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7-第1节流域内协调发展(建议用时:40分钟)流域的开发都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结合流域的详细特征,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据此回答1~2题。1.TVA主要负责田纳西河流域的统一开发和管理。它所确定的流域开发的核心是()A.流域农业因地制宜的开发B.流域的综合开发C.流域生态环境的复原和治理D.防洪、航运、发电、旅游等2.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水质的是()A.建设抽水蓄能电站 B.防治水污染C.爱护水源涵养林 D.改善库区生态环境1.B2.A[第1题,TVA对田纳西河开发的核心思想是结合当地的自然、人文等地理环境,通过梯级开发的方式,对流域内进行综合开发。其包括防洪、航运、发电、旅游、土地利用、工业生产、环境治理等相关方面。第2题,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并不能提高水质;防治水污染可以干脆提高水质;爱护水源涵养林可以增加流域内的水源涵养实力,加强净化并削减污染物的进入;改善库区生态环境能够削减污染物的来源。]依据黄河水情和水利枢纽工程的须要,黄河小浪底于2024年7月3日下午开闸泄洪,进行一年一度的调水调沙。黄河激流从坝上的洞群喷涌而出,形成一条气概磅礴的“巨瀑”,呈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景,也使库区泥沙淤积现象得到改善。据此回答3~5题。3.黄河调沙调水时间选择在此时段,是因为此时()A.黄河流域进入雨季前,降低库容可为防汛做打算B.黄河中游径流含沙量大,有利于冲沙减淤C.下游泥沙淤积量大,能最大量的冲沙减淤D.黄河流域正值汛期,水量较大4.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泥沙来自()A.上游的青藏高原 B.中游的黄土高原C.下游的华北平原 D.全部的支流5.为解决黄河下游地区“水少沙多”问题,下列建议和措施中合理的是()①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②植树造林,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③在中游地区实施自然降水和径流的收集与储集工程④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A.①④ B.②③C.①③ D.②④3.A4.B5.A[第3题,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我国华北和东北区域的正常雨季是在每年的7、8月,小浪底选择在7月初进行调水调沙,主要是为了黄河流域在进入雨季前,降低库容可为防汛工作做打算。第4题,结合所学学问可知,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一带。第5题,“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可以削减黄河的泥沙含量,从而有利于削减下游河段的泥沙含量,可知①正确;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该区域的水土流失比较严峻,“植树造林,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该措施对于削减黄河流域的泥沙含量几乎没有什么作用,可知②错误;“在中游地区实施自然降水和径流的收集与储集工程”该措施会使得下游地区的水量更少,可知③错误;“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利于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安排与运用,可以缓解下游地区水量比较少的问题,可知④正确。]读黄土高原局部地区等高线图(单位:米),完成6~7题。6.图示地区整治的重点是()A.治理水土流失 B.治理盐碱地C.治理沙尘暴 D.治理水污染7.“筑起一条坝,活了一条沟”指的是“小流域综合治理”,图中a、b、c、d四地适合建淤地坝进行治理的是()A.a地 B.b地C.c地 D.d地6.A7.A[第6题,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第7题,图中a、b、c、d四地中,a地沟谷较长,可以在此建淤地坝,拦蓄泥沙。]河段的冲淤量是输入沙量和输出沙量的差值。某学者以宁夏黄河下河沿至石嘴山河段为探讨对象,定量探讨了近几十年来黄河宁夏河段不同时期、不同河段的河道冲淤状况及改变趋势。下面图甲为该学者探讨区域位置图,图乙为黄河干流宁夏段年均冲淤量改变统计图。据此完成8~10题。图甲图乙8.推断黄河干流宁夏段冲淤量达到最大的时间大致在()A.1951年 B.1985年C.2005年 D.2011年9.1969~1985年黄河干流宁夏段()A.整个河段为冲刷状态B.青石河段由淤积变为微冲C.青石河段沉积作用增加D.下青河段侵蚀作用增加10.1986~2005年黄河干流宁夏段冲淤量改变的根本缘由是()A.河沙采集量增加 B.水利枢纽建设C.上游植树造林 D.河流补给削减8.C9.B10.B[第8题,读乙图,全河段1951~1968年、1969~1985年冲淤量是正数,代表冲淤量是增加的,1986~2005年全河段冲淤量接近零增长,2006~2011年全河段冲淤量是负增长,因此黄河干流宁夏冲淤量达到最大的时间大致在2005年。第9题,据乙图分析,1969~1985年全河段的冲淤量约为0.12亿吨,代表输入沙量大于输出沙量,整个河段为沉积状态;青石河段1951~1968年冲淤量约为0.12亿吨,输入沙量大于输出沙量,为沉积状态,1969~1985年的冲淤量约为-0.10亿吨,表示青石河段此时段为冲刷状态,因此1969~1985年黄河干流宁夏段青石河段由淤积变为微冲,沉积作用减弱;下青河段1951~1968年冲淤量约为0.06亿吨,1969~1985年的冲淤量约为0.21亿吨,表示青石河段此时段沉积作用增加。第10题,下河沿—石嘴山河段依次有沙坡头、青铜峡水库,1967年青铜峡水库投入运营,拦水拦沙,导致下青河段(下河沿—青铜峡水库河段)1969~1986年泥沙增加,冲淤量大增,而青石河段(青铜峡水库—石嘴山河段)来沙量削减,冲淤量大幅度削减。2004年沙坡头水利枢纽投入运营,使得下青河段冲淤量增加,整个河段冲淤量大幅度削减。因此冲淤量改变的根本缘由是水利枢纽建设。]11.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水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区域水资源占全国的比重(%)人口占全国的比重(%)耕地占全国的比重(%)外流区长江及其以南地区80.453.535.2长江以北地区14.744.559.2内流区4.925.6材料二黄河流域不同河段地表水耗损量改变图。材料三黄河流域的用水量结构。比重农业浇灌91%工业及城镇生活7%农业人畜用水1%(1)由材料一可知我国外流区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是:长江及其以南地区____________,长江以北地区____________,这反映了自然资源空间分布__________的特点。(2)我国水资源最短缺的地区是____________。为缓解水资源短缺可实行的措施有: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3)依据材料二分析,1956~1996年黄河上游地表水耗损量总体改变趋势是________,1966~1996年________河段地表水耗损量改变最显著。(4)分析材料三可知,降低黄河流域地表水耗损量的最有效途径是________。[解析]第(1)题,由材料一可知,我国外流区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是不均衡。主要是因为我国降水自东南向西北削减,北方多平原、南方多低山丘陵,导致水热搭配不合理。第(2)题,我国水资源最短缺的地区是华北地区(黄淮海地区)。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措施是南水北调,但必需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强化节水意识,在节水、治污的前提下调水(节水比调水更重要)。还可以实行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建水库调整季节安排、进行海水淡化、人工增雨;重视改进农业浇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加强宣扬教化,提高节水意识等。第(3)题,依据材料二分析,1956~1996年黄河上游地表水耗损量总体改变趋势是波动上升,1966~1996年下游地表水耗损量波动最大,改变最显著。第(4)题,结合材料,黄河流域的用水量结构是:农业浇灌占91%,故治理措施应从削减农业生产耗水量分析,最有效途径是限制农业耗水,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发展节水型农业。[答案](1)水资源多,耕地少水资源少,耕地多不均衡(2)华北地区(黄淮海地区)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人工增雨/重视改进农业浇灌技术/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加强宣扬教化,提高节水意识等。(3)波动上升(上升)下游(4)限制农业耗水,发展节水型农业。某河多流经平原地区,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其水运量占全国水运量的70%。该河以修筑大型水利枢纽、进行梯级开发为重点进行全流域综合开发治理,实现了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下图为该河流域综合开发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12.对图中数字的解读合理的是()A.①表示梯级开发 B.②表示发电C.③表示航运 D.④表示浇灌和供水13.综合开发对该流域造成的影响可能是()A.梯级开发不会对鱼群产卵产生影响B.梯级开发不会沉没耕地C.梯级开发会促进当地工业发展D.梯级开发会避开当地产生环境污染12.D13.C[第12题,由题图可知,①受清理水道、开凿运输河影响,应为航运;②能为不同领域供应支持,应为梯级开发;③能供应能源,应为发电;④为农业发展、工业和生活供应用水,应为浇灌、供水。第13题,河流梯级开发须要修建水利工程,会影响鱼类洄游产卵;梯级开发的廉价水电会带动动力导向型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利工程建设会不行避开地产生肯定的污染和沉没耕地。]澜沧江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流经青海、西藏和云南三省区。据此回答14~15题。14.下列关于澜沧江流域开发治理措施的叙述,可行的是()A.大力进行河流梯级开发,发展内河航运B.以开发水电为核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C.加强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D.开发当地资源,大力发展高耗能工业15.下列关于澜沧江流域开发对下游地区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污染加剧,流域生态环境破坏B.河流水位降低,浇灌水源受到影响C.泥沙淤积削减,河口三角洲面积缩小D.水沙改变与季节无关14.C15.A[第14题,澜沧江落差大,不适合发展内河航运,A项错误;澜沧江流域的开发治理应以合理利用水资源、爱护流域生态环境为核心,B项错误;加强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有利于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爱护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C项正确;大力发展高耗能工业不利于区域环境治理,简单造成资源奢侈与生态环境破坏,D项错误。第15题,流域开发必定会修建众多梯级电站,工程建设、发电等都可能会对下游地区造成水污染,破坏流域生态环境。]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具有形式多样、地表受侵蚀时间集中的特点,主要侵蚀力包括流水侵蚀、风力侵蚀等。淤地坝,是指在水土流失区各级沟道内修建的以滞洪拦泥、淤地造田为目的的水土保持工程。它是黄土高原地区人民在长期水土保持实践中独创的治理水土流失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工程措施。陕北小流域典型治理措施剖面示意图淤地坝不同时期的改变图(1)从气候因素角度,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为什么具有侵蚀时间相对集中的特点。(2)说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资源损失。(3)简述沟道中修建多座淤地坝所起的作用。(4)分析黄土高原开展的防护林、经济林、人工草地建设产生的生态效益。[解析]第(1)题,从材料信息入手,考虑风力和流水的侵蚀作用。黄土高原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此时流水侵蚀严峻;冬季受西北风影响以风蚀为主。第(2)题,资源损失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水土流失造成的资源损失主要是水资源、土地资源的损失及由水土资源损失造成的进一步损失。第(3)题,通过淤地坝拦水拦泥沙,拦水有利于蓄积更多水分,增加水资源;拦泥沙有利于削减下游河道含沙量,从而减轻洪涝灾难,也可以增加当地防洪抗旱实力;从图中可以看出淤地坝后期淤泥处变成了耕地,说明可以增加耕地面积;坝顶平坦,利于车辆通行。第(4)题,植被(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整气候、净化空气等生态效益,应从这些角度思索、组织答案。[答案](1)缘由: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一年中的土壤侵蚀常由几次大暴雨造成;冬春季北方冷空气南下,风力强劲,土壤遭风蚀。(2)损失:大量泥沙淤积于干流的水电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体育赛事官方赛事组织与管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时尚配饰商标转让合同3篇
- 2025版木材加工厂租赁合同编制指南详解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口腔医院临床路径管理与优化承包合同3篇
- 2025年度木门品牌授权与销售合同
-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考题猜想】(解析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沪教版全国)
- 课题申报参考:面向智能网联混行交通路网的车道布局优化研究
- 2025年度农家乐美食品牌授权与维权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版金融科技内部股东全部股权转让与业务布局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木方板材出口企业贸易融资合同样本3篇
- 初级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 《带一本书去读研:研究生关键学术技能快速入门》笔记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举一反三专题17.6勾股定理章末八大题型总结(培优篇)(学生版+解析)
- 2024届上海高考语文课内古诗文背诵默写篇目(精校版)
- DL-T5024-2020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 2024年度-美团新骑手入门培训
- 初中数学要背诵记忆知识点(概念+公式)
- 驾照体检表完整版本
-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及风险评估
- 农村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研究的中期报告
- 20100927-宣化上人《愣严咒句偈疏解》(简体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