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背景下税收征管的挑战及其完善路径【8900字(论文)】_第1页
数字经济背景下税收征管的挑战及其完善路径【8900字(论文)】_第2页
数字经济背景下税收征管的挑战及其完善路径【8900字(论文)】_第3页
数字经济背景下税收征管的挑战及其完善路径【8900字(论文)】_第4页
数字经济背景下税收征管的挑战及其完善路径【89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字经济背景下税收征管的挑战及其完善数字经济是指以现代网络信息、知识为重要产出要素、以现代的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载体、以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高效应用作为生产效益提高与国民经济结构优化的主要驱动力的各种社会活动。数字经济的内涵与外延也正在不断地丰富,就实质上而言,是利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等对现代数字化生产的信息资源和知识产品进行多样化筛选、综合管理分类、实际运用及其成果反馈,以及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数字化技术设施等各类大数据资源和信息价值链要素,以达到对资源有效运用的一个全要素数字化技术经营转型结果。数字经济具有虚拟化特性、高度粘附性、高价值附加性、高度融合性等特点。数字经济创造了全新的发展模式,产生了大量诸如电商、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虚拟货币等的数字产品,也极大地降低了传统线下市场交易中的费用(通行成本、用人成本等)。传统的交易中的价值形成方法也因数字经济的到来而改变,所有消费者都是站在需求的角度产生大量的信息资源,而销售商则是站在供给的角度,结合自身信息资源,消费者产生的数字信息进行强大的数据挖掘,对其进行合理配置,实现信息资源再分享,促进了消费者和销售商之间信息资源的交换,形成高附加价值,二者各取所需实现了共创双赢的态势。在实体市场经济下,因为信息的不对称,市场产品不能够充分地按需要制造,这样,市场就会出现过剩缺口和短缺缺口的现象。数字经济对大数据进行加工分析,将最后形成的信息变为对企业发展有用的"到很多行业当中,深远影响和变革着产业发展结构,并对我国税收征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数字经济背景下的税收征管模式进行研究,为我国的税收征管工作提供思路。(一)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由于当前网络信息技术和中国传统企业文化的进一步融合,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迈向了新台阶,各种数字经济产业均呈现了飞速上升态势(详见表2-1),社会经济生活全面网络化,意味着我国已经进入了数字经济的时代。与2005年相比,我国2020年数字经济规模飞速的增长,从2.6万亿元增长至39.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从14.2%达到了38.6%(如图2-1)。3020112014201720图2-1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及其占比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无比重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传统的市场实体经济。在此期间,我国的互联网产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疫情期间的各种信息数据,都是通过互联网的传播,从而达到实时更新的效果。同时,我国互联网行业也抓住了机遇,实现快速发展,衍生了各种各样的网络行业,用户规模也呈飞速上升趋势,各种网络行业市场规模快速扩大(如表2-1)。电子商务网络出行网络游戏网络教育网络医疗市场规模37.21万亿2886亿3405.9亿1961亿同比增长-15.7%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上述统计资料证实,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势头不断增强.在电子商务发展、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等方面,我国数字经济持续激发发展动力,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4(二)数字经济对国家税收征管带来的影响1.数字经济使得我国税务稽查部门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国目前的税收征管体系融合了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这些技术的有效运用,大大改善了税务部门税收征收能力和涉税管理水平。而税务部门运用这种信息技术,也可以有效地提高稽查的效率。区块链的电子商务发票系统具备了全程无纸化、数据信息完整捕捉、安全、无法伪造等优点,为税务稽查部门创造了全新的证据链条,更快捷地掌握相关的涉税信息,税务稽查的有效性也得以明显提高。由于数字科技大大丰富了税务稽查工作的方法,“互联网+税务”让智慧查账、数据共享、避免盲点在未来的税务稽查工作中成为大势所趋。2.数字经济的产生,使得我国数字经济产业的种类和市场规模逐渐增加,这无疑地为我国税源的扩大提供了机会。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指出,我国产业数字化规模在2020年达到了31.7万亿元,占数字经济比重为80.9%,占GDP比重为31.2%,数字经济市场的兴起为我国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互联网+"经济模式助力传统中小企业的发税源,从而达到了国家税源不断扩大的目的。3.数字经济的到来,也让我国税收流失问题严重,应得到重视。数字经济领域的税收征管风险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尽管网上零售总额在逐渐扩大,但与此同时税收流失率却在日渐增多(如表2-2),由此可见,网上零售业的税费流失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年份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电商交易税收流失(亿元)网上交易税收流失(亿元)电商交易税收流失占总税收的比率(%)网上交易税收流失占总税收的比率(%)根据“税收流失率”法计算的数据结果,2019年,电商交易的税收流失额已经高达41145.42亿元,占总税收比率为26.04%,该税收流失规模相比于2015年翻了一番。2019年网上交易的税收流失规模达到了12567.52亿元,占总税收的比重为7.95%,与2015年相比翻了3倍左右。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电商交易(一)纳税主体不清晰体交易改变为网络交易、电商,由于网络交易平台的存在,商品的供应方和资金收款的确认方被相互分离,从而导致了纳税主体的增多,要确定纳税主体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判断一个主体是否具有纳税义务,原本可以通过判断它是否为法人组织,但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交易双方可能会通过互联网等虚拟平台隐瞒身份、住所等信息,甚至更有可能编造交易信息。由于许多自然人之间的商品交易并不传统定义下的纳税主体变得越来越难受到法律有效约束,对纳税主体的定义也越来越模糊,甚至不能清晰地划分其是否为法人组织。此外,由于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的出现,导致了许多自然人之间所缴纳的款项未被有效融入到税务机关的监督之中,再加上由于现阶段电子交易平台的水平参差不齐、纳税人的自主纳税意识不足,以及现有的征收体制中针对数字经济企业缺乏清楚地划分,也很有可能使得税收征管部门在电子商务交易中出现了盲点,从而导致大量的税款流失。(二)征税范围不明确数字经济衍生了许多新型产品与技术,区块链、第三方支付、电子商务等交易模式具有的即时性和直接性等特征,使数字化经营收入所得归属尚不清楚,例如无形资产销售和特许权使用费就难以轻易划分。税种的归属不一样,其适用的税率也会有所区别,这就容易在税种分类的工作上产生问题,从而使得征收范围划分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对企业征税的另一重要依据是根据其是否在来源地国家设有常设机构,在实体经济中这些常设机构是一个物理实体的形式出现,用设置网上服务器、网盘、邮箱等的虚拟数字化场地的方式,这些情形都颠覆了传统常设机构对物理空间形态的要求。(三)跨境交易避税严重在税收征管过程中很难对纳税主体的资金流动进行全方位监管。第二,涉税信息的集中程度也会对税务稽查工作质量和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数字经济环境下,产业类型繁多,市场规模庞大,导致各类涉税信息比较离散,无法集中分布,从而税务稽查部门对涉税信息的采集容易出现误差,稽查的效率也会因此收到影响。交易双方还会利用网络交易平台的特性和双方的利益关系,多列支出、少列收入,从而降低税收效率,导致税款流失。现如今,例如微信、支付宝这样的支付方式已普及全国,更多的小规模实体经营户会选择通过很难获取如缴税地址、缴纳日期等一些涉税信息,甚至还需要联系第三方平台公司查证,这大大的增加了税务部门稽查难度。第三,涉税信息的收集往往要求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而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或许会出现数据孤岛的情况。拿电子发票的使用情况来说,由于各地方税务机关的电子发票技术标准、服务规范和使用方法各有差别,各地方政府无法统一的把信息数据集中起来并加以分析管理工作,从而影响了电子发票的实际使用效果。从纳税评价角度上来看,由于目前的纳税评价制度对于中小型企业的纳税风险还无法精准识别,但对大规模的企业还是可以鉴别,只能采取抓大放小的方式,这样一来就给一些中小企业钻了空子,逃离税务机关的监管,从而导致了税款流失。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给我国的税收征管系统带来了多种多样的影响与挑战。因此对数字经济背景下的税收征管风险预警必须从多种视角考虑,以与数字经济等新模式的发展相匹配。(一)建立第三方平台代扣代缴制度首先,设立第三方平台的代扣代缴制度是让税务机关对各类数字经济行业进行更好的监管的一个可选的选项。由于数字经济行业的交易活动的全部程序都是借助第三方平台来完成的,所以第三方平台能够掌握企业在平台上交易的资金流通情况,并且第三方平台在交易结束前有暂时保存、管理企业的每笔交易金额的权力,在完成全部交易之后,本笔数额才会由第三者网络平台提供给经销商,因此可见授权第三者网络平台实行代扣或代缴机制的设置具备可能性。其次,在设置了第三方数据网络平台的代扣代缴机制之后,税务部门就只需监管第三方数据交换平台的代扣代缴状况,这不仅减少了征管成本,征管效率也会得到大幅提高。税务部门和第三方数据网络平台联合,形成数据信息互动机制,征税部门能够根据在该网络平台上的活动所收集到的涉税信息数据,分析出第三方数据网络平台代扣代缴的实现状况等。还有助于税务机关进行与网络平台上财务数据的互动,进一步增强对企业纳税人的资本监测能力和对在线交易过程的财务数据进行预判、对比和数据分析能力,最后还能够实现把企业纳税人自动申请的财务数据与已预缴税款有机地结合,为政府更好的出台相应政策提供了基础。(二)划分纳税主体,构建和健全数字经济行业纳税人登记体系1.加强数字经济模式下从业者的税务登记工作,简化登记手续。在数字经济背景下,税务机关要能够更好地界定纳税主体,逐步做好对从业者地税务登记管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步。税务机关的监管范围应该逐步扩大,涵盖每个商户以及各种数字经济平台。与此同时,税务机关还应该要求商户和平台按时到当地的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鉴于网络平台上的个人经营者总量庞大,税务部门就需要及时实施精简个人经营户的税收办理程序。可从缩短办事过程,并赋予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三)合理确定和行使税收管辖权者都为具有一般纳税人资质的公司,均处于税务登记所在地的地方税务机关管理范畴,由当地税务机关对于其代扣代缴纳税完成情况及其对所缴纳收入的税费征收状况实施监督。再次,对于很多具有临时性特征和进行跨国交易的供应商而言,适用的税收管辖原则可以结合属人属地原则,并设立了线上代扣代缴系统,与相关平台部门开展合作并按照当地的实际状况执行代扣代缴。例如现在的网络主播,他们的直播活动可以在多个互联网平台进行,所以其收入的来源也是五花八门,由各个网络平台汇集而成。对于此种情况,税务部门应该结合属人和属地原则,与网络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对各个主播的收支平台实施统一管理和全方位监督管理,加强跨地域协查的力量,对网络主播的纳税状况实施全面审核,强化对网络主播及其所属企业的监督,以确认网络主播及其个人收入的税务收入等。(四)建立全国涉税信息智能共享网络平台首先,建立一个全国涉税信息智能共享网络平台,仅仅依靠税务机关一方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与其他相关部门包含第三方网络平台、商业银行等的协助合作,让其协助国家税收征管工作。在税收立法的支持的条件下,确定各级政府各部门对协税护税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并推动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以强化联合执法力量,严厉打击不同形式的逃税。各个单位间应当共同履行起协税护税的义务,以保证国家的税款来源。国家税务总局、交通运输部和人民银行等有关主管部门,应当联合协商出台相应政策,助力我国税收征管工作。其次,要从税收来源的角度着手,多方位地掌握企业的运营状况,并利用大数据分析各行业的经济特征和经营方式,全面了解掌握纳税人的交易活动和资金流动。还要定期开展各行业税务评价工作,产效信息的使用价值,提高企业税务征收与风险预警策略的合理性,防止避税现象。再次,根据大数据评估的企业风险等级,设置不同的稽查方式。对风险系数较小的企业,平台会对其进行风险提醒,并责令其在规定时间内改正;而如果企业风险系数很高,平台将自动传送信息到税务征收机关的监控系统,得到税务机关的注意,并及时实施专门监督。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动化的企业纳税风险数据库,有利于防范企业税收风险。最后,金融监察部门也应该与其他部门紧密合作。在大数据的背景下,金融监管部门对于经营者的交易活动,资金流动情况等重要信息掌握的较为全面,且能够轻易获取,所以要防止新兴商业的税务征管风险,构建税银企涉税信息共享制度也是关键一步。(五)积极参与国际税收规则和国际税收协定的制定1.健全跨境数字经济税收征管制度体系一方面,对于跨境的数字经济交易活动,与海关部门的协作工作必不可少。税务部门应同海关部门一起,深入研究数字经济背景下纳税人的跨境交易活动的税收征管制度体系。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根据现有的个人所得税管理制度,加强对自然人所进行的涉税相关活动的收入所得的监督管理。而另一方面,对跨境交易也有必要考虑建设相关的涉税活动信息库,构建动态化的纳税人收入来源的监测系统和评价指标体系,更好的对交易活动的情况和各种经济行业的发展状况整体综合掌握。比如根据新的数字经济中纳税人市场主体的行业收益率、成本率、综合评估税费缴纳率等,并构建了重要的涉税数据分析系统,进行对涉税市场主体的综合评估纳税企业管理数据分析,利用各种数据分析的相互交换,从而构成了整体税收征管的强大综合力量。2.在国际合作基础上制定的国际税收协定业利用漏洞进行偷逃税、避税行为。同时还要积极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国外企业“走进来”,充分利用国际税收优惠,为它们提供正确的税收指导,维护保障我国税收收入提出完善路径,期望我国税收征管制度能够更加科学良好的发[参考文献][1]谢波峰,陈灏.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税收政策与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