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科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苏科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苏科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苏科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苏科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苏科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按下列方法配制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是()A.称取5.0g氯化钾,溶解在95mL水中,充分搅拌B.称取5.0g氢氧化钙,倒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C.量取5.0mL浓盐酸,倒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D.称取5.0g碳酸钙,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2、能够抑制植物生长发育的植物激素是()A.赤霉素B.细胞分裂素C.脱落酸D.乙烯3、洁净的空气可以看成是一种气态的溶液,但是近年来北方不少地区多次受到沙尘暴袭击,天空中尘土飞扬,这时空气可以看成是()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纯净物4、三峡蓄水工程正式启动后,三峡电站的年发电量最终达到相当于燃烧3000万吨煤产生的电量。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①温室效应②白色污染③二氧化硫的排放量④烟尘的排放量()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5、一根铜导线的电阻为R,要使电路中的电阻变为4R,以下方法可行的是()A.将铜导线对折起来,接在电路中B.将铜导线用拉丝机拉长至原来2倍C.将同样长,同样粗的铝导线代替铜导线接在电路中D.将两根相同的铜导线连起来6、在2Cu(NO3)22CuO+O2↑+4X↑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A.H2B.NO2C.CO2D.CO7、卫星云图上云层用表示()A.白色B.蓝色C.绿色D.红色8、人的上臂以肩关节为枢纽,可做旋转,环转等各种动作.这说明关节在运动中起着()A.动力作用B.杠杆作用C.支点作用D.固定作用9、同学们在学习“生活用电”知识的过程中,进行了讨论交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B.有金属外壳的电器要用三孔插座C.电器设备失火,应迅速用水灭火D.发现有人触电,不能用手直接拉动触电的人体,应该先切断电源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0、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____发生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因而使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物质的分子____了变化,生成了其他的新分子。11、安全;规范的操作是化学实验的基本保障.回答下列问题:

(1)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要检验它们的____.

(2)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燃烧,立即用湿抹布盖灭,这是利用了灭火原理中的降低温度和____.

(3)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为了防止污染空气,可在集气瓶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吸收有毒的SO2,其反应的生成物是Na2SO3和H2O,这一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1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电阻R1=20Ω,R2=10Ω.当开关S1闭合,S2、S3断开时,R1两端的电压为U1,R2两端的电压为U2,电流表的示数为0.1A,则电源电压为____V,U1:U2=____;当开关S1、S2、S3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5A,R3=____Ω.

1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R2,开关闭合后,电压表V的示数为8V.通过R1、R2的电流之比是____,电压表V1的示数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V.

14、小明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根据实验的数据绘出了I﹣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当导体的电阻为____Ω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2A;当电流分别为0.25A和0.5A时,接入电路的导体的电阻之比为____;实验过程中,小明控制导体两端的电压为____V.

15、____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是:____有一定的熔点,而____没有一定的熔点,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____的。16、如甲乙两图所示,能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图____。发电机是根据____现象制成的。如图丙所示,在电磁铁正上方用弹簧挂着条形磁铁,当开关S闭合后,在滑片P由b端向a端滑动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是小灯泡亮度____(选填“增强”或“减弱”),弹簧长度____(选填“变长”或“缩短”)。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7、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18、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19、把萌发的种子放在保温瓶中几小时后,保温瓶中的温度较原来降低了20、柳树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柳树从水中吸收氧气,把氧气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21、为了充分利用阳光,每块土地种植的农作物越多越好。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3题,共21分)22、如图,晓宇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过程中,小车从斜面顶端A处运动到木板C处停下来。请画出小车运动到B处时所受的各个力的示意图。23、闭合开关S后,电磁铁A和永磁体B间的磁场分布如图,请标出永磁体B的,S极和画出通电螺线管的绕线方法。24、如图所示为小黄家客厅的实物电路图。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三孔插座和带有开关的电灯分别正确地接入电路中。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1题,共7分)25、通电螺线管与磁体A相互吸引.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磁体A的S极和磁感线的方向.

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2题,共8分)26、我们常见到彩色电视机说明书上标明忌与磁体靠近,为什么?27、有一个实心圆柱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重时,测力计的读数为10N;,当把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读数为4N。求:①物体的体积;

②把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投入水中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A【分析】【分析】本题应从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和物质的溶解性等多方面考虑.

A;氯化钾溶解于水根据数据计算可确定;

B;熟石灰微溶于水;

C;5.0mL浓盐酸是溶液的体积;

D;碳酸钙不溶于水;充分考虑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和物质的溶解性;才能准确把握此题,得出一个正确的结果。

【解答】解:A;氯化钾能溶解于水;5.0g氯化钾,溶解在95mL.水中计算溶质质量分数为5g÷(5g+95g)=5%,故A正确;

B;熟石灰微溶于水;故B错误;

C;5.0mL浓盐酸是溶液的体积不能得出溶质氯化氢的质量;故不能求得溶质质量分数,故C错误;

D;碳酸钙不溶于水;得不到溶液,故D错误;

故选:A.2、C【分析】【分析】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促进果实发育;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植物茎伸长;打破块茎和种子的休眠,促进发芽;细胞分裂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防止叶子衰老;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的成熟;脱落酸能促进芽和种子休眠,是一种生长抑制剂.【解答】解:能够抑制植物生长发育的植物激素是:脱落酸,C正确.

故选:C.3、B【分析】【分析】根据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定义分析:悬浊液是难溶性固体与液体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乳浊液是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而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溶液是可溶性固体和液体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解答】天空中尘土飞扬时是固体分散在气体中现成的混合物,灰尘最终会落地与空气分开。故答案选:B4、C【分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烟尘,据此解答。

【解答】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烟尘;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温室效应、二氧化硫的排放和烟尘的排放,白色污染是塑料的污染,观察选项,故选C。

故答案为:C5、B【分析】【解答】A;将铜导线对折起来;导体的长度变小,横截面积变大,则电阻变小,不符合题意;

B;将铜导线用拉丝机拉长至原来2倍;由于铜导线的体积不变,长度变为原来的2倍,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所以电阻变为原来的4倍,故符合题意;

C;铝的电阻率不是铜的2倍;所以这种操作是不符合题意的;

D;将两根相同的铜导线连起来;此时只有长度变为原来的2倍,故电阻会变成原来的2倍,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1)掌握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温度对电阻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忽略不计;(2)若材料相同,导体越长、横截面积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6、B【分析】【解答】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NO3)22CuO+O2↑+4X↑,反应前铜、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4、1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铜、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0、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4X分子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8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O2.

故选:B.

【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7、A【分析】【分析】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在卫星云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含义,我们最关注的是白色的位置,因为它表示云雨区.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看卫星云图的能力.只有了解卫星云图上各种颜色的含义,才能看懂卫星云图.

【解答】解:卫星卫星云图中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云雨区.

故选:A.8、C【分析】【分析】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解答】解: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故选C9、C【分析】【分析】(1)家庭电路电压是220V;(2)为了防止人发生触电事故;所以有金属外壳的电器要用三孔插座;(3)水是导体,电器设备失火,应迅速切断电源后用水灭火;(4)发现有人触电,不能用手直接拉动触电的人体,应该先切断电源;

【解答】解:A;据课本知识可知;家庭电路电压是220V,故A正确;

B;为了防止人发生触电事故;所以有金属外壳的电器要用三孔插座,故B正确;

C;水是导体;电器设备失火,应迅速切断电源后用水灭火,故C错误;

D;据安全用电可知;发现有人触电,不能用手直接拉动触电的人体,应该先切断电源,故D正确;

故选C.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0、没有发生【分析】【分析】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变,改变的是分子间的间隔大小。物质由固体变成液体;气体时分子间间隔增大,物质由气体变成液体、固体时分子间间隔减小。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反应物的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通过重新结合形成新的物质的分子,即生成物的分子。

【解答】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间隔的变化;而使物质的存在状态发生改变。如由固体到液体再到气体时,分子间间隔逐渐增大,固体物质的分子间间隔最小,而气体物质的分子间间隔则无限大。因此,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并没有发生改变,改变的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反应物的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破裂成原子,然后原子进行重新组合形成不同于反应物分子的新分子。在此过程中,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数目都不改变,由于原子重新结合,而使反应前后的分子发生了改变。

故答案为:没有发生11、纯度隔绝氧气2NaOH+SO2=Na2SO3+H2O【分析】【解答】(1)因为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要检验它们的纯度;

(2)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燃烧,立即用湿抹布盖灭,这是利用了灭火原理中的降低温度和隔绝氧气;

(3)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

故填:纯度;隔绝氧气;2NaOH+SO2=Na2SO3+H2O.

【分析】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

灭火的方法有:移走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2、32:130【分析】【解答】解:(1)当开关S1闭合,S2、S3断开时,R1与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由I=可得,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U1=IR1=0.1A×20Ω=2V,U2=IR2=0.1A×10Ω=1V;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电源的电压:

U=U1+U2=2V+1V=3V;

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

U1:U2=2V:1V=2:1;

(2)当开关S1、S2、S3都闭合时,R1与R3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则电路中的总电阻:

R===12Ω;

因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

所以,=+即=+

解得:R3=30Ω.

故答案为:3;2:1;30.

【分析】(1)当开关S1闭合,S2、S3断开时,R1与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1、R2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电源的电压,进一步求出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

(2)当开关S1、S2、S3都闭合时,R1与R3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利用电阻的并联求出R3的阻值.13、1:1小于【分析】【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V测电源的电压,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通过R1、R2的电流之比为1:1;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I==

则电压表V1的示数:

UV1=IR1=R1=×8V=×8V<×8V=4V.

故答案为:1:1;小于.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V测电源的电压,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两电阻的电流关系,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表示出电路中的电流,再根据欧姆定律结合两电阻的阻值关系得出它们两端的电压关系.14、102:1____【分析】【解答】解:(1)根据实验的数据绘出了I﹣图象,可知当电流为0.2A时,对应的=0.1;则电阻为R=10Ω;

(2)因为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故当电流分别为I1=0.25A和I2=0.5A时,接入电路的导体的电阻之比R1:R2=I2:I1=0.5A:0.25A=2:1;

(3)根据I=0.2A,R=10Ω,由I=可得电源电压为U=IR=0.2A×10Ω=2V.

故答案为:10;2:1;2.

【分析】(1)分析图象找出对应点的数值求出电阻;

(2)根据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求出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之比;

(3)利用I﹣图象,结合欧姆定律求出电压15、固体|晶体|非晶体|相等【分析】【分析】根据固体的分类;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解题.本题要求学生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是一道基础题.【解答】解: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故答案为:固体;晶体;非晶体;相等.16、乙|电磁感应|增强|变长【分析】【分析】(1)电动机是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制成的,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2)根据滑动变阻器的变化,可判断电流大小的变化,知道电流越大,螺线管的磁性越强.先根据电流的方向,利用安培定则可判断螺线管的极性,再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判断与条形磁体的作用力,进而判断弹簧长度的变化.本题考查了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原理,同时还将通电螺线管的判断、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电路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有机的结合,难度虽然不大,但环环相扣,应细心作答,才不会颠倒出错.【解答】解:(1)电动机是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制成的,电路中有电源,故应为图乙;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电路中无电源,为图甲;(2)读图可知,当滑片P从b端到a端滑动过程中;变阻器的阻值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因此,电磁铁的磁性变强;电流从螺线管的下端流入,上端流出,右手握住螺线管,使四指指向电流方向,则螺线管的上端为N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条形磁铁与电磁铁的相互作用为吸引,当电磁铁的磁性变强时,吸引力变大,则弹簧长度变长.

故答案为:乙;电磁感应;增强;变长.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7、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水果存久了,水果进行长时间的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导致重量会减轻。因此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上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呼吸作用反应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18、A【分析】【解答】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让根部能够得到更多的氧气,促进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19、B【分析】【解答】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同时一部分能量是以热的形式散失,所以瓶内的温度会升。故此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线粒体中进行的。20、B【分析】【解答】土的重量只减少了很少一部分;说明植物的生活还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但量很少;只浇灌纯净的水5年后,被柳树吸收后大部分(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一部分作为了光合作用的原料。而柳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氧气是用来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的,会使重量减轻;而柳树苗能不断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积累在柳树的体内,是柳树增重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21、B【分析】【解答】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种植农作物时;如果过稀,使阳光照到地面,造成浪费,会减产;如果过密,植物叶片互相遮挡,不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也会减产。因此种植农作物时应合理密植不是越密越好。

【分析】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一般以每亩株数(或穴数)表示。株距;行距要多少才算合理,必须根据自然条件、作物的种类、品种特性、以及耕作施肥和其他栽培技术水平而定。

故答案为:错误。四、作图题(共3题,共21分)22、【分析】【分析】先判断小车在B处受到哪些力的作用;然后根据力的示意图做出解答,需要注意的是相等的力,线段的长度必须相等.此题考查的是力的示意图,需要注意的是:在同一个图中,线段的长度表示了力的大小.【解答】解:小车受到了竖直方向上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小车在竖直方向上保持静止,说明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平衡力的大小是相等的;

小车还受到了地面施加的摩擦阻力.

故答图如下:

23、【分析】【分析】首先根据磁感线的方向判断出电磁铁B和永磁体A的极性;然后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流的方向,从而画出绕线方向.安培定则不但可以判断出螺线管的磁极,也能根据磁极判断出电流方向或绕圈的绕向,即电流方向;线圈的绕向及N极方向,知道其中两个便可求出另外一个.【解答】解: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发出最后回到S极,所以永磁体B的左端为S极,电磁铁A的右端是N极;

根据安培定则,伸出右手使右手大拇指指向电磁铁的N极,四指弯曲所指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即电流从电磁铁A的左端流入,绕线方法如图.24、【分析】【分析】对于电灯接线的基本要求是:“火线零线并排走;零线直接进灯口,火线接在开关上,通过开关进灯头”.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解答】解:首先辨别上面三根线地线;火线、零线.

灯泡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