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仁爱科普版选修1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对应106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产生A同学结果的原因可能有()
①土样不同②培养基污染③操作失误④没有设置对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在果酒制作过程中,要从多个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下列操作目的与此不符的是()A.榨汁机、发酵瓶都要清洗干净B.对用到的器具用酒精进行擦拭C.放气时只将瓶盖拧松,而不完全揭开D.装入发酵瓶的发酵液不宜超过瓶内体积的2/33、培养硝化细菌的碳源、氮源、能源依次是()A.葡萄糖、氨、葡萄糖B.葡萄糖、铵盐、太阳能C.二氧化碳、氨、氧化氨D.二氧化碳、氨、太阳能4、2022年由于环境的污染导致化合物S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工工业。用菌株C可生产S,S的产量与菌株C培养所利用的碳源关系密切。为此,某科学家通过实验比较不同碳源对菌体生长和S产量的影响,结果见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碳源细胞干重/(g/L)S产量/(g/L)葡萄糖3.120.15淀粉0.010.00制糖废液2.300.18
A.实验室培养微生物时,除碳源外,还需要提供水、氮源和无机盐等B.由实验结果可知,菌株C生长的最适碳源是制糖废液C.由实验结果可知,碳源为淀粉时菌株C不能生长,其原因可能是缺少淀粉酶D.利用制糖废液生产S可以实现废物利用,其意义是减少污染、节省原料、降低生产成本5、下列关于培养基的叙述,错误的是()A.氮源、无机盐、水等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营养要素B.根据微生物对碳源需要的差别,使用不同碳源的培养基C.可在培养基中加入磷酸氢二钾或磷酸二氢钾,用于维持pH的相对稳定D.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6、下列有关加酶洗衣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加酶洗衣粉中的酶都是固定化酶B.温度影响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C.与普通的洗衣粉相比,用加酶洗衣粉可以减少P对河流的污染D.加酶洗衣粉中的纤维素酶不能直接去除污垢,但可以增强洗涤效果7、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错误的是()A.制作果醋时,通气的直角玻璃管内塞有脱脂棉球用以过滤空气B.菊花组织培养形成丛状苗后,要转移至草炭土或者蛭石中进行炼苗C.振荡培养能增加微生物与培养液之间的接触,从而促进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D.在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时,需以亚硝酸钠质量为横坐标、以光密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8、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分离红细胞时采用低速长时间离心B.红细胞释放出血红蛋白只需要加入蒸馏水就可C.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是低速短时间离心D.透析时要用20mmol/L的磷酸缓冲液,透析12h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9、在制作发酵食品的学生实践中,控制发酵条件至关重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有()A.泡菜发酵后期,尽管乳酸菌占优势,但仍有产气菌繁殖,需开盖放气B.制作果酒的葡萄汁不宜超过发酵瓶体积的2/3,制作泡菜的盐水要淹没全部菜料C.葡萄果皮上有酵母菌和醋酸菌,制作好葡萄酒后,可直接通入无菌空气制作葡萄醋D.果酒与果醋发酵时温度宜控制在18-25℃,泡菜发酵时温度宜控制在30-35℃10、关于实验室培养和纯化酵母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配制培养基、倒平板、接种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B.倒平板时,打开培养皿盖,倒放于超净实验台上,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C.倒入培养基后立即将平板倒置,防止培养基污染D.用平板划线法划完线后,要在培养皿皿底上做好标记11、黄粉虫可以吞食;降解塑料;利用黄粉虫肠道微生物对白色污染进行生物降解,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处理工艺。下图是从黄粉虫肠道中分离、纯化目的微生物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富集培养基中含有酵母膏、蛋白胨、琼脂等,蛋白胨能提供所需的碳源、氮源和维生素B.分离、纯化目的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基中需加入PVC塑料膜作为唯一碳源C.将转接至固体斜面培养基上的不同菌落置于4℃的冰箱长期保存D.与传统填埋、焚烧相比,黄粉虫肠道微生物对白色污染的降解不会造成二次污染12、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废液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微溶性物质,易腐烂变质,滋生病原微生物等。若处理不当,可能造成严重的污染。圆褐固氮菌和巨大芽孢杆菌组合可以将有机厨余垃圾迅速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减轻环境污染。为制备分解有机厨余垃圾的微生物菌剂,某科研小组对两菌种进行了最佳接种量比的探究实验,并得出下图的实验结果。下面叙述错误的是()
A.巨大芽孢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氮源,圆褐固氮菌生长过程中不需要氮源B.要统计活菌数量可采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C.将1mL菌液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分别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42、39和36。据此可得出每升菌液中的活菌数为3.9×105D.处理该类厨余垃圾废液,两菌种的最佳接种量比为1:113、下列关于造成相关实验失败的原因分析中,正确的是()A.制作腐乳的卤汤时,料酒加的量较多,造成豆腐腐败变质B.制作泡菜时,放盐的比例过大,造成泡菜腐烂发霉C.制作果醋时,通氧不足或温度过低,造成发酵失败D.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污渍时,浸泡时间不足会造成洗涤效果差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4、蛋白质的分离。
分离过程中,仔细观察________在洗脱过程中的移动情况。如果色谱柱装填成功、分离操作正确,能清楚地看到红色区带狭窄、平整、均匀一致地随着洗脱液缓慢移动;如果红色区带歪曲、散乱、变宽,说明分离效果不好,与______________有关。15、样品处理及粗分离。
血液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其中红细胞最多。红细胞的组成中,除水分以外,约90%是__________。血红蛋白由______条肽链组成,包括两条__________和两条__________。其中每条肽链环绕一个__________基团,此基团可携带一分子氧或一分子__________。血红蛋白因含有________而呈现____色。16、在装填凝胶柱时,不得有气泡存在,因为_________________,降低分离效果。17、判断纯化的蛋白质是否达标,需要进行____________的鉴定,使用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18、玫瑰精油是制作高级香水的主要成分,能使人产生愉悦感。实验室玫瑰精油的粗提取,将玫瑰花瓣与清水的质量按_____,用___________法进行提取。玫瑰精油的化学性质稳定,_________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能随水蒸气一同蒸馏。19、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有蒸馏、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20、天然胡萝卜素是国际癌症协会研究中心;美国癌学会推崇的防癌抗癌食品、保健品和药品。科学研究证明;胡萝卜素能防治或延缓癌症,是具有广泛免疫功能的药物和不可缺少的饮料添加剂。
请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为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完成以下实验流程。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⑤_____⑥_____。21、将豆腐块平放在笼屉内,将笼屉中的温度控制在___________________C。22、透析:取1mL的________溶液装入________中,将其放入盛有300m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0mmol·L-1的__________中(pH为______),透析12h。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3题,共27分)23、野生型菌株能在基本培养基中生长;氨基酸营养缺陷型菌株(突变株)由于基因突变失去合成某种氨基酸的能力,只能在完全培养基或补充了相应氨基酸的基本培养基中生长,突变株在生产实践中有广泛应用。下图是实验人员获取高丝氨酸突变株的部分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诱变处理的野生型菌母液经扩大培养后才能作为样品,扩大培养所用培养基是______培养基,与基本培养基相比,其特有成分是___________,扩大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保证同种菌株的接种位置相同;实验人员利用影印法转移菌种(如图2),过程①所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丝绒布要灭菌处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进行②过程培养时,应先将丝绒布转印至基本培养基上,然后再转印至完全培养基上。经28℃,2天培养后,对比基本培养基和完全培养基中菌落的生长状况,可以初步检测出高丝氨酸突变株是菌落_________(用图中字母作答)。②过程中两种培养基中菌落生长状况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培养基的常用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刚开始加热灭菌锅时,要打开排气阀,使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排气阀,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使锅内温度能上升到要求的温度(121℃),达到良好的灭菌效果。24、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有重要作用;为确定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使用的最佳条件,某科研单位选用苹果作为实验材料进行相关实验,将苹果制成苹果泥,取10mL苹果泥进行相关实验,最后用滤纸过滤获得所需果汁。实验中使用的是质量分数为2%的果胶酶,所用酶量均为1mL。回答下列问题:
表1酶的作用时间对苹果汁的影响。
。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果胶酶作用时间(min)
0
1
5
10
15
20
过滤后苹果汁体积(ml)
4.5
5.9
7.8
8.0
8.0
8.0
过滤后苹果汁澄清度。
混浊。
澄清。
澄清。
澄清。
澄清。
澄清。
表2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7
果胶酶作用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过滤后苹果汁体积(ml)
6.8
7.5
8.0
7.0
5.5
4.8
4.8
过滤后苹果汁澄清度。
澄清。
澄清。
澄清。
澄清。
半混浊。
混浊。
混浊。
(1)表1和表2对应实验中用滤纸过滤后均可获得所需果汁,这说明包括_____、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果胶复合酶能将果胶分解成小分子物质。两实验的观测指标为_____,能够较准确、定量地反映果胶酶催化分解果胶的能力指标是_____。
(2)进行表1实验时,应将温度控制在_____℃最佳;从表1判断,1mL2%的果胶酶溶液完全处理10mL苹果泥大概需要_____min(填写时间范围)。表1实验中,每支试管达到实验时间后,先将试管置于沸水中处理,然后再过滤,置于沸水中处理的目的是_____;以停止反应,保证记录结果的准确性。
(3)在实际生产中,常将果胶酶进行固定化处理,固定酶一般不宜采用包埋法,原因是_____。使用固定化酶的优点是_____(答出两点)。25、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酶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常加酶洗衣粉中的酶要用特殊的化学物质包裹后再加到洗衣粉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否实现了将酶固定化_______________(是;不是)
(2)为了探究某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含量与洗涤效果关系,某同学通过实验获得图所示的结果。由图可知,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的最适含量是_________%,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是围绕加酶洗衣粉的一项研究结果:
。温度/℃203040455060普通洗衣粉去污力/%1518202121.522加酶洗衣粉去污力/%304048504837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使用加酶洗衣粉过程中,对于特别脏的衣服、较大的洗衣量,写出两项提高洗涤效果的措施: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非选择题(共2题,共18分)26、请回答下列微生物发酵和微生物培养相关问题。
(1)工业化生产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需要优良菌种;因此需要配制不同的培养基进行培养,配制不同成分培养基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作果酒时;装置内气体不断释放,酵母菌产生气体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酵末期要对培养液中酒精运用重铬酸钾进行检测,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打开的果酒在空气中放置久了;表面会出现一层白膜,这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大量繁殖的结果,醋酸菌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
(4)腐乳的后期发酵在玻璃瓶中进行,制作过程中加盐腌制的目的是____。密封腌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7、近年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全民关注美食的热潮,其中多次讲述了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的美味食品。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果醋制作时;运用醋酸菌在供应________和糖源充足时,将果糖分解成醋酸;在糖源不充足时,也可以利用酒精生成醋酸,请写出该过程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腐乳生产过程有多种微生物的参与;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腐乳制备过程中,加盐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豆腐块变硬。
腐乳制作的流程是: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用盐腌制时;应注意控制__________________;配制卤汤时,要使卤汤中酒的含量控制在________%左右。
(3)制作泡菜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在___________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__色染料。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2题,共16分)28、红酸汤是一种很有特色的火锅底料;制作流程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密封发酵时,常在坛中加入成品红酸汤,其目的是____。乳酸发酵的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____的过程。
(2)装坛时坛口留有一点空间而不装满的目的是____,红酸汤腌制过程的初期会有气泡冒出,但气泡的产生逐渐停止,试分析原因:___。
(3)红酸汤有利于人体肠道内多种益生菌的生长。消化道炎症往往与益生菌群减少、有害菌群增多有关。研究表明,治疗消化道慢性炎症时,不宜滥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的害处有____。
(4)亚硝酸盐的含量影响酸汤的品质,在发酵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____。绝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液排出,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转变成致癌物即___。29、人误食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食物后;可能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研究者尝试用蜻蜓肠道共生菌的代谢产物开发新型抑菌药物,部分实验步骤如图所示,图中数字编号代表实验步骤。
(1)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被污染的食物进入人体,这种传播方式属于___________。A.空气传播B.媒介物传播C.病媒传播D.接触传播(2)培养蜻蜓肠道共生菌的培养基配方如表所示。据表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马铃薯为共生菌生长提供的营养成分包括___________。马铃薯葡萄糖琼脂水200.0g20.0g20.0g1000mL
。A.碳源B.氮源C.无机盐D.生长因子(3)为避免杂菌污染,图中实验操作应采用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___。A.步骤①用自来水浸泡蜻蜓B.步骤②在超净工作台上操作C.步骤③加入蒸馏水研磨蜻蜓肠道D.实验器材需要高压灭菌(4)接种培养一段时间,培养基上共出现42种蜻蜓肠道共生菌。简述从个体水平和分子水平区分这些菌株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者分离出蜻蜓肠道菌株A;提取其代谢产物并用丙酮定容制成“药液”。欲比较“药液”与庆大霉素(用无菌水配制的抗菌素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请在下列横线处填写简要的实验步骤,完成实验方案(所有实验均在无菌环境操作)。
(5)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将______________均匀涂布在图中所示的平板培养基上;
②用无菌镊子将分别浸过A、B、C液和无菌水的圆纸片沥干后均匀置于上述培养基表面。A、B、C液分别为______________;
③在恒温培养箱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因变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④为使实验结果更准确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详解】
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获得的菌落远大于其他同学,可能是由于其所取的土样不同,含有的细菌数较多,①正确;也可能操作过程中没有保证无菌操作,如培养基灭菌不彻底、被杂菌污染,导致获得的菌落数较多,②③正确;没有设置对照不会导致其获得的菌落数明显增加的,④错误。综上所述,以上说法正确的有①②③,故选A。2、D【分析】【分析】
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氧气充足时进行繁殖,无氧情况下进行酒精发酵。
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详解】
A;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发酵瓶要清洗干净,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擦拭消毒,A正确;
B;对用到的器具用70%的酒精擦拭消毒;B正确;
C;放气时只将瓶盖拧松;而不完全揭开,以防止空气中的发菌污染发酵液,C正确;
D、装入发酵瓶的发酵液不宜超过瓶内体积的既可为酵母菌大量繁殖提供氧气,又可防止发酵旺盛时发酵液溢出,但此项操作不是防止发酵液感染的措施,D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果酒和过程的制作,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3、C【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实验室的微生物培养;解题关键是要掌握硝化细菌的代谢类型。
【详解】
硝化细菌的同化作用类型为自养型,因而所需碳源不是现成的有机物,而应是无机物即二氧化碳;硝化细菌合成有机物时需把氨氧化成亚硝酸所释放的能量,故硝化细菌形成有机物的环境条件是具有NH3和O2;能源则来源于氧化氨气释放的能量,故选C。
【点睛】
硝化细菌属于自养型细菌,原核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其存活需要水分及氧气,只有同时满足水分与氧气的供应才能存活。4、B【分析】【分析】
根据题意并结合表格数据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碳源的类型,因变量是对菌株C的生长和S产量的影响,以细胞干重和S的产量作为因变量的指标。
【详解】
A;实验室培养微生物时;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A正确;
B;由表格中的结果分析可知;以葡萄糖为碳源时,菌株C的细胞干重最大,故菌株C生长的最适碳源是葡萄糖,B错误;
C;由实验结果可知;碳源为淀粉时菌株C不能生长,原因是其细胞中缺少能分解淀粉的淀粉酶,导致其不能利用淀粉,C正确;
D;利用制糖废液生产S可以实现废物的再利用;该过程不但能减少污染、节省原料、降低生产成本,还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D正确。
故选B。5、D【分析】【分析】
据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碳源;氮源、无机盐、水和生长因子。因微生物不同;对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的需求也不相同,可以根据微生物的生长需求制备特殊的选择培养基,来获得单一纯种。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详解】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碳源;氮源、无机盐、水和生长因子;A正确;根据微生物对碳源需要的差别,使用含不同碳源的培养基,例如培养自养型的细菌,在培养基中不需加入碳源,B正确;微生物培养基调节pH值时可以用磷酸氢二钾或磷酸二氢钾,C正确;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D错误。
【点睛】
注意:配制培养基必须按照培养微生物的营养需求进行,尤其要注意是先灭菌后倒平板。6、A【分析】【分析】
加酶洗衣粉中添加了多种酶制剂;如碱性蛋白酶制剂和碱性脂肪酶制剂等,这些酶制剂不仅可以有效地清除衣物上的污渍,而且对人体没有毒害作用,并且这些酶制剂及其分解产物能够被微生物分解,不会污染环境。
【详解】
加酶洗衣粉中的酶不是固定化酶,不能反复使用,一般会随着洗衣水流走,A错误;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不同温度必将影响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B正确;普通洗衣粉中含有磷相对较多,含磷的污水排放到水体中,可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而污染水体,而加酶洗衣粉不仅可以有效地清除衣物上的污渍,而且能够被微生物分解,减少对环境的污染,C正确;加酶洗衣粉中纤维素酶的作用主要是使纤维素的结构变得蓬松,从而使得渗入纤维深处的尘土和污垢能够与洗衣粉接触,最终达到更好的去污效果,D正确。7、B【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高中生物选修课本中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知识点;包括果醋制作;植物组织培养、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等,回忆这几个实验的原理、过程及其注意事项等,据此答题。
【详解】
A;制作果醋时;通气的直角玻璃管内塞上脱脂棉球的目的是过滤空气,A正确;
B;菊花组织培养过程中;丛状苗生根后再转移至草炭土或者蛭石中进行炼苗,B错误;
C;振荡培养能使微生物与培养液充分接触;从而促进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C正确;
D;在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时;亚硝酸钠质量是自变量,因此绘制标准曲线时应以亚硝酸钠质量为横坐标、以光密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D正确。
故选B。8、D【分析】【分析】
【详解】
A;分离红细胞应采用低速短时间离心;防止白细胞与红细胞一同沉淀,A错误;
B;红细胞释放血红蛋白;需加入蒸馏水和40%的甲苯,再在磁力搅拌器上充分搅拌10min,B错误;
C;分离血红蛋白要高速长时间离心;C错误;
D;透析时要用20mmol/L的磷酸缓冲液;透析12h,D正确。
故选D。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9、A:C:D【分析】【分析】
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详解】
A;乳酸菌属于厌氧菌;开盖放气会影响乳酸菌发酵,因此不能开盖放气,A错误;
B;制作果酒的葡萄汁不宜超过发酵瓶体积的2/3;是为了发酵初期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同时为了防止发酵过程中发酵液溢出,制作泡菜的盐水要淹没全部菜料,以保证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B正确;
C;醋酸菌为需氧菌;且发酵温度高于果酒的发酵温度,因此制作好葡萄酒后,除通入无菌空气,还需要适当提高发酵装置的温度,C错误;
D;果酒与果醋发酵时温度宜控制在18-25℃;果醋发酵时温度宜控制在30-35℃,泡菜的制作温度低于30-35℃,D错误。
故选ACD。10、A:B:C【分析】【分析】
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1)计算:依据是培养基配方的比例。(2)称量:牛肉膏比较黏稠;可同称量纸一块称取。牛肉膏和蛋白胨易吸潮,称取时动作要迅速,称后及时盖上瓶盖。(3)溶化:牛肉膏和称量纸+水加热取出称量纸→加蛋白胨和氯化钠→加琼脂(注意:要不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琼脂糊底而导致烧杯破裂)→补加蒸馏水至100mL。(4)调pH。(5)灭菌:培养基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培养皿采用干热灭菌。(6)倒平板。
【详解】
A;倒平板、接种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而配培养基不需要在酒精灯的火焰旁进行,A错误;
B;倒平板时;打开培养皿盖,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然后倒放于超净实验台上,B错误;
C;倒入培养基后立即盖上培养皿;冷却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C错误;
D;用平板划线法划完线后;要在培养皿皿底上做好标记,D正确。
故选ABC。11、B:D【分析】【分析】
1;分离菌株的思路:
(1)自然界中目的菌株的筛选:
①依据:根据它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
②实例:PCR技术过程中用到的耐高温的TaqDNA聚合酶;就是从热泉中筛选出来的Taq细菌中提取出来的。
(2)实验室中目的菌株的筛选:
①原理: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
2;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
(1)稀释涂布平板法(间接):
①当样品的稀释庋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②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来推测样品中大约含有的活菌数。
(2)利用显微镜直接计数。
【详解】
A;富集培养基为液体培养基;不应含有琼脂,A错误;
B;分离、纯化能降解PVC塑料膜的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基中需加入PVC塑料膜作为唯一碳源;B正确;
C;转接至固体斜面培养基上的不同菌落置于4℃的冰箱临时保存;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用甘油管藏的方法,C错误;
D;如果对白色污染进行传统填埋、焚烧容易造成二次污染;黄粉虫肠道微生物对白色污染的降解不会,D正确。
故选BD。12、A:B:C:D【分析】【分析】
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若要对微生物进行取样计数,接种方法只能是稀释涂布平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则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
【详解】
A;微生物的生长需要碳源、氮源、无机盐等物质;只是有些固氮菌由于能利用氮气作为氮源,不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氮源,A错误;
B;平板划线法不能用于计数;B错误;
C、将1mL菌液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分别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42、39和36。据此可得出每升菌液中的活菌数为(42+39+36)÷3÷0.1×100×1000=3.9×107;C错误;
D;根据图示可知;两菌种的接种量比为1:1时比两菌种的接种量比为2:1时效果好,但由于该实验设置的两菌种的接种量比例的组数过少,所以无法判断处理该类厨余垃圾废液的两菌种的最佳接种量比,D错误。
故选ABCD。13、C:D【分析】【分析】
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故果酒的制作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酵母菌最适宜生长繁殖的温度范围是18~25℃。
2;果醋制作中起到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其代谢类型属于异养需氧型。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为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详解】
A;制作腐乳的卤汤时;料酒加的量较少,易造成豆腐腐败变质,加料酒的量多,成熟期延长,A错误;
B;制作泡菜时;放盐的比例过小,造成泡菜腐烂发霉,B错误;
C;醋酸菌为好氧菌;最适温度生长温度为30~35℃,因此制作果醋时,通氧不足或温度过低,造成发酵失败,C正确;
D;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污渍时;浸泡时间不足会造成酶与污垢不能充分接触,进而造成洗涤效果差,D正确。
故选CD。
【点睛】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4、略
【分析】【详解】
蛋白质的分离过程中,仔细观察红色区带在洗脱过程中的移动情况。如果色谱柱装填成功、分离操作正确,能清楚地看到红色区带狭窄、平整、均匀一致地随着洗脱液缓慢移动;如果红色区带歪曲、散乱、变宽,说明分离效果不好,与凝胶色谱柱的装填有关。【解析】红色区带凝胶色谱柱的装填15、略
【分析】【详解】
样品处理及粗分离: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其中红细胞最多。红细胞的组成中,除水分以外,约90%是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由4条肽链组成,包括两条α-肽链和两条β-肽链。其中每条肽链环绕一个亚铁血红基团,此基团可携带一分子氧或一分子二氧化碳。血红蛋白因含有血红素而呈现红色。【解析】血浆血细胞血红蛋白4α-肽链β-肽链亚铁血红基团二氧化碳血红素红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1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蛋白质纯度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1:4水蒸气蒸馏难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压榨萃取20、略
【分析】【分析】
1;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的方法通常有蒸馏、压榨和萃取三种;具体选择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时应根据产品的性质和原料特点进行选取。
2;胡萝卜素是橘黄色结晶;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所以提取胡萝卜素常用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其萃取过程为: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
【详解】
新鲜的胡萝卜含有大量的水分;会影响萃取效果,需要先进行粉碎;干燥,故提取胡萝卜素的原料是干燥、粉碎的胡萝卜;萃取胡萝卜的萃取剂为具有较高的沸点,能够充分溶解胡萝卜素,且与水不混溶的石油醚;为防止有机溶剂挥发,圆底烧瓶上部安装回流冷凝装置;由于有机溶剂都是易燃物,直接使用明火加热容易引起燃烧、爆炸,故采用水浴加热;为了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应首先进行过滤,获得萃取液,之后直接使用蒸馏装置蒸馏挥发萃取剂,得到浓缩的胡萝卜素。
【点睛】
本题考查胡萝卜素的提取的知识,考生识记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的方法,明确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解析】粉碎、干燥的胡萝卜石油醚⑤冷凝管③水浴过滤蒸馏2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15~1822、略
【分析】【分析】
1;透析的原理是透析袋能使小分子自由进出;而大分子则保留在袋内。因此透析时间过长也不会导致血红蛋白渗漏出去。
2;透析可以去除样品中分子量较小的杂质;或用于更换样品的缓冲液。
【详解】
透析过程:取1mL的血红蛋白溶液装入透析袋中,将透析袋有放入盛有3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20mmol·L-1的磷酸缓冲液(pH为为7.0)的烧杯中,透析12h。【解析】血红蛋白透析袋磷酸缓冲溶液PH=7四、实验题(共3题,共27分)23、略
【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图中首先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细菌;然后运用“影印法”将菌种接种到两种培养基中:基本培养基;完全培养基,在基本培养基中,高丝氨酸突变株不能生长,而在完全培养基中能够生长,据此可以选择出高丝氨酸突变株。
【详解】
(1)图1中;诱变处理的野生型菌母液扩大培养所用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与基本培养基相比,其特有成分是高丝氨酸,扩大培养的目的是增加(高丝氨酸)突变株的浓度。
(2)根据过程①所得培养基中菌落的分布结果可以判断;该过程所采用的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为避免外来杂菌对培养物造成污染,丝绒布也要灭菌处理。②过程中高丝氨酸突变株能在完全培养基上生长,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据此可以初步检测出高丝氨酸突变株是菌落A;C。
(3)高压蒸汽灭菌刚开始加热灭菌锅时;要打开排气阀,使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排气阀,这样操作的目的是排尽锅内冷空气,使锅内温度能上升到要求的温度(121℃),达到良好的灭菌效果。
【点睛】
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熟记并理解相应的基础知识并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结合问题情境,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解析】液体高丝氨酸增加(高丝氨酸)突变株的浓度稀释涂布平板法避免外来杂菌对培养物造成污染A、C高丝氨酸突变株能在完全培养基上生长,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排尽锅内冷空气24、略
【分析】【分析】
果胶酶是一类酶;其中包括果胶酯酶,果胶分解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等酶。酶和细胞的固定方法:1.载体结合法(包括物理吸附法;离子结合法、共价结合法);2.交联法;3.包埋法(网格型、微囊型)等。
(1)
果胶酶包括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果胶酶是指分解植物主要成分—果胶的一类酶类。由表格可知;两实验的观测指标为过滤后苹果汁的体积和果汁澄清度,能够较准确、定量地反映果胶酶催化分解果胶的能力指标是过滤后苹果汁的体积。
(2)
根据表2可知;温度为30℃时,过滤后苹果汁体积最大,说明果胶酶的活性最强,表1中果胶酶的活性为实验的无关变量,应为活性最大时,所以进行表1实验时,应将温度控制在30℃最佳;表1中过滤后苹果汁体积达到最大8时需要的最短时间为5-10分钟,所以1mL2%的果胶酶溶液完全处理10mL苹果泥大概需要5~10min。表1实验中,每支试管达到实验时间后,先将试管置于沸水中处理,然后再过滤,置于沸水中处理的目的是使果胶酶失活,以停止反应,保证记录结果的准确性。
(3)
由于酶分子比较小;易从包埋材料中泄露出来,所以固定酶一般不宜采用包埋法,固定化酶具有能重复利用,节约成本;易与产物分离,提高产品品质等优点。
【点睛】
本题考查果胶酶分解果胶的实验以及酶的固定化,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实验的能力。【解析】(1)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过滤后苹果汁的体积和果汁澄清度过滤后苹果汁的体积。
(2)30℃5~10使果胶酶失活。
(3)酶分子比较小,易从包埋材料中泄露出来能重复利用,节约成本;易与产物分离,提高产品品质等(答出两点,合理即可)25、略
【分析】【分析】
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洗涤温度;洗衣粉的种类,因变量是去污力,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同一洗衣粉种类,不同温度去污力不同;同一温度条件下不同洗衣粉的去污力不同,加酶洗衣粉的去污力更大;由表格可以看出,加酶洗衣粉的最适宜温度为45℃,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加酶洗衣粉的去污力。
(1)
酶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机理是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进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加酶洗衣粉中的酶要用特殊的化学物质包裹后再加到洗衣粉中,原因是防止洗衣粉中的化学物质使酶变性,但能遇水溶解,不是固定化酶。
(2)
由图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碱性蛋白酶含量,当碱性蛋白酶含量大于0.6%时,随着碱性蛋白酶含量的升高,去污力不再增强,说明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的最适含量是0.6%。
(3)
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有:①在一定范围内相同温度下加酶洗衣粉的去污力比普通洗衣粉高;②使用加酶洗衣粉时的适宜温度为45℃左右(或40~50℃)。
(4)
在使用加酶洗衣粉过程中;对于特别脏的衣服;较大的洗衣量,写出两项提高洗涤效果的措施:①用温水浸泡;②延长浸泡时间等等。
【点睛】
本题考查加酶洗衣粉的应用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实验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按照单一变量原则进行分析。【解析】(1)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防止洗衣粉中的化学物质使酶变性不是。
(2)0.6碱性蛋白酶的浓度(或含量)
(3)在一定范围内相同温度下加酶洗衣粉的去污力比普通洗衣粉高使用加酶洗衣粉时的适宜温度为45℃左右(或40~50℃)
(4)用温水浸泡延长浸泡时间五、非选择题(共2题,共18分)26、略
【分析】【分析】
工业化生产果酒;果醋、腐乳所采用的菌种依次是酵母菌、醋酸菌、霉菌和乳酸菌;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详解】
(1)不同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同;因此培养不同的微生物需要配制不同成分的培养基。
(2)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场所位于细胞质基质。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遇酒精,由橙黄色变成灰绿色,因此发酵末期可以用重铬酸钾检测培养液中是否酒精。
(3)醋酸菌在氧气、糖源充足时可以把C6H12O6转化为醋酸,在缺少糖源、氧气充足时,可以把C2H5OH转化为醋酸;代谢类型属于异养需氧型。酵母菌和醋酸菌在有氧条件下均可以快速繁殖,打开的果酒在空气中放置较长时间,酵母菌(或酵母菌;醋酸菌)会大量繁殖,在果酒表面形成一层白膜。
(4)腐乳的制作后期;加盐腌制的目的是抑制杂菌生长,同时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密封腌制可以创造无氧条件,抑制好氧菌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
【点睛】
微生物对主要营养物质的需求特点。
(1)自养型微生物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是无机盐,碳源可来自大气中的CO2;氮源可由含氮无机盐提供。
(2)异养型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有机物,即碳源必须由含碳有机物提供,氮源也主要是由有机物提供,部分异养型微生物也可以利用无机氮源。【解析】不同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同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遇酒精,由橙黄色变成灰绿色酵母菌(或酵母菌、醋酸菌)异养需氧食盐抑制杂菌生长,同时析出豆腐中的水分创造无氧条件,抑制好氧菌的生长27、略
【分析】【分析】
试题分析: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Z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腐乳制作的原理: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多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常见于土壤、水果、蔬菜、谷物上,具有发达的白色菌丝;毛酶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详解】
(1)在果醋制作时,选用醋酸菌,当氧气和糖源供应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在糖源不充足时,可以利用酒精生成醋酸,该过程的化学反应式为:C2H5OH+O2→CH3COOH+H2O。
(2)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多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腐乳制作用盐腌制时,加盐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不过应注意控制盐的用量;配制卤汤时,要使卤汤中酒的含量控制在12%左右。
(3)制作泡菜的原理是: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点睛】
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泡菜的制作等,要求考生识记果酒和果醋制作、腐乳的制作、泡菜的制作的相关知识,尤其是果醋制作的原理、腐乳的制作流程和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鉴定方法,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解析】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核电站钢结构模块化吊装工程验收及保修协议
- 返乡标兵就业协议书
- 项目结束清算协议书
- 事故车转让理赔协议书
- ktv管理承包协议书
- pvc水管合同协议书
- 逆风集团攻略协议书
- 门店部分转让协议书
- 养殖羊合作合同协议书
- 修理厂车辆质保协议书
- 丝网印刷技术全套讲解
- 《社会应急力量分类分级测评实施办法》知识培训
- 厦门理工学院应届生毕业论文答辩模板
- 24秋国家开放大学《社会教育及管理》形考任务1-3参考答案
- 机床电气控制技术(齐占庆)第一章-答案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初中内容解读
- 2024年汽车电器维修工(技师)职业资格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医疗器械购置审批制度
- 2024年江西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答案)
- 2024版民政局离婚协议书格式范文
- 安检五步法的安检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