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PEP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人教版PEP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人教版PEP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人教版PEP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人教版PEP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版PEP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该图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A.商业市镇兴盛B.边境贸易繁荣C.城市中坊市分置D.出现了农村集市2、2008年的农历3月3日,来自世界各地的万余炎黄子孙聚集在河南新郑,共同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应该是()A.尧B.大禹C.启D.黄帝3、【题文】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人类是()A.北京人B.半坡原始居民C.山顶洞人D.河姆渡原始居民4、唐太宗说: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皇帝要想知道自己的过错,一定要借助忠臣。因此他()A.重视教育B.倡导节俭C.轻徭薄赋D.虚心纳谏5、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党的哪一次会议上?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十三大D.十四大6、顾恺之创作的作品很多;流传下来的摹本有()

①《女史箴图》②《洛神赋图》③《奔马图》④《清明上河图》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7、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为中国谋幸福,孙中山所采取的活动不包括()A.推翻封建帝制,创立中华民国B.创立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C.创办黄埔军校,进行国共合作D.领导武昌起义,推翻封建制度8、下列内容;能直接扩大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是()

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③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

④建立县制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③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______(判断对错)10、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______”。11、秦朝统一后的货币是____。12、写出相应创作人物或者作品:《史记》______;王羲之《______》13、请将以下中国境内的原始人类遗址字母代号填入下图相应位置。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14、他不仅擅长针灸、汤药为病人治病,还发明了“麻沸散”,他是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5、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铁制农具和牛耕广泛使用是在战国时期。()16、(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长平之战,桂陵之战,城濮之战都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17、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的景象。()18、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海上贸易中心在扬州。()19、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20、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打制石器,种植水稻,住着半地穴式的房子。______(判断对错)21、人们常称北京一带为燕蓟之地、山东为齐鲁大地、山西为三晋之地主要源于世袭制。______(判断对错)22、考古人员在陕西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______(判断对错)23、唐朝重视加强对西域的管辖,先后设置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南北地区。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改错题(共1题,共4分)24、某电视剧正在拍摄一组场景:唐朝时期,一位阿拉伯人来到广州,他在市场上购买了一本活字印刷的《金刚经》。以上情境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评卷人得分五、识图题(共1题,共9分)25、下图的人物堪称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哲学、道德和伦理体系的创始人,请回答有关他的问题

(1)他是谁?开创了哪个学派?

(2)作为教育家,他“开中国历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具体行动是什么?他还提倡什么学习方法?(写出一条即可)

(3)他的思想及行为对中国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3题,共12分)26、识读下列《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

请回答:

(1)从什么时候北方少数民族开始迁往中原?举出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名称。我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发生什么时候?

(2)什么原因导致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3)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发生有何影响?

(4)想一想,人口迁徙的积极影响有哪些?27、请你简要叙述你所了解的科举制度。28、填表。

。原始先民生活地区种植作物房屋类型半坡人河姆渡人制作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请根据所学知识,填写完成表格。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略【解析】A2、D【分析】黄帝发明了衣裳;舟车、宮室、挖井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后人还把其他一系列发明创造都归于黄帝名下,认为他对中华早起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缔造做出了卓越贡献,称他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故选D.

本题考查了皇帝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解析】D3、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稻米最早培植地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在古代农耕生活中,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代表,南方种植水稻,北方种植粟,就是所说的“南稻北粟”分析题目,A,B,C三项都是北方,属于黄河流域,北方种植小麦和栗,D项属于江南地域,本题选D

考点:原始的农耕生活中的南稻北粟。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在我国的农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些都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能解答,属于送分题。【解析】【答案】D4、D【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史实的识记。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认识到,只有虚心纳谏,才能避免因君主个人的失误而导致王朝灭亡。他鼓励臣下直言,并能从谏如流。​唐太宗时期,魏征敢于直言,前后上谏二百多次,经常提醒唐太宗要吸取隋亡的教训,居安思危,慎始慎终,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由此可知,题干考查了唐太宗的虚心纳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解析】D5、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共十二大。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以ACD不对,故选B。【解析】B6、A【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由于佛教盛行,宗教画占了主要地位.东晋的顾恺之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他擅长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流传下来的作品有摹本《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①②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顾恺之的代表作品.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顾恺之的代表作品.【解析】A7、D【分析】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为中国谋幸福,孙中山所采取的活动包括选项ABC.选项D中孙中山没有直接领导武昌起义,也没完成推翻封建制度的任务。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第二天清晨,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城。12日,起义军完全控制武汉三镇。史称“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在武昌起义影响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在武昌起义影响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孙中山的革命活动的相关史实。【解析】D8、B【分析】能直接扩大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是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③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④建立县制不能直接扩大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商鞅变法。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纷纷掀起变法运动。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解析】B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略

【分析】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文帝和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文景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故答案为:

√。

本题主要考查文景之治。文景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应用能力。理解并识记历史上的治世局面。【解析】√10、十六国【分析】三国中国力最弱的蜀汉最先被魏国灭亡;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皇位取代魏国建立了晋朝,定都在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统一全国。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

故答案为:

十六国。

本题考查了十六国。西晋统一后;统治集团迅速腐朽。316年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十六国的相关史实。【解析】十六国11、圆形方孔钱【分析】【分析】这是基础拓展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秦朝统一后的货币是圆形方孔钱。

【点评】知道秦朝统一后的货币是圆形方孔钱。12、略

【分析】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东晋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

故答案为:

司马迁;兰亭序.

本题考查司马迁和王羲之的相关知识.《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解析】司马迁;兰亭序13、略

【分析】

本题考查元谋人和北京人.云南省的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的云南省元谋,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我国古代原始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解析】云南省的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的云南省元谋,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手脚分工明显,但已经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故答案为:

14、华佗【分析】华佗是东汉著名医学家。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其擅长外科手术,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华佗重视疾病的预防,创造了“五禽戏”,用以锻炼身体。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等。

故答案为:

华佗。

本题主要考查华佗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东汉时期的医学成就的相关史实。【解析】华佗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5、√【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都是在春秋时期,在战国时期都得到了推广,所以本题是正确的。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解析】【答案】正确16、×【分析】【分析】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战争较春秋时期更为频繁,发生于这一时期的的著名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等,而城濮之战发生于公元前7世纪后期的春秋时期,是晋楚之间的争霸战争。故本题城濮之战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发生于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17、√【分析】【分析】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述了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荣景象;体现了北宋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元的绘画艺术成就。18、×【分析】【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广州港的兴起,从而取代徐闻和合浦,成为中国主要的对外贸易港,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海上贸易中心在广州,不在扬州。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江南地区开发的相关知识。19、√【分析】本题考查北京人。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他们将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几十个人在一起,过着群居生活。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本题是正确的,故选T。【解析】T20、×【分析】距今约七千年;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于长江流域,他们使用打制石器,种植水稻,住着干栏式的房子.

故答案为:×.

本题以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依托;考查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的知识.

本题以河姆渡原始居民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解析】×21、×【分析】西周分封制中;燕国地处今天的北京市等地区;齐国和鲁国地处今天的山东省等地区;晋国地处今天的山西省等地区;战国初期,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了晋国,分别建立了韩国、赵国和魏国,历史上称之为三家分晋。因此人们常称北京一带为燕蓟之地,山东为齐鲁大地,山西为三晋之地。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解析】×22、×【分析】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考古人员在陕西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这个表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河姆渡原始居民。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解析】×23、√【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唐朝重视加强对西域的管辖,唐太宗与武则天先后设置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南北地区。

故答案为:

√。

本题主要考查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祖国统一的相关史实。唐太宗与武则天先后设置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南北地区。

本题主要考查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祖国统一的相关史实。【解析】√四、改错题(共1题,共4分)24、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印刷术知识的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发明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改进雕版印刷这些缺点。他总结了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反复试验,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本题说法错误,唐朝只能买到雕版印刷的作品,活字印刷是在北宋时才发明的。【解析】错误。唐朝只能买到雕版印刷的作品,活字印刷是在北宋时才发明的。五、识图题(共1题,共9分)25、略

【分析】(1)本题考查孔子。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2)本题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创办私学,教育方面兴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广收门徒,先后培养了三千弟子,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他在教学中,注意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他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3)本题考查孔子思想的影响。孔子的思想在汉武帝统治时期发扬光大,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解析】(1)孔子儒家学派(2)兴办私学温故而知新(3)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六、简答题(共3题,共12分)26、(1)东汉末年;匈奴族;鲜卑族、羯族、氐族、羌族五个中任意三个;西晋后期。

(2)北方战乱。

(3)影响: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4)积极影响:有利于民族融合;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等。(言之有理即可)【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人口南迁过程的理解。结合所学;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西汉时,全国绝大部分人口分布在黄河流域。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开始南迁;到西晋后期,形成了南迁的浪潮;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五个:奴族;鲜卑族、羯族、氐族、羌族,历史上合称为“五胡”。

(2)本题考查学生对人口南迁原因的理解。结合所学;东汉末年,北方社会动荡不安,南方比较安定。为了躲避战乱,北方人口开始南迁。西晋后期,匈奴等乘汉族统治集团内乱之机起兵,西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向中原推进,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浪潮。故主要原因是北方战乱不定。

(3)本题考查人口南迁的影响。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不但为地广人稀的南方补充了大量劳动人手,而且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经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