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福建省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福建省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福建省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福建省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福州市高一年级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完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友情提示: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中,浙江、江西、广东等地出土的玉器,其造型高度相似。这说明当时A.具备规范化生产B.存在区域交流C.国家的形态形成D.社会分工明确2.西周初期重用殷遗民在内的异姓史官,并让他们负责记录国家大事和重大典礼。这一举措旨在A.增强政权认同B.加强地方管控C.传承史学传统D.推行分封制度3.战国时期,北方民族白狄人建立中山国后,上层统治者衣着华丽,深衣广袖,带有强烈的中原风范。这反映了当时A.贵族地位提升B.东周政治秩序的重建C.纺织技术扩展D.华夏认同观念已产生4.图1是里耶秦简(局部)。作为官署档案,它详细登记了家庭成员的姓名、性别、身份等信息。这可以用于直接研究秦朝图1中央机构B.社会矛盾C.户籍制度D.行政效率5.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可以封子弟为王子侯,但王子侯没有治民权。此举A.减轻了财政负担B.承袭了秦朝制度C.开拓了汉朝疆域D.加强了中央集权6.秦汉时期,长江中游地区的开发主要集中在高地;三国以来逐渐向沼泽、洼地扩展,耕地面积随之大大增加。出现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北民南迁B.气候适宜C.社会安定D.土地肥沃7.隋朝开皇年间,度量衡重获统一。同时,政府保留了测日影用南朝小尺、官民日常生活用北朝大尺的大小制传统。这些措施A.完善了地方治理B.增强了君主权威C.巩固了国家统治D.缩小了南北差距8.唐朝实行科举制后,士人可以“怀牒(身份证明)自投”,异地求考,不再需要经过地方官察举或九品中正官评定。这有利于A.提高官员地位B.确立儒学正统C.实现社会公平D.扩大统治基础9.汉朝时狮子传入中国,其形象多被赋予象征意义。唐朝时期,狮子形象“由虚入实”,融入社会生活,并成为中华文化的标志之一。这体现了中华文化A.博大精深B.源远流长C.兼收并蓄D.以人为本10.北宋蔡襄记载,“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这一现象反映出A.男女地位平等B.商品经济发展C.婚礼习俗繁杂D.政府控制松弛11.小唱是宋朝十分流行的表演艺术之一,普遍传唱于歌楼、酒馆、瓦舍、私宅等地。这一现象反映了A.市民阶层的扩大B.艺人地位的提高C.戏曲艺术的成熟D.文学体裁的丰富12.辽朝北面官系统内保留契丹旧俗“夷离毕院”掌管刑狱,南面官系统内设置的司法官制总体承袭唐宋。这体现了辽朝A.多元一体B.赏罚分明C.因俗而治D.尊崇汉制13.明万历年间,松江府华庭县西郊集镇生产的暑袜闻名遐迩,远方争购。其境内开有百余家暑袜店,“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业”。这说明该地区A.自然经济占据优势B.棉花种植广泛C.手工业生产专业化D.海外贸易兴盛14.清雍正年间实行“议复”制度,军机大臣需要根据皇帝的指示,讨论臣工上奏的事务并提出处理意见,最终获得皇帝批示后再执行。这一制度A.体现政治开明B.助推决策合理C.提升内阁职权D.促使政局稳定15.1848年,徐继畲编撰的《瀛寰志略》出版,书中对近代西方文明多有正面评述,但大部分士人对此书反应冷淡,曾国藩还批评该书夸大“英夷”。这体现了A.文人思想引领潮流B.刊印技术未被认可C.译著出版面临阻碍D.传统观念根深蒂固16.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改革内政、以法治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等主张。这体现了他A.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B.冲破封建礼教束缚C.思考农民革命的出路D.开启学习西方潮流17.19世纪80年代,洋务派修筑了唐山至胥各庄的标准轨运货铁路,在长江沿岸地区修建了大量码头和港口。这些做法A.完善了军事工业B.实现了自强求富目标C.垄断了国际贸易D.推动了近代交通发展18.1898年,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示“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这一主张反映维新运动A.注重托古改制B.具有新旧并存的特征C.全面接受西学D.致力实现皇权的独尊19.1912年,“五色旗”被确定为中华民国第一面法定国旗,五色象征着五族共和和仁义礼智信五德。这有利于A.减轻革命阻力B.形成科学纲领C.追求思想自由D.弱化军阀统治20.1917年,浙江余姚的村庄种田的人不断减少,许多人前往外地工厂寻求工作,很多女孩编织发网等销售到美国。这反映了当地A.社会风俗转型B.土地兼并严重C.谋生方式变动D.长途贸易畅通21.1918年11月,李大钊提出,一战结束是“资本主义失败,劳工主义战胜”,要为“全世界的庶民”庆祝。由此可知,李大钊A.阐释社会发展规律B.揭示了一战爆发的原因C.成为工人运动领袖D.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22.1919年,中国出版界发行的报刊和丛书,普遍围绕“平民主义”“劳工神圣”“妇女解放”“社会改造”等话题针砭时弊。这反映了A.社会思潮的转变B.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C.无产阶级的成熟D.平民教育成效显著提升23.20世纪20年代,全国各地陆续开办国语传习所,设立义务学校演讲团,推广注音字母(汉字发音的拼读工具)。这些举措A.宣传了革命B.传播了近代科技C.启发了民智D.实现了教育转型24.1924年3月,孙中山在演讲中提出,俄国革命是新型革命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发起人是“农工兵”三种人。这一论断A.肯定武昌起义的成效B.推进国共合作的进程C.标志国民革命的完成D.促成宁汉合流的实现25.表1展示了1927年和1930年中国共产党全国党员人数。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A.执行了民主革命阶段纲领B.开辟了革命新道路C.推动了工人运动走向高潮D.实现了战略大转移26.1931年开始,苏区政府设立“耕种互助和发展合作社”“粮食合作社”等,广泛开展社会救助。这些措施A.增强了政权凝聚力B.解决了物资匮乏问题C.冲破了军事的封锁D.实现了农村包围城市27.1936年7月1日,红军战士林伟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来到草地,沿途下雨。风大无柴,开水烧不成。为执行党的战略方针,大家蜷缩一起,誓以克服困难以待天明。这体现红军战士A.实事求是的态度B.坚定的革命信念C.前赴后继的勇气D.勤勉的敬业精神28.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指出“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这一论断A.打破了日本速决战的神话B.确立统一战线方针C.标志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D.指明了抗战的前景29.1946年,晋冀鲁豫机关报《人民日报》刊载许多通俗易懂的动员口号,如“分果实填窟窿整个阶级都翻身”“苦账一起算”。这些宣传A.改变经济落后面貌B.保障人民政权C.促进工作重心转移D.助力土地改革30.纪念章是带有纪念意义的章形物品。与图2所示纪念章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40分。31题12分,32题8分,33题12分,34题8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某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主题为“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史料研习活动,研习步骤如下表。材料表2史料研习步骤表步骤一:史料收集步骤二:信息提取和整理北宋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①唐太宗考虑到事务繁多,先交给各部门商量、“宰相筹划”。南宋语录体著作《朱子语类》②“先经由中书省”拟定方案,皇帝批览后再发门下省审议,“若事可行”,“即下尚书省”执行。元朝典章制度史《文献通考》③中书门下“日有争论”,难作决定。“行之久矣”,程序繁琐问题严重,与它创立之初的目的逐渐偏离。现代综合类史学著作《中国通史》④这种几个宰相执政的制度,可以防止外戚或个别大臣专权,有利于巩固最高统治者地位。(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表2中属于史实陈述的是、(填序号),属于历史评价的是、(填序号)。(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影响。(6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史料研习的认识。(2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先民先民材料一明初实行了严厉的锁国政策,但到了隆庆、万历年间开始弛禁,海上贸易大为发展。福建阔商的足迹遍于南洋各地。据明朝崇禎年间《闽小纪》记载,闲人在吕宋(菲律宾吕宋岛)得到番著带回国内。番著收成“胜种五谷几倍”,逐渐成为人民的主要食粮。-摘编自陈树平《玉米和番著在中国传播情况研究)材料二图3清朝乾隆年间《金薯传习录》首页(左)及其释义(右)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时番薯在福建传播的原因。(8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1904年,中国小学的劳动教育课程产生。清政府在小学堂设立“手工科”为选修课,主要培养简易手工制作技能。南京临时政府把“手工科”改为必修课。1923年,北洋政府将“手工科”改名为“工用艺术科”,培育学生掌握日常生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929年开始,“工用艺术科”先后改名为“工作科”“劳作科”,教授内容延伸至生产、经营、军事等,“施以职业教育的准备”。-摘编自邓金春《近代中国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演变)材料二1942-1944年,抗日根据地落实“学校教育要与战斗、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边区政府指示,规定小学劳动课以家庭劳动为主,开展打柴、打毛线、养鸡、养羊等生产劳动。陕甘宁边区编写《初级新课本》,课程内容包含了防旱开荒、应用文写作、学习大生产运动劳动模范等,其中生产知识内容课数占总课时26%。-摘编自肖菊梅《抗日根据地中小学劳动教育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述这一时期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变化。(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根据地实施劳动教育的背景。(4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以来我国重视劳动教育的意义。(4分)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黄乃裳:时代浪潮中的奋进者黄乃裳是我国近代杰出的福建籍爱国华侨领袖、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戊戌变法期间,他参与公车上书、创办《福报》,宣传变法维新和救亡图存思想。戊戌变法失败后,他率众远赴南洋开辟“新福州”,保存了革命力量,也为当地发展奠定了基础。辛亥革命期间,他积极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为推翻清政府作出贡献。民国建立后,他反哺乡梓,创办实业,振兴教育。黄乃裳的一生与时代潮流紧密相连,他投身革命、教育、经济事业,为后人所敬仰。参照示例,另选一位中国近代历史人物,围绕“历史人物与时代发展”这一主题,自拟标题,写一篇人物小传。(要求:所选人物与主题相符,史实准确,阐述充分,逻辑清晰,照抄示例不得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福州市高一期末质量抽测历史试题评分细则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345678910BADCDACDCB11121314151617181920ACCBDCDBAC21222324252627282930DACBBABDDA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40分。31题12分,32题8分,33题12分,34题8分。31.(12分)(1)序号:史实陈述:①、②;历史评价:③、④;(每空1分,共4分)(2)影响:积极:减少决策失误;分工明确避免政务无序;巩固皇权;(任答1点2分)消极:部门推诿延误政务;程序繁琐降低行政效率。(任答1点2分)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使得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任答1点2分)(3)认识:多渠道获取不同角度的史料;对史料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有助于形成对事物全面认识。(任答1点得2分,围绕史料研习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共2分)32.(8分)原因:国家政策松弛;官方力量推广;新航路开辟推动;福建沿海贸易活跃;番薯产量高可以当做粮食;番薯口感好受民众认可。(任答4点得8分)33.(12分)(1)变化:课程地位逐渐提高(由选修课转变为必修课);课程范围延伸至多个领域(延伸至生产、经营、军事等社会领域);课程内容深化(由个人手工制作转变为社会专业技能);课程目标凸显职业教育倾向。(任答2点,每点2分,得4分)(2)背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根据地经济面临困难;大生产运动进行;培养抗战人才的需要。(任答2点,每点2分,得4分)(3)意义:提升生活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