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作业技术交底_第1页
安全作业技术交底_第2页
安全作业技术交底_第3页
安全作业技术交底_第4页
安全作业技术交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作业技术交底一、高处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一)、人员要求

1.高处作业人员必须为年满18周岁以上,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

2.高处作业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高处作业的基本技能和安全知识,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3.特种作业人员(如电工、焊工等)应具备相应的特种作业操作证。

4.高处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格检查,确保身体健康,无高血压、心脏病等不宜从事高处作业的疾病。

5.作业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适应高处作业环境。

(二)、作业环境要求

1.高处作业现场应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

2.高处作业现场应保持干净、整洁,防止滑倒、绊倒等事故发生。

3.高处作业现场应保证充足的照明,夜间作业时应使用足够的照明设备。

4.高处作业现场应设置安全通道,确保作业人员通行安全。

5.高处作业现场应配备可靠的防护设施,如防护网、防护栏等。

6.高处作业现场应设置安全监控系统,对作业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高处作业现场应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迅速采取措施,降低事故损失。

(三)、作业要求

1.作业前准备

-进行作业前,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每位作业人员了解作业内容、作业程序、安全措施及应急措施。

-根据作业高度、环境、作业类型等因素,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并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

-检查作业现场,确保安全设施完好,防护措施到位。

2.作业过程要求

-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作业方案和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改变作业方式。

-作业过程中应保持与地面通讯畅通,随时关注地面指挥信号。

-严禁在酒后、疲劳、情绪不稳定等情况下进行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时应使用安全带,并将安全带固定在可靠的位置,确保在发生意外时能够有效防止坠落。

-使用工具和材料应固定牢靠,防止坠落伤人。

-作业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安全设备、工具和防护设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作业结束要求

-作业结束后,应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无遗留物、无安全隐患。

-归还所有作业工具和设备,并对其进行检查、保养。

-对本次作业进行总结,记录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4.特殊作业要求

-对于临边作业、悬空作业等高风险作业,应采取双重保护措施,如设置安全绳、安全网等。

-遇有大风、雨雪等恶劣天气,应暂停高处作业,待天气好转后再恢复作业。

-对于特殊作业环境,如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并配备专业的防护装备。

(四)、安全防护品要求

1.个人防护装备

-安全帽: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有抗冲击、抗穿刺性能,且佩戴舒适、牢靠。

-安全带:应选用全身式安全带,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安全带上的连接器、挂钩等配件应完整、灵活、可靠。

-防护眼镜:用于保护眼睛免受灰尘、碎片、化学物质等伤害。

-防尘口罩:在多尘环境中作业时,应佩戴防尘口罩,以防吸入有害粉尘。

-防噪音耳塞:在噪音较大的环境中,应佩戴防噪音耳塞,保护听力。

-防护手套:根据作业性质选择适合的防护手套,如绝缘手套、耐酸碱手套等。

-防护鞋:应选择防滑、防刺穿、耐酸碱的防护鞋,确保脚部安全。

2.安全防护设施

-安全网:必须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安全网,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防止人员或物品坠落。

-防护栏:应设置在临边、孔洞等危险部位,高度、强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并设有防攀爬装置。

-安全警示标志:在作业现场显著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

-安全监控系统:应配备视频监控系统,对作业现场进行实时监控,确保作业安全。

3.应急防护设备

-急救包:作业现场应配备急救包,内有常用的急救药品和器械,以应对突发状况。

-灭火器:在易燃易爆作业环境中,应配置相应类型的灭火器,并确保作业人员掌握使用方法。

-逃生绳:在紧急情况下,逃生绳可作为紧急逃生设施,应定期检查、维护。

4.防护品检查与维护

-定期对安全防护品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对于损坏、失效的安全防护品应及时更换,不得使用不符合标准的防护品。

-作业人员应正确使用安全防护品,不得私自拆卸、改动防护品的结构和功能。

二、高处作业安全管理

(一)、对作业项目进行危险评估,找出危险源和事故可能发生的原点

1.作业前,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危险评估,识别高处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2.分析作业高度、作业环境、作业方法、作业人员、作业设备等因素,预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分类,包括但不限于物理性危险源、化学性危险源、生物性危险源、心理性危险源等。

4.评估事故可能发生的原点,如临边作业、悬空作业、立体交叉作业等高风险区域。

(二)、制定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技术交底

1.根据危险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预防措施、应急措施和救援措施。

2.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每位作业人员了解并掌握相关安全措施。

3.技术交底内容应包括作业流程、安全操作规程、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方法、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等。

4.对技术交底过程进行记录,由作业人员签字确认,以备查证。

(三)、高处作业容易发生事故的几个重点

1.高处坠落:作业人员未使用安全带或安全带使用不当,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

2.物体打击:作业现场物体未固定牢靠,从高处坠落伤人。

3.触电:电线、电缆未妥善布置,绝缘措施不到位。

4.机械伤害:高处作业设备操作不当,防护装置缺失。

5.高处火灾:作业现场火源管理不善,易燃易爆物品存放不当。

(四)、高处作业防护重点

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掌握安全操作规程。

2.完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网、防护栏、警示标志等。

3.对作业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4.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制止和处罚。

5.制定应急预案,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三、高处作业“十不准”

1.不准无证从事高处作业,作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操作证。

2.不准未经过安全技术交底直接进行作业,作业前必须了解并掌握安全操作规程。

3.不准不佩戴或不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护鞋等。

4.不准在酒后、疲劳、情绪不稳定等状态下进行高处作业。

5.不准私自拆卸、改动安全防护设施和防护装备,确保其完整性和可靠性。

6.不准超载使用梯子、脚手架等作业平台,必须按照规定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