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牛津译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牛津译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牛津译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牛津译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牛津译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牛津译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题文】如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是:e→d→a→b→cB.缩手反射是简单反射C.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D.若b处受损,其他部分正常,则有感觉,但不能缩手2、下列植物具有种子的一组是()A.石松、水绵B.地钱、苔藓C.银杏、水杉D.裸蕨、肾蕨3、关于用鼻呼吸而不用口腔呼吸的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鼻腔的入口处丛生鼻毛,能阻挡灰尘B.鼻腔的鼻黏膜能够分泌黏液,粘住灰尘和细菌C.鼻黏膜内分布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D.鼻毛可以减慢吸入空气的速度4、下列动物在形态结构上与人类最相似的是()A.大熊猫B.大猩猩C.猕猴D.马5、下列物质中,全部都是有机物的一组是()A.糖类脂类蛋白质B.水无机盐核酸C.糖类氧气蛋白质D.二氧化碳无机盐蛋白质6、下列各项中;属于条件反射(复杂反射)的是()

A.听说酸梅时分泌唾液。

B.无意间眨眼。

C.膝跳反射。

D.手触到火缩回。

7、关于植物呼吸场所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叶B.在根C.在茎D.所有活着的部位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人体的基本组织有____、____、____和____.9、____腺体中既有外分泌腺,又有内分泌腺;____激素在幼年时分泌过多,易患上巨人症。10、(3分)葵花离不开太阳,说明生物依赖环境:沙漠中的骆驼刺根扎得很深,说明生物___________环境:蚯蚓生活的地方土壤比较疏松,说明生物还能___________环境。总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___________的整体。11、【题文】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生存权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地加入环境保护的行列。作为一个中学生,你的环保行动是____、____。12、【题文】小肠内的皱襞和绒毛大大增加了内表面积,并且也有利于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3、胆汁是由胆囊分泌的。()14、茎中的导管是运输水分的管道,导管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______(判断对错)15、我们现在使用的煤来自于古代的蕨类植物.______(判断对错)16、受精卵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就好比一粒种子落在了土壤中______.(判断对错)17、人类从外界吸入新鲜空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18、两条狗争夺一块骨头属于繁殖行为。19、“蚁穴溃堤”揭示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4题,共24分)20、观察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内填数字,______上填文字)

(1)如图一所示;呼吸系统由[______]和[______]组成.

(2)痰在[______]和5处形成.

(3)细菌或病毒经8到达6导致的炎症叫做______.

(4)当该人呼气时;呼出的气体中氧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明显增多,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血液与______间进行了气体交换.

(5)当气体从外界进入肺泡时;图一中的[7]______处于收缩状态,这时[6]的状态是______(填“扩张”或“回缩”).

(6)如图二所示;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______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7)11代表的气体是______,血液从9端流到10端,其成分变化是[12]______这种气体含量增加.21、连线题。受精卵果皮子房果实胚珠胚子房壁种子藻类植物有类似茎、叶分化有假根苔藓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被子植物有根、茎、叶和种子,种子裸露裸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22、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和某植物细胞;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是______对细胞起保护和______作用。

(2)若甲取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辛辣物质存在于[______]中。

(3)若甲取自植物的绿色部分;则细胞中有绿色的______。

(4)在普通显微镜下不易看清的结构②是______。

(5)乙细胞分裂时;最先分裂的是[______],最后是______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分裂后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的______是一样的。

(6)甲与乙相比较,主要区别是乙没有:______、______、______。23、如图表示食物通过人体消化道时;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化学性消化的程度,字母代表组成消化道的各器官及排列顺序,纵轴代表剩余营养物质的程度。请根据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乙曲线表示______的消化过程。

(2)丙曲线表示的______(营养成分)最终被分解为______;其参与消化分解的器官是______。

(3)甲曲线表示的营养成分是______;需要经肝脏分泌的______乳化后才能被消化。

(4)食物在图中的______(填字母)处;最终都分解成能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5)通过消化曲线分析可知,人体内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______,主要原因是因为在此结构中能够分泌多种消化液共同参与消化。评卷人得分五、连线题(共1题,共7分)24、连器官所属的系统肝泌尿系统肾神经系统垂体消化系统脊髓内分沁系统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4题,共16分)25、(每空2分,共8分)黄河大口米由于光照充足、生长期长、加上使用黄河水灌溉,形成了独特的品质­——晶莹透亮、粘度适中、甘醇清香、营养丰富,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无公害食品”。请分析回答:(1)东营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生长期长、黄河水中的泥沙含有多种化学元素,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可见,影响水稻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请据此写出稻田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为餐桌上的主食,大米的营养主要储存在水稻种植中的______________中;完整的大米籽粒在结构层次属于_______________。26、(12分)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对光结束时,从目镜中应该看到的是_________视野。(2)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_____,以免压破玻片。(3)如果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P”,透明纸上写的应该是“_________”。(4)使用显微镜时,要把视野中的物像“P”从图甲所示状态转化为图乙所示状态,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A.先将玻片标本往右上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B.先将玻片标本往左下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C.先将玻片标本往右上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D.先将玻片标本往左下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5)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在镜下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6)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物,移动装片污物不动,转换物镜污物仍不动,说明污物在上。27、简答题(共5分)“牛喜欢吃三叶草;三叶草要靠土蜂传粉;田鼠吃土蜂的蜜和幼虫,捣毁土蜂的巢;猫捕食田鼠,因此养牛的农民爱养猫。”这是达尔文描述的生物之间的关系。(1)请用图解表示上述生物之间的关系。(2)假如猫少了,对三叶草有什么影响?28、【题文】右图是根尖的结构图;填写有关根尖结构和功能的内容。

(1)图中的________区,此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在此区内部的一些细胞开始分化形成_________。

(2)图中的_________区,它们有很强的_________,属于_________组织。这个结构与木本茎中的____功能相似。

(3)图中的4细胞具有___________功能。

(4)植物根的长度能够不断增加,就是因为_________的缘故。(填标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此反射为缩手反射,完成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为手上的感受器、手臂上的传入神经、脊髓的缩手反射中枢、手臂上的传出神经、手臂上相关的肌肉(效应器),其神经传导方向是:e→d→a→b→c。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是一种简单反射,选项A、B是正确的,选项C是不正确的;若b处受损;其他部分正常,脊髓发出的神经冲动无法传到效应器,所以该反射不会发生,即不能缩手,但是脊髓的神经冲动能够沿着上行传导束传递给大脑,所以大脑的痛觉中枢会产生痛的感觉。选项D正确。故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

考点: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反射和反射弧。依据缩手反射的原理分析作答。【解析】【答案】C2、C【分析】【解答】解:A;石松属于裸子植物;水绵属于藻类植物,A错误;B、地钱、苔藓都属于苔藓植物,B错误;C、银杏、水杉都属于裸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C正确;D、裸蕨和肾蕨属于蕨类植物,D错误.故选:C

【分析】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它们都不能产生种子;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结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3、D【分析】【分析】此题考查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鼻腔是呼吸道的组成部分,回答此题的关键是熟悉呼吸道中鼻的功能。【解答】鼻腔是呼吸道的组成部分。

A.鼻腔中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故此选项正确;

B.鼻腔中的鼻粘膜能够分泌黏液;黏液可以粘住灰尘,对空气又清洁作用,故此选项正确;

C.鼻黏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鼻粘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故此选项正确;

D.鼻毛可以阻挡灰尘;不能减慢吸入空气的速度,故D不正确。

故选D。【解析】D4、B【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类人猿的种类。【解答】和人类最相似的是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公布,大猩猩与人类的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0%以上,这个研究成果就可以直接说明人类和大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生物体内细胞色素有差异的氨基酸数差异越大其亲缘关系越远,相反亲缘关系就越近。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解析】B5、A【分析】试题分析:细胞中的物质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包括:糖类脂类蛋白质等,无机物包括:二氧化碳、水、无机盐、氧气等。所以选A。考点:细胞中的物质组成。【解析】【答案】A6、A【分析】

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一生下来就有的先天性的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它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条件反射的建立,可以使机体更好的适应变化的环境.人类除了能对具体的信号发生反应以外,还能对由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文字发生反应.能够对语言、文字的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是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最突出的特征,动物则没有这种能力.

A;听说酸梅时分泌唾液是语言、文字发生反应.能够对语言、文字的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是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最突出的特征,属于条件反射.故符合题意.

B;无意间眨眼是一生下来就有的先天性的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故不符合题意.

C;膝跳反射是一生下来就有的先天性的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故不符合题意.

D;手触到火缩回是一生下来就有的先天性的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的是反射的类型;首先明确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7、D【分析】【分析】生物只要是活的;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都能进行呼吸作用,所以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所以植物只要是活着的部位都进行呼吸作用。

【点评】此题是基础知识题,熟记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神经组织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分析】【解答】解:人体的主要组织有神经组织;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等;各具有不同的功能,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功能,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神经组织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结缔组织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等功能.其中血液属于结缔组织.

故答案为:神经组织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

【分析】人体的主要组织有神经组织、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等,各具有不同的功能.9、胰腺生长激素【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体分泌腺和生长激素的作用。解题的关键是熟记相关知识点。【解答】胰腺包括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胰腺的外分泌部能够分泌胰液,胰液是一种消化液,胰腺的内分泌部胰岛能够分泌胰岛素,胰岛素主要调节糖的代谢,因此胰腺既有外分泌腺又有内分泌腺;生长激素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患上巨人症,分泌不足易患侏儒症。【解析】胰腺生长激素10、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和环境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环境影响生物,但是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改变环境;生物都生活在非常复杂的环境中,时刻受到环境中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换句话说,自然界中的每种生物对环境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否则早就被环境淘汰了;不同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是不同的,绿色植物一般都有较大的叶片,用来进行光合作用,并且能通过蒸腾作用促进根系吸水和植物体散热,生活在沙漠地区的仙人掌就不同了,它们的叶变成刺,这样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沙漠中的骆驼刺根扎得很深,是生物对沙漠缺水的适应,因此生物适应环境具有普遍性;同时生物本就属于环境,既受到环境的制约,又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环境的变化,如蚯蚓生活的地方土壤比较疏松,因此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考点:生物和环境的关系。【解析】【答案】适应影响统一11、略

【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物圈的意义。可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分析。由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最主要的就是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中最突出的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能源的使用以及汽车尾气的排放等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等是主要的水污染源,这些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的生活和生存。环境保护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生存权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地加入环境保护的行列,如不随手扔垃圾、垃圾分类,少用塑料袋、节约用水、少用含磷洗化用品、骑自行车等。【解析】【答案】电池回收、垃圾分类、节约水电、少乘汽车、不乱扔垃圾、环保宣传等(2个答案合理即可)12、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小肠细长;有许多环形邹壁,小肠绒毛和小肠微绒毛,增加了消化食物的面积,同时小肠绒毛壁;毛细淋巴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所以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小肠的结构特点。【解析】【答案】对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3、×【分析】【解答】消化系统内的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脏和胰腺;其中唾液腺分泌唾液;肝脏分泌胆汁,胆汁暂时储存在胆囊内;胰腺分泌胰液。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14、×【分析】解: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不需要能量.

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因此导管变成了上下中空的管道,就像我们在生活中见到的水管,水可以在里面自由流动.不但茎的内部有导管,根和叶里面也有导管,它们是相互连通的.植物体就是靠根;茎、叶的导管把水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此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并被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导管的位置及功能的知识.本知识结合茎的结构图及各部分功能进行分析.

分清两种管道--导管与筛管,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及功能.【解析】×15、√【分析】解:在距今2亿年以前;地球上曾经茂盛的生长着高达数十米的蕨类植物,它们构成了大片大片的森林,后来,这些蕨类植物灭绝了,它们的遗体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炭.

故答案为:√

现在使用的煤来自于古代的蕨类植物.

掌握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是关键.【解析】√16、×【分析】解:男性睾丸产生的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巢产生的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输卵管.受精卵一经形成,就开始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缓慢移入到子宫中.最终胚泡植入子宫内膜,就好比一粒种子落到了土壤中,这是怀孕.

故答案为:×

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处相遇并结合形成受精卵;随后受精卵开始发育成最初的胚胎.

胚胎的发育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是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只要同学们能够熟记胚胎的发育过程,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解析】×17、×【分析】试题分析: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它是生物体在细胞内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产生能量的化学过程,是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具有一项生命活动.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来自生物体内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生物体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为生物提供了生命所需要的能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人体从外界吸入新鲜空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叫做应叫做呼吸运动.考点:呼吸作用的概念【解析】【答案】错18、×【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两只狗为争夺一块骨头而发生争斗,是同种动物为了争夺食物而发生的攻击行为,故题干的叙述是错误的。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的攻击行为。【解析】【答案】错19、√【分析】蚂蚁筑的蚁穴,破坏了大坝,说明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解析】【答案】√四、简答题(共4题,共24分)20、;呼吸道;肺;4;肺炎;组织细胞;膈肌;扩张;一;二氧化碳;氧气【分析】解:(1)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8呼吸道和6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1鼻腔;4咽、2喉、5气管、3支气管;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清洁、湿润、温暖和畅通.

(2)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有腺细胞;腺细胞可以分泌黏液,可以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当黏膜上的纤毛向喉部摆动时,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因此,形成痰的场所在4气管和5支气管。

(3)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疾病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因此细菌或病毒经8呼吸道到达6肺导致的炎症叫做肺炎.

(4)人体呼吸时;从外界吸入空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增多了,氧减少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吸入的氧要提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此过程可以用表达式表示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这个过程是在细胞中的线粒体内完成的.所以这个过程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经过一系列的途径被运输到肺,由人体呼出,导致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5)肺泡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是呼吸运动的结果;吸气时,外界气体进入肺泡,肋间肌和7膈肌应处于收缩状态,这时[6]肺的状态是扩张.

(6)如图二所示;肺的功能单位是肺泡,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佷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当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比肺泡的高,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通过呼气排出体外.

(7)肺泡内的气体12氧气浓度高于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内氧气的浓度;毛细血管中11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肺泡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故12氧气由肺泡扩散到毛细血管中去,11二氧化碳由毛细血管扩散到肺泡中去.因此,血液从毛细血管的[9]端流到[10]端后,成分变化是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故答案为:

(1)呼吸道;肺;

(2)4;

(3)肺炎;

(4)组织细胞;

(5)膈肌;扩张;

(6)一;

(7)二氧化碳;氧气.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式通过呼吸运动完成,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形成的.由图可知:图一中的1是鼻腔;2咽、3喉、4气管、5支气管、6是肺,7膈肌,8呼吸道;图二中的9是肺动脉,10是肺静脉,11代表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12代表氧气扩散到周围血液.据此解答.

明确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以及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可结合其结构图来记忆.【解析】;呼吸道;肺;4;肺炎;组织细胞;膈肌;扩张;一;二氧化碳;氧气21、解:(1)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子房的发育情况为:

(2)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

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

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有根;茎、叶和种子等器官;

被子植物的种子不裸露;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故答案为:

【分析】

(1)当一株绿色开花植物完成开花;传粉、受精后;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

(2)绿色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其中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及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解析】解:(1)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子房的发育情况为:

(2)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

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

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有根;茎、叶和种子等器官;

被子植物的种子不裸露;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故答案为:

22、细胞壁支持⑤叶绿体细胞膜④细胞质遗传物质细胞壁叶绿体液泡【分析】解:(1)图中①是细胞壁对细胞起保护和支持作用;

(2)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若甲取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辛辣物质存在于[⑤]液泡中;

(3)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能量,是细胞内的能量转化器,若甲取自植物的绿色部分,则细胞中有绿色的叶绿体;

(4)植物细胞的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在普通显微镜下不易看清;

(5)乙细胞分裂时;最先分裂的是[④]细胞核,最后是细胞质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分裂后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6)植物细胞和动物的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是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甲图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这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因此甲图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乙图是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

故答案为:(1)细胞壁;支持;

(2)⑤;

(3)叶绿体;

(4)细胞膜;

(5)④;细胞质;遗传物质;

(6)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它们的异同点如下:

。相同点不同点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观图可知: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叶绿体、④是细胞核、⑤是液泡、⑥是细胞质;解答即可。

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解析】细胞壁支持⑤叶绿体细胞膜④细胞质遗传物质细胞壁叶绿体液泡23、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胃脂肪胆汁D小肠【分析】解:(1)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由图示可知:曲线乙所代表的营养物质在A口腔内即被消化,因此曲线乙是淀粉的消化曲线;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曲线甲所代表的营养物质自小肠开始消化,因此曲线甲是脂肪的消化曲线;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曲线丙所代表的营养物质在C胃内开始被消化,因此曲线丙是蛋白质的消化曲线;

(2)由(1)解答可知乙表示淀粉;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

(3)甲曲线表示的营养成分是脂肪;需要经肝脏分泌的胆汁乳化后才能被消化,最终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4)(5)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从图示中可以看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小肠内都被彻底消化,分解为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D是小肠,小肠中含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

故答案为:(1)糖类。

(2)蛋白质;氨基酸;胃。

(3)脂肪;胆汁。

(4)D

(5)小肠。

食物中的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图示中横坐标依次表示消化道的各个器官,其中A是口腔,B是食道,C胃,D是小肠,E是大肠,F是肛门;纵坐标表示食物被消化的程度;曲线乙表示糖类在消化道内的消化过程、曲线丙表示蛋白质在消化道内的消化过程、曲线甲表示脂肪在消化道内的消化过程,据此解答。

掌握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三大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是解题的关键。【解析】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胃脂肪胆汁D小肠五、连线题(共1题,共7分)24、肝——消化系统肾——泌尿系统垂体——内分泌系统脊髓——神经系统【分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人体各个系统的主要组成。解题关键是熟知人体各个系统的主要组成。【解答】泌尿系统主要是由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神经系统是由脑和脊髓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道主要是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组成,消化腺主要由唾液腺、肝脏、胃腺、肠腺、胰腺等组成;内分泌系统是由垂体、胸腺、甲状腺、肾上腺、胰岛等组成。所以肝属于消化系统,肾属于泌尿系统,垂体属于内分泌系统,脊髓属于神经系统。【解析】肝——消化系统肾——泌尿系统垂体——内分泌系统脊髓——神经系统六、综合题(共4题,共16分)25、略

【分析】试题分析:(1)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2)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箭头指向吃的一方,稻田中有稻(生产者)、虫、青蛙,三者的关系是虫吃稻,青蛙吃虫,所以食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