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衔接版必修2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外研衔接版必修2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外研衔接版必修2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外研衔接版必修2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外研衔接版必修2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衔接版必修2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22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19世纪90年代,天津武举李福明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官府见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李福明去官府讲理,结果被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武举功名,“交刑部治罪”,面粉厂被迫关闭。这一材料说明民族工业A.发展迅速B.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C.内部管理不善D.受到国内封建势力的压制2、20世纪30-40年代,罗斯福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国内食物捐赠计划,如发放食物及食品券、推动儿童营养计划、学校午餐计划等。这些举措有助于A.刺激社会消费,扩大国内市场B.增加财政收入,加强国家干预C.缓和劳资关系,保障工人权益D.降低经营成本,复兴工业生产3、1923年8月湖南《大公报》记载:“长沙某女子高等学校的校长借学生上操之际,令女生当场脱去裹脚.布,一律付之一炬,并规定以后再有裹脚者,从重处罚。”由此可知,当时湖南A.社会新风开始盛行B.传统风俗根深蒂固C.社会生活新旧杂陈D.女性得到彻底解放4、《元史》中载:“(元朝)国家初定中夏,制作有程,仍撰(纠集)天下之工,聚之京师,分类置局匠以籍为定,世承其业,其子女婚嫁皆由政府控制。”材料中所述的管理模式是A.官营手工业B.私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工厂制5、据统计,仅在明朝永乐年间,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东南亚及非洲国家使节来华共三百余次,平均每年十余次。其中有三位国王在率团访问期间在中国病逝,他们在遗嘱中都表示要将自己葬于中国。明朝政府尊重他们的选择,按照亲王的礼仪予以厚葬。这反映出A.明朝政府长期推行对外开放政策B.郑和下西洋为明朝带来持续繁荣C.朝贡贸易促进了明朝的经济发展D.中华文明对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6、看到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等企业的资料,你会联想到的历史现象是A.列强开始在中国投资办厂B.农工商总局的成立C.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7、伦敦大雾曾一度成为了艺术家理想化或写实的描绘对象。诗人们也把伦敦烟雾作为抒发胸臆的对象,还有作家把烟雾、烟气作为没落的象征或隐喻。据此可知A.科技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B.科技使文学和艺术获得新生C.伦敦烟等有利于艺术的发展D.艺术家的无知助推环境恶化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8、请正确选择对应的选项。

(1)青铜时代。A.战国时期。

(2)铁器时代B.商周时期。

(3)蒸汽时代C.第二次工业革命。

(4)电气时代D.第一次工业革命。

(5)危机时代E.美国“大萧条”9、古都长安是汉、唐陆上“丝绸之路”的东端,泉州则是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它们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右图中长安和泉州的位置编号分别是___和_____。

10、1980年,_____________(何省何县何公社)成为我国第一个取消人民公社的地方。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1、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首先主张“废止缠足”;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废止缠足的法令。A.正确B.错误12、民族资本主义对外国资本主义具有依赖性。A.正确B.错误13、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只是开始解体,并不是完全解体。A.正确B.错误14、官营手工业资金雄厚、规模经营,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期内代表当时生产技艺最高水平。A.正确B.错误15、古代的扬州属于沿海城市。A.正确B.错误16、1927~1936年是南京临时政府统治前十年,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产生了上海发昌机器厂等企业。A.正确B.错误17、1956年中共八大,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变化。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1题,共7分)18、著名世界史专家钱乘旦先生对世界强国的定义是:资本主义发展以来领先世界并对世界有重大影响的国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资本主义发展和大国兴衰的问题;在国际学术界都不是新问题,当然也不是很老的问题。大国兴衰问题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就开始讨论,在国际学术界受到重视。我把大国的兴衰问题同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联系起来,这个提法是新的。大国兴衰问题是和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紧密联系的,在某一个阶段上,最能体现这个阶段特点的国家就是这个阶段所谓的大国。

范例:

重商主义时期: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伊比利亚半岛在抵抗阿拉伯世界的统治过程中逐渐统一(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和独裁专制);利用统一后的专制力量践行重商主义(新的经济模式),在重商主义初期引领世界潮流成为世界强国;荷兰也经历在抵御外族侵略的的统一过程,然后才践行重商主义并逐步完善了重商主义使之成熟,甚至现在很多商业传统和模式都是荷兰的产物如证券市场等等。

公式:世界强国=强有力的统一的中央集权(专制)+重商主义。

——钱乘旦:《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大国”兴替》请选取资本主义发展某一阶段并根据范例来解读大国的兴起。(要求:观点明确,史料运用合理,逻辑清晰)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3题,共6分)19、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秦汉、隋唐、明代)宰相籍贯分布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余意峰《中国历代宰相籍贯分布的时空变迁规律》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宰相籍贯分布信息,并分析其原因。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时期中国与世界市场的关系世界市场的发展阶段明朝中后期到鸦片战争前游离于世界市场的发展之外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早期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晚清时期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确立新中国成立之初被孤立、封锁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世界市场的发展走向制度化、体系化改革开放后积极参与、融入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表格中某一时期中国与世界市场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对选取的这一关系做简要阐释。(要求:主题鲜明,条理清晰,史论结合,史实准确。)21、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流行语,他们记载着一个时代的特色,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阅读下表回,答问题。时期流行词汇20世纪50年代苏联老大哥、列宁装、解放汽车、公私合营20世纪70年代阶级斗争、红卫兵、小球推动大球转、一条线—大片20世纪80年代个体户、万元户、国优省优部优、迪斯科、牛仔裤20世纪90年代中关村、因特网、伊妹儿、下海、下岗——数据摘自《人民日报》相关报迫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阶段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词语,提炼一个观点并简要论述.(要求:写出阶段和选择的词语,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2题,共12分)22、世界历史不是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历史的堆积,而是人类自孤立和分散的状态,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的过程。(1)写出地图上A、B两处所代表的古代文明。(2)自1500年起,人类开始走出分散状态,到20世纪初世界已连成一体。叙述这一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23、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请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先后被用作能源的依次是什么?

(2)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哪些新兴工业部门?(各举两例)

(3)两次工业革命产生哪些不同的后果?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详解】

材料“李福明去官府讲理,结果被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武举功名,“交刑部治罪”,面粉厂被迫关闭”体现的是民族工业发展受到国内封建势力的压制,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不能得出民族工业发展迅速的结论,A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外国资本主义对民族工业的压制,B选项排除。材料与民族工业内部管理不善无关,C选项排除。2、A【分析】【分析】

【详解】

20世纪30-40年代;罗斯福实施新政,政府实行一系列的国内食物捐赠计划,一定程度上刺激社会消费,扩大国内市场,有利于缓解当时的经济危机,故选A;政府实行食物捐赠计划,加大了政府的财政开支,排除B;C项是罗斯福新政中工业领域措施的影响,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社会保障措施,与复兴工业生产无关,排除D。

【点睛】3、C【分析】【分析】

【详解】

材料中女子上学体现了社会新风,上学女子仍然裹脚又反映了传统旧俗仍存在,说明当时湖南的社会生活新旧杂陈,C项正确;A项材料不能说明,排除;材料现象说明传统旧俗已被打破,社会新风已经存在,排除B项;女子裹脚仍然存在,说明束缚女性的旧俗仍然存在,不能说明女性彻底解放,排除D项。4、A【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元朝时将天下工匠集中到京师,分类编入专门的户籍进行管理,户籍世袭不能脱籍,无人身自由,子女婚嫁也由政府控制,这种管理模式是官营手工业,故A项正确。私营手工业不存在“匠以籍为定,世承其业,其子女婚嫁皆由政府控制”的特点,排除B。家庭手工业不存在“匠以籍为定,世承其业,其子女婚嫁皆由政府控制”的特点,排除C。工厂制度是在工业革命之后产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

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匠以籍为定,世承其业,其子女婚嫁皆由政府控制”,结合官营手工业的史实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5、D【分析】【详解】

明朝政府并不是长期推行对外开放政策;也推行海禁政策,故A错误;郑和下西洋不是以经济目的为主,没有为明朝带来持续繁荣,材料也无法体现郑和下西洋为明朝带来持续繁荣,故B错误;朝贡贸易的特点是“厚往薄来”,没有促进明朝的经济发展,故C错误;“使节来华共三百余次有三位国王在率团访问期间在中国病逝都表示要将自己葬于中国”说明当时中华文明对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使节来华共三百余次有三位国王在率团访问期间在中国病逝都表示要将自己葬于中国”,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朝贡贸易的特点、中华文明的吸引力等方面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6、D【分析】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诞生的代表性企业,故选D;题干中的企业是中国人开办的企业,A与题干无关;农工商总局的成立是在戊戌变法期间,故与B题意不符;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是在19世纪末,故C不合题意。7、A【分析】【详解】

伦敦大雾主要是由于工业革命造成的空气污染造成的,伦敦大雾成为艺术家理想化或写实的描绘对象,诗人们也把伦敦烟雾作为抒发胸臆的对象,说明工业革命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影响,A正确;材料只是说明伦敦大雾成为艺术家和诗人们的创作对象,无法体现“科技使文学和艺术获得新生”,排除B;材料只是说明伦敦大雾成为艺术家和诗人们的创作对象,C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青铜时代是指商周时期,铁器时代是指战国时期,蒸汽时代是指第一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是指第二次工业革命,危机时代是指美国“大萧条”。【解析】(1)B(2)A(3)D(4)C(5)E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联系地理知识,可以知道在①处是长安,在④处是泉州,要求学生能够史地结合,有一定的难度。【解析】①.①②.④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0年,四川省广汉县向阳公社在全国率先取消人民公社。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四川广汉县向阳公社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1、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首先主张“废止缠足”;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废止缠足的法令。题意说法正确。12、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中国的特殊社会性质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对外国资本主义具有依赖性和斗争性,故题干表述正确。13、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并未完全解体,其中自然经济彻底解体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故题干表述正确。14、A【分析】官营手工业是政府集中最优秀工匠进行集中经营,代表着当时生产技艺最高水平,本题正确。15、B【分析】【分析】

【详解】

古代扬州属于大运河沿岸的城市,不是沿海城市。故本题说法错误。16、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前后,在东南沿海一带产生了民族资本主义,如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等民族工业,故题干说法错误。17、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故选择正确。四、材料分析题(共1题,共7分)18、略

【分析】本体属于开放题型,本体所给材料是列举西方国家走上殖民强国道路方法,首先依据材料信息从范例和公式两个角度提取观点,论证结合近代英国参与殖民掠夺的方法来论证。或者从美国获得世界霸权的形式和方法进行论证即可。比如英国可以从工业资本+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等角度思考回答即可。【解析】自由主义时期:英国;法国。

英国在伊丽莎白时期形成了强有力的中央统一集权;又学习荷兰等国家完成了国家强大的第一步;之后英国以比较和平的方式自上而下形成君主立宪制完成政治改革,进而发动工业革命一跃成为头号世界强国。法国则通过大革命的方式推翻中央集权,然后践行亚当·斯密理论成为世界强国,但由于政权不稳没能发展成为像英国那样世界一流的世界强国。

公式:世界强国=第一步(学习世界强国——“政治改革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经济改革践行先进的经济理论”)+第二步(自身的改革创新——“对政治制度和经济理论的创新和践行”)五、论述题(共3题,共6分)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图片可以看出,图1中秦汉时期的宰相籍贯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这一时期全国的政治和经济重心都在北方,因此北方的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高于南方;而且宰相籍贯集中区域主要在东方六国,因为这里有着深厚的经济和文化底蕴。图2中隋唐时期的宰相籍贯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在长江人海口处也集中了一小部分,但总体上仍为北盛南弱的格局。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政治上隋唐两代均定都于长安,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大量读书人集中于此。经济上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的南迁,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因此在南方地区也出现了宰相籍贯分布集中的区域。图3中明代的宰相籍贯主要分布于南方。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此后南方经济发展水平一直高于北方,因此南方地区的文化也更为发达。【解析】图1中宰相籍贯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主,其中关中、河南、山东最为集中,长江流域较少。这是因为秦汉时期,原来的东方六国地区文化相对发达,人们受教育的程度较高;政治和经济中心在北方,北方地区得到开发和发展,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南方。图2中宰相籍贯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主,其中陕西、山西、河北、河南一带最为集中,并逐渐呈现向南推进的趋势,长江流域的江浙一带也是宰相籍贯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但总体上仍是北盛于南的格局。这是因为政治上,隋唐两代均定都于长安,大量人才集中于此;经济上,以关中平原为代表的北方地区得到进一步发展,经济发展水平仍高于南方。但随着北方人口的南迁,南方也得到了开发,因此在南方地区也出现了宰相籍贯分布集中的区域。图3中宰相籍贯主要分布于南方,宰相籍贯分布的区域除向东南沿海的福建、广东扩散以外,主要仍分布于长江流域。这是因为随着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明代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明代南方地区宰相辈出。20、略

【分析】【详解】

首先,阅读材料,明确中国与世界发展的时间对应信息,如由材料可知明朝中后期到鸦片战争前中国游离于世界市场的发展之外晚清时期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被孤立、封锁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参与、融入经济全球化。其次,具体结合其中的某一时期,从背景、结果、影响、认识等层面进行阐述分析,如明朝中后期到清初,统治者为了防备外来侵扰和人民反抗斗争,下令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中国游离于世界市场之外,这一闭关锁国的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妨碍了中国学习世界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国内工商业发展和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与世界隔绝,导致近代中国落伍,进而得出认识: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封建专制制度的影响下,明清时期的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让中国与世界隔绝,迟滞了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又如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打开中国国门,清政府被迫开放从沿海到内地的诸多通商口岸,中国成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料供应地,这导致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快速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后,总结归纳,完成表述。【解析】示例一:明朝中后期到鸦片战争前;中国与世界市场的关系——游离于世界市场之外。

阐释:

(1)背景原因:明朝中后期到清初;统治者为了防备外来侵扰和人民反抗斗争,下令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中国游离于世界市场之外。

(2)结果影响: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它并不能消除或减轻外国的侵略,反而窒息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妨碍了中国学习世界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国内工商业发展和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与世界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技术以促进生产力发展,导致近代中国落伍。

(3)认识: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封建专制制度的影响下;明清时期的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让中国与世界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没能赶上全球化的潮流,迟滞了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能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展开阐释)

示例二:晚清时期;中国与世界市场的关系——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阐释:

(1)背景原因:工业革命以后;西方列强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打开中国国门,以不平等条约攫取特权,清政府被迫开放从沿海到内地的诸多通商口岸,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大量向中国倾销工业商品,同时向中国收购茶叶;生丝等农产品,把中国为其商品倾销地和原料供应地。

(2)结果:这导致以“男耕女织”为核心的中国自然经济快速解体。手工业者纷纷破产;人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和工业生产资料不得不依赖市场,中国成为市场商品购买者。另外,包括农产品;工矿产品在内的原材料大量出口到工业发达国家,中国成了市场的原料供给者。19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首次出现贸易逆差,这表明中国已经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他们的原料供应地和商品倾销场所,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确立,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认识:从文明史观上看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西方工业文明与中国传统农耕文明交流、碰撞、渗透、融合的产物从全球史观上看,西方工业革命后的扩张需要是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融入世界市场发生的主要原因,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经济结构变化是其结果和体现。(能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展开阐释)21、略

【分析】【详解】

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可任意选择关键词找到关联点进行提炼主题,再展开论述。如示阶段:20世纪50年代词语:苏联老大哥、列宁装。提出见解时,可从新中国初期积极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这个角度展开。论述时可从20世纪50年代两极格局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采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为巩固新政权,为社会主义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新中国采取“三大政策",积极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苏联的友好关系。中国的服饰、教育等方面也受到了苏联的影响。50年代苏联老大哥、列宁装等词汇的盛行是当时国际关系的体现等方面概括。【解析】示例一:

阶段:20世纪50年代词语:苏联老大哥、列宁装见解:新中国初期积极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论述:20世纪50年代两极格局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采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为巩固新政权,为社会主义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新中国采取“三大政策",积极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苏联的友好关系。中国的服饰、教育等方面也受到了苏联的影响。50年代苏联老大哥、列宁装等词汇的盛行是当时国际关系的体现。

示例二:

20世纪50年代词语:解放汽车、公私合营见解:50年代中期新中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论述:新中国成立之初,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1953年,提出了“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在总路线大指导下,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合理的工业布局。为适应工业化的需要,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六、简答题(共2题,共12分)22、略

【分析】【详解】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A一两河流域或美索不达米亚;B一美洲印第安文明或玛雅文明。

(2)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包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政体体系、资本主义殖民体系三个部分。分析自1500年起,人类开始走出分散状态,到20世纪初世界已连成一体的时候,需要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