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湘师大新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56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如图所示,某物体(可看成一个点)从坐标原点0开始以3cm/s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匀速运动2s,然后以4cm/s的速度沿y轴正方向运动2s到P点(图中未标出).若物体直接从O点沿直线匀速运动到P点,所用时间也为2s,则物体的速度大小为()A.3cm/sB.4cm/sC.3.5cm/sD.5cm/s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你身体质量的是()A.480千克B.0.05吨C.8000克D.4.8×107千克3、如图所示,守门员奋力扑救足球,使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扑救飞过来的足球时,扑球的力应该()A.比球撞击守门员的力更早产生B.与球撞击守门员的力同时产生C.大于球撞击守门员的力D.小于球撞击守门员的力4、用钢琴和提琴同时演奏《梁祝》;我们常能明显地区别出钢琴声和提琴声,这是因为二者()
A.音调不同。
B.音色不同。
C.响度不同。
D.音调;音色、响度都不同。
5、下面图所示实验中哪组是电磁感应定律实验装置。
()
A.甲。
B.乙。
C.丙。
D.丁。
6、厨房里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菜刀磨得很锋利,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了压强B.下水道的U型管利用了连通器原理C.抽油烟机能将油烟排到室外,是因为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D.包好的饺子刚下锅时会沉到锅底,是因为此时饺子在水中受的浮力大于其重力7、如图所示;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轮胎和脚蹬上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B.车座面积较大是为了减小对人体的压强C.用力踩动脚蹬使自行车前进时,前轮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向前D.车座更靠近后轮是为了增大后轮对地面的压力,从而增大地面对后轮的摩擦力8、图中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
A.B.C.D.9、如下图所示是一种水翼船,船体下安装了水翼.
当船在高速航行时,水面下的水翼会使船体整体抬高从而减小水对船体的阻力.
则水翼安装正确的是()A.B.C.D.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10、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A.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B.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C.防冻剂沸点比水的沸点低D.防冻剂沸点比水的沸点高1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小孔成像B.看到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C.平静的水面上清楚地映出岸上的景物D.司机用观后镜观察车后的情况12、如下图所示,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海市蜃楼B.
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C.
小孔成像D.
用放大镜观察物体13、【题文】下表是某品牌小轿车的一些技术参数。其中排气量是指发动机气缸的工作容积,一般情况下,发动机的排气量越大,功率越大。空燃比是指气缸内空气和燃油的质量比。汽油的热值表示每千克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4.6×107J。当该发动机以最大功率工作时,气缸内汽油和空气的混合密度为1.35kg/m3;1min内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2600次。当该发动机以最大功率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机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机器B.做功一次消耗汽油的质量2.43×10-3kgC.1min内发动机做的功是4.5×106JD.发动机的效率23.2%14、如图所示,捻动滚摆的轴使其升高后释放,观察滚摆运动过程,长时间后滚摆停止上下滚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滚摆下降时,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B.滚摆到最低点后又上升,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C.滚摆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D.滚摆每次上升的高度逐渐减小,说明滚摆的机械能减小15、关于物体的质量和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把铁球加热,质量变大,密度变小B.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大C.将奶茶喝掉一半后,则剩余奶茶的质量和密度均变为一半D.将钢瓶内的氧气用掉一半,则瓶内氧气的质量和密度均变为一半16、请分析密度表中的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水1.0隆脕103kg/m3干松木0.5隆脕103kg/m3酒精0.8隆脕103kg/m3铜8.9隆脕103kg/m3冰0.9隆脕103kg/m3铝2.7隆脕103kg/m3煤油0.8隆脕103kg/m3铅11.3隆脕103kg/m3水银13.6隆脕103kg/m3空气1.29kg/m3A.气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液体的密度小于固体的密度B.同种物质的密度不一定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也可能相同C.体积和质量相同的铝球和铜球,铜球一定是空心的D.实心铝块和实心冰块的体积之比是13
则质量之比是11
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7、(2013•徐州)如图所示,对着瓶口吹气能发出声音.吹气时,瓶口外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____,促使瓶内气体向外流动,使瓶内气体压强小于瓶外的压强,空气又向内流动.这样空气在瓶口不停地____,就发出了声音.空气进出瓶口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18、在鉴定文物时,考古学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是、的虚像。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5º。要想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稍微些。(填“近”或“远”)19、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则刻度尺所显示的木块的长度为:
____,其中,准确值为____,估计值为____.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量程为____。
20、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得到如表数据:
(1)
本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器材有:________和________.
(2)(2)分析如表数据可知:物体的质量为0.7kg0.7kg时,它受到的重力是________NN.(3)(3)以下四个图像中,关于物体重力的大小与其质量的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21、图中的冻豆腐以其孔隙多、弹性好、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深受喜爱。人们制作冻豆腐主要是想办法去除新鲜豆腐中的水分。制作冻豆腐的过程经历了先_________后_________的物态变化。与新鲜豆腐相比,冻豆腐的密度将_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2、(2014秋•太原期中)如图是一位小朋友正在世博园内的风扇下“纳凉”,这种风扇能喷射大小为微米级(1μm=____m)的水雾,这些水雾在____的过程中要____热量,使人达到“纳凉”的目的.23、显微镜由两组透镜组成,其中物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被观察物体先成一个放大的____像,再成一个放大的____像.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4题,共20分)24、体温计和实验室温度计结构不同,体温计有缩口,实验室温度计没有.____.(判断对错)25、弹簧测力计可以测任意大小的力.____.(判断对错)26、长度和粗细都相同的铜线和铝线相比,铜线的电阻大.______(判断对错)27、凸透镜在成缩小像时,对光有会聚作用,在成放大像时,对光有发散作用.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12分)28、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示意图.
(1)将发光体“F”、凸透镜(焦距为f)和光屏安装到光具座上,实验前应将光屏向______调整,使发光体“F”和______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2)保持发光体“F”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应是倒立、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3)将发光体“F”从图示位置向右移至A点,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_____移动.
(4)光屏上获得清晰的像时,保持发光体“F”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取一只与实验中用的焦距相同、镜面直径较小的凸透镜,替代原来的凸透镜再次实验,观察到的像将会______,理由是______.29、(2011秋•武汉期末)小红和同组的三位同学一起做“探究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关系”的实验;以下是她们部分实验过程:
(1)提出问题,她们的猜想是____.
(2)设计电路图,并按图甲连接好电路.她们发现,闭合开关后,在导线、开关及各接头处接触都良好的情况下,两灯却不亮.于是,她们做了几次检测,发现将电流表接在B、D两点时,无论开关闭合还是断开,电流表都有读数,且小灯泡L1发光,则她们判断电路的故障一定是____.
(3)她们排除故障后测得的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A点电流/AB点电流/AC点电流/A10.240.240.2421.21.21.2上表中第1次测量的数据是小红记录的,第2次实验测量的数据是小婷记录的,其中有一组数据是错误的,对照图乙可知,错误的是第____次实验的数据.
(4)修改数据后,大家经过分析、讨论,得出结论: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关系是____.30、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先调整凸透镜;光屏,使他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_,成像时,眼睛注意观察______直到最清晰为止,如图所示.
(1)
把蜡烛放在______点;光屏上像最小。
(2)
把蜡烛放在______点;光屏上像最大.
(3)
把蜡烛放在______点,光屏上不成像.31、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
宝宝和玲玲同学想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
【猜想与假设】
(1)
宝宝同学猜想: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相等;
(2)
玲玲同学猜想: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宝宝和玲玲同学分别从实验室中选取电流表3
只;灯泡2
只,开关1
个,滑动变阻器1
个,干电池,导线若干,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
宝宝同学根据电路图连接好实验电路;连接过程中,开关应该______;检查电路无误后,开始实验,正确读出电流表示数如表:
。实验次数I1/AI2/AI/A10.160.160.3220.200.200.4030.220.220.44(2)
玲玲同学根据电路图正确连接好实验电路;开始实验,正确读出电流表示数如表:
。实验次数I1/AI2/AI/A10.100.200.3020.140.280.4230.181.800.54【分析与论证】分析记录的实验数据;宝宝同学得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相等;玲玲同学得出:
并联电路总电流有时等于各支路电路之和;有时不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评估】
(1)
宝宝同学得出错误的实验结论;主要原因是______;
(2)
玲玲同学的实验记录表格中;实验次数______读数错误,原因是______;
(3)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科学性,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__(1
条即可)
.评卷人得分六、作图题(共4题,共24分)32、如图,S为蜡烛,S′为蜡烛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请根据凸透镜的特性,画图确定并标出凸透镜的光心O点及右侧焦点F点的位置.33、在如图所示电路的“O”内填上适当的电表,并使两灯都能工作.34、如图所示;重1.5N
的苹果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请画出它受到支持力1.5N
对桌面压力F
的示意图.
35、画出物体ABC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分析】沿x轴正方向,知道速度大小和运动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运动的距离OA;同理可求在y轴正方向上运动的距离AP;利用直角三角形边的关系求OP的大小,又知道从O到P运动时间,再利用速度公式求从O到P的运动速度大小【解析】【解答】解:如图;在x轴正方向上;
∵v=;
∴sOA=v1t=3cm/s×2s=6cm;
在y轴正方向上;
∵v=;
∴sAP=v2t=4cm/s×2s=8cm;
在直角三角形OAP中:
∵OP2=OA2+AP2;
∴OP===10cm;
从O直接到P的速度:
v3===5cm/s.
故选D.2、B【分析】【分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根据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和质量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解析】【解答】解:
成年人的质量在50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0.05t=50000g左右.
故选B.3、B【分析】【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个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解析】【解答】解:扑球的力与球撞击守门员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它们同时产生;故A错误;B正确;
扑球的力与球撞击守门员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其大小相等;故C错误;D错误;
故选B.4、B【分析】
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能明显地区别出钢琴声和提琴声,就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故选B.
【解析】【答案】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要把它们区别开来.
5、A【分析】
A、导体ab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电路中产生了电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故甲正确.
B;导体中通过电流时;原来静止在南北方向的小磁针的指向发生了偏转,说明它受到了磁力的作用,从而说明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故乙错误.
C;演示同名磁极相排斥和异名磁极吸引;故丙错误.
D;开关闭合后;原来静止在磁场中的导体运动起来,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在中受到力的作用,故丁错误.
故选A.
【解析】【答案】要掌握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会产生感应电流.
6、D【分析】【解答】解:A;菜刀磨得很锋利;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了压强,容易将菜切断,故A正确;
B;下水管成U形;水不流动时,U形管里的水相平,可以防止下水道里的气味散发出来,属于连通器,故B正确;
C;抽油烟机能将油烟排到室外;是因为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故C正确;
D;饺子刚下锅时;浮力小于重力,而下沉到锅底,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①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是: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受力面积一定,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②连通器的特点: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
③流体流速越大;流体压强越小.
④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重力大小以及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无关,它是由物体所受重力与浮力的合力决定.7、C【分析】解:A;轮胎和脚蹬上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正确;
B;车座面积较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正确;
C;用力踩动脚蹬使自行车前进时;自行车的前轮相对于地面具有向前打滑的趋势,所以前轮受摩擦力向后,故C错误;
D;车座更靠近后轮是为了增大后轮对地面的压力;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D正确.
故选C.
(1)(4)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减小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3)摩擦力的方向总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明确自行车的后轮是驱动轮,相对地面是向后运动的.自行车的前轮是从动轮,相对地面向前运动.
此类的选择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难度虽不大,但却涉及了多个方面的物理知识,因此,有了牢固的知识做基础,才能更好地解决此类问题.【解析】【答案】C8、D【分析】解:A
图中两个力虽然大小相等;但不在同一直线上,故不是平衡力;A错误;
B;图中两个虽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却不是作用在一个物体,故不是平衡力。B错误。
C;图中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平衡力;C错误。
D;图中两个力同时满足了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故是平衡力,D正确。
故选:D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
同学们容易忽略的是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所以在判断时一定注意。【解析】D
9、B【分析】略【解析】B
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10、BD【分析】【分析】(1)液体的凝固点跟液体的种类;气压、杂质有关.种类不同凝固点不同;气压增大;凝固点降低;有杂质掺入凝固点降低.
(2)液体的沸点跟液体的种类、气压、杂质有关.种类不同沸点不同;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有杂质掺入沸点升高.【解析】【解答】解:防冻液中掺入了很多的其他的杂质;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所以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这是因为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故选BD.11、CD【分析】解:A
小孔成像;成的是物体倒立的像,像之所以是倒立的,就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与题意不符;
B;从水中筷子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与题意不符;
C;平静的水面上清楚地映出岸上的景物;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D;司机用观后镜观察车后的情况;属于凸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符合题意.
故选CD.
(1)
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
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
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解析】CD
12、AD【分析】解:A
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正确;
B;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故B错误;
C;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
D;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正确.
故选AD.
(1)
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
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
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本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考查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注意“影子”和“倒影”的原理是不同的.【解析】AD
13、CD【分析】【解析】热机是把内能机械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A错;
做功一次消耗汽油的质量:="1.35"kg/m3×1.8L×=2.35×10-3kg;B错。
W=Pt=75000×60=4.5×106J;C对;
=23.2%,D对。【解析】【答案】CD14、BD【分析】解:A;滚摆在下降过程中;位置降低,速度增大,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故A选项错误;
B;滚摆由最低点上升过程中;位置升高,速度减小,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B选项正确;
CD;由题意知滚摆运动过程中;滚摆每次上升的高度逐渐减小,长时间后停止上下滚动,说明滚摆要克服阻力做功,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滚摆的机械能减小,故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故BD.
(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3)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之和;不考虑摩擦阻力;机械能守恒,考虑摩擦阻力,机械能总量减小.
本题考查的是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机械能的概念,是一道基础题.【解析】【答案】BD15、BD【分析】【分析】(1)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无关;
(2)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对于同种物质,密度一定,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但密度与物体的温度和状态有关。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质量是物体属性和密度是物质特性的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密度与物体的温度和状态有关。【解答】A.把铁球加热,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铁球受热体积膨胀,质量不变,所以密度变小,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尽管状态改变,但质量不变,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C.奶茶喝掉一半后;物质总量减半,质量减半;物质种类;状态不变,所以密度不变,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把钢瓶内的氧气用掉一半;物质总量减半,质量减半;钢瓶容积不变,即氧气体积不变,所以密度减半,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D。【解析】BD
16、BCD【分析】解:
A;在一般情况下气体的密度小于液体和固体的密度;但液体的密度不一定小于固体的密度,例如水银的密度比铜、铝、铅等金属密度要大一些,故A错误;
B;不同物质密度可能相同;如酒精和煤油;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如水和冰,故B正确;
C;铝的密度比铜小得多;如果铝球和铜球的质量和体积都相等,铜球一定是空心的,铝球可能是空心,故C正确;
D;由表可知;铝的密度是冰的密度的3
倍,已知实心铝块和实心冰块的体积之比是13
由公式m=娄脩V
可知,其质量之比是11
故D正确.
故选BCD.
垄脵
密度是物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但是也有相同的情况,同种物质在相同状态下其密度是定值,是不变的,在不同状态下,如水和冰,其密度是不同的;
垄脷
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其质量与密度成正比.
此题考查了密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应用,同时考查了对信息的提取和应用能力.【解析】BCD
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7、略
【分析】【分析】(1)流体中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越小;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2)用嘴向瓶内吹气发声,靠的是瓶内空气柱的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解析】【解答】解:对着瓶口吹气能发出声音.吹气时;瓶口外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促使瓶内气体向外流动,使瓶内气体压强小于瓶外的压强,空气又向内流动.这样空气在瓶口不停地振动,就发出了声音.空气进出瓶口越快,振动频率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故答案为:小;振动;高.18、略
【分析】试题分析:放大镜的原理是利用物距u<f时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所以考古学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同时要想使观察到的像更大些,应使物距增大些,故要想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稍微远些。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放大镜【解析】【答案】正立放大远19、2.58cm2.5cm0.08cm1mm3cm【分析】【解答】解:长度的测量前要看刻度尺的零刻度是否磨损;此刻度尺从3cm开始量起,木块的长度是5.58cm﹣3.0cm=2.58cm;
那么木块长度的准确值为2.5cm;估计值为0.08cm,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从图中可以看出刻度尺量程为3cm。
故答案为2.58cm;2.5cm;0.08cm;1mm;3cm。
【分析】测量长度前要注意三看(即:零刻线、量程、最小刻度值),它的分度值为1毫米,写出估读值时要注意它的有效性.。20、(1)天平弹簧测力计
(2)6.86
(3)A【分析】【分析】(1)
根据表格所列数据可知需要的测量工具;
(2)
分析数据可得Gm=9.8N/kg
据此计算当质量为0.7kg
时物体的重力;
(3)
由Gm=9.8N/kg
为正比例函数;再结合选项进行判断。
本题考查了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考查了所需的实验器材、实验数据的分析以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解答】
(1)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需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和重力,故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弹簧测力计;
(2)
分析数据可得,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m=9.8N/kg
当物体的质量为0.7kg
时,它受到的重力为:G=m隆脕9.8N/kg=0.7kg隆脕9.8N/kg=6.86N
(3)
由Gm=9.8N/kg
为正比例函数;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图象过坐标原点,故选A图。
故答案为:(1)
天平;弹簧测力计;(2)6.86
(3)A
【解析】(1)
天平弹簧测力计(2)6.86
(3)A
21、凝固熔化减小【分析】【分析】水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冰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水结冰后,在质量不变时,密度变小,导致体积变大。此题关键是理解物态变化的过程以及水结冰后密度变小,体积变大。【解答】豆腐中的水在低温条件下凝固成冰,在质量不变时,密度变小,所以体积变大,再在常温冰吸热又熔化,所以制作冻豆腐的过程经历了凝固和熔化的物态变化;冻豆腐熔化后,在豆腐里留下很多孔隙;与新鲜豆腐相比,冻豆腐的质量不变,体积变大了,由密度公式可知,其密度会减小。故答案为:凝固;熔化;减小。【解析】凝固熔化减小22、略
【分析】【分析】(1)换算关系:1微米=10-6米;
(2)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汽化要吸热;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要加热蒸发,可以升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和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解析】【解答】解:1微米=10-6米.
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而加快了水分的蒸发;
蒸发要从周围物体中吸收热量;从而起到降温的目的.
故答案为:10-6;蒸发;吸收.23、投影仪|放大镜|实|虚【分析】【解答】解: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将“投影仪”成的倒立、放大的实像再次放大,成放大的虚像.故答案为:投影仪;放大镜;实;虚.
【分析】显微镜的原理: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四、判断题(共4题,共20分)24、√【分析】【分析】体温计与一般温度计的不同点是:体温计玻璃泡端有一弯形细管,体温计的水银液体只能向上走,不能因温度下降而自己落回.【解析】【解答】解:实验用温度计测温度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体温计由于下方有一小细弯管,离开人体后温度不会下降,因此,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故答案为:√.25、×【分析】【分析】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任何测量仪器都有自己的量程.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由制作它的弹簧的弹性限度决定的.【解析】【解答】解:弹簧测力计是依据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而这种成正比的关系必须在弹簧的弹性限度范围内才能成立,这个弹性限度就是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超过了这一限度,弹簧的伸长与拉力不再成正比,而且还会损坏弹簧.所以弹簧测力计并不能测量任意大小的力.
故答案为:×.26、×【分析】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是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长度和粗细都相同的铜线和铝线相比,铜的导电能力比铝强,所以铜线的电阻小.
故答案为:×.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是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并且与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要比较不同导体的电阻大小,就要从以上三个因素入手考虑.
本题考查了影响电阻大小因素的应用,知道铜的导电能力比铝强是关键.【解析】×27、×【分析】【分析】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进行判断.【解析】【解答】解: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凸透镜在成缩小像时,对光有会聚作用,在成放大像时,对光也有会聚作用,故题目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五、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12分)28、略
【分析】解:(1)由图知;使发光体“F”;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实验前应将光屏向下调整;
(2)如图;发光体“F”在二倍焦距之外,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3)将发光体“F”从图示位置向右移至A点;靠近凸透镜,像要远离,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右移动;
(4)用另一只与原实验中焦距相同但镜面直径较小的凸透镜;替代原来的凸透镜再次实验,由于凸透镜的面积变小,会聚的光的强度变小,故所成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将会变暗.
故答案为:(1)向下;光屏的中心;(2)缩小;照相机;(3)右;(4)变暗;凸透镜的面积变小;会聚的光的强度变小.
(1)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前;要调整发光体;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应用:照相机;
(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4)用焦距相同;镜面直径较小的凸透镜;发光体发出的光透过凸透镜的光线少,据此分析现象.
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解析】向下;光屏的中心;缩小;照相机;右;变暗;凸透镜的面积变小,会聚的光的强度变小29、略
【分析】【分析】(1)掌握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在猜想时只要不离题意都可以;
(2)根据实验现象;两灯都不亮,则是由于某盏灯断路造成的;
根据电流表接在B;D两点时的现象;判断发生断路的灯泡;
(3)在读取电流表的示数时;要注意其量程和分度值;
(4)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解析】【解答】解:(1)可猜想各处电流都相等或电流由正极到负极电流减小;
(2)灯泡L2断路时,两灯都不发光,将电流表接在B、D两点时,无论开关闭合还是断开,电流表都有示数,并且灯L1发光,因此电路故障为L2断路;
(3)由图乙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所以第二组的数据错误;
(4)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是: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故答案为:(1)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都相等;(2)L2断路;(3)2;(4)处处相等.30、略
【分析】解:为了实验的需要;减小实验的误差,故答案为同一高度,且成像时当光屏上的像直到最清晰为止.
(1)
此时只有a
点处的物距最大;且在焦点之外,成像最小,故答案为a
点;
(2)
此时b
物距最小,且在焦点之外,成像最大,故答案b
点;
(3)
只有在焦点之内;才不会在屏上成像,只有c
点符合,故答案为c
点;
为了减小实验中的误差;必须使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物体放在焦点之外,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但物体放在焦点之内时,就会物体的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会在屏上成像.
本题考查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物距的大小决定着像的性质的不同.【解析】同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度沙子运输合同范本
- 工地施工钢筋班组承包合同
- 游泳馆劳务承包合同常用范本
- 门面租赁合同简易范本
- 销售人员提成合同
- 物业管理的合作与协同
- 外籍人员雇佣合同
- 甲基转移酶SUV39H2促进前列腺癌增殖、侵袭和转移的机制研究
- 家具定制合约三篇
- 考虑两类冲击的退化系统的预防维修策略研究
- 人工智能大模型
- 极简统计学(中文版)
- 2024年资格考试-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 2024年4月自考02382管理信息系统答案及评分参考
- (苏版)初三化学上册:第2单元课题1空气
- 2023年12月广东珠海市轨道交通局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人笔试近6年高频考题难、易错点荟萃答案带详解附后
- 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查房护理课件
- 专题23平抛运动临界问题相遇问题类平抛运和斜抛运动
- 超声科医德医风制度内容
- 高三开学收心班会课件
- 蒸汽换算计算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