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衔接版选修1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关于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多步连续催化反应方面优势明显B.固定化酶的应用中,要控制好pH、温度和溶解氧C.利用固定化酶降解水体中有机磷农药,需提供适宜的营养条件D.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底物一定是葡萄糖2、在工业生产中提取薄荷、香草、桉树等植物中的植物精油,通常将其置于蒸馏锅内的筛板上,筛板下盛放一定水量以满足蒸馏操作所需的足够的饱和蒸汽,水层高度以水沸腾时不溅湿原料底层为原则。然后采用直接火加热、直接或间接蒸汽加热等方式提取此类植物的精油,这种方法叫()。A.水中蒸馏法B.水上蒸馏法C.水气蒸馏法D.既叫水上蒸馏法,又叫水气蒸馏法3、芳香油的提取方法主要分为三种:蒸馏法、萃取法和压榨法。以下关于提取方法的选取认识中,错误的是()A.若植物有效成分易水解,应采用水蒸气蒸馏法B.压榨法适用于柑橘、柠檬等易焦糊原料的提取C.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提取玫瑰油、薄荷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D.提取玫瑰精油和橘皮精油的实验流程中共有的操作是分液4、当培养基中同时含有葡萄糖和乳糖时;通常情况下,大肠杆菌利用糖的顺序及生长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和乳糖都可以作为大肠杆菌生长过程中的碳源B.生长过程中大肠杆菌优先利用葡萄糖,之后再利用乳糖C.5小时左右大肠杆菌生长停滞可能与细胞中缺乏利用乳糖的酶有关D.大肠杆菌由利用葡萄糖转变为利用乳糖的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5、市场上有加酶洗衣粉;即在洗衣粉中加入了少量的碱性蛋白酶,它的催化活性很强,衣物上的汗渍;血渍及人体排放的蛋白质油渍遇到它,皆能水解而除,下列衣料中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①棉织品。
②毛织品。
③腈纶织品。
④蚕丝织品。
⑤涤纶织品。
⑥锦纶织品A.①②③B.③④⑤C.③⑤⑥D.②④6、酱的酿造最早在西汉。西汉元帝时代的史游在《急就篇》中就记载有:“芜荑盐豉醯酢酱”。唐·颜氏注:“酱,以豆合面而为之也,以肉曰醢,以骨为肉,酱之为言将也,食之有酱”。其中以黄豆、蚕豆等为原料,通过米曲霉菌发酵制成的称豆瓣酱。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蚕豆瓣可提供米曲霉菌生长繁殖所需的碳源、氮源等营养物质B.温度、湿度和盐度等都会影响米曲霉菌的生长繁殖C.黄豆、蚕豆中蛋白质经米曲霉菌分解产生氨基酸和多肽D.制作豆瓣酱起发酵作用的微生物只有单一的米曲霉菌7、制备样品处理液时加入氢氧化铝的目的是()A.调整pHB.提取剂C.使滤液色素脱色D.缓冲剂8、以二倍体兰花花药为外植体,经植物组织培养过程获得兰花植株,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为防止杂菌污染,①②③过程要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B.②过程需在培养基中添加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以诱导脱分化C.该育种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③再分化得到的试管苗,经过④发育成的植株均为纯合二倍体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9、如图是围绕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进行的研究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类洗衣粉的最佳使用温度都为t1B.温度超过t2后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可能失活C.本研究的自变量分别是温度和洗衣粉是否加酶D.图中的纵坐标可以是污渍的残留量10、下列关于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叙述,合理的是()A.在果酒发酵后期拧开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长B.条件适宜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C.果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密度会逐渐减小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底层和近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11、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酶对苹果出汁率的影响;进行了四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画出了如下曲线(曲线序号同实验组号),其中②曲线是在10g果肉+8mg果胶酶所得到的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①组中加入的酶量和果肉质量都一定大于②B.若实验②④组研究的自变量是果肉的质量,则每组实验中加入的酶量要相同C.②③两组对比研究的自变量可能是温度或者pHD.若④组和②③两组加入的果肉质量一致,则其可能是没有加果胶酶12、地球上的植物每年产生的纤维素超过70亿吨,其中40%~60%能被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分解利用,这是因为他们能够产生纤维素酶。研究者从牛的瘤胃中筛选产生纤维酶的纤维素分解菌,其筛选过程如图1所示。将丙中的菌悬液转接于含有稻草作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得到若干菌落后用刚果红处理,看到如图2所示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②过程是涂布器取乙中的菌液均匀的涂布在Ⅰ号培养表面B.甲、乙试管中的液体都属于液体培养基,主要作用是稀释菌种C.Ⅰ号、Ⅱ号培养基都属于固体培养基,配置时先灭菌后调节pHD.可挑取图2中周围出现透明圈的菌落,用平板划线法继续纯化13、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果酒和果醋发酵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进行果醋和果酒发酵的最适温度相同B.该装置既可阻止空气进入,也便于发酵产生的气体排出C.去除弯管中的水,该装置即可满足果醋发酵时底层发酵液中大量醋酸菌的呼吸D.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的pH逐渐降低,密度逐渐下降14、有关下列四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Ⅰ图中,F分别表示四个兴奋性神经元,在神经元C的任一点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两个电流表a、b一定都能发生偏转B.Ⅱ图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Q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可能为S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C.Ⅲ图中,曲线可以表示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D.Ⅳ图中曲线可以表示葡萄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线粒体内ATP产生量随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5、原理:许多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如______、______等都具有________的基团,在一定pH下,这些基团会带上______或______。在电场的作用下,这些带电分子会向着与所带电荷__________移动。电泳利用了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__________以及分子本身的______、______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________,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16、凝胶色谱法也称做__________,是根据____________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17、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___________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18、固定化酶技术是指将酶固定在不溶于水的________上,使酶既能与_________接触,又能与__________分离。19、橘皮压榨液中含有橘皮精油和大量水分,还有一些糊状残渣等杂质。可以先用普通____________过滤除去固体物和残渣,然后____________进一步除去质量较小的残留固体物,再用分液漏斗或吸管将________________的橘皮油分离出来。此时的橘皮油还含有少量的水和果蜡,需在_________℃下静止5~7d,使杂质沉淀,用吸管吸出上层澄清橘皮油,其余部分通过滤纸过滤,___________与吸出的上层橘油合并,成为最终的橘皮精油。20、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时,从上往下数,第___层血红蛋白水溶液。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1题,共3分)21、土壤中的苯酚(C6H5OH)对环境有极大的污染;实验室希望能从土壤中分离出能专一性降解苯酚的微生物,下图是部分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分离纯化目的菌种,①〜④步骤的培养基中都加人了一定浓度的苯酚,该物质能为微生物提供__________,除此而外,培养基中一般都还需要水、__________________等营养物质。
(2)制备步骤④所需要的固体培养基,操作顺序是:计算→称量→__________→__________→倒平板。为了在步骤⑤的平板上形成单个的菌落,涂布平板前,需要对培养液进行多次稀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想通过比较试管甲和乙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来证明分离出来的微生物只能以苯酚作为碳源,若甲试管中的液体培养基中的唯一碳源是苯酚,那么,乙试管中培养基成分与甲相比,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人员对甲、乙两只试管进行接种时,所选菌种都来自步骤⑤平板上的同一个单菌落,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非选择题(共4题,共28分)22、生物技术实践与人们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无菌技术主要通过消毒和灭菌来避免杂菌污染。常用的灭菌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答三种方法)。
(2)在生产葡萄酒的过程中;发现葡萄酒变酸,表面观察到菌膜,造成此现象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这是________________的匍匐菌丝形成的。
(3)在制作果醋过程中;榨取的果汁非常浑浊,解决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提取洋葱DNA时;要在切碎的洋葱中加入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并进行充分地搅拌和研磨,待过滤后再收集研磨液。
(5)橘皮精油的提取方法不采取水中蒸馏法,是因为该方法会导致_______________等问题。23、豆浆是深受中国百姓喜爱的饮品;但易变质,保质期较短。科研人员对变质豆浆中的腐败细菌进行分离,并研究了乳酸链球菌素(多肽,天然食品防腐剂)对腐败细菌的抑制效果,为生产豆浆时优化保质方法提供依据。主要研究过程如下:
①豆浆变质处理:将2种市售豆浆A;B和自制豆浆在无菌操作台上分别装入已灭菌的250mL三角瓶中;密封、37℃条件下放置7d后,豆浆发生变质。
②腐败细菌的初步分离和计数:取变质的豆浆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细菌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各培养基上菌落种类和数量。结果如表:
③比较乳酸链球菌素添加量对腐败细菌的抑制效果:以自制的新鲜豆浆为材料;经相应处理后,在37℃下放置35d后,统计豆浆中腐败细菌数量,结果如图:
(1)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消毒方法是__________,步骤②中培养基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
(2)步骤②中适宜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固体培养基制备的步骤为________。培养中统计菌落种类和数量时要每隔24h观察统计一次,直到各类菌落数目稳定,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_。
(3)乳酸链球菌素是一种天然食品防腐剂,它是由3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步骤③结果表明,最能耐受乳酸链球菌素的细菌是_______,为有效防止豆浆腐败,在生产中乳酸链球菌素的添加量应控制在________左右。
(4)与用抗生素防腐相比,使用乳酸链球菌素防腐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24、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回答下列有关果胶;果汁和果胶酶等问题:
(1)果胶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起着将植物细胞_________在一起的作用。制作果汁时可加入果胶酶和____________以分解果胶,提高果汁出汁率和澄清度。
(2)生产果胶酶可从黑曲霉中提取;下列适于黑曲霉扩大培养的培养基是________(A.蛋白胨和酵母提取物培养基;B.尿素固体培养基;C.MS培养基;D.添加蔗糖的豆芽汁培养基)。由于果胶酶溶于水,不利于重复使用,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果胶酶固定在某种介质上,使之成为不溶于水而又有_________的制剂。
(3)用果汁制作果酒;以果汁为原料,加入一定比例的蔗糖目的是_________。最后倒入酵母悬液,混匀,加盖;发酵开始时,由于微生物的需氧呼吸会使发酵瓶内出现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二)回答克隆技术和胚胎工程有关的问题:
(1)将高度分化的离体植物组织进行培养;脱分化形成________,再诱导出________的顶端分生组织,并由此可再生出新的植株。
(2)利用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进行克隆动物;必须利用_____________技术形成重组细胞,这种技术需要借助精密的________和高效率的细胞融合法。
(3)胚胎移植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体外受精产生受精卵;形成受精卵需经___________,才能进行胚胎移植;二是体内受精,一定时间后从生殖器官中取出早期胚胎移植到受体相应部位。这两种途径对受体动物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
(4)与植物克隆相比动物难以克隆;这是由于在动物发育过程中,细胞出现了_________。
A.染色体畸变造成遗传物质的丢失。
B.基因突变产生了等位基因。
C.基因选择性表达合成了专一蛋白质。
D.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配对紊乱25、乳酸菌等微生物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若要纯化培养乳酸菌,在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时,一般还要加入琼脂,它是一种从红藻中提取的多糖,加入琼脂作为_______。在制作此培养基时还要满足微生物对特殊营养物质的需求,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制备培养基的操作顺序是:计算→称量→_______→倒平板,培养基中的(NH4)2CO3是否能为乳酸菌提供碳源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纯化微生物时;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最常用的方法进行接种。为了能鉴别乳酸菌菌落,往往在配制培养基时加入碳酸钙,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些鉴别培养基可在培养基中加入指示剂,例如分解尿素的细菌在添加_____指示剂的培养基上会显示出特定的颜色;在鉴定大肠杆菌时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制作泡菜时,要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其原理为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_____反应,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色染料。纯化后的菌可在-20℃长期保存时,应采用______的方法对菌种进行长期保藏。
(3)若甲同学选取一定体积的乳酸菌菌液,进行梯度稀释,若将103倍的稀释样液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三个平板上菌落数分别是200、180、220。如果需要据此计算出乳酸菌的密度,还需要知道的一个重要数据是_______。另一同学乙涂布了4个平板,数值为177,193,185;其中一个空白对照平板出现了12个菌落,乙同学将173(185-12)个/平板作为本组菌落数的平均值,该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你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4题,共28分)26、图1;2是表示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有关操作;图3是血红蛋白分离实验,据图回答:
(1)高果糖浆生产需要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酶;它将葡萄糖转化成果糖;用海藻酸钠包埋酵母菌形成凝胶珠的过程中,加热溶解海藻酸钠时需注意____________加热。如果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低,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使固定效果大大降低。
(2)分离血红蛋白实验中凝胶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分离蛋白质。在装填色谱柱时不能有气泡存在;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降低分离效果。如果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色谱柱制作成功。
(3)样品处理中红细胞要用___________洗涤;并采用低速短时间离心,如此反复三次,直至_____________,表明红细胞已经洗涤干净。
(4)为了防止血液凝固,在采血容器中要预先加入________________。在加样品示意图中,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27、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的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然后,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46、51和4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___。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若得到如图所示结果,在整个接种过程中,接种环至少需要烧灼___________次。
(3)示意图A和B中,___________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的___________的含量,同时可以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___________的利用率。28、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酶已经走出了实验室,走进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回答下列酶的研究与应用的相关问题:
(1)生产果汁时,水果中的果胶对果汁加工带来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探究果胶酶最适温度、pH及用量时,检测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酶洗衣粉可以清除普通洗衣粉难以祛除的污渍,温度、pH和__________都会影响加酶洗衣粉中酶的活性。在探究不同类型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时,除了考虑洗涤效果外,还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出两点)等因素。
(3)高果糖浆可以作为蔗糖的替代品,其优点在于不会像蔗糖一样诱发肥胖、糖尿病、龋齿和心血管疾病。高果糖浆是指富含__________的糖浆,这种糖可以由葡萄糖在__________酶的催化下转化而来。科研人员将这种酶固定在颗粒状载体上,然后将酶颗粒装在反应柱中催化葡萄糖的转化。与直接将酶与葡萄糖溶液混合相比,这样做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出两项)。29、下图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以及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方框内的实验流程是____。
(2)图B装置中的充气口在____时关闭,在____时连接充气泵,并连续不断地向内____。
(3)写出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酒精发酵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
(4)果醋制作所需要的菌种为_______,新陈代谢类型为___________;所以当深层发酵时,即使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5)传统果酒制作过程不需要严格灭菌一般也不会受到杂菌污染的原因: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分析】
【详解】
A;固定化细胞技术固定的是一系列酶;所以在多步连续催化反应方面优势明显,A正确;
B;固定化酶的应用中;要控制好PH、温度,但与溶解氧无关,因为温度和PH影响酶的活性,B错误;
C;利用固定化酶降解水体中的有机磷农药;是酶促反应,没有生物参与,所以不需提供营养条件,C错误;
D;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发酵时;糖类等有机物都能作为反应底物外,D错误。
故选A
【点睛】2、B【分析】将原料置于水面以上的筛板上进行蒸馏,应属水上蒸馏。3、A【分析】【分析】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蒸馏法;压榨法和萃取等。
(1)蒸馏法:芳香油具有挥发性。把含有芳香油的花;叶等放入水中加热;水蒸气能将挥发性较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油水混合物又会重新分成油层和水层,除去水层便得到芳香油,这种提取方法叫蒸馏法。根据蒸馏过程中原料放置的位置的标准,将水蒸气蒸馏法划分为水中蒸馏、水上蒸馏和水气蒸馏。
(2)萃取法:这种方法需要将新鲜的香花等植物材料浸泡在乙醚;石油醚等低沸点的有机溶剂中;使芳香油充分溶解,然后蒸去低沸点的溶剂,剩下的就是芳香油。
(3)压榨法:在橘子;柠檬、甜橙等植物的果皮中;芳香油的含量较多,可以用机械压力直接榨出,这种提取方法叫压榨法。植物芳香油的蒸馏提取过程:浸泡、加热蒸馏、乳浊液的分离。
【详解】
A;若植物有效成分易水解;不采用水蒸气蒸馏法,A错误;
B;压榨法适用于柑橘、柠檬等易焦糊原料的提取;B正确;
C;蒸馏法适用于提取玫瑰油、薄荷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C正确;
D;提取玫瑰精油和橘皮精油的实验流程中均有分液操作(提取玫瑰精油的实验流程中的分液操作是用分液漏斗将油层和水层分开;提取橘皮精油的实验流程中的分液操作是先将过滤后的压榨液静置,再用分液漏斗将上层的橘皮精油分离出来),D正确。
故选A。4、D【分析】【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培养基中同时含有葡萄糖和乳糖时,大肠杆菌先利用葡萄糖再利用乳糖,大肠杆菌最开始只利用葡萄糖,葡萄糖消耗完后,由于环境中存在乳糖,大肠杆菌会产生半乳糖苷酶继续分解乳糖。
【详解】
A;据图可知;大肠杆菌既能利用葡萄糖也能利用乳糖作为生长过程中的碳源,A正确;
B;由图可知;前5小时左右大肠杆菌利用葡萄糖,后5小时利用乳糖进行生长繁殖,B正确;
C;大肠杆菌在正常条件下无利用乳糖的酶;5小时左右时生长停滞与此相关,C正确;
D;大肠杆菌在代谢中利用乳糖做碳源时;由于环境诱导,会产生分解乳糖的半乳糖苷酶,而非基因突变的作用,D错误;
故选D。5、D【分析】【详解】
加酶洗衣粉含有生物催化剂酶,可以催化蛋白质的分解反应。棉花织品中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可以用加酶洗衣粉洗,①不符合题意。羊毛织品中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②符合题意。腈纶织品的主要成分是合成纤维,可用加酶洗衣粉洗,③不符合题意。蚕丝织品中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④符合题意。涤纶织品属于化学纤维中的合成纤维织造而成的,可用加酶洗衣粉洗,⑤不符合题意。锦纶织品属于合成纤维,可用加酶洗衣粉洗,⑥不符合题意。6、D【分析】【分析】
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食品;历史悠久,称作传统发酵技术,比如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的制作。例如腐乳制作的原理: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毛霉、曲霉、根霉、酵母菌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普通的豆腐转变成风味独特的腐乳。
【详解】
A;以黄豆、蚕豆等为原料;通过米曲霉菌发酵制成豆瓣酱,蚕豆瓣类似于微生物培养基,能提供碳源、氮源等营养物质,A正确;
B;温度、湿度和盐度等都会影响细胞内的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米曲霉菌的生长繁殖,B正确;
C;黄豆、蚕豆中蛋白质经米曲霉菌利用;类似于毛霉利用豆腐中蛋白质,产生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和多肽,C正确;
D;制作豆瓣酱时;豆瓣上、环境中的多种微生物都参与发酵作用,类似于制作腐乳中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D错误。
故选D。7、C【分析】【分析】
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步骤:配制溶液→制备标准显色液→制备样品处理液→比色。
【详解】
测定亚硝酸盐的方法是将样品液的颜色与标准显色液进行比色。如果样品液中存在其他色素颗粒会影响对比效果。所以;制备样品处理液时需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吸附色素等杂质,对滤液起到净化作用,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
了解氢氧化铝是吸附剂,以及其在制备样品处理液中的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D【分析】【分析】
1;分析题图可知;图中表示二倍体兰花的花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形成植株的过程,其中①表示取出花药过程,②表示脱分化过程,形成愈伤组织,其细胞分化程度低,全能性高;③表示再分化过程,形成胚状体发育成幼苗,④表示移栽进一步发育形成植株。
2;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比值适中;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
3;细胞全能性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详解】
A;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要求无菌无毒的环境;其中外植体要进行消毒处理,而培养基需灭菌处理,接种过程需要消毒和灭菌处理,培养过程最好放在无菌箱中培养,因此为避免杂菌污染,①②③过程均要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A正确;
B;根据分析可知;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比值适中,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因此,②脱分化过程需在培养基中添加多种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B正确;
C;花药(离体的细胞)经过脱分化后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植株的整个育种过程,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C正确;
D;秋水仙素处理不能使所有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经过④发育成的植株存在部分单倍体,D错误。
故选D。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9、B:C:D【分析】【分析】
1;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
2;影响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因素有水温、水量、水质、洗衣粉的用量;衣物的质料、大小及浸泡时间和洗涤的时间等。在这些因素中,水温是要研究的对象,而其他因素应在实验中保持不变。
3;据图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洗衣粉的种类;因变量是洗衣粉的去污效果。
【详解】
A、加酶洗衣粉的最佳使用温度都为t1,而普通洗衣粉在t1时的洗涤效果没有t2时好;A错误;
B、由于温度过高,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可能失活,由图可知,温度超过t2后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可能失活;B正确;
C;图中曲线显示本实验的自变量有温度和洗衣粉的种类;即洗衣粉是否加酶,C正确;
D;本实验研究的因变量可能是污渍的残留量或污渍消失所需的时间长短等;D正确。
故选BCD。
【点睛】10、A:B:C【分析】【分析】
果酒、果醋制作原理与发酵条件。
果酒制作
果醋制作
菌种
酵母菌
醋酸菌
菌种
来源
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酵母菌
变酸酒表面的菌膜
发酵
过程
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大量繁殖:C6H12O6+6O26CO2+6H2O;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C6H12O62C2H5OH+2CO2
氧气、糖源充足时:
C6H12O6+2O22CH3COOH+2CO2+2H2O;
缺少糖源、氧气充足时:
C2H5OH+O2CH3COOH+H2O
温度
一般酒精发酵18~25℃,
繁殖最适为20℃左右
最适为30~35℃
气体
前期:需氧,后期:无氧
需要充足的氧气
【详解】
果酒发酵后期;酵母菌活动逐渐减弱,产生的二氧化碳逐渐降低,放气时间间隔可延长,A正确。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B正确。果酒发酵过程中因为营养物质的消耗,有氧呼吸过程中也有水的产生,故发酵液的密度减小,C正确。制作腐乳时是逐层加盐,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以减小被杂菌污染的可能性,D错误。故选:ABC。
【点睛】
解答本题关键在于对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的理解应用。11、B:C:D【分析】【分析】
分析图示可知;①组反应速度最快,最终的果汁体积最大,可能是酶的量多以及底物最多。②③组最终的果汁体积相同,说明底物相同,但二者达到最大值的时间不同,说明二者酶的活性不同或酶量不同。④的果汁体积最少,可能是底物最少或没有加果胶酶。
【详解】
A;①中酶量不一定大于②中的;也可能是①中酶的活性更大,A错误;
B;若实验②④组研究的自变量是果肉的质量;则酶的量为无关变量,每组实验中加入的酶量要相同,B正确;
C;不同温度或pH时酶的活性不同;催化反应的速率不同,但最终产物的量相同,因此②③两组对比研究的自变量可能是温度或者pH,C正确;
D;果胶酶能分解果胶;提高出汁率,若④组和②③两组加入的果肉质量一致,则其可能是没有加果胶酶,使出汁率降低,D正确。
故选BCD。12、A:B:C【分析】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实验的原理:①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纤维素分解酶;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等,它们可以产生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可以把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使微生物加以利用,故在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很好地生长,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②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从而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详解】
A;根据Ⅰ号培养基上菌落分布均匀可知;②过程是用涂布器取乙中的样品稀释液均匀的涂布在Ⅰ号培养表面,即乙中是分解纤维素菌的样品稀释液,不是菌液,A错误;
B;液体培养基的作用是让菌体增殖;而不是稀释菌种,甲、乙试管中的液体都是样品稀释液,捕食液体培养基,B错误;
C;配置固体培养基的基本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调pH、灭菌、倒平板;故需要先调pH,再灭菌,C错误;
D;刚果红能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若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纤维素分解菌将纤维素进行了分解,可挑取该菌落用平板划线法继续纯化该菌体,D正确。
故选ABC。13、B:D【分析】【分析】
果酒制作的原理:先通气;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而大量繁殖,后密封,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果醋制作的原理:醋酸菌是嗜温菌,也是嗜氧菌,因此其进行果醋发酵时需要不间断的供氧。
【详解】
A;果酒发酵的最适温度是18~25℃;果醋发酵的最适温度是30~35℃,错误;
B;果酒发酵需要无氧环境;该装置鹅颈中的水可以隔绝空气,创造无氧环境,果酒发酵中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该装置便于二氧化碳的排除,正确。
C;醋酸菌是嗜氧菌;即使去除弯管中的水,该装置也不能满足果醋发酵时底层发酵液中大量醋酸菌呼吸所需的氧气,错误;
D;果酒发酵过程中;葡萄糖分解变成酒精,因此发酵液密度会逐渐减小;同时pH会逐渐降低,呈酸性,正确。
故选BD。14、A:C【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兴奋的传导和传递特点;植物向光性的原理、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有氧呼吸的影响因素等知识;知识跨度大,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灵活运用。
Ⅰ图中,C、D、E、F分别表示四个兴奋性神经元,在C上给予一个适宜的刺激,产生的兴奋可通过突触传递到D神经元和F神经元,所以a、b电流表能检测到电位变化。Ⅱ图中;P;Q、R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均为促进作用,S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为抑制作用。茎的向光生长中,背光侧和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均为促进作用,且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大于向光侧。酵母菌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又可以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详解】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C、D、E、F分别表示四个兴奋性神经元,所以刺激C神经元,兴奋能传到两个电流表的位置,两个电流表都发生偏转,A正确;
B;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背光侧生长素的浓度大于向光侧,且背光侧的生长速度大于向光侧,若茎背光侧为Q点(促进作用最强)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应小于Q点,B错误;
C;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是先增加;然后逐渐减低,最后稳定在较低水平,所以Ⅲ图中,曲线可以表示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C正确;
D;氧气浓度为0时;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ATP,但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不是线粒体,D错误。
故选AC。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5、略
【分析】【详解】
电泳技术原理:许多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如多肽、核酸等都具有可解离的基团,在一定pH下,这些基团会带上正电或负电。在电场的作用下,这些带电分子会向着与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电泳利用了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解析】多肽核酸可解离正电负电与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带电性质大小形状迁移速度16、略
【分析】【详解】
分离蛋白质分子的一种常用方法是凝胶色谱法,也称做分配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分子量大的分子通过多孔凝胶颗粒的间隙,路程短,流动快;分子量小的分子穿过多孔凝胶颗粒内部,路程长,流动慢。【解析】分离色谱法相对分子质量1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酶制剂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碱性蛋白酶碱性脂肪酶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载体反应物产物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布袋离心上层5-10滤液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3四、实验题(共1题,共3分)21、略
【分析】【分析】
培养基的成分: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等。
常用的灭菌方法:干热灭菌法;灼烧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
常用的接种方法: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图中采用的稀释涂布平板法。
【详解】
(1)为了分离能专一性降解苯酚的微生物;故①〜④步骤的培养基中需要加入苯酚作为唯一碳源,另外培养基中一般都还需要水;氮源、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2)制备培养基;操作顺序是:计算→称量→熔化→灭菌→倒平板。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易于分散成单个细胞,故涂布平板前,需要对培养液进行多次稀释。
(3)研究人员想通过比较试管甲和乙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来证明分离出来的微生物只能以苯酚作为碳源,若甲试管中的液体培养基中的唯一碳源是苯酚,那么,乙试管中应该加入其它碳源,比较甲乙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若甲中微生物可以生长,乙中微生物不能生长,说明分离出来的微生物只能以苯酚作为碳源。为了保证甲,乙两支试管中的微生物种类是相同的,对甲;乙两只试管进行接种时,所选菌种都来自步骤⑤平板上的同一个单菌落。
【点睛】
可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菌种进行计数,但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故统计结果会偏大。【解析】碳源氮源和无机盐溶化灭菌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易于分散成单个细胞用其他碳源替代苯酚保证甲,乙两支试管中的微生物种类是相同的五、非选择题(共4题,共28分)22、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发酵技术的应用;微生物的培养、植物成分的提取;考查对有关技术原理的识记。
(1)常用的灭菌方法包括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
(2)葡萄酒表面的菌膜是由醋酸菌形成的。腐乳外部致密的“皮”是由毛霉的匍匐菌丝形成的。
(3)榨取的果汁非常浑浊是由于果胶的存在;加入果胶酶可使之分解。
(4)提取洋葱DNA时;加入洗涤剂可以溶解细胞膜,加入食盐可以使DNA溶解。
(5)采取水中蒸馏法提取橘皮精油,可能会出现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等问题。【解析】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醋酸菌毛霉用果胶酶处理洗涤剂和食盐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23、略
【分析】【分析】
由题文描述可知:该题综合考查学生对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基;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详解】
(1)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煮沸消毒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
(2)步骤②需要对“腐败细菌进行的初步分离和计数”;因此适宜采用的接种方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固体培养基制备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为了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种类和数目,统计菌落的种类和数量时要每隔24h观察统计一次,直到各类菌落数目稳定为止。
(3)分析曲线图可知,随着乳酸链球菌素添加量的增大,S1细菌数量的相对值最高,由此表明最能耐受乳酸链球菌素的细菌是S1。当乳酸链球菌素添加量为250mg.kg-1后,细菌数量的相对数值不再随乳酸链球菌素添加量的增大而降低;可见,为有效防止豆浆腐败,在生产中乳酸链球菌素的添加量应控制在250mg.kg-1左右。
(4)乳酸链球菌素是一种由3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食用后会被人体消化,不会改变人体肠道内正常菌群,这正是使用乳酸链球菌素防腐比使用抗生素防腐的优点所在。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固体培养基的配制流程、纯化微生物时常用的接种方法等相关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结合问题情境,从题意和曲线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解析】煮沸消毒法高压蒸汽灭菌法稀释涂布平板法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种类和数目S1250mg.kg-1食用后会被人体消化,不会改变人体肠道内正常菌群24、略
【分析】【分析】
由题文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培养基的用途、固定化酶、果酒的制作、克隆技术和胚胎工程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
(一)(1)果胶是植物细胞壁成分之一;存在于相邻细胞壁间的胞间层中,起着将细胞粘合在一起的作用。制作果汁时可加入果胶酶和果胶甲酯酶以分解果胶,提高果汁出汁率和澄清度。
(2)黑曲霉是异养需氧微生物;扩大培养需要含有有机物的液体培养基,而A;B、C选项所给的培养基都是固体培养基,不适合扩大培养,而D选项所给的添加蔗糖的豆芽汁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且含有有机物蔗糖,适合扩大培养黑曲霉,故选D。由于果胶酶溶于水,不利于重复使用,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果胶酶固定在某种介质上,使之成为不溶于水而又有酶活性的制剂。
(3)用果汁制作果酒;以果汁为原料,加入一定比例的蔗糖目的是提高果酒的酒精和糖的含量。最后倒入酵母悬液,混匀,加盖。发酵开始时,由于微生物的需氧呼吸消耗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因此会使发酵瓶内出现负压。
(二)(1)组织培养技术是在人为创造的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如根;茎、叶、茎段、原生质体)、组织或细胞置于培养基内;并放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连续培养以获得细胞、组织或个体的技术。其流程是:将高度分化的离体植物组织进行培养,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诱导出芽和根的顶端分生组织,并由此可再生出新的植株。
(2)动物克隆是一种通过核移植过程的无性繁殖技术;不经过有性生殖过程,而是通过核移植生产遗传结构与细胞核供体相同的动物个体的技术。利用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进行克隆动物,必须利用核移植技术形成重组细胞,这种技术需要借助精密的显微操作仪和高效率的细胞融合法。
(3)胚胎移植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体外受精产生受精卵;形成受精卵需经胚胎体外培养,才能进行胚胎移植;二是体内受精,一定时间后从生殖器官中取出早期胚胎移植到受体相应部位。这两种途径对受体动物的要求是同期发情且未配种。
(4)动物难以克隆的原因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动物的体细胞均已发生了分化;并合成了专一蛋白质,基因组中基因的活动很不完全,不能像受精卵那样发挥细胞的全能性,故选C。
【点睛】
理清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培养基的用途、固定化酶的内涵、果酒的制作等相关知识,进而对(一)题进行解答。解答(二)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核移植的过程、胚胎移植的概念与过程及其途径等相关知识,进而对各问题情境进行解答。【解析】粘合果胶甲酯酶D酶活性提高果酒的酒精和糖的含量负压需氧呼吸消耗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易溶于水愈伤组织芽和根核移植显微操作仪胚胎体外培养同期发情且未配种C25、略
【分析】【分析】
1;微生物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对异养微生物来说,含C、N的化合物既是碳源,也是氮源,即有些化合物作为营养要素成分时并不是起单一方面的作用。
2;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详解】
(1)在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时,一般还要加入琼脂,其目的是作为凝固剂;乳酸杆菌的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维生素;制备培养基的操作顺序是: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异养生物只能利用含碳有机物,因此(NH4)2CO3是不能为乳酸菌提供碳源。
(2)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有①平板划线法;②稀释涂布平板法;乳酸呈酸性;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形成透明圈,故在配制培养基时加入碳酸钙就能鉴别乳酸菌菌落;分解尿素的细菌在添加酚红的指示剂的培养基上会显示出特定的颜色;在鉴定大肠杆菌时在培养基中加入伊红-美蓝,呈现黑色菌落的即为大肠杆菌;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纯化后的菌可在-20℃长期保存时,应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对菌种进行长期保藏。
(3)统计出平板上的菌落数量后还需知道接种时所用样液的体积;两者相除才能求出密度;乙同学一个空白对照平板出现了12个菌落,空白培养基上出现菌落说明被污染需重新制作培养并计数,用来计数是不正确的。
【点睛】
易错点: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纯化后的菌可在-20℃长期保存时,采用的是甘油管藏的方法对菌种进行保藏。【解析】凝固剂维生素溶化→灭菌不能,乳酸菌为异养生物只能利用含碳有机物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形成透明圈酚红伊红-美蓝重氮化玫瑰红甘油管藏接种时所用样液的体积不正确,空白培养基上出现菌落说明被污染需重新制作培养并计数六、综合题(共4题,共28分)26、略
【分析】【分析】
1;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将酶分子或细胞相互结合,或将其结合到载体上)和物理吸附法。一般来说,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而细胞多采用包埋法固定化。这是因为细胞体积大,而酶分子很小,体积大的细胞难以被吸附或结合,而体积小的酶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包埋法固定细胞,即将微生物细胞均匀地包埋在不溶于水的多孔性载体中,常用的载体有明胶、琼脂糖、海藻酸钠、醋酸纤维素和聚丙烯酰胺等。
2;蛋白质各种特性的差异;如分子的形状和大小、所带电荷的性质和多少、溶解度、吸附性质和对其他分子的亲和力,等等,可以用来分离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凝胶色谱法也称做分配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所用的凝胶实际上是一些微小的多孔球体,这些小球体大多数是由多糖类化合物构成的,如葡聚糖或琼脂糖。在小球体内部有许多贯穿的通道,当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而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因此得以分离。
【详解】
(1)高果糖浆生产需要使用葡萄糖异构酶;它将葡萄糖转化成果糖。用海藻酸钠包埋酵母菌形成凝胶珠的过程中,因为如果加热太快,海藻酸钠会发生焦糊,所以加热溶解海藻酸钠时最好用小火或间断加热。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海藻酸钠浓度应当适宜,如果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低,会导致酵母细胞从颗粒中漏出,固定的酵母细胞数目少,使固定效果大大降低;如果浓度过高,很难形成凝胶珠。
(2)凝胶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在装填色谱柱时因为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所以需要注意色谱柱内不能有气泡存在,一旦发现有气泡,必须重装。如果红色区带均匀一致地移动,说明色谱柱制作成功。
(3)洗涤红细胞时要维持红细胞正常的形态结构;所以样品处理中红细胞要用生理盐水洗涤,并采用低速短时间离心,如此反复三次,直至上清液中没有黄色,表明红细胞已经洗涤干净。
(4)在采血容器中要预先加入柠檬酸钠;可以防止血液凝固。加样顺序是调整缓冲液面;滴加透析样品、样品渗入凝胶床、再调整缓冲液面,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产发展项目广告代理委托协议
- 二零二五版个人土地抵押借款合同签订流程指南2篇
- 集装箱买卖合同
- 快递驿站房屋租赁合同模板
- 水库承包合同书
- 商铺租赁协议书合同模板范本下载年
- 二零二五年度能源结构调整项目验收委托书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钢材买卖合同:老梁talks说的市场动态
- 二零二五年度工业园区雨水排放系统检测与清理合同3篇
- 仓单质押担保合同
- JJG 692-2010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计
- 三年级下册口算天天100题(A4打印版)
- 徐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CSSD职业暴露与防护
- 饮料对人体的危害1
- 数字经济学导论-全套课件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项目三 移动商务运营内容的策划和生产
- 中考记叙文阅读
- 产科沟通模板
-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期末提升试题
- GB/T 2462-1996硫铁矿和硫精矿中有效硫含量的测定燃烧中和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