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版PEP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关于“8V4W”的灯L1和“4V2W”的灯L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灯并联时,两端最大可加8V电压B.两灯均正常工作时,L1较亮C.L1的电阻大于L2的电阻D.两灯串联在12V电源两端时都正常发光2、如图所示是中国航母“辽宁号”训练时舰载飞机飞行的图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飞机飞离航母前后,航母所受浮力的大小不变B.飞机飞行时能获得向上的压强差,是因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于机翼下方空气流速C.飞机在加速飞行时,机械能总量不变D.飞机在起飞过程中,惯性将消失3、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小孩推墙时他也受到墙的推力B.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C.只有在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D.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4、同学们在探究“液体凝固成晶体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后,四个小组在交流过程中,分别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液体凝固成晶体时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B.C.D.5、一个瓶子能装下1kg的盐水,它一定能装下1kg的()A.水银B.水C.煤油D.酒精6、合唱中“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是指()A.响度B.音调C.振幅D.音色7、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
这样做是为了()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8、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另外三个不同类,它是()A.用力拉弓,弓变弯曲B.用力蹬自行车,车加速前进C.用力踢球,球飞出去D.守门员用力接住飞来的足球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9、关于力和运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草地上滚动的足球逐渐停下来,是因为足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由于力的作用踢出去的足球才能够在空中继续飞行C.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D.物体不受力也可以运动10、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科学,培养同学们正确使用仪器的技能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应让整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B.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应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再读数C.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不调零就可以直接进行测量D.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过程中,发现横梁不平衡时可调节平衡螺母11、下面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B.误差可以减少,但不能避免C.测量工具越精密,实验方法越合理,误差就越小D.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避免误差12、如图所示,是一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汽车,关于对小汽车的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小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小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小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不是一对平衡力13、图中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
推土机宽大的履带B.
篆刻刀锋利的刀刃C.
破窗锤的尖端D.
火车轨道14、如图所示;一根羽毛放置在长木片上,并保持静止状态.
下列对羽毛受到重力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重力大小等于木片对它的支持力B.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C.重心位置在羽毛上的a
点D.重心位置在羽毛上的b
点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改变物体的形状B.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当它由运动变为静止的过程中才有惯性C.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如果这两个力的三要素相同,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D.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站在车上的人在水平方向上一定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6、光可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可见光分为红、橙、黄、绿、蓝、靛、____光,在红光之外是____,在紫光之外是____,都是人眼看不见的光.17、(2011春•建湖县期末)在一圆柱水桶的一侧的不同高度打三个相同大小的小孔a、b、c,与c等高处打一个相同大小的小孔d.当水桶中注满水时三个小孔中喷出水流情况如图所示,比较c、d可说明____.比较a、b、c可以说明____.18、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____,意大利科学家____最早测出大气压的数值.一个标准大气压p0=____Pa.19、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1)手臂长74____;(2)某同学身高160____;(3)课本宽0.132____;(4)手指宽1.5____;(5)教室课桌高780____.20、水是生命之源,普通人每天大约需要摄入2L水,这些水相当于______m3,约______kg;水还是神奇的“魔术师”,冬天“滴水成冰”、春天“露珠晶莹”,从物态变化的角度看,水实际上是分别经历了______和______的变化过程.21、一条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5鈭�
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22、甲、乙两种液体的体积之比是31
质量之比是12
它们的密度之比为____;如果将甲液体倒去一半,乙液体倒去四分之一,则余下的甲、乙两种液体,其密度之比为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4分)23、对次声波最敏感的动物是大象.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作图题(共4题,共12分)24、(1)
如图所示,在竖直悬挂的带有磁性的黑板上,吸着一个重4N
的小铁块,小铁块静止不动.
若磁性黑板和铁块之间的吸引力是10N
请画出铁块的受力示意图.(2)
如图所示,物体M
放在斜面上静止不动,画出其受力示意图。25、如图,站在地面上的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作出最省力的绕线方式。(
图在答题卡上)
26、如图所示;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AB
在平面镜MN
中所成的像.
27、请画出图中小球A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
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2题,共12分)28、小明身高1.7m,他站在穿衣镜前1m处,他看到镜中自己的像.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____,他在镜中的像的身高是____,当他向镜子靠近时,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所成的是____像.29、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下面是在校运动会上,某同学观察百米赛跑,借助于这两个图来说明这两种方法.
图1表明:______图2表明: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分析】(1)两灯泡并联时;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电源的电压为两灯泡额定电压中最小的一个;
(2)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和额定功率;利用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判断两灯泡正常发光时灯泡的亮暗关系;
(3)已知两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P=UI求出两灯泡的额定电流,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两灯泡的电阻;
(4)两灯泡的额定电流相等,两灯泡可以同时正常发光,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电源的电压.【解析】【解答】解:
(1)∵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两灯泡并联时;两端的最大电压为4V,故A不正确;符合题意;
(2)两灯泡正常发光时,L1的功率为4W,L2的功率为2W;
∵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
∴两灯均正常工作时,L1较亮;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3)根据P=UI可得;两灯泡的额定电流:
I1===0.5A,I2===0.5A;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两灯泡的电阻:
R1===16Ω,I2===8Ω;
∵R1>R2;
∴L1的电阻大于L2的电阻;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4)∵I1=I2=0.5A;
∴两灯泡可以同时正常发光;
∵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分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
∴两灯泡串联,均正常发光时电源的电压U=U1+U2=8V+4V=12V;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2、B【分析】【解答】解:A;航载飞机飞离航母后;航母的总重力减小,航母始终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所以浮力会减小,A说法错误;
B;飞机飞行时能获得向上的压强差;是因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于机翼下方空气流速,上方压强小于下方,从而产生向上的升力,故B说法正确;
C;飞机加速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飞机的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其动能增大;高度升高,重力势能增大,故机械能总量增大,C说法错误;
D;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飞机在起飞过程中,惯性不可能消失,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分析】A;漂浮物体的浮力始终等于自身重力;判断出重力的变化情况,即可得知浮力如何变化;
B;流体流速越快的位置压强越小;据此来分析飞机起飞时的受力情况;
C;影响动能的因素有物体质量和速度;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有质量和高度;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D、惯性是一切物体所具有的一种特性,在任何时候物体都有惯性.3、C【分析】【解答】解:A;人推墙时;人对墙施加了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同时会对人施加力的作用.故A正确;
B;人对沙发一个作用力;沙发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形状发生了改变,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正确;
C;没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会发生力的作用;例如磁力、重力作用等;故C错误.
D;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不仅包括物体的速度大小的变化,也包括运动方向的改变,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②力的作用效果有二: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③物体不相互接触,也会发生力的作用.4、B【分析】(1)
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
(2)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下降。A.固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一定温度,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特点,这是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
B.液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凝固特点,是晶体凝固的图象,符合题意;
C.固体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升高,符合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
D.液体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符合非晶体的凝固特点,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B。(1)
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象;
(2)
掌握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和特点。【解析】B
5、A【分析】【分析】瓶子的容积一定,最多能装1kg盐水,要能装下其它液体,该液体的密度必须大于盐水的密度.【解析】【解答】解:瓶子容积V相同,装满盐水m=1kg,若要装下1kg的其它液体,根据ρ=得m=ρV,可知ρ液>ρ盐水,V液<V盐水;题中只有水银的密度大于盐水的密度.
故选A.6、B【分析】【分析】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合唱中“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是指音调。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区分声音的三要素,音调、音色与响度。7、C【分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但这种振动往往不易观察;需要将实验效果进行“放大”.
“转换法”是中学物理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借助某些物体的特性来研究看不到或不易观察到物质,形象直观。
此题就是用转换法来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初中物理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应当掌握。【解答】由于音叉振动的幅度过小;人眼无法直接观察和区分,所以用“转换法”将这个实验效果进行放大;
当把悬挂的泡沫塑料球紧靠在正在发声的音叉上时;音叉的振动将泡沫塑料球弹开,即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成泡沫塑料球的振动,以便于观察和进一步的研究。
故选C。【解析】C
8、A【分析】解:A;用力拉弓;弓变弯曲,是力改变了弓的形状;
B;用力蹬自行车;车加速前进,是力改变了自行车的运动状态;
C;用力踢球;球飞出去,是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D;守门员用力接住飞来的足球;是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综上所述;只有A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另外三个不同类。
故选:A。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
本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力的这两个作用效果有明显的不同,比较容易辨别。【解析】A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9、CD【分析】【分析】(1)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则一定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2)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解析】【解答】解:A;草地上滚动的足球逐渐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阻力的作用,故错误但不合题意。
B;由于惯性;踢出去的足球才能够在空中继续飞行,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则一定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故正确,符合题意;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因此由于物体具有惯性,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也可以运动,故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CD.10、BCD【分析】解:
A;使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物体的一端不一定要对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可以让整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故A正确.
B;温度计读数时;如果从液体中取出,其示数会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故B错误.
C;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使用前必须调零,否则读数不准确,故C错误.
D;称量物体质量时;若天平横梁不平衡,要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来使天平的横梁平衡,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D错误.
故选BCD.
(1)使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被测物体的一端不一定要对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
(2)在使用温度计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温度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要和温度计中液面相平.
(3)测力计使用前要调零.
(4)天平的横梁不平衡有两种情况:在称量物体的质量之前;要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在称量物体的过程中,要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来使天平的横梁平衡.
该题考查了温度计、刻度尺、天平、测力计等测量仪器的使用要求,熟悉每一种实验器材的使用特点是同学们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解析】【答案】BCD11、ABC【分析】解:A;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故A正确;
B;误差只能减小;不可避免,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故B正确;
C;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测量工具越精密,实验方法越合理,误差就越小,故C正确;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D错误.
故选ABC.
要正确解答本题;首先要掌握误差的定义,还要掌握误差产生的原因,减小误差的方法及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及其减小误差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特别要注意误差和错误的区别:误差只能减小,不可避免,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解析】【答案】ABC12、BD【分析】【分析】(1)
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的同一条直线上;(2)
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同一条直线上;(3)(3)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本题考查了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辨别,同时涉及到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答】AB.
小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所以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而不是平衡力,故A错误;B正确;
CD.
小车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小车受到向上的压力,所以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解析】BD
13、BC【分析】解:
A;推土机宽大的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不合题意;
B;篆刻刀锋利的刀刃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B符合题意;
C;破窗锤的尖端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符合题意;
D;火车轨道铺在枕木上;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不合题意.
故选BC.
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增大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这是一道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物理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增大或减小压强,要学会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这才是学习物理的真正意义.
解答时,要注意使用控制变量法.【解析】BC
14、ABC【分析】解:
A;羽毛静止在木片上;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木片的支持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此选项正确;
B;无论羽毛是什么形状、什么状态;受到的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
此选项正确;
CD
支持力的作用点在a
点;羽毛保持静止状态,说明受力平衡,所以重心在a
点.
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故选ABC.
垄脵
竖直方向静止的物体如果受到两个力的作用;那么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垄脷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与物体的形状;状态无关.
垄脹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此题考查的是二力平衡的应用、重力的方向和重心的确定,其中确定重心的位置是难点.【解析】ABC
15、AC【分析】解:A;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改变物体的形状.此选项正确.
B;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不变的性质;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所有物体都有惯性.此选项不正确.
C;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如果这两个力的三要素相同,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为两个力的和、方向与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物体在这两个力的作用下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此选项正确.
D;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站在车上的人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此选项不正确.
故选AC.
(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①力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力可改变物体的形状.
(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3)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两个力的和.
(4)站在车上的人与车相对静止;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人也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人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
此题考查了力学中的多个知识点,综合性比较强.掌握力的作用效果、惯性、力和运动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解析】【答案】AC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6、略
【分析】【分析】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由于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解析】【解答】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在可见光的两侧,还有不可见光,其中在红光之外且靠近红光的是红外线,在紫光之外且靠近紫光的是紫外线,它们都是不可见光.
故答案为:紫;红外线;紫外线.17、略
【分析】【分析】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分析:
①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②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③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深度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c;d高度相同;喷出的水柱远近相同,所不同的只有方向,故可得出:同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比较a、b;c可知;最下端的小孔喷出的水柱最远,表明此处水的压强最大;最上端的小孔喷出的水柱最近,表明此处水的压强最小.所以可表明: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同种液体,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故答案为:同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同种液体,深度越大压强越大.18、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1.013×105【分析】【解答】解:马德堡半球实验用两个中间抽成真空而压合在一起的铜半球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利用一根玻璃管测出了大气压所能支持的水银柱的高度,是76cm=760mm,水银柱的上方为真空,所以当时大气压等于76cm即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这也就是后来规定的1个标准大气压的大小,其具体数值是P=ρ水银gh=13.6×103kg/m3×9.8N/kg×0.76m≈1.013×105Pa.
故答案为: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1.013×105.
【分析】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托里拆利实验都是与大气压强有关的著名实验,但他们的意义和结果却有着较大的区别,一个重在验证大气压的存在,一个重在测量大气压值,1标准大气压所能支持的水银柱的高便是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出的大气压值,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求出其数值,1标准大气压=1.013×105Pa.19、略
【分析】【分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根据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和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填上合适的单位.【解析】【解答】解:
(1)中学生的步幅在70cm左右;手臂长度与此差不多,在74cm左右;
(2)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160cm左右;
(3)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cm左右;课本的宽度略大于10cm,在13.2cm=0.132m左右;
(4)一元硬币的直径在2cm左右;手指宽度略小于2cm,在1.5cm左右;
(5)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78cm=780mm左右.
故答案为:(1)cm;(2)cm;(3)m;(4)cm;(5)mm.20、略
【分析】解:水的体积:V=2L=0.002m3;
由:ρ=得,水的质量:m=ρV=1000kg/m3×0.002m3=2kg.
冬天“滴水成冰”;春天“露珠晶莹”;从物态变化的角度看,水实际上是分别经历了从液态水到固态冰的凝固过程和由气态水蒸气变为液态水的液化过程.
故本题答案为:0.002;2;凝固;液化.
根据体积的单位进行换算;再由密度公式计算水的质量,“滴水成冰”是凝固;“露珠晶莹”露珠是液态的,是由是正确液化形成的.
本题考查了多个知识点,涉及了体积的单位换算,密度公式的计算,水的凝固和熔化.【解析】0.002;2;凝固;液化21、略
【分析】解:一条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5鈭�
那么入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即入射角为90鈭�鈭�35鈭�=55鈭�
由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为55鈭�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55鈭�+55鈭�=110鈭�
故答案为:110鈭�
根据以下内容答题:
(1)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
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特别是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其中必须搞清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解析】110鈭�
22、1:61:6【分析】【分析】知道甲、乙两种液体的体积之比和质量之比,利用密度公式娄脩=mV
求密度之比;密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密度不随物体质量的减少而减小。本题主要考查的对密度公式的理解和应用。【解答】隆脽V录脳V脪脪=31m录脳m脪脪=12
又隆脽娄脩=mV
隆脿娄脩录脳娄脩脪脪=m录脳V录脳m脪脪V脪脪=m录脳V录脳隆脕V脪脪m脪脪=12隆脕13=16
将甲液体倒去一半;乙液体倒去四分之一,由于密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密度不随物体质量的减少而减小;
隆脿
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娄脩录脳娄脩脪脪=16
故答案为:1616
【解析】1616
四、判断题(共1题,共4分)23、√【分析】【分析】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是次声波,其具有很强的破坏性,人耳听不到.【解析】【解答】解: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大象听觉频率是1Hz~20000Hz,正是在此范围之内,所以大象会有较为明显的反应.
故答案为:√.五、作图题(共4题,共12分)24、(1)
(2)
【分析】(1)
【分析】首先对小铁块进行受力分析,小铁块静止不动,是平衡状态,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G
与摩擦力F
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点都在重心,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摩擦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水平方向上受磁力和支持力的作用。本题考查了物体受力平衡的判断和力的示意图的画法.
当物体静止时,竖直方向上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水平方向上磁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解答】小铁块物体静止;则受平衡力,竖直方向上所受力为:竖直向下的重力G
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水平方向上受磁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作用点都在物体的重心。
(2)
【分析】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掌握力的示意图的画法.
首先分析物体在下滑过程中所受的力,并注意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物体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及摩擦力的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车辆保管寄售协议书
- 人工费外包合同协议书
- 驾校投资加盟协议书
- 采样作业安全协议书
- 解除期权股权协议书
- 代家长陪读合同协议书
- 让老公签忠诚协议书
- 农场看护房转让协议书
- 车祸报废赔偿协议书
- 解除增资扩股协议书
- 超星尔雅学习通《美学原理(北京大学)》2025章节测试附答案
- (高清版)DB11∕T2256-2024城市轨道交通钢轨踏面维修技术规范
- DB11∕T2279-2024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评估规范
- 病历质量培训课件
- 机房施工安全培训
- 中国卒中学会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指南+2024解读
- 装饰报价单完整版本
- 设计单位现场施工期间配合及技术经验服务措施
- 【MOOC期末】《英美文学里的生态》(北京林业大学)期末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能源管理系统投标技术文件
- 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课件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