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华师大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华师大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华师大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华师大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华师大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华师大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96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X(未知)26212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X为5B.乙是反应物C.物质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2、下列关于回收铝饮料罐说法不正确的是()A.回收铝饮料罐可以节约金属资源B.回收一个铝饮料罐比制造一个铝饮料罐要贵C.回收铝饮料罐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D.回收铝饮料罐可以节约能源3、据报道,美国宇航局的专家发明了“月球制氧机”,这种“月球制氧机”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的高温使月球土壤发生化学反应制取氧气,据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rm{(}rm{)}A.氧元素B.氧气C.水D.氯酸钾4、对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氢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B.镁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镁离子的质子数C.离子不可以转变成原子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5、氧元素与氢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rm{(}rm{)}A.最外层电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电子层数不同D.核电荷数不同6、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rm{(}rm{)}A.

加热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B.

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制取氧气C.

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

某温度,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7、最近,科学家制造出了含4个氧原子的新型“氧分子”,而一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针对以上事实,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新型“氧分子”与氧气分子都是由氧原子构成的B.每个新型“氧分子”与每个氧气分子含有氧原子个数不同C.氧气分子与新型“氧分子”的化学性质应该有不同之处D.一个新型“氧分子”由2个氧气分子构成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8、小杨同学在参考书上发现镁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于是他到实验室里做了如下实验:将镁条用砂纸擦亮;点燃后迅速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集气瓶变热,产生一种白色粉末(MgO)和一种黑色粉末(C).你认为他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某些金属的燃烧不能用CO2灭火。

B.该反应放出热量。

C.该反应的实质是Mg和CO2中混有的O2反应。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CO2MgO+C

9、将碳与氧气按下列质量比充分反应,所得产物一定为纯净物的是()A.rm{3隆脙8}B.rm{3隆脙5}C.rm{2隆脙4}D.rm{3隆脙4}10、美国科学家在真空环境下对镁铝粉进行高压挤压,将空气挤出,得到全透明的铝合金,它比玻璃要强韧得多,能经受沙尘和雨水的侵蚀,可应用于汽车玻璃等。有关全透明铝叙述____的是rm{(}rm{)}A.全透明铝应该属于纯净物B.全透明铝的硬度比纯铝大C.全透明铝也可能应用于手机屏幕D.全透明铝与普通铝粉的化学性质不同11、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C.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12、铝矾石rm{(}主要成分是rm{Al_{2}O_{3}}还含有少量杂质rm{SiO_{2}}rm{Fe_{2}O_{3})}是工业上用于炼铝的主要矿物之一,由铝矾石制取金属铝的工艺流程图如下:rm{(SiO_{2}}是沙子的主要成分,不溶于酸;rm{Al(OH)_{3}}能溶于强碱rm{NaOH)}

下列有关铝矾石以及用铝矾石炼铝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rm{(}rm{)}A.铝矾石中只含有金属氧化物B.原料rm{A}可能是稀硫酸;滤液Ⅰ中要加入稍过量的原料rm{B}原料rm{B}可能是氢氧化钠C.步骤rm{垄脷}所得沉淀是氢氧化亚铁D.铝矾石炼铝需要消耗电能13、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rm{(}rm{)}A.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属于化合反应C.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D.生活在小河中的鱼类能够呼吸,主要是由于河水中含有氧原子14、我国煤矿事故大多数是由于瓦斯爆炸所致.瓦斯中含有甲烷和一氧化碳等气体;当矿井中瓦斯浓度达到一定范围时遇明火即燃烧爆炸.为避免灾难发生,下列措施切实可行的是()

A.加强安全管理;杜绝明火源。

B.降低瓦斯气体的着火点。

C.提高通风能力。

D.将矿井中的氧气抽尽。

15、科学家最近制造出了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2的新原子;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77,这是迄今已知元素中最重的原子,关于该新原子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其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ll2

B.其原子核内中子数为l65;核外电子数为112

C.其原子是碳12质量的277倍。

D.其原子质量与碳12质量之比为277:12

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6、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H2O2溶。

液浓度%H2O2溶液体积/mL温度℃MnO2的用量/g收集氧气的体积/mL反应所需。

的时间/s①51200.1416.75②151200.146.04③30535249.21④30555210.76(1)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____有关;从实验____和____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

(2)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微观粒子相互接触、碰撞的结果,化学反应速率与微观粒子的概率有关.试从微观角度解释“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的原因是:____.

(3)用一定量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加适量的水稀释,产生氧气的总重量____(选填“减小”或“不变”或“增大”).17、如表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rm{2}周期rm{3Li}

锂。

rm{6.941}rm{4Be}

铍。

rm{9.012}rm{5B}

硼。

rm{10.81}rm{6C}

碳。

rm{12.01}rm{7N}

氮。

rm{14.01}rm{8O}

氧。

rm{16.00}rm{9F}

氟。

rm{19.00}rm{10Ne}

氖。

rm{20.18}第rm{3}周期rm{11Na}

钠。

rm{22.99}rm{12Mg}

镁。

rm{24.31}rm{13Al}

铝。

rm{26.98}rm{14Si}

硅。

rm{28.09}rm{15P}

磷。

rm{30.97}rm{16S}

硫。

rm{32.02}rm{17Cl}

氯。

rm{35.45}rm{18Ar}

氩。

rm{39.95}

rm{(1)}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氯元素的化学性质与表中______元素rm{(}填元素符号rm{)}的化学性质相似;

rm{(2)}写出rm{13}号于rm{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rm{(3)}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rm{B.}质子数不同rm{C.}中子数不同18、如下图所示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rm{(1)}铁丝下端应系一根火柴,其作用是__________。rm{(2)}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rm{(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4)}若将氧气换成空气,则该反应______rm{(}填“能”或“不能”rm{)}进行。rm{(5)}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rm{垄脵}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通常比在空气中____。rm{垄脷}在空气中在空气中____rm{垄脷}填“易”或“不易”,下同rm{(}填“易”或“不易”,下同rm{)}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____rm{(}rm{)}19、水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rm{.}请完成以下空格:

rm{(1)}要吸附水中的异味;可以用______;

rm{(2)}生活中可以用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rm{(3)}生活中常通过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20、配平方程式:

______rm{C_{2}H_{2}+}______rm{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______rm{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

.}}{;}}______rm{CO_{2}+}

______rm{H_{2}O}______rm{COdfrac{overset{;{赂脽脦脗};}{.}}{;}}______rm{Fe_{2}O_{3}+}______rm{COdfrac{overset{;{赂脽脦脗};}{

.}}{;}}.rm{CO_{2}+}21、如表微粒中,rm{(}以下均填字母编号rm{)}

。组别质子中子电子rm{A}rm{14}rm{14}rm{14}rm{B}rm{26}rm{30}rm{24}rm{C}rm{26}rm{30}rm{26}rm{D}rm{14}rm{16}rm{14}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__;rm{B}与______是同种元素;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22、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长江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rm{.}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rm{.}请回答以下问题.

rm{(1)A}物质的名称是______,操作rm{垄脵}的名称是______,若经过操作rm{垄脵}后,所得液体rm{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rm{(}填写下序号rm{)}

rm{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缘rm{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rm{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

rm{(2)}小刚取少量液体rm{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rm{D}是______水rm{.}操作rm{垄脹}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rm{(}填上序号rm{)}经过操作rm{垄脹}以后,小刚重复上述实验,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评卷人得分四、探究题(共3题,共9分)23、探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

实验室中进行实验需要制取少量的乙炔气体,小婷同学对制取乙炔的方法进行了探究rm{.}请你参与她探究过程并回答有关问题.

小婷同学首先查阅了相关资料;获得了如下信息:

rm{垄脵}乙炔rm{(C_{2}H_{2})}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比空气轻,微溶于水,易燃烧.

rm{垄脷(A)}天然气在电炉中高温下反应可生成乙炔:rm{2CH_{4}dfrac{overset{;{赂脽脦脗};}{.}}{;}C_{2}H_{2}+3H_{2}}

rm{2CH_{4}dfrac{overset{;{赂脽脦脗};}{

.}}{;}C_{2}H_{2}+3H_{2}}固体碳化钙rm{(B)}与水反应可生成乙炔:rm{(CaC_{2})}

rm{CaC_{2}+2H_{2}O=Ca(OH)_{2}+C_{2}H_{2}隆眉}实验室应选择制取乙炔气体的反应是______rm{(1)}填“rm{(}”或“rm{A}”rm{B}选择该反应的理由是______

rm{)}实验室中有以下两套气体的发生装置.

制取乙炔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rm{(2)}填“甲”或“乙”rm{(}.

你选择此装置的理由是______.

rm{)}实验室中收集乙炔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选择此方法的理由是______.

rm{(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rm{(4)}填“甲”或“乙”rm{(}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rm{)}收集满气体的集气瓶应该______放在桌面上rm{.}写出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rm{.}24、如图为实验室加热碱式碳酸铜固体rm{(}即“铜绿”rm{)}的装置rm{.}查阅资料可知,碱式碳酸铜受热后可生成氧化铜、水、二氧化碳三种物质rm{.}试回答:

rm{(1)}指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rm{A}______,rm{B}______,rm{C}______.

rm{(2)}实验开始时;将碱式碳酸铜粉末装入试管中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rm{(3)}实验装置中,试管口为什么要略低于试管底部?______.25、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除二氧化锰外其他物质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那么氧化铜是否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于是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它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好?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下面三组实验;实验中“待测数据”是生成相同体积的氧气所需时间(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实验编号氯酸钾其它物质质量待测数据①1.2g/②1.2g二氧化锰0.5g③xg氧化铜0.5g问题讨论:

(1)实验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实验③中x的数值为______。

(2)由实验③与实验______的“待测数据”相对比;若实验③“待测数据”更______(填“大”或“小”),则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反思:

①若要证明氧化铜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设计实验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的______和______不变。

②你认为同学们设计实验②和实验③的对比的目的是______。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2题,共18分)26、从干洗店取回的衣服上挥发淡淡的洗涤剂的香味,其实这是一种可致癌的有毒气体四氯乙烯rm{(}化学式:rm{C_{2}Cl_{4}).}它已被国际机构列为rm{2A}致癌物;能对人造成很大伤害.

rm{(1)}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rm{(}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rm{)}.

rm{(2)}多少克四氯乙烯中含有rm{12g}碳元素?rm{(}写出计算过程rm{)}

rm{(3)}为了减少室内污染;我们一般将干洗后取回的衣服放在室外通风处挂一段时间,请你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

rm{(4)}对使用四氯乙烯作干洗剂的利与弊,你的观点是______.27、请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

(2)表示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是______;表示金属元素原子的是______,表示非金属阴离子的是______;

(3)由C和E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写出D所表示粒子的符号______。评卷人得分六、计算题(共4题,共28分)28、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如图是某学生配制溶液的操作过程:

(1)写出标号①~④各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2)B操作中应称NaCl的质量是______g;称量时若指针偏右,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3)D操作中需要量取蒸馏水的体积为______mL(蒸馏水的密度为1.0g/mL);仪器③的规格应为______(填“l0mL”或“100mL”),读数时应使视线与______保持水平.

(4)E操作的作用是______.

(5)下列操作可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______;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高的是______,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无影响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B操作中砝码和NaCl放错托盘②C操作中烧杯内壁原来附着有水珠。

③D操作时有少量水溅出④D操作中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

⑤D操作中量筒内壁原来附有少量水珠⑥F操作中溶液洒落.

29、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

(2)在物质的分类中;CO属于______.(填标号)

A.酸B.碱C.盐D.氧化物。

(3)从图中任选一种物质;它的一种用途______.

(4)写出图中转化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CO2

30、A、rm{B}两图分别表示硫、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示意图rm{.}请填空:

rm{(1)A}图中水的作用是______;

rm{(2)B}图中水的作用是______;

rm{(3)B}图中的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______.31、实验室需要制取rm{9.6g}氧气那么至少需要提供含多少克氯酸钾?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解答】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X=(18+1+2+32)g﹣(26+2+12)g=13g;故A不正确;

B;反应后乙物质质量为26g大于反应前的质量;可判断乙物质为反应的生成物;故B不正确;

C;丙物质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丙物质可能不参加该反应,也可能为反应的催化剂;故C不正确;

D;参加反应的乙物质的质量=26g﹣1g=25g;参加反应丁物质的质量=32g﹣12g=20g,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25g:20g=5:4;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化学变化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反应后甲物质的质量X;根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物质为生成物、质量减小的物质为反应物,判断反应的发生情况.2、B【分析】【解答】解:

A;回收废旧金属可以节约金属资源;A正确;

B;据估算;回收一个铝饮料罐比制造一个铝饮料罐要便宜20%,B错误.

C;回收废旧金属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C正确;

D;回收废旧金属同时可以节约能源;D正确;

答案:B

【分析】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有:1;金属的回收利用;2、防止金属的腐蚀;3、有计划、合理的开采矿物;4、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金属的回收利用,可以大大节约金属资源和能源,据估算,回收一个铝制饮料罐比制造一个新饮料罐要便宜20%,而且还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和95%的能源.也可以减少废旧金属对环境造成污染,例如废旧电池中含有汞,如果将汞等回收利用,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而且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3、A【分析】解:rm{A}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要制氧气原料中必须含有氧元素,故A正确;

B;制氧气可能用物理方法;也可能用化学方法,如用化学方法的话,原料中不一定含氧气,故B错误;

C;水中含有氧元素;可用来制氧气,但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均有可能,不一定非是水,故C错误;

D;氯酸钾中含有氧元素;能用来制氧气,但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均有可能,不一定非是氯酸钾,故D错误;

故选:rm{A}.

根据氧气的组成和质量守恒定律判断;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进行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的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从元素及元素守恒的角度来分析解答.【解析】rm{A}4、D【分析】【分析】根据分子、原子、离子的性质、物质的构成及微粒之间的关系来分析解答。本题考查学生对微观粒子的认识,学生应正确理解微粒的微观性,并熟悉它们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解答】A.氢原子尽管很小;但还可以再分,氢原子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故A错误;

B.原子在变为离子时;变化的是核外电子,而质子数不变,故B错误;

C.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离子得失电子形成原子,故C错误;

D.根据常见物质的构成;如水由分子构成,铁由原子构成,氯化钠由离子构成,则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故D正确。

故选D。【解析】rm{D}5、D【分析】解: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rm{.}核电荷数不同决定元素种类;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在于质子数不同.

故选D

根据元素定义解答;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记住元素的概念是解答本题关健.【解析】rm{D}6、C【分析】解:rm{A}实际上,碳酸氢钠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方程式为:rm{2NaHCO_{3}dfrac{overset{;;triangle;;}{.}}{;}Na_{2}CO_{3}+H_{2}O+CO_{2}隆眉}生成物中的碳酸钠的质量不会为零,即图象错误;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产生氧气的质量相同,加入催化剂则反应速率大,不会出现氧气质量不同的情况,即图象错误;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时溶液的rm{2NaHCO_{3}dfrac{

overset{;;triangle;;}{

.}}{;}Na_{2}CO_{3}+H_{2}O+CO_{2}隆眉}小于rm{pH}恰好中和是rm{7}等于rm{pH}氢氧化钠过量时溶液的rm{7}大于rm{pH}图象正确,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不会改变,图象错误,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碱性溶液的rm{7}大于rm{pH}酸性溶液的rm{7}小于rm{pH}在一定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不变.

此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结合图象分析问题,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一定帮助.rm{7}【解析】rm{C}7、D【分析】解:A;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新型“氧分子”是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故A说法正确;

B;4个氧原子的新型“氧分子”;而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故B说法正确;

C;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故C说法正确;

D;新型“氧分子”是由4个氧原子构成;不是由2个氧气分子构成,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A;根据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新型“氧分子”是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

B;根据4个氧原子的新型“氧分子”;而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

C;根据分子构成不同的物质;物理性质可能不同进行分析;

D;根据4个氧原子的新型“氧分子”;而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知识的迁移,难度不大,结合学过的知识的题中的提示即可解答.【解析】D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8、AB【分析】

A、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由题中的信息:“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说明镁能在C02中燃烧;所以镁条燃烧时不能用二氧化碳来灭火,故A正确;

B;由题中的信息:“集气瓶变热”;说明镁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放出热量,故B正确;

C、镁点燃后迅速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不可能存在02;故C不正确;

D、镁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其化学方程式为:2Mg+C022MgO+C;而选项中的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故D不正确.

故选AB.

【解析】【答案】本题由同学自行实验中的发现;给出了一个的新信息,要求通过所给实验的阅读分析,对相关结论进行评价.解题时,要抓住关键词:①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②集气瓶变热,③产生一种白色粉末(MgO)和一种黑色粉末(C),由此推出答案.

9、AD【分析】【分析】根据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分别为rm{C+{O}_{2}overset{碌茫脠录}{=}C{O}_{2}}rm{2C+{O}_{2}overset{碌茫脠录}{=}2CO}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碳与氧气的质量比分别是rm{C+{O}_{2}overset{碌茫脠录}{=}C{O}_{2}

}rm{2C+{O}_{2}overset{碌茫脠录}{=}2CO

}rm{12}rm{32=3}rm{8}rm{24}即在该质量比时,一定生成纯净物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而处于rm{32=3}rm{4}rm{3}之间的是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混合物。故选AD。rm{4隆芦3}【解析】rm{AD}10、A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用途以及微粒的特征,掌握合金的组成、应用以及微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解答】A.全透明铝是由镁和铝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A叙述错误;B.全透明铝是合金,其硬度比纯铝大,故B叙述正确;C.全透明铝比玻璃要强韧得多,能经受沙尘和雨水的侵蚀,可应用于手机屏幕,故C叙述正确;D.全透明铝中的铝和普通铝粉都是由铝原子构成的,因此化学性质相同,故D叙述错误。故选AD。【解析】rm{AD}11、BC【分析】【分析】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A描述正确;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B描述错误;

C.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故C描述错误;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D描述正确。故选BC。【解析】rm{BC}12、AC【分析】解:rm{A}铝矾石中含有的rm{SiO_{2}}是非金属氧化物;故A项说法错误,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B、原料rm{A}可能是稀硫酸也可能是盐酸,滤液Ⅰ中要加入稍过量的原料rm{B}原料rm{B}可能是氢氧化钠是正确的;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步骤rm{垄脷}所得沉淀是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是错误的,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D;铝矾石炼铝需要消耗电能是正确的;最后要通电分解,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A、rm{C}

由题目的信息可知:铝矾石中含有的rm{SiO_{2}}是非金属氧化物,故A项说法错误;原料rm{A}可能是稀硫酸也可能是盐酸,滤液Ⅰ中要加入稍过量的原料rm{B}原料rm{B}可能是氢氧化钠是正确的;步骤rm{垄脷}所得沉淀是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是错误的;铝矾石炼铝需要消耗电能是正确的,最后要通电分解.

本考点属于实验题中的物质的制备题,综合性比较强,要掌握物质相互之间的反应规律和反应的条件rm{.}如果物质没有那种性质,就不能造实际上不存在的化学反应rm{.}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实验题中.【解析】rm{AC}13、CD【分析】解:rm{A}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是水分子运动的结果进,故A正确;

B;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属于化合反应,故B正确;

C;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故C错误;

D;生活在小河中的鱼类能够呼吸;主要是由于河水中含有氧氧分子,故D错误.

故选:rm{CD}.

A;根据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是水分子运动的结果进行分析;

B;根据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属于化合反应进行分析;

C;根据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进行分析;

D;根据生活在小河中的鱼类能够呼吸;主要是由于河水中含有氧氧分子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空气与水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析】rm{CD}14、AC【分析】

A;加强安全管理;杜绝明火源可以防止瓦斯爆炸.故选项正确;

B;瓦斯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故选项错误;

C;提高通风能力可以降低瓦斯的浓度;可以防止瓦斯爆炸.故选项正确;

D;将矿井中的氧气抽尽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允许的,因为工人在井下作业需要氧气.故选项错误.

故选AC.

【解析】【答案】杜绝明火源;提高通风能力可以防止瓦斯爆炸;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将矿井中的氧气抽尽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以的.

15、BD【分析】

A;根据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此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277-112=165;故A错误;

B;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该元素原子的电子数为112;结合A选项,故B正确;

C、D选项可通过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进行分析,即:227=可判断C错误;D正确;

故选B;D

【解析】【答案】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进行解答.

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6、略

【分析】

(1)从表中分析可知:①②是过氧化氢浓度不同而其他的反应时各种量均相同;可知这一过程是考查反应物的浓度与反应速度的关系;③④则是温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明显是对温度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探究;

(2)反应物浓度大时溶液中的离子数量较多;反应的接触面较大反应速度自然变快;

(3)过氧化氢的浓度虽然改变;但过氧化氢的量并未增减,因此生成氧气的量不变.

故答案为:

(1)反应物浓度(或浓度);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2)反应物浓度越大;单位体积的反应物中含有的粒子数越多,粒子间碰撞的概率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3)不变。

【解析】【答案】(1)①②是过氧化氢浓度不同而其他条件相同;这种设计是验证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③④则是温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是对温度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探究.

(2)反应物越浓在溶液中离子的密度会更大;离子间结合的机会更多,分析时应从微观离子着手.

(3)生成物只与反应物量的多少有关;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利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可解决.

17、(1)16.00F

(2)AlCl3

(3)B

【分析】【分析】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所给信息应用到实际中解题的能力和有关化学用语的书写,难度较小。

【解答】

rm{(1)}从元素周期表的每一格的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所以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rm{16.00}元素周期表中同一纵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所以氯元素的化学性质与表中rm{F}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故填:rm{16.00}rm{F}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故填:rm{F}rm{16.00}rm{F}号元素是铝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rm{(2)13}号元素是铝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rm{+3}价,rm{17}号元素是氯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rm{-1}价,二者组成的化合物氯化铝的化学式为rm{AlCl}价,rm{(2)13}号元素是氯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rm{+3}价,二者组成的化合物氯化铝的化学式为rm{17}rm{-1}rm{AlCl}rm{{,!}_{3}},故填:rm{AlCl}

rm{AlCl}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rm{{,!}_{3}}【解析】rm{(1)16.00}rm{F}rm{(1)16.00}

rm{F}

rm{(2)AlCl_{3}}

rm{(2)AlCl_{3}}18、(1)引燃铁丝

(2)增大引燃铁丝与氧气接触面积

(3)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4)不能

(5)①更剧烈

②不易易【分析】【分析】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注意事项以及结论分析解答即可。【解答】rm{(1)}实验开始时先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等到火柴快燃尽时,才伸入氧气集气瓶中,其目的为将铁丝引燃,故答案:将铁丝引燃;rm{(2)}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增大铁丝与氧气接触面积,使其充分燃烧,故答案:增大铁丝与氧气接触面积;rm{(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铁rm{+}氧气氧气rm{+}rm{xrightarrow[]{碌茫脠录}}氧气四氧化三铁,故答案:铁rm{+}氧气rm{+}rm{xrightarrow[]{碌茫脠录}}四氧化三铁;rm{(4)}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最多只能产生红热,故答案:不能;rm{(5)}rm{垄脵}在空气中不易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易燃烧,故答案:不易;rm{垄脵}通过实验可以得出: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故答案:更剧烈;【解析】rm{(1)}引燃铁丝rm{(2)}增大引燃铁丝与氧气接触面积rm{(3)}铁rm{+}氧气氧气rm{+}rm{xrightarrow[]{碌茫脠录}}四氧化三铁不能rm{(4)}rm{(5)}rm{垄脵}rm{垄脵}不易易更剧烈19、活性炭;肥皂水;煮沸【分析】解:rm{(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故填:活性炭;

rm{(2)}鉴别硬水和软水使用的是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故填:肥皂水;

rm{(3)}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受热时易转化成不溶性钙镁化合物,实现硬水软化rm{.}故填:煮沸;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鉴别硬水和软水使用的是肥皂水,加热煮沸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本题考查了水的净化以及溶液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析】活性炭;肥皂水;煮沸20、略

【分析】解: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rm{C_{2}H_{2}}的化学计量数定为rm{1}则rm{O_{2}}rm{CO_{2}}rm{H_{2}O}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rm{dfrac{5}{2}}rm{2}rm{1}同时扩大rm{2}倍,则rm{C_{2}H_{2}}rm{O_{2}}rm{CO_{2}}rm{H_{2}O}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rm{2}rm{5}rm{4}rm{2}.

本题可从得失氧的角度配平,一个rm{CO}分子反应中获得一个氧原子变为二氧化碳分子,由于一个rm{Fe_{2}O_{3}}分子中氧原子的数目为rm{3}个,所以rm{CO}与rm{CO_{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都为rm{3}最后配平其它元素的原子,rm{Fe_{2}O_{3}}rm{Fe}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rm{1}rm{2}.

故答案为:rm{2}rm{5}rm{4}rm{2}rm{1}rm{3}rm{3}rm{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不变,选择相应的配平方法rm{(}最小公倍数法、定一法等rm{)}进行配平即可;配平时要注意化学计量数必须加在化学式的前面;配平过程中不能改变化学式中的下标;配平后化学计量数必须为整数.

本题难度不大,配平时化学计量数必须加在化学式的前面,配平过程中不能改变化学式中的下标;配平后化学计量数必须为整数,配平过程中若出现分数,必须把分数去分母转化为整数.【解析】rm{2}rm{5}rm{4}rm{2}rm{1}rm{3}rm{3}rm{2}21、略

【分析】解:rm{B}失去了rm{2}个电子,带rm{2}个单位正电荷,属于阳离子;rm{B}和rm{C}质子数都是rm{26}属于同种元素;rm{A}和rm{D}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属于同位素.

故答案为:rm{B}rm{C}rm{AD}.

阳离子是带正电荷的原子;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质子数相同的属于同种元素;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阳离子、同位素的概念,并能灵活进行判断.【解析】rm{B}rm{C}rm{AD}22、略

【分析】解:

rm{(1)}净水时加入明矾,明矾形成的胶体能吸附小颗粒不溶性固体形成大颗粒,易于沉降,过滤时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方法,经过操作rm{垄脵}得到了固体和液体,故操作rm{垄脵}时过滤;经过过滤液体仍然浑浊,则可能是滤纸破了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rm{(2)}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当加入肥皂水后,会出现许多浮渣,因此液体rm{D}是硬水;要使硬水变成蒸馏水,必须经过蒸馏,故小发应选装置Ⅰ;经过操作rm{垄脹(}蒸馏rm{)}以后可得蒸馏水;不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因此再加入肥皂水时就看不到浮渣了,反而有许多泡沫.

故答案为:

rm{(1)}明矾,过滤,rm{ac}.

rm{(2)}硬;Ⅰ、看不到浮渣;有较多泡沫.

rm{(1)}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净水时加入明矾,明矾形成的胶体能吸附小颗粒不溶性固体形成大颗粒,易于沉降,过滤时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方法,进行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rm{(2)}根据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当加入肥皂水后,会出现许多浮渣解答.

本题考查了净水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题干叙述进行.【解析】rm{(1)}明矾;过滤;rm{ac}rm{(2)}硬;Ⅰ;看不到浮渣,有较多泡沫四、探究题(共3题,共9分)23、略

【分析】解:rm{(1)}天然气在电炉中高温下反应可生成乙炔,还有杂质氢气,固体碳化钙rm{(CaC_{2})}与水反应可生成乙炔,反应在室温下发生,容易控制,因此不用加热;故答案为:rm{B}反应在室温下发生;容易控制;

rm{(2)}固体碳化钙rm{(CaC_{2})}与水反应;反应为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制取气体的反应,因此不需要加热;故答案为:乙;反应为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制取气体的反应;

rm{(3)}乙炔rm{(C_{2}H_{2})}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比空气轻,微溶于水,因此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向下排空气法rm{(}或排水法rm{)}乙炔密度比空气小rm{(}乙炔微溶于水rm{)}.

rm{(4)}实验室制取rm{CO_{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收集满气体的集气瓶应该正放在桌面上,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乙;rm{CaCO_{3}+2HCl=CaCl_{2}+H_{2}O+CO_{2}隆眉}正;rm{CO_{2}+Ca(OH)_{2}=CaCO_{3}隆媒+H_{2}O}

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固体碳化钙rm{(CaC_{2})}与水反应可生成乙炔,反应在室温下发生,容易控制,因此不用加热;乙炔rm{(C_{2}H_{2})}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比空气轻,微溶于水,因此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取rm{CO_{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rm{.}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rm{.}收集满气体的集气瓶应该正放在桌面上;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气体的检验等,综合性比较强rm{.}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rm{.}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解析】rm{B}反应在室温下发生,容易控制;乙;反应为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制取气体的反应;向下排空气法rm{(}或排水法rm{)}乙炔密度比空气小rm{(}乙炔微溶于水rm{).}乙;rm{CaCO_{3}+2HCl=CaCl_{2}+H_{2}O+CO_{2}隆眉}正;rm{CO_{2}+Ca(OH)_{2}=CaCO_{3}隆媒+H_{2}O}24、略

【分析】解:rm{(1)}仪器rm{A}是铁架台;仪器rm{B}是酒精灯;仪器rm{C}是烧杯.

rm{(2)}先将试管横放,把盛有碱式碳酸铜粉末的药匙rm{(}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rm{)}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碱式碳酸铜全部落到底部.

rm{(3)}实验装置中;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部,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的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故答案为:rm{(1)}铁架台;酒精灯;烧杯;

rm{(2)}先将试管横放,把盛有碱式碳酸铜粉末的药匙rm{(}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rm{)}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碱式碳酸铜全部落到底部;

rm{(3)}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的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rm{(1)}根据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

rm{(2)}根据将碱式碳酸铜粉末装入试管中的操作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rm{(3)}根据给试管在的固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的方法、常见仪器的名称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铁架台;酒精灯;烧杯;先将试管横放,把盛有碱式碳酸铜粉末的药匙rm{(}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rm{)}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碱式碳酸铜全部落到底部;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的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25、2KClO32KCl+3O2↑1.2g①小质量化学性质二氧化锰和氧化铜中,哪一个的催化效果好【分析】解:(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配平即可;实验③中x的数值为1.2g,因为控制变量法只能控制催化剂不同一个变量;故答案为:2KClO32KCl+3O2↑;1.2g;

(2)由实验③与实验①的“待测数据”相对比;若实验③“待测数据”更小,则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①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②我认为同学们设计实验②和实验③的对比的目的是:二氧化锰和氧化铜中,哪一个的催化效果好;故答案为:①;小;①质量;化学性质;②二氧化锰和氧化铜中,哪一个的催化效果好;

(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配平即可;实验③中x的数值为1.2g,因为控制变量法只能控制一个变量;

(2)由实验③与实验①的“待测数据”相对比;若实验③“待测数据”更小,则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①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②我认为同学们设计实验②和实验③的对比的目的是:二氧化锰和氧化铜中,哪一个的催化效果好。

实验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它包括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实验结论和实验规律的探究等。本题通过实验资料和实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属于结论性探究。同学们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解析】2KClO32KCl+3O2↑1.2g①小质量化学性质二氧化锰和氧化铜中,哪一个的催化效果好五、简答题(共2题,共18分)26、85.5%;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将干洗后取回的衣服放在室外通风处挂一段时间,让四氯乙烯分子挥发到空气中,减少残留的四氯乙烯对人体的伤害;弊大于利【分析】解:rm{(1)}四氯乙烯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故答案为:rm{dfrac{35.5隆脕4}{12times2+35.5times4}隆脕100%=85.5%}.

rm{dfrac{35.5隆脕4}{12times

2+35.5times4}隆脕100%=85.5%}设rm{(2)}质量的四氯乙烯中含有rm{x}碳元素.

rm{x隆脕dfrac{12隆脕2}{12times2+35.5times4}隆脕100%=12g}.

rm{12g}.

rm{x隆脕dfrac{12隆脕2}{12times

2+35.5times4}隆脕100%=12g}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将干洗后取回的衣服放在室外通风处挂一段时间,让四氯乙烯分子挥发到空气中,减少残留的四氯乙烯对人体的伤害.

rm{x=83g}四氯乙烯作干洗剂可以清洁污垢;但是可致癌,所以弊大于利.

故答案为:rm{(3)}rm{(4)}rm{(1)85.5%}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将干洗后取回的衣服放在室外通风处挂一段时间,让四氯乙烯分子挥发到空气中,减少残留的四氯乙烯对人体的伤害;rm{(2)83g}弊大于利.

rm{(3)}根据质量分数的公式:某元素的质量分数rm{=dfrac{{赂脙脭陋脣脴路脰脳脫碌脛脧脿露脭脭颅脳脫脰脢脕驴}隆脕{脭颅脳脫赂枚脢媒}}{{脧脿露脭路脰脳脫脰脢脕驴}}隆脕100%}计算即可.

rm{(4)}根据元素的质量rm{(1)}化合物的质量rm{=dfrac

{{赂脙脭陋脣脴路脰脳脫碌脛脧脿露脭脭颅脳脫脰脢脕驴}隆脕{脭颅脳脫赂枚脢媒}}{{脧脿露脭路脰脳脫脰脢脕驴}}隆脕100%}元素的质量分数分析;

rm{(2)}根据分子的运动分析;

rm{=}根据四氯乙烯的性质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m{隆脕}【解析】rm{85.5%}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将干洗后取回的衣服放在室外通风处挂一段时间,让四氯乙烯分子挥发到空气中,减少残留的四氯乙烯对人体的伤害;弊大于利27、B、DABCAlCl3Na+【分析】解:(1)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叫元素;B和D的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所以BD属于同种元素。

(2)10号元素是氖元素属于稀有气体元素;11号是钠元素是金属元素,17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得到电子是阴离子;

(3)C代表的是非金属氯离子,E代表金属铝离子,前者在化学反应中常为-1价,后者为+3价,根据化学式的书写放出得到化学式为AlCl3;11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一个电子;形成带正电的离子,当电荷数为1时,一般不写数字。

故填(1)B、D;(2)A;B;C;(3)AlCl3;Na+

(1)根据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分析;

(2)根据题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