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图版高三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中图版高三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中图版高三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中图版高三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中图版高三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中图版高三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某多肽共有肽键109个,则此分子中至少含有的氨基、羧基数目和至多含有的氨基酸种类数分别是()A.1,1,20B.110,110,110C.110,110,20D.1,1,1102、黄猄蚁是聚果榕上常见的蚂蚁种类.黄猄蚁能通过捕食在榕果表面产卵的寄生榕小蜂,减少其在榕果上的产卵;但是对进入榕果的传粉榕小蜂捕食较少.那些有黄猄蚁栖息的榕树上榕果种子产量较大.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黄猄蚁与聚果榕之间存在能量流动关系B.寄生榕小蜂与传粉榕小峰之间存在寄生关系C.两种榕小峰、黄猄蚁、榕树之间存在共同进化D.传粉榕小峰与聚果榕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3、细胞内的溶酶体是一种含有多种水解酶的细胞器,如图表示吞噬细胞内溶酶体的产生和作用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溶酶体合成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B.物质被溶酶体降解后形成的产物,都排出细胞外C.各种细胞内都含有溶酶体,该结构属于生物膜系统的范畴D.溶酶体膜使溶酶体中水解反应局限在一定部位,溶酶体一旦破裂可能导致细胞自溶死亡4、【题文】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决定卷舌的基因是显性基因,决定不卷舌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对不能卷舌的夫妇,他们所生的子女应该是:A.都能卷舌B.都不能卷舌C.有的能卷舌,有的不能卷舌D.卷舌的和不能卷舌的各占一半5、【题文】进行动物胚胎移植时,必须考虑的事项是()。A.供体动物与受体动物生理状态的一致性B.受体动物对供体胚胎的免疫排斥反应C.受体动物的子宫与供体胚胎建立组织上和生理上的联系D.早期胚胎能否从供体子宫内完整地分离出来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6、某科研小组利用植物染色体杂交技术,将携带R(抗倒伏基因)和A(抗虫基因)的豌豆染色质片段直接导入玉米体细胞,两种染色质片段可随机与玉米染色质融合形成杂交细胞,将杂交细胞筛选分化培育成既抗虫又抗倒伏性状的可育植株(F1),然后从F1自交的后代寻找目标.其过程如图1;据图回答.

(1)杂交细胞发生的可遗传变异类型是____.杂交细胞培育成F1植株的原理是____.杂交植物在____代首次出现性状分离,其中既抗虫又抗倒伏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

(2)植物染色体杂交育种的优点是____.(要求写两点).

(3)另一个科研小组利用相同技术进行了同样的育种过程,却发现F2出现了不同情况;只出现3种表现型:只抗虫不抗倒伏;只抗倒伏不抗虫、既抗虫又抗倒伏;他们推测这是R基因和A基因整合在杂交细胞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造成的,请用图2示说明,用(•)在染色体上表示相关基因位置,并标上基因符号.

____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上述推测,并用遗传图解说明.(遗传图解的基因型:染色体上有抗倒伏基因用R+表示,没有用R-表示,染色体上有抗虫基因用A+表示,没有用A-表示)

实验方案:____

遗传图解:____.7、细胞膜使细胞成为一个独立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表示物质进出细胞的示意图,图中A表示____分子,B表示____分子.

(2)在a~d的四个过程中,属于主动运输的有____、____,属于自由扩散的是____,属于协助扩散的是____,氧气跨膜运输的过程可用编号____表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可用编号____表示.

(3)细胞能够主动的选择并吸收自身需要的营养物质,从功能上说,细胞膜具有____性.

(4)科学家运用荧光标记法分别标记小鼠和人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进行细胞融合实验,发现小鼠和人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在融合细胞的表面均匀分布,由此证明细胞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性.8、光合作用之谜是经过众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才解开的;以下资料是科学家探究光合作用过程的部分实验,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1864年;萨克斯做了一个实验:他把绿叶先在暗处放置24个小时,然后,他让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他将叶片放在隔水加热的酒精中脱色,再用碘蒸气处理这片叶,发现曝光的一半呈深蓝色,遮光的一半则没有颜色变化.

(1)他把绿叶先在暗处放置24个小时的目的是:____.

(2)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

材料2:1883年;恩吉尔曼把一些好氧并能运动的细菌放入盛有一条丝状绿藻的溶液中并制成装片,放在没有空气和黑暗的环境中,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丝状绿藻,发现细菌只向叶绿体被光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再将棱镜产生的连续的不同波长的光投射到丝状绿藻上,发现好氧细菌主要集中在某些光区.

(3)好氧细菌只向被光照射到的叶绿体部位集中,说明光合作用场所在____.好氧细菌主要集中在____光区域.

(4)科学家发现的光合作用可用下列图解表示;据图回答:

图中①为____,②为____.若突然停止光照,则三碳化合物的含量短时间内将____(填“上升”、“下降”、“不变”).9、(2016•吉林四模)某生物兴趣小组学生利用藓类小叶按下面步骤进行实验:

步骤一: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取一片藓类小叶,盖上盖玻片.

步骤二:在盖玻片一侧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

步骤三: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图所示.

(1)此时细胞发生了____现象,吸水能力变____.图中A、B处的颜色分别是____、____.

(2)如果上述实验步骤二中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的是加有伊红(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的0.3g/mL的蔗糖溶液,则在显微镜下观察到A处颜色是____.若视野较暗,可以调节显微镜,使用____(填“大”或“小”)光圈.

(3)将步骤三所得的玻片标本放在80℃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再观察,A处颜色是绿色,为判断该细胞是否存活,同学在盖破片一侧滴加清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观察到细胞的状态____(填“会”或“不会”)改变.

(4)若观察的玻片标本是动物细胞,用台盼蓝染色剂处理后,细胞不变色,判断该细胞是否存活?____.10、棉花的纤维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棉酚含量由另一对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为快速培育棕色;低酚棉花新品种,育种工作者综合应用了多种育种方法,过程如图.

(1)用60Co照射棉花种子,目的是____.

(2)棕色是____(显性;隐性)性状.

(3)甲的基因型是____;乙自交后代中,白色、低酚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

(4)通过丙过程获得单倍体幼苗,常采用____技术.

(5)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目的是____.在用秋水仙素处理后所获得的植株中,能够稳定遗传的棕色、低酚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11、(2015•泰州二模)小球藻是一种绿藻;鱼腥藻是一种蓝藻,实验人员在15℃时对它们进行单独培养和共同培养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H218O培养小球藻,在叶绿体中最先检测到含有放射性的产物是____.

(2)从结构角度看,小球藻与鱼腥藻的本质区别是____.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两者都是____.

(3)在进行小球藻和鱼腥藻培养时,应将培养瓶放置于____条件下,每天早晚需振荡摇匀培养瓶各一次,目的是____.

(4)实验人员用____方法定时检测培养液中藻类的密度,得到如上图所示曲线.每次检测前也需要振荡摇匀培养瓶,其目的是____.据图分析,单独培养时普通小球藻的数量增长曲线为____型.混合培养时,鱼腥藻和小球藻为____关系.12、科学家已探明艾滋病病毒(HIV)是通过人体T淋巴细胞膜上的CD4受体识别并侵染T淋巴细胞的.回答下列问题:

(1)CD4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HIV以____的方式进入T细胞,并在____(细胞器)的作用下脱去衣壳,释放出____(物质).

(2)H7N9是能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从H7N9与HIV侵染人体的靶系统看,前者是____,后者是____,由此说明____.

(3)为防止病毒增值,研究者用CD4受体修饰过的成熟红细胞引诱病毒识别并侵染,取得了灭活的效果,叙述其机理是____.

(4)实践表明通过____来保护易感人群是目前预防微生物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13、[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科学家从某无限增殖细胞的细胞质中分离出无限增殖调控基因(prG);该基因能激发细胞分裂,这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请回答:

(1)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常用聚乙二醇、____;电激等诱导因素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经选择性培养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验,经多次筛选以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

(2)有人提出;用核移植技术构建重组细胞来生产单克隆抗体,请完成设计方案:

①取____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骨髓瘤细胞中,构成重组细胞.

②将重组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到小鼠____内增殖;以获得大量单克隆抗体.

(3)也有人提出;可以直接通过基因工程导入该调控基因来制备单克隆抗体,其思路如图所示.

①在酶A和酶B的作用下组成重组质粒.

②图中I表示目的基因,对Ⅱ进行检测与鉴定的目的是____,Ⅲ所指的细胞具有的特点是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4、细胞分化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____(判断对错)15、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可以用洋葱叶肉细胞做材料____.(判断对错)16、突然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短时间内,C3酸含量增加,增加的速率也不断增大17、如果光合产物以蔗糖形式输出受阻,则会导致碳反应受阻,但不会影响光反应的进行18、人体所有细胞都有与癌变有关的基因.____(判断对错).19、基因突变一定能改变生物的表现型.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2题,共14分)20、如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分泌细胞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的细胞膜上有____.

(2)正常人饭后,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激素是____,该激素是由____细胞分泌的.

(3)受寒冷刺激时,若图中血管内的信号分子为TSH,则分泌细胞是____(填写内分泌腺名称),靶细胞是____.靶细胞又可分泌____作用于____,以增加机体的产热量.21、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据图回答有关植物激素的问题:

(1)生长素的化学名称是____.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甲图中,可表示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____,可选用图中____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

(2)研究人员用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和赤霉素对某植物种子胚轴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乙图所示.由图可知,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对胚轴的生长具有____作用.根据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推测,实验中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应在图中的____点.

(3)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如丙图所示.根据①③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继而将②组结果与①③组进行比较,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

(4)科研人员利用某些植物;研究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体内各种植物激素的作用.列举部分结果如下:

。生长阶段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种子发芽-++-+花芽形成+++++果实生长+++-+器官脱落++衰老++由表可以看出,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都是受____.

(5)导致水稻恶苗病的植物激素是____.评卷人得分五、计算题(共2题,共16分)22、在某严格自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中,发现甲、乙两类矮生突变体(如图所示),矮化植株无A基因,矮化程度与a基因的数量呈正相关.丙为花粉不育突变体,含b基因的花粉败育.请同答下列问题:

(1)乙类变异是在甲类变异的基础上,染色体的结构发生了____.

(2)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一个四分体中最多带有____个a基因.

(3)甲的自交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乙的自交(各类型配子和植株的成活率相同)得后代F1,F1继续自交,F2

植株矮化程度由低到高,数量比为____.

(4)为鉴定丙的花粉败育基因b是否和a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丙(♀)与甲(♂)杂交得F1.再以Fl做____(父本,母本)与甲回交.2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则基因b;a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则基因b;a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23、西葫芦的果皮颜色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B和b;T与t)控制;其中白、绿、黄三种色素在果皮细胞内的转化途径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图中T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为____.根据上图可知,黄果皮西葫芦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

(2)基因型为BBtt的西葫芦与纯合的黄果皮西葫芦杂交得F1,F1自交得F2.从理论上讲,F2的性状分离比为白色:黄色:绿色=____,这一分离比说明基因B和b、T与t的遗传遵循____定律.

(3)F2的白皮西葫芦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如果让F2中绿皮西葫芦与F1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白色:黄色:绿色比例为____.评卷人得分六、识图作答题(共1题,共7分)24、设小麦的高产与低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AA为高产,Aa为中产,aa为低产。小麦抗锈病(B)对不抗锈病(b)为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以高产不抗锈病与低产抗锈病两个纯种品系为亲本培育高产抗病小麦品种的过程图。试回答:

(1)通过方法①→②获得的高产抗病小麦品种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种。(2)步骤④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步骤⑤中最常用的药剂是__________________。(3)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的_______________(填步骤代号)。(4)经步骤⑥(人工诱变)处理获得小麦品种不一定是高产抗病类型,这是因为诱发突变是______________,而且突变频率____________。(5)已知小麦是两年生植物(第一年秋冬季播种,第二年春夏季开花、结果),则通过“①→④→⑤”途径获得基因型为AABB小麦植株至少需要_________年。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A【分析】【分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且都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连接在同1个碳原子上,氨基酸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过程是1个氨基酸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发生反应产生1分子水,因此形成的多肽链中,一条肽链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该多肽链是1条肽链,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肽链含有肽键是109个,因此是由110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根据R基不同分为20种,因此该多肽链中的氨基酸最多有20种.

故选:A.2、C【分析】【分析】本题的知识点是生物的种间关系,生物的共同进化,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获取结论的能力。生物的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选择、相互影响中共同发展;由题干信息可知,黄猄蚁捕食寄生榕小蜂,寄生榕小蜂通过在榕果表面产卵影响榕果产量,传粉榕小蜂能促进传粉增加榕果产量,黄猄蚁捕食寄生榕小蜂、不捕食传粉榕小蜂而间接增大榕果的产量,因此榕小峰、黄猄蚁、榕树之间是相互影响、共同进化的。【解答】A.黄猄蚁与寄生榕小蜂之间是捕食关系;存在能量流动,A错误;

B.寄生榕小蜂与传粉榕小峰之间不是寄生关系;寄生榕小蜂与聚果榕是寄生关系,B错误;

C.由分析可知;两种榕小峰;黄猄蚁、榕树之间存在共同进化,C正确;

D.传粉榕小峰与聚果榕之间存在捕食关系;但是不存在竞争关系,D错误。

故选C。【解析】【答案】C3、D【分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吞噬细胞内溶酶体的产生和作用过程,溶酶体由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分为异噬溶酶体和自噬溶酶体,其中异噬溶酶体的作用是消化分解外来的病原体,而自噬溶酶体的作用是消化分解细胞中衰老损伤的细胞器.【解析】【解答】解:A;溶酶体内水解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A错误;

B;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被细胞重新利用或者排除细胞外;B错误;

C;原核细胞内不含溶酶体;C错误;

D;溶酶体膜使溶酶体中水解反应局限在一定部位;溶酶体一旦破裂可能导致细胞自溶死亡,D正确.

故选:D.4、B【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已知决定卷舌的基因是显性基因A;决定不卷舌的基因是隐性基因a,则不卷舌个体的基因组成aa,一对不卷舌的夫妇,他们传给子女的基因都是a,即他们子女的基因组成是aa,表现为不卷舌,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与性状的关系。【解析】【答案】B5、A【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胚胎移植实质是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故供体和受体的生理状态必须一致,故A正确;受体子宫对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故B错误,早期胚胎与受体子宫不发生排斥反应,并能建立组织上和生理上的联系,是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移植时的固有属性,因此在进行胚胎移植时不是必须考虑的,故C错误;早期胚胎与供体子宫不会建立组织上的联系,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胚胎移植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解析】【答案】A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6、易位(或染色体结构变异)植物细胞的全能性F2实现种间遗传物质的交换(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克服物种间生殖隔离的障碍);目的性强(针对性强);可同时导入多个目的基因用F1植株与野生型玉米杂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与比例【分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利用植物染色体杂交技术,将携带R(抗倒伏基因)和A(抗虫基因)的豌豆染色质片段直接导入玉米体细胞,两种染色质片段可随机与玉米染色质融合形成杂交细胞,将杂交细胞筛选分化培育成既抗虫又抗倒伏性状的可育植株(F1).【解析】【解答】解:根据题干信息“两种染色质片段可随机与玉米染色质融合形成杂交细胞”可知,杂交细胞发生的是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杂交细胞培育成F1植株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F1相当于双杂合子,则该杂交植物在F2代首次出现性状分离,其中既抗虫又抗倒伏个体(A_B_)所占比例为×=.

(2)植物染色体杂交育种的优点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缩短育种时间;可同时导入多个目的基因;目的性强等.

(3)若R(抗倒伏基因)和A(抗虫基因)导入到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如图一的杂交细胞),则F2代会有4种表现型:只抗虫不抗倒伏、只抗倒伏不抗虫、既抗虫又抗倒伏、既不抗虫又不抗倒伏的,可是科研小组利用相同技术进行了同样的育种过程,却发现F2出现了不同情况;只出现3种表现型:只抗虫不抗倒伏;只抗倒伏不抗虫、既抗虫又抗倒伏,那说明R(抗倒伏基因)和A(抗虫基因)导入到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图示如下:

(4)一般验证一个体的基因型用该个体和隐性表现型的杂交,即测交,故实验方案:用F1植株与野生型玉米杂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与比例,遗传图解如下:

故答案为:

(1)易位(染色体结构变异)植物细胞的全能性F2

(2)实现种间遗传物质的交换(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克服物种间生殖隔离的障碍);

目的性强(针对性强);可同时导入多个目的基因。

(3)

实验方案:用F1植株与野生型玉米杂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与比例。

遗传图解:

7、蛋白质磷脂adbcba选择透过性一定的流动性【分析】【分析】由题干和题图信息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有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相关探索实验的相应结论.明确知识点后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然后解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析】【解答】解:(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脂质(磷脂含量最丰富;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和蛋白质.

(2)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被动运输特点:顺浓度梯度运输,不消耗能量.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所以b表示自由扩散,c表示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的特点: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消耗能量,需要载体蛋白,所以a和d表示主动运输,但运输方向不同,a是细胞外运输到细胞内,d是从细胞内运输到细胞外.氧气的运输方式自由扩散b;小肠绒毛吸收葡萄糖是主动运输a

(3)细胞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4)人鼠细胞的融合实验说明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故答案为:

(1)蛋白质磷脂。

(2)a、d,bcba

(3)选择透过性。

(4)一定的流动性8、消耗掉叶片中的淀粉叶片在光下能产生淀粉叶绿体红光和蓝紫O2ATP上升【分析】【分析】(1)萨克斯的实验中设置了对照试验;遮光和不遮光的叶片形成对照试验,检测实验结果的时候,但是要排除叶片中原来的淀粉的影响.

(2)光合作用的具体的过程:

①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

a.水的光解:2H2O4[H]+O2

b.ATP的生成:ADP+PiATP

②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a.CO2的固定:CO2+C52C3

b.三碳化合物的还原:2C3(CH2O)+C5+H2O

(3)根据图中所示的物质的变化可知①是氧气、②是ATP.【解析】【解答】解:(1)本实验的目的是检测光合作用的产物;但是要排除原来进行光合作用时产物的影响,所以要暗处理,目的是消耗掉叶片中的淀粉.

(2)由于用碘液进行检测;发现变蓝,说明叶片在光下能产生淀粉.

(3)好氧细菌的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所以氧气越多的地方好氧细菌就越多,而叶绿体能够产生氧气,所以在光下好氧细菌只向被光照射到的叶绿体部位集中,说明光合作用场所在叶绿体.光合作用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基本不吸收绿光.

(4)水光解的产物是[H]和氧气,光反应的产物[H]和ATP用于暗反应还原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如果突然停止光照,会导致光反应的产物[H]和ATP的含量下降,导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反应减弱,进而导致三碳化合物的消耗减少,但二氧化碳的固定还在继续,所以细胞内的C3含量将会上升.

故答案为:

(1)消耗掉叶片中的淀粉。

(2)叶片在光下能产生淀粉。

(3)叶绿体红光和蓝紫。

(4)O2ATP上升9、质壁分离大无色绿色红色大不会存活【分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观察到的视野图,视野中细胞可能出于质壁分离状态,也可能出于质壁分离复原状态.由于细胞壁具有全透性,所以A处充满外界溶液,而B处为细胞质中的叶绿体,呈绿色.【解析】【解答】解:(1)细胞处于0.3g/mL的蔗糖溶液;细胞失水,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细胞液浓度增加,吸水能能力变大.A处充满外界蔗糖溶液,是无色的;B处是藓类小叶的叶绿体,呈绿色.

(2)若实验步骤二中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的是加有伊红(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的0.3g/mL的蔗糖溶液;则在显微镜下观察到A呈红色;B处呈绿色.若视野较暗,可以调节显微镜,使用大光圈,也可以调节反光镜.

(3)如果将上述实验步骤三中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的藓类小叶的装片;放在80℃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装片中的藓类小叶保持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正常情况下,叶绿素分子不会出细胞,如果A处呈绿色,则可能是高温使细胞膜;叶绿体膜失去选择透过性,叶绿素等色素进入A处导致的,即细胞失去活性,则在盖破片一侧滴加清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观察到细胞的状态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

(4)若观察的玻片标本是动物细胞;用台盼蓝染色剂处理后,细胞不变色,说明细胞存活.

故答案为:

(1)质壁分离大无色绿色。

(2)红色大。

(3)不会。

(4)存活10、诱发基因突变显性AaBB25花药离体培养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成为纯合体25【分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过程图,经过诱变处理后,出现棕色和低酚两种新性状.棕色个体自交,后代出现白色性状,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棕色相对于白色是显性性状;高酚个体自交,后代出现低酚性状,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高酚相对于低酚是显性性状.【解析】【解答】解:(1)用60Co照射棉花种子,目的是诱发基因突变,使a基因突变成A基因、B基因突变成b.

(2)从诱变当代棕色高酚甲个体自交;后代出现棕色和白色两种性状,说明棕色为显性性状;从诱变当代白色高酚乙个体自交,后代出现低酚和高酚两种性状,说明低酚为隐性性状.

(3)从诱变当代个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即可判断出棕色高酚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白色高酚乙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乙自交后代中,白色低酚植株所占比例为25%.

(4)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原理;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将杂交产生的棕色高酚植株经减数分裂产生的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

(5)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目的是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成为纯合体.由于杂交产生的棕色高酚基因型为AaBb,产生的配子有AB、Ab、aB、ab4种;所以在用秋水仙素处理后所获得的植株中,能够稳定遗传的棕色;低酚植株所占比例为25%.

故答案为:

(1)诱发基因突变。

(2)显性。

(3)AaBB25

(4)花药离体培养。

(5)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成为纯合体2511、氧气有成形的细胞核生产者光照充足使小球藻和鱼腥藻彼此分散开来,以充分利用光照及溶液中的营养物质抽样检测使其分布均匀,减少取样误差S竞争【分析】【分析】据图分析,单独培养小球藻呈现S型曲线;单独培养鱼腥藻呈现J型曲线,共同培养鱼腥藻也呈现J型曲线,不过增长率下降.【解析】【解答】解:(1)用H218O培养小球藻;在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进行水的光解形成氧气和[H],则最先检测到含有放射性的产物是氧气.

(2)小球藻是一种绿藻;属于真核细胞,鱼腥藻是一种蓝藻,属于原核细胞,则小球藻与鱼腥藻的本质区别是有成形的细胞核.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两者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

(3)小球藻和鱼腥藻属于自养型生物;则培养时,应将培养瓶放置于光照充足条件下,每天早晚需振荡摇匀培养瓶各一次,使小球藻和鱼腥藻彼此分散开来,以充分利用光照及溶液中的营养物质.

(4)检测培养液中藻类的密度用抽样检测方法;得到如上图所示曲线.每次检测前也需要振荡摇匀培养瓶,其目的是使其分布均匀,减少取样误差.据图分析,单独培养时普通小球藻,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基本不变,增长曲线为S型.混合培养时,鱼腥藻和小球藻为竞争关系.

故答案为:

(1)氧气

(2)有成形的细胞核生产者。

(3)光照充足使小球藻和鱼腥藻彼此分散开来;以充分利用光照及溶液中的营养物质。

(4)抽样检测使其分布均匀,减少取样误差S竞争12、蛋白质(糖蛋白)胞吞溶酶体RNA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病毒对宿主细胞具有选择性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核糖体等结构,病毒在其中无法增接种疫苗【分析】【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有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艾滋病的流行和防治,明确知识点后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然后解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析】【解答】解:(1)细胞膜上受体的本质是糖蛋白.HIV属于病毒;由蛋白质与核酸构成,大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溶酶体水解蛋白质释放核酸,HIV是RNA病毒,故释放出RNA.

(2)从H7N9侵染人体的靶系统是呼吸系统;HIV侵染人体的靶系统是免疫系统,由此说明病毒对宿主细胞具有选择性.

(3)为防止病毒增殖,研究者用CD4受体修饰过的成熟红细胞引诱病毒识别并侵染;而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核糖体等结构,病毒在其中无法增殖.

(4)接种疫苗是目前预防微生物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可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使得机体具有免疫能力.

故答案为:

(1)蛋白质(糖蛋白)胞吞溶酶体RNA

(2)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病毒对宿主细胞具有选择性。

(3)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核糖体等结构;病毒在其中无法增殖。

(4)接种疫苗13、灭活的病毒特定抗原刺激的B淋巴腹腔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和是否表达既能无限增值,又能产生特定抗体【分析】【分析】据图分析,用酶A(限制酶)处理供体DNA分离出无限增殖调控基因,用同种限制酶切割质粒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用酶B(DNA连接酶)处理形成重组质粒,导入Ⅱ(效应B细胞),形成重组细胞Ⅲ,特点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定抗体.【解析】【解答】解:(1)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常用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电激等方法诱导动物细胞融合.

(2)用细胞核移植技术构建重组细胞来制备单克隆抗体.

①取特定抗原刺激的B淋巴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骨髓瘤细胞中,因为骨髓瘤细胞的细胞质中有无限增殖调控基因(prG);构成重组细胞.

②将重组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以获得大量单克隆抗体。

(3)分析图,将无限增殖调控基因(prG)直接导入B细胞;能获得单克隆抗体.

①制备的重组质粒中含有的目的基因无限增殖调控基因.

②将重组质粒导入细胞Ⅱ;即效应B细胞,对Ⅱ重组细胞进行检测与鉴定,目的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和是否表达;重组细胞Ⅲ的特点是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定抗体.

故答案为:

(1)灭活的病毒。

(2)①特定抗原刺激的B淋巴细胞②腹腔。

(3)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和是否表达。

既能无限增值,又能产生特定抗体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4、×【分析】【分析】细胞分化是起源相同的一种或一类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分化的结果是产生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细胞,进而形成不同的组织、器官;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量增加,细胞形态、结构、功能不发生变化.【解析】【解答】解:细胞分裂间期是细胞周期的一部分;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量增加,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发生改变,因此细胞分化不发生在细胞周期中,细胞分化和细胞分裂是细胞生命历程中的两个过程.

故答案为:×15、√【分析】【分析】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有关有机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因此可根据某些化学试剂产生的颜色反应鉴定相关有机物的存在.如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解析】【解答】解:“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步骤: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水解时细胞死亡;冲洗可冲去细胞中色素,故可用于观察DNA和RNA分布.

故答案为:√.16、F【分析】略【解析】F17、F【分析】略【解析】F18、√【分析】【分析】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1)原癌基因是细胞内与细胞增殖相关的基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在进化上高等保守.当原癌基因的结构或调控区发生变异,基因产物增多或活性增强时,使细胞过度增殖,从而形成肿瘤.

2)抑癌基因也称为抗癌基因.正常细胞中存在基因,在被激活情况下它们具有抑制细胞增殖作用,但在一定情况下被抑制或丢失后可减弱甚至消除抑癌作用的基因.正常情况下它们对细胞的发育、生长和分化的调节起重要作用.【解析】【解答】解: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正常体细胞内都含有;故人体所有细胞中都有与癌变有关的基因.

故答案为:√.19、×【分析】【分析】本题是对基因突变、转录和翻译过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的考查,回忆基因突变、转录和翻译过程及基因与性质的关系,然后解答判断.【解析】【解答】解:基因突变引起生物表现型改变的原因是由于基因突变;可能会导致转录形成的密码子发生变化进而导致翻译形成的蛋白质发生变化,进而使性状发生变化所致,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多个密码子可以编码同一种氨基酸,因此基因突变不一定能改变生物的表现型;同时若是显性纯合子一个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生物的表现型为不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四、简答题(共2题,共14分)20、受体(糖蛋白)胰岛素胰岛B垂体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全身细胞【分析】【分析】据图分析;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进入体液→体液运输→靶细胞受体信息→靶细胞.

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作用,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解析】【解答】解:(1)由于靶细胞膜上有受体;所以分泌细胞的分泌物能与靶细胞相互结合.

(2)正常人饭后血糖浓度升高;此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以降低血糖浓度,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

(3)受寒冷刺激时;若图中血管内的信号分子为TSH,即促甲状腺激素,则分泌细胞是垂体,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故靶细胞是甲状腺.甲状腺又可分泌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全身细胞,促进代谢,以增加机体的产热量.

故答案为:

(1)受体(糖蛋白)

(2)胰岛素胰岛B

(3)垂体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全身细胞21、吲哚乙酸Ⅱd抑制B顶芽的存在会抑制侧芽的生长细胞分裂素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或“细胞分裂素可缓解顶端优势”)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赤霉素【分析】【分析】据图甲分析: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所以甲图中Ⅰ代表双子叶植物;Ⅱ代表单子叶植物,图中d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既可以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又可以促进单子叶植物的生长,所以该点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作为除草剂.

据图乙分析:使用CaCl2溶液后;植物的生长速率明显减慢.

据图丙分析:①③组的单一变量是有无顶芽,有顶芽时,侧芽不生长,没有顶芽时侧芽生长,说明顶芽的存在会抑制侧芽的生长.②组结果与①③进行比较,具有细胞分裂素,可见,细胞分裂素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解析】【解答】解:(1)生长素的化学名称是吲哚乙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说明双子叶杂草比单子叶农作物对生长素敏感,即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Ⅱ,选择d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同时又促进单子叶农作物的生长.

(2)加入CaCl2后,乙图曲线下降,说明一定浓度的CaCl2对胚轴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赤霉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结合曲线图可知实验中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在图中的B点.

(3)①③组的单一变量是有无顶芽;有顶芽时,侧芽不生长,没有顶芽时侧芽生长,说明顶芽的存在会抑制侧芽的生长.②组结果与①③进行比较,具有细胞分裂素,可见,细胞分裂素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

(4)由表可以看出;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都是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这种调节受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调控.

故答案为:

(1)吲哚乙酸Ⅱd

(2)抑制B

(3)顶芽的存在会抑制侧芽的生长细胞分裂素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或“细胞分裂素可缓解顶端优势”)

(4)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5)赤霉素五、计算题(共2题,共16分)22、重复43:2:3父本全为矮化正常:矮化=1:1【分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图示植物是严格自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而甲、乙是两类矮生突变体,说明a基因是A基因经突变形成.【解析】【解答】解:(1)甲类变异属于基因突变;由于乙类变异是在甲类变异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是染色体的结构发生了重复.

(2)乙减数分裂产生含2个a基因和不含a基因的2种花粉;在分裂前期,由于染色体的复制,所以一个四分体中最多带有4个a基因.

(3)甲减数分裂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