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外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上外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上外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上外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上外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上外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65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题文】下列生物中属于消费者的是()。A.小草B.猫头鹰C.松树D.蘑菇2、【题文】沼气是一种可燃烧的气体,它的主要成分是:A.氮气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D.甲烷3、如图表示新生命的孕育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卵细胞是在①中产生的。

B.精子在②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

C.人体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④

D.胎儿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4、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血涂片;分析正确的是()

A.细胞①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B.细胞②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C.细胞③因富含血红蛋白而显红色D.细胞①和③都不能用来做DNA亲子鉴定5、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到南极科考工作者要把粪便等带离南极。主要因为南极()A.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B.缺少生产者C.缺少消费者D.分解者很少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6、小熊在实验时,①先用一块洁净的擦镜纸擦拭目镜,②再进行对光处理,直至通过显微镜目镜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③然后小熊将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用压片夹夹住。④接着小熊用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另一只眼睁开,将物镜下降至接近玻片标本。⑤再跟着来小熊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缓缓上升镜筒,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在上述的描述中,小熊的操作有错误的是:A.①B.③C.④D.⑤7、下列关于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裸子植物的球果也是果实B.二者都能产生种子,种子中都有胚C.二者的种子外面均有果皮包被D.二者的根、茎、叶等都有输导组织8、输血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但有些患者只是缺少血液中的某些成分,并不需要输全血.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出成分输血,即有针对性地为患者补充血液中缺少的成分,请分析下列患者应该输入什么血液成分?

(1)大面积烧伤患者()(2)贫血患者()(3)血流不止者()

A.血浆。

B.血小板。

C.红细胞悬液。

9、遗传信息存在于生物体的()

A.受精卵中。

B.体细胞中。

C.所有的细胞中。

D.卵细胞中。

10、如果在做实验时得到的结果与假设不一样;你不应该做的是()

A.修改假设;让它与结果一致。

B.修改实验数据;让它与假设相符。

C.检查过程是否有问题;重新把实验做一次。

D.检查过程都没有问题;相信结论是正确的。

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1、近视眼的成因是眼球的_______________或是晶状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__________等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到视网膜的_____(选填前/后)方因为看不清__________(选填远/近)处的物体,可以佩戴_________加以矫正12、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反复吹一段时间后,可见石灰水变得______,这证明了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______.13、“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句话是说嗅觉具有适应性.____.14、生物圈的范围包括____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其中____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也是人类的“立足点”.15、【题文】西瓜的每个果实里有多粒种子,说明每个子房里有多个____.在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中,____将来发育成胚;____将来发育成果皮.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2题,共4分)16、显微镜视野中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同的.17、用鼠妇做完实验后,一定要将鼠妇消灭掉。()评卷人得分五、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2分)18、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对“影响植物生长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探究。

(1)小明为了探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满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记录如下: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10203040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6025105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金鱼藻和光源的距离远近与其产生的气泡数目______(填成正比”;“成反比”或“无关”)。

(2)如图为自然条件下;在盛有金鱼藻的密闭试管中,二氧化碳含量在一昼夜内的变化曲线。金鱼藻有机物含量减少的阶段有______(填字母),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是______(填数字)点。

(3)以下措施中能够增加大棚作物产量的是______(填选项)。

A.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B.夜间提高大棚内的温度。

C.增施有机肥D.合理密植E.夜间开启日光灯19、【题文】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内的变化”时;四位同学对馒头做了不同处理,具体操作如下:

。姓名。

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处理情况。

小张。

1

馒头碎末+2ml唾液。

充分搅拌。

小杨。

2

馒头碎末+2ml清水。

充分搅拌。

小刘。

3

馒头块+2ml唾液。

不进行搅拌。

小李。

4

馒头碎末+2ml唾液。

不进行搅拌。

(1)以“牙齿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其对照组为____号试管的处理。试验组为____号试管的处理。

(2)若将这四支试管都放入37℃左右的温水10分钟后取出、冷却,再加少量碘液,观察现象。其中不变蓝的是____号试管中的液体,原因是____

(3)若以唾液为变量时,1号试管和____号试管组成一组对照。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

(4)小李和小张的对照实验可以说明____

(5)若要一组以温度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可将1号试管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另一支试管放在80℃的热水中作对照。请你指出这一试管应加入物质和处理情况____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4题,共36分)20、下图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的6是指_________,7是指_________。(2)血液由2射出,流经5、6到3的循环途径叫_________;血液由4射出流经7、8至1的途径叫_________。(3)由M到N处,血液成分发生了变化:_____血变成了静脉血。(4)血液流经肺泡由_________血变成了_________血。(5)在心脏结构中,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是___________,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是___________,它们的作用都是_________。21、下图是模拟膈肌运动的模型,据图回答:

(1)玻璃钟罩代表胸廓,____代表的是气管,____代表的是肺,____代表的是膈肌。(填序号)(2)图中B表示的状态是____,此时,膈肌____,膈顶部____,胸廓容积增大,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____肺。22、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A为左心房;内流______血;B为______,内流静脉血;

(2)心脏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______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这就保证了血液在心脏里只能从心房→心室→______,而不能倒流.

(3)与C相连的血管E______把血液从心脏送往身体各处.把血液从肺泡送回心脏的血管是[______]肺静脉.

(4)当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时;通过物质交换,血液将变为含氧______(“多”或“少”),颜色暗红的______血.

23、如图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经消化后的含量变化曲线;(A、B、C、D、E依次代表消化道的部位)请分析回答问题:

(1)若曲线丙代表的是脂肪的消化;则甲代表的是______的消化,乙代表的是______的消化.

(2)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各在消化道的哪个部位开始被消化;淀粉在______;脂肪在______;蛋白质在______.

(3)D中含有的消化液有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B【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必要的生存环境,如阳光;空气、土壤、水分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生态系统的各成分缺一不可,所以小草、松树属于生产者,猫头鹰属于消费者,蘑菇属于分解者。

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有关知识点,熟练掌握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解析】【答案】B2、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考点: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解析】【答案】D3、C【分析】略【解析】C4、D【分析】解:A;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的②白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多;A错误.

B;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的是③血小板;B错误.

C;①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C错误.

D;遗传物质的载体DNA存在于细胞核中;只有②白细胞里含有细胞核,能用来做DNA亲子鉴定,所以细胞①和③都不能用来做DNA亲子鉴定,是正确的.

故选:D.

在观察血涂片时;视野中个体最大的是②白细胞,高倍的显微镜下可见它里面含有细胞核;①红细胞,最多,而且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视野中几乎看不见③血小板,因为它的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显微镜下各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解析】D5、D【分析】【分析】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气,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南极的温度很低,而且南极的有机物较少,因此不适于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若把粪便等生活垃放在南极,由于细菌真菌较少,分解缓慢,会造成环境污染,故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缺少分解者。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时可以从南极的环境特点和细菌真菌的生活条件方面来切入。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6、CD【分析】试题分析:(1)检查:右手握镜臂,从镜箱内取出显微镜,左手托镜座,轻轻放在实验桌上。先检查一下显微镜各部件有无损坏,如发现有损坏或性能不良者,立即报告教师请求处理。(2)准备:将显微镜放于前方略偏左侧,必要时使镜筒倾斜(有的显微镜本身已经倾斜)以便观察。转动粗调节钮,将镜筒略升高(或将载物台下降)使物镜与载物台距离略拉开。再旋转物镜转换器,将低倍镜对准载物台中央的通光孔(可听到“咔哒”声)。(3)对光:打开光圈,上升聚光器,双眼同时睁开,以左眼向目镜内观察,同时调节反光镜的方向,直到视野内光线明亮均匀为止。反光镜的平面镜易把其他景物映入视野,一般用凹面镜对光。(4)放置玻片标本:取一玻片标本放在镜台上,标本片的盖片朝上,将标本片放到载物台前方,然后推到物镜下面,用压片夹压住,如有标本移动器,可用上面的弹簧夹夹住标本片,然后把要观察的部分移到通光孔的正中央。(5)调节焦距:以左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地上升至物镜距标本片约5毫米处,应注意在上升镜台时,切勿在目镜上观察。一定要从右侧看着镜台上升,以免上升过多,造成镜头或标本片的损坏。然后,两眼同时睁开,从显微镜侧面注视物镜镜头,同时旋转粗调节钮,使镜筒缓慢下降(或镜台上升),大约低倍镜头与玻片间的距离约5mm时,再用左眼从目镜里观察视野,左手慢慢转动粗调节钮,使镜筒缓缓上升,直至视野中出现物像为止。如物像不太清晰,可转动细调节钮,使物像更加清晰。故选:C、D考点:显微镜观察标本【解析】【答案】C、D7、BD【分析】解:A;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没有果皮包被着,不能形成果实,A错误;

B;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二者都能产生种子;种子中都有胚,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B正确;

C;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没有果皮包被着,不能形成果实,C错误;

D;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根、茎、叶等都有输导组织;D正确。

故选:BD。

根据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种子植物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的有果皮包被。据此解答。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解析】BD8、CAB【分析】

严重贫血患者由于缺少含铁的无机盐或蛋白质导致血红蛋白合成较少;红细胞数量下降,应及时补充红细胞.创伤性失血主要是缺全血应尽快补充全血.大面积烧伤患者皮肤损伤严重,表面渗出大量组织液,这些组织液主要来自血浆.血小板减少症应使用血小板进行补充.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因此对于严重贫血;大面积烧伤、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应分别输入的血液成分是红细胞悬液、血浆、血小板.

故答案为:C;A;B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血液的成分和功能;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输血的原则.解答时可以从贫血;大面积烧伤、血小板功能低下的患者主要缺少的血液成分方面来切入.

9、ABD【分析】

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上有指导生物发育的全部信息,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DNA分子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

C项中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因此也就不具有遗传信息而其他选项均具有细胞核.

故选A;B、D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是对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的认识.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

10、ABD【分析】

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主要反思以下几个方面:方案是否完整,是否符合探究要求,方法步骤是否合理,是否有前后颠倒现象,变量设计是否做到只有一个变量.综上所述,当实验的结果与假设不一样时,修改假设,让它与结果一致;修改实验数据,让它与假设相符;检查过程都没有问题,相信结论是正确的都是不应该做的.

故选:A;B、D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是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解答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方面切入.

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1、前后径过长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晶状体前远近视镜或凹透镜。

【分析】【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近视眼的成因;成像特点、矫正。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近视眼的成因、成像特点。

【解答】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或光线过暗,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导致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是晶状体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的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解析】前后径过长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晶状体前远近视镜或凹透镜。

12、浑浊二氧化碳【分析】解:二氧化碳遇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特性.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反复吹一段时间后,可见石灰水变得浑浊,这证明了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浑浊二氧化碳。

本题考查吸气和呼气;呼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本题考查吸气和呼气,呼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是基础题,较简单.【解析】浑浊二氧化碳13、略

【分析】

嗅觉是由化学气体刺激嗅觉感受器而引起的感觉.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后上部的嗅上皮内;感受细胞为嗅细胞.气味物质作用于嗅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经嗅神经传导,最后到达大脑皮层的嗅中枢,形成嗅觉.这是因为人的嗅觉很容易适应,即医学上所说的--嗅觉适应现象.也就是说人在较长时间闻了某种气味后,会失去对这种气味的嗅感,这是大脑皮层嗅觉中枢的一种疲劳现象,因此“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句话是说嗅觉具有适应性.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的是嗅觉感受器的功能以及嗅觉的形成;嗅觉是在嗅觉中枢形成的.

14、略

【分析】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岩石圈是地球表面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也是人类的“立足点”.

故答案为:大气;岩石.

【解析】【答案】本题主要从生物圈的范围及各个圈层的生物方面来作答.

15、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本知识可借助雌蕊的图形与果实的图形进行记忆.

当一株绿色开花植物完成开花;传粉、受精后;子房的发育发育情况如图所示:

由此可见;西瓜的每个果实里有多粒种子,说明每个子房里有多个胚珠.

故答案为:胚珠;受精卵;子房壁。

考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点评:分清子房中各部分的发育情况是解题的关键.【解析】【答案】胚珠受精卵子房壁四、判断题(共2题,共4分)16、×【分析】试题分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标本的移动方向,与视野中的像移动方向相反,如向左下方移动标本,视野中的像就向右上方移动,因此显微镜视野中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故“显微镜视野中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同的”的说法是错误的。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成像。【解析】【答案】×17、×【分析】我们要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用鼠妇做完实验后,一定要将鼠妇放归自然。【解析】【答案】×五、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2分)18、成反比abdeACDE【分析】解:(1)①由表中可知: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分别为:10;20;30;40时;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分别为60;25;10;5,因此“在一定的范围内,金鱼藻离光源的距离越近”,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越多,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因此气泡中的气体是金鱼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综上分析可知,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金鱼藻和光源的距离远近与其产生的气泡数目成反比。

(2)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则有机物减少。因此,图为自然条件下,盛有金鱼藻的密闭试管中一昼夜二氧化碳含量变化曲线。金鱼藻有机物含量减少的阶段有ab;de段表示呼吸作用增强,有机物减少。

(3)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由其原理可知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增加光照时间;增加原料二氧化碳和水。适当提高温度可以促进生物的生命活动,因此适当增加白天的温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而夜晚适当降温则可以抑制其呼吸作用。植物开花如果遇到连绵阴雨,影响了昆虫的活动,从而影响到传粉,因此人工辅助授粉。合理密植是植物与光接触的面积增大,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就越多。E夜间开启日光灯能够增强光合作用的时间。因此A、C、D能够增加大棚作物产量。B夜间提高大棚内的温度有利于植物的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故答案为:(1)成反比(2)ab;de(3)ACDE

(1)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里。

(2)呼吸作用的原理是在线粒体里在氧气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

植物的三大作用是重要内容,是考试的重点,要熟练掌握三大作用的原理,从容应对此类题目。【解析】成反比abdeACDE19、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1)1号试管中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2号试管里的清水对淀粉无作用,淀粉没有被分解,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3号试管中的馒头块与唾液的接触面积小,馒头中的淀粉没有被彻底分解,因此滴加碘液后仍然变蓝色,4号试管中的馒头碎屑与唾液不进行搅拌接触不充分,馒头中的淀粉没有被彻底分解,因此滴加碘液后仍然变蓝色;1号试管和2号试管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为:唾液,结果分析可得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小李和小张同学的实验可以形成对照,唯一变量为:是否搅拌,分析可得馒头的消化与舌的搅拌有关;小刘和小张的实验可以形成对照,唯一变量为:馒头块大小,分析可得馒头的消化与牙齿的咀嚼有关;如果将1号试管放在37℃左右的温水中,另一试管放在80℃的热水中进行对照,以温度为变量的对照实验,要保证其它量相同,所以这一试管中应该加入的物质与1相同馒头碎屑+2mL唾液,并且充分搅拌。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解析】【答案】(1)13和4(2)1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3)2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4)馒头的消化与舌的搅拌有关(5)加入的物质与1相同馒头碎屑+2mL唾液,并且充分搅拌六、解答题(共4题,共36分)20、(1)肺静脉主动脉

(2)肺循环体循环

(3)动脉

(4)静脉动脉

(5)瓣膜(房室瓣)瓣膜(动脉瓣)防止血液倒流【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心脏的结构特点和血液循环。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心脏的结构特点和血液循环途径。【解答】图示为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其中1是右心房,2是右心室,3是左心房,4是左心室,5是肺动脉,6是肺静脉,7是主动脉,8是上;下腔静脉,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1)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图示中6是与左心房相连的肺静脉,7是与左心室相连的主动脉。

(2)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图示中血液由2右心室射出,流经5肺动脉、6肺静脉到3左心房的循环途径叫肺循环,血液由4左心室射出流经7主动脉、8上、下腔静脉至1右心房的途径叫体循环。

(3)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图示中血液由M到N处,发生了血液与组织细胞的物质交换,因此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4)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与肺泡之间进行了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5)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具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具有动脉瓣,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解析】(1)肺静脉主动脉(2)肺循环体循环(3)动脉(4)静脉动脉(5)瓣膜(房室瓣)瓣膜(动脉瓣)防止血液倒流21、(1)①②③

(2)吸气收缩下降进入【分析】【分析】本题考查肺通气的原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模拟膈肌运动的模型,分析呼吸运动的过程。【解答】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肺通气;肺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导致胸廓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做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据此解答。

(1)据图可知,本图演示呼吸运动过程,玻璃钟罩代表胸廓,玻璃管①代表气管,②气球代表肺,③橡皮膜代表膈肌。(2)图中B表示吸气状态,此时③膈肌处于收缩状态,膈顶部下降,此时肋间肌也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②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解析】(1)①②③

(2)吸气收缩下降进入22、略

【分析】

(1)图示中A;B、C、D分别表示心脏的左心房、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