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对下列各组一词多义的解释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语气词)
③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代词,他)
④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大概,表示揣测语气)A.盛:①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兴盛)
②请其矢,盛以锦囊(装)
③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旺盛)
④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强盛)B.困:①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围困)
②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扰)
③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困厄)
④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困难)C.微:①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微小的事)
②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稍微)
③从数骑出,微行人古寺(为隐藏身份而改装)
④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D.其: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表示祈使语气)2、从文言文句式角度看,下列各组句子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②申之以孝悌之义B.③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⑤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⑥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D.⑦铸以为金人十二⑧蚓无爪牙之利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争宠而心害其能害:嫉妒B.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滓:污染C.举贤以自佐佐:辅佐D.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祖先4、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B.“辇”是古代用人拉着走的车子,秦以后,唯天子得乘辇。因此,“辇”常为天子、天子车驾的代称。C.“节”,旄节,以竹为杆,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凭证。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即“持节”。D.“爵”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王、公、侯、伯、男五种爵位。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阴:暗地里B.张胜闻之,恐前语发发:暴露、泄露C.虞常果引张胜引:牵扯D.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论:讨论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古今相同的一项是()A.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B.至于誓天断发C.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D.与其所以失之者评卷人得分二、其他(共6题,共12分)7、怎样理解题目中的“忘却”和“记念”?《为了忘却的记念》8、被动句。
③信而见疑“____________”表被动。
④而自令见放为“____________”表被动。
⑤皆好辞而以赋见称“____________”表被动。
⑥忠而被谤“____________”表被动。
⑦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____________”表被动。
⑧为天下笑“____________”表被动。
⑨数十年竟为秦所灭“____________”表被动。
⑩兵挫地削,亡其六郡“____________”表被动。
⑪是以见放“____________”表被动。
⑫不凝滞于物“____________”表被动9、补充省略句省略的成分。
被发行吟泽畔完整句子为“____________”10、解释下列加点字。
乃。
见犯乃死,重负国_______
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_______11、《小二黑结婚》中是怎样在情节发展中刻画三仙姑这个人物形象的?12、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1)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特殊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特殊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特殊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特殊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特殊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铸以为金人十二。
特殊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特殊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古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2分)13、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二】高适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注释】①青夷军,唐戍边军队。此诗歌是四十七岁的高适送兵往青夷军,归途入居庸关时所作,他曾到边塞寻求避身之路,但未成功。②东晋谢安在时局混乱时退居东山,相机而作。
(1)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2)后两联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评卷人得分四、句子默写(共1题,共2分)14、古诗文默写。
(1)四围山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2)世人皆浊,____________?众人皆醉,________________?
(3)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_______________。
(5)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现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7分)15、下面这首小诗在网络上被许多人转发、推荐。请品读该诗,说明其被推荐的理由。要求:写3点理由,字数60字左右。一碗油盐饭佚名前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有一碗油盐饭。昨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没有一碗油盐饭。今天,我放学回家,炒了一碗油盐饭,放在妈妈的坟前。评卷人得分六、语言表达(共4题,共20分)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又到了东滩草长莺飞的时候。芦苇荡深处,悠然浮出水面的大鱼猝尔游走;不时有鸟儿落下啄食,或是翩然起飞,优美地消失在远方。5年前,____________。那时,广阔的滩涂上没有管护人员和设备,多的倒是偷猎者,毒杀鸟儿的事时时发生。然而,_____________。这种原产于北美的入侵植物,在东滩扩展迅猛,所到之处,其他植物“寸草难生”,水质恶化,生态系统退化,迁徙越冬的鸟儿没了事物和休息地。如今,东滩的互花米草已被剿灭大半。17、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的句子的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流行语的变迁与时代发展休戚相关。②从“互联网+”到“区块链”,③一次又一次的技术革新不断增加着生产生活的疆域。④从“港珠澳大桥”到“两弹一星”,⑤中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成为新中国70年辉煌历程的生动注脚。⑥流行语持续更新,归根结底是因为时代在变化、国家在发展的因素。⑦流行语选择愈多样、变化愈快速,⑧越说明我们这个时代充满了进步的多样性,⑨越说明中国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18、某中学开展辩论赛,假如你是反方参赛队员,请针对下面正方的说法,写两个反问句,把反方的话补充完整。正方:如果不以成败论英雄,那么请问:难道出身卑微,行事多有违德之处,但最终一统天下的刘邦不是英雄吗?难道为夺皇位,不惜杀死同胞兄弟,却察纳雅言,勤政爱民,开创“贞观之治”的李世民不是英雄吗?反方:如果以成败论英雄,那么请问:19、下面是某市福利基金会草拟的“招标启事”中的内容,其中有四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为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市福利基金会春苗成长专项基金计划为农村留守儿童收集图书,捐建农村法治书屋。有意主办此活动的企业、组织和个人请与我单位联系。活动招标截止日期:2019年12月3日—2019年12月23日。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虚词意义及用法的能力。
C项;②句,“微”,应是“悄悄地”的意思。
故选C。2、B【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辨析文言特殊句式的能力。
文言特殊句式包括被动句;判断句、倒装句以及省略句;倒装句又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以及状语后置。
B项;③“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为省略句,“咸阳”前面省略介词“于”,应为“聚之于咸阳”,④“未之有也”为宾语前置句,属于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的类型,应为“未有之也”,句式不相同;
A项;①②句均为状语后置句,标志分别为“于”“以”,正常语序应为“余威于殊俗震”“以孝悌之义申之”;
C项;⑤⑥句均为被动句,“为天下笑者”被动标志是“为”,“有迁谪意”属于动词本身包含被动意味;
D项;⑦⑧句为倒装句,都是定语后置句,“金人十二”应为“十二金人”,“爪牙之利”应为“利之爪牙”。
故选B。3、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D项;“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意思是“但他们都效法屈原辞令委婉含蓄的一面”。祖:效法。
故选D。4、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D项;“旧说周代有王;公、侯、伯、男五种爵位”表述错误。周代五等爵位是指“公、侯、伯、子、男”,没有“王”。
故选D。5、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
D项;“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中“论”如果翻译成“讨论”的话,此句句意就不通了,依据语境,“论”的意思是“审处,判罪”;此句句意是“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一起来审处虞常”。
故选D。6、B【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的能力。
A项;“人事”,古今异义词。古义:人为的因素,主要指政治上的得失;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
B项;“至于”,古义和今义相同,均为:达到某种程度。
C项;“意气”,古今异义词。古义:气势;今义:意志和气概,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
D项;“与其”,古今异义词。古义:和他;今义:连词,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的时候,用在放弃的一面。
故选B。二、其他(共6题,共12分)7、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在柔石等五位作家遇难两周年之际,一吐心中的悲愤,怀念他们与自己的交往,让他们可爱的形象永远活在世人心中,赞扬他们是中国很好的青年,愤怒控诉国民党政府的暴行,决意从悲哀中振作起来,与黑暗势力继续斗争下去。结合主旨可以知道:所谓“忘却”,就是摆脱悲哀,化悲痛为力量。鲁迅的心情太沉痛了,但是为了战斗,必须调整情绪,摆脱悲哀。“为了忘却”就是为了战斗,要以战斗作为对烈士更好的纪念。可见“忘却”与“记念”并不矛盾,“为了忘却”实际上是“为了战斗”,唯有战斗才是对烈士最有价值的纪念。因此,题目的含义就是纪念烈士,忘却悲痛,继续战斗!【解析】“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因为“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可见,所谓“忘却”,就是摆脱悲哀,化悲痛为力量。鲁迅的心情太沉痛了,但是为了战斗,必须调整情绪,摆脱悲哀。“为了忘却”就是为了战斗,要以战斗作为对烈士更好的纪念。8、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掌握特殊句式的能力。
③④⑤⑪“见”用在动词前;表被动,可翻译为“被”。
⑥“被”和现代汉语意思一致;解释为“被”,表被动。
⑦⑫“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不凝滞于物”,“于”表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表被动。
⑧⑨“为”有“被”的意思;“为所”是固定句式,表被动。
⑩“挫”;被挫败;“削”,被削割,属于意念被动。
【点睛】
被动句标志: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4.用介词“被”表被动。
5.动词本身表被动。【解析】①.③见②.④见③.⑤见④.⑥被⑤.⑦于⑥.⑧为⑦.⑨为所⑧.⑩“挫”,被挫败;“削”,被削割⑨.⑪见⑩.⑫于9、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言特殊句式的能力。
“被发行吟泽畔”是省略句,“泽畔”表地方,一般表地方的词语前面会使用介词“于”,即“被发行吟于泽畔”,意思是“披散着头发在水边一边走一边吟哦”。【解析】被发行吟(于)泽畔10、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意思和用法的能力。
“乃”意思如下:于是;就;才;竟然;表判断,是。
“见犯乃死;重负国”意思是“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对不起国家”,“乃”,副词,才。
“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意思是“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乃”,于是,就。【解析】①.副词,才②.副词,于是,就11、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方法的能力。
小说第十一节“看看仙姑”是刻画三仙姑最为成功的一节;作者没有客观地评价她是如何懒,而是在女儿被抓,一夜未归,丈夫非常着急的情况下,照样起得很迟,甚至丈夫于福“把饭菜做成了放在炉边等,直等到她梳妆罢了才开饭”。作者是在情节发展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
作者没有定义她是如何老来俏,而是在区上的交通员传她的情况下,不紧不慢换上一身新衣,以至于区长误认为她是年轻媳妇,周围的人也议论纷纷,连她半辈没红过的脸也撑不住了,“恨不得一头碰死”。作者就是这样把人物放在情节发展的矛盾冲突中,通过自身的行动和言语来展示其性格,很少有静止的景物与心理描写。【解析】①作者在情节发展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比如在刻画三仙姑“懒”的这一特点时;没有直接评价,而是放在女儿被抓;一夜未归这个情节中,来展现她的懒。
②通过人物的自身行动和言语来展示性格。比如在刻画三仙姑“老来俏”的这一特点时,也没有直接描写,而是放在区上的交通员传她的这一情节中。12、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文言句式和翻译的能力。
(1)
特殊句式:判断句;“也”表判断。翻译为“是”。
得分点:“帝王”;名词作动词,称帝称王;判断句,“也”表判断。
(2)
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介词结构作谓语“尊”的状语,正常语序应为“非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尊也”。
得分点:“之”;助词,的;“于”,介词,比;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非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尊也”。
(3)
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于钩戟长铩”介词结构作谓语“铦”的状语,正常语序应为“非于钩戟长铩铦也”。
得分点:“耰”;通“耰”,古时的一种碎土平田用的农具;“铦”,锋利;“钩戟”,指长矛和短兵器;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非于钩戟长铩铦也”。
(4)
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于九国之师”介词结构做谓语“抗”的状语,正常语序应为“谪戍之众,非于九国之师抗也”。
得分点:“谪”;被征调;“抗”,匹敌;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谪戍之众,非于九国之师抗也”。
(5)
特殊句式: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应为“身死(于)人手”;被动句,“为”表被动。
得分点:“何”;为什么;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应为“身死(于)人手”;被动句,“为”表被动。
(6)
特殊句式:省略句;省略代词“之”;定语后置句;应为“铸以(之)为十二金人”。
得分点:“金人”;铜人;省略句,省略代词“之”,代指兵器;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铸以(之)为十二金人”。
(7)
特殊句式: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应为“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状语后置句,“(于)阡陌之中”介词结构作谓语“倔起”的状语,正常语序为“而(于)阡陌之中倔起”。
得分点:“蹑足”,置身于;“倔”,通“崛”,崛起;省略句,应为“蹑足(于)行伍之间”;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应为“而(于)阡陌之中倔起”。【解析】①.(1)特殊句式:判断句,“也”表判断。②.译文:(这)正是子孙万代称帝称王的基业。③.(2)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陈涉之位,非于君尊也”。④.译文:陈涉的地位,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高。⑤.(3)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锄櫌棘矜,非于钩戟长铩铦也”。⑥.译文:农具木棍不如钩戟长矛锋利。⑦.(4)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谪戍之众,非于九国之师抗也”。⑧.译文:因有罪而被征调去守边的人,不能与九国军队匹敌。⑨.(5)特殊句式:;省略句,“身死(于)人手”;被动句,“为”表被动。⑩.译文:皇帝自己也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什么原因呢?⑪.(6)特殊句式:定语后置句,省略句,正常语序应为“铸以(之)为十二金人”。⑫.译文:用它们铸成了十二个铜人。⑬.(7)特殊句式:省略句,应为“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而(于)阡陌之中倔起”。⑭.译文:(陈涉)在戍卒的队伍中置身,从田野间突然兴起。三、古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2分)13、略
【分析】【详解】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景象及作用。立足文本前两联;首联既点明了诗人观察的时间和地点,也是对环境大背景的刻意渲染。颔联写诗人看到的景象,峰峦高耸;冰雪凄迷、路途艰险的景象,一副冰雪凄迷,前途艰难之状,暗示了诗人对自己的仕途丝毫看不懂前景,感到无可奈何。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颈联总结此次出塞的收获,诗人看到时局混乱、阴暗,良臣进阶无路,因此失分失望、愤懑,想到了暂居家中以修身养性。尾联追述先贤在时局混乱时退居草莽,相机而作的故事。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解析】(1)描绘了冬日傍晚的居庸关寒风呼啸;峰峦高耸、冰雪凄迷、路途艰险的景象。交代了时间、地点;渲染了荒寂、凄冷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前途渺茫的悲凉心境。
(2)①对此次出塞找不到安边之策的失望。(不能施展抱负的无奈)②归家有望的喜悦。③暂且归隐,等待时机报效朝廷的愿望。四、句子默写(共1题,共2分)14、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这是一道直接对应的默写题,学生只需在背诵的基础上一一对应即可。但是要注意难写字如“臆、淈、啜、醨、坳、蠡”等的写法;要注意音近字的写法,不可将答题空6中的“舒”误写为“抒”,不可将答题空7中的“覆”误写为“复”,不可将答题空10中的“衡”误写为“横”;还要注意形近字的写法,不可将答题空4中的“哺”误写为“浦”,不可将答题空10中的“浦”误写为“哺”。【解析】①.一鞭残照里②.遍人间烦恼填胸臆③.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④.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⑤.退而论书策⑥.以舒其愤⑦.覆杯水于坳堂之上⑧.水浅而舟大也⑨.响穷彭蠡之滨⑩.声断衡阳之浦五、现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7分)15、略
【分析】【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这类题;首先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诗歌,理解诗歌关键意象,充分理解诗歌内容及情感。继而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知识储备,具体分析作品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本诗是一首现代诗;共有3个诗节,10行,却能被许多人转发;推荐。从内容上,诗歌叙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母亲在世时,每天为我炒“一碗油盐饭”,母亲去世后,就没有了这碗“油盐饭”,我懂事后,想念母亲,炒了“一碗油盐饭”放在母亲的坟前。时间前后相承,“前天”“昨天”“今天”,内容层层铺垫,感情逐层深入。从表现手法上,这首小诗,语言朴素,都是日常口语;意象单纯,“一碗油盐饭”;但意蕴丰富,把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爱,表现得生动可感。同时,这首诗,诗行整齐,结构匀称,具有视觉美感。
【点睛】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题,要遵循以下答题步骤:①明确说出运用的手法是什么?(托物言志、用典、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借古讽今、抑扬、想象、联想、渲染、象征等);②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找到能体现该手法的关键诗句,并进行描述性说明);③分析运用的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解析】①简单的叙事,再现日常生活的细节,真挚感人。②时间前后相承,内容层层铺垫,感情逐层深入。③语言朴素,意象单纯,内涵丰富。④诗行整齐,结构匀称,具有视觉美感。六、语言表达(共4题,共20分)16、略
【分析】试题分析:①处上文写了东滩的美景;下文写的是东滩5年前的景象,提示此处应填过渡性句子,据此可确定答案应为“东滩的景象可不是这样”一类的句子;②处上文写到了东滩5年前偷猎;毒杀鸟儿现象很多,下文写的是互花米草的入侵,而且明显可以看出互花米草的入侵带来的破坏性更大,据此可确定此处应填“比偷猎者更可怕的,是互花米草”之类的内容。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本题以句子填空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对山东卷来说,是一个不常见的题型,体现了山东卷向课标卷过渡的思想。一般来说,这类题目所要求填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找准话题,在文段所提供的语境中,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角度应保持一致,不能混杂;其次考虑语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河南洛阳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陕西硒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定向开发与综合开发的比较分析
- 2025版美容养生馆整体转让及经营管理权合同4篇
- 2025年江苏南京林业大学工程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门窗行业绿色维修与回收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35kv架空线路施工合同范本保密条款版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酒店客房装修改造合同4篇
- 2025年华师大版第五册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统编版选修1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中药材产地加工技术规程 第1部分:黄草乌
- 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考试题库
- 基于视觉的工业缺陷检测技术
- 案例分析:美国纽约高楼防火设计课件
- 老客户维护方案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任务一 用户定位与选题
- 万科物业管理公司全套制度(2016版)
- 2021年高考化学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20工业流程题含解析
- 工作证明模板下载免费
- (完整word)长沙胡博士工作室公益发布新加坡SM2考试物理全真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 机械点检员职业技能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9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