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搞定陶渊明所有知识_第1页
一篇文章搞定陶渊明所有知识_第2页
一篇文章搞定陶渊明所有知识_第3页
一篇文章搞定陶渊明所有知识_第4页
一篇文章搞定陶渊明所有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少儿强基】一篇文章搞定陶渊明所有知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上面这篇《五柳先生传》,作者是陶渊明。据说,这是他的自传。在这篇文章里,他自号五柳先生,说自己不贪慕名利,喜欢读书,爱喝酒,家里很穷。那么,真实的陶渊明是什么样子的呢?陶渊明,字元亮。也有人说是名潜,字渊明,谥号靖节,东晋时期著名田园诗人。他生活在混乱复杂的东晋末期,是浔阳柴桑人,也就是现在的江西九江人。陶渊明的出身其实还是很好的,他的曾祖父叫陶侃,曾经当过大司马,大将军,地位是非常高的。《世说新语》里曾经记载了这样的一件事情: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EQ\*jc2\*hps12\o\ad(\s\up11(gān),坩)

EQ\*jc2\*hps12\o\ad(\s\up11(zhǎ),鲊)饷母。母封鮓付吏,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说的是这样的一个故事:陶侃年轻时担任管理河道及渔业的官吏,曾经(派官府里的差役)把一坛糟鱼送给母亲。陶侃的母亲把送来的糟鱼封好交还给差役,写了一封回信责备陶侃,信中写道:“你身为官吏(本应清正廉洁),却用官府的东西赠送给我,(这样做)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增加我的忧愁。”从这个故事里,咱们可以看出,陶侃是个孝子,她的母亲也是个良母,在母亲的教育下,陶侃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古人曾经把“孟母、陶母、欧母、岳母”称为“四大贤母。”他的爷爷和父亲也都做过太守、县令之类的官,可惜,他们家是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这倒不是陶家人不努力,主要是当时门阀制度盛行,没有家族背景,光靠有本事也是不行的。陶渊明的曾祖父虽然身居高官,但不是门阀士族,就有人骂他是小人,是狗。再加上陶渊明的父亲死的早,所以,陶渊明即使有才华,得不到重用,也是理所当然的了。陶渊明很博学,也擅长写文章,但他的性格很耿直,这也就注定了他在当官这条路上是坎坷的。陶渊明一直到了29岁才出来做官,做的也是什么参军啊,祭酒啊之类的小官,没什么权力,施展不了自己的才华,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甚至,工资低到不能养家,陶渊明还要自己下田劳动。再后来,他又担任了彭泽令,这次的为官经历,对他的一生,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事情是这样的:那时候有种官叫督邮,督邮的官不大,但是权力不小,有点像现在的纪委的人,发现你有什么贪污受贿等非法行为,就可以报告上级处罚你,所以古代的督邮里就有很多的坏人,借此敲诈勒索,大发横财。《三国演义》里不是有张飞怒鞭督邮的故事吗?现在陶渊明也遇到了这样的事情。那时候陶渊明当彭泽令只有八十多天,上面派了个督邮来检查工作,手下人告诉陶渊明,要尊敬督邮,要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接待,陶渊明就生气了,说“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意思就是我怎么能为了这么点工资,向这些小人们卑躬屈膝呢?老子不干了,于是,就辞官而去,开始了他的隐居生活。他还写了一篇文章,就是著名的《归去来兮辞》,其中说: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云无心以出EQ\*jc2\*hps12\o\ad(\s\up11(xiù),岫),鸟倦飞而知还。……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EQ\*jc2\*hps12\o\ad(\s\up11(gāo),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这一隐居,就隐出了田园诗,就隐出了一个大诗人。他是田园诗的开创者,也是第一位田园诗人。而且,对后代的文人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每当官场黑暗,自己的理想得不到实现的时候,就有很多人远离官场,隐居田园。陶渊明的田园诗,最出名的,是《归园田居》中的这一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他有时候亲自去田里劳动,并把这种生活体验写进诗里,比如《归园田居》的第三首: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还有他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说到饮酒,这可是陶渊明的最爱之一啊。据史书上说: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EQ\*jc2\*hps12\o\ad(\s\up11(shú),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EQ\*jc2\*hps12\o\ad(\s\up11(jīng),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陶渊明家有三百亩土地,陶渊明就让下人全都种秫谷,为什么呢?因为秫谷可以酿酒啊!按这位先生的意思,我常常能够有酒喝就行了,其他的都不重要。可是你这样家里人吃什么呢?所以在他夫人的苦苦哀求下,陶渊明才同意拿出五十亩地种水稻,也算是解决了吃饭的问题。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五柳先生传》里说的“性嗜酒”还是很真实的,而且还到了酒鬼的地步。不过,喝酒虽然让陶渊明快乐,但是也给他带来了“痛苦”,因为这位大诗人的孩子们,好像都不怎么聪明,也许就是他喝酒太多的原因吧。不信的话,我们来看看他写的这首《责子》: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他有五个儿子,却都不喜欢舞文弄墨,都没有什么文学细胞。阿舒已经十六岁了,为人懒惰无人能比。阿宣快到十五岁了,也是无心去学习。阿雍、阿端长到十三岁,竟然不认识六与七。还有一个小儿子通儿快九岁了,只知道找梨与栗子吃,就是个小吃货。陶渊明似乎也无可奈何,只好继续去喝酒了。陶渊明不只是写了这些描写田园风光的诗歌,不仅只是爱他的菊花,他还有一些诗,很有力量,按照鲁迅的说法,是“金刚怒目式”的,比如这首《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EQ\*jc2\*hps12\o\ad(\s\up11(jù),讵)可待。这里的一句“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和上面那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都是陶渊明的代表性诗句,这个,一定要背下来。除了诗歌,陶渊明还有一篇文章非常出名,那就是《桃花源记》。现在,桃花源成了世外桃源的代称。咱们可以读一下这篇文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据说,陶渊明还写了一本志怪小说,叫《搜神后记》,这本书也写了和《桃花源记》几乎相同的一个故事,由此看来,现在有人说《桃花源记》是一个灵异故事,还是有点道理的吧!里面还有一篇《白水素女》,描写的就是我们熟悉的田螺姑娘的故事。故事说有个人叫谢端,从小无父无母,是邻居把他养大的。到了十七八岁的时候,谢端开始了独立生活。他品德高尚,每天早出晚归地努力干活,邻居们就商量着给他娶个媳妇,可是找来找去都没有合适的。有一天,谢端在干活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巨大的田螺,他觉得这个田螺大得出奇,就带回来,放在了家里的水缸里。过了几天,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谢端不是每天早上都很早起来去干活嘛,等他回来的时候,家里竟然有人给他做好了饭。起初,他以为是邻居出于好心给他做的,可是连着好些天都是这样,谢端就去感谢邻居。邻居说这不是我干的,你不用感谢我。谢端心里疑惑,就想弄个水落石出。第二天,鸡一叫谢端就出去了,然后又偷偷地溜了回来,他躲在篱笆外,想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结果,他看到一个少女从水缸里出来,开始点火做饭。谢端连忙冲进去,走到水缸边一看,里面的田螺只有个空壳,于是他就去问那个少女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要给自己做饭?少女本来想逃回水缸里,却被谢端给抓住了,于是她只好说出实情。这个少女是天上银河里的白水素女,天帝看着谢端可怜,又觉得他是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