不属于同一类,请将其挑出来,并说明理由.
。物质组不属于同类的物质理由(1)Mg、O2、N2、NO________(2)NaOH、Na2CO3、CH4、KCl________(3)H2CO3、H2SO4、NH3•H2O、H2SiO3________16、(2016春•天津校级月考)盐酸;硫酸和硝酸是中学阶段常见的“三大酸”.现就硫酸、硝酸与金属铜反应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制备硫酸铜是利用废铜屑经灼烧后,在加热情况下跟稀硫酸反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不采用铜跟浓硫酸反应来制取硫酸铜的原因:
从环境角度来讲:____.
从原料角度来讲:____.
(2)在一定体积的10mol•L-1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铜片,加热使之反应,被还原的硫酸为0.9mol.则浓硫酸的实际体积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80mL.
(3)若使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在其中加入硝酸盐溶液(如KNO3溶液),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4)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
B.从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
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亚硫酸钡。
D.在Z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5)为了测定某铜银合金的成分,将30.0g合金溶于80mL13.5mol•L-1的浓HNO3中,待合金完全溶解后,收集到气体6.72L(标准状况),并测得溶液中c(H+)=1mol•L-1.假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仍为80mL;试计算:
①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____;(只写结果)
②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写出计算过程)17、丙烯是一种基础化工原料,可以合成很多重要的化工产品.如2,3-二氢呋喃顺丁烯二酸酐等药物中间体;广泛用于涂料行业的顺丁烯二酸二甲酯其合成流程图如下:
已知:CH3CH2Br+CH3CH2OHCH3CH2OCH2CH3+HBr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____.D的结构简式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反应条件:____.反应②的反应类型:____.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
写出F→H的化学方程式:____.
(4)满足下列条件G的所有同分异构体任写两种:____、____.
①含有苯环;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一氯代物只有两种。
②能与NaHCO3反应产生CO2气体;
③能发生水解反应,且其中一种水解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18、卤块的主要成分是MgCl2,此外还含有少量的Fe3+、Fe2+和Mn2+等离子.以卤块为原料制取轻质氧化镁工艺以及相关数据如下:
。物质开始沉淀时的pH沉淀完全时的pHFe(OH)32.73.7Fe(OH)27.69.6Mn(OH)28.39.8Mg(OH)29.611.1常温下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NaClO后产生少量红褐色沉淀.写出加入NaClO后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
(2)为尽量除去杂质,用NaOH调节pH.当溶液pH为____时;停止加入NaOH.
(3)流程图中操作X是____.
(4)加入Na2CO3后,加水煮沸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向除去Fe3+、Fe2+和Mn2+等离子后的滤液中改加Na2CO3,而不继续加入NaOH,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19、某活动小组利用下图装置验证NO的还原性及探究工业生产硝酸的原理.
如何检查该装置气密性______.
(一)向广口瓶①中通入NO并测定NO的体积。
(1)通入NO前;向广口瓶①中加入水,让水充满广口瓶①,且调节滴定管中液面与①相平并记录滴定管的刻度.
(2)从导管a通入一定量的NO并准确测定通入NO的体积的主要操作:______;计算出通入的NO的体积为VmL(V<50mL).
(二)验证NO的还原性;探究工业生产硝酸的原理。
(1)停止通入NO后关闭K1、K3,打开K2,从导管b缓缓通入O2,写出通入O2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2)继续通入O2,打开K3并及时调整滴定管③液面与广口瓶①中液面相平.
Ⅰ.当通入氧气的体积为时,则广口瓶①的气体体积为______;
Ⅱ.当广口瓶①的气体体积为则通入氧气的体积可能为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2题,共8分)20、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反应就不再进行.____(判断对错)2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任何一种原子核内都含有质子和中子.____
(2)元素的种类和核素的种类相同.____
(3)同位素和核素都属于原子.____
(4)互为同位素的原子性质完全相同.____
(5)1940K与2040Ca属于同位素.____
(6)O2与O3属于同位素.____
(7)1940K与1939K属于同位素.____.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4题,共8分)22、某烃A0.2mol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化合物B、C各1.2mol,通过计算确定烃A的分子式.23、加入硝酸可改变烟气中NO和NO2的比,反应为:NO+2HNO3→3NO2+H2O
当烟气中n(NO):n(NO2)=2:3时;吸收率最高.
lm3烟气含2000mgNOx,其中n(NO):n(NO2)=9:1.
计算:
(1)为了达到最高吸收率,1m3烟气需用硝酸的物质的量(保留3位小数).
(2)1m3烟气达到最高吸收率90%时,吸收后生成NaNO2的质量(假设上述吸收反应中,反应①比反应②迅速.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24、2010年亚运会在我国广州成功举办;整个亚运会体现了环保理念.
(1)广州亚运会火炬“潮流”采用了丙烷(C3H8)作为燃料,燃烧后的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在298K时,1mol丙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2221.5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又知:在298K时C3H8(g)=C3H6(g)+H2(g)△H=124.2kJ•mol-1,H2(g)+O2(g)=H2O(I)△H=-285.8kJ•mol-1,则lmo1C3H6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kJ.
(2)广州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海水资源非常丰富.
①海洋电池是以铝为负极,铂网为正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空气中氧气与铝反应产生电流,电池总反应为4Al+3O2+6H2O=4Al(O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写序号字母);
a.电池工作时;电流由铝电极沿导线流向铂电极。
b.铂电极采用网状比块状更利于O2放电。
c.海水中的OH-向铝电极方向移动。
②用惰性电极电解200mLl.5mol/L食盐水;电解2min时,两极共收集到448mL气体(标准状况下).写出该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2OH-+H2↑+Cl2↑25、以下是有关SO2、Cl2的性质实验.
(1)某小组设计如图1所示的装置图(图中夹持和加热装置略去),分别研究SO2和Cl2的性质.
①若从左端分别通入SO2和Cl2,装置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否相同?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若装置D中装的是V2O5(催化剂),通入SO2时,打开K通入适量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2SO3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2题,共4分)26、(13分)化工生产中常常用到“三酸两碱”,“三酸”指硝酸、硫酸和盐酸,“两碱”指烧碱和纯碱。(1)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名不符实的一种物质是____________。(2)“三酸”与“两碱”之间均可反应,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有六个(酸过量时),若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却只有两个,请写出这两个离子方程式(酸过量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三酸”常用于溶解金属和金属氧化物。下列块状金属在常温时能全部溶于足量浓硝酸的是________(填序号)A.AgB.CuC.AlD.Fe(4)烧碱、纯碱溶液均可吸收CO2。向含有4.0gNaOH的溶液中通入CO2,当通入的CO2与溶液中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9:7时,则所得溶液中NaHCO3的质量为____g。(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27、(2015·海南)银是一种贵金属,古代常用于制造钱币及装饰器皿,现代在电池和照明器材等领域亦有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分析】Al3+可以和碱反应,也可以和能水解显碱性的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强碱,用铝盐制备氢氧化铝时要用弱碱,避免氢氧化铝溶解.【解析】【解答】解:A.氯化铝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而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故A不选;
B.氯化铝与碳酸氢钠发生双水解反应得到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不能溶液碳酸氢钠溶液,故B不选;
C.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钠过量可以溶解氢氧化铝,导致利用率降低,故不宜使用氢氧化钠,故C选;
D.氯化铝与偏铝酸根钠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故D不选;
故选C.2、C【分析】【分析】要使正反应速率增大,可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压强、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等,B的浓度减小,可移走B、增大压强或升温,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以此解答.【解析】【解答】解:A.减压;反应速率减小,故A错误;
B.减小A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减小,故B错误;
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的浓度减小,故C正确;
D.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B的浓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C.3、A【分析】【分析】A;铜与稀硫酸不反应;可用活泼金属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B、Na2CO3粉末可以与稀硫酸等反应获取CO2;但不能使用启普发生器;
C、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氧气,2Na2O2+2H2O=4NaOH+O2↑;
D、氨气制取方法有多种,可用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制取,2NH4Cl+Ca(OH)2=2NH3↑+CaCl2+2H2O.【解析】【解答】解:A;铜与稀硫酸不反应;可用活泼金属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故A错误;
B、Na2CO3粉末可以与稀硫酸等反应获取CO2;但不能使用启普发生器,故B正确;
C、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氧气,2Na2O2+2H2O=4NaOH+O2↑;故C正确;
D、氨气制取方法有多种,可用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制取,2NH4Cl+Ca(OH)2=2NH3↑+CaCl2+2H2O;故D正确.
故选:A.4、A【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确定每种物质能与其他几种物质发生反应,然后代入框图验证,得出答案。由图可知,Y与其他四种物质都反应,则Y为Na2CO3,M、N与三种物质可以反应,则M、N为BaCl2、FeSO4中的一种;氯水和KHSO4与其他两种物质反应,应为X、Z中的一种,故A项不合理。【解析】【答案】A5、C【分析】试题分析:根据1个18O4分子中含有40个中子,1mol18O4中含有40mol中子,A选项不正确,O4与O3、O2都是单质,不是原子,所以不能说是互为同位素,B选项不正确,相同质量的O4与O3所含原子个数比为×4:×3=1:1,C选项正确,O4、O3、O2的物质的量都为1mol,1个O4、O3、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32、24、16,所以1molO4、O3、O2所含的电子数不相等,D选项不正确。考点:考查含有粒子数目的计算、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等知识。【解析】【答案】C6、D【分析】解:A.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
B.氯气的氧化性比溴强,可与NaBr溶液生成溴;溶液变成橙红色,故B正确;
C.存在平衡2NO2⇌N2O4;正反应放热,温度改变,平衡发生移动,颜色发生变化,故C正确;
D.应在同一浓度下进行比较实验;否则没有可比性,故D错误.
故选D.
A.二氧化硫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可根据置换反应比较氧化性强弱;
C.根据平衡2NO2⇌N2O4判断;
D.应在同一浓度下进行比较实验.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物质的检验、分离、检验等知识,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实验的合理性的评价,难度不大.【解析】【答案】D7、B【分析】【分析】发生反应:2CO2+2Na2O2=2Na2CO3+O2,根据气体的体积差,通过差量法计算参加生成的氧气的体积.【解析】【解答】解:令生成的O2的体积为x;则:
2CO2+2Na2O2=2Na2CO3+O2气体体积减小△V
11
x2.24L-1.68L=0.56L
1:1=x:0.56L
解得x=0.56L;
故选B.8、D【分析】
A;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制取氨气;生成物中有水,如果试管口高于试管底,会发生水倒流现象而炸裂试管,故A错误;
B;铜和硝酸反应制取一氧化氮;反应不需加热,一氧化氮的密度接近空气的密度,和空气中的氧气易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所以不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即进气管短,出气管长,一氧化氮有毒,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故B错误;
C;锌粒和盐酸反应制取氢气;属于固体、液体不加热型,生成的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所以不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故C错误;
D、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制O2;属于固体;液体不加热型,生成的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故D正确;
故选D.
【解析】【答案】A;根据生成物判断装置是否正确;
B;根据一氧化氮的性质判断该装置是否正确;
C;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及气体的性质判断装置是否正确;
D;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及气体的性质判断装置是否正确.
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9、AD【分析】【分析】A、依据n==计算;
B、依据n=计算物质的量;结合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计算;
C;依据气体摩尔体积的应用条件分析;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
D、依据n=计算物质的量,结合氨气分子式计算原子数.【解析】【解答】解:A、2NA个二氧化碳分子物质的量为2mol;二氧化碳的质量=2mol×44g/mol=88g,故A正确。
B、2.4g金属镁物质的量==0.1mol,镁原子最外层2个电子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2NA;故B错误;
C、不是标准状况,22.4L氧气物质的量不是1mol,所以所含的分子数目不是NA;故C错误;
D、17g氨气物质的量==1mol,NH3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目为4NA;故D正确;
故选AD.10、AB【分析】【分析】A.根据发生的反应Ca(OH)2+CO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分析;
B.Fe在Cl2中燃烧的产物与Fe和Cl2的用量无关,其产物只有FeCl3;
C.根据可能发生的反应Al3++3OH-=Al(OH)3↓,Al3++4OH-=AlO2-+2H2O分析;
D.根据可能发生的反应有:NH3•H2O+SO2=NH4HSO3,2NH3•H2O+SO2=(NH4)2SO3+H2O进行分析.【解析】【解答】解: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CO2与Ca(O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恰好反应生成CaCO3,即CO2与Ca(O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时反应得到CaCO3,CO2与Ca(O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恰好反应生成Ca(HCO3)2,即CO2与Ca(O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时反应得到Ca(HCO3)2;故A错误;
B.Fe在Cl2中燃烧只有一种产物FeCl3,产物与无关;故B错误;
C.Al3++3OH-=Al(OH)3↓,Al3++4OH-=AlO2-+2H2O,<3,铝元素以Al3+和Al(OH)3形式存在;=3,则以Al(OH)3形式存在;3<<4以AlO2-和Al(OH)3形式存在;≥4只以AlO2-形式存在;故C正确;
D.NH3•H2O+SO2=NH4HSO3,2NH3•H2O+SO2=(NH4)2SO3+H2O,≤1,生成NH4HSO3;1<<2,产物为NH4HSO3与(NH4)2SO3混合物;≥2,只生成(NH4)2SO3;故D正确.
故选AB.11、ABCD【分析】【分析】A.颗粒物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B.二氧化硫属有毒气体;会形成酸雨;
C.二氧化氮属有毒气体;会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等;
D.氟氯代烷能破坏臭氧层.【解析】【解答】解:A.颗粒物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属于大气污染物;
B.二氧化硫属有毒气体;会形成酸雨,属于大气污染物;
C.二氧化氮属有毒气体;会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等,属于大气污染物;
D.氟氯代烷能破坏臭氧层;属于大气污染物;
故选ABCD.12、AD【分析】【分析】由总反应式Fe+NiO2+2H2OFe(OH)2+Ni(OH)2可知,根据原电池在放电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再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可判断该电池负极发生反应的物质为Fe,正极为NiO2,此电池为碱性电池,在书写电极反应和总电池反应方程式时不能出现H+,故放电时的电极反应是:负极:Fe-2e-+2OH-=Fe(OH)2,正极:NiO2+2e-+2H2O=Ni(OH)2+2OH-.原电池充电时,发生电解反应,此时阴极反应为原电池负极反应的逆反应,阳极反应为原电池正极反应的逆反应.【解析】【解答】解:A.放电时;Fe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应为原电池负极,故A正确;
B.此电池为碱性电池,反应方程式时不能出现H+,放电时,正极反应是NiO2+2e-+2H2O=Ni(OH)2+2OH-;故B错误;
C.充电时,阴极反应为原电池负极反应的逆反应,阴极反应是Fe(OH)2+2e-=Fe+2OH-;故C错误;
D.充电时,阳极反应为Ni(OH)2+2OH--2e-+=NiO2+2H2O,OH-浓度减小;则阳极附近pH值减小,故D正确.
故选AD.13、CD【分析】【分析】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解析】【解答】解:A.室温下KNO3饱和溶液20ml,向其中加入1gKNO3晶体,加入前溶液已经饱和故1gKNO3晶体不会溶解;溶液的质量不变,故A错误;
B.KNO3晶体不溶解也不析出;不放出或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B错误;
C.KNO3晶体不溶解也不析出;不放出或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C正确;
D.室温下KNO3饱和溶液20ml,向其中加入1gKNO3晶体,加入前溶液已经饱和故1gKNO3晶体不会溶解;溶液的质量不变,故D正确.
故选CD.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4、1.2×10-3mol•L-1否B【分析】【分析】(1)先计算出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然后根据Pb(OH)2的溶度积及c(Pb2+)=进行计算;并与排放标准对比来说明是否符合排放标准;
(2)溶度积越小越易转化为沉淀,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判断最近试剂.【解析】【解答】解:(1)由Pb(OH)2的溶度积为1.2×10-15,pH=8.0,c(OH-)=10-6mol•L-1,则c(Pb2+)==1.2×10-3mol•L-1,环境要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为c(Pb2+)低于1.0×l0-8mol•L-1,显然1.2×10-3mol•L-1>1.0×l0-8mol•L-1;则不符合排放标准;
故答案为:1.2×10-3mol•L-1;否;
(2)溶度积越小的越易转化为沉淀,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硫化物的溶度积小,则应选择硫化钠,故答案为:B.15、NONO是化合物CH4CH4是有机物NH3•H2ONH3•H2O是碱【分析】【分析】(1)依据物质中组成元素的种数判断;
(2)根据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概念;
(3)根据酸碱的概念分析.【解析】【解答】解:(1)Mg、O2、N2中均为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是单质;NO是化合物;
故答案为:NO;NO是化合物;
(2)NaOH、Na2CO3、KCl属于无机物,CH4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故答案为:CH4;CH4是有机物;
(3)H2CO3、H2SO4、H2SiO3电离出来的全部是氢离子属于酸,NH3•H2O属于碱;
故答案为:NH3•H2O;NH3•H2O是碱;16、2Cu+O22CuO、CuO+H2SO4=CuSO4+H2O生成的二氧化硫污染环境生成等量的硫酸铜需硫酸较多大于3Cu+2NO3-+8H+═3Cu2++2NO↑+4H2OD0.3mol64%【分析】【分析】(1)Cu与氧气反应生成CuO;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与水;
Cu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与水;生成的二氧化硫污染环境,生成等量的硫酸铜需硫酸较多;
(2)Cu与浓硫酸反应;随反应进行浓硫酸变为稀硫酸,Cu与稀硫酸不反应;
(3)酸性条件下硝酸根具有强氧化性;将Cu氧化为铜离子,自身被还原为NO;
(4)碳与浓硫酸共热产生的X气体为CO2和SO2的混合气体,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Y气体是NO2,同时通入时因NO2与水和SO2共同作用要产生SO42-和NO,NO在空气中又会生成NO2;
(5)①被还原的硝酸生成NO2或NO2;NO混合物;根据N元素守恒计算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
②令混合物中Cu、Ag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产物Cu(NO3)2、AgNO3中含NO3-物质的量各为2xmol、ymol,根据合金质量及N原子守恒列方程,再根据m=nM计算Cu的质量,进而计算合金中Cu的质量分数.【解析】【解答】解:(1)Cu与氧气反应生成CuO,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与水,反应方程式为:2Cu+O22CuO,CuO和稀硫酸反应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
浓硫酸和铜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生成等量的硫酸铜时需要硫酸较多且生成的二氧化硫污染环境;
故答案为:2Cu+O22CuO、CuO+H2SO4=CuSO4+H2O;生成的二氧化硫污染环境;生成等量的硫酸铜需硫酸较多;
(2)在加热条件下;浓硫酸和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稀硫酸和铜不反应,但浓硫酸浓度达到一定值后变为稀硫酸,稀硫酸和铜不反应,所以被还原的硫酸为0.9mol.则浓硫酸的实际体积大于180mL;
故答案为:大于;
(3)在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和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硝酸铜和NO,所以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Cu+2NO3-+8H+═3Cu2++2NO↑+4H2O;
故答案为:3Cu+2NO3-+8H+═3Cu2++2NO↑+4H2O;
(4)碳与浓硫酸共热产生的X气体为CO2和SO2的混合气体,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Y气体是NO2,SO2+H2O+NO2=H2SO4+NO,故洗气瓶中产生的是硫酸钡沉淀,Z处逸出的气体中有CO2和NO,NO遇到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了红棕色的NO2;
故答案为:D;
(5)①被还原的硝酸生成NO2或NO2、NO混合物,根据N元素守恒,故被还原的n(HNO3)=n(气体)=6.72L÷22.4L/mol=0.3mol;
故答案为:0.3mol;
②反应的n(HNO3)=13.5mol/L×0.08L-1mol/L×0.08L=1mol
设合金中铜;银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则:64x+108y=30
产物Cu(NO3)2、AgNO3中含NO3-物质的量各为2xmol;ymol;据N守恒可得:2x+y+0.3=1
联立方程;解得x=0.3y=0.1mol
故合金中Cu的质量=0.3mol×64g/mol=19.2g,合金中Cu的质量分数为×100%=64%;
故答案为:64%.17、HOCH2CH=CHCH2OH氢氧化钠醇、加热取代反应【分析】【分析】根据题中各物质转化关系,比较和的结构可知A为A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得与溴蒸汽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为B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C为C再发生氧化反应得D能发生两步氧化,结合H的结构可推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D为HOCH2CH=CHCH2OH,D发生氧化反应得E为OHCCH=CHCHO,E发生氧化得F为HOOCCH=CHCOOH,F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得H,据此答题;【解析】【解答】解:根据题中各物质转化关系,比较和的结构可知A为A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得与溴蒸汽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为B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C为C再发生氧化反应得D能发生两步氧化,结合H的结构可推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D为HOCH2CH=CHCH2OH;D发生氧化反应得E为OHCCH=CHCHO,E发生氧化得F为HOOCCH=CHCOOH,F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得H;
(1)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AA为D为HOCH2CH=CHCH2OH;
故答案为:HOCH2CH=CHCH2OH;
(2)反应①的反应条件为氢氧化钠醇;加热;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氢氧化钠醇;加热;取代反应;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F→H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4)根据G的分子式,结合下列条件①含有苯环,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一氯代物只有两种,说明两个取代基处于对位,②能与NaHCO3反应产生CO2气体,说明有羧基,③能发生水解反应,且其中一种水解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有甲酸酯,则G的同分异构体为
故答案为:(其中两种).18、3ClO-+6Fe2++3H2O=2Fe(OH)3↓+4Fe3++3Cl-9.8过滤、洗涤、灼烧MgCO3+H2OMg(OH)2+CO2↑使用NaOH的生产成本大【分析】【分析】(1)NaClO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
(2)根据杂质离子完全沉淀时的pH分析;
(3)根据加入碳酸钠煮沸后得到氢氧化镁悬浊液;分离得到氢氧化镁沉淀,加热分解得到氧化镁;
(4)加热条件下,碳酸镁转化为氢氧化镁,工业生产要考虑成本.【解析】【解答】解:(1)NaClO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lO-+6Fe2++3H2O=2Fe(OH)3↓+4Fe3++3Cl-;
故答案为:3ClO-+6Fe2++3H2O=2Fe(OH)3↓+4Fe3++3Cl-;
(2)由表中数据可知杂质离子Mn2+完全沉淀时的pH可知;应当调节pH为9.8,故答案为:9.8;
(3)根据题中流程可知加入碳酸钠煮沸后得到氢氧化镁悬浊液;分离得到氢氧化镁沉淀要过滤然后洗涤,再加热分解得到氧化镁,所以流程图中操作X是:过滤;洗涤、灼烧,故答案为:过滤、洗涤、灼烧;
(4)加热条件下,碳酸镁转化为氢氧化镁,根据原子守恒则其方程式为:MgCO3+H2OMg(OH)2+CO2↑;工业生产要考虑成本;碳酸钠的成本比氢氧化钠的成本低,所以不继续加入NaOH;
故答案为:MgCO3+H2OMg(OH)2+CO2↑;使用NaOH的生产成本大.19、略
【分析】解:关闭K1、K2,打开K3;从滴定管上口加水,没过广口瓶①中长导管口,继续加水,使广口瓶①中长导管内外出现一段液柱,停止加水,静置一段时间后,若这段液柱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好,反之,说明装置气密性不好;
故答案为:关闭K1、K2,打开K3;从滴定管上口加水,没过广口瓶①中长导管口,继续加水,使广口瓶①中长导管内外出现一段液柱,停止加水,静置一段时间后,若这段液柱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好,反之,说明装置气密性不好;
(一)(2)广口瓶①中压强均与外界相同,通过调节两端液面,到两端高度相同时再读取体积.具体操作为:关闭K2,打开K3,K1;通入NO并调整滴定管液面与①中液面相平,再次记录滴定管刻度;
故答案为:关闭K2,打开K3,K1;通入一定量的NO并调整滴定管液面与①中液面相平,再次读取滴定管刻度;
(二)(1)NO易与氧气反应2NO+O2═2NO2生成红棕色的NO2,NO2又与水反应3NO2+H2O═2HNO3+NO;颜色变浅;
故答案为:2NO+O2=2NO2;3NO2+H2O=2HNO3+NO;
(2)Ⅰ.设的氧气参加反应时;需要一氧化氮的体积为x;
4NO+3O2+2H2O═4HNO3
43
x
所以x=<V,所以一氧化氮剩余,剩余的一氧化氮为V-
故答案为:
Ⅱ.剩余的气体可能是氧气或一氧化氮;
①当剩余的气体为氧气时;一氧化氮不足量,以一氧化氮为标准进行金属;
设参加反应的氧气为Y;
4NO+3O2+2H2O═4HNO3
43
VY
Y=
所以通入的氧气体积为
②当剩余的气体为一氧化氮时;氧气的量不足,以氧气的量为标准进行计算;
参加反应的一氧化氮为V-
设参加反应的氧气为Z;
4NO+3O2+2H2O═4HNO3
43
Z
Z=
故答案为:.
装置气密性的检验:设法使装置内外形成气压差是气密性检查的常用手段;
(一)(2)广口瓶①中压强均与外界相同;通过调节两端液面,到两端高度相同时再读取体积;
(二)(1)NO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NO2又与水反应;
(2)Ⅰ.根据反应方程式4NO+3O2+2H2O═4HNO3过量计算;
Ⅱ.先推断广口瓶①的气体成分;再根据过量金属推断通入氧气的量.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的过量计算等知识点,难度较大,易错题是(二)(2)Ⅱ题,明确剩余气体的成分是解本题的关键;注意点是: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气体的体积,读数应在保证内外气压相等的条件下,通过调节两端液面,到两端高度相同时再读取体积.【解析】关闭K1、K2,打开K3,从滴定管上口加水,没过广口瓶①中长导管口,继续加水,使广口瓶①中长导管内外出现一段液柱,停止加水,静置一段时间后,若这段液柱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好,反之,说明装置气密性不好;关闭K2,打开K1、K3,通入一定量的NO后,调整滴定管液面与①中液面相平,再次读取滴定管的刻度;2NO+O2=2NO2;3NO2+H2O=2HNO3+NO;四、判断题(共2题,共8分)20、×【分析】【分析】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解析】【解答】解: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
故答案为:×.21、×【分析】【分析】(1)氢原子不含有中子;
(2)计算核素种类要考虑中子数和质子数;元素种类只考虑质子数;
(3)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
(4)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同但物理性质不同;
(5)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
(6)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
(7)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解析】【解答】解:(1)氢原子不含有中子;故答案为:×;
(2)计算核素种类要考虑中子数和质子数;元素种类只考虑质子数,故后者多,故答案为:×;
(3)同位素和核素都属于原子;故答案为:√;
(4)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性质;而同位素的外层电子数相等,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但物理性质不一定相同,故答案为:×;
(5)质子数不同;为不同元素的原子,不是同位素关系,故答案为:×;
(6)O2与O3均为单质;为氧的同素异形体,故答案为:×;
(7)1940K与1939K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互为同位素,故答案为:√.五、解答题(共4题,共8分)22、略
【分析】【分析】烃含有C、H两种元素,某烃A0.2mol在氧气的充分燃烧后生成化合物B,C各1.2mol,即生成CO2、H2O各1.2mol,则根据原子守恒可以确定分子式.【解析】【解答】解:烃含有C、H两种元素,某烃A0.2mol在氧气的充分燃烧后生成化合物B,C各1.2mol,即生成CO2、H2O各1.2mol,所以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是6、12,所以烃A的分子式为C6H12;
答:烃A的分子式为C6H12.23、略
【分析】【分析】(1)根据n(NO):n(NO2)=9:1,结合1m3烟气中含有的二者质量计算烟气中n(NO)、n(NO2),令需要加入的硝酸为2x,根据方程式NO+2HNO3=3NO2+H2O可知,反应的n(NO)=x、生成n(NO2)=3x;利用吸收率最高时比例关系列方程计算;
(2)发生反应NO+NO2+Na2CO3=2NaNO2+CO2、2NO2+Na2CO3=NaNO2+NaNO3+CO2,由方程式可知n(NaNO2)=2n(NO)+12[n(NO2)-n(NO)],再根据m=nM计算,注意吸收率为90%,实际质量为完全吸收的90%.【解析】【解答】解:(1)由于n(NO):n(NO2)=9:1,则30×n(NO)+n(NO)×46=2,解得n(NO)=0.057mol令需要加入的硝酸为2x,根据方程式NO+2HNO3=3NO2+H2O可知,反应的n(NO)=x、生成n(NO2)=3x,则,解得x=0.0176mol,故n(HNO3)=2x=0.035mol;
答:为了达到最高吸收率,1m3烟气需用硝酸的物质的量0.035mol;
(2)发生反应NO+NO2+Na2CO3→2NaNO2+CO2、2NO2+Na2CO3→NaNO2+NaNO3+CO2,由方程式可知n(NaNO2)=2n(NO)+[n(NO2)-n(NO)]=n(NO)+n(NO2)=×(0.057mol-0.0176mol)+×(×0.057mol+3×0.0176mol)=0.0887mol,所以m(NaNO2)=0.0887mol×69g/mol×90%=5.5g;
答:吸收后生成NaNO2的质量为5.5g.24、略
【分析】
(1)在298K时,1mol丙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2221.5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O(l),△H=-2221.5kJ•mol-1;
故答案为:C3H8(g)+5O2(g)=3CO2(g)+4H2O(l),△H=-2221.5kJ•mol-1;
(2)①铝为负极;铂网为正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形成的原电池中;
a.原电池工作时;电流由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即电流由铂电极沿导线流向铝电极,故a错误;
b.铂电极采用网状能增大气体的面积,网状比块状更利于O2放电,故b正确;
c.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中的阴离子移向负极,所以海水中的OH-向铝电极方向移动;故c正确;
故答案为:bc;
②电解氯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2OH-+H2↑+Cl2↑,根据总反应当两极上共收集到0.448L即0.02mol气体时,则生成的氯气和氢气均是0.01mol,所以生成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0.02mol,所以氢氧化钠的浓度C===0.1mol/L,所以pH=13,故答案为:2Cl-+2H2O2OH-+H2↑+Cl2↑;13.
【解析】【答案】(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以及书写方法来回答;
(2)①a.原电池工作时;电流由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
b.铂电极采用网状能增大气体的面积;
c.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中的阴离子移向负极.
②根据电解食盐水的总反应来及计算回答.
25、略
【分析】
Ⅰ、(1)①二氧化硫能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所以二氧化硫有漂白性;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物质褪色,所以若从左端分别通入SO2和Cl2,装置A中观察到的现象相同,都使品红褪色;二氧化硫和氧气在五氧化二钒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反应方程式为2SO2+O22SO3;
故答案为:相同;2SO2+O22SO3;
②SO2通入B装置碘水中,溶液颜色退去,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碘单质具有氧化性,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被碘单质氧化为硫酸,本身被还原为碘化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I2+2H2O=4H++2I-+SO42-,故答案为:SO2+I2+2H2O=4H++2I-+SO42-;
(2)将足量的SO2通入一支装有氯化钡溶液的试管;未见沉淀生成,若向该试管中加入足量试剂仍然无法观察到沉淀产生,说明不发生反应:
A;氨水加入后生成亚硫酸铵;亚硫酸根和钡离子生成沉淀,故A不符合;
B;稀盐酸加入后不反应;故B符合;
C;加入硝酸钾溶液;硝酸根和氢离子形成稀硝酸具有氧化性,能氧化二氧化硫为硫酸,硫酸根和钡离子生成沉淀,故C不符合;
D;加入硫化钠溶液;硫离子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会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单质,故D不符合;
故答案为:B.
(3)若由元素S和O组成-2价酸根离子X,X中S和O的质量比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感动中国先进人物事迹(11篇)
- 开展节能宣传活动总结
- 愚人节活动策划(集锦15篇)
- 高中生物教师提升职称答辩题目精 选8题
- 关于彩虹小知识
- 2016山西道法试卷+答案+解析
- 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联合股神经阻滞在糖尿病患者膝关节以下截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产业研究报告-中国粮油行业发展现状、市场规模、投资前景分析(智研咨询)
- 二零二五年度航空航天投资理财合同模板3篇
- 销售渠道的选择与管理培训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口算练习题总汇
- 润滑油知识-液压油
- 2024年江苏省中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中国香文化》课件
- 盘锦市重点中学2024年中考英语全真模拟试卷含答案
- 平安产险湖南省商业性鸡蛋价格指数保险条款
- 提高卧床患者踝泵运动的执行率
-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档案
- 初中公寓主任述职报告
- 九年级下册沪教版上海化学5.2酸和碱的性质研究 课件
- ISO17025经典培训教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