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新课标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人教新课标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人教新课标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人教新课标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人教新课标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新课标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的是()

A.狮子看到猎物迅速追击。

B.斑马发现敌害迅速奔跑。

C.小鸡破壳而出。

D.含羞草受到碰触后展开的叶片合拢。

2、在植物根尖的结构中,终生保持分裂能力的是()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D.成熟区3、【题文】尿液与原尿相比,缺少的成分是A.葡萄糖B.尿素C.水D.无机盐4、如图是某同学建立的生物分类图,其中①〜④各代表一种生物,下列各组生物中不能用该图来分类的是()A.①木耳②银杏③墙藓④水绵B.①银耳②水杉③向日葵④衣藻C.①香菇②油松③肾蕨④紫菜D.①猴头菇②侧柏③葫芦藓④海带5、以下____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的是()A.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够合理B.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C.森林生态系统出现衰退趋势D.我国森林资源贫乏,主要以草原、荒漠为主6、下列关于草履虫的描述错误的是()A.草履虫全身由一个细胞组成B.草履虫的依靠纤毛摆动,在水中进行直线运动C.草履虫由表膜进行呼吸D.草履虫的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7、下面所列各项中都属于生物的一项是①枯草②家鸽③珊瑚虫④钟乳石⑤冬眠的蛇⑥恐龙化石⑦蘑菇A.①②⑤⑦B.②③④⑤C.③④⑥⑦D.②③⑤⑦8、关于食物链的写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阳光→草→兔→狐B.鹰→蛇→田鼠→植物C.田鼠→蛇→鹰D.植物→田鼠→蛇→鹰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9、下列哪项饮食习惯不是正确的?()

A.每天的主食用零食代替。

B.吃饱饭后立刻去运动;能减肥。

C.每天一杯牛奶;可增强人的体质。

D.喜欢吃鸡鸭鱼肉;从不吃蔬菜。

10、使人们对生物体结构的认识进入细胞这个微观领域的科学家是()

A.施莱登。

B.达尔文。

C.罗伯特•虎克。

D.施旺。

11、下列食物中;属于果实的是()

A.水稻。

B.葵花籽。

C.花生仁。

D.玉米。

12、杨树的蒸腾作用有利于根对水分的吸收,同时,蒸腾作用又把大量的水分散失到大气中,增加了空气的湿度.这个实例说明()A.生物能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B.生物对环境具有依赖性C.生物首先要适应环境D.生物能适应环境,同时也能影响环境13、关于人类生殖发育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身高显著增加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B.在青春期,神经系统及心肺功能没有发生太大变化C.胎儿和母亲之间主要通过胎盘和脐带进行物质交换D.男女性产生性激素和生殖细胞的器官分别是睾丸和子宫14、甲同学早餐只吃了稀饭,乙同学早餐只喝了牛奶,几小时后他们的小肠内吸收的主要物质分别是()A.麦芽糖B.葡萄糖C.氨基酸D.脂肪酸15、正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每日不可缺少的是()A.含糖丰富的食物B.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C.含钙、磷丰富的食物D.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6、下列是某校同学在某医院化验科调查时得到的三个样本的化验数据,(其中有的是原尿,有的是尿液),请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注:表中“﹣”表示很少或无,“+”表示较多,“++”表示很多)。葡萄糖蛋白质无机盐尿素尿酸红细胞白细胞样本A1.62.00.0﹣﹣样本B0.10.750.030.002﹣﹣样本C++1.61.50.02++++(1)原尿是样本____,因为其中含有____.

(2)正常的尿液是样本____,因为其中只含有____.

(3)肾小球发炎形成的不正常尿液是样本____,因为其中含有____.17、血液不仅具在______作用,而且还具有______作用.18、蚯蚓的运动要靠身体的肌肉收缩、舒张和刚毛的相互配合来完成.____.19、田里的水稻和杂草的关系是竞争关系;老鹰和老鼠的关系是捕食关系____(判断对错)20、如图为反射弧与缩手反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当手不小心受到针或火的刺激,会发生缩手反射,参与此反射的反射弧的组成是____(用图中的代号和箭头表示).此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在[____]____内,该反射的类型属于____反射.

(2)当手受到针或火的刺激后会感到疼痛,疼痛感形成于____.以后见到针或火就会有意识地躲避,此反射的类型属于____反射.21、如图是细菌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①一个细菌就是一个____.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____作用,养方式为____.

②细菌和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有[1]____集中的区域.它没有成形的____,相同的部分则为[②]____,[⑤]____.

③特殊结构有[4]____[6]____等.

④特殊环境条件下会形成细菌的休眠体____.

22、【题文】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____和。

____的平衡,维持____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23、【题文】绿色开花植物有六种器官,其中属于营养器官的是____、____、____,属于生殖器官的是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2题,共4分)24、植物体内的输导组织是连成一体的。()25、人在吞咽的同时也能进行呼吸运动。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4题,共40分)26、如图是人类白化病的遗传图解;已知人类正常肤色受显性基因控制,白化病肤色受隐性基因a控制,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此图可以看出白化病患者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2)这对夫妇所生的子女中;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______.

(3)血缘关系越近,遗传基因越相似,婚后所生的子女得遗传病的可能性也就越______,因此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______结婚.27、图一为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图二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图一中的______组成。(填标号)

(2)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______内的气体交换和______里的气体交换。

(3)图二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______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图中的b代表的物质是______;毛细血管5里流的是______血,汇合后进入______。(选填“肺动脉”或“肺静脉”)

(4)图二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图一中3______应处于______状态(选填“收缩”或“舒张”),此时肺内的气压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28、如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是______;[②]是______。

(2)液体[③]是______;液体[④]是______。

(3)图中的______具有重吸收作用,它能将全部的______吸收回血液。29、人体依赖于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感知周围世界。人体大多数感觉器官只能感受一种类型的刺激;如眼睛只能接收光线,耳朵只能接收声音,舌头只能品尝味道,鼻子只能接收气味等。但皮肤例外,它能够接收多种刺激,如触碰;按压、寒冷、炎热等。请回答:

(1)眼睛接收物体反射的光线;经眼球______的折射,最后形成物像。

(2)人耳的结构中鼓膜能够接收声波产生振动。听小骨外与鼓膜相连;内与耳蜗相连,由此判断,听小骨的作用是______。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冲动是在______产生的。

(3)当人吃馒头时;唾液分泌会增加,馒头经唾液的消化会产生______,该物质使人感觉到甜,甜甜的感觉是在______(部位)形成的。

(4)视觉;听觉、甜甜的感觉的形成分别离不开视神经、听神经和面神经;这些神经都属于______神经系统,在反射弧中可以传导信息。

(5)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它之所以称为器官,是因为由多种______构成,并行使一定的功能。评卷人得分六、其他(共3题,共18分)30、【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闯题:

材料一:蜂兰的唇形花瓣常常与雌黄蜂的外表褶近。可以吸引雄黄蜂前来“交尾”。雄黄蜂从一朵蜂兰花飞向另一朵蜂兰花;就会帮助蜂兰花传粉。

材料二:土壤是陆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生物起着重要作用。被誉为植物界拓荒者的地衣,能够在光秃秃的岩石表面生长,地衣能够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使岩石表面逐渐龟裂和破碎,借助长期的风化作用形成原始的土壤,从而为其他植物的生存创造条件。植物的根系对土壤起着黏附和固着作用。植被覆盖在土壤表面,对土壤起着保护作用。土壤中的动物(如蚯蚓)的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的通气性。总之,如果没有生物,地球上就不会有土壤。

上述材料一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材料二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题文】分析实验:(共8分)

(1)以上实验是观察____对____的消化作用。

(2)经过上述实验过程,D组2号试管中浆糊颜色____,原因是____

____;1号试管中浆糊颜色____,原因是____

____。

(3)如果将C组烧杯中的水换为5℃,再重复D组实验,这两个试管中浆糊的颜色____,原因是____。32、【题文】观察下面“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操作环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你在此实验中的操作过程,将图中操作环节正确排序____。

(2)图②操作的目的是____。

(3)图⑦操作的目的是形成对照。其中,遮光部分是____组(填“对照”或“实验”)。

(4)图④中滴加的液体为____,一段时间后,叶片中见光部分呈现蓝色,说明绿叶在光下合成了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

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狮子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逃跑,含羞草叶子受到碰触时叶子会合拢,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小鸡破壳而出,属于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故选:C.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特征;解答时可以从生物的特征方面来切入.

2、B【分析】根尖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解析】【答案】B3、A【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血液中的大分子的物质如血细胞;蛋白质外;其余的如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经过过滤形成原尿,然后原尿在经过肾小管时,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下把全部葡萄糖、部分水还有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那么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会形成尿液,所以原尿、尿液中都不含有蛋白质,在血浆和原尿中都含有而尿液中不含有的物质是葡萄糖,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尿液的形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尿液的形成过程,原尿与血浆相比不含蛋白质,尿液与原尿相比不含葡萄糖,三者都有水和无机盐、尿素。【解析】【答案】A4、B【分析】解:分析题中的分类索引可知;

①无叶绿体;应该是蘑菇或香菇或木耳或银耳。

②有种子;应该是银杏或油松或水杉或侧柏。

③无种子有叶;应该是葫芦藓或墙藓或肾蕨,不应该是向日葵,因为向日葵有叶;有种子。

④无种子没有叶;应该是藻类植物,如海带;紫菜、衣藻等。

可见只有B错误。

故选:B。

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孢子植物中的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叶,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有果实,没有果实的是裸子植物。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生物的分类特点。【解析】B5、D【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的有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解答】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我国人均森林覆盖率低,又加上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伐优留劣、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退化趋势,人均森林面积少,对草原的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导致土地沙漠化。因此,应积极大力提倡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我国土地辽阔,从北向南有寒温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主要植被类型有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等,所以不能说我国森林资源匮乏。题中ABC的叙述都是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故D符合题意。​故选D。【解析】D6、B【分析】解:A;草履虫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草履虫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AD正确;

B;草履虫的依靠纤毛摆动;在水中进行旋转运动,B错误;

C;草履虫通过表膜进行呼吸;C正确。

故选:B。

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其结构及功能如下图。

据此解答。

可结合草履虫的图形帮助理解和记忆。【解析】B7、D【分析】【解析】试题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枯草、钟乳石、恐龙化石不具有生物的特征,是非生物,而家鸽、珊瑚虫、冬眠的蛇、蘑菇具有这些特征,属于生物。考点: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答案】D8、D【分析】【解答】解:A;起点是阳光为非生物部分;不是生产者,故不符合题意.

B;起点是鹰为动物是消费者;终点是植物为生产者,不符合题意.

C;都是动物为消费者;它们构不成食物链,不符合题意.

D;起点是植物为生产者;蚱蜢取食植物,鸡取食蚱蜢,鹰捕食鸡,它们之间有吃与被吃的逻辑关系,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植物属于生产者,动物属于消费者,而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就表示食物链,(表示方法:生产者→消费者),多种食物链交织在一起就形成食物网,据此可以解答本题.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9、ABD【分析】

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烹调时要注意低盐;低脂肪,并少放味精等.每天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早餐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4:3.缺乏某些营养素会引起营养缺乏病.

A;食物多样、谷物为主.各种食物所含营养成份不同;没有哪一种单一食物能供给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所以每日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适当搭配,不能每天的主食用零食代替,符合题意.

B;饭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就会有更多的血液流入运动系统,这样流入消化系统的血液量相对减少,从而影响了消化.符合题意.

C;奶类含钙量高;是钙和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奶类中钙的吸收率高,经常吃奶类可以提高儿童、青少年的骨密度,减缓老年人骨质丢失,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每天早餐要喝一杯牛奶属于合理饮食习惯,不符合题意.

D;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蔬菜、水果和薯类都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等营养素;对保护心血管健康,符合题意.

故选:ABD

【解析】【答案】饮食习惯科学是指: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据此即可解答.

10、AD【分析】

19世纪30年代;两位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施旺共同创建了细胞学说,该学说的主要内容是: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能够产生细胞;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进化论的奠基人,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虎克研制出能够放大140倍的显微镜,并用它来观察软木薄片,看到了软木薄片是由许许多多的“小房间”组成的,他把这些小房间叫做为细胞,细胞一词即由他命名.恩格斯曾把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自然选择学说等并誉为19世三大自然科学发现.可见,选项A、D符合题意.

故选:A;D.

【解析】【答案】该题考查的是细胞学说的创立者--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德国动物学家施旺提出;该学说认为一切生物都由细胞组成,细胞是生命的结构单位,细胞只能由细胞分裂而来.

11、BD【分析】

一朵完整的花经过传粉;受精后;花萼、花瓣、雄蕊、柱头等结构逐渐凋落,只有子房逐渐膨大,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子房发育成果实,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玉米和葵花籽属于果实,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果实有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而水稻、花生仁都属于种子,由子房中的胚珠发育而成.

故选:B;D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可结合花的雌蕊中子房与果实图对比记忆.

12、D【分析】解:生物的所有生命活动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这个根据进化论可以证明,蒸腾作用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避免因温度过高晒焦导致死亡.能产生向上抽力,促进水;无机盐吸收等,是对陆生环境的一种适应.同时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使当地的空气保持湿润,使气温降低,让当地的雨水充沛,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影响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是对环境的影响.

故选D.

解答时可以从植物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两个方面来切入.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的蒸腾作用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又能影响环境.【解析】D13、BD【分析】【分析】此题考查了青春期的发育特征、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胚胎发育的有关知识。熟练掌握有关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

A.身高显著增加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是青春期的突出特征。A正确;

B.在青春期,神经系统及心肺功发生很大变化,青春期是人体发育的黄金时期。B错误;

C.胎儿和母亲之间主要通过胎盘和脐带进行物质交换,获得营养和氧气,并把代谢废物通过母体排出体外。C正确;

D.男女性产生性激素和生殖细胞的器官分别是睾丸和卵巢。D错误。​故选BD。

【解析】BD14、CB【分析】解:由题意可知;甲同学早餐吃的稀饭中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在消化道里最终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乙同学早餐喝的牛奶中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在消化道里最终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所以,他们的小肠内吸收的主要物质分别是葡萄糖和氨基酸.

故选:BC.

(1)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胃不消化糖类,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在胰液和肠液的作用下,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

(2)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

(3)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解题的关键是熟知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解析】CB15、CD【分析】试题分析: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无机盐中含有的钙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青少年正是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要摄取足量的蛋白质和钙质,并做到合理膳食.可见CD符合题意.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以及主要作用的理解。【解析】【答案】CD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6、B葡萄糖A无机盐和尿素C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分析】【解答】(1)原尿是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形成的;所以原尿中不会有蛋白质和血细胞等,因此B中只含葡萄糖没有大分子物质,为原尿.A样品中没有大分子的物质和葡萄糖可判断为尿液,C中有蛋白质和血细胞等大分子的物质,所以不可能为原尿.只有B符合题意.

(2)尿液是经过肾小球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形成的;所以其中不会有大分子物质和葡萄糖等,只含有无机盐和尿素等代谢废物.

(3)肾小球发炎会导致其的通透性变大;所以尿液中会含有大分子的物质.C中含有大分子物质,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

(1)B;葡萄糖。

(2)A;无机盐和尿素。

(3)C;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

【分析】(1)原尿是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红细胞和蛋白质被过滤回血液后形成的.

(2)尿液是原尿流经肾小管时;一些有用的东西如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等物质又被重吸收回血液形成的.

(3)如果肾小球发炎;导致其的通透性变大,尿液中会含有大分子的物质.

据此可以解答本题.17、运输;防御【分析】解: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的功能包含血细胞功能和血浆功能两部分;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浆的水分有调节体温的作用;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进氧气运出二氧化碳;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血小板的功能是加速凝血和止血.综上所述血液有运输、防御和保护、调节体温的功能.

故答案为:运输;防御.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它具有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等功能.

关键是理解掌握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解析】运输;防御18、略

【分析】

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没有骨骼,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钉人土内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收缩舒张交替进行,从而使蚯蚓向前蠕动.因此蚯蚓的运动要靠身体的肌肉收缩、舒张和刚毛的相互配合来完成.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蚯蚓的运动.解答时可以从蚯蚓的运动结构特点来切入.

19、略

【分析】

田里的水稻与杂草之间相互争夺阳光;水、无机盐以及生长空间属于竞争关系;老鹰是以老鼠为食;它们二者之间是捕食关系.

故答案为:对。

【解析】【答案】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20、略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的五部分要完整,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

(1)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的组成是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灰质内;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因此该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2)当手受到针的刺激后;感觉到疼,疼痛感形成于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以后见到针就会有意识的躲避,是在第一次被针扎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

故答案为:(1)1→2→3→4→5;A;脊髓;非条件;

(2)大脑皮层;条件反射.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反射弧的结构及功能;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识图、分析、解答.

21、略

【分析】

(1)图中各部分的结构名称为:①遗传物质;②细胞膜;③细胞壁;④荚膜;⑤细胞质;⑥鞭毛;

细菌是单细胞;没有叶绿体,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自己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细菌能够分解动植物尸体;粪便、枯枝落叶等参与物质循环,营养方式为异样.

(2)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有的还有叶绿体;动物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因此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相比,细菌结构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②细胞膜,⑤细胞质.

(3)特殊结构有鞭毛和荚膜;鞭毛的作用是帮助细菌运动;荚膜的作用是对细菌具有保护作用.

(4)当环境不利于细菌的生长时;其细胞壁会增厚形成芽孢,以抵抗不良环境.

故答案为:(1)细胞;光合;异养;

(2)DNA;细胞核;②细胞膜;⑤细胞质;

(3)荚膜;鞭毛;

(4)芽孢;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细菌的结构;形状.解答时可以从细菌的基本结构、其他结构、形状方面来切入.

22、略

【分析】【解析】该题考查的是排尿的意义,排尿能够排出体内的废物,能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解析】【答案】水无机盐组织细胞23、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的;其中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供植株利用,通过茎运到叶,在叶里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可见根、茎、叶与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合成有关,属于营养器官,花开放之后经过传粉和受精结出果实和种子,再用种子繁殖后代,可见花、果实和种子与生殖有关系,属于生殖器官。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绿色植物的六大器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绿色开花植物体的六大器官。【解析】【答案】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四、判断题(共2题,共4分)24、√【分析】试题分析:植物体内的输导组织有导管和筛管组成,导管和筛管像细长的细丝从植物的根到茎、叶、花、果实(如桔子瓣上的脉络)和种子(种脐是输导组织进入种子的痕迹)都有分布,因此植物体内的输导组织贯穿植物体全身,是上下相通的,从而完成物质的运输。考点: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及功能【解析】【答案】√25、×【分析】解:吞咽完毕;软颚;喉会厌软骨迅速恢复原位,于是呼吸可照常进行。人在呼吸时不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吞咽。

故答案为:×

气体和食物具有的共同通道是咽;人在吞咽时,会厌软骨会盖住喉的入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引起猛烈咳嗽。在吞咽那一刻,我们呼吸是暂停的。

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器官,是食物进入消化道和气体进入肺的共同通道,人体在进食时食物之所以不能进入气管是会厌软骨在起作用。【解析】×五、简答题(共4题,共40分)26、aa;25%;越大;近亲【分析】解(1)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由题干中的遗传图解可知,白化病患者的基因组成是aa.

(2)由题干中的遗传图解可知;后代子女患白化病的可能性是25%.

(3)由该遗传图解可知;如果父母双方都携带隐性致病基因,则子女就有患病的可能,并且有较高的患病几率(25%);由此可见血缘关系越近,遗传基因越相似,婚后所生的子女得遗传病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

故答案为:(1)aa

(2)25%

(3)大;近亲。

白化病是一种较常见的皮肤及其附属器官黑色素缺乏所引起的疾病;由于先天性缺乏酪氨酸酶,或酪氨酸酶功能减退,黑色素合成发生障碍所导致的遗传性白斑病.这类病人通常是全身皮肤;毛发、眼睛缺乏黑色素,因此表现为皮肤、眉毛、头发及其他体毛都呈白色或白里带黄.白化病属于家族遗传性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发生于近亲结婚的人群中.

此题考查了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以及隐性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表现.【解析】aa;25%;越大;近亲27、2和1肺泡组织细胞一氧气动脉肺静脉膈肌收缩小于【分析】解:(1)呼吸系统包括2呼吸道和1肺两部分。1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2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构成。

(2)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3)在肺泡内,氧气浓度高于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内氧气的浓度,毛细血管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肺泡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故b氧气由肺泡扩散到毛细血管中去;a二氧化碳由毛细血管扩散到肺泡中去。因此,图中的a代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毛细血管5汇合而成的肺静脉血管内流动脉血。

(4)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肺泡;即完成吸气。吸气时,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容积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

故答案为(1)2和1;

(2)肺泡内;组织细胞;

(3)一;氧气;动脉;肺静脉;

(4)膈肌;收缩;小于。

观图可知:图一中:1为肺、2为呼吸道、3为膈肌;图二中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氧气;4表示肺动脉5表示肺静脉;据此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以及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解析】2和1肺泡组织细胞一氧气动脉肺静脉膈肌收缩小于28、肾小球肾小囊原尿尿液肾小管葡萄糖【分析】解:(1);(2)根据图示可知:②表示肾小囊;①表示肾小球。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②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因此,③内的液体是原尿,④内的液体是尿液。

(3)图中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它能将部分无机盐;大部分的水和全部的葡萄糖吸收回血液。

故答案为:(1)肾小球;肾小囊。

(2)原尿;尿液。

(3)肾小管;葡萄糖。

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如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图中①是肾小球,②是肾小囊,③原尿,④尿液。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尿液的形成过程。【解析】肾小球肾小囊原尿尿液肾小管葡萄糖29、晶状体和玻璃体传导振动耳蜗麦芽糖大脑皮层中枢组织【分析】解:(1)眼睛接收物体反射的光线;经眼球的晶状体和玻璃体折射,最后在视网膜上形成物象眼睛接受光线的多少由眼球中的瞳孔决定。

(2)人耳的结构中鼓膜能够接收声波产生振动。听小骨外与鼓膜相连内与耳蜗相连;由此判断,听小骨的作用是传导振动。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产生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感觉细胞,再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产生听觉。

(3)当人吃馒头时;唾液分泌会增加,馒头经唾液的消化会产生麦芽糖该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