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新科版八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我国东部季风区旱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A.夏季风及雨带进退的失常B.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C.海陆分布因素的影响D.纬度位置差异2、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3号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11号元素的中子数是11C.表中左边是非金属元素,右边是金属元素D.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3、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B.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燃烧、炼钢、化工生产等C.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D.新鲜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4、含硫元素物质间发生转化:SSO2SO3H2SO4Al2(SO4)3,其中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t2℃时,将50ga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6、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蜘蛛结网B.鹦鹉学舌C.鸟类孵卵D.蜜蜂筑巢7、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A.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B.Fe在Ⅰ、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相同C.Ⅰ、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氧化性D.S,P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8、下列地区最易以寒潮影响的是()A.内蒙古自治区B.四川盆地C.青藏高原D.海南省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9、符号的意义和作用:(1)用符号能____地表示事物。(2)用符号可避免由于____引起的混乱。(3)用符号可避免表达的____不同而引起的混乱。10、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向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缓慢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的性质,由此可知二氧化碳的用途是____;
(2)用扇子扇煤炉火焰,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____(填字母,下同),用扇子扇蜡烛火焰,一扇就立即熄灭,原因是____.
A.空气流动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
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温度未降到着火点以下。
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11、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氖____.
(2)3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
(4)表示____的结构示意图.
(5)核电荷数为14的元素____.12、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F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E组成元素相同,B、C、G常温下为气体,在实验室中常用A制取G.
(1)F的化学式是____;物质A的一种用途是____;
(2)D→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3)图中涉及B物质的反应中,未出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
13、在浴缸里洗澡时,只要用手轻推缸底,整个身体很容易被抬起,如果在地上想这样做,就非常难了,这是因为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4、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15、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16、把萌发的种子放在保温瓶中几小时后,保温瓶中的温度较原来降低了17、柳树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柳树从水中吸收氧气,把氧气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18、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增加产量。19、为了充分利用阳光,每块土地种植的农作物越多越好。评卷人得分四、其他(共3题,共18分)20、(l)图1中OA′是入射光线AO的折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BO的折射光线OB′的大致位置.
(2)请在图2中标出通电后螺线管和小磁针的N极.
21、家用电吹风;由电动机和电热丝等组成,为了保证电吹风的安全使用,要求只能吹热风或吹冷风,不能只发热不吹风;请在图中用笔画线连接好符合要求的电路图.
22、当开关S闭合后;螺线管的北极如图所示,请在图中标出电源的正极和置于螺线管正上方小磁针的N极。
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1题,共4分)23、如图,当开关S闭合时,灯L1、L2均不亮。某同学用一根导线去检查电路,将导线先接在L1的两端发现L2发光;由此可以判断故障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分析】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10%.【解答】解:夏季风的进退影响到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每年4月开始,雨带大致由南向北推移,9月后由北向南撤退.因而,我国南方的雨季比北方早,比北方长.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如果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则会导致“南涝北旱”;如果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容易出现“北涝南旱”的局面.
故选:A.2、A【分析】【解答】地壳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故选项A正确;本题中每一格提供的信息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无相对原子质量,11是质子数,故选项B错误;表中左边是金属元素,右边是非金属元素,故选项C错误;16是硫的原子序数,故选项D错误。
【分析】该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3、B【分析】【解答】A.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B.氧气可以供给呼吸;燃烧、炼钢、化工生产;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物质,故正确;
C.空气中含有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得到的氧气并不是新生成的,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故错误;
故选B.
【分析】A.根据空气的组成来分析;
B.根据氧气的用途来分析;
C.根据反应的实质来分析;
D.根据空气的成分来分析.4、A【分析】【解答】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S属于单质,故硫元素的化合价为0.
氧元素显﹣2价;设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2)×2=0,则x=+4价.
氧元素显﹣2价;设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y+(﹣2)×3=0,则y=+6价.
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z,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z+(﹣2)×4=0,则z=+6价.
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设硫酸铝硫元素的化合价是w,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3)×2+3w+(﹣2)×4×3=0,则w=+6价.
故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是①②.
故选:A.
【分析】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含硫元素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5、C【分析】【解答】解:A、据图可以看出,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正确;
B、t2℃时;a的溶解度是50g,将5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恰好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正确;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在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故b的质量分数大于a的质量分数,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故溶液组成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与t2℃时相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错误;
D;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正确;
故选C.
【分析】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在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以及溶质质量分数比较解答即可.6、B【分析】【解答】学习行为是指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在环境因素作用下,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如鹦鹉学舌。蜘蛛结网;鸟类孵卵和蜜蜂筑巢都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动物学习行为的判断,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7、C【分析】【分析】A;根据燃烧和缓慢氧化都放出热量解答;
B;根据铁燃烧的产物和铁锈的成分分析解答;
C;根据氧气具有氧化性解答;
D;根据硫和磷燃烧的现象分析解答。
【解答】A;燃烧和缓慢氧化都放出热量;故错;
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铁生锈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故错;
C;Ⅰ、Ⅱ两类有氧气参加的化学反应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氧化性,故对;
D;硫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不能产生白烟;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出现产生大量白烟的现象,故错。
故选:C8、A【分析】【分析】受寒潮影响时间最长;影响强度最大的应该是位置最北的地区.【解答】解:北方靠近寒潮的发源地;寒冷的寒潮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所以,受寒潮影响时间最长、影响强度最大的应该是位置最北的地区.四个选项中,内蒙古自治区是最北的地区.
故选:A.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9、简单明了外形不同文字语言【分析】【分析】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还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解答】符号的意义和作用:(1)用符号能____地表示事物。(2)用符号可避免由于____引起的混乱。(3)用符号可避免表达的____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故答案为:简单明了;外形不同;文字语言。10、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灭火AC【分析】【解答】(1)由图中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灭火.
(2)由燃烧的条件可知: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同时具备.蜡烛燃烧发出的热量少,扇子扇来的冷空气使其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一扇就熄;而煤火的热量较多,扇来的冷空气不能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相反带来了大量新鲜空气,加大了氧气供应,所以越扇越旺.
故答案:(1)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灭火;(2)A;C.
【分析】(1)依据实验现象分析二氧化碳的性质;并据其性质确定其用途;
(2)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燃烧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同时具备.11、Ne3SO2AlNa+Si【分析】【解答】(1)氖是稀有气体元素;由稀有气体元素组成的单质是单原子分子,所以氖气的化学式就是表示氖元素的元素符号,即:Ne,所以答案为Ne;
(2)分子用化学式表示,3个二氧化硫分子为3SO2,所以答案为3SO2;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所以答案为Al;
(4)结构示意图为钠离子结构示意图,故答案为Na+;
(5)核电荷数为14的元素是硅;故答案为Si.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12、Ca(OH)2除锈2H2O22H2O+O2↑复分解反应【分析】【解答】(1)F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所以F是氢氧化钙;E和F﹣氢氧化钙可以相互转化,D能够转化为E,且D;E组成元素相同,D能够反应产生气体C,因此E是水,D是双氧水,则C是氧气;E﹣水能够和B相互转化,且B能够和氧气反应,B还是气体,因此B是氢气;G常温下为气体,在实验室中常用A制取G,且G能够和F﹣氢氧化钙反应,因此G是二氧化碳,A能够和转化为氢气和水,因此A是盐酸,带入验证符合转化关系,所以F是氢氧化钙,A是盐酸,可以用于除锈等;
(2)D→C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3)涉及氢气的反应有:盐酸和金属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氢气和氧气点燃产生水,属于化合反应;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由于氢气是单质,一定不会涉及复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1)Ca(OH)2,除锈;(2)2H2O22H2O+O2↑;(3)复分解反应.
【分析】根据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F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所以F是氢氧化钙;E和F﹣氢氧化钙可以相互转化,D能够转化为E,且D、E组成元素相同,D能够反应产生气体C,因此E是水,D是双氧水,则C是氧气;E﹣水能够和B相互转化,且B能够和氧气反应,B还是气体,因此B是氢气;G常温下为气体,在实验室中常用A制取G,且G能够和F﹣氢氧化钙反应,因此G是二氧化碳,A能够和转化为氢气和水,因此A是盐酸,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13、人受到水的浮力导致了这样的现象.在浴缸里,以身体为研究对象,做受力分析.身体受向下的重力G,向上的浮力F,还有手臂的支持力N,三力平衡即G=F+N时,身体被抬起.在地上,只受向下的重力G,手臂的支持力N1,当N1=G时,才能抬起身体.N1>N,所以在地上想这样做很难.【分析】【分析】在浴缸里洗澡时;人浸在水中,要受到水的浮力,在水中浮力抵消了身体的一部分重力,即相当于手用的力和浮力一起把身体举起来.而在地面时,手要支撑身体的全部重力,所以在水中比在地面容易得多.此题考查学生对浮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只要能回答出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即可得分.【解答】答:人受到水的浮力导致了这样的现象.
在浴缸里;以身体为研究对象,做受力分析.身体受向下的重力G,向上的浮力F,还有手臂的支持力N,三力平衡即G=F+N时,身体被抬起.
在地上,只受向下的重力G,手臂的支持力N1,当N1=G时;才能抬起身体.
N1>N,所以在地上想这样做很难.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4、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水果存久了,水果进行长时间的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导致重量会减轻。因此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上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呼吸作用反应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15、A【分析】【解答】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让根部能够得到更多的氧气,促进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16、B【分析】【解答】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同时一部分能量是以热的形式散失,所以瓶内的温度会升。故此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线粒体中进行的。17、B【分析】【解答】土的重量只减少了很少一部分;说明植物的生活还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但量很少;只浇灌纯净的水5年后,被柳树吸收后大部分(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一部分作为了光合作用的原料。而柳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氧气是用来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的,会使重量减轻;而柳树苗能不断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积累在柳树的体内,是柳树增重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18、A【分析】【解答】在温室中种植蔬菜;要使蔬菜产量得到提高,就要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的效率,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所以,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就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就多,因此可以增加产量。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19、B【分析】【解答】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种植农作物时;如果过稀,使阳光照到地面,造成浪费,会减产;如果过密,植物叶片互相遮挡,不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也会减产。因此种植农作物时应合理密植不是越密越好。
【分析】合理密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全新车型购买协议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老旧小区电力设施改造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节能系统安装合同3篇
- 货品采购买卖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房产抵押贷款担保与教育投资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医疗器械申报合同协议书范本与合同风险预警3篇
- 聘用顾问合同
- 公司食堂承包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融资抵押贷款委托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健康养老产业规划与咨询服务合同范本3篇
- 2019版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选择性必修共7册词汇表汇总(带音标)
- 新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二全册短语汇总
- 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模糊推理系统的游客规模预测研究
- 河道保洁服务投标方案(完整技术标)
- 品管圈(QCC)案例-缩短接台手术送手术时间
- 精神科病程记录
- 阅读理解特训卷-英语四年级上册译林版三起含答案
- 清华大学考博英语历年真题详解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口算题(全册完整20份 )
- 屋面及防水工程施工(第二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2023年高一物理期末考试卷(人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