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04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1.下表为两宋时部分朝臣对唐代藩镇的论述。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他们均认为藩镇()论述 论者世言唐所以亡,由诸侯之强,此未极于理。夫弱唐者,诸侯也。唐既弱,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 尹源皆赖方镇相与掎角以定其乱,则方镇之兵不得谓无功于唐 李纲今当稍复藩镇之法,裂河南、江北数十州之地。付以兵权,俾藩王室,较之弃之夷狄,岂不相远 范宗尹A.起到了维系唐朝统治的作用B.形成了内外相制的局面C.扩充了中央政府的统辖范围D.抵御了北方契丹的入侵2.“混同家国帝业孤,贤良察举孝廉出。品流中正曹家旺,南北朝堂府邸舒。歌赋诗词八股义,晨钟暮鼓五经书。天元回眸悄南顾,江左寒门起士儒。”这首诗描绘的是()A.君主专制的加强B.选官制度的变化C.八股取士的危害D.朝代更迭的频繁3.下表是关于唐代士人科举报考资格的规定。这些规定的变化反映出()初唐时期学有所成的士人,自己可向所在州县报考,经县、州选拔参加科举考试唐朝中期需经过“户部籍阅、结款通保”等诸多审查环节和流程,部分科目报考资格的要求越来越严唐朝后期“举人曾为官司可罚,虽有辞艺,长吏不得举送,违者举送官停职,考试官贬黜”A.国家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B.儒学衰败刺激科举变革C.科举成为入仕的唯一通道D.唐朝的社会流动性加强4.科举制度产生于隋而确立于唐,因有多种科目,“分科举人”,故名科举。与察举制相比,科举制下的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自由报考;而且“取士不问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没有如“入门兼美”一类的附加条件。科举制的产生与确立,反映了()A.选才呈现公平开放的特色B.以官举士的选官方式终结C.取士标准出现多样化趋势D.考试方式完全优于察举制5.唐朝初年,以三省长官分掌相权,六部尚书负责具体执行,唐玄宗后,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专职宰相,在其下设立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作为宰相的秘书机构,完全听命于宰相。这一变革的目的是()A.制衡日益膨胀的藩镇势力B.减少皇帝的决策失误C.削弱门阀贵族的政治影响力D.提高中枢机构行政效率6.唐朝前期,在三省六部制度的政治保障下,君主励精图治,国家实现空前繁荣。唐玄宗统治后期,疏于朝政,任用奸佞,宠幸宦官,终于酿成安史之乱。高度成熟的政治设计没有能够防止唐朝由盛转衰,这说明()A.政体影响国家政治生态状况B.三省六部制度的缺陷明显C.治乱交替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规律D.国运兴衰取决于吏治情况7.《新唐书》记载:贞元八年(792年)河南、河北、江、淮、荆、襄、陈、许等四十余州发生水灾,中书侍郎陆贽秉持“所费者财用,所收者人心”之“王化远被”理念“上奏”劝德宗遣使赈灾。陆贽的“上奏”立足于()A.把应灾权力逐步收回中央B.“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C.重建中央在地方的核心地位D.加强中央财权,防止独立倾向8.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据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A.抑制了土地兼并B.加重了农民的赋税负担C.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标志着征税依据由人丁转为财产9.南朝的范缜写了《神灭论》反对佛教,崇佛的梁武帝亲自颁发《敕答臣下神灭论》,发动高僧、王公朝贵六十四人与范缜辩论,但朝廷始终没有禁止《神灭论》的发行。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当时社会的思想较为自由B.佛教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C.儒家思想与佛教出现融合D.政治与学术之间不存在矛盾10.从9世纪开始,我国民间印书的风气渐开,著名诗人白居易等人的诗集,都在扬州、越州刊印。据此,下列相关说法合理的是()A.文化兴盛推动科举发展B.当时刊印技术应是雕版印刷C.民间印刷技术比官方先进D.扬州、越州是当时文化中心11.阅读下表,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史料出处至于缮写、模勒(雕刻之文),铉(炫)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白氏长庆集·序》(824年)中和三年癸卯夏(883年)……阅书于重城之东南,其书多……率雕版印纸,漫染不可尽晓《柳氏家训序》咸通九年(868年)四月二十五日,王瑜为二亲敬造普施1899年敦煌发现雕版印刷品《金刚经》A.文献史料有主观性须甄别使用B.不同史料导致历史真相多样化C.雕版印刷术在唐代已得到应用D.历史结论必须要依靠考古证实12.唐诗有丰富的地方风物意象。通过检索全唐诗库四万多首唐诗,发现包含“江”字的诗有6447条,包含“舟”“船”的诗共3313条,包含“渔”“鱼”的诗共2784条,包含“莲”“荷”的诗共1827条。这反映了唐代()A.农业经济发展较快 B.水陆交通比较发达C.江南经济文化兴盛 D.现实主义诗歌盛行13.秦汉时期,中原地区鲜有饮酪者,但《齐民要术》中却记载了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乳酪的生产加工技术。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中外文化沟通的密切 B.南北经济联系的扩大C.古代农副牧业的发展 D.北方民族交流的加强14.盛唐的边塞诗有丰富的意象,较为常见的有大漠、霜雪、天山、玉门关、阴山、黄河、金鼓、旌旗、烽火、长云、羌笛、琵琶、雁飞鹰扬、马鸣风萧等。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A.豪迈昂扬的社会风尚 B.藩镇割据的负面影响C.中外文化交流较频繁 D.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15.唐代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说:“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据此可知()A.中国古代医学重道德轻技术B.理学精神影响古代医生的实践C.仁德之心是医生的重要品质D.平等的思想是从医的重要资格1.下图的菩萨像取自敦煌莫高窟的壁画,画像衣纹线条非常柔软,好像被风吹起,一叠一叠的,这种线条完全脱离了印度的画法,而是类似于顾恺之的“春蚕吐丝”。这反映了唐朝()A.南方艺术风格成为主流 B.佛教文化开始了本土化C.绘画更加注重图像意境 D.国家统一促进文化融合2.图1是汉代画像石中的“羽人”形象,蕴含着羽化升天的意思;图2是唐代莫高窟“散花飞天”形象。隋唐时披着佛教飞天的大巾、穿上长裙的无羽而飞的“飞天”普遍存在。这说明()A.宗教与宫廷画结合催生地域特色文化 B.三教合一促进文人画的形成发展C.浪漫主义风格始终是古代艺术的主流 D.多种文化交流融合推动艺术创新3.唐代,边将中胡人后裔比比皆是,李光弼、仆固怀恩、哥舒翰都是胡人;越南人姜公辅可任宰相,日本人晁衡可服务朝廷,高丽人高仙芝可为将。这些现象可以佐证唐代()A.民族融合出现高潮 B.中央集权潜伏着危机C.官僚政治日益完善 D.社会发展具有开放性4.针对“道”,韩愈指出:“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其服麻丝,其居宫室,其食粟、米、果、蔬、鱼、肉,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他这是主张()A.格物致知,加强自身修养B.排斥佛道,遵循伦理纲常C.社会有序,万民乐业安居D.大兴文教,规范社会生活5.如表为三国至隋唐僧人名号的演变。这反映了()时期僧人名号命名特点三国以国为姓,音译或意译其名,如来自天竺的僧人一般冠以“竺”姓东晋以佛法僧为姓,音译其名,如佛陀耶舍、法护、僧伽提婆隋唐山名+法名,如百丈怀海;地名+法名,如曹溪慧能;寺名+法名,如法眼文益;尊号+法名,如义净法藏;俗名+法名,如司马道信A.佛教传入中国的历程 B.佛教逐渐本土化C.僧人命名日益规范化 D.三教合一的盛行6.唐太宗在诏令中明确规定,道士女冠位在僧尼之前;唐高宗追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把《老子》《庄子》等书列为科举考试的项目;甚至唐朝好几个皇帝把道士请到皇宫里炼丹。这些举措()A.冲击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B.使道教成为唐正统思想C.使道教势力超过了佛教 D.使儒学被统治者所摒弃1.(2021年6月.浙江选考)唐代书法在风格上兼容南北,达到一个新高度。其中,由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创立的欧体、颜体和柳体等书法字体,被后世学习与临摹。他们自创一格的“书法字体”属于()A.小纂 B.隶书 C.楷书 D.草书2.(2020·山东卷)下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时期概况高祖、太宗时期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高宗、武后时期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玄宗时期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3.(2020·江苏卷)有学者认为,如果说安史之乱以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那么安史之乱以后,则已代之以沉郁悲壮的情调了。对这一评论理解正确的是()A.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B.盛唐气象推动唐诗演变C.唐诗全景再现社会真实D.安史之乱导致唐诗衰微4.(2020·全国Ⅲ卷)唐代书法家张旭曾说:“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据此可知,张旭书法呈现出()A.书写结构的严整性 B.书写气象的灵动性C.书写笔画的繁杂性 D.书写技法的内敛性5.(2020·全国Ⅰ卷)下图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6.(2020·全国Ⅱ卷)敦煌莫高窟61号洞中的唐代壁画“五台山图”中有一座“大佛光之寺”,梁思成、林徽因按图索骥,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现了其实物——佛光寺。这一事例说明此类壁画()A.创作源于艺术想象B.能完整还原历史真实C.可与文化遗存互证D.价值来自学者的发掘7.(2020·海南卷)由下表唐诗(摘录),可见()A.民族交融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B.宫廷文化已经普及到民间C.文学创作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D.劳动生活是诗歌创作来源8.皇帝派遣亲信宦官实施监察是唐代监察地方行政的一种重要方式。贞观年间,唐太宗曾委派宦官巡察西南夷,代表皇帝整饬吏治、审理冤屈,拥有专断之权。这一做法()A.是三省制废弛的结果 B.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C.使宦官掌握了监察权 D.保证了国家政治清明9.隋文帝废除了汉代以来州县长官自辟僚佐的制度,并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均由中央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考核;地方官及僚佐,不许任职本地,而且三年一任,不得连任;地方官赴任,不许携带父母以及15岁以上的儿子。以上规定()A.推动了官僚政治的确立B.有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易错题17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题-当断不断不该断却断【高考语文】备战2025年高考易错题(新高考专用)含解析
- 智能大厦综合布线的工程设计方案
- 青春追梦人心共进
- 多振源混叠的DAS目标信号分离
- DOPS基P-N-S协同阻燃剂的合成及其阻燃环氧树脂的性能研究
- 基于免疫和动态载荷调节机理的骨折愈合模型建模与仿真
- 基于多特征融合的转辙机退化状态识别与预测研究
- 建筑物消防设施布置与维护
- 二零二五年度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日常保洁合同4篇
- 聚脲聚氨酯屋面施工方案
- 第一章-地震工程学概论
- 安全创新创效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更新要点解读
- 初级创伤救治课件
- 2024年社会工作者(中级)-社会综合能力考试历年真题可打印
- 交通运输类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处理人际关系》课件
- 2024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神经重症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功能康复与管理专家共识(2024)解读
- 2025年九省联考新高考 政治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汽车机械维修工(高级)技能鉴定考试题库(高频5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