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冀教版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冀教版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冀教版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冀教版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冀教版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冀教版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80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有学者研究指出,李白未曾参加科举,但他早就声名远扬,因而由玉真公主推荐,应诏入京,供奉翰林。学者意在强调A.选官制度还没有基本定型B.皇室干预朝廷人事任免权C.科举不是选官的唯一途径D.寒门子弟入仕的机会渺茫2、“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下列选项与汉武帝有关的是A.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B.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C.开创“贞观之治”的局面D.创立行省制度3、下图为古埃及一位祭司的墓室壁画。这位祭司大约生活在公元前15世纪;画中描绘了埃及南部的农民犁地并播种的情形。据此可知古埃及。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重视农业生产C.祭司主管农业生产D.注重精耕细作4、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朝廷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分配名额、分别录取,以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据此可知,南北分卷制度()A.保证了南北录取比例的平衡B.导致了科举录取人数的增加C.反映了文化重心的南移趋势D.提升了南方士人的政治地位5、解读角度1:形体上,人的生理结构与天同类;解读角度2:意识上,人的道德情感源自上天;解读角度3:政治上,君主权力源自上天赐予。下列符合上述解读的历史概念是A.道法自然B.三纲五常C.格物致知D.天人合一6、“它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内容丰富,叙述完备,尤重对欧美各国的考察和介绍,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此处“它”指的是A.《四洲志》B.《海国图志》C.《华事夷言》D.《瀛寰志略》7、20世纪50年代的某重要国际会议称:“尊重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三国的民族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并对其内政不予任何干涉。法国将从印度支那三国撤军。”这次会议A.缓和了亚洲的紧张局势B.确立了国际外交的准则C.结束了西方的殖民历史D.贯彻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8、陈胜吴广起义。

(1)直接原因:法律严酷;逾期处死。

(2)公元前209年,________、________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不久战败。

9、西欧封建社会后期,______开始萌芽。14—______世纪,西欧相继发生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______,这些运动旨在反抗封建统治和______,解放人们的思想。10、粮食安全问题从古至今都是重要的课题。中国古代就有重农的传统;统治者为保障粮食生产提出了各种措施。请完成下表。

。保障粮食生产的措施历史事例减轻负担唐太宗实行轻徭薄赋政府鼓励(请勿在此处答题)土地政策(请勿在此处答题)保障农时(请勿在此处答题)11、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________的进步。

①________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朝廷被迫采取________制度;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

②自南宋起,________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12、第二次鸦片。

(1)目的。

(2)第二次鸦片战争起止时间:________

(3)条约: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________》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进入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________》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________》13、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1)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经历了民族磨难与牺牲,经过全民族英勇、顽强的奋斗赢得完全胜利的________。中国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2)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________;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

(3)抗日战争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________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原因。

①国民党因其不能解决中国社会的________;不能应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不能代表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从而失去了民众的支持,丧失了在中国大陆的统治权。

②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________;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故能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2)意义。

①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________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②揭开了中国历史的________,一个新的中国就要诞生了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5、1992年,“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建段的标志。A.正确B.错误16、新航路开辟后,西、葡掠夺了大量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两国资本主义的发展。A.正确B.错误17、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A.正确B.错误18、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A.正确B.错误19、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成为继丝绸之路之后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A.正确B.错误20、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他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A.正确B.错误21、太平天国运动的时期,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A.正确B.错误22、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和新文化运动学习西学、反封建是一脉相承的。A.正确B.错误23、1972年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接着,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这样,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27分)24、材料察举是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也叫“选举”。汉代察举制度,严格地说是从文帝开始,他下诏要求各郡国“举贤良方正”,并且定下了“对策”(考试)和等第。武帝时“察举制”达到完备,各种规定相继推出。其后,各种科目不断充实,分为常科(岁科)与特科两大类。岁科有孝廉;茂才(秀才)察廉(廉吏)光禄四行;特科又分为常见特科和一般特科。在上述科目中,其中又以“孝廉”一科为最重要。此外还有了统一的选才标准和考试办法。考试是汉代察举制度的重要环节。被举者经考试后,由政府量才录用。随着考试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到隋唐以后更发展成“科举制度”,这一制度实行了1300年之久,成为中国重要的选官制度。

——王申《中国古代的察举制度》(1)根据材料;指出汉代“选举”制度的概况及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选举”制度产生的影响。25、“伟大觉醒”文物史料展2019年,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策划举办了“伟大觉醒——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文物史料展”,展览分为三个展厅。。展厅名称文物简介文物简介第一展厅“千年未有之大变局”①《宋渔父被刺记》记述宋教仁被刺事件的书籍②《南北大战报》报道“二次革命”的报纸《南北大战报》报道“二次革命”的报纸③上海民间团体印发的通告揭露“二十一条”,要求抵制日货上海民间团体印发的通告揭露“二十一条”,要求抵制日货④《青年杂志》创刊号第2卷起改名为《新青年》《青年杂志》创刊号第2卷起改名为《新青年》⑤《日警逮捕留学生纪略》记述1918年留日学生为反对签订中日军事协定而发起的大规模请愿运动的书籍《日警逮捕留学生纪略》记述1918年留日学生为反对签订中日军事协定而发起的大规模请愿运动的书籍第二展厅“反帝爱国之大风雷”⑥《五七》日刊北京学生为扩大宣传而自费出版的刊物⑦《上海学生联合会日刊》1919年6月4日发刊,呼吁“唤醒农工商各界,共做救国的事业”《上海学生联合会日刊》1919年6月4日发刊,呼吁“唤醒农工商各界,共做救国的事业”⑧《上海罢市实录》反映五四运动中上海商人罢市的书籍《上海罢市实录》反映五四运动中上海商人罢市的书籍⑨《卖国贼之二曹汝霖》揭露曹汝霖卖国行为的反面人物传记《卖国贼之二曹汝霖》揭露曹汝霖卖国行为的反面人物传记⑩《天津中等以上男女学校学生短期停课宣言书》1919年10月天津民众抗议北洋政府出卖山东主权运动中,周恩来起草的油印通告《天津中等以上男女学校学生短期停课宣言书》1919年10月天津民众抗议北洋政府出卖山东主权运动中,周恩来起草的油印通告第三展厅“开天辟地之大事变”⑪《曙光》《新人》反映五四运动后新思潮涌现、诸多学说流派争鸣的刊物⑫《新青年》马克思研究专号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新青年》马克思研究专号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⑬《马格斯资本论入门》《唯物史观解说》《共产党宣言》李汉俊、李达、陈望道翻译出版《马格斯资本论入门》《唯物史观解说》《共产党宣言》李汉俊、李达、陈望道翻译出版⑭《共产党》月刊上海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于1920年11月创办的半公开性理论刊物《共产党》月刊上海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于1920年11月创办的半公开性理论刊物

(1)按史料类型;将材料中的14则文献史料进行分类并写出序号。

(2)依据材料和所学;阐述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什么要举办这次展览。

(3)选择一个展厅,依据文物和所学,为该展厅撰写一份解说词。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元l500年;伦敦的人口不过5万,l600年人口增至20万,1700年增至70万。1800年英国本土人口加上移民约为2000万,人口快速增长。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统治的时代保证家庭稳定生育导致生育率居高不下,英国由于人口增长加快每年增加大量年轻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满足工业革命的需求。英囯的工业发明者大多是一线年轻工人,要是这些人仍然在土地上谋生,是不可能有机会做出发明的。有大量的脱离土地的劳动力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关键,而这又是人口压力過出来的。人口压力過出了英国工业革命。

——摘編自《大国崛起与现代化》材料二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无计划生育促成第一次人口生育高潮的到来,面对生育高潮,政府逐步转向节制生育。后来,由于对马寅初控制人口理论的错误批判使得全国人口迅速增长,出现了新的生育高峰,从而导致国家正式把计划生育作为国策提出并全面阐述。1964年,国务院成立了计划生育委员会。1980年9月,中共中央在《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中公开提出了¨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号召,由此在全国揿起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高湖,计划生育由地方城市全面铺开到城乡全体。1982年,党的十二大把计划生育确定为中国长期实行的一项基本囯策,同年11月写入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1年12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育基本国策有了国家基本法律的保障。

——摘编自《中国计划生育活动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世纪以来英国人口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对英国产生的重要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以后到21世纪初我国人口政策的主要变化。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国未来人口政策的启示?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2题,共10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世界诸国国家综合国力的变化与发展,引用了如下公式:综合国力=政治实力×(军事实力+经济实力+文化实力)这一公式表明,一国的综合实力由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四个实力要素构成。——摘编自阎学通《历史的惯性》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说明:从材料中任选一个角度提炼观点进行论述,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28、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除主墓外,乾陵还有十七个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员与功臣,如永泰公主(武则天孙女);章怀太子(武则天次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永泰公主墓中的壁画《宫女图》一经亮相就引起了轰动;画面中的人物为九位宫女,体态丰腴,曲线柔美,尤其是皇家女性的生活优越安逸,身形富态肥胖,雍容华贵已成为当时社会的审美取向。她们手持烛台;如意、高脚杯(内装葡萄酒)、包袱等物,除两人穿男士袍衫外,其余皆为短襦长裙,构图韵雅和谐,描绘细致传神,展现出唐代画师卓越的空间构思才智和惊人的艺术造型功力。

图1《宫女图》材料二章怀太子墓在1971年被打开;墓内的壁画异彩纷呈,其中《打马球图》《客使图》就是代表作。马球发源于波斯,画面上有20匹各色骏马,骑士均穿白色或褐色窄袖袍,脚蹬黑靴。《客使图》描绘的是鸿胪寺官员接待使臣的场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大唐盛世有何史料价值。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2题,共10分)29、思考点。

隋唐盛世形成的原因有哪些?30、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誓把皇帝拉下马”的辛亥革命鼓舞下,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志士们前赴后继,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一篇篇不朽的乐章。百年辛亥,永远铭记!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C【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李白未曾参加科举”,却“应诏入京,供奉翰林”可知,皇帝的直接征召也是一种选拔官员的一种途径。C正确;科举制在隋朝创立,到唐朝已经基本定型,A排除;玉真公主只是推荐而已,最终的采纳与否还是由皇帝决定,B排除;科举制是最主要的选官制度,它的实行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为寒门子弟入仕提供了众多机会,D排除。故选C。2、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B项正确;A项是秦始皇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排除;C项与李世民有关,排除;元朝创立行省制,排除D项。故选B项。3、B【分析】【详解】

材料“画中描绘了埃及南部的农民犁地并播种的情形”反映了埃及重视农业生产,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祭司主管农业生产,排除C项;材料只体现了农业生产,体现不出注重精耕细作,排除D项。故选B项。4、C【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方人在科举考试中的明显优势,迫使北宋朝廷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借助分配名额、分别录取来谋求取士人数均衡,反映了当时文化重心南移的趋势,C项正确;保证了南北录取比例平衡的说法绝对,排除A项;南北分卷“分配名额、分别录取”,并未导致科举录取人数增加,排除B项;提升了南方士人的政治地位与“以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5、D【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形体上;人的生理结构与天同类;解读角度2:意识上,人的道德情感源自上天;解读角度3:政治上,君主权力源自上天赐予。”可得出其强调的是董仲舒的新儒学,强调天人感应;天人合一,D项正确;A项是道家,排除A项;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C项是理学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6、D【分析】【详解】

根据“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并结合所学可知“它”指的是《瀛环志略》,故选D;《四洲志》介绍了三十多个国家,包括历史、地理和政治状况,排除A;《海国图志》是一部介绍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和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与题意不符,排除B;《华事夷言》则主要介绍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排除C。7、A【分析】【详解】

材料“尊重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三国的民族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法国将从印度支那三国撤军”反映了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内容,日内瓦会议的成功召开使印度支那的和平得以恢复,缓和了亚洲地区的紧张局势,故A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确立了国际外交的准则,它并不是日内瓦会议确立的,故B错误;日内瓦会议虽然使印度支那的和平得以恢复,但并未结束西方的殖民历史,故C错误;求同存异的方针是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故D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8、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今宿州)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发动兵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但是最终以失败告终。【解析】陈胜吴广9、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西欧封建社会后期,①资本主义开始萌芽,14—②18世纪,西欧相继发生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③启蒙运动,这些运动旨在反抗封建统治和④教会禁锢,解放人们的思想。【解析】资本主义18启蒙运动教会禁锢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商鞅变法实行奖励耕织的措施,以保障粮食生产;依据所学可知,古代中国的土地政策在不同的时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例如商鞅变法承认土地私有,北魏和隋唐时期实行均田制;依据所学可知,唐太宗实行在租调制的基础上实行“租庸调制”,王安石推行募役法,这都是为了保障农时而实行的。【解析】。保障粮食生产的措施历史事例减轻负担唐太宗实行轻徭薄赋政府鼓励商鞅变法奖励耕织土地政策商鞅变法承认土地私有,北魏和隋唐实行均田制保障农时唐太宗实行“庸”制,王安石推行募役法11、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的进步。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朝廷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自南宋起,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解析】文化北宋南北分卷江浙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1856—1860《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1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经历了民族磨难与牺牲,经过全民族英勇;顽强的奋斗赢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中国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解析】反侵略战争完全胜利伟大复兴14、略

【分析】【详解】

①国民党因其不能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不能应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不能代表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从而失去了民众的支持,丧失了在中国大陆的统治权②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故能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意义①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②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一个新的中国就要诞生了【解析】根本矛盾根本利益中国革命新篇章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5、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建段的标志,主要依据是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进,故题干表述正确。16、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班牙和葡萄牙并未将掠夺来的财富转化为资本,反而用于统治阶级挥霍,因此被称为“黄金漏斗”,故题干表述错误。17、B【分析】【详解】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故本题答案是:错误。18、B【分析】【详解】

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故答案为:错误。19、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成为继丝绸之路之后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材料说法正确。20、B【分析】【详解】

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故错误。21、A【分析】【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的时期,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故正确。22、B【分析】【分析】

【详解】

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们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但其宣传西学方面各有其特点,并不是完全一脉相承。维新派是把西方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主张君主立宪;革命派是以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作为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学习西方的暴力革命方式,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新文化运动的激进派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矛头直指正统思想,宣传资产阶级文化。23、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中美签署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长期追随美国,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美国谋求同中国缓和关系的活动,却避开了日本,这在日本引起强烈震动。1972年,刚刚出任日本首相的田中角荣,应周恩来的邀请访华,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接着,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这样,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四、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27分)24、略

【分析】【详解】

(1)关于“概况”;汉代“选举”制度即察举制。由材料“从文帝开始武帝时‘察举制’达到完备”,可得出汉文帝时开始形成,汉武帝时完备;由材料“分为常科(岁科)与特科两大类”,可得出分常科和特科两大类;由材料“‘孝廉’一科为最重要考试是汉代察举制度的重要环节”,可得出“孝廉”科最重要,考试是重要环节。关于“特点”,察举制是一种自下而上举荐官员的选官制度;由材料“达到完备有了统一的选才标准和考试办法”,可得出制度完备;标准统一、注重考试;由材料“‘孝廉’一科为最重要”,而‘孝廉’即忠孝廉洁,可得出受儒家思想影响,重品行考察。

(2)可以分直接影响和深远影响两个方面说明。对当时而言,察举制又一定的选才标准,而且有考试环节,使中下层人士有进入国家管理层的可能,从而扩大统治基础;察举制的名目主要是“孝廉”,有利于弘扬儒家思想。对后世而言,察举制后来蜕变成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控制了选官权;考试环节对对隋唐科举制有启发作用。【解析】(1)概况:汉文帝时开始形成;汉武帝时完备;分常科和特科两大类;“孝廉”科最重要,考试是重要环节。

特点:自下而上推举人才;制度完备;标准统一、注重考试;受儒家思想影响;重品行考察。

(2)对当时而言;选才标准和考试制度的贯彻实行,有利于选出真正的人才,使下层人士有进入国家管理层的可能,扩大统治基础;有利于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对后世而言,察举制在后来逐渐成为地方世家大族控制选官的途径之一;对隋唐科举制度产生奠定了历史基础。25、略

【分析】【详解】

(1)史料类型:题目要求将材料中的14则文献史料进行分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⑤⑧⑨⑬属于史书(书籍)类,②④⑥⑦⑪⑫⑭属于报刊类,③⑩属于档案(通告)类。

(2)原因:根据材料可知;2019年,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策划举办了“伟大觉醒——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文物史料展”,首先要回答为什么要在2019年举办,及与五四运动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举办这次展览是为了弘扬五四精神,激励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其次要回答在上海举办这次展览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第二阶段斗争中心转到上海,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推动五四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在上海举办这次展览,可以使市民了解自己所居住城市的光荣历史;再次需要答出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最后答出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举办这次展览的原因和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在这里举办这次展览可以使人们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3)解说词:题目要求选择一个展厅;依据文物和所学,为该展厅撰写一份解说词,可以从展厅展出的文物记述的主要内容;展出这些文物的原因、展厅文物记述的史事的历史意义等角度作答。

以第一展厅为例:根据表格信息;《南北大战报》是报道“二次革命”的报纸,“第2卷起改名为《新青年》”可知本展厅展出的文物记述的主要内容是资产阶级领导二次革命;先进知识分子发起的新文化运动,根据《宋渔父被刺记》记述宋教仁被刺事件,上海民间团体印发的通告,揭露“二十一条”,要求抵制日货,《日警逮捕留学生纪略》是记述1918年留日学生为反对签订中日军事协定而发起的大规模请愿运动的书籍,可得出展厅展出的文物记述的主要内容还有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群众运动,核心是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结合所学知识,之所以会出现本展厅文物记述的史事,是因为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北洋军阀倒行逆施,中国社会依然黑暗,中国人民还需要继续进行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展厅文物记述的史事展现了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反映了各阶层人民的抗争和探索,以及人民的觉醒,展厅名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突出点明了这些史事的意义。

以第二展厅为例:根据表格信息;《五七》日刊是五四运动期间北京学生为扩大宣传而自费出版的刊物,《上海学生联合会日刊》呼吁“唤醒农工商各界,共做救国的事业”,《上海罢市实录》反映五四运动中上海商人罢市,《卖国贼之二曹汝霖》揭露曹汝霖卖国行为,1919年10月天津民众抗议北洋政府出卖山东主权运动中,周恩来起草的油印通告《天津中等以上男女学校学生短期停课宣言书》,可得出本展厅展出的文物主要记述五四运动过程中及之后学生;市民和知识分子等民众抗议活动的史事。结合所学知识,之所以会出现本展厅文物记述的史事,是因为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五四运动首先在北京爆发,学生成为先锋,后来斗争中心转到上海,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结合所学知识,本展厅文物记述的史事反映了五四运动的过程及扩展,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反帝怒潮,展厅名称“反帝爱国之大风雷”突出点明了五四运动的性质和特点。

以第三展厅为例:根据表格信息,《曙光》《新人》反映五四运动后新思潮涌现、诸多学说流派争鸣,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李汉俊、李达、陈望道翻译出版《马格斯资本论入门》《唯物史观解说》《共产党宣言》,上海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于1920年11月创办《共产党》月刊,可得出本展厅展出的文物主要记述五四运动之后知识界宣传新思想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结合所学知识,之所以会出现本展厅文物记述的史事,是由于五四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结合所学知识,本展厅文物记述的史事反映了五四运动的影响,体现了五四运动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展厅名称“开天辟地之大事变”突出点明了五四运动的重大历史意义。【解析】(1)史料类型:

史书(书籍):①⑤⑧⑨⑬;报刊:②④⑥⑦⑪⑫⑭;档案(通告):③⑩。

(2)参考答案示例: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举办这次展览是为了弘扬五四精神,激励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五四运动第二阶段斗争中心转到上海,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推动五四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在上海举办这次展览,可以使市民了解自己所居住城市的光荣历史;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在这里举办这次展览可以使人们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3)参考答案示例:

第一展厅:本展厅展出的文物记述的主要内容是资产阶级领导二次革命;先进知识分子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和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群众运动;核心是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之所以会出现本展厅文物记述的史事,是因为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北洋军阀倒行逆施,中国社会依然黑暗,中国人民还需要继续进行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本展厅文物记述的史事展现了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反映了各阶层人民的抗争和探索,以及人民的觉醒,展厅名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突出点明了这些史事的意义。

第二展厅:本展厅展出的文物主要记述五四运动过程中及之后学生;市民和知识分子等民众抗议活动的史事。之所以会出现本展厅文物记述的史事;是因为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五四运动首先在北京爆发,学生成为先锋,后来斗争中心转到上海,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本展厅文物记述的史事反映了五四运动的过程及扩展,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反帝怒潮,展厅名称“反帝爱国之大风雷”突出点明了五四运动的性质和特点。

第三展厅:本展厅展出的文物主要记述五四运动之后知识界宣传新思想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之所以会出现本展厅文物记述的史事,是由于五四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本展厅文物记述的史事反映了五四运动的影响,体现了五四运动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展厅名称“开天辟地之大事变”突出点明了五四运动的重大历史意义。2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第一小问;由材料“保证家庭稳定生育”可见政府鼓励生育;由“由于人口增长加快”可见人口增长速度快;由材料“源源不断地满足工业革命的需求”可见人口流动频繁,城乡区域分布发生改变;由材料“英囯的工业发明者大多是一线年轻工人,要是这些人仍然在土地上谋生,是不可能有机会做出发明的”可见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第二小问,人口增加首先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市场。大量人口涌入城市,推动了城市化进程;新兴工业城市的工业发展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布局。

(2)第一小问;由材料“无计划生育促成第一次人口生育高潮的到来,面对生育高潮,政府逐步转向节制生育”可见由无计划逐步转向节制生育;由材料“成立了计划生育委员会。1980年9月,中共中央在《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中公开提出了¨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号召,由此在全国掀起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高湖,计划生育由地方城市全面铺开到城乡全体”,可见逐步建立专门的人口管理机构,人口控制由地方城市到全国城乡;由材料“1982年,党的十二大把计划生育确定为中国长期实行的一项基本囯策”,可见控制人口增长逐渐成为一项基本国策;由材料“计划育基本国策有了国家基本法律的保障”,可见立法保障计划生育的实施。结合所学,新时期我国对人口问题又有新认识,认识到要将人口控制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3)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从英国工业革命的经验和我国建国以来人口问题的得失来看,人口问题无小事,必须遵循人口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还要树立人口战略意识,积极促使人口政策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解析】(1)特点:政府鼓励生育;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口流动频繁;城乡区域分布发生改变;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影响: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市场;推动了城市化进程;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布局;人口的增长过快;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

(2)变化:由无计划逐步转向节制生育:逐步建立专门的人口管理机构;逐步推进;人口控制由地方城市到全国城乡;控制人口增长逐渐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对人口问题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深入;法保障计划生育的实施;将人口控制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或人口增长指标正式纳入国民经济计划)。

(3)启示:遵循人口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人口战略意识,积极促使人口政策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五、论述题(共2题,共10分)2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解题的思维过程是:首先,认真阅读材料信息,并从材料中任选一个角度提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