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A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反映唐太宗接见吐蕃松赞干布求婚使节情景的名画是()A.《清明上河图》B.《步辇图》C.敦煌壁画D.《洛神赋图》2、《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有人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得出这个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A.改国号为周B.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C.破格用人推动社会经济继续发展D.减轻人民负担并提高人民的政治地位3、在一次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刻有“状元及第”的铜钱;下列与它有关的是()
A.三省六部制B.行省制度C.内阁D.科举制4、1954年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他亲历的活动是()A.举手表决通过《共同纲领》B.对于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进行讨论C.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参与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5、下列各项中,说明了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要原因是()A.国家的统治中心逐渐东移B.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C.江南地区的经济地位日益重要D.为镇压北方农民起义提供运输通道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6、东周分为和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7、把民族政权并立的信息填写表格中。政权辽西夏金北宋南宋民族____________________建立者____________________8、西汉文景时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的治世局面,史称“______”;东汉初期,刘秀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使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史称“______”。9、“烽火戏诸侯”的典故发生在西周______。10、我国古代许多作品为后世所传诵。(1)世界文化名人屈原的代表作________。(2)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张仲景的作品_________。(3)世界上最早的兵书______________。(4)东汉时期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数学名著______________。11、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已经制成了能指示方向的仪器,叫做“____”。____时,指南针经____人传到欧洲。北宋时期,平民____发明活字印刷术。我国____就发明了火药,到了宋代加以改进,开始广泛运用于____。在元代由于棉纺织技术的发达,棉布逐渐取代____成为广大民众普遍使用的衣被原料。12、阅读图片资料;按要求答题。
同学们准备对上述资料进行整理;请你将它们的字母代号分别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秦汉时期成就:____
魏晋南北朝时期成就:____13、刻在______或______上的文字叫做甲骨文。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4、隋唐书法,名家辈出,《玄秘塔碑》是颜真卿的作品。15、明朝中期倭寇之患严重的原因是武器落后。16、成语“纸上谈兵”出自于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17、220年,曹操在洛阳称帝,改国号为魏。(对的填T,错误的填F)()18、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A.正确B.错误19、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使西汉王朝走向衰落。。A.正确B.错误20、(判断题)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的理由是丞相制度早在明朝时已经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21、史实:“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判;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顾颉刚《秦汉的方土与儒生》
推论:秦始皇与汉武帝统一思想的做法本质上都是文化专制主义,只不过二人采取的手段不同而已。()22、唐朝发明的翻车是重要的灌溉工具。
评卷人得分四、识图题(共4题,共12分)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却变为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为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请回答:(1)材料一中图一的印刷品采用了什么技术?图二中的人物有什么贡献?(2)图三和图四分别与哪两项重大发明有关?(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三大发明有何重大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24、材料一.下列文物是出土于唐朝的墓葬材料二.宋元时期,在工商业发达的基础上,海外贸易有所发展,由于当时西夏、辽、金、蒙古与宋对峙,宋军费支出浩大,不能不谋求广开财源,注目于发展海外贸易。南宋偏安江南之后,中西陆路交通几乎断绝,海外交通空前发达。材料三纵观中国历史,我国自汉唐始便是海洋强国,再到宋元延续,直至明朝转折,清朝衰退,由海洋强国变为海洋弱国,其中教训深刻。(1)以上文物反映了什么?说明唐朝时期实行怎么样的对外政策?(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和海外交通发达的原因。(3)以史实说明我国宋元时期是“海洋强国”。清朝时,中国“由海洋强国变为海洋弱国,其中教训深刻”,请你说出一条深刻的教训。25、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目前,党和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①农民衷心拥护《土地改革法》②农业合作社的农民在分粮③“卫星田”的稻穗能托往一女孩④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以上四幅图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③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26、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1)材料一体现了商鞅的什么思想?(1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商鞅所处的战国时代有哪些特点?(2分)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改革的内容(2分)。除此之外,请再写出一项其改革的内容。(2分)(3)对于上述两次改革的影响问题,史学界曾有这样的认识:商鞅遭车裂而死,有人据此说变法失败了;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导致了鲜卑族灭亡,是历史的倒退。你是如何认识的?(选择其中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认识即可,4分)
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3题,共24分)27、仔细观察《元朝疆域图》(图在答题卡上)请将下列地名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大都;B、琉球28、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一个重要时期。依据下列图片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中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分别是:匈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魏孝文帝改革前把国都迁到什么地方?为了向汉族学习;他推行改革的汉化措施主要有哪四个方面?
(3)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了我国的社会历史发展是什么状况?29、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隋唐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依然有着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社会和谐。
(1)君主与大臣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一例相处融洽的君臣。
(2)民族与民族的和谐:请举出唐朝与周边民族和谐相处的一个典型事例。
(3)人与自然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开通的一个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工程。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的音符。
(4)这段时期因暴政而导致亡国的君主是谁?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创建和谐社会献计献策。
(5)结合本主题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1题,共2分)30、(12分)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三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杨洁篪表示,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而今天的丝绸之路则把经贸合作放在重要位置。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摘自新华网(1)结合所学知识,请将图4丝绸之路路线中的A、E两处填写完整。(4分)(2)材料二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其中佛教传入我国是在何时?改进造纸术,促进文化传播的关键人物是谁?(4分)(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价值?(4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B【分析】唐朝画家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他的画笔力刚健,线条像盘屈的铁丝,人物神形兼备.名作之一是《步辇图》.《步辇图》取材于唐贞观八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事件,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故选B.
本题考查《步辇图》.
本题以反映唐太宗接见吐蕃松赞干布求婚使节情景的名画为依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唐朝的绘画艺术成就.【解析】【答案】B2、C【分析】【分析】武则天在位期间,继续推行唐太宗时期的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史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3、D【分析】刻有“状元及第”的铜钱与科举制有关。隋炀帝时期;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形成。唐朝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采用的方式是分科考试,择优录取。唐太宗时期规定考中进士科第一名的人称为状元。
故选:D。
本题以“状元及第”的铜钱为依托;考查科举制。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科举制的创立完善、内容、特点以及影响。【解析】D4、C【分析】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的政治建设最重要的成就。1954年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他亲历的活动是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故选:C。
本题考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掌握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解析】C5、C【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南朝以来,江南经济地位不断提高,而隋朝政治中心在北方.为了加强对全国控制,开通运河势在必行.
故选C.
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隋朝大运河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开凿的时期、内容与影响.【解析】C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6、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东周的分期。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至公元前476年;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秦王嬴灭掉战国时期最后一个诸侯国燕国。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解析】【答案】春秋,战国7、契丹族阿保机党项族元昊女真族阿骨打汉族赵匡胤汉族赵构【分析】【分析】本题考察辽宋夏金民族政权的历史史实;这种表格题的做法首先是要先对表格信息进行分析,看清楚表格的已知信息和要填写的信息,该题表格中给出了辽宋夏金几个少数民族政权,要求填写它们属于什么民族,建立者是谁,根据所学知识可填写出要求填写的信息,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点评】本题属于填表题,检查同学们对两宋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史实的掌握情况,属于基础知识题,难度不大,是较易题。8、略
【分析】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文帝和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文景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为了使社会安定下来,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农婢,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惩处贪官污吏,任用清廉官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历史上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
故答案为:
文景之治;光武中兴。
本题考查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的知识。文景之治是西汉文帝和景帝开创的盛世局面。光武中兴是东汉光武帝开创的盛世局面。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区别掌握我国历史上的盛世景象。【解析】文景之治;光武中兴9、略
【分析】西周末年;周幽王昏庸无道,他为获取褒姒一笑,下令点燃烽火.各地诸侯率兵赶到京城,周幽王和褒姒在城头,望着疲惫受骗的将士,拍手大笑,这就是“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故答案为:
周幽王在位时.
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知道“烽火戏诸侯”发生在西周周幽王在位时.
本题以“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西周灭亡的知识点的记忆能力.【解析】周幽王在位时10、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的著名作品。世界文化名人屈原的代表作是《离骚》;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张仲景的作品是《伤寒杂病论》;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是《孙子兵法》;东汉时期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数学名著是《九章算术》。【解析】【答案】(1)《离骚》(2)《伤寒杂病论》(3)《孙子兵法》(4)《九章算术》11、司南南宋阿拉伯毕昇唐朝军事战争丝麻【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第二子目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中的内容:“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利用天然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了指南工具——司南。”“南宋时,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我国在唐代就发明了火药,宋代加以改进,制成大量的火药和火器,广泛应用于军事战争。”“在元代由于棉纺织技术的发达,棉布逐渐取代丝麻成为广大民众普遍使用的衣被原料。”可知,故填司南南宋阿拉伯毕昇唐朝军事战争丝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指南针的应用和影响。12、A、C、D、HB、F【分析】【分析】A是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B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C是反映汉代发明造纸术。D是秦始皇兵马俑,F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H是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
【点评】统一国家的建立·昌盛的秦汉文化;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13、略
【分析】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故答案为:龟甲;兽骨.
本题主要考查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我国古代文字的演变的相关史实.【解析】龟甲;兽骨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4、×【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玄秘塔碑》。《玄秘塔碑》书法家柳公权的作品,不是颜真卿。【解析】【答案】错15、×【分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明朝政府的海禁政策使浙江,福建沿海的渔民,商人经济利益收到严重损害;于是这类人便于倭国流浪武士,商人(也包括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与荷兰人)勾结作乱。【点评】考查明朝中期倭寇之患严重的原因。16、√【分析】【分析】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爆发了战国以来最大的一次战争──长平之战。结果赵军大败;四十多万人被俘,绝大部分被坑杀,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就出自长平之战。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了长平之战。17、×【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魏国建立相关知识。220年,曹操病死,他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改国号为魏,定都洛阳。故答案错误。【解析】F18、×【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唐朝灭亡的相关知识。黄巢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相当重要的的农民起义运动,是对王仙芝起义的延续,是唐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直接打击了唐朝政府的腐朽统治,冲击了封建最高统治者,导致唐末国力大衰,加速了唐朝的灭亡。综上所述,导致唐朝灭亡的事件是黄巢起义。本题是错误的。故选B。【解析】B19、×【分析】本题考查两汉的史实。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大权就由皇帝的母亲太后主持。太后重用自己的亲戚,导致外戚的权力膨胀。皇帝长大以后,不甘心被外戚摆布,想亲自行使君权,就依赖身边的宦官,设法除掉外戚,宦官由此得到宠信,把持朝政。如此反复循环,形成了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他们轮流把持朝政,任用亲信,诛杀异己,导致政治腐败不堪,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本题是错误的。故选B。【解析】B20、√【分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设丞相,明太祖改革行政机构,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刘罗锅是清朝人,那是已没有丞相了。所以此题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丞相废除的准确识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朝君权的加强21、√【分析】【分析】据“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判;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可知,秦始皇与汉武帝统一思想的做法本质上都是文化专制主义,只不过二人采取的手段不同而已。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书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他又把暗中批评他的一批儒生,在咸阳活埋。这就是历史上的“焚书坑儒”。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秦始皇和汉武帝加强思想统治措施的异同。2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唐朝的灌溉工具筒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题错误。唐朝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其中唐朝发明的重要的灌溉工具是筒车。筒车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使装在车轮上的水筒,自动戽水,提上岸来进行灌溉。因而“翻车”错误,应改为“筒车”。故选F。【解析】F四、识图题(共4题,共12分)23、略
【分析】(1)本题考查印刷术。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材料一中图一的印刷品采用了雕版印刷术。北宋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2)本题考查指南针、火药。图三和图四分别与指南针、火药发明。罗盘就是现在的指南针。蒙古人在灭亡金、灭亡宋的战争中也大量使用了火器。元朝还用金属作筒,取代竹筒,发明了火铳,这比以前的突火枪威力更大。(3)本题考查中国发明的影响。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三大发明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预示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4)本题考查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根据本题材料内容可知,先进的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进步的社会更加能够推动科技的发展。【解析】(1)雕版印刷术。发明了活字印刷术。(2)指南针、火药。(3)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是我国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4)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等等。24、略
【分析】(1)本题考查唐朝的对外开放的政策。本题的大食是指阿拉伯,波斯帝国是位于西亚伊朗高原地区以古波斯人为中心形成的君主制帝国,东罗马帝国是指拜占庭帝国。在唐朝的墓葬里出土了这些外国的钱币,表明唐朝实行对外开放,与外国的经济交流频繁。(2)本题考查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和海外交通发达的原因。根据材料二内容可知,由于宋朝时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宋财政开支较大,须对外广开财源应用于对辽夏金的战争。这些原因使得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和海外交通发达。(3)本题考查我国的海防建设。宋元时期是“海洋强国”,宋时对外贸易收的收入在财政中占有重要地位;到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元朝时对外贸易的国家有160多个。清朝时,中国“由海洋强国变为海洋弱国,在历次的对外战争都失败。所以,我们深刻的感受到要加强我国的海防建设。【解析】(1)反映了唐朝与外国的经济交流。对外开放的政策。(2)一是宋朝时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宋财政开支较大,须对外广开财源,辽夏、金的崛起等。(3)宋时,对外贸易收的收入在财政中占有重要地位,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元朝时对外贸易的国家有160多个。加强我国的海防建设。25、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不同历史时期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1)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观察图一农民衷心拥护《土地改革法》;根据所学知识,1950年,土地改革轰轰烈烈展开,到1952年底,除了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因此是土地改革运动。
(2)本题考查的是农业合作化。观察图片二;农业合作社的农民在分粮,根据所学知识,1953年,我国开始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农村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因此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本题考查的是“大跃进”运动。观察图片三;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是“卫星田”的稻穗能托住一女孩。根据所学知识,是指当时的“大跃进”运动,“大跃进”片面追求工农业建设的高速度,表现在农业上就是虚报农作物产量,漫画就很好的表现了当时的浮夸风严重,表现在工业上要求钢产量翻一番,提出赶超英国的口号,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大炼钢铁运动,体现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严重失误,因此是“大跃进”运动。
(4)本题考查的是农村改革的相关知识。观察图片四;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结合所学知识,1978年12月的一天,凤阳县小岗村一个普通社员的家里,发生了一件后来震惊全国的事儿:小岗大队的十几个社员在生产队长严俊昌的带领下,偷偷摸摸签订了一份“文书”,把生产队的地给分了。对他们来说,这份“包干合同”可是押上身家性命的“生死文书”,18位社员在那张大纸上按上了自己的手印。这份红手印包干书后来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份重要文件,被认为是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小岗村农民的行动实质上是自主建立生产责任制,因此是农村改革(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①土地改革运动②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③“大跃进”运动④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6、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主要考查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可知,治理国家不一定用一种办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这体现了“变革”的思想。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商鞅所处的战国时代处在社会大变革时期,七雄并立,战争频繁;铁农具和牛耕使用和推广,出现了私田;思想上出现了百家争鸣。
(2)本题主要考查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主要考查解读材料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图片《鲜卑和汉姓对照表》可知;这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改汉姓;根据图片《穿汉族服装的少数民族》可知,这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穿汉服。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还有:说汉话;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的官职;学习汉族的礼法。
(3)本题主要考查对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的认识。本题主要考查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商鞅遭车裂而死,有人据此说变法失败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商鞅虽然被处死了,但变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所以说,变法成功了。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导致了鲜卑族灭亡,是历史的倒退,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孝文帝汉化改革实际上是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过程,不是倒退,而是历史的进步,鲜卑族并没有没忘,而是融合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所以说,孝文帝改革是历史的进步。【解析】(1)体现了“变革”的思想。(1分)特点:处在社会大变革时期;七雄并立,战争频繁;铁农具和牛耕使用和推广,出现了私田;思想上出现了百家争鸣。(任写项1即可得2分,有类似意思即可得分)
(2)改汉姓;穿汉服。(2分)说汉话;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的官职;学习汉族的礼法。(任写一项得2分)
(3)商鞅遭车裂而死,有人据此说变法失败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商鞅虽然被处死了,但变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所以说,变法成功了。(4分)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导致了鲜卑族灭亡,是历史的倒退,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孝文帝汉化改革实际上是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过程,不是倒退,而是历史的进步,鲜卑族并没有没忘,而是融合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能答出改革促进鲜卑族的进步和民族融合的意思即可得4分)所以说,孝文帝改革是历史的进步。五、简答题(共3题,共24分)27、从左到右A、B。【分析】【分析】根据《元朝疆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元朝的都成是大都,元朝时的琉球即今天的台湾归中央直辖;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识记能力。本题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元朝的行省制等相关内容。元朝的行省制奠定了我国现代省级行政区划分的基础。28、略
【分析】(1)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陆续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在各族人民的交往中,生活方式、习俗风尚等方面呈现出了逐渐认同的趋势,图一中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分别是,匈奴、鲜卑、羯、氐、羌.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前的494年,把国都从平城迁到洛阳,为了向汉族学习,他推行改革的汉化措施主要有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同汉族通婚,进一步促进了各民族大融合.
(3)结合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长期交往和杂居,促进了各民族大融合.
故答案为:
(1)鲜卑;羯、氐、羌.
(2)洛阳;四个方面: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同汉族通婚.(只要说明四个方面即可)
(3)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本题考查五胡内迁的史实.在各族人民的交往中;生活方式;习俗风尚等方面呈现出了逐渐认同的趋势.
(2)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措施;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
(3)本题考查我国的社会历史发展的状况.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本题考查五胡内迁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以及意义.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和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解析】鲜卑;羯;氐;羌29、略
【分析】
本题以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为切入点;考查的是隋唐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策。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隋唐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策的相关知识点。【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唐时期君主与大臣的和谐;如魏征-唐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商标授权许可合同2篇
- 2025版环保设施项目承包服务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双方协商离婚书样本编制与离婚后子女生活费用调整规定2篇
- 2025版股权代持合同终止后的权益处理及分配协议4篇
- 重庆强化复合地板施工方案
- 矿业权转让合同
- 招投标买卖合同范本下载
- 工地施工合同台账
- 软膜灯花施工方案
- 西宁园林渗水砖施工方案
- 2024年九省联考高考数学卷试题真题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军人结婚函调报告表
-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制登记管理规定
- 绘本分享《狐狸打猎人》
- 北京地铁6号线
- 航空油料计量统计员(初级)理论考试复习题库大全-上(单选题汇总)
- (39)-总论第四节针灸处方
- 《民航服务沟通技巧》教案第10课儿童旅客服务沟通
- 谅解书(标准样本)
- 西班牙语构词.前后缀
- 《工程测试技术》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