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版高三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21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有学者认为,中国主动而有计划地开辟淞沪战场,将主战场由华北转向华东,使日本在战略上处于被动地位。这一军事行动发生于A.1931年B.1935年C.1937年D.1945年2、下图为1956—1985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对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是(摘自周尚文等著《苏联兴亡史》)()
A.两个相对高点的出现表明斯大林模式还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B.50年代中期的高点得益于对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的改变C.60年代初期的低点主要原因在于恶劣的气候造城粮食的歉收D.80年代后的经济状况源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重点在政治领域3、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功。下列各项属于改革开放后的民主政治建设新举措的是()A.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B.宪法规定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D.村民自治,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4、保罗·肯尼迪说,统一后的德国“是一个将西方民主国家现代工业力量,同东方专制独裁的决策特点结合在一起的大国是一个爆炸性的混合体”。保罗·肯尼迪所说的德国是()A.极端沙文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国家B.封建军事色彩浓厚的资本主义国家C.封建君主统治下的资本主义工业国D.工业高度发达的封建军事大帝国5、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金钱成为衡量事物与人的价值的重要标准。对此展开文学批判的代表人物主要是()A.维克多•雨果B.巴尔扎克C.罗曼•罗兰D.列宾6、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里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的物理现象,这是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事实证明,中国有能力认识太空、征服太空,探寻宇宙的奥秘。能证明中国载人航天有“能力”的最早时间是()A.1964年B.1970年C.2003年D.2013年7、毛泽东在《两个中国之命运》报告中号召全党:“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为着团结全国人民建设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只要我们能够这样做,只要我们有正确的政策,只要我们一致努力,我们的任务是必能完成的。”其相关背景是()A.全面抗战开始B.抗战即将取得胜利C.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8、古罗马法强调,法律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为法的主体,承认个人生活中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即使国家在未经个人许可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这主要表明古罗马法A.保护公民权益B.体现权力制衡C.主张法律至上D.追求司法公正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9、2000年前后,多位学者到徐闻县考察,发现汉代“万岁”瓦当、汉墓等文物遗存,结合古代文献记载,你认为徐闻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最早可以从哪个朝代开始()A.夏朝B.西汉C.宋朝D.清朝10、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是()A.全球化一体化B.区域集团化C.三足鼎立D.两极格局11、“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冷战”开始后,美苏两国并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A.正确B.错误12、1965年,奉行“戴高乐主义”的法国政府宣布将其所持美元向美国政府兑换黄金,并于1967年6月退出美国为限制外国政府以美元兑换黄金而建立的“黄金总库”。这体现了A.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B.资本主义阵营的解体C.布雷顿森林体系受到挑战D.美元霸权地位的丧失13、“和平与文明的未来都取决于世界各大文明的政治、精神和知识领袖之间的理解和合作。在正在来临的时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材料作者的本意是()A.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B.世界各大文明的政治、精神和知识领袖之间矛盾重重C.文明的冲突已取代了政治的冲突D.各种文明的理解与合作是人类发展的基础和保障14、1953年,中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到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A.正确B.错误15、商鞅认为:耕战是国家的头等大事,而诗书不利于人们专心耕战,必须严加禁止。据此可知商鞅A.反对儒家说教B.提倡礼法并用C.主张奖励军功D.倡导无为而治16、中国国民党领导人连战为武昌起义题词“武昌一呼,天下响应”,这指的是武昌起义A.引起了反对清朝的首次起义B.是兴中会成立后的首次起义C.是同盟会成立后的首次起义D.是导致推翻清朝、建立民国的起义17、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资产阶级的改革B.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C.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D.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8、【题文】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转变。19、文明的创新和发展:
历史的发展是延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中华文明的发展几千年来一脉相承;但几次重要的历史变革和转型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创新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历史学家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一书中指出:“西周王室覆亡;平王东迁。号为‘东周’.从此到秦帝国统一,中国地区经历了500多年的转变期。这一段历史,传统上被切割为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西周覆亡,正如古籍所谓‘礼坏乐崩’,意味着一套文化秩序的崩解。”与此同时,新的秩序也在逐步地建立起来。
材料2:“唐宋变革论”是20世纪中外历史学家进行了大量研究探讨的一个问题。这种观点认为;唐宋时期,中国历史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历史学家陈寅恪说:“唐代之史可分前后两期,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者亦其不如此。”在唐宋之间的社会历史演变中,秦汉至隋唐的门阀贵族没落下去了,而科举官僚兴起:实物经济受到削弱,而货币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由上流社会的士大夫文化一统天下的局面到平民文化的影响日益扩大。
问题。
(1)依据所学知识;完成以下表格。
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文化方面西周时期“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统治层级;
世袭贵族依据家族血缘关系分享政治权利____文化教育由官府垄断;
天命神学的统治思想
春秋战国____土地私有制确立;
小农经济成为农耕社会基本经济模式____(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你是否认同“唐宋时期,中国历史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请说出理由。20、“时代的引领者”--启蒙思想家。
。启蒙思想家基本观点弗朗索瓦。阿鲁埃。
他以笔名(1)而闻名他提倡自然神论,批判天主教会,主张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该思想家的政治主张是(2)洛克他提出的“(3)”学说为英国“光荣革命”后建立的君主立宪制提供了理论论证。(4)一般的法律是人类的理性,各国的法律是人类理性在特殊场合的适用”。卢梭他非常激进,彻底摒弃了对君主政体的幻想,要求为全体人民争取全部政治权利,为此强调“(5)”。培根他提出了物质的第一性和永恒性,成为近代“(6)”的始祖。(7)“一个君主的臣民,不得到君主的允许,便不能抛弃君主政体,返回乌合之众的混乱状态,也不能将他们自己的人格从承当者身上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集体身上。”问题:在空格中补充信息。
(1)____(2)____(3)____(4)____(5)____(6)____
(7)____。21、在20世纪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上,苏俄(联)、美、中三国在处理市场机制与国家干预两者之间的关系方面给我们留下许多启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经济政策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完善的政策体系,而是通过不断的摸索、实践逐步完善起来的。这里最重要的是对市场机制的认识,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是否允许引进市场机制。后来布哈林在阐述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时强调的正是这一点。他说:“据我看来,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是存在市场关系——在这种那种程度上,这是最重要的标准,它规定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质。”——郑异凡《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十字路口》材料二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把那种大权授予我。——罗斯福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材料三计划经济条件下,虽然有合理配置资源的理论可能性,但实际操作不可行。第一代国家领导人在1956年全面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后,已经发现问题,也曾做过放权让利的努力,但效果不好。邓小平1978年领导的经济改革开始打破传统的计划体制,逐渐建立一种新的机制,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王浩倩《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必然性》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什么?____(2)依据上述材料,结合苏俄(联)、美、中三国的有关史实,以“市场机制与国家干预两者之间的关系对现代化发展的作用”为主题,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时要正反举例,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22、在,牛耕逐渐普及全国,便于中耕的出现。23、【题文】魏源提出《海国图志》,这是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24、隋唐三省六部制使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保证皇权独尊,加强了中央集权,是中国省制的开端。____(判断对错)25、传承中发展。
以儒家文化为代表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历史演进过程,波澜壮阔,回昧无穷。如图是中国朝代演变示意图。
(1)请列举中国古代结束大分裂实现大统一的四个朝代。
(2)儒家学说在战国;汉、宋三个时期取得重大发展;产生了极具代表性的人物。试完成如表表格。
时期代表人物发展表现战国____将“仁”发展为“仁政”汉____“天人感应”观点提出,论证了君主统治的合法性宋朱熹____(3)简要列举秦;隋、元三朝的重要制度创新。
(4)制图人在清朝中间划了一根虚线,意在表达什么?26、以人为本的可纖发展之路;才是獅化的长久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西周开国之初直到春秋战国;经历了两次城市建设高潮。第一次,在西周300余年间其分封的诸候国由最初的71个发展到1200个之多。第二次,下及春秋战国到战国末期,城市分布范围更广,除主要集中于陕西关中的泾渭谷地到潼关以东的黄河中;下游地带,以及淮河流城外,长江流域巴、蜀、吴、越、楚郢等地也有零星分布。
--摘编自《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与分布》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岀现两次城市建设高潮的原因并归纳我国先秦时期城市发展的特点。
材料二:“在伦敦;拥有万人以上的贫民窟约有20个,那里的悲惨景象是英国任何其他地方都看不见的,就说是地狱生活,也不算过分。”--马克思《资本论》
1875年英国第二次通过《公共卫生法》;建立了为贫困无助者提供居住和工作的济贫制度。1866年通过了《环境卫生法》;1909年,英国通过了第一部涉及住房和城市规划的法律(HousingTownPlanningetc.ACT,1909);1945年的《工业分布法》;1946年的《新城法》;1947年英国颁布了《城乡规划法》;1949年的《国家公园和乡村通道法》;1952年的《城镇发展法》。
一一纪晓岚《英国城市化历史过程分析与启示》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麵通过立法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哪些问题。
(3)补充完整下列关于城市化的主题;并列出与之相关的三个关键词,运用这三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淸晰;史论结合)
主题:____与城市化。
关键词:____、____、____
阐释: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3题,共9分)27、达尔文被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其理论打破了神学的禁锢,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客观上推动启蒙运动在欧洲大规模展开。____(判断对错)28、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说:“为了鼓励人们投资,采取了责任有限公司的方式打开了投资的闸门。1901年,世界出现了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导致公司制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蒸汽时代机器的普及。____(判断对错)29、“总统任期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该条文出自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连线题(共2题,共18分)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十八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五年(即1789-1794年)。这次革命如暴风,如骤雨,迅猛异常,摧枯拉朽。革命开始以后,经过了深入和高潮阶段,到雅各宾派专政时期,完成了摧毁和根除封建制度、扫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羁绊的任务,使这次革命成为一次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在革命的三个阶段里,人民群众都积极参与,而且一再从危急中把革命挽救过来,进一步推动它向前发展从大资产阶级取得政权,经吉伦特派当政,到雅各宾派专政,革命沿着上升路线,发展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顶点,达到了历史目的。――摘自李纯武主编《简明世界通史》材料二1814年是延续了25年的大动荡结束的一年。从反对宫廷政变和阶级特权来说,法国革命是政治革命;但这场革命又是军事性的,因为欧洲对它进行了军事干涉。对革命的反动是推翻帝制;它导致了欧洲反法同盟,又给法国引来了代议制度;这是反动的第一阶段。后来,这种反动产生了反对各国人民的神圣同盟和违反宪章的一党政府。这种倒退运动也必定有它的发展和结束。旧制度有大量法律和政治习惯在1789年突然消失,在几年后重又出现,恰如某些河流沉没地下,又在不太远的地方重新冒头,使人们在新的河岸看到同一水流。――摘编自(法)米涅著《法国革命史》材料一和材料二对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时间界定为什么不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1794―1814年间的法国历史中选取一个事例,并说明该事例对认识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31、32、近代史上,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逼签条约,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使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材料二:于右任是参加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在1962年1月24日病重时在台湾写下《望大陆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材料三: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材料四:1972年9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访问中国,并在北京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中国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款要求;中国政府重声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政府表示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宣布即日起建立外交关系。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这首诗写于哪一年?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2)根据材料二回答,我国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在对台湾和对港澳的具体政策中有何不同?(3)材料三中显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4)材料四中1972年代表日本政府访问中国的内阁总理大臣的谁?中日建交的直接背景是什么?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4题,共16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第二百三十一条协约国和参战国政府认定而德国也承认;由于德国及其盟国进行侵略而把战争强加于协约国和参战国政府及其国民的身上造成的全部损失与破坏的责任。
--《凡尔赛和约》
(1)材料一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引起的?这一观点是否正确?结合这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二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列宁。
(2)材料二列宁所作判断是否正确,为什么?33、20世纪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在“变”中发展,这一时期,带“新”的词汇频繁出现。以下三“新”就是其中的代表
材料一;美国之“新”--罗斯福新政。
(1)结合罗斯福新政背景和相关措施解读如图1所示信息。
材料二:苏俄之“新”--新经济政策。
1921年10月14日;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中说:建设社会主义“不能直接凭热情,而要靠个人利益,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起牢固的桥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
义;否则你们就不能到达共产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把千百万人引导到共产主义。”
(2)依据俄国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时期的相关措施;从正反两方面论证材料二中列宁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符合逻辑。)
材料三:中国之“新”--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如图2所示)
(3)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呈现出不断发展深化的趋势。依据材料三所提示的时间节点和关键词,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这一趋势。34、二战后的世界材料一:
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就在人们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乔治•凯南:被误读的遏制政策之父》材料二:
60年代中期建立的欧共体,向着经济政治联盟的方向发展。1992年,欧共体12个成员国正式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并将“欧共体”更名为“欧洲联盟”,同时提出建立共同的外交和安全,以及司法和内政事务的合作。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它标志着欧共体正式由一个经济合作组织向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全球有三亿“欧洲公民”开始使用欧元。--华东师范大学高中历史教材材料三:
漫画《时代的标志》:WelcometoMoscow(莫斯科);据说莫斯科的麦当劳是全世界经营最好的分店。
材料四: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2年会上说;占世界人口19%以上的中国已经正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未来几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进口国,成为国际上最大市场。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乔治•凯南说“战争才刚刚开始”这一言论出台的背景。并指出美国在这场“战争”中采取了哪些主要行动。
(2)运用所学,结合以上材料,阐述对“二战后世界发展”的认识。35、材料一。
1938年3月一4月间;召开了中国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对民族主义作了阐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关于民族主义有两方面的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主义于抗日战争期间能充分发挥其精神力量,则此精神与力量,为今日捍御外侮之要素,亦即他日复兴民族之基础也。
--荣宁《略论国共两党抗战时期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
1938年4月1日;通过的((抗战建国纲领》更明确规定:一;“本独立自主之精神,联合世界上同情于我之国家及民族,为世界和平与正义,共同奋斗”:三、“联合一切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之势力制止日本侵略,树立并保障东亚之永久和平”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进一步强调指出:“就民族成长的历史来说,我们中华民族是多数宗族融合而成的。融合于中华民族的宗族,历代都有增加,但融合的动力是文化而不是武力,融合的方法是同化而不是征服。”“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即为各宗族共同的命运的记录。此共同之记录,构成了各宗族融合为中华民族,更由中华民族,为共御外侮以保障其生存而造成中国国家悠久的历史。”
--邹丽慧《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的民族主义研究》(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抗战时期蒋介石民族政策的内涵。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时期蒋介石民族政策的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依据所学,1937年8月13日,日军发动了八一三事变,中国军队奋起反抗,淞沪会战由此开始。所以应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抗日战争·淞沪会战【解析】【答案】C2、B【分析】本题考查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准确解读图表材料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图中两个高点是1956年和1966年,结合所学可知,赫鲁晓夫从1953年开始改革,1955年起连续四年获得大丰收;勃列日涅夫1964年上台并进行改革,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两个领导人的改革都是对斯大林模式的调整,A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可以排除;50年代中期的高点是赫鲁晓夫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进行改革,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影响,B项正确;60年代初期的低点的原因除了恶劣的气候,还有具体的气候、土壤条件、管理不善以及领导人的冒进思想等,排除C项;1985年,戈尔巴乔夫为了缓解经济困难,首先进行的是经济改革,由于困难重重,各项改革措施难以奏效,将改革重心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D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可以排除。故选B。【解析】【答案】B3、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改革开放后的民主政治建设新举措”可知ABC三项均不正确,是在改革开放之前;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组织法》颁布,旨在推行村民自治,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D符合题意。故选D。【解析】【答案】D4、B【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可知,保罗·肯尼迪所说的德国在经济上是资本主义国家,因为其发展了“西方现代工业力量”,政治上又是“东方专制独裁”式的,A项只强调了其政治特点,没有全面反映题干主旨,排除。因其所说的德国是资本主义国家,D项对德国的定位是封建军事大帝国,D项错误。联系史实可知,统一后德国的君主不再是单纯的封建君主,而是资本主义帝国君主,C项错误,题干给德国的准确定位应是封建军事色彩浓厚的资本主义国家,答案为B。考点:代西方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解析】【答案】B5、B【分析】【分析】本题以文学批判为考查背景,考查对现实主义文学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材料的综合分析理解能力.【解析】【解答】A;雨果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作家;排除;
B;巴尔扎克属于现实主义文学作家;正确;
C;罗马罗兰的著作主要体现反对帝国主义干涉的信息;排除;
D;列宾是现实主义画家;不是文学家,错误;
故选B.6、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考查中国载人航天领域取得的科技成就.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解答】注意限定信息“最早”;依据题干“神舟十号”;“征服太空”、“载人航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太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成功返回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航天技术的国家,故C项符合题意.
AB两项时中国还没有载人航天技术;应排除.
D项不符合“最早”;应排除.
故选C.7、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抗战胜利前夕中共七大的内容.理解抗战胜利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影响.【解析】【解答】《两个中国之命运》是毛泽东在1945年春中共七大上的开幕词;提出中国面临的是争取抗战胜利,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光明前途,还是继续半殖半封建的黑暗前途问题,提出要争取光明前途.中共七大是抗战胜利前夕中共召开的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故B项正确;其它选项与中共七大背景不符,A项是1937年七七事变后,C项是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背景,D项是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底,故排除.
故选B.8、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罗马法作用的认识和理解,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由“法律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为法的主体”、“国家在未经个人许可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可知罗马法限制公权滥用,保护公民权益,故A项符合题意;B属近代政治原则,材料未体现,故排除;由“国家在未经个人许可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可知没有强调法律至上,故C项错误;司法公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故选A。【解析】【答案】A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9、B|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海上丝绸之路,考查学生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解析】【解答】根据“多位学者到徐闻县考察;发现汉代“万岁”瓦当;汉墓等文物遗存”可知徐闻县发现了大量的汉代文物遗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徐闻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最早可以从汉代开始.
故选B10、A|B【分析】【分析】本题以经济发展方向为考查背景,考查对经济发展趋势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课本知识点的有效识记.【解析】【解答】A;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正确;
B;区域集团化是当即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正确;
C;三足鼎立;指的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状况,排除;
D;两级格局指的是政治形势;排除;
故选AB.11、A【分析】本题考查杜鲁门主义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材料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杜鲁门主义主张在世界范围内遏制苏联势力的扩张,是冷战的宣言书,在杜鲁门主义的指导下,美苏并未发生直接的大规模的武装冲突,故题干表述正确。故选A。【解析】【答案】A12、A|C【分析】本题考查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旨在考查准确获取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题干反映了法国兑换黄金以及退出“黄金总库”,结合所学可知,随着西欧加强联合,实力增强了,努力摆脱美国控制,冲击了两极格局,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A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使美元取得了等同于黄金的特殊地位,法国这么做,使布雷顿森林体系受到挑战,C正确;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说法绝对,排除。故选AC。【解析】【答案】AC13、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点和平与动荡并存的掌握,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作者提出防止世界大战,而不是避免,故A项错误。“和平与文明的未来都取决于领袖之间的理解和合作”,并不能说明他们之间矛盾重重,故排除B项。C项说法明显错误。材料作者强调的重点在于“和平与文明的未来都取决于世界各大文明的理解和合作”,旨在强调“各种文明的理解与合作”可创造和平和文明的未来,故D项符合作者意图。故选D。【解析】【答案】D14、B【分析】本题考查一五计划,旨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识记能力和对材料概括分析和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一五计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只是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不能说实现了工业化,是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故选B。【解析】【答案】B15、A|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商鞅强调耕战的重要性、禁止诗书,禁止诗书实际上是反对儒家说教,故选AC;荀子强调礼法并用,排除B;商鞅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排除D。故选AC。【解析】【答案】AC16、D【分析】略。【解析】【答案】D17、B|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考查学生知识点再现能力。A.资产阶级的改革,洋务派属于地主阶级,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活动,不属改革范畴。故错误;B.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和生产方式,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符合事实,故正确;C.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忽视其先进技术产生的政治环境,没有把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引进,因此对西方工业文明的精髓没有认识到,根本不可能解决中国的贫穷落后问题。符合事实,故正确;D.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洋务运动是由清廷内部的革新派主导的,是官商合办体制,代表的是封建统治者的利益。洋务派并不希望中国出现资本主义,只想通过发展西方技术来维护风雨飘摇的清朝统治。据此,选项观点错误。综上所述,AD不符题意,故选BC。【解析】【答案】BC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8、略
【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其在1956年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也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转变,所以该题目正确。【解析】【答案】正确19、土地国有;井田制;
集体耕作的生产经营方式中央集权制逐渐形成;
选贤任能的官僚制度逐渐形成私学兴起;学术下移;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西周时期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考查西周时期与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特征.需要掌握西周时期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的表现.
(2)本题考查唐宋时期的社会状况.考查对唐宋时期中国历史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观点的认识.需要掌握唐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表现.【解析】【解答】(1)本小问的填表;结合所学完成即可,根据所学可知,依据西周时期的经济状况可以得出经济方面是土地国有,井田制;集体耕作的生产经营方式.依据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可知,其政治方面是中央集权制逐渐形成;选贤任能的官僚制度逐渐形成.文化方面是私学兴起,学术下移;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
(2)第一小问的态度;属于开放型题,可认同,也可不认同.第二小问的理由,如认同,理由可从唐宋之际,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重大变化的表现进行说明;如不认同,理由可从唐宋之际,中国社会尽管出现重大变化,但未有本质变化的表现进行说明.
故答案为:
(1)依据所学知识;完成以下表格。
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文化方面西周时期土地国有;井田制;
集体耕作的生产经营方式。
春秋战国中央集权制逐渐形成;
选贤任能的官僚制度逐渐形成私学兴起;学术下移;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
(2)认同的理由:唐宋之际;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重大变化:政治:秦汉魏晋以来的豪强世家势力衰落,在科举制下出现了大批平民出身的官僚;经济:商业外贸发展,出现纸币等;文化:科技文化重大突破,如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梦溪笔谈》等,并对外传播影响世界.
不认同的理由:唐宋之际,中国社会尽管出现重大变化,但未有本质变化:政治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经济上:商品经济虽然发展,但在中国并未引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文化上:理学兴起,仍为专制统治服务等.20、伏尔泰开明专制政治分权说孟德斯鸠人民主权唯物主义霍布斯【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们从人文主义者手里进一步从理论上证明专制制度的不合理,从而提出一整套哲学理论,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要求建立一个以“理性“为基础的社会.他们用政治自由对抗专制暴政,用信仰自由对抗宗教压迫,用真正信仰来摧毁天主教权威和宗教偶像,用“天赋人权“的口号来反对“君权神授“的观点,用“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来反对贵族的等级特权,进而建立新的政权.【解析】【解答】(1)伏尔泰是弗朗索瓦•阿鲁埃的笔名.
(2)伏尔泰主张开明专制.
(3)“为英国“光荣革命”后建立的君主立宪制提供了理论论证”洛克提出了政治分权说.
(4)“一般的法律是人类的理性;各国的法律是人类理性在特殊场合的适用“是孟德斯鸠的思想.
(5)卢梭主张人民主权;主权在民;民主共和.
(6)”他提出了物质的第一性和永恒性“体现了唯物主义思想.
(7)“一个君主的臣民;不得到君主的允许,便不能抛弃君主政体,返回乌合之众的混乱状态,也不能将他们自己的人格从承当者身上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集体身上.”是霍布斯的思想.
故答案为:
(1)伏尔泰.
(2)开明专制.
(3)政治分权说.
(4)孟德斯鸠.
(5)人民主权;主权在民;民主共和皆可.
(6)唯物主义.
(7)霍布斯.21、略
【分析】(1)本题考查对新经济政策的认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一中“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是存在市场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知其实质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2)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该题型属于高考新课标卷41题题型,难度大,得分低。此类型题关键部分是史论结合,先提出观点,然后论证。就本题而言,首先从如何处理市场机制和国家干预的关系方面阐明观点,然后结合自由放任的经济发展模式史实、高度计划的经济发展模式史实以及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史实来论证观点即可。答案比较开放,言之有理即可,但一定要注意所选史实和观点的照应。【解析】(1)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2)
。观点论证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国家干预两者之间的关系能够促进现代化的发展。“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引发俄国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新经济政策引进市场机制,利用商品货币关系使得俄国经济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在西方陷于经济大危机的同时,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到1937年工业产量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中,美国胡佛政府固守自由放任政策,没能挽救经济危机,反而使形势更加恶劣。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使得美国经济走出低谷。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中,美国胡佛政府固守自由放任政策,没能挽救经济危机,反而使形势更加恶劣。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使得美国经济走出低谷。中国实行计划经济带来很多弊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逐步打破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20世纪90年代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加入WTO,在国际舞台日益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实行计划经济带来很多弊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逐步打破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20世纪90年代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加入WTO,在国际舞台日益发挥重要作用。22、略
【分析】试题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开始采用牛耕技术;在汉代,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的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如产生了便于中耕的曲柄锄等。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牛耕技术和铁制农具【解析】【答案】汉代,曲柄锄23、略
【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史上的著作,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洪仁干的《资政新篇》,不是《海国图志》,所以该题目错误。【解析】【答案】错24、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隋唐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的设立,三分相权,有利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强了皇权;同时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解析】【解答】隋唐三省六部制不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中国省制的开端是元朝设立的行省制,故材料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B.25、孟子董仲舒重新解释儒家经典,将儒学发展为“理学”【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王朝的更替、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以及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中国古代历史的分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古代封建王朝重要的政治制度及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解析】【解答】(1)从图片中很明显可以看出结束大分裂实现大统一的四个朝代是秦;西晋、隋、元.
(2)战国时期将“仁”发展为“仁政”的思想家是孟子;西汉提出“天人感应”思想的是董仲舒;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3)根据教材内容列举秦;隋、元三朝的重要制度创新.
(4)制图人在清朝中间划了一根虚线;意在表达鸦片战后后中国历史进入近代史时期.
故答案为:
(1)秦;西晋、隋、元.
(2)
时期代表人物发展表现孟子董仲舒重新解释儒家经典,将儒学发展为“理学”(3)秦:中央集权制(含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隋: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元:行省制度.
(4)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或1840年的鸦片战争将清朝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或古代与近代的分界等).26、11111【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的发展;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能力.
(2)本题考查英国城市化的发展;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能力.
(3)本题考查英国城市化,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对知识的阐释能力.【解析】【解答】(1)原因一问;结合材料一“其分封的诸候国由最初的71个发展到1200个之多”;“主要集中于陕西关中的泾渭谷地到潼关以东的黄河中、下游地带,以及淮河流城外,长江流域巴、蜀、吴、越、楚郢等地也有零星分布.”,在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原因;特点一问,可以结合材料,从城市的数目、城市规模、方向等角度解答.
(2)根据材料“就说是地狱生活;也不算过分”;“,建立了为贫困无助者提供居住和工作的济贫制度”、“1945年的《工业分布法》;1946年的《新城法》;1947年英国颁布了《城乡规划法》;1949年的《国家公园和乡村通道法》;1952年的《城镇发展法》.”等信息可以概括答案.
(3)本题属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首先注意归纳出主题,结合主题列举关键词,然后结合所学的知识对此进行阐述即可.
故答案为:
(1)原因:西周:统治者推行分封制;春伙战国:铁犁牛耕的广泛使用推动各地国土开发和经济的发展.特点:城市的数目不断增多;规棋不断扩大;城市的分布范围不断扩大.由北向南扩展.
(2)问题:公共事业发展不充分;工业布局不合理;城市(城乡)规划不合理;城镇建设的盲目性.
(3)示例:
主题:工业革命与城市化.
关健词:火车;枕业机会、职业结构.
简要阐释:工业革命中诞生的火车为郊区人口进人城市工作创造了便利条件;工业革命催生了一些新的工业部门.增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工业革命使大部分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摆脱出来.转人工业生产,同时,相当多的劳动力又因机器的使用而从直接生产中被排挤出来,为第三产亚的发展准备了条件.这些都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四、判断题(共3题,共9分)27、×【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及影响.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提出,是人类文明的发展跨出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对宗教神权的统治者进行了挑战,是无神论与有神论的斗争.在世界各地都有神权的影子,他们的神权思想统治人类很久了.所以这是真理挑战,最终在人类历史上确认了人类的起源,并非神的制造.【解析】【解答】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标志着进化论的诞生;主张人是由猿演变来的,打破了上帝创人说,启蒙运动是在17;18世纪,达尔文的进化论在其后,应该是启蒙运动促进了达尔文进化论的出现;
故答案为:×.28、×【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垄断组织,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解答】根据“1901年;世界出现了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此现象的出现主要因为第二次了工业革命的开展.“蒸汽时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所以题干说法有误.
故答案为:×29、√【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1875年宪法》,考查学生对其内容的识记情况.【解析】【解答】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的内容:立法权归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行使.行政权归内阁和总统.总统由国民议会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总统是国家元首及军队最高统帅,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征得参院同意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
故答案为:√五、连线题(共2题,共18分)30、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法国大革命的分析与认识。回答第一小问要结合材料“在革命的三个阶段里;人民群众都积极参与”可知,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和对封建制度的破坏程度作为法国革命分期的依据,体现了革命史观;材料“这种倒退运动也必定有它的发展和结束”,以建立资产阶级正常统治秩序为考量,体现了近代化史观。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的热月党人和督政府结束雅各宾派恐怖政策,或者拿破仑对外战争巩固大革命的成果,加以分析归纳总结。
【解析】材料一从革命史观的角度(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和对封建制度的破坏程度)把法国革命分为三个时期,雅各宾派专政是法国大革命的高潮,故将法国大革命的下限定在1794年热月政变发生、雅各宾派专政终止的节点上;材料二从法国近代化的角度,以建立资产阶级正常统治秩序为考量,故将法国大革命的下限定在181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统治结束的节点上。事例一:热月党人和督政府的对内政策。意义:热月党人结束雅各宾派的恐怖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的正常统治秩序,体现法国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规律。事例二:拿破仑的内外政策和对外战争。了解拿破仑的内政,认识其政策如何顺应了巩固大革命成果的客观历史潮流,说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发展趋势;分析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性质和影响,认识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但要体现按照层次给分的原则。如增加拿破仑第一帝国覆灭后,欧洲战胜国的外交政策,认识法国大革命对欧洲国际关系的影响等。31、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甲午中日战争的认识和理解。据材料“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可知,该诗体现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日本割占了中国的台湾等领土,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2)本题主要考查对祖国统一的认识和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在台湾问题上的一贯政策为“一国两制”,台湾享有高度自治权,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3)本题主要考查对抗战胜利的意义的认识和理解。结合所学知识抗战胜利的意义加以回答即可得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以来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4)本题主要考查对中日关系改善的认识和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中美关系改善的推动下,1972年9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访问中国,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结束了长期对抗,翻开睦邻友好新篇章,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解析】(1)1896年,中国甲午战败,被迫签订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2分)(2)“一国两制”;统一后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2分)(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以来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5分)(4)田中角荣,中美关系的改善,结束了长期对抗,翻开睦邻友好新篇章,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3分)六、解答题(共4题,共16分)32、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考查《凡尔赛和约》认为引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及其对此的看法;华盛顿会议对日本的影响.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解答】(1)第一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一“由于德国及其盟国进行侵略而把战争强加于协约国和参战国政府及其国民的身上造成的全部损失与破坏的责任”可知原因是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第二小问的态度,结合所学可知,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第三小问的看法,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空前激烈;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疯狂扩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2)第一小问的态度;依据材料二“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观点是正确的.第二小问的原因,结合华盛顿会议的影响可知,美国通过华盛顿会议拆散了英日同盟,压制了日本海军的发展,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霸,引起了日本的不满,因而日本不断寻找机会冲破华盛顿会议的束缚,所以说埋下了下一场战争的火种.
故答案为:
(1)引起的: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
不正确.
看法: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空前激烈;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疯狂扩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2)正确.
依据:美国通过华盛顿会议拆散了英日同盟,压制了日本海军的发展,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霸,引起了日本的不满,因而日本不断寻找机会冲破华盛顿会议的束缚,所以说埋下了下一场战争的火种.33、略
【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罗斯福新的背景和政策措施及影响;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力.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综合概括提炼出观点,并利用所学知识论证的能力.
(3)本题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主要掌握改革开放的发展线索和主要表现.【解析】【解答】(1)此题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从资本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里程节约法课程设计
- 2025年度金融产品售后服务保障协议范本3篇
- 2025年度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二零二五版树木租赁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酒店智能门锁采购合同含智能卡片识别及管理平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留学国际旅行保险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生物制药领域专家聘用协议2篇
- 二零二五版教师劳动争议处理及仲裁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新型电子产品买卖协议书范本4篇
- 2025年选矿厂自动化升级承包合同模板3篇
- 2025年度马铃薯种植基地建设与土地流转合作合同4篇
- 《穿越迷宫》课件
- 《C语言从入门到精通》培训教程课件
- 2023年中国半导体行业薪酬及股权激励白皮书
- 2024年Minitab全面培训教程
- 社区电动车棚新(扩)建及修建充电车棚施工方案(纯方案-)
- 项目推进与成果交付情况总结与评估
- 铁路项目征地拆迁工作体会课件
- 医院死亡报告年终分析报告
- 建设用地报批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工会工作人年度考核个人总结
- 上海民办杨浦实验学校初一新生分班(摸底)语文考试模拟试卷(10套试卷带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