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地理上册月考试卷69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物质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土地资源B.水资源C.气候资源D.矿产资源2、下列物质和能量中,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A.铁矿B.风能C.耕地D.石油3、下列地理事物基本不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是()A.南极冰川面积B.地震发生频率C.动物栖息地范围D.农业耕作方式4、距陆地5千米以外、水深2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因其独特性质而备受关注,已被广泛开发利用。下图为深层海水部分应用领域示意图。深层海水深受水产、食品等产业青睐是因其()
①氧气充足②清洁少菌③矿物营养多④光合作用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2019年是“绿盾”自然保区监督专项行动的第三年,在47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扩展到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的地方级自然保护区,以及长江干流、主要支流及五大湖区5千米范围内的部分自然保护地。则建设自然保护区和开展监督专项行动的意义有()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
②保护自然本底。
③涵养水源和净化空气。
④获取更多的经济价值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6、若图中三个圆圈表示有关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概念;根据图形所示的相互关系,①②③依次代表的概念是()
A.土地资源、自然资源、自然环境B.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自然环境C.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自然环境D.水资源、自然环境、自然资源7、关于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危害叙述正确的是()
①威胁生命安全②造成财产损失。
③不会影响生态环境④对社会稳定影响不大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8、将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属于同一类的是()A.废砖瓦、塑料袋B.废铜烂铁、过期药品C.旧报纸、废电池D.烂菜叶、果皮评卷人得分二、综合题(共7题,共14分)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由季风、海陆风以及热带气旋等组成的海洋风系,给我国东南沿海带来了丰富的风能资源。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部分区域风能区划。
(1)与江苏省相比;说明福建省风能资源空间差异大的原因。
(2)与西北内陆风电相比,分析我国东南沿海开发海上风电的优势。10、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我国的能源特征是“富煤、少油、有气”。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世界石油市场的依赖越来越大,石油安全问题是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煤制油”成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一个可行性措施。材料一:我国煤炭资源探明储量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煤炭的种类中,我国发热量高的烟煤占储量的三分之二,可供冶炼钢铁的炼焦煤占三分之一,主要煤田煤层厚,埋藏浅。长期以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例最高,煤炭与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相比燃烧时具有热值低、灰分高、污染严重的特点。近年来,我国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材料二:左图为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图;右图为我国“煤制油”产业布局规划图(1)根据图文资料;从三个层面归纳我国煤炭资源的基本特征。
(2)我国已经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结合材料分析这些地区发展“煤制油”产业的有利条件。
(3)“煤制油”产业的建立优化了当地产业;试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角度分析煤变油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4)能源安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煤制油”已成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一个可行性措施,请再例举至少两条我国能源安全的保障措施。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永暑礁(9°37'N,112°58'E)是南沙群岛的一座珊瑚环礁,长26km,宽约7.8km,面积达108km2,有多个相对独立的子礁盘,它的西南礁盘面积高达4.33km2,地下无淡水存在。2013年底到2015年4月,中国完成在永暑礁西南陆域(低潮时出水的陆地)上的吹沙填海作业,永陆面积达2.8km2,即永暑礁西南岛,简称永暑岛。永暑岛目前常驻军民已有近两千人,并种植了植被和蔬菜。左图为永暑礁规划示意图。在永暑西南岛建成一年之后,在岛上发现了大量淡水,有专家解释其原因是建岛后形成了“淡水透镜体”。永暑礁的底部是年代久远的溶蚀灰岩,上面的溶洞和孔隙发育非常好,渗透性强,海水容易通过,无法形成“淡水透镜体”;随着人工岛礁的建设,挖泥船将周围的碎珊瑚和浅地表岩层砂石集中,形成了一个低渗透性地层,覆盖在老灰岩地层之上,海水不易渗入,地表积累的雨水却容易留存。右图为“淡水透镜体”示意图。
(1)说明永暑礁的形成过程。
(2)描述珊瑚岛的主要特点。
(3)分析永暑岛形成“淡水透镜体”的必要条件。
(4)有专家担心永暑岛的淡水有变为咸水的潜在风险,简述其原因。12、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与东盟沟通的重要桥梁;也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紧密联系粤港澳大湾区,建成“粤港澳原配件-北部湾制造-东盟组装出口”电子信息产业链,逐步成为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的新高地。
(1)说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承担电子信息产业链中制造环节的优势条件。人工渔礁(如上右图所示)是在沿海大陆架设置的海底堆积物,可吸引鱼类聚集、栖息,能使海水形成上升流,将海底的营养物质带至表层。鱼礁表面可附着藻类与贝类,能消耗大量的氮、磷等有机物,减少赤潮发生。2022年11月,北部湾海域首次投放人工鱼礁。
(2)概述投放人工鱼礁对北部湾海域渔业发展的积极作用。LNG(液化天然气)是将天然气压缩、冷却后加工而成的液体,便于运输和储存。近年来,随着进口LNG的数量不断增加,我国的LNG接收站数量呈稳定增长趋势。北海LNG接收站是我国西南沿海首个大型LNG终端,能接收从LNG船运来的产品,并储存、再气化后供给用户。
(3)阐述建设LNG接收站对我国能源与环境安全的意义。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波浪能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可应用于发电、海水淡化、供热等。通常认为波浪能流密度大于2kW/m时为可用,但波高大于4m、风力大于7级时对波浪能装置的安全性易造成影响。目前,小型波浪发电技术日趋成熟,但资源转换效率仍较低。我国海域广阔,波浪能资源的应用利于开发走向深远海。下图为我国周边海域波浪能流密度(kW/m)分布图。
(1)说出我国海域波浪能总体分布特点。
(2)波浪能的开发利用有利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请说明理由。
(3)你认为目前我国波浪能是否具备商业性开发条件,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在肯尼亚东北省,一排巨大的“蓝板”镶嵌在草原上。“蓝板”是中国企业在肯尼亚建设的规模最大电站——加里萨光伏发电站。该电站的修建大大降低了当地清洁能源的价格。该项目竣工前,水力发电在肯尼亚供电结构中占比超过50%,光伏发电站惠及东北省首府加里萨一半的人口。左图为肯尼亚局部区域示意图,右图为加里萨光伏电站景观图。
(1)说出该区域自然带名称及形成原因。
(2)评价当地开发太阳能的优势。
(3)简述加里萨光伏发电站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952年12月4日至9日,伦敦上空受高压系统控制,大量工厂生产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废气难以扩散,积聚在城市上空。伦敦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持续上升,许多人出现胸闷、窒息等不适感,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增加。在大雾持续的5天时间里,据英国官方的统计,丧生者达5000多人,在大雾过去之后的两个月内有8000多人相继死亡。此次事件被称为“伦敦烟雾事件”,成为20世纪十大环境公害事件之一。材料二:英国人开始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以后,英国又出台了一系列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20世纪80年代,交通污染取代工业污染成为伦敦空气质量的首要威胁。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抑制交通污染。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等。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的能源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正式提出利用清洁能源技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经60多年治理今天的伦敦,已经成为一座“绿色花园式城市”。(1)英国空气污染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2)近年来我国北京等华北地区雾霾严重,根据以上材料,谈谈我国可以借鉴英国的哪些做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分析】
【详解】
非可再生资源又称不可更新资源;主要指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生成于漫长的地质年代和一定的地质条件下,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可能再生,所以被认为是不可更新资源,D符合题意;自然界的水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等只要利用得当,就可以更新或重复利用,因此属于可再生资源,排除ABC。故选D。
【点睛】2、C【分析】【详解】
人类可以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并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的物质和能量为自然资源,故铁矿、风能和石油是自然资源,但耕地是人类对土地的改造利用,所以耕地不是自然资源,故C符合题意。故选C。3、B【分析】【分析】
【详解】
随着全球变暖;南极冰川大量融化,使得南极冰川面积会缩小,因此南极冰川面积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A不符合题意。地震是地球内能释放的结果,地震发生频率,基本不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B符合题意。随着全球变暖,全球各地水热出现水热变化,从而直接影响植被分布,间接影响动物栖息地范围,C不符合题意。随着全球变暖,全球各地水热出现水热变化,从而影响农业耕作方式,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①气候变化使资源条件变化,如热量资源、水资源的变化。②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如洪涝和干旱。③气候变化导致生态系统变化。④气候变化对生产领域有影响,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⑤气候变化造成极端气候事件(如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传播疾病,危害人类活动。4、B【分析】【详解】
深层海水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污染较少,所含有的细菌较少,②正确;深层海水很难见到阳光,光合作用无法进行,矿物质元素大都能够保存下来,氧气含量较低,①错误,③正确,④错误。所以选B。5、A【分析】【详解】
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能够起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①正确。自然保护区保留了一定面积的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可以为子孙后代留下天然的“本底”,这个天然的“本底”是今后在利用、改造自然时应遵循的途径,为人们提供评价标准以及预计人类活动将会引起的后果,②正确。自然保护区能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③正确。建设自然保护区并非为获取更多经济价值,而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④错误。①②③正确,故选A。6、A【分析】【详解】
考查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自然资源是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的;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等。7、A【分析】【分析】
【详解】
突发环境事件会影响自然环境的生态功能;影响生态环境,③错误;突发环境事件会诱发环境群体性事件,进而影响社会稳定,④错误;突发环境事件会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会造成财产损失,严重的突发环境事件会造成人员伤亡,威胁生命安全,①②正确。故选A。
【点睛】8、D【分析】【分析】
【详解】
烂菜叶;果皮都属于厨余垃圾;D正确;废砖瓦属于其他垃圾,塑料袋属于可回收垃圾,A错误;废铜烂铁属于可回收垃圾,过期药品属于有毒有害垃圾,B错误;旧报纸属于可回收垃圾,废电池属于有毒有害垃圾,C错误。故选D。
【点睛】二、综合题(共7题,共14分)9、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福建风能的空间差异;风电的对比分析。考查对能源利用知识的考查和调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
(1)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节台风多,风力资源丰富;东南季风由沿海深入内陆,风力资源由沿海向内陆递减;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阻挡与之垂直的季风,背风面风力相对较小;台湾海峡形成的狭管效应,加大沿海的风力。
(2)与西北内陆的风电相比;东南沿海的风电具有的优势:沿海地区风力资源多样,风力连续性强,静风期短,发电相对稳定;海面相对陆地平坦,摩擦力小,风速大;东南地区经济发达,电能需求量大,市场广阔;海上发电,不占有陆上空间,节约土地资源;风电机受风沙侵蚀小,使用寿命长。
【点睛】【解析】(1)与江苏比;福建省东临台湾海峡,海峡南北延伸,与季风风向基本一致(或狭管效应明显),沿海地区风力强劲;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受地形影响,风力由沿海向内陆减弱快;山脉走向多与海风垂直,海风难以深入内陆。
(2)海洋风力多样,静风期短,风力发电连续性强;摩擦力小,风速大,年发电量大;靠近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市场需求大;不占用陆地空间资源;风电机受风沙侵蚀小,使用寿命长。10、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我国“煤制油”产业的发展为例;考查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发展“煤制油”产业的区位条件,“煤制油”产业发展的影响以及解决我国能源安全措施。
【详解】
(1)本题考查我国煤炭资源的基本特征;结合材料一与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图进行作答。材料中:我国煤炭资源探明储量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体现煤炭资源的数量特征;煤炭的种类中,我国发热量高的烟煤占储量的三分之二,可供冶炼钢铁的炼焦煤占三分之一,主要煤田煤层厚,埋藏浅,体现的是煤炭资源的质量品质特征;煤炭资源的分布图,体现的是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2)本题考查工业的区位条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首先是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煤炭资源丰富,为“煤制油”提供充足的原料;其次是近年来我国在技术上我国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有技术支撑;再次是有国家政策的支持。
(3)本题考查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经济效益上看,主要对煤炭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促进产业结构额升级,促进经济发展;
社会效益:“煤制油”产业能够增加油类资源;保障国家的能源供应安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促进城市化的进程。
环境效益:“煤制油”产业的发展;能够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了环境,减少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
(4)本题考查我国能源安全的保障措施。一是增加石油进口渠道,建立石油储存基地,增加石油资源战略储备;二是加大对可替代能源的开发,例如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三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解析】(1)数量上:储量丰富;居世界第三位。
分布上:空间分布不平衡;北方多,南方少,集中分布在新疆;山西、山西、内蒙、贵州等省区。
品质上:我国煤炭种类丰富;品质较高煤层厚;埋藏浅,利于开发。
(2)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煤炭资源丰富;拥有丰富的“煤制油”的原料;“煤制油”产业技术过关,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国家政策鼓励“煤制油”产业。
(3)经济效益:延长产业链;增加了产品附加值,促进中国煤炭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
社会效益:缓解我国石油供需矛盾;保障国家的能源供应安全;增加了就业岗位,保障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推动当地的城市化进程。
环境效益: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了环境。
内蒙等地“煤制油”产业的布局是当地的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协调发展;并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效益的统一。
(4)建立石油储备基地,增加石油储备量;制定全球化资源战略,形成多元的石油进口渠道,实施多元化的能源战略,大力开发新能源、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大力发展节能产业和节能技术,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保障我国能源安全。11、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永暑岛形成过程;淡水形成的条件等。内容综合;思维要求高。难度较大。
【详解】
(1)考查描述地理过程的能力;关键要从地质作用的角度描述珊瑚礁的形成过程。在热带和亚热带浅海,大量的珊瑚虫的骨架和生物碎屑(主要成分为石灰石)不断堆积,经过漫长岁月的物理化学变化,形成海底隆起,成为珊瑚礁。基本过程:海洋珊瑚--沉积--隆起。
(2)在理解珊瑚礁形成过程的基础上;概括珊瑚的地形特点。根据材料可知,珊瑚岛的主要特点有:珊瑚岛面积小,受海水的分隔,地表破碎,由于珊瑚的生长和堆积,多潟湖,地表组成物质以灰岩为主,颗粒大;孔隙大。
(3)岛礁的面积要达到一定规模;能够承接较多雨水转化为地下水;年降水量要大;浅地表层物质颗粒小;孔隙小,海水不易渗入。
(4)由于永暑岛面积较小,储水量较少,若用水量增加过量开采地下淡水,地下咸水水位上升;海水倒灌,地下水盐度升高。【解析】(1)在热带和亚热带浅海;珊瑚虫的骨架和生物碎屑(主要成分为石灰石)不断堆积,再经过压实;石化,形成海底隆起,成为珊瑚礁。
(2)面积小;地表破碎,多潟湖,地表组成物质颗粒大;孔隙大。
(3)降水量大;岛屿面积较大;能够承接较多雨水转化为地下水;浅地表层物质颗粒小;孔隙小,海水不易渗入。
(4)岛上居民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需求量增大,过量抽取地下淡水,会使地下咸水层的水平面上升;海水倒灌,地下水盐度升高。12、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的发展为背景材料;涉及到工业区位因素;海洋生态环境、我国能源安全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
(1)由图可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临近粵港澳大湾区,紧靠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广西北部湾人口相对较少,可利用土地面积广阔;相对粤港澳地区,经济欠发达,地租较低;经济欠发达,多廉价的劳动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与东盟沟通的重要桥梁,也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因此为重点战略的实施地,由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位于沿海,多优良港口,海运条件便利;位于珠江上游,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电力充足且廉价。
(2)由材料可知;人工渔礁,可吸引鱼类聚集;栖息,能使海水形成上升流,将海底的营养物质带至表层,可附着藻类与贝类,能消耗大量的氮、磷等有机物,减少赤潮发生,因此人工渔礁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的良好环境,可以鱼类饵料,增加海洋渔业资源,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3)LNG接收站可以接受液化天然气,可以优化我国天然气存储运输渠道;可以增加天然气储量,增加天燃气供应量,缓解能源供需矛盾;LNG接收站可有效增加我国天然气能源储备数量,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天然气排放量相对较少,增加我国清洁能源比重,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排放量,减轻大气污染,保障我国环境安全。【解析】(1)临近粵港澳大湾区;面向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土地面积广阔,地租较低;劳动力数量多且价格较低;重点战略的实施地,政策支持;多优良港口,海运便利;水能资源丰富,电力充足且廉价。
(2)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的良好环境;增加海洋渔业资源,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3)优化我国天然气存储运输渠道,增加天燃气供应量,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增加天然气能源储备,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增加我国清洁能源比重,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大气污染,保障我国环境安全。13、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我国周边海域波浪能流密度(kW/m)分布图相关材料为背景;设置3道题目,知识点涉及我国海域波浪能总体分布特点;我国的海洋权益、波浪能的开发(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
(1)中国近海海域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岛以东海域;阅读我国周边海域波浪能流密度(kW/m)分布图可知,波浪能分布不均匀,从南海东北部(台湾南部海域)向周围递减,其中南海海域波浪能分布密集,可利用程度高。
(2)波浪能的开发利用有利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主要从资源;国家安全和国土观念等方面分析;开发波浪能有利于利用海洋空间,开发新能源,除此之外,随着波浪能的开发,也有利于发展海洋渔业,开发油气资源,增加渔业、油气资源的保有量,波浪能的开发有利于捍卫主权的完整,巩固国家安全;从国土观念上有利于强化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有利于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3)商业性开发是指以营利为目的的开发建设活动。因此;所有的商业性开发的决策都是在对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相关风险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做出的。
认同目前我国波浪能具备商业性开发条件;主要从波浪能技术条件;能源需求等角度分析,波浪能开发技术不断完善,能够较好的投入使用,用于发电;且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电力资源需求量大,波浪能开发市场广阔,且靠近市场。
不认同目前我国波浪能具备商业性开发条件,主要从前期投入、商业模式、自然灾害影响等角度分析,波浪能发电设施建设难度较大,前期投入较多,商业性开发以营利为目的,现阶段没有成熟的波浪能开发模式,投入风险较大,且波浪能发电设施安全性受自然灾害影响大,这些都不利于我国波浪能具备商业性开发。【解析】(1)波浪能分布不均匀;从南海东北部(台湾南部海域)向周围递减,其中南海海域波浪能分布密集,可利用程度高。
(2)开发波浪能有利于利用海洋空间;开发新能源,也有利于发展海洋渔业,开发油气资源,增加渔业;油气资源的保有量,波浪能的开发有利于捍卫主权的完整,巩固国家安全;从国土观念上有利于强化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有利于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3)认同目前我国波浪能具备商业性开发条件,波浪能开发技术不断完善,能够较好的投入使用,用于发电;且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电力资源需求量大,波浪能开发市场广阔,靠近市场。
不认同目前我国波浪能具备商业性开发条件,波浪能发电设施建设难度较大,前期投入较多,现阶段没有成熟的波浪能开发模式,投入风险较大,且波浪能发电设施安全性受自然灾害影响大。14、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非肯尼亚国家的合作领域为情境,考查肯尼亚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以及国际合作的意义。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和综合思维能力。同时促进学生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的养成教育。
(1)
读图可知,该区域位于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自然带为热带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