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6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6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6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6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6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5-课时分层作业(十六)(建议用时:35分钟)1.下图是一幅绘制于民国四年的讽刺漫画:带着清朝官帽、象征着帝王的龙,用爪子钳住了象征着新生民国的青年人。该漫画反映出()A.清朝残余势力卷土重来B.立宪制度得到民众支持C.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D.新文化运动发起的必要性D[民国四年是1915年,“带着清朝官帽、象征着帝王的龙……钳住了象征着新生民国的青年人”,这指的是袁世凯为复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文化运动发起势在必定,故选D项;1915年,袁世凯意图复辟帝制,与清朝残余势力卷土重来无关,解除A项;该漫画反映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的潮流,毒害了民国的青年,与立宪制度得到民众支持无关,解除B项;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与材料中民国四年时间不符,解除C项。]2.在1915年的《新青年》杂志上提出的闻名口号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 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D.民主与科学D[在1915年的《新青年》杂志上提出的闻名口号是民主与科学,故选D项。]3.蔡元培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主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这一主见最重要的影响是()A.活跃了思想,使学术兴盛B.对旧势力妥协,致使北大旧势力猖獗C.不利于资本主义思想的传播D.爱护了进步学术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D[蔡元培任北京高校校长时主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爱护了进步学术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4.1918年,胡适在文章中指出:“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建一种国语的文学。……国语没有文学,便没有生命,便没有价值,便不能成立。”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A.根本目的在于彰显文学的价值B.被给予了民族主义的使命C.把斗争矛头直指外国文化侵略D.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B[胡适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是进行思想启蒙,以挽救民族危亡,故A项错误,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把斗争矛头直指中国传统的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故C、D两项错误。]5.1920年,国内的中小学都起先运用白话文语文教材。这作为个例可以反映新文化运动()A.促进了中国的文化转型B.着重批判了封建伦理道德C.使青年学生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D.打倒了传统的权威,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A[运用白话文教材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项举措,说明新文化运动对文化转型及向西方学习有了清晰的相识,并付诸实践,故选A项。]6.陈独秀说:“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当采纳中国的老法子”“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当采纳西洋的新法子”“因为新旧两种法子,似乎水火冰炭,断然不能相容”。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B.促进了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C.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D.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确定确定或否定的倾向D[通过题干信息“因为新旧两种法子,似乎水火冰炭,断然不能相容”可以看出陈独秀认为东西方文化难以兼容,因此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确定确定或否定的倾向,故D项正确。]7.1929年5月4日,国民党上海特殊市执行委员会宣扬部编辑的《五四特刊》认为,五四运动输入的西洋思想“不是陈腐便是过火”。“过火”思想指的是()A.马克思主义 B.自由恋爱观C.实业救国论 D.民主与科学思想A[大革命失败后的国民党,其立场已经右转,因此他们所说的“过火”的思想指的应当是马克思主义。故选A项。]8.以下是1917—1921年《新青年》的主题统计。结合材料及所学学问可以得出的推论是()主题介绍马克思主义西方习俗礼仪国事要闻文章数量(篇)36530A.马克思主义渐渐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C.为《新青年》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D.《新青年》最关切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A[依据表格中文章的数量可知,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数量最多,这表明当时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一股强大的思潮,故A项正确。B、C、D三项中“唯一途径”“都是”“最关切……礼仪”的说法过于确定,不符合当时史实或表中所给信息。]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直到19世纪中叶,我们才起先憬然于“船坚炮利”的“夷之长技”对中国也是不行或缺的东西。到了19世纪末期,才又进一步相识到,在物质层面的后面,也还有社会政治体制的问题。稍后又意识到,不仅有社会政治体制问题,而且还有理论方面的问题,于是,20世纪初就呈现出大量宣扬西方思想理论的潮流。——何兆武、陈启能《西方近代社会思潮史》材料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视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分别写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物质层面”“社会政治体制”“理论方面”的重大事务。(2)材料二中“俄国人的路”指的是什么?“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会选择走这条道路?[解析]第(1)问,抓住材料一中“夷之长技”“政治体制”“西方思想理论”等关键信息回答。第(2)问,“俄国人的路”指的是武装夺取政权的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缘由可从以前各种救国方案失败、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方面回答。[答案](1)物质层面:洋务运动。社会政治体制: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理论:新文化运动。(2)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或武装夺取政权)。此前各种救国方案失败(回答详细史实也可);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0.1977年,余光中在《蔡元培墓前》一诗中写道:“想墓中的臂膀在六十年前/殷勤曾摇过一只摇篮/那婴儿的乳名叫作五四/那婴孩嘹亮的哭声/闹醒两千年沉沉的古国/从鸦片烟的浓雾里醒来。”材料中主要揭示蔡元培()A.参与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在北京发动了五四爱国运动C.为中国近代教化作出重大贡献D.把北大变成思想启蒙的基地D[依据材料中的时间是1917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提出了“兼容并包”的思想,推动了思想解放,故D项正确。]11.陈独秀认为,“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苦痛”,究其缘由在于没有启发“多数国民之自觉”。他把启蒙视为“救国之要道”,发起了()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C.维新变法运动 D.新文化运动D[依据题干信息可知,陈独秀认为在共和国体之下,国人备受专制政治之苦痛,其缘由在于没有启发“多数国民之自觉”,为了思想启蒙他发起了新文化运动,因此答案为D项。其余三项和陈独秀都没有干脆关系,可解除。]12.(2024·全国卷Ⅲ)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陈独秀意在()A.主见国家至上B.批判封建伦理C.反对西方民主D.传播马克思主义B[“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重点不是强调个人之自由,而是强调从思想上打倒封建伦理,故选B项;“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是强调个人权利的重要性,体现了西方的民主思想,也没有上升为马克思主义,所以解除A、C、D三项。]13.《东方杂志》某年2月发表文章说:“一年以来,社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起风起云涌。报章杂志的上面,东也是探讨马克思主义,西也是探讨布尔什维克主义。”在当时,能够佐证这种说法的是()A.《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专号B.《天演论》出版C.《青年杂志》更名为《新青年》D.《变法通议》被广泛传阅A[1919年李大钊为《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探讨专号》,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故A项符合题意。]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黯然失色,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令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终觉悟之最终觉悟。——陈独秀《吾人最终之觉悟》材料二我们今日的环境,真是不幸极了:社会的种种组织,风俗,制度,都是过渡时代、“青黄不接”——新文化未能完全产出,旧道德已宣告破产;使得国内的军政,民政,以及工商百业,都显出一种黯淡凋零的状态,比之欧洲黑暗时代,也差不多。——左立夫《中学毕业生的切身问题》(1)依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人渐趋觉悟的发展阶段。结合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说明“道德伦理革命”出现的缘由。(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学问,指出当时中国道德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缘由。[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对国人觉悟的相识入手,可知国人觉悟经验了“学术”“政治”和“伦理”三个阶段。再结合所学学问回答“背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