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期末考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1页
河南省鹤壁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期末考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2页
河南省鹤壁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期末考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3页
河南省鹤壁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期末考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4页
河南省鹤壁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期末考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鹤壁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期末考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姓名____班级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1、书写(每题5分共1题)1).读拼音,写词语。评卷人得分2、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1).点击古诗词。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

读刘禹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看到江水清清,月光清幽的景象,我不禁想起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这样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少恨,____________;剪不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南朝囚君李煜的遗恨、亡国之苦及无尽的哀愁;

“______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____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爱国诗辛弃疾人的壮志未酬及愿望。2).经典展示台。根据相关提示填空。

(1)《迢迢牵牛星》一诗中用神态描写来表现织女悲切地思念牛郎的句子是:“________,泣涕零如雨。”

(2)诗词中离不开“雨”。《采薇》中“今我来思,_______。”描写的是冬天雨雪纷飞的凄苦景象。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写出了雨后渭城的清新景色。

(3)古诗短小精悍却意境深远:于谦用“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李贺用“何当金络脑,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却不被赏识的愤慨;王观用“____________,千万和春住。”来表达对友人的祝愿。

(4)《长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提醒我们如果不珍惜青春年华,努力奋斗,以后将一事无成,追悔莫及。

(5)“________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告诉我们要多读书,多积累知识,多实践,多取得真知。

(6)“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告诫我们要及时孝敬和陪伴父母、长辈。3).课本直通车。

诗词富有意境美。有“卷地风来忽吹散,_______”的惊喜神奇,“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的丰收在望;有“更喜岷山千里雪,_________”的胜利喜悦。

《浪淘沙》(其一)中描写黄河气魄雄伟、磅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惟有________,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让我们体会到了只有整个中华民族发展起来,国家才能发展;曹植的名句“________,视死忽如归”可以体现出狼牙山五壮士的爱国之情;李纲的“祖宗疆土,_________,不可以尺寸与人”告诉我们要维护祖国的统一,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寒冬加上病毒肆虐,让这个冬天更加难熬,但我依然对来年春景充满期待。4).辨字组词。

距(

)

篷(

)

燥(

)

柜(

)

缝(

)

曝(

)5).结合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六年的小学时光像一幅美好的画卷。仿佛一zhǎyǎn_______的工夫,我们已经褪去童年的yòuzhì_______,成为了有理想、有mùbiāo_______的新时代好少年。离别之际,我想zhèngzhòng_______地对亲爱的老师说一声:“感谢您的péiyǎng_______,您教我学会qīngtīng_______,教我追求zhēn

lǐ_______,请让我再次níng

shì_______您的双眸,叫您一声恩师吧!”评卷人得分3、选择题(每题2分共3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部喜剧电影笑得我心惊肉跳。B.天黑了,还不见弟弟回来,我心里一直忐忑不安。C.原本打算出差一周的爸爸提前回家了,让她喜出望外。D.看着眼前的美景,他不假思索便吟出一首诗,引得人们赞叹不已。2).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小说都是虚构的,和生活没有关联。B.文言文《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表达观点皆有理有据,令孔子难以决断。C.朱自清先生写的散文《匆匆》,通过形象的比喻把时间的流逝写得真切感人。3).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逶迤(yí)

磅礴(bó)

灯盏

抡拳B.擎着(qíng)

瞻仰(zhān)

检阅

制服C.憧憬(chōng)

岷山(mín)

日寇

证府D.伪装(wěi)

蜷缩(quán)

坦克

攀登评卷人得分4、句子训练(每题10分共1题)1).句子运用。“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风带着泥土的气息,轻轻地从我身边拂过,留下一路温暖。小草钻出了泥土。随处可见各色盛开的鲜花,在微风的吹拂下舒服着身姿。桃花朵朵,粉色的花瓣在微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舞罢,花瓣慢慢落到地上,远远望去,粉色的花瓣,铺满千里之地。1.请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画“________”的句子写得生动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确语段中加点部分运用的修辞手法,再从下面词语中任选一个,发挥想象,用相同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子。

喜欢

盼望

安静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

”的句子中有语病,请修改。

随处可见各色盛开的鲜花,在微风的吹拂下舒服着身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段写了“心情好”这一状态下的春日景象,请从下面情境中任选一个,就“心情不好”这一状态写几句话。

奔跑在田野上

走在小河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5、连线题(每题4分共2题)1).把下列作家与作品以及主要特征连线。

丹尼尔·笛福

《爱丽丝漫游奇境》

向往自由,讽刺社会

塞尔玛·拉格洛芙

《汤姆·索亚历险记》

情节奇异,逻辑严密

马克·吐温

《骑鹅旅行记》

不怕困难,荒岛求生

刘易斯·卡罗尔

《鲁滨逊漂流记》

引人入胜,怀乡之情2).我会读一读,连一连。露珠是

盲人的眼睛星星是

小草的眼睛湖泊是

天空的眼睛灯塔是

大地的眼睛我

航船的眼睛评卷人得分6、排序题(每题5分共2题)1).为下面的句子排列顺序。

()相传,有一次,孔子带领他的学生到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的庙堂朝拜。

()他吩咐学生拿水来注入欹(qī)器实验,果然和他说的一样。

()久而久之,欹(qī)器逐渐被一些催人奋进、戒骄戒躁的话语所代替,而且也不只局限于放在座位的右上侧了。

()庙堂里陈列了许多祭器,其中有一种祭器学生不认识,就问孔子,孔子说:“这是欹器,是用来盛酒的。当它空腹时,是倾斜的;当倒满酒时,它就会倒下,酒全部流出来。当年齐桓公把它放在座位右侧来警戒自己不要骄傲自满。”

()最初的座右铭,是叫做欹(qī)器的祭器。

()后来,孔子也请人做了一个欹(qī)器置于座位右侧,用来提醒自己要谦逊,不骄傲,不自满。2).排列顺序。

(

)其中最大的一个就要在今晚皎洁的月光下开放了。

(

)我夹在人群中,盯着花朵,觉得里面充满了奥秘。

(

)这盆昙花大约有30多片既长且宽,碧绿的叶子。

(

)许多人聚集在昙花周围,等待它的开放。

(

)那是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

(

)在叶子的边缘,长了四个花骨朵。评卷人得分7、判断题(每题5分共1题)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开国大典》的场面描写中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

2.演讲就是说话,只要把话说清楚就可以了,语气、语调、姿态在演讲中可有可无。(

)

3.“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三军”指海、陆、空三军。(

)

4.《狼牙山五壮士》是按照“接受任务——痛歼敌人——诱敌上山——顶峰歼敌——跳下悬崖”的顺序来写的。(

)

5.课文《灯光》中的主人公是马宝玉,文章通过对一件光宇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评卷人得分8、诗词鉴赏(每题10分共1题)1).根据课文《登鹳雀楼》内容,完成练习。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前两句是诗人所________,短语的十个字,今天读来,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景。

2.后两句是诗人所________,要想看到最远方,就要________,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评卷人得分9、书面表达(每题15分共1题)1).习作。

读了《重庆值得留恋》,我们不仅感受到郭沫若借景抒情,还学习到一些离别的写作方法。在你即将离开生活了六年的校园,你一定也会有自己的不舍,如老师、同学、校园、运动会、实验室、科技小组……请结合自身经历,自拟题目,完成一篇习作。

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评卷人得分10、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1题)1).阅读。近年来,智能手机等触控式智能设备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并获得各个年龄段人们的青睐——中国已迎来“触屏时代”。据调查,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手机网民规模达10.91亿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9%。学校开展“触屏时代,我们如何应对”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任务。【材料一】

中小学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上网时间年龄上网目的调查项目每天都上网的学生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10岁以前“触网”的学生聊天交友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玩网络游戏学习查找资料年占比例82.9%70.4%61%49.8%29.1%40%58.3%【材料二】

漫画【材料三】

端午节,丹丹和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她一直低头玩着手机,兴奋时还笑出声来,旁若无人。母亲责怪她没和家人聊聊在学校的近况,埋怨道:“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手机不离手,到哪里一坐下来就开始玩手机,也不知道在玩什么。”父亲也感叹道:“唉,怪不得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表格所包含的三条信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观察【材料二】中的漫画,写出其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请你在正确理解【材料三】画线句子的基础上,以丹丹好友的身份,写一段劝说丹丹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曾经表示:必须警惕人工智能对人类带来的威胁。对此,六年级同学对“人工智能的利与弊”展开了辩论。请你为正反双方分别写两条观点。正方(人工智能利大于弊)反方(人工智能弊大于利)例:智能机器人实时监护人类的健康,延长人类的寿命。例:人工智能的发展,导致很多人失业。(1)__________________(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11、信息匹配(每题5分共2题)1).读句子,体会人物的心情。

A.懊悔

B.委屈、失望

C.期盼、急切

D.焦急、兴奋

(1)真奇怪,该是我有理的事啊?不是吗,我不是一直在等着,母亲不是答应过了吗?()

(2)但这次怨我,怨我自己,我把午觉睡过了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