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上外版必修3历史上册月考试卷40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他认为,“善、真、义、美均是相对人的需要和兴趣而言的,不存在绝对真理,或公正和正确的永恒标准。”材料中的他指的是A.普罗泰戈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2、下表为近代史上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些活动。由此可知;这些活动。
A.促进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B.推动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C.掀起救亡图存的政治文化运动D.推进君主立宪走向民主共和的步伐3、下图是成都地区出土的东汉说唱俑。作为历史材料;它。
①展现了汉代高超的雕塑艺术。
②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文化生活。
③证明了汉代娱乐方式的多样性。
④增加了我们对说唱人的直观感受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人是独立自主的个体,作为行动者而存在,而且是不断产生行动策略的行动者,每个人都可凭自己的信仰和欲望决定其自以为是的是非善恶的准则。”据此推断,该思想家A.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B.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C.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D.坚信“认识自己的无知就是最大的智慧”5、如果没有牛顿力学和那时其他科学家创立的科学理论,就不可能发生18世纪的产业革命;如果没有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和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电气化时代在19世纪就不可能出现;如果没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质能关系式和薛定谔的波动方程,那么,电子和原子时代的到来就不可能在20世纪变为现实。这表明A.科技发展具有阶段性且永无止境B.科技发展必然会推动社会进步C.科学理论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D.没有科技发展就没有人类的进步6、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里说:孙中山思想早期倾向于卢梭、林肯等人,1913年以后,思想转变,甚至对卢梭的天赋人权也大加诟病;论调无形中与列宁的(武力统一)已渐趋一致。这反映出A.人的思想会随着时代变化B.三民主义理论得到了发展C.中国尚不具备民主法治的条件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为传播7、1347—1351年,黑死病传到欧洲并肆虐欧洲全境,欧洲人口下降了25%—50%,多数欧洲人认为,这场瘟疫是上帝对人类原罪的惩罚。为了获得上帝的原谅,成群结队的男男女女,辗转于城镇之间,用鞭子狠狠地相互抽打,以求洗清自己的罪责,这就是鞭笞运动。这种现象本质上反映了()A.当时欧洲防疫能力的低下B.被徒对上帝信仰的虔诚C.黑死病具有不可抗拒特点D.天主教神学思想的毒害8、1864年普丹交战期间,新任普鲁士驻华公使李福斯乘舰抵达天津时,发现三艘丹麦商船并下令捕捉这些商船作为战利品。此举被习得国际法知识的恭亲王获知,随即援引相关条文拒绝接纳该公使,使得李福斯被迫妥协并释放了这三艘商船。由此可知A.国际法的学习有利于清政府保护弱小国家B.德国公使的行为严重危及中丹两国外交友谊C.洋务运动的开展极大地壮大了清廷的国力D.清政府主动尝试利用外交手段维护本国权益9、战国后期,儒家、道家、法家都希望以自己的思想统一天下学术,秦相国吕不韦召集门客集体撰写的《吕氏春秋》另辟蹊径,对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进行整合。这反映了A.吕不韦企图统一各学派B.政治局势影响学术发展C.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形成D.“百家争鸣”局面结束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10、美国文学家海明威是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11、大唐盛世,国力强大,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文化的辐射力,形成了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__________;宋元时期,中国的技术发明______和火药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推动了人类历史进程。12、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
。时期。
农书。
作者。
特点。
《氾胜之书》
原著失传。
贾思勰。
元朝。
对中国南北方的;广义的农业;全面系统地论述,并附有较完备的“农器图谱”
明朝。
重视备荒;水利等农政;热心推广番薯等高产新作物。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3、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对牛顿经典力学的否定,与量子理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础。A.正确B.错误14、公元前5世纪,在希腊出现了一些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的学者,他们被称为智者学派。A.正确B.错误15、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即“蒸汽时代”。A.正确B.错误16、史实: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
推论:标志着人类进入电气时代。A.正确B.错误17、北宋时,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12分)18、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被强迫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
——孟德斯鸠。
(1)孟德斯鸠依据上述思想提出什么学说?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孟德斯鸠学说所产生的影响?
(3)列举两位与孟德斯鸠同时代的法国启蒙思想家。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总的来看,儒家是在“天下”的范围内来认识“夷夏之辨”,是从“大一统”的角度来看待夷夏关系的。因此,儒家不仅强调“夷夏之辨”,更强调“用夏变夷”和“礼”分华夷。在儒家眼里,一个族类的行为是否合乎“礼”的规范,是区别夷夏的根本标准。在此标准下,四夷如果遵礼可视同华夏一样对待,华夏如果失礼则被视作“新夷狄也”。有了“礼”分华夷的标准,实际上也意味着夷夏之间有了互变的通道,这样,不仅“夷变夏”不可阻挡,而且“夏变夷”也不可避免。在“大一统”思想的深刻影响下,儒家对于夷夏关系的发展趋势也有独到的见解:“夷夏有别”只是暂时的,随着民族交往程度加深、民族充分发展和不断融合,“夷夏有别”的状况最终会被“华夷一体”“天下一家”的局面所代替。总的来看,儒家是在“天下”的范围内来认识“夷夏之辨”,是从“大一统”的角度来看待夷夏关系的。因此,儒家不仅强调“夷夏之辨”,更强调“用夏变夷”和“礼”分华夷。在儒家眼里,一个族类的行为是否合乎“礼”的规范,是区别夷夏的根本标准。在此标准下,四夷如果遵礼可视同华夏一样对待,华夏如果失礼则被视作“新夷狄也”。有了“礼”分华夷的标准,实际上也意味着夷夏之间有了互变的通道,这样,不仅“夷变夏”不可阻挡,而且“夏变夷”也不可避免。在“大一统”思想的深刻影响下,儒家对于夷夏关系的发展趋势也有独到的见解:“夷夏有别”只是暂时的,随着民族交往程度加深、民族充分发展和不断融合,“夷夏有别”的状况最终会被“华夷一体”“天下一家”的局面所代替。——摘编自李克建《儒家民族观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影响及现代启示》中国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的自觉不同于西方国家是由于国家自身原因而发生的,它更多的是迫于外部挑战刺激下的一种被动回应。中国现代民族国家意识萌芽于晚清,甲午战败后,中国的知识精英阶层逐渐觉醒了“我”族意识,他们为中华民族在国际上争取平等地位和民族的独立作了深刻的思考和艰苦的努力;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在知识政治精英的启蒙以及国内外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中国普通民众的民族国家意识逐渐觉醒;抗日战争的爆发,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民族国家意识高度觉醒,并且参与到维护中华民族领土和主权完整的战斗中,“民族国家”之观念被广泛和深入地传播与接受。材料二中国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的自觉不同于西方国家是由于国家自身原因而发生的,它更多的是迫于外部挑战刺激下的一种被动回应。中国现代民族国家意识萌芽于晚清,甲午战败后,中国的知识精英阶层逐渐觉醒了“我”族意识,他们为中华民族在国际上争取平等地位和民族的独立作了深刻的思考和艰苦的努力;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在知识政治精英的启蒙以及国内外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中国普通民众的民族国家意识逐渐觉醒;抗日战争的爆发,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民族国家意识高度觉醒,并且参与到维护中华民族领土和主权完整的战斗中,“民族国家”之观念被广泛和深入地传播与接受。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儒家民族观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形成过程中的显著特点。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4题,共12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阶段类型代表作特色秦汉时期远古神话《燕丹子》幻想方式、叙事方式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干宝《搜神记》以写神仙鬼怪为主志人小说刘义庆《世说新语》以人物的琐阅轶事为主以人物的琐阅轶事为主隋唐时期传奇小说白行简《李娃传》等以才子佳人和帝王将相为主宋元时期话本小说《三国志平话》等白话小说出现,以平民为对象明清时期短篇小说三言二拍、《聊斋志异》等以白话为主,以市井小民为对象长篇小说《三国演义》、《西游记》等章回体,白话小说,题材众多章回体,白话小说,题材众多——整理自孙宏哲著的《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透析》
上表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简要阐述。(要求:写明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马克思以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考察人类文明形态的演化。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仍处于“内在分裂的文明形态”,其建立在阶级社会的分裂和对抗之上,人类文明还没有完全超出其范畴。在中共成立马克思以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考察人类文明形态的演化。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仍处于“内在分裂的文明形态”,其建立在阶级社会的分裂和对抗之上,人类文明还没有完全超出其范畴。在中共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总书记提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新文明观”。
问题:根据材料马克思“人类文明形态”理论,就“内在分裂的文明形态”整体或其中一个阶段,或就这一阶段中的小段,提出一个具体的文明形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释。(要求:提出文明形态准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摘编自《人类文明形态的演进历程》22、“春秋决狱”是中国古代法制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即在案件审判中,碰到有关伦常而无明确法律规定,或有法律规定却与伦常有悖时,根据儒家经典《春秋》所载有关事例及其体现的道德原则作为断案的根据。《春秋》是孔子修订的一部鲁国编年史,其经义既体现了维护“三纲”的要求,又符合国家认可的法律意识,因而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肯定和倡导,从汉武帝时起,春秋决狱就成为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断案形式。虽然汉朝的法律承袭秦制,而其法律指导思想却与法家的重刑主义色彩背道而驰。“亲亲得相首匿”又称“亲亲相隐、亲属相容隐”,是春秋决狱中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一司法原则入律是汉律的首创,直到民国时期的法律中仍有体现。——摘编自郭宏《论汉代春秋决狱及其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汉代的“春秋决狱”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研究指出;中国近代化的模式主要存在三种:①冲击——反应模式,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②侵略——革命模式,其主要观点是由于受到西方列强侵略,激起中国人民反抗;③“早期启蒙”模式,其主要观点是认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和其有近代人文主义性质的启蒙思潮发生和发展,引发近代化的方式。
运用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相关史实,对上述模式进行探讨(说明:就其中一个模式进行论证,也可以对模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模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3题,共9分)24、革命派和改良派在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25、关注人;关注社会是东西方很多哲学家的主张,东方的孔子创立儒学,注重人事,对鬼神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西方古代希腊和近代欧洲更是关注人自身的发展。由此请回答:
(1)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什么?儒学是怎样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思想的?
(2)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什么?
(3)启蒙思想家进步主张的核心是什么?对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26、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受到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孔子)知道;古代传统的重建,并不仅仅是指外表上的同一。这里强调的是对永恒真理的温习,而不是对过去的模仿,孔子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使这些永恒的思想重放光彩。
——摘编自雅斯贝斯《大哲学家》
材料二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则正多。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等级)说也。
——赵清;郑城《吴虞文集·陈独秀复吴虞信》
材料三新加坡主要汲取儒家的君子品格的价值观;这是与新加坡道德教育直接相关的基本因素。新加坡结合自己的国情赋予“忠孝仁爱礼仪廉耻”以新的内涵,把他们理解的重整体;重义务、重责任的儒家伦理道德进行现代化,而提出了作为他们国家意识形态的共同价值观。
——摘编自龚群《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研究》
(1)根据材料一;说明孔子对古代传统重建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为重建古代传统文化所做的工作,并回答孔子的核心思想及其欲达到的目的。
(2)在材料二中;陈独秀如何评价孔学?归纳陈独秀反孔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加坡是如何利用儒学进行道德教育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加坡推行道德教育的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A【分析】【详解】
根据“不存在绝对真理,或公正和正确的永恒标准”可知这个“他”不注重道德要求,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他”应该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因为他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故选A项;苏格拉底反对智者学派忽视道德的做法,排除B项;忽视道德的主张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也不相符,排除CD项。故选A。2、B【分析】【详解】
1898年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戊戌变法运动,为建立君主立宪制而斗争;1911年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都推动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故答案为B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A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救亡图存的内容,排除C项;维新派为建立君主立宪制而斗争,但这一努力以失败告终,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3、B【分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东汉时期的手工业产品,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图片中说唱俑的造型可以看出汉代的高超艺术,其雕像栩栩如生,吹拉弹唱,有助于我们对当时文化的直观感受,所以符合题意的是①②④,但是只是几个说唱俑的造型不可证明汉代娱乐方式的多样性,所以排除③,正确的选项是B项。4、A【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人是独立自主的个体每个人都可凭自己的信仰和欲望决定其自以为是的是非善恶的准则。”结合所学可知该思想家是古希腊思想家普罗塔哥拉,他的名言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故A项正确。苏格拉底坚信“认识自己的无知就是最大的智慧”,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故BD两项错误。柏拉图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故C项错误。5、C【分析】【详解】
题意主要论述了科学理论对现实的推动和指导作用,科技发展具有阶段性且永无止境的说法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A项;科技发展必然会推动社会进步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故排除B项;牛顿力学和其他科学家创立的科学理论推动的产业革命的发生,电磁感应定律和电磁理论推动了电气化时代的到来,相对论、质能关系式和波动方程则使电子和原则时代变成了现实,体现了科学理论对社会发展的强力推动,故选C项;没有科技发展就没有人类的进步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实际,故排除D项。6、C【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三民主义。人的思想会随着时代变化是表现;没有说明材料反映的问题,故A项错误;1924年孙中山发展三民主义理论,形成新三民主义,故B项错误;材料“早期倾向于卢梭;林肯”“甚至对卢梭的天赋人权也大加诟病”“论调无形中与列宁的(武力统一)已渐趋一致”体现了中国不具备民主法治的条件,时机还不到,故C项正确;孙中山是资产阶级代表,传播马克思主义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评价7、D【分析】【详解】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面对黑死病肆虐,多数欧洲人相信基督教,希望通过鞭笞的方式洗清原罪,这说明当时欧洲人民深受天主教神学思想的毒害,D项正确;当时欧洲防疫能力差,主要是因为迷信天主教,不懂得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防疫,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天主教思想对教徒的毒害,排除B项;材料与黑死病的特点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8、D【分析】【详解】
解读材料可知,普鲁士公使下令在中国领海捕捉三艘丹麦商船,而恭亲王抗议这种将欧洲的争端扩大到中国和在中国领海捕捉船只的行径,是借用西方近代外交手段进行的反驳,体现了清政府对中国主权的主动维护,所以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丹麦并非弱小国家,清政府不是为维护丹麦而与普鲁士公使交涉的;B选项错误,清政府维护国家主权的行为与中丹两国关系无关;C选项错误,1864年洋务运动刚刚起步,成果并未显现,同时洋务运动的影响对中国国力的壮大有限。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9、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百家争鸣体现出不同阶级对社会变革提出各自的治国主张,《吕氏春秋》综合诸子百家思想,体现了走向统一的趋势,故B正确;材料反映《吕氏春秋》综合诸子百家思想,并非统一各学派,A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形成,排除C;“百家争鸣”局面结束,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D项。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对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进行整合”,联系所学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分析解答。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10、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文学家海明威的作品是《老人与海》。【解析】《老人与海》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第一问是考查唐朝时期强大的国力,所以在文化上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强大的文化圈,第二问是考查的宋科技发明的外传,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转型,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难度不大。【解析】①.东亚文化圈(或汉文化圈;或儒家文化圈)②.活字印刷(或指南针)12、略
【分析】【详解】
联系所学可知,《氾胜之书》是西汉氾胜之的著作;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系统的农学书籍;元朝王祯的《农书》对中国南北方的、广义的农业进行全面系统地论述,并附有较完备的“农器图谱”;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重视备荒、水利等农政,热心推广番薯等高产新作物。【解析】。时期。
农书。
作者。
特点。
西汉。
《氾胜之书》
氾胜之。
原著失传。
北魏。
《齐民要术》
贾思勰。
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系统的农学书籍。
元朝。
《王祯农书》
王祯。
对中国南北方的;广义的农业;全面系统地论述,并附有较完备的“农器图谱”
明朝。
《农政全书》
徐光启。
重视备荒;水利等农政;热心推广番薯等高产新作物。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3、B【分析】【详解】
相对论打破了牛顿以来传统的绝对时空观。相对论并非全盘否定牛顿力学,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狭义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故判断为错误。14、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公元前5世纪,在希腊出现了一些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的学者,他们被称为智者学派。故正确。15、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即“蒸汽时代”。题意说法正确。16、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电力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而非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题干说法错误。17、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北宋时,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故正确。四、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12分)18、略
【分析】【详解】
(1)第一小问依据孟德斯鸠思想从三权分立角度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论法的精神》思考回答。
(2)依据所学从资本主义确立政治构想以及政治制度角度回答。
(3)依据所学从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思想家回答即可。【解析】(1)三权分立学说;《论法的精神》。
(2)为资本主义确立一套政治构想;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3)伏尔泰、卢梭。19、略
【分析】【详解】
(1)第一小问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变化:根据材料“随着民族交往程度加深;民族充分发展和不断融合,“夷夏有别”的状况最终会被“华夷一体”“天下一家”的局面所代替”,可以归纳为从“夷夏之变”“礼”分华夷到“华夷一体”“天下一家”。第一小问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儒家对于夷夏关系的发展趋势也有独到的见解”、“随着民族交往程度加深、民族充分发展和不断融合”,再结合所学可从国家、制度、民族、观念政策等的变化角度分析,具体可以阐述为:国家发展;制度演变;民族交融;政策调整;观念变化。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中国现代民族国家意识萌芽于晚清,甲午战败后,中国的知识精英阶层逐渐觉醒了“我”族意识,他们为中华民族在国际上争取平等地位和民族的独立作了深刻的思考和艰苦的努力;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在知识政治精英的启蒙以及国内外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中国普通民众的民族国家意识逐渐觉醒”,可以归纳为是民族危机的产物;根据材料“中国现代民族国家意识萌芽于晚清”,可以归纳为萌芽时间晚;根据材料“甲午战败后,中国的知识精英阶层逐渐觉醒了“我”族意识,他们为中华民族在国际上争取平等地位和民族的独立作了深刻的思考和艰苦的努力;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在知识政治精英的启蒙以及国内外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中国普通民众的民族国家意识逐渐觉醒”,可以归纳为由精英阶层逐步扩散到人民大众;具有阶段性。根据材料“抗日战争的爆发,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民族国家意识高度觉醒,并且参与到维护中华民族领土和主权完整的战斗中”,可以归纳为以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为目标。【解析】(1)变化:从“夷夏之变”“礼”分华夷到“华夷一体”“天下一家”。
因素:国家发展;制度演变;民族交融;政策调整;观念变化。(任答四点即可)
(2)特点:是民族危机的产物;萌芽时间晚;由精英阶层逐步扩散到人民大众;以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为目标;具有阶段性。(任答四点即可)五、论述题(共4题,共12分)20、略
【分析】【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以从小说特色和类型两个角度提取论点。从小说特色角度,中国古代小说逐渐向世俗化发展,由此可以提出观点:中国古代小说体现出世俗化的发展趋向。论证过程结合材料,并对这种趋势出现的原因进行解释。具体而言,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表现为由神话志怪转向才子佳人,再到市井平民,说明小说的服务对象日益世俗化;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文化产品市场化;隋唐以后随着市民阶层的兴起和壮大,为小说市场化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从而也促进了小说的描写对象面向广大的市民阶层,以白话为主,古代小说走向世俗化。从小说类型来看,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日益走向成熟。具体阐释可结合材料信息,并对不同时期小说类型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具体论述过程如下:中国古代隋唐以前小说处于萌发阶段,小说多以幻想神怪和人物的琐闻轶事为主,说明小说创作还没有成熟;隋唐以后小说创作由短篇转向长篇、由上层社会对象转向平民阶层,尤其是明清长篇小说的大量创作,说明小说创作日益成熟;这是因为小说创作在隋唐朝以前还是文学创作的末流分支,而宋代及以后小说开始面向市场创作,因而作家开始将小说创作作为谋取经济利益的手段,加大了对小说创作的研究与发展,从而促进了小说创作的日益成熟。【解析】示例一论题:中国古代小说体现出世俗化的发展趋向。
阐述: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表现为由神话志怪转向才子佳人;再到市井平民,说明小说的服务对象日益世俗化;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文化产品市场化;隋唐以后随着市民阶层的兴起和壮大,为小说市场化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从而也促进了小说的描写对象面向广大的市民阶层,以白话为主,古代小说走向世俗化。
示例二论题: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日益走向成熟。
阐述:中国古代隋唐以前小说处于萌发阶段,小说多以幻想神怪和人物的琐闻轶事为主,说明小说创作还没有成熟;隋唐以后小说创作由短篇转向长篇、由上层社会对象转向平民阶层,尤其是明清长篇小说的大量创作,说明小说创作日益成熟;这是因为小说创作在隋唐朝以前还是文学创作的末流分支,而宋代及以后小说开始面向市场创作,因而作家开始将小说创作作为谋取经济利益的手段,加大了对小说创作的研究与发展,从而促进了小说创作的日益成熟。21、略
【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人类历史仍处于‘内在分裂的文明形态’,其建立在阶级社会的分裂和对抗之上,人类文明还没有完全超出其范畴”,可提出一个具体的文明形态:阶级社会文明状态。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三个文明形态阶段的经济形态、社会矛盾等方面予以阐述,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言之有理即可。【解析】示例:阶级社会文明状态。
简释:(1)奴隶社会文明形态阶段;中国夏商西周时期,以井田制为基础,采用奴隶集体劳动方式,社会主要呈现奴隶主与奴隶两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2)封建社会文明形态阶段,在中国战国到清朝,以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采用农民个体小农经营方式,此时社会主要呈现出地主和农民两大阶级,并长期对抗。(3)资本主义社会文明形态阶段,在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雇佣工人进行社会化大生产,资本家和工人是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人阶级展开了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
总之,在阶级社会文明形态中,统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统治者以一定的生产方式强迫被统治者劳动,剥削其劳动成果,这是这一形态中阶级分裂和对抗的主要原因。2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本题要求对汉代的“春秋决狱”进行评述。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春秋决狱”是在司法审判中引入儒家伦理作为判决的依据。对此做法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如从历史背景、特点、影响等,可任选一点从正反两方面引用相关史实进行论述。言之有理即可。【解析】水平三:能够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三个层次进行评述。表述成文;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相关论述充分合理。
层次一:说明“春秋决狱”产生的历史背景。若从汲取秦朝实行暴政;严刑峻法导致速亡的教训;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春秋决狱创造条件;完善法律体系、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等角度进行阐释历史背景。
层次二:说明“春秋决狱”的特点:若从以礼入法;礼法合一的法制思想;将儒家经典法典化的实际操作;注重人伦纲常的司法原则等角度阐释其法律实践的特点。
层次三:说明“春秋决狱”产生的历史影响。若能从推动了汉代法律体系的完善;对后世封建王朝产生深远影响;强化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起到一定社会教化作用;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封建统治;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等角度阐释其历史意义即可得4分;若能继续从法律解释主观化,影响法律的公正性;过分重视伦理道德的作用,影响法治精神的彰显等角度阐释其历史局限,表述合理。
水平二:能够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多个层次进行评述。观点较为明确;史实运用较为准确,相关论述较为充分合理。
水平一:能够根据材料信息或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述。阐述相关史实基本准确,论述较为合理。23、略
【分析】【详解】
本题是一个开放性试题,可以就其中一种模式进行论述,也可以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进行解答,可见出题者的意图是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与所学知识进行对比的能力,具有角度的自主性。“冲击——反应”模式中“冲击”是与西方列强侵略有关,中国最早受到西方列强侵略的是鸦片战争。但是对“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这个观点不赞同。其观点忽视了中国社会内部推动社会变化的因素,在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内部做出反应形成洋务派,并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再次形成冲击,引发了戊戌变法运动,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希望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以挽救民族危亡;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以及《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彻底沦为“洋人的朝廷”,引起国内革命浪潮高涨,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推动中国革命进入新阶段,综上所述,冲击——反应模式并不缺乏内部动力,中国社会内部蕴含着诸多推动社会变化的因素。【解析】“冲击——反应”模式中“冲击”是与西方列强侵略有关,中国最早受到西方列强侵略的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进行一系列的反应如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等。“侵略——革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承包合同示范文本2篇
- 2025年度大型商场租赁合同及租赁期限调整规范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房产抵押贷款咨询与评估合同3篇
- 2025版无产权储藏室买卖及艺术品展示合作协议3篇
- 2025版商场物业管理与商业纠纷调解服务合同3篇
- 上海市奉贤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试卷 附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车辆运输与汽车后市场服务合同2篇
- 湖州浙江湖州长兴县人民检察院编外人员招录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温州浙江温州平阳县人民法院招聘编外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教育机构课程开发与培训服务合同
- 中国农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贷后管理办法规定
- 领导干部的情绪管理教学课件
- 初中英语-Unit2 My dream job(writing)教学课件设计
-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竣工验收质量自评报告
- 优秀支行行长推荐材料
- 中国版梅尼埃病诊断指南解读
- 创业投资管理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武汉科技大学
- 暨南大学《经济学》考博历年真题详解(宏观经济学部分)
- 药店员工教育培训资料
- eNSP简介及操作课件
-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七章运动技能的协调控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