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元素或物质推断题训练_第1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元素或物质推断题训练_第2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元素或物质推断题训练_第3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元素或物质推断题训练_第4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元素或物质推断题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一一元素或物质推断题专题训练

1.X、Y、Z、W、M为短周期主族元素,25c时,其最高价氯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浓度均为O.Olmo卜L")溶液的pH

和原子半径的关系如图所示。

(2)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ZW(>或v)

(3)X、M两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M反序:XM(>或<)。

(4)X的氢化物与Z的氧化物反应后生成的化合物中的化学键类型是

2.己知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根据如图所示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⑤⑧

红褐色固体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B:、C:、F:,

(2)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

(3)写出反应⑧的化学方程式:。

(4)若由D-C加入的为铁粉,写出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o

(5)检验D中金属阳离子操作方法是。

3.I.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g,、Mg2*.Fe“、Na+、、OH.NO;中的几种,请填写下列空白:

(1)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o

(2)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取(2)中的滤液,加入过量的烧碱,出现白色沉淀。

(3)综上所述,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可能存在的离子是。

II.为防治碘缺乏病,通常在食盐中添加少量的碘酸钾(KIO)碘酸钾和碘化钾在酸性溶液中能发生下列反应:

KIO3+5KI+3H2sos=31,+3K2SO4+3H,Oo回答下列问题:

(4)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5)当有0.3molk生成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6)C1Q为淡棕黄色气体,可由新制的HgO和CQ反应来制备,该反应为歧化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为同一种物质的

反应)。则制备C1Q的化学方程式为

4.A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B和D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F是高分子化合物。

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RCHO一即।-RCOOH

(DA分子的结构简式为;D中官能团名称为o

(2)在反应①〜⑥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属于取代反应的是(填序号

(3)B和D反应进行比较缓慢,提高该反应速率的方法主要有、;分离提纯混合物中的G所选用的的

试剂为,实验操作为。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B-C:;

④B+D—G:;

⑥A_F:o

5.A、B、C、D、E分别是铁或铁的化合物。其中D是一种红褐色沉淀。其相互反应关系如图所示:

+。2①

「A③④

+HC1②?V

E

J

根据如图所示变化,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E的化学式:A,E

(2)写出其中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试卷第2页,共6页

A—B:;

B->D:;

(3)C中加入NaOH溶液,看到的现象是o

6.有A、B、C、D、E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的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两

倍,D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D的单质在高温下与C的单质充分反应,可以得到与E单质颜色相同

的淡黄色固态化合物,试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1)元素名称:A:B:E:

(2)B、C、D、E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以下同),D2c2的电子式

,所含化学键.

(3)写出AC?与D2c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C、E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较高的是,原因是。

(5)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AC2的形成过程。

7.下表为短周期元素,表中所列序号分别代表一种元素。(除说明外都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上述元素中金属性最强和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名称分别是_、_;

(2)①和②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较强的是(写亿学式):_;

(3)在上述元素中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酸为一;写出⑤单质与③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描述H2在⑧单质中燃烧的现象

(4)现有上表中某一种元素,其单质通入到紫色石蕊溶液中的现象为先变红后褪色,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

(5)比较②和③对应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较小的是(用相应离子符号表示)

(6)写出③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电子式—:其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

8.某工业废水中仅含下表离子中的5种,且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均为0.2mol/L。

阳离子K+Mg2+Fe3+Al3+Fe2+

222

阴离子ci-CO3NO3-SO4-SiO3-

欲探究废水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I.用铝丝蘸取少量溶液,在火焰上灼烧,无紫色火焰(透过蓝色钻玻璃观察)。

n.取少量溶液,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

HL另取溶液加入少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此时溶液依然澄清,且溶液中阴离子

种类不变.

IV.向IH中所得的溶液中加入B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请推断:

(1)写出01中产生无色气体有关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及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O

(2)由HI可确定该工业废水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

(3)原溶液中所含阳离子是一,阴离子是一o(写离子符号)

9.T、W、X、Y、Z为前四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有关五种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描述如下:

元素符号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T其一种无色氧化物遇空气变为红棕色

W其单质和化合物的焰色反应焰色均呈黄色

X基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l)b(n+l)pz

Y单质常温下为气体,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Z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56,中子数为30

(l)Z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族,其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2)T的一种化合物为T2Hn该分子中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数目之比为,T的最低价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

物的水化物能发生化合反应,其产物属于晶体。

(3)W、X和Y三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为(填元素符号);W、X和Y的简单离子的半径从小到大的

顺序为(用离子符号表示)。

(4)Z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0.有X、Y、Z三种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1)若X、Y、Z三种物质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三个反应均为化合反应,则Y的化学式为,Z的电子式为

;Y、Z两种物质相比,相同的化学键类型为,当由X制取Z的上述两种途径生成Z的量相

等时,转移电子数目比为。

⑵若X、Y、Z三种均为常见化合物且三种物质中均含有相同的两种短周期元素,0.1mol/L的三种物质的溶液pH:

试卷第4页,共6页

Y>X>Z>7,则①的化学方程式为,③的离子方程式为o

(3)若X、Y、Z三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X是单质,Y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盐,②的反应条件为电解,

则②的化学方程式为,③的离子方程式为。

II.元素X、Y、Z、M、N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

数之比为3:4;M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之比为4:3;N「、Z\X+的离子半径逐渐减小;化合物

XN常温下为气体。据此回答:

(1)M在周期表的位置__________:X、Y、Z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2)N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o

(3)M与Fe与氢氧化钠溶液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

(4)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M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为

12.下表中实线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边界,其中上边界并未用实线标出。

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周期表中基态G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o

(2)Fe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分区;Fe与CO易形成配合物Fe(CO)5,在Fe(CO)5中铁的化合价为。

(3)在CH4、CO、CH30H中,碳原子采取sp3杂化的分子有。

(4)根据VSEPR理论预测ED4-的空间构型为。B、C、D、E原子相互化合形成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

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的分子的分子式为________(写2种)。

13.现有常见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转化(图中有些

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标出)。

已知:A的焰色反应为黄色。

厂|气隼甲I黄绿,气体气体丙T_»|物'E

属①金属C④

A沉淀H

物质G卜黄绿?体乙I物IF

物质D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为,写出气体乙的两个重要用途: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反应①0

反应⑤O

反应⑥。

14.A、B、C、D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纯净物且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它们有如型所示转化关系。

(1)常温下,A、B、C、D均为气体且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单质;在雷雨天气,可发生反应②。实验室制备气体B

(2)若A是黄色固体单质,B为氢化物,D的浓溶液是一种无色黏稠油状液体。在加热条件下,D的浓溶液能与木炭

发生反应生成C,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加入双氧水可实现反应④,写出该离子方程式。

试卷第6页,共6页

参考答案:

1.(1):()::C::():

⑵〉

⑶〉

(4)离子键和共价键

【分析】X、Y、Z、W、M为短周期主族元素,25。(2时,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浓

度均为O.Olmo卜L")溶液的pH和原子半径的关系:O.OlmolL-'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

的pH=12,则对应的水化物为一元强碱,M为Na,X、Z对应的水化物的pH=2,对应水化

物为一元强酸,则X为N元素,Z为CLY对应pH>2,为二元弱酸,则Y为C,W对应

水化物的pH小于2,则W为S。

(1)

Y为碳元素,Y的最高价氧化物为CO2,电子式为::♦::(・::():;

Z为CLW为S,CI的非金属性比S强,故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Z>W;

(3)

X为N,M为Na,N3-和Na+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

径越小,X、M两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X>M;

(4)

X为N,Z为Cl,X的氢化物Nth与Z的氨化物HC1反应后生成的化合物NH4。,镂根离

子与氯离子形成离子键,氮原子与氢原子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即X的氢化物与Z的

氢化物反应后生成的化合物中的亿学键类型是离子键和共价键。

2.(I)FeFe3O4FeChFe(OH)3

+2+3+

(2)Fe3O4+8H=Fe+2Fe+4H2O

(3)4Fe(OH)2+O2+2H2O=4Fe(OH)3

(4)2Fe3++Fe=3Fe2+

(5)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硫冢化钾溶液,若溶液为血红色,证明有铁离子

【分析】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且F为红褐色固体,可知上述转化为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

化,A为Fe,F为Fe(OH)3,F是由E被氧气氧化而得来,所以推知E为Fe(OH)2,黑色晶

体B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C与D两种主要产物,可推测B为FO04,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

与FeCh,结合上下转化关系可知,C为FeCk,D为FeCb。

(1)

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Fe,B为Fe3Ch,C为FeCh,F为Fe(OH)3,故答案为:Fe;Fe.^?

FeCl2;Fe(OH)3;

答案第7页,共10页

(2)

B为FesCU,反应③是FesCh与盐酸反应生成FeCb、FeCb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3++2+3+

Fe3O4+8H=Fe+2Fe+4H2O,故答案为:Fc3O4+8H=Fe+2Fe+4H;O:

(3)

反应⑧为Fe(0H)2被氧化为Fe(OH)3的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Fe(OH)2+O2+2H2O=4Fe(OH)3,故答案为:4Fe(OH)2+O2+2H2O=4Fe(OH)3:

(4)

D为FeCb,加入铁粉反应生成FeC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故答案为:

2Fe3++Fe=3Fe2+:

(5)

D中的金属阳离子为Fe3+,实验室常用KSCN溶液检验Fe3+,具体操作为:取少量溶液于

试管中,加入少量硫氯化钾溶液,若溶液为血红色,证明有铁离子,故答案为:取少量溶液

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硫氟化钾溶液,若溶液为血红色,证明有铁离子。

3.⑴Fe3+

⑵Ag++Cl-=AgCll

(3)Ag\Mg2+、NO;Na+

(4)KIO3

(5)3.01xlO23

(6)HgO+2Cl2=HgCl2+CI2O

【详解】(1)在可能含有的离子中,只有Fe3+呈棕黄色,所以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

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Fe3+。答案为:Fe3+;

(2)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

则表明生成的白色沉淀为Ag。,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Ag++C「=AgCl]。答案为:

Ag++Cl=AgCll;

(3)(2)中生成AgCl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Ag+,则一定不含有C「、OH;取(2)中的滤

液,加入过量的烧碱,出现白色沉淀,则表明溶液中一定含有Mg2+:因为溶液呈电中性,

则溶液中一定含有NO;;无法确定Na+是否存在。答案为:Ag\Mg2+、NO;;Na+;

(4)在反应K0+5KI+3H2so4=3I?+3K2so4+3HQ中,KKh中的I元素由+5价降为0

价,则其作氧化剂。答案为:KI03:

(5)由反应式KIO3+5KI+3H2so,=3L+3K2so-3凡0,可建立如下关系式:312—5%

则有(Umoll2生成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5molx6.02xl()23moH=3.0Ixl023。答案为:3.01x1023;

(6)CL与HgO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bO,则另一产物为HgC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gO+2Cl2=HgC12+Cl2Oo答案为:HgO+2C12=HgCl2+Cl2Oo

答案第8页,共10页

【点睛】进行离子推断,当确定溶液中含有某种离子时,可利用离子共存原则,排除溶液中

不可能存在的离子。

4.CH2=CH2狼基①④加热使用浓硫酸作催化剂饱和碳酸钠溶

液分液2CH3CH2OH+O2—2CH3CHO+2H2OCH3COOH+C2H50H、浓土一

CH3coOC2H5+H2OnCH2=CH2——~~>{CHjCH^n

【分析】A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A为乙烯;由已知条件和转化

关系图可知,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醉,则B为乙醇,乙醇与氧气在催化剂的条件

下反应生成乙醛,则C为乙醛,乙醛与氧气继续反应生成乙酸,则D为乙酸,乙酸与乙醇

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则G为乙酸乙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

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则F为聚乙烯,由此分析。

【详解】(1)A为乙烯,则A分子的结构简式为CH2=CH2,D为乙酸,乙酸的官能团为竣基;

(2)根据反应,在反应①〜⑥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①,属于取代反应的是④;

(3)B和D反应进行比较缓慢,提高该反应速率的方法主要有:使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

等,由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得到的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乙醇,月饱和碳酸钠溶液可降

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乙酸乙酯分层析出,同时吸收乙醇、除去乙酸,则分离提纯混合物

中的乙酸乙酯所选用的试剂为饱和碳酸钠溶液,出现分层现象,上层油状液体为乙酸乙酯,

进行分液操作即可分离;

⑷②乙醇与氧气在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醛,方程式为:2cH3cH2OH+O2—

2CH3CHO+2H2O;

④乙醉和乙酸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方程式为:

CH3coOH+C2H50H、浓:酸、CH3COOC2H5+H2O;

⑥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化学方程式为:^H2CH^nO

5.(1)FeFezCh

(2)2Fe+3Cl2=2FeCl3FeCh+3NaOH=Fe(OH)3i+3NaCl

(3)先出现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分析】A、B、C、D、E分别是铁或铁的化合物,其中D是一种红褐色沉淀,D应为Fe

(OH)3,由转化关系可知E为FezCh,A为Fe,则B为FeCb,C为FeCb,结合对应物质

的性质以及题目要求解答该题。

(1)

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Fe,E为FezCh。

(2)

答案第9页,共10页

A为Fe,B为FcCb,铁在氯气中加热生成氯化铁,化学方程式为2Fe+3cl2=2FeCb;B为

FeCb,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Fe(OH)3,化学方程式为FcCh+3NaOH-Fe(OH)31+3NaCL

(3)

C为FeCL加入NaOH溶液,先生成Fe(OH)2,然后在空气中迅速被氧化为Fe(OH)3,

看到的现象是先出现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6.碳氮硫O<N<S<NaNa+[:0:。:「用+离子键和共价

键2co2+2NaO=2Na2coH2O水分之间存在氢

键.(U")♦4・.•c・•+•o•—►6••••c••6••

M♦••

【分析】有A、B、C、D、E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的L

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两倍,则A为碳;D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同周

期元素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减小,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增大,所以

D为钠;D的单质在高温下与C的单质充分反应,可以得到与E单质颜色相同的淡黄色固

态化合物,则C为氧,E为硫;B在碳、氧中间,则B为氮;

【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元素名称为:A为碳;B为氮;E为硫;

(2)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减小,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增

大,所以B、C、D、E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0<N<S<Na;过氧化钠的电子式

为:Na+[:O:O:|2"Na+:氧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过氧根和钠离子以离子键结合,所以

所含化学键离子键和共价键;

(3)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2Na2O2=2Na,CO3+O2;

(4)C的氢化物是H2O,常温常压下为液态,E的氢化物为HzS,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简所

以沸点较高的是HzO:原因是水分之间存在氢键;

.0.+•c•+•o•—►6«c«•6

(5)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二氧化碳的形成过程:-*-**

7.钠氟HFHC1O42AI+2NaOH+2H2O=2NaAlO2+3H2t安静的燃烧,发出

苍白色火焰,出现白雾第三周期VHA族Na+离子键、极性键

【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确定①〜⑨号元素分别为N、F、Na、Mg、AkSi、P、

CkAr。

【详解】(1)依据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金属性依次减弱,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可推得上述元

素中金属性最强和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名称分别是钠、氟。答案为:钠;氟;

答案第10页,共10页

(2)①和②分别为N和F,非金属性NvF,气态氢化物稳定性较强的是HF。答案为:HF;

(3)在上述元素中,氯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此酸化学式为HClCh:⑤单质

A1与③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NaOH反应,生成NaAlCh和H2,化学方程式为

2Al+2NaOH+2H2O=2NaAKh+3H2b描述H2在⑧单质Cb中燃烧的现象为安静的燃烧,发

出苍白色火焰,出现白雾。答案为:HC1O4;2AI+2NaOH+2H2O=2Na.MO2+3H21;安静的燃

烧,发出苍白色火焰,出现白雾;

(4)现有上表中某一种元素,其单质通入到紫色石蕊溶液中的现象为先变红后褪色,则该元

素为氯,其电子排布为2、8、6,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VIIA族。答案为:第三周

期VIIA族;

(5)②和③对应简单离子为F、Na+,二者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但Na的核电荷数比F大,所

以离子半径较小的是Na\答案为:Na+;

(6)③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NaOH,电子式为;其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

离子键、极性键。答案为:;离子键、极性键。

【点睛】解此类题,常会出现的错误是不按要求回答问题,所以在回答问题前,一定要看清

要求,明确是写化学式、电子式还是元素符号。

2++3+2+

8.3Fe+NOj+4H=3Fe+NO+2H2O2NO+O2=2NO2NO3和Fe?'、Mg.Cl

22+2+2-

CCh%、SiO3-Fe>MgCF>NO3>SO4

【分析】I.用伯丝蘸取少量溶液,在火焰上灼烧,无紫色火焰(透过蓝色钻玻璃观察),

判断无钾离子;

II.取少量溶液,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无三价铁离子:

III.另取溶液加入少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此时溶液依

然澄清,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说明Fe2+与NO3■■和H+反应生成NO,即溶液中有Fe?

晨NO3,则没有CO32一;加盐酸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说明原溶液中有C1,加盐酸溶

液依然澄清说明没有SiO.2-;

IV.向HI中所得的溶液中加入B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含有SCV一.

【详解】(1)III中加入少量盐酸生成无色气体,是Fe2+与NCh和H-反应生成NO,其离子

方程式:3Fe2-+NO「+4H+=3Fe3++NO+2H2。;及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的化学反应

方程式:2NO+O2=2NO2:

2+

故答案为:3Fe+NO3+4H,=3Fe3++NO+2H2O;2NO4-O2=2NO2;

(2)HI另取溶液加入少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此时溶

液依然澄清,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说明Fe2+与NO3一和H+反应生成NO,即溶液中

有Fe2+、NO3,则没有CO32一;加盐酸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说明原溶液中有。一,加盐

酸溶液依然澄清说明没有SiCh?一;由HI可确定该工业废水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NO3一和Fe2

答案第11页,共10页

22

+、Mg\cr,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co?>sio3o

22

故答案为:NO3一和Fe?+、Mg\CP;83〉、SiO3-;

-

(3)由以上推断可知溶液中阴离子为C「、N03\SO?,且各为0.2molLi;己经推断出

的阳离子是Fe2+,其浓度为O.2mol,Lr,由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还有一种+2价阳离子,所

22

以还有Mg2+,最终确定原溶液中所含阳离子是:Fe\Mg2-;阴离子是:C「、N03\SO4

2+2

■;故答案为:Fe2+、Mg;Cl\N0「、SO4O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鉴别以及方程式的书写,解答本题注意把握离子检验和离子

共存,易错点(2)注意题中隐含的条件,加盐酸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说明原溶液中有

C「,加盐酸溶液依然澄清说明没有SiCh?,(3)再由电荷守恒确定溶液中还有Mg2+。

9.VIII3d64s24:1离

高温

+2-

子NaNa<CP<S3Fe4-4H2O(g)—Fe3O4+4H2

r分析Jr的某一种无色氧化物遇空气变为红棕色,为NO遇到氧气变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

则T为N元素;W的单质和化合物的焰色均呈黄色,则W为Na元素;X的原子的最外层

电子排布式为(n+l)s"(n+l)pn+2,n=2,其最外层电子排布为:3523P1则X为S元素;

Y单质常温下为气体,可用于自来水消毒,则Y为C1元素;Z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56,

中子数为30,Z的质子数=56-30=26,则Z为Fe元素。

【详解】(l)Z为Fe元素,位于周期表中VIII族,Fe元素为26号元素,原子核外有26个

电子,所以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22s22P63s23P63d64s2,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64s2,故答

案为:VIII;3d64s2;

(2)T为N元素,则T2H4为N2H4,N原子最外层5个电子,若要满足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

每个N原子需要形成3个共价键,其中氮原子和氮原子形成一个共价键,剩余价键和氢原

HH

子形成共价键,每个N原子有一个孤电子对,其电子式为:口.V.V,则N2H,中

存在1个非极性键、4个极性键,该分子中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数目之比为4:1;T为N

元素,N的最低价氢化物为氨气,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硝酸,氨气与硝酸能发生化合

反应生成硝酸钱,硝酸钱为离子晶体,故答案为:4:1;离子;

(3)W、X和Y三种元素分别为Na、S、Cl,同一周期中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第一电离能

呈减小趋势,则第一电离能最大的为Na;离子的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相同

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三种离子大小为:Na+<Cr<S2-,故答案为:Na;

Na+<Cf<S2-;

(4)Z为Fe,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

答案第12页,共10页

高温

Fe3O4+4H2o

【点睛】正确推断各元素名称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

关系,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

10.Na2ONa[:0:0:]•Na离子键1;2Na2CO3+Ca(OH)

2

2=CaCO3l+2NaOHCO3+CO2-FH2O=2HCO32NaCl+2H2O=B^=

+

2NaOH+H2t+Cl2t2Na+2H2O=2Na+2OH+H2t

【分析】(1)若X、Y、Z三种物质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则应含有Na元素,三个反应均属于为

化合反应,可以知道X为Na,Y为NazO,ZNa2O2(>

(2)若X、Y、Z三种均为常见化合物且三种物质中均含有相同的两种短周期元素,0.1mol/L

的三种物质的溶液pH:Y>X>Z>7,则Y是强碱,X、Z是强碱弱酸盐淇溶液呈碱性,又因为

这三种物质为常见化合物且三种物质中均含有相同的两种短周期元素,所以Y是氢氧化钠,X

是碳酸钠,Z是碳酸氢钠。

(3)若X、Y、Z三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Y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盐,则Y是氯化钠,X

是单质,则X是钠,②的反应条件为电解,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Z

中含有金属元素,则Z是氢氧化钠:反应③为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详解】(1)若X、Y、Z三种物质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则这三种物质都含有钠元素,三个反

应均为化合反应,则Y中含有变价元素,根据教材知识知,X是钠、Y是氧化钠、Z是过氧化钠,

通过以上分析知,Y是氧化钠,其化学式为Na2O,Z是过氧化钠,其电子式为

♦♦♦♦

Na'[:2:2:•,丫和Z中都含有离子键,但Z中还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当(2)、(3)两个反

应生成的Z量相等时,分别发生:2Na2O+O2=2Na2Ch,2Na+O2=Na2O2,若生成2moiNazCh,转移的

电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4mol,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之比为1:2;正确答案是:NazO;

Na':O:0:J-Na;离子键;724>

(2)若X、Y、Z三种均为常见化合物且三种物质中均含有相同的两种短周期元素,0.1mol/L

的三种物质的溶液pH:Y>X>Z>7,则Y是强碱,X、Z是强碱弱酸盐淇溶液呈碱性,又因为

这三种物质为常见化合物且三种物质中均含有相同的两种短周期元素,所以Y是氢氧化钠,X

是碳酸钠,Z是碳酸氢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为:

NazCOs+Ca(OH)2=CaCO31+2NaOH:反应③为碳酸钠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

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O32-+CO2+HQ=2HCO3-;正确答案:Na2CO3+Ca(OH)

2=CaCO4+2NaOH;COr+CO2+H2O=2HCO.v。

(3)若X、Y、Z三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Y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盐,则Y是氯化钠,X

是单质,则X是钠,②的反应条件为电解,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Z

答案第13页,共10页

中含有金属元素,则Z是氢氯化钠:则②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堡

2NaOHHMfCLt;反应③为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

+

2Na+2H2O=2Na+2OH+H2f;正确答案:2NaCl+2H2。且解=2NaOH+H2f+Cl2T;

+

2Na+2H2O=2Na+2OH+H2f。

Na+[:6:Hi­

2

ll.第三周期第IVA族••HC104Si-4e+6OH'=SiO3"

-2

+3H2OSiO2+2OH=SiO3+H20

【分析】元素X、Y、Z、M、N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Y原子

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匕为3:4,因此Y的核外电子数是8,Y是0;M元素原

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之匕为4:3,因此M的核外电子数是14,M是Si;N,Z\

X+的离子半径逐渐减小,则N是CLZ是Na;化合物XN常温下为气体,所以X是H,

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元素X、Y、Z、M、N分别是H、0、Na、Si、Cl。贝1J

(1)M是Si,在周期表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NA族;X、Y、Z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是氢氧化

Na+[:6:H]-

钠,电子式为:

(2)N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高氯酸,化学式为HCIO4O

(3)M是Si,与Fe与氢氧化钠溶液构成原电池中硅与氢氧化钠反应,作负极,其负极反应式

2

为Si-4e+6OH=SiO3+3H2O:

(4)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钠和M的最高价氧化物二氧化硅反应的离子方程为

2

SiO2+2OH-=SiO3+H2OO

12.4s24Pld0CH4、CH30H正四面体形CO?、NCb、CCL、CO中任意两

【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的相对位置,可知A是H元素,B是C元素,C是N元素,D

是0元素,E是C1元素,然后根据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原子结构、物质性质分析解答。

【详解】(1)31号Ga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第niA族,其核外最外层电子排布

式是4s24P4

⑵Fe是2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Is22s22P63s23P63d64s2,Fe元素位于周期表第四

周期第VHI族,属于d区元素:Fe与CO易形成配合物Fe(CO)5,由于配位体CO是中性分

子,因此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0可知:在配位化合物Fc(CO)5中铁的化合价

为0价;

(3)在CH4>CO、CH3OH中,CH』、CHQH中的碳原子都形成4个共价键,C采取sp3杂化;

而CO中C原子与O原子形成共价三键,结构式是C三0,因此C原子采用sp杂化;

答案第14页,共10页

(4)E为CLD为O,则ED4-离子为C1O「,根据VSEPR理论,中心。原子的配位原子数

BP=4.孤电子对数为LP=7-2;4+1=O,则价电子对数为VP=BP+LP=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