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慈善:中国家族案例报告_第1页
传承与慈善:中国家族案例报告_第2页
传承与慈善:中国家族案例报告_第3页
传承与慈善:中国家族案例报告_第4页
传承与慈善:中国家族案例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介绍INTRODUCTION《传承与慈善:中国家族案例报告》是由深圳市慈善会·博道爱心基金捐助,并由深圳市慈善会、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与汉正家族办公室共同合作的课题研究。本课题通过7个案例的梳理,呈现了慈善与传承的关联关系,并希望能给当代的家族传承带来启示。课题组组长:高传捷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前身是成立于2007年4月的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于2016年7月26日正式更名。公益创新研究院整合了中国人民大学的优质研究资源和海内外知名学者团队,旨在通过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实践咨询、社会倡导和决策参与,成为引领公益思想、开创学术前沿、推动社会创新的研究教育基地和新型民间智库。信托制度研究专家王筱昀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课题组副组长:课题组成员:案例撰写(按姓氏首字母排序)陈嘉俊邓韵珊胡仕波郭翔宇罗轶之孙雪文王筱昀萧曼莹统稿邓韵珊

深圳市慈善会郭云霞深圳市慈善会秘书长郭云霞深圳市慈善会秘书长胡仕波汉正家族办公室首席顾问汉正家族办公室汉正家族办公室是一家于2018年初在广州注册成立并正式运营的法人机构。目前已在深圳、杭州设立子公司,北京、上海等城市设立了代表处。汉正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致力于为全国乃至全球的企业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等社会贤达,以及企业、家族(宗族)、社区、社团等,提供家族信托、资产配置和战略慈善等业务的全方位咨询及全流程服务。CONTENTS目CONTENTS36序言 前言 录36案例一 1212范氏义庄九百年:案例二 2424吴越钱氏:文化家族与文化遗产

案例三 4343华氏义庄:中国家族传承的常规样本

案例四 5656珠海唐氏家族:融贯中西的近代化之路案例五 7070湖南浏阳欧阳氏家族:案例七 9797台湾王氏家族:

案例六 8080香港李锦记家族:思利及人与现代家族治理后后109oreord3101904年3月,“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即今天中国红十字会的前身)成立1;1981年421982年5成立32001年42013年542016年10月,国内第一批慈善信托设立。传承与慈善活动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202312月,在深圳市慈善会·博道爱心基金捐助下,汉正家族办公室牵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特华博士后工作站等10多名专家组成“传承与慈善研究”课题7等形式,于2024年12月完成了约11万字的《传承与慈善:中国家族案例报告》。本报告分为序言、前言、7个章节、后记共10个部分,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传承与慈善781《中国红十字会120年发展史》,沐阳见闻录2024年11月19日18:18河南。2《中国基金会投资报告2018》,中国基金会投资大事记,2019年1月19日。3新华社:《纪念宋庆龄国家名誉主席儿童科学公园基金会成立》,1982年5月29日,《人民日报》。4《中国第一单家族信托背后的故事》,“王昊说财富”,王昊,2023年3月16日,辽宁。8中华民族万年传承史始自旧石器氏族社会,传至现代中国,从“公天下”、“家天下”到现77高传捷52024年12月23日,北京5高传捷,信托制度研究专家、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学术总指导,中国慈善联合会慈善信托委员会荣誉顾问,中华慈善总会家风传承与慈善信托委员会委员,原中国银监会非银司司长。Preface6家族传承:以慈善为内核的情感。英文慈善(philanthropy)的词根可以拆解为“loveofmankind”,即对人类的爱。中文“慈善”一词也强调对他人的善意和同情心,与之相近的词语还有“仁”与“义”。仁是一种从这个意义上,“孝悌”和“礼乐”都是慈善的一部分。在儒家,要成为仁人君子,便是要MitziPerdue中国传统在“仁”与“礼”的基础上建构家族秩序,承认差序之爱的天然存在和正当性,重而家族的使命也在于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本课题通过七个案例,从价值与理念、治理结构与形式、死亡与人生终极命题三个维度,呈现了中国传统的慈善与家族传承。价值与理念(例如秦朝的士人和文法吏),又在汉代以后紧密融合为一种士大夫的形态,达到了“最高文化价值与最高社会权力的辉煌的象征性结合”。19191921年主持了南通伶工学社的日常工作,在中国首开系统性戏剧职业教育之先河。的财富。治理结构与形式年,范仲淹在苏州为族人购置田产,以年,李锦记家族学习西方经验,与的同时吸引外部人才?2018死亡与人生的终极命题对于很多仍挣扎在生存边缘或者忙于拓展业务的中国家族企业而言,家族传承似乎并未提上日程。许多企业家仍执着于挣钱,没有仔细思考财富的意义,以及财富与人生的关系。我在哪里?我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什么?生命的意义在哪里?对社会,我会留下什么?父亲告诉我,有些人虽然离开了,但是他一生的作为却会留在人们心中。更重要的是,通过参加葬礼,让我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多的思考。从这个意义上,家族慈善与传承从思考死亡开始。结语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王筱昀案例一范氏义庄九百年:家族传承与文化资本12范仲淹10491952年,范氏义庄历经九百第一部分范氏义庄的历史6范氏义庄的创立范仲淹(9891011052619),字希文,谥文正,苏州吴县人,北年),宋仁宗起用范仲淹进行改革。五十四岁的范仲淹被召回京,授枢密年,被贬河南邓州的范仲淹收到了同样被贬的滕子京的来信,请求为新修的岳阳楼作赋。范仲淹提笔,写下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10491051646关于范氏义庄的历史研究,黄明理《范氏义庄与范仲淹》(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8)和陈荣照《范仲淹研究》(香港三联书店,1987年)的著作有详细的梳理,本部分基于他们的专著进行补充整理。6165的异母兄范仲温商议在苏州置十顷良田,将收成“岁给宗族”“虽至贫者不复有寒馁之忧”。除8。除此之外,范仲淹选择了可信的族人负责管理。在义庄筹备时,范家1050确到靖康之变范氏后裔南迁,才中断了附葬。1027(今河南商丘),10317赠朱氏父子太常博士,朱氏子弟以荫得官者三人……”“在孝妇河南置义田四顷三十六亩以赡朱族。”8约一百五十年后,范氏家族人口增加了五倍(参见黄明理《范氏义庄与范仲淹》)9四部丛刊景旧钞本。10赵乐:“范仲淹归葬万安山的尘缘往事”(https:///a/197706030_100039957)11李学如:《苏南义庄与地方社会研究》到发展的高峰。范氏义庄的制度变迁(一) 范仲淹初定义庄规矩1050年十月,范仲淹订立了《义庄规矩》十三条,这是义庄最早的制度规定。在义庄(糙米每斗折白米八升范仲淹的义庄规矩遵循儒家秩序,不仅是分配规则,也是伦理规范。与现代慈善不同,(二)范纯仁兄弟续订义庄规矩33(1073-1106),主要包括四项内12吴飞:“丧葬不是处理人体垃圾”(文化纵横https:///a/244451602_232950)CEO,负责义庄具体事务的管理,由范家范纯仁兄弟将义庄规矩刻成石碑,督促族人遵守。宋代所立的《范文正公义庄规矩碑》(三)南宋义庄主奉制的确立在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平稳发展后,范氏义庄遭遇了靖康之变。楼钥的《范氏复义宅记》1149在义庄创立百年之际,南北两地的范氏族人相聚义庄。义宅虽毁()鉴于12101314传范良能因神明托梦改名范之柔,他也修改了嫡长子房系的字辈,把嫡长子房从名字上和其他房区分开来。但是,增订义庄规矩和惩罚措施仍难以保证义庄的良好运行。公元1251年,掌庄范士12601274的十五年间,义庄没有选举掌庄,管理(1274年),廉访佥事赵承僖、平江路总管吴秉彝改范公祠为文正书院,祠堂1268(负责义CEO)和主计(CFO,也被称为司账、司庄)。在明清时期,随着义庄规模增加,义庄还设有其他职务,包括典籍(负责文书工作,记录家族事件、户口等)、总管以及催租的人员。(宗子4133155200916黄明理:《范氏义庄与范仲淹》,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8年范氏义庄的中兴与消亡127713017(12981384),官府以201430年,明宣宗下令减轻赋税,派周忱为江南巡抚,清点田产,督办税粮。400013003000143217李学如:苏州范氏义庄田亩考述(1049—1899),中国经济史研究.2023年第5期。18王瑞来:《士人走向民间:宋元变革与社会转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7月出版。“无簿籍可照,主奉、提管以片纸逐时私记”的情况,他编制“砧基册”登记义田情况,复制一样四份,分别交由主奉、提管、主计(乡庄掌记)和天平山功德寺住持,互相查考19。年),雍正帝颁布《圣谕广训》,鼓励有财力的士绅设立家庙、家塾、义田、族谱,完善祖先祭祀、教育、救济、统率族人等功能,这一政策的蓝本就是范氏义庄。雍正七年(1729年),范氏郎中房的范瑶继承父亲范弥勋遗志,捐献了长洲、元和、吴县10002000500020。1925年抗战爆发以后,政府再无法提供保护,范氏义庄的相关资料也在战火中散佚。24),特别访问了范氏义庄,到过天平1950年仍然存在。不过,在1952年土改完成后,范氏义庄的实体也就正式宣告解散了。第二部分范氏义庄延续百年的原因常言道,“富不过三代”,90以上富裕家族的财富会在三代之内消失。范氏义庄延续九百年,历经朝代更迭,一次次在战乱的灰烬中重生,它传承延续的韧性源自何处?已有研究对范氏义庄的延续提出了多种解释。宗法》记录了19黄明理:《范氏义庄与范仲淹》20李学如:苏州范氏义庄田亩考述(1049—1899)21汪凤瀛:《重修范参议公祠堂记》22郑宏泰、高皓:范氏家族900年传承的行动与思考(家族企业杂志https:///a/274123468_321613)阶层滑落的普遍现象:“今骤得富贵”的官僚们,“止能为三四十年之计,造宅一区及其所有。即死,则众子分裂,未几荡尽,则家遂不存”。在诸子均分的传统下,家产越分越薄,自然但是,制度的开创性不能解释为何只有范氏义庄长盛不衰23。义庄的制度具有高度的同年蒋介石为筹集军费,通过扣押盛家私产强迫其认购公债,盛家只因此,理解范氏义庄,不可忽视其特殊性,也就是范仲淹作为“天地间气,第一流人物”对范仲淹这一文化符号的维护,体现在义庄的诸多制度安排中。(谥武子23Wealth-X:AGenerationalShift:FamilyWealthTransferReport2019(/reports/wealth-transfer-report-2019)“范”氏得姓之始,范武子因此被称作“受姓始祖”。他的子孙绵延至唐代,出了宰相范履冰,称“谱系始祖”;范履冰的子孙包含范仲淹的高祖范隋。为了躲避唐末战乱,范隋迁居苏州,(图1范氏十六房(引自井上徹:《中国的宗族与国家礼制》)士大夫是有中国特色政治制度的产物。在西方,士大夫被翻译成scholar-official,scholar-bureaucrat,literatiandofficialdom,需要用两个英语单词表述,这说明英语世界可第三部分范氏义庄与现代家族传承16-183024阎步克:《士大夫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25华康德:解读皮埃尔·布迪厄的“资本”,郭持华赵志义译(/review/13959980/)26德瓦尔德:《欧洲贵族1400-1800》,姜德福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27凡伯伦:《有闲阶级论》,凌复华、彭婧珞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28斯通:《贵族的危机:1558-1641年》,于民、王俊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29转引自井上徹:《中国的宗族与国家礼制》,钱杭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30何柄棣:《明清社会史论》,徐泓译注,中华书局,2019年为以不同。。31仇鹿鸣:《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32江庆柏:《明清苏南望族文化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33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案例二吴越钱氏:文化家族与文化遗产3424钱镠第一部分钱氏家族的脉络与分支五代十国:吴越钱王化家为国(852—932)87534895纳土归宋:转型为文化家族932年,钱镠因病去世,享年八十一岁,谥武肃,后称武肃王。钱镠曾在遗训中自述心存唐室,自己另立新朝是“不臣”之事,因此告诫子孙,“如遇真主,宜速归附”。978钱氏自愿归顺宋廷,作为回馈,赵宋政权亦采取了保护钱氏家族延续性的措施36。两宋期间,钱氏仍“名位高崇,备受荣宠”。古人常言:“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即便皇家贵族,然而,作为曾经的王室,纳土归宋后,钱氏一族虽然繁荣依旧,但政治地位随之下降。李最欣:《吴越钱氏家族文化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baijiahao_801978637/baijiahao_8019786据统计宋代南方书院数量达687所占全国书院数量的96.22,彰显着南方家族举业教育与文化学术传承的成功38。在当时几乎唯以科举为仕途的制度设计至明清,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科举的鼎盛,江南文化世家空前繁荣。“由文化而政治”,读书入仕是家族获取与维持权力地位的主要途径。而作为其保障机制的家族教育的繁钱氏家族分支(一)无锡钱氏无锡钱氏由浙江始迁,可细分为湖头支与堠山支。湖头支即国学大师钱穆所在的家族,3(更不乏诸多专家学者。其中,中国现代史学巨擘、国学大师钱穆,中国近代“力学之父”“应用数学之父”钱12251849(字子兰(字子泉(兄吴霓.从古代私学的发展看中国文化重心南移现象[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03):26-31+57.梅新林,陈玉兰.江南文化世家的发展历程与研究趋势[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6-10+160.到了重要作用。19101121(二)吴兴钱氏生存问题解决后,钱允凤立即将长子钱广泰送去读书科考,并在应试时改回家族本姓,第二部分文化世家的传家之法钱氏家训(一)家训初定:钱王帝训[J2019,43(05):184-188.41林庆.家训的起源和功能——兼论家训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3):72-76.陈志勇.唐宋家训发展演变模式探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3):159-163.宗法族制与国家政治互为表里。因此家训不仅是“治家”的伦理守则,还是维护古代“家国同构”统治机制的重要载体。在意识形态上,家训也与儒家“家齐国治”的思想相耦合。(二)钱王之训中的家庭伦理在“治国”之外,钱氏家训最实际的功能就是“治家”。在中国传统社会,家族的更迭兴衰共同管理事务44。同时,家族归根结底是由血缘和婚姻两种关系结成,因此钱镠还单独对子45。除了“爱兵恤民”的国家责任,在钱王之训中,还明确了家族成员应体现出儒家“仁爱”的责任伦理,以及钱氏家训对人性向善的导向。三是强调“尊祖”并确立家训权威。《礼记·大传》曰:“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以宗J肖蕾.钱氏家训的传承及其现代价值https:///a/354788729_99898109以此达到敬宗收族之效。在家训最后,钱镠更是将家族的命运寄托于子孙对于家训的遵循,子孙若是违训便是“破灭家门”,由此进一步确立了家训的重要性和权威。(三)钱文选新修《钱氏家训》其次是在孝悌与和睦的基础上,凸显了宗族互助的理念,强调要“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家学(一)学术传承47陈延斌:吴越钱氏世家文化及其时代价值/baijia/2022-10/10/36075569.html转引自:许永宁,张静涵.家学传统与中国近代学术方法之建立[J].当代文坛,2018,(04):88-94.特征48。家族世传祖业是农业宗法社会的一种传统,继承祖先的学术文化也成为文化世家尊文化世家对学术传承的重视则与儒家思想和科举制直接相关。儒家主张“学而优则仕”,26年,江苏省招考公费赴英留学人员,除了专业课之外,也考国文历48邢铁:《唐宋时期家学传承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49林济.陈寅恪论士族文化世家及其意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3):20-27.邢铁:《唐宋时期家学传承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J吴仁安:《明清时期的江南望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广少奎,孔祥爱:《中国古代儒家教育生活及教育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年,二人参加科考,最终还是因为不遵守规矩而双双落榜。虽然(二)家风涵养陈寅恪在研究文化世家时认为,“夫士族之特点既在其门风之优美,不同于凡庶,而优美之门风实基于学业之因袭”,优秀的家风才是文化世家区别于其他阶层的本质特征。而家风与家学存在着密切联系55。一些学问家、大师可以无师,但都离不开家学,因为“师”只是56年科以上提到的,都是“才”的素质。在儒家理念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邢铁:《唐宋时期家学传承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林济.陈寅恪论士族文化世家及其意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3):20-27.邢铁:《唐宋时期家学传承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年,(三)义庄年前后,为避免家道衰落后子孙后代吃苦受难,七房桥钱氏五世祖钱邵霖在七房桥开办了三所义庄,其中以怀海义庄为最大58。怀海义庄设立57不准抽烟、不准赌博、不准跳舞、不准玩女人、不准仗势欺人C]//(2009)2009:7.59C]//(2009)2009:7.著名科学家钱伟长的青少年时代/a/627904973_121124743就不会有钱伟长后来的成就611923文教联姻。1907年,钱基博与同县王莘锄的侄女成婚。王氏也是当地的名门望族,清史稿《清稗曾颂扬他“擅制举文,为时推崇”。次年,钱基厚与金匮县副举人高汝琳的长女高氏成婚。1906马建光.钱氏家族英才辈出的文化密码[J].湖湘论坛,2016,29(05):129-133.蒋明宏:《明清江南家族教育》,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年63邢铁:《唐宋时期家学传承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64江南旧事|王西神是钱钟书的舅父吗?不是亲舅父,是堂舅父/s?id=1625139178926075472&wfr=spider&for=pc孔庆茂:《丹桂满庭芳:无锡钱氏家族文化评传》,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3年蒋明宏:《明清江南家族教育》,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年第三部分钱氏家族的近代变迁文化家族的学术转型。于年科举制废除,钱基博开始学习算术并开办理科学堂。1904着钱家的学术文化从私学的范畴走向了社会公共领域。虽然他们最后还是在“小学”9等经史经世致用思想与家国情怀的延续邱巍:《吴兴钱家:近代学术文化家族的断裂与传承》,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许永宁,张静涵.家学传统与中国近代学术方法之建立[J].当代文坛,2018,(04):88-94.69张华清.近代中国传统家族制度的瓦解及其社会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49(05):118-125.(一)文化争鸣与传承71。处在社会过渡期,近代钱氏族人的学术也不出乎“古今中西”的问题,其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钱穆为代表的中西交融、民族本位。钱穆一生的学术关怀主要在史学和文化学,研究也为这一念所驱。73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这种“温情与敬意”,正是他在熟知本国历史的基础上,对中国文化深厚的情感和坚定的信仰75。7640转引自:陆剑杰.略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历史源流[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6,32(06):7-17+151转引自:王晓黎.从“为古人申冤”到“复兴中国文化”——钱穆人生哲学发展脉络述评[J].广东社会科学,2012,(02):68-72.杨俊.传统中国的制度与近代中国激进主义——读钱穆先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J].晋阳学刊,2004,(05):102-104.转引自:刘巍.试论钱穆通史路径之时代根源及其所成就的“中国主义”[J].人文杂志,2017,(12):68-77.[J1989,(05):97-102+45.[J1989,(05):97-102+45.转引自:马猛猛,沈蜜.从“文化的钱穆”到“经世的钱穆”——钱穆研究三十年述评[J].中国政治学,2021,(03):66-85+163.期钱穆的思想归结为“文化复兴”,即批判历史虚无主义、阐释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并以“儒钱穆对中国文化的关怀不仅停留在著书论述,更付诸办学之实践。1950年,钱穆迫于其后,新亚书院的发展与革新也不离其宗旨。1955年,钱穆命人在新亚书院校内竖起年,钱穆将新1959196380。他这一生,无论是著书年钱玄同在日本留学时也师从国粹主义者章太王晓黎.从“为古人申冤”到“复兴中国文化”——钱穆人生哲学发展脉络述评[J].广东社会科学,2012,(02):68-72.陈启云.中国人文学术的近代转型——胡适、傅斯年和钱穆个案[J].河北学刊,2010,30(01):1-7.徐国利.钱穆的历史本体“心性论”初探——钱穆民族文化生命史观疏论[J].史学理论研究,2000,(04):41-40+42-51.“一生为故国招魂”是钱穆辞世后,其学生、著名国学大家余时英先生为他所题挽联中的句子。钱婉约.钱穆及其文化学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05):97-102+45.回到夏商周三代去83同时,他早年还对康梁的“保皇论”极为拥戴。1904年,他在接触《革命军》《旭书》等新书后思想发生了激变,从“保皇”陡转为“革命”,并创刊《湖州白话报》,以“自强”和“爱84。他在日本留学期间也不忘革命,和钱稻孙等13位湖州人组织了“湖州公社”,决定在东京出版《湖州白话报》。了钱玄同极大的冲击,“所有复古的空气乃全然归于消灭,结果发生了反复古”,这是他思想的第二次激烈转变。1916年夏秋,钱玄同重新拾起了留日期间倾心的无政府主义并读到了《新青年》,于是完全放弃了保存国粹的思想,以彻底的反传统姿态投身新文化运动。钱玄同在新文化运动的活动阵地主要是文学革命和文字改革。他提出“桐城谬种”“选学妖孽”的口号,将桐城古文和《文选》骈体文作为文学革命的靶子,这无疑是和父辈的家学以及过去研究桐城的自己彻底割席。在文字改革领域,钱玄同的主张就更为激进了。1918年,钱玄同在《新青年》上提出了“废除汉字”的主张。他认为“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言之实就是反传统孔教。87。在激烈反传统之后的反思。1921(分析条理的精神),容纳的态度来讲东西,讲德先生和赛先生固佳,即讲孔教,讲伦常,王本朝.从复古到反复古:钱玄同的民族国家认同[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08):68-80.引自全国报刊索引——湖州白话报https:///literature/literature/c34325387db7cb2790ba3f53529f90bfJ2019,(08):68-80.J2019,(08):68-80.曾平.文化惯性与中国知识人的新旧嬗变——以钱玄同等五四学人为例[J].中华文化论坛,2010,(02):53-58.转引自:李可亭.钱玄同中西文化观研究[J].史学月刊,1996,(05):96-100.次年,他在信中又写道:“……我是喜欢研究‘国故整理问题’的,又很喜欢‘研究汉字改革(第一批)”由钱玄同手订起草。1956年,人民政府发布的“汉字简化方案”和“异体字整理表”就是基于钱玄同所选的简体字。在激烈的反传统以钱穆、钱玄同为观,钱氏族人在近代的文化倾向多歧,但本质上都是通过对“古今中(二)社会活动中的钱氏族人。在政治上,他一生的活动倾向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1899年,钱恂被张之洞派为留日在无锡钱氏,第一个投身社会活动的则是钱基厚。民国元年(1912),二十六岁的钱转引自邱巍:《吴兴钱家:近代学术文化家族的断裂与传承》,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19251932年,“一·二八事变”在上海爆发,钱基厚被推举为无锡国难委员会主席,负责支援前线和收容难民。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钱基厚坚持在无锡主持局势,直到无锡陷落年,钱基厚将在无锡各界抗敌后援会筹集的两万五千元救国善款全部汇到重庆。1944年,钱基厚当选为无锡旅沪同乡会理事长,并为支援抗战募得一千万救国公债。(三)科技救国在钱玄同眼里,那些哪怕是看了《新青年》的人也是旧气未尽的人,于是期待“小学校”钱三强从电机到物理的转折点在大学。1929年,钱三强考进北大理学院。大学期间,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吴有训教授在北大的学术报告让他对物理产生了兴趣。同时,“九一八”19321937年,钱三强清华毕业后前往法国深造,师从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小居里夫人”学习“镭学”。就是在这段时期,钱三强和妻子何泽慧共同发现了“三分裂”这一原子裂变新方式,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并被外媒誉为“中国的居里夫妇”。当时钱三强在法国科技界的地位已经相当高了。1947年,他升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1948年春,钱三强回到北平,拒绝了高官厚禄,带着丰富的科研成果继续埋首研究,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助力中国科学事业的起步。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作为组织领导者之一,钱三强奋斗了二十余年的原子能事业终于修得正果。1940和他青年时一样,钱伟长始终带有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1947年,回到中国的钱伟长生活困窘,钱学森便劝他赴美。在签证申请的最后,美国使馆人员问钱伟长,“如果中美交1948第四部分结语:现代家族慈善和传承的启示李最欣:《吴越钱氏家族文化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文以载道、积极入世,教育是为社会育人,更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个人的作为和家国的责任紧紧相连,由此成就了传统“士”的精神。案例三华氏义庄:中国家族传承的常规样本9143华氏义庄明清两代,华氏族人先后创办义庄,使家族行善成为长久的事业:赡养族内弱势群体,13第一部分无锡华氏家族起源(陕西华阴县一带华覈四世孙华豪,在无锡定居。晋义熙十四年(418),华豪应征赴长安,此时儿子华宝八岁,临别时父亲对他说出征归来后,为他举行成人冠礼。912022(荡口)研讨会20余篇义庄文化研讨论文(公众号:江南文化播报)的基础上整理。。华原泉迁至无锡后,开始启动族谱,并以他为第一世。以迁徙之人为祖,符合礼之规定。《华氏宗谱》称,华原泉“为人尚气节,好施与,积德累仁,规模宏远”。自此也奠定了华氏家族日后的发展基础,使宗族绵延不绝。93第二部分华氏家族家风所谓“道德传家,十代以上”。华氏崇德重义,孝悌传家,兼济天下,家风优良。华贞固也是家族文化的创建者,他嗜书博学,笔耕不辍,修撰宗谱,著有《虑得集》,92《南史》卷七三《孝义上》。93【明】华悰韡:《虑得集》负我,毋我负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时,亦表达了他对“传承”的理解:“财不足为后世计,德则可致后世绵远也”,金钱财物并绝非后世无忧的依凭,只有稳固的道德操守才是家族持续兴旺的可靠保证。在良好家风熏陶下,明清两代,华氏子弟共出了22位进士,两位榜眼,“位列群族之首”,13第三部分 华氏义庄的创办明代华氏首创义庄义庄。(1505)500094【明】顾清:《无锡华氏义庄记》3,量少者按5捐出名下田产充当“役田”,集中经营。“役田”8002400——“义庄者,光禄公义田赡族之所也”,光禄公即华昶。华老义庄的创办明末清初期间,华氏所办义庄处于低谷。至乾隆十年(1745),华进思捐田创办老义(端揆华进思考虑到父亲的心愿未有达成,又付出了很多的财力和精力,因此后来倾其所有,义庄管理层有固定任期,董事、司事,每三年一任,董事、司事任职时必须至公无私,凡董事任满或辞职时,要将义庄中的账簿契卷等加以交接,其中涉及“四柱清册、四窮号簿、各房宗谱、田单契券、新旧租籍、钱粮田号细数”等,以及义庄房屋、器械、所存米麦银钱等,一一详加交接。依据义庄条约,每年年终之时,华老义庄的管理层要公布账簿,以示秉公。庄中钱粮出入、各项开销,年终时要加以清查核算,将义庄实存公开,以昭示公。50100亩,附入义庄,以其收入作为两项义举的经费。乾隆十一年(1746),华进思获得嘉奖,被钦选为安徽徽州府休宁县县丞。乾隆十四年(1749),内阁学士、军机大臣汪由敦特意书《义田记》,称赞华进思之功绩。华进思捐置义庄一事,在乾隆朝影响甚广,亦为地方士绅,及当时和后世的华氏族人树立了榜样,鼓励着他们投入地方、宗族事务中,以义庄赡养族人,敬宗收族,使贫困族人生计无忧。7000华新义庄的创办和扩大(1781-1840)(也称新义庄(仓储之地光绪元年(1875),华氏所捐田亩已达千亩,达到“全庄”标准,遂上呈禀文,以实现官方的认可备案,从而希望义庄能够世代相传。塾教育、会课奖励、考试费用、婚娶资助、佃农抚恤、施舍衣物等,并且“由本支而推至通族”。(1901),固本田已得到很大发展,能够获得四百石田租。光绪年间,华鸿模作《建庄原始记》,回溯华新义庄的六十年历史,他告诫子孙:“凡我芬远府君后裔,宜慎终如始,毋忘创造之艰难,幸甚慰甚。”并邀请诸多名士,撰写多篇华氏新义庄记,收入华翼纶所辑《华新义庄事略》。《华新义庄事略》的编撰、刻印工作,从光绪三年延至光绪二十七年刻印,前后历时二十四年,足见华鸿模之心血。明清以来,华氏子弟积极从事于工商业,并以其中获利反哺义庄。18881909其他华氏义庄95【清】华新义庄《规条十二则》96【清】华新义庄《规条十二则》97【清】唐文治:《华子随先生传》,《茹经堂文集》三编卷七,民国十九年印本。20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的调查,至1950年,无锡荡口区共有12个义庄,拥有土地13751.6亩,占全区良田总数9.52,其中华氏一族建有义庄五所,除华老义庄、华新义庄以外,还有华永义庄、春义庄、华襄义庄,在数量和义田庄产规模均为全县之首。98“华永义庄”,初由永喜支华锡麟首捐田243亩,其后三锡支华柱馨、翼望支华裕元合捐义田40020601174(1844)500华襄义庄由华襄云后人华锦远捐田300余亩,在荡口摇湾里建庄房,于1924年农历十3(1918129表示会把筵席礼金用于救济妇女儿童,从而造福各位亲友。第四部分华氏义庄与社区慈善800赡养族人和社区救助(,13698综合庄若江:《华氏义庄:扶弱济困义善天下》、《无锡县荡口镇义庄田情况调查》,《江苏省农村调查·华东农村经济资料》第1分册,1952年编印华新义庄创办之后规定,所有四穷及废疾,五服之内每月给米二斗。五服之外的近亲,义庄从收宗固族的立场,对不予入册者有专门规定,“凡有住居外县者,路远难稽,概助学济困江南地方上的望族,多年来形成“尚文”风气,以诗书传家。在宗族内部,多设有族塾,13怀芬义学41911年,华鸿模去世后,华绎之为纪念其祖父,将果育学堂改名为鸿模小学。鸿模小4583050120专田专用80024003000粮长)4223152445.799【明】王世贞:《延祥乡役田记》贫苦子弟的学费。耕义田有620亩,用于办理各种善举。固本田652亩,供本族远房贫苦者借贷之用。同善辅嫠田380亩,供本族之鳏寡孤独户代葬棺木之用。可以看出,每块田亩的用途都有非常细致的规划。第五部分华氏义庄与范氏义庄的异同及对家族传承的启示范氏义庄创办于祠堂文化之前,华氏义庄从属于祠堂文化。华氏义庄就是在此背景下诞生。多所华氏义庄的创建与华氏宗祠的建设分不开。宗祠、40060276200268400华氏义庄实质上是一个义庄集团。范氏义庄从1050年成立,到1950年左右消亡,经历了九百年,历经北宋、南宋、元朝、明朝、清朝、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由始至终义庄主体只有一个。200家族传承机制与信托雏形1100华氏义庄经过数代人的经营,所拥有的义田占据了荡口地方上田亩的绝大多数。1950130109691.6总土地面积的74.5。各义庄中,以华新义庄所占土地最多,总计4223亩,占该镇义庄总田亩的43.57。(宗族慈善(法律保障议的庄有《规条十二则》《议约十八则》,均是其家族世代延续的重要保障。100胡仕波:《慈善、信托与家族传承》孝义并举的家族价值观构成强大的家族向心力(五胡乱华60第六部分结语900900案例四珠海唐氏家族:融贯中西的近代化之路56唐廷枢(今珠海市唐家湾镇第一部分唐氏家族的历史脉络101900唐家湾的地理位置与唐氏的迁入71184,原居于南雄珠矶巷。宋宁宗朝(1205)追查苏氏官人案,唐氏先祖为躲避由此引发的政治风波,决定顺应珠矶里九十八人集团的号召,南下迁居。101关于唐氏家族的历史研究,唐有淦《唐家村史》(唐家镇人民政府编印,1989)已有详尽的梳理,本部分基于此进行补充整理。102汤开建.唐廷枢家族与澳门关系考述[J].唐廷枢研究,2020(1):1-27.据唐豪杰房主持修谱人乾隆五年(1740)十八世孙唐念典与子英房修谱人咸丰五年(1855)唐步瀛的《序文》:“自祖传闻,南方烟瘴地面,土广人疏,大家向南而去。但遇安处,岗山融结,田野宽3又据乾隆四十七年(1782)修谱主持人十七世祖唐圣儒的序文:“有……居俊公我之始祖也,乃宋宰相唐介之九代孙……随帝昺播迁来沙涌村马南保家,居三日,乱益笃,帝昺赴崖门溺水死,我祖遂留居新会焉。……兆七公生子康顺,及长游学东莞,数世以来,流离迁徙居无定所,康顺公乃抚其子子英曰:‘今吾族之未蕃,良由所居(1394来居唐家乡,嗣。”4由上可知,唐家先祖居俊公自此南下至唐家湾一带小住,后因政治动乱被迫迁至新会。此后,唐族日益壮大,逐渐成为当地大族。(唐家村大部分地区(指1736,(1779106洋务的影响与唐氏的鼎盛在唐族不断发展的同时,距唐家湾仅十几公里的澳门成为葡萄牙人窥视东方的据点。利103唐有淦《唐家村历史上曾经有几个村名》,唐有淦著:《唐家村史》,唐家镇人民政府编印,第9页.104唐有淦《唐梁定居后的五百年》,唐有淦著:《唐家村史》,唐家镇人民政府编印,第11页.1052010620107唐有淦《唐家村(鸡柏村)的鼎盛时期》,唐有淦著:《唐家村史》,唐家镇人民政府编印,第33页.位于“珠澳中西文化走廊”沿线的唐家湾地区最先沐浴欧风美雨,唐氏成为接收西式思想文化的先行军。唐家一时涌现“淘金热”的致富传奇。据《子英房谱》记载:“太守耀垣唐公鸡山村人也,字贻光,讳士超,八岁入学……年十四投身军舰……十九岁闻美国开金山埠,利赖甚溥,乃不惮海阔道远,束装而迈,四五年间壮志酬矣……乃游福州司洋行事……乃纳粟得官。”1081950另一方面,唐家人是接受西方新式教育的先锋。1839年,在澳门传教的英美“益治会(SocietyforDiffusionofUsefulKnowlegeinChina)”成立教会学校——玛礼逊学校(Morrsion十九世纪后期的“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在国民经济建设方面突破“闭关锁国”,向前发展的关键时期,唐家命运自然也与之息息相关。随着“五口通商”以后各种不平等条约的签订,108唐有淦《唐家村(鸡柏村)的起步及其历史背景》,唐有淦著:《唐家村史》,唐家镇人民政府编印,第24页.1097第二部分唐氏家族的近代变迁买办世家转型的必要;(1921)亦官亦贾的民族资本家111所载,唐廷枢自幼在教会学校受教育,毕业自玛礼逊学校,他自认“曾接受彻底的英华教育”。毕业后他受雇于香港巡理厅,后在上海海关关长英国人李泰国的手下做了三年的“正大写及总翻译”。早年的经历使他习得大量国际法律知识和国际商贸知识,为以后在怡和洋行担任买办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在香港巡礼厅工作时,他就曾一面工作,一面开展商业活动。“应该及时指出,钻进官僚圈子的唐廷枢,并没有忘情于他原来的主子。他虽然辞去了3110王杰,宾睦新.唐廷枢研究回顾与展望[J].唐廷枢研究,2020(01):172-192.,111著作的基础上整理。112唐有淦《洋务运动时期的实业家唐廷枢》,唐有淦著:《唐家村史》,唐家镇人民政府编印,第70页.113汪敬虞.《唐廷枢研究》,中國社会科學出版社,第10页.实际情况是否如此呢?这一人生重大转折究竟缘自何处?很可惜,史籍并无太多记载,1246441872年,唐廷枢离开怡和洋行,担任轮船招商局总办,奉命开拓中国近代航运业。从187318761876187875114何宁宇.唐廷枢的英语观[J].唐廷枢研究,2020(1):59-78.115何宁宇.洋务运动的语言文本——纪念《英语集全》出版160周年[J].唐廷枢研究,2022(1):45-61207.社会活动中的唐家人近代唐氏族人在社会活动中影响较大的是从政的唐绍仪116。187418771881格兰特与马克唐绍仪从美国学成归国后,被派往朝鲜帮助税务司开设海关。1901191232361519151917另一位在近代社会活动中留下身影的唐家人是同为留美幼童的唐国安,他也是第一任清116本文关于唐绍仪的案例部分,主要在马修·米勒《幸运儿·晚清留美幼童记》、宋汉晓《唐绍仪的政党参与及与中国致公党渊源初探》、贾熟村《对唐绍仪集团的考察》等一本著作和两篇文章的基础上整理补充完成。华校长117。1881年,未及完成耶鲁法律系学业的唐国安匆忙回国。回国后,唐国安受清廷委派,先后到开平煤矿、京奉铁路任职。1881190919401909年,清廷设立了“游美学务处”,唐国安任会办。唐国安因“中西学问,均属精通”,学务处工作主要由他主持。1909863047101910—1911191141912历史将唐国安推到了当年容闳的位置上,似乎有意安排这两个香山人做一场前后接力。第三部分融贯中西的培养方案118香山(主要包括广东中山市和珠海市)16117本文关于唐国安的案例部分,主要在马修·米勒《幸运儿·晚清留美幼童记》、唐有淦《唐家村村史》、谢长发《中国留学教育史》等著作基础上整理完成。118本文关于唐氏家族的留学案例部分,主要整理自沈荣国《近代中国第一留学家族——珠海唐家唐氏》、唐有淦《唐家村村史》、贾熟村《对唐绍仪集团的考察》等一本著作与两篇文章的基础上整理完成。119熊月之."双视野人"与辛亥革命——以容闳,伍廷芳与唐绍仪为分析对象[J].广东社会科学,2021,000(005):112-123.家族教育(一)兴办学校光绪初年(1875),唐翘卿牵头,联合唐家梁族、上栅梁族,会同莫族,共同注资创建“江西会”,以其雄厚的资金为家乡建设提供援助。唐翘卿(1841-1925),族名高亮,(1922改制为初级小学,使用政府颁布的新式教材,经费由子英房负责。民国十七年(1928),中山县府迁址唐(二)幼童留学1970从官费到自费191141912此,一位清华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就直接升读美国大学高年级课程。从数量上来说唐氏子弟占留美幼童总数的5珠海籍留美幼童的四分之一是留美大族”。从质量上来看,受留美幼童计划中途夭折的影响,归国时,大多数唐氏幼童的文化30193219381948从文史社科到应用科学192019057190419081896190119031905上恭都集善堂120面对动荡的时局,加州华人们自发团结起来,组建了基于地缘关系的同乡会,“上恭都集善堂”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上恭都”即“上恭常都”,在民国年间一度改称上恭镇,下辖今珠海唐家湾、中山翠亨等14以下简称120关于上恭集善堂,目前有两篇研究做了较细致的梳理与考证:唐社权《上恭都集善堂与上恭常都人在加省简史》、冯尔康《一个以乡镇移民为单位的同乡与姓氏善会——唐社权<上恭都集善会与上恭常都乡人在加省简史>评介》。本文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整理。海外唐氏族人众多唐氏族人在集善堂职员总数中占据70以上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将集善堂纳入唐氏家族传承的讨论内容,是切合题意的。)在美成立;一说出自唐社权《上恭都集善堂与上恭常都人在加省简史》(以下简称《简史》)1919世纪五十年代期间,从此时期开始梳理集善堂活动内容。按照集善堂设立宗旨,主要活动内容有以下四项。一、资助丧葬。在中国人心中,“落叶归根”是最坚定的信仰。在外漂泊的旅者亡故后,336138185618741899—1900年、191319311952189819241941521952据唐社权《简史》,1852年,“加州省长璧勒(GovernorBigler)发表排华言论,唐君联同三邑会馆通事陈亚清曾两度上书驳其荒谬,后又备办礼物,亲趁省府晋谒,但只蒙款待,不得要领而还。”此处的“唐君”指唐廷植(1828-1897),唐廷枢之兄,1845(香港(HadWa)18521854集善堂亦曾于“1900第四部分结语心成员,实现了家族百年办学之梦,他们浓厚的家国情怀与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一如祖辈。案例五湖南浏阳欧阳氏家族:家族传承中的守旧与革新70欧阳予倩2024612对于湖南浏阳的欧阳氏家族的子孙而言在汉人学者普遍受到歧视的元朝,欧阳玄却“三任成均,两为祭酒,六入翰林,三拜承我们的第六个第一部分浏阳欧阳氏家族的古代历史(现为浏阳市官渡镇新讲解《礼记》“天降时雨、山川出云”一章,欧阳守道旁听后说:“长沙自有仲齐,吾何为至此?”仲齐,是欧阳新的字。欧阳新去世后,欧阳守道为他题写墓志铭。17延祐元年(1314年),欧阳玄以《天马赋》被录为湖广省试第一名。在次年“延祐复科”中,欧阳玄登左榜(汉人、南人)乙卯科(张起岩榜)一甲进士探花。登第不久后,欧阳玄自承事郎出授为湖广行省岳州路平江州同知,开启了他长达四十余年的官宦生涯。如前所述,欧阳玄的官宦一生,可总结为:“三任成均,两为祭酒,六入翰林,三拜承旨”。不过,总结欧阳玄的一生,其最大的功绩是担任了《宋史》《辽史》《金史》的总裁官,实际担任该三部官史600卷、上千万字的修撰。明人胡应麟说:“宋、辽、金三史,皆元脱脱修,实欧阳玄辈笔也。”121故欧阳玄去世后,谥号为“文”可算得上是实至名归。(岱州(正五品(从六品(从六品第二部分浏阳欧阳氏家族的近代历史欧阳中鹄,这位以身为谭嗣同、唐才常的老师而留名于世的私塾先生,1873年乡试中作为谭嗣同的老师,欧阳中鹄推崇变革,曾发表“变法之论”。在接到谭嗣同“兴算学”的信函后,欧阳中鹄深表赞同,即请人印本发行。此举遭到了浏阳顽固守旧分子的强烈反对。121周少川著《中国史学思想会通元代史学思想卷》188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18版。欧阳中鹄遂与唐才常、刘善涵等人商议,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在浏阳文庙后山的奎文阁(目前为浏阳一中的校史展览馆)开办算学社,积极参与到维新活动当中。即便如此,谭嗣同维新变法的失败,短期内仍然给欧阳氏家族带来巨大的阴影。但是,1911年,欧阳中鹄在桂林病故。此时正值辛亥革命风起云涌之时。而在广西领导革命的蔡锷,正是欧阳中鹄在陈宝箴幕府时,主管时务学堂时的学生。为“粉墨登台”而四处奔走。这一点,或许让欧阳中鹄老师至死都难以瞑目。1906话剧《黑奴吁天录》成功演出后,欧阳予倩转入了早稻田大学的文科继续深造。但是,令欧阳予倩自己也未曾预料的是,自己从此会走进戏剧的道路,一发不可收拾。此后,欧阳予倩还相继参演独幕剧《生相怜》和《画家与其妹》,以及话剧《鸣不平》和《热泪》等。1912年,辛亥革命后的欧阳予倩应邀到上海参加陆镜若发起组织的“新剧同志会”;同年参演话剧《家庭恩怨记》和《社会钟》。次年,欧阳予倩创作出第一个剧本《运动力》,该话剧揭露并讽刺了辛亥革命后湖南政界的种种丑态。1915年,应西湖舞台之邀,欧阳予倩在杭州演出《卧薪尝胆》等京戏,开始了职业京剧演员的生涯。1919年,欧阳予倩在期刊《新潮》上发表小说《断手》;同年,应著名实业家、慈善11121926年,欧阳予倩编写了他的第一个电影剧本《玉洁冰清》,这是他步入影坛的开始;8月,1929216193175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欧阳予倩历任中央戏剧学院首任院长,中国文联第一届常委和第二、三届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第一,二届副主席,中国舞蹈家协会第一,二届主席。与此同时,欧阳予倩也是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1957年,为中央戏剧学院实验话剧院再次执导话剧《桃花扇》。1959年,根据《汤姆叔叔的小屋》创作了九场话剧《黑奴恨》。1962年9月21日,欧阳予倩病逝。50年到延安,以后历任抗日军政大学总校文工团副团长,战斗剧社社长,1942年还曾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在转战晋察冀过程10从1952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到1978年,欧阳山尊一直任副院长兼副总导演。80、90年代,他应邀导演了《巴黎人》《末班车上黄昏恋》。此外,他还执导过电影《透过云层的霞光》和电视剧《燃烧的心》等作品。2009年7月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第三部分浏阳欧阳氏家族传承中的守旧无伤感的回忆说,“谭生受厄家庭,毫无生人之趣”。就此,欧阳中鹄“尝切诫以勿使血气用事,充积至诚,不下数百次,故其心悦诚服,亦步亦趋,视予犹父者二十余年”2。但是,随着谭嗣同接触各式维新人物,思想产生极大变化,师徒两人最终走向了分道扬镳。欧阳中鹄与谭嗣同从情同父子,到最后的各自珍重。一般人会认为,是谭嗣同的“革命更彻底”、更具“舍生取义”的大无畏精神;而欧阳中鹄则是一个保守的儒家信徒,纲常理念122《谭嗣同研究资料汇编》第250页,谭嗣同纪念馆1988年编。谭嗣同先前信佛的意愿,为其延僧诵经超度123。”算是真正尽了师生情谊。1898就这一点,从欧阳中鹄取号为“瓣姜”即可见一斑。因为王夫之自号为“姜斋”“瓣香”有着师承、敬仰之意。“瓣姜”的意思就是“师承王夫之”。而欧阳中鹄之所以在甲午战争后推崇变革,发表“变法之论”,其观念的主要来源就是王夫之“器变道亦变”的思想。在《读通鉴论》,则认为“国无贵人,民不足以兴;国无富人,民不足以殖”等等。近代中国历史上的许多风云人物,如曾国藩、左宗棠、张謇等均为船山信徒。123戴维等著《湖南历代文化世家浏阳欧阳氏卷》163页,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124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九·隋均田为虐民之政》。同样作为儒家,王夫之的思想观念,与传统认知中的,只会强调“天理人欲”“纲常秩序”第四部分浏阳欧阳氏家族传承中的革新年,因为湖南老乡陈天华蹈海自尽,在声势浩大的留日学生的罢课浪潮中,欧阳予倩回到了浏阳。学潮平息后,欧阳予倩返回日本,进入明治大学商科学习,不久后便加入著名的“春柳社”,并在话剧《黑奴吁天录》中饰演了两个角色。当时春柳社的中坚分子是曾孝谷和李叔同。而李叔同后来以“弘一法师”的身份名满天下,更以《送别》一曲流传至今。比如伶工学社,欧阳予倩在其草拟并颁布的章程中,第一条就开宗明义:“伶工学社是在革新的道路上,出生于辛亥革命之后的欧阳山尊显然走得更远。他完全跳出了“封建1938因此,对于整个浏阳欧阳氏家族而言,欧阳中鹄老先生所服膺的王夫之的“船山学说”,年6月在长沙曾文正公祠西隅的思贤讲舍旧址上成立船刘人熙作为欧阳中鹄的好友兼亲家,是欧阳予倩的外祖父。这位光绪三年的进士,在1906年就任湖南中路师范学堂监督,在该学堂主持开设数、理,化及英语课,还聘请中西第五部分浏阳欧阳氏家族的家族慈善19191921年,在著名实业慈善家张謇的力邀下,在南通实际主持了南通伶工学社的日常工作,在中国首开系统性戏剧职业教育之先河。如前所述,欧阳予倩在其草拟并颁布的伶工学社章程中,第一条就开宗明义:“伶工学19191251915年8月20日,《船山学报》发刊词。月100元的工资补贴进去。而一家数口的家用,则靠自己演出另行获取。事实上,在公益性教育方面,欧阳中鹄也不遑多让。尤其是其当初在接到谭嗣同“兴算学”的信函后,即着手协助筹办算学馆。后又在陈宝箴的邀请下,在湖南新学的高潮中,应。”突然7”。第六部分结语首先是重视教育,这是中国数千年以来,尤其是当“科考制度”在隋唐被确立为基本国策126戴维等著《湖南历代文化世家浏阳欧阳氏卷》137页,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127引自百度百科“欧阳山尊”词条。之后,“耕读传家”几乎成为历朝历代数以万计家族的共识,直至清末废除科举。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深深烙入士大夫子弟的脑海中,近乎成为“执念”。就此,欧阳氏家族也不例外。欧阳氏家族的每一位较为成功的家族成员,其不仅自身热心并从事教育,其背后都有一位专职从事教育工作的父辈,比如欧阳玄和欧阳予倩都是如此。再次,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浏阳欧阳氏家族的家族文化中,儒家所倡导的“修齐治平”最后,作为近代欧阳氏家族的领袖,欧阳中鹄更是以“举人”之身,通过“塾师”“幕僚”等200420174古语云:“富贵传家,不过三代;道德传家,十代以上”。湖南浏阳欧阳氏家族,作为文化世家,其传承早已过了十代。其家族的基因仍在传承,家族的故事永被传记。案例六香港李锦记家族:思利及人与现代家族治理80李文达1921第一部分李氏家族发展过程128初露峥嵘1868年(清同治七年),李锦记创始人李锦裳生于广东新会七堡镇涌沥村。李锦裳自(小食店128基于以下资料整理:邹广文.民族企业品牌之路:李锦记集团发展历程分析[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WardJL.HowtoMotivatetheFifthGeneration?:BalancingEngagementandEntitlementatLeeKumKee[J].KelloggSchoolofManagementCases,2016:1-21.《李锦记|美味世家,百年老字号》,https:///a/192833966_99952231.1888201902年,一场无情的大火烧去了半条南水街,李锦记蚝油庄几乎烧尽,只剩下唯一值516快速发展1920年,李锦棠小儿子李兆南接手管理家族业务,成为第二代传人。1929年,李锦裳在澳门去世,终年61岁。李锦裳过世后,他的两个儿子——李兆南、李兆登继承发扬了其经营管理理念,将李锦记推上新高度,产品从蚝油发展到虾酱,市场也发展到了美国。1932年,彼时香港与北美华侨市场紧密联系,对蚝油贸易网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1946年,李兆南之子李文达在澳门读高中时听到日本战败投降的消息,决定退学想要171949年,伴随时局的动荡,李文达不得已离开广州,李锦记家族失去了广州积累几十腾飞崛起1954196018881967年,李锦记虽然在海内外积累了一定声誉和市场,但由于产品单一、价格较高、当时被归类为海外华人企业这意味着进口到内地的所有产品要征收70的税李1971年,兄长李兆荣和李兆登决定联手收购李兆南的股份,一场激烈的家族大战由此爆发,最终李兆荣和李兆登决定放弃,离开香港移民国外。1972460(旧装(熊猫(财神当市场越来越大时,李锦记受制于渠道环节的复杂和滞后性,建立了自己的分销网络。129李文达:百年李锦记背后的传奇“战略家”,https:///a/356818142_2706061976年,李锦记在香港仔黄竹坑自建厂房;1982年,李锦记在香港建立新厂房;1983年成立纽约办事处,逐渐取代中间商;1988年于香港工业屯成立新总部;1991年美国加州洛杉矶厂成立;199519961998年中国广东新会和黄埔厂房相继成立;1997年ISO9001:2000HACCPMaekrua几乎垄断市场,李锦记尚未在东南亚市场取得198019901亿美金,李锦记全球收入增长了约15倍,到1990年代后期每三年翻一番130。19801980198219851986管理;女儿莫李美渝1982年加入,主管质量与食品研究。19851986年期间,李锦记家族企业再次陷入危机,迎来第二次家庭冲突。198668000万港元买入弟弟手中40的股份平息此事131。199019491995年,经过多番考察,李锦记最终选择在品牌创始人李锦裳家乡——位于潭江之畔(新会食品有限公司。132此后,李锦记内地网络逐渐形成。1996年在新会建成最大的生产基地,1998年广州黄埔厂建成。李锦记在1990年代末和2000年代初进军内地相当成功。从那时起,李锦记的主要收入来源开始从北美转移到中国,截止到2019年李锦记酱料集团约60的收入来自中国。李锦记全面进入中国菜调味品领域,相继推出新品酱料。李锦记推出素食蚝油、瑶柱蚝130YimBandMakV(2005)LeeKumKee:Oldcompany,modernmarketingstrategy.In:FarhoomandAF(ed.)SmallBusinessManagementandEntrepreneurshipinHongKong:ACasebook.HongKong:HongKongUniversityPress,pp.63–75.131基于以下内容整理:[1]界面新闻,《“蚝油大王”李文达的传奇故事:用半生建起商业帝国,用制度避免“分家”危机》,2021.7.[2]搜狐新闻,《李锦记家族——企业百年传承的秘诀》,2020.6.132湾区创业者①|李锦记:百年“酱料王国”的湾区环路。/content/202108/24/c5669732.html1992XO酱取得空前成功,不但畅销华人市场,还成功打入欧洲市场,提高了中式酱料的地位。19971998化都市人对快节奏生活的需求。2006220种酱料,是对消费者口味需求的洞察,也考验了2005年,李锦记成为香港迪士尼乐园亚洲酱料指定供应商。20052007年期间,李锦记集团通过举办赛事、参赛获奖、赛事资助等方式在全世界范围进一步打开知名度。20082010201320152016再创辉煌1331/20,日本的1/1520~2550以上135年代开始进入1992年,在集团董事局的支持下,作为李锦记集团第四代成员之一的李惠森,创立了812(以下简称南方李锦记(中国)有限公司。133《无限极董事长李惠森:思利及人,做中华养生的代言人》,2024.3,https:///a/768067305_121389887134李忠毅.《这是你的选择》.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135走出我国中药占国际市场份额3的误区.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2,(03)1994年,无限极第一款产品增健口服液正式上市,这也是无限极首款复合多糖产品,至今依然是无限极的拳头产品之一。目前,无限极已推出超过200款产品。1998年,因外部环境变化让李惠森和南方李锦记又一次陷入低谷。国家规范直销市场820002000200420002005到2009年底,无限极在全国设立有33家分公司,25家服务中心,专卖店发展到4000多家。2021年7月,李锦记的灵魂人物李文达去世,李文达三子李惠森接任第四代掌门人,核心业务由李惠森(负责健康产品集团)和李惠中(李文达小儿子,负责酱料集团)掌管第二部分家族精神传承与治理结构家族精神传承第四代传人李惠森将家族对于企业的价值贡献解读归结为三个价值观:(i)思利及人,不断创业,(iii)自动波领导。其中,思利及人是李锦记家族传承的核心价值观。(一)“思利及人”的核心价值观136利及人”让李文达深有感触,他认为“思利及人”与家族的处世经商之道非常契合,也以此精神教育子女。李锦记家族将“思利及人”内涵进一步解读为“换位思考”“关注对方感受”和“直升机思维”三个要点。136李惠森.《思利及人的力量:成就一生的9个法则:升级版》[M].中信出版社,2012.换位思考:做任何事情都要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思考,如上司要站在下属的位置上关注对方感受:无论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会影响到对方的感受。例如很多公司的老板打电话给董事,上来就是“你在哪里?”或者“你现在在做什么?”,但李锦记家族的成员往往第一句话问,“我现在打扰不打扰你?”或者“现在你有没有时间?”。虽然这只是一句简单的客套话,但不同的讲话方式会影响到别人的感受。直升机思维:考虑问题能像坐直升机一般,超越个人和眼前的局限,站得高才能(二)“不断创业、创新”的精神传承创业精神”的牌匾137。永远创业,就是要努力适应环境的不确定性,积极发掘有益于企业长期发展的竞争优势和关键资源。李锦记家族提出创业精神的“6677”法则,即任何事业无需百分百把握才去做,如果有60~70成功的可能,就应该去尝试,因为环境是变化的,很难有十足的把握,这就需要产品、进入新市场、服务新客户138。李锦记集团不是守着一款产品,而是研发了200多款(三)“自动波领导”的管理模式139137舒阳.永无止境的追求——李锦记百年长青溯源[J].中外食品,2004(8):4.DOI:CNKI:SUN:ZWSP.0.2004-08-000.138李新春,何轩&陈文婷."战略创业与家族企业创业精神的传承——基于百年老字号李锦记的案例研究."管理世界10(2008):14.139李惠森.《自动波领导模式》[M].中信出版社,2012.140孙方远.基于心理契约的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的关系[D].西北大学O2O603、4。家族治理结构的确立和演变20132013图1.家族治理结构的演变过程144[2024-06-08].DOI:10.7666/d.y1252894.141冉俊涛.企业管理人员工作压力对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7.DOI:10.7666/d.y1140795.142李锦记官网-公司动态《百年品牌持续创新李锦记荣获年度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奖》,/enterprise/zh-CN/MediaCenter/News/2019/20191219/143《人物|专访李锦记酱料集团中国区总裁张福钧,解开百年企业在新商业变局下的增长密码》,/p/649826550144马艳秋.香港家族企业治理案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DOI:CNKI:CDMD:2.2010.120801.(一)2002-2013:家族委员会与家族宪章的建立145李文达意识到,“家族”涵盖了大家庭的方方面面,而“企业”只是家族的一部分,家族犹62002年,李锦记家族成立了家族委员会,作为家族和企业治理的核心机构。家族委员会统筹管理家族生意(FB)、家族办公室(FO)、家族基金(FF)、家族投资公司(FI)、家族发展与培训中心(FCOC)等分支机构。其中,家族委员会通过定期的家族聚会共商发展,确立了“以家族为中心的传承观念”,以“世代传承家族,代表华人创造历史,成为家族企业的楷模”,为愿景147。家族不再以个人名义指定家族企业的接班人,重大的事务全部由CEO,健康产品业务由李惠森担任CEO。家族投资中心由李慧中担任主席,负责管理家族在业务之外的其他投资,也DavidLeeDavidLee145基于以下资料整理:The1,000-YearPlan:LeeKumKeeandSustainingaFamilyCulture,HarvardBusinessPublishingEducation国际公益学家族传承专栏《分享|解密香港李锦记家族传承制度》,/article/332133tt/wwjieico/aticl6383tl1462766道如何才能将企业延续下去,我们先后去了瑞士、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学习,研究为什么那里的企业可以延续上百年,最后我们想出了建立家族委员会这个办法。”。/view/610fa3cc240c844769eaee8f.html?_wkts_=1722170063491147Cohen,Lauren,DawnH.Lau,andBillyChan."The1,000-YearPlan:LeeKumKeeandSustainingaFamilyCulture."HarvardBusinessSchoolCase221-047,November2020.图2.李锦记家族治理结构2002(引自:Cohen,Lauren,DawnH.Lau,andBillyChan."The1,000-YearPlan:LeeKumKeeandSustainingaFamilyCulture."HarvardBusinessSchoolCase221-047,November2020.)420134(2013根据李惠森的记述,开好家族委员会会议的关键是主持人。主持人要对整个会议负责,4148案例|中国家族办公室的发展与实践——百年家族李锦记的家族治理实践,https:///a/339724905_100014622惠森的母亲因为上洗手间而没能准时回到会场,按照规定要捐款2000港元,开始母亲并130秒,又捐了20002013年,家族委员会完成了家族宪法的制定,扩大了家族委员会的人选,规范家族委员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149,宪法中涵盖的关键要点包括:2570宪法的修正需要得到至少75的家族委员会成员的批准。(的主席需要得到至少50的家族委员会成员的同意家族或非家族成员均有资格担任,任期为两年,可连任。(股东CEO(主席职务除外),目的是确保所有家族政策的实施不受偏见影响,并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姻亲参与:为消除可能的裙带关系和角色模糊,姻亲不得在家族企业中任职。姻亲不得在公司董事会任职。李家非常重视家族发展与培训,专门成立了家族发展与培训中心(FCOC)负责所有家149基于以下资料整理:WardJL.HowtoMotivatetheFifthGeneration?:BalancingEngagementandEntitlementatLeeKumKee[J].KelloggSchoolofManagementCases,2016:1-21.DOI:10.1108/case.kellogg.2021.000023.国际公益学家族传承专栏《解密李锦记家族委员会和家族宪法》,/article/59李锦记的“家族宪法”与“家族委员会”治理,150李锦记家族决定以信托的形式保护家族对公司的所有权。各房选出一名受益人代表作为信托代表,信托代表选举家族委员会成员。1512008(familywell-being)、儿童福祉(childwell-being),家庭可持续发(family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happyandhealthyaging)(intergenerationsolidarity)(二)2013年至今:李氏家族的1000年计划1542010年之后,李氏家族面临代际传承的危机,集中体现为第五代家族成员对企业和家201112201220132013220181000划中,家族需要重新思考:家庭的新愿景应该是什么?在接下来的1000年里,家族和企业的关系是什么?151《李锦记:一个存活125年企业的6条秘密》,https:///a/42865324_120731152基于以下资料整理:李锦记官网公司动态《网络公益采风行走进李锦记,探索公益新动能》,思利及人基金会官网,https:///#/index公益资本论《百年李锦记的“公益之道”:“思利及人”,多方共赢》,/1282153「代代有爱学习平台」https:///cn/about-us/15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