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湘教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湘教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湘教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湘教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湘教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湘教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下列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乡下,猫鼠可能是冤家,”塔克说:“但是在纽约,我们已经抛掉了旧日的偏见。”B.他说服了爸爸妈妈,把这只蟋蟀留在报摊里养着玩!C.马里奥打定主意抽空帮杂货店送货。D.他马上给纽约时报写信,要让全世界都知道这只蟋蟀。2、“海上升明白,天涯共此时”是谁的名句?()A.王勃B.张九龄3、下列句子____的一项是()A.郴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桂东县常住人口数量比桂阳县少两倍.B.我们班同学都希望将来成为有作为的人.C.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D.通过这次植树活动,使他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课外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尔基,苏联作家,代表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还有长篇小说《母亲》等B.《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采用插叙手法,时而写眼前之事,时而又回忆往事,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C.《最后一课》以小弗朗士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既表现了作者的亡国之痛,又表现了对祖国的深沉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无比痛恨D.《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又名《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5、选出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正确的一项()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鲁迅——《朝花夕拾》B.《最后一课》——小说——德国——都德C.《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人物传记——英国——福楼拜D.《爸爸的花儿落了》——散文——《城南旧事》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还原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真实形象,小编搜集了一些李光耀鲜为人知的小故事。B.说起土肥原贤二,这是日本侵华史上一名当之无愧的人物。C.他立下过军事奇功,也遭遇过四面楚歌,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悲剧英雄形象。D.在西方基督教国家里,《圣经》是一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书,也是多数人必读的一部书。7、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A.祷告(dǎo)称职(chèng)静谧(bì)灰心丧气(sàng)B.酝酿(liàng)骸骨(hái)劫掠(luè)繁花嫩叶(nèn)C.迸溅(bèng)贮蓄(zhù)训诫(jiè)一丝不苟(gǒu)D.肥硕(shuò)狩猎(shǒu)颤动(zhàn)随声附和(hè)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8、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出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在我怯懦的时候,你呼唤我:是山的女儿就应____;在我迷惘的时候,你呼唤我:是山的女儿就应____;在我骄傲的时候,你呼唤我:是山的女儿就应____。A、坚如磐石B、虚怀若谷C、勇敢如山①____②____③____9、《蟋蟀在时报广场》的作者______是______儿童文学家。10、请给下列词语一个合理的解释。(1)伛:_________________(2)愧怍:_________________(3)滞笨:_________________​11、按照要求填空。

____,____。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12、《迢迢牵牛星》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____。13、读课文《伤仲永》,为仲永的变化埋下伏笔,点出其命运变化的关键的句子是:____。14、学习完《我的老师》一文,班上准备开展“师恩难忘”的感恩活动,请你也来参加。

为了渲染活动会场的气氛,请你设计一则标语。(10字左右)

答:____。15、依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郭风的《长江》是一篇散文诗,文中长江象征着祖国母亲。本文歌颂了古老而又年轻的祖国的欣欣向荣的景象。B.袁鹰的《筏子》把黄河当作祖国进行讴歌。用散文的写实性手法,把艄公的形象写得十分高大。C.林斤澜的《春风》歌颂了北国之春的别具一格的“好不痛快人也”的豪迈、雄健、粗犷之美。D.都德的《最后一课》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以小弗朗茨作结构的中心线索,通过主人公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把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自然而生动地展现出来。16、张中行是当代知名____家、____家、____家。评卷人得分三、综合题(共6题,共12分)17、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1)、这么____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

陡峭:____(2);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

修葺:____(3);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

修长:____18、阅读下文;完成(1)~(4)题。

保卫黄河。

光未然。

(朗诵词)

但是,

中华民族的儿女啊,

谁愿意像猪羊一般;

任人宰割?

我们要抱定必胜的决心,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歌词)

风在吼;

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万山丛中;

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

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图片(1)、朗诵词的作用是什么?(2)、“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属于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3)、想一想这首诗蕴含的思想内容是什么。(4)、请发挥想象,结合诗歌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展现的场面。19、阅读“奶奶从集市上回来;带给了我们一人一颗桃子”到结尾,回答后面的问题。(1);文章多处写到“奶奶”,其作用是什么?(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

②但它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3)、作者对人生有着怎样的深切感悟?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20、岳飞“治军有方”一共包括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在文中都有体现。细读文章《岳飞》第二部分,然后回答问题。(1)、找出与“仁”字对应的原句:____(2)、找出与“信”字对应的原句:____(3)、找出与“智”字对应的原句:____(4)、找出与“勇”字对应的原句:____(5)、找出与“严”字对应的原句:____21、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礼文化;恒顺中学开展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1);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论。

材料一:天人关系属于礼。人如何顺应和利用自然;如何与万物相处,在古代中国都是以礼的形式规定下来的。《礼记·月令》上面逐月记载着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气象与物候的变迁周期,动物与植物的成长过程,社会生活的各种规范。

材料二:国家典制属于礼。在中国文化中;制订符合道德理性的国家制度称为“制礼作乐”,好的制度被破坏了称为“礼崩乐坏”。

材料三:一生研究中国文化的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先生;生前与美国学者谈论中国文化时说:“中国文化说到底是一个字,就是礼。礼是中国人一切行为的准则。”

你的结论:____(2)、交际语言中的谦辞和敬辞最能体现中国文化自谦而敬人的特色。随着社会的进步,有些谦辞和敬适用,但不少仍有生命力。可是,在实际运用中,却常有人用错。下面就有两个用错的例子,请写出它们的序号:____

①请您明天一定光临。

②小芳送朋友小勇一本书;并在扉页上题:“小勇留念,小芳惠赠。”

③谢谢您的高见。

④请您拜读一下我的大作。(3);下面是散文同学的对话;请根据语境,补写出小芳说话的内容。

小明:都什么年代了;传统礼文化就是一堆糟粕,我可不想被它们束缚。

小芳:____

小红:是呀,小明,我也认为礼文化,尤其是其中积极的一面,需要我们用行动来弘扬。22、为了让传统的节日文化更广泛的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你班拟开展一次“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的活动:(1);请写出与下列节日有关的内容,如传统习俗、故事、传说、诗句等。(每个节日至少写出两项内容)

①端午节:____;

②春节:____。(2)、如果你是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你打算设计哪种活动项目?请写出一项,并说明活动目的。评卷人得分四、默写(共3题,共9分)23、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1)窈窕淑女,____《关雎》)(2)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____,____(《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以天下之所顺,____《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6)____,____,三而竭(《曹刿论战》)(7)小大之狱,____,必以情(《曹刿论战》)(8)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雁门太守行》)(9)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____《蒹葭》)(10)现代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表达了对母亲,家乡,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在古代诗词中也有不少优美感人的诗句传递了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请写出一句诗句(词)____,____。24、默写。

①“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②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③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④《天净沙•秋思》中点明游子思乡主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海水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海波平稳得如春晨的西湖一样,偶有微风,只吹起了绝细绝细的______,这更使照晒于初夏之太阳光之下的;金光灿烂的水面显得温秀可喜。(郑振铎《海燕》)

(2)山尖全白了;______。(老舍《济南的冬天》)

(3)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4)出淤泥而不染;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5)______;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6)______;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运用奇特想象,以春花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

(8)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诗歌鉴赏(共2题,共20分)26、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中描写实景的句子是:______

诗中抒写想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观沧海》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B.“山岛竦峙”一句中“竦”与“耸”同义;为“高”的意思。

C.本诗结尾两句;与正文的内容有直接关系,起深化主题的作用。

D.建安文学时的“三曹”包括本诗作者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27、根。

牛汉。

我是根。

一生一世在地下。

默默地生长;

向下;向下

我相信地心有一个太阳。

听不见枝头鸟鸣;

感觉不到柔软的微风;

但我坦然;

并不觉得委屈烦闷。

开花的季节;

我跟枝叶同样幸福;

沉甸甸的果实;

注满了我的全部心血。

坦然”“幸福”这些词语表现了“根”对自己的事业抱有怎样的感情?评卷人得分六、写作题(共3题,共15分)28、亲爱的同学们,跨进中学的大门快一年了,你一定认识了很多新的老师。他们的一堂课,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会让你加深彼此的了解,甚至给你带来生活的乐趣,生命的感动请以“走近老师”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⑴选择你的中学老师来写。⑵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⑶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29、家;多么温馨的名字,每个人都有父母,都来自不同的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组成了一个家庭。这是一个充满关爱、充满亲情的家,家中乐趣多多。

请以《家庭趣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不少于500字。3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十四、五岁,正值花季。我们率真、自信,我们积极进取、充满希望。在与亲人、同学、老师的交往中,在获取知识、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明白,生活中有成功,也在挫折;有欢乐,也有忧伤。我们学会了理解和分享,懂得了感恩和担当,坚定了意志和信念,充满了向往和追求在这个年龄,我们正精彩地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篇章。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我正____岁”(十五岁、十四岁、十三岁)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C【分析】【分析】A项“塔克说”后面应为“;”。B项结尾不用“!”而用“。”。D项“纽约时报”加“《》”。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由句子的意思和语气来确定使用哪种标点符号。2、B【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积累能力。用心读名家名篇,对其作品中的作者、名言、人物、主题、主要情节要了解掌握。了解教材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学常识等,并注意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海上升明白,天涯共此时”是张九龄的名句。故选B。【解析】B3、B【分析】A.数量减少不能用倍数;改为“桂东县常住人口数量比桂阳县少一半”;

B.正确;

C.前后表述不一致;去掉“能否”;

D.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使”.

故选:B.

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解析】B4、D【分析】A.正确;

B.正确;

C.正确;

D.《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

故选:D.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学常识的把握.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结合各项内容,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做出选择.【解析】D5、A【分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关于文学常识,要求学生熟知作品作者、朝代和国籍、相关作品及体裁等。B项中,都德是法国人;C项中,《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作者是法国的莫泊桑;D项中,《爸爸的花儿落了》是一篇自传体小说;故本题选择A项。【解析】A6、B【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题,我们平时要积累大量的成语,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解析】ACD正确。B项有误,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褒贬不当。7、C【分析】试题分析:A中应是“称职(chèn)静谧(mì)”;B中应是“酝酿(niàng)”;D中应是“狩猎(shòu)颤动(chàn)”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解析】【答案】C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8、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坚如磐石”,像大石头一样坚固。比喻不可动摇;“虚怀若谷”,虚:谦虚;谷:山谷,胸怀像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勇敢如山”是生造词。抓住空前句中关键词“怯懦”“迷惘”“骄傲”,对应可选项词义即可作答。考点:词语含义理解【解析】【答案】①C②A③B(3分)9、略

【分析】答案:

塞尔登;美国。

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解析】塞尔登;美国10、略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词语的理解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加积累,理解其意义。不仅要知道字面意思,还要结合语境,理解其语境义。伛:弯曲(腰、背);愧怍:惭愧;滞笨:呆滞笨拙。【解析】(1)弯曲(腰、背)(2)惭愧(3)呆滞笨拙1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分析】【分析】本题要注意“莺”“郭”的写法。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点评】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与归类,诗词各种考查题型不可偏颇。总体上看,这道题的难度不大。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12、泣涕零如雨【分析】【分析】《迢迢牵牛星》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泣涕零如雨。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过渡性句子的把握能力。13、不使学【分析】【分析】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结构。

【点评】学生要通读全文,理解全文。14、(示例)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深海。【分析】【分析】这道题重在考查创新能力题目的思想性;开放性、教育功能都很强;总之答案要扣住“师恩难忘”来回答。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语言的运用。15、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把握能力。回答此类题,熟悉课本内容即可。这项内容在教材中出现过,属于应该识记的内容。学生还要注意在平时勤于背诵文学常识,分册整理归类,便于记忆。B项《筏子》里的黄河只是叙事的地点、人物活动的背景,表述有误。故选B。【解析】B16、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识记作家作品的能力。这类题型,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注意掌握作者、生活时代、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张中行是当代知名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解析】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三、综合题(共6题,共12分)17、略

【分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陡峭:(山势等)坡度很大;直上直下。修葺:修理(建筑物)。葺,修理;修建。修长:细长。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熟读课文,根据词语所在具体语境来理解它的含义。【解析】1、①(山势等)坡度很大,直上直下。

2、①修理(建筑物)。葺,修理、修建。

3、①细长。

18、略

【分析】【分析】(1)“谁愿意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这一句点明了中华民族的处境危机。”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三个排比句,意思层层递进,加强了呼喊的气势。(2)列出风、马、黄河、河西山冈、河东河北高粱这些景物的状态,勾画了一幅磅礴宏大、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这里的景物描写渲染了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3)由表及里去分析,诗人借歌颂黄河来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4)开放性题目,发挥想象,结合诗歌内容,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指出了中华民族的处境,发出了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强烈呼喊。2、景物描写。描写出一幅磅礴宏大、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给人以鼓舞的力量。3、表现了对抗日英雄英勇保卫家乡、保卫祖国精神的赞美。4、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在万山丛中,中华儿女摆开了人民战争的战场,与侵略者展开了英勇不屈的斗争,游击健儿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19、略

【分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作者在文章多处写到“奶奶”的目的把握能力;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突出了小桃树与奶奶的密切关系;二是奶奶是作者感恩的对象。(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能力,可从修辞的角度分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①将人世比作大书,自己对人世的认识比作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表现了社会的错综复杂,自己的幼稚天真。②将花苞比作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光灯,表现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给予作者希望和信念。(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读后感悟能力。围绕“面对挫折和磨难,只要不屈不挠,定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特别是句子的赏析能力。【解析】1、一是突出了小桃树与奶奶的密切关系:奶奶买来桃子才种下桃树,奶奶打扫卫生才发现桃树,奶奶的保护才留存桃树。二是奶奶是作者感恩的对象,表达了作者对奶奶的感激、思念之情。2、①将人世比作大书,自己对人世的认识比作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表现了社会的错综复杂,自己的幼稚天真。②将花苞比作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光灯,表现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给予作者希望和信念。3、面对挫折和磨难,只要不屈不挠,定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20、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抓住关键词来解答。(1)与“仁”字对应的原句: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2)与“信”字对应的原句: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3)与“智”字对应的原句: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4)与“勇”字对应的原句:猝遇敌不动。(5)与“严”字对应的原句: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通过“仁”“信”“智”“勇”“严”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解析】1、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

2、①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

3、①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

4、①猝遇敌不动。

5、①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21、略

【分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综合分析能力,材料一:天人关系属于礼。材料二:国家典制属于礼。材料三:历史学家总结“中国文化说到底是一个字,就是礼。礼是中国人一切行为的准则。”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礼扮演了最核心的角色,对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2)交际语言中的谦辞和敬辞最能体现中国文化自谦而敬人的特色。②小芳送朋友小勇一本书,并在扉页上题:“小勇留念,小芳惠赠。”属不敬,④请您拜读一下我的大作。属不谦。(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补写对话的能力,首先针对小明给与反驳,传统礼文化不全是糟粕呢,其中蕴藏着不少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财富完全可以为我们的时代所用。譬如,对于提高个人修养,建设和谐人际关系都大有益处,我们可不能随意丢弃啊。(符合语境即可)【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综合分析能力,交际语言中的谦辞和敬辞的运用能力,补写对话的能力。【解析】1、①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礼扮演了最核心的角色,对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①②④

3、①小明,传统礼文化不全是糟粕呢,其中蕴藏着不少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财富完全可以为我们的时代所用。譬如,对于提高个人修养,建设和谐人际关系都大有益处,我们可不能随意丢弃啊。(符合语境即可)

22、略

【分析】【分析】(1)这是一道语文综合实践题目。做此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在“端午节”和“春节”中选一个进行介绍,可以介绍习俗;讲有关故事、传说、诗句等。

(2)这是一道语文综合实践题目。做策划时语言表达要做到通顺简洁;注意要阐述活动目的,给人以有益的启迪。

【点评】(1)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解析】1、①吃粽子、划龙舟、挂艾草、屈原投江等

②吃年夜饭、贴春联、发压岁包、“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等

2、示例:项目:中秋诗词朗诵会;目的:增加古诗词的积累,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四、默写(共3题,共9分)23、略

【分析】前9个小题都是根据上下句的提示,写出相关句子即可。10小题属于理解性默写,答案不唯一,写出与家乡亲人相关的名句即可。小题1注意“逑”的写法。小题2注意“拂士”的写法。小题3注意“溪”的写法.小题4注意“畔”的写法。小题5注意“辩”的写法.小题7注意“察”的写法.小题8注意“凝”的写法。小题9注意“道阻”的写法.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解析】(1)君子好逑(2)入则无法家拂士(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4)攻亲戚之所畔(5)万种则不辩礼仪而受之(6)一鼓作气,再而衰(7)虽不能察(8)塞上燕脂凝夜紫(9)道阻且长(10)比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24、略

【分析】①吹面不寒杨柳风(重点字:寒)

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

④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写错字;别字、形似字。

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解析】吹面不寒杨柳风;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晴空一鹤排云上;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5、略

【分析】答案:(1)千万个粼粼的小皱纹(重点字:粼)

(2)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重点字:镶)

(3)塞上燕脂凝夜紫。

(4)濯清涟而不妖(重点字:濯;涟)

(5)月下飞天镜。

(6)白头搔更短(重点字:搔)

(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8)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

该题要求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别、漏、添字的情况.【解析】千万个粼粼的小皱纹;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塞上燕脂凝夜紫;濯清涟而不妖;月下飞天镜;白头搔更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五、诗歌鉴赏(共2题,共20分)26、略

【分析】(1)虚实结合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所谓实写;就是描写实际的景物,所谓虚写,就是描写想象或联想中的景物.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即可知哪几句是实写,哪几句是虚写.本诗中“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就是写实之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就是想象之景.

(2)本诗中的最后两句并没有实际意义;“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其实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指出这是乐府唱过的.

答案:

(1)诗中描写实景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诗中抒写想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c

译文:

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我站在山巅,心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宁静的似在沉思.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大海;多么博大的胸怀啊,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这是一首古体诗.“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做题时要读懂诗文,仔细体会诗中的佳句妙语,理解作者的情绪情感.

做好本题要根据注释了解诗作的写作背景,阅读全诗理解诗歌内容,从诗人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读懂诗歌.【解析】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7、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诗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主旨,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体会关键词语所表现的情感。这首诗表现了根的形象,面对孤独而单调的生活,根心里“坦然”,执著地追求;开花结果时,根“幸福”,自信又满足。【解析】示例:面对孤寂而单调的生活,根不怨天尤人,它不觉得委屈,不觉得烦闷,它的心是坦然的。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根对荣誉、名利的淡泊。“坦然”、“幸福”这些字眼展现了根的乐观、自信。六、写作题(共3题,共15分)28、略

【分析】试题分析:这是一篇以“走近老师”为题的命题作文。中心内容“老师”,而背景放在一种经历中。所以,立意一定要求真,即作文的主题必须真实,必须是真情实感,必须符合客观事理。这样,老师,才会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一笔珍贵的财富。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解析】【答案】参考例文走近老师春雨绵绵的日子,感恩的繁华淡然浮上,带着些许欢乐,些许甜蜜,席席春风再度吹来,绵绵的春雨再度落下,年年岁岁又岁岁年年,是谁一直陪伴着我们,是谁像我们生命中的小太阳,是谁用坚实的臂膀为我们遮风挡雨,是谁将所有的重任都自己默默的扛下,是谁就算疼痛,就算难过也不放弃我们,是谁?是老师,是那会陪着我们笑,陪着我们闹,陪着我们难过,给我们安慰,给我们欢乐,给我们掌声的人。她们默默地付出着,额头上的汗珠虽换来了白发,但也换来了我们的成功,可我们又了解她们多少呢?有许多人都说,师生是彼此一种心灵的感应,是一种心照不宣的感悟。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老师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一言一行。(一)课堂上三尺讲堂,一支粉笔,一本教案,或老成沉稳,或激情洋溢,严厉或慈爱。老师您就在那里书写着自己的春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举止一投足,只言片语,看似微不足道,但往往对我们的影响,却是一生的。四十五分钟,无论您有多累,都会坚持到下课铃声响起才离去,我们心疼您,对您说道:“老师,不然您坐着给我们上课吧,我们知道您累了。”您便以一抹欣慰的笑容带过,慈祥而又温和的轻声对我们说不用了。直至下课,您才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坐在椅上,一下又一下的捶捏着自己酸痛的腰。课堂上的您,激情洋溢,而课堂下的您,全身酸痛,却带着一丝欣慰的笑容。(二)办公室办公室的老师们,可没我们想得那么悠闲,她们一个个都埋在了作业堆里,我们一个人写一份作业难,那老师们一个人改几十份甚至几百份作业,又谈何简单,她们一丝不苟,生怕有一丁点儿的失误,若是有同学去办公室向老师“求助”,老师们又会放下手头上的事,一心一意的为学生解答。是啊,老师的爱正是我们生命中的钙质,将坚强与无畏注入了我们年轻的血脉。办公室里的您,无论有多疲倦,都会为我们解答疑问,您的慈祥是那么温和,您的沉稳,是那么的冷静,您的严厉,是那么的苛刻,您的柔情,是那么的似水,无论是谁,都无法代替我们心中的您。习惯了老师微笑的样子,习惯了老师温柔的关怀,习惯了老师的存在,让我们一起走近老师,走进老师的心。2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