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据考证,为了鲜荔枝运到长安,古人将藏在地窖的寒冰和荔枝一起放入带有隔温夹层的木箱中进行运输。荔枝保鲜箱可谓当时冷库的维形,而快马加鞭又全程“低温”的荔枝运输队伍,也算得上世界上较早的“冷链”系统。由此可知A.物种交流受到重视B.生活催生冷链物流C.长途贩运发展迅速D.茶马古道开始兴盛2、1892年7月15日-8月24日,德国不来梅参议院连续采取一系列防疫措施,如建立霍乱专门医院,向市民宣传霍乱预防知识,关闭市场和舞会等,霍乱基本没有给不来梅带来冲击;德国汉堡市政当局则拒绝公开承认汉堡爆发了霍乱,最终共有16944例霍乱病例,死亡8594人。这反映了()A.帝国防疫制度有待完善B.两地疫情程度不同C.州政府权力高于联邦政府D.疫情造成巨大损失3、王延庆《瘟疫与西罗马帝国的衰亡》一文认为,罗马历史上有三次大瘟疫——塔西佗《编年史》记载的公元65年大瘟疫、公元2世纪中后期的“安东尼瘟疫”(又称“盖伦医生疫病”)和公元250年的西普里安瘟疫。当然,除了这三次大的瘟疫外,还有诸多其他瘟疫发生。这些周期性爆发的瘟疫对罗马帝国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瘟疫也是导致其衰亡的重要因素之一B.瘟疫导致罗马帝国人口大量减少C.瘟疫是罗马帝国衰亡的最主要原因D.瘟疫导致了罗马帝国经济的衰退4、近代以来,中国及世界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展完善。表现在()

①1864年;上海煤气公司成立。

②19世纪50年代;美国人发明了电梯。

③19世纪末;第一条地铁线在巴黎问世。

④20世纪以来,自行车、电车、汽车普及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5、有学者提出,“大都无城墙”是汉代以前中国古代都城的主流形态。安阳殷墟、西周王都丰镐、秦朝都城咸阳的考古遗迹中均未发现外郭城墙。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当时()A.城墙修筑技术相对落后B.统治者实力强大的反映C.经济水平落后无力修建D.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6、公元661年,唐高宗发布敕令,针对蕃舶货物,朝廷委托岭南道将蕃舶货物先行收购,收购完毕再“任百姓交易”。这表明唐朝A.民间对外贸易有所发展B.经济重心开始逐渐南移C.贡赐贸易占据主导地位D.对外贸易处于优势地位7、“两盒点心跑一天”到20世纪90年代已不再是人们春节拜年的主要形式。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微信拜年成了现阶段人们春节期间拜年的首选。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邮政电信合一时代到来B.电信缩短了人们的心理距离C.改革开放加速了城市化进程D.通信网络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8、“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依靠科学手段,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成功控制传染病的行动这一年(1911年),无论关内外的《盛京时报》《申报》《大公报》,乃至众多日俄媒体,一百份报刊连篇累牍地报道着满洲鼠疫,以至于郑孝胥也感慨:竟成世界新闻。”中国这次防疫工作()

①得到舆论广泛关注和国际社会的认可②伍连德等大量医护人员做出突出贡献。

③民国政府鼓励采用西方科学手段进行防治④客观上推动中国近代公共防疫事业的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下表是1850年和1870年国际贸易统计表(单位:亿马克);据此表可知。

A.工业化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前提B.大国贸易发展不均衡C.欧美经济扩张的趋势日益明显D.英国贸易增速居首位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1题,共2分)10、农业革命的最重要意义是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演变为食物___________者。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论述题(共3题,共18分)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城镇化率只有10.6%,建国初期的大规模工业化吸纳了大量农民进入城市,1960年中国城镇人口是1949年的2.3倍,平均每年增长660多万。1966年至1978年,受文革影响,中国城镇化进程基本停滞,城镇化率仅从17.86%提高到17.92%。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18年的59.58%,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摘编自《中国城镇化70年:城市中国崛起》结合以上材料,就中国城镇化问题提出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形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口岸—腹地”空间秩序。这一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出以下特征:(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形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口岸—腹地”空间秩序。这一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出以下特征:(12)口岸形成了现代式的功能性城市;(3)口岸城市的外部市场准入度高;(

)口岸城市与内部市场联系密切。

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以具体的城市或地区为例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近代中国的相关史实予以阐述。(要求:所列城市或地区符合图示秩序,论题明确,史实准确,表述清晰。)——摘编自方书生《近代中国经济空间秩序的形式与内容》14、观察《美国1890-1978年房价走势图》;回答相关问题。

指数

美国1890-1978年房价走势图(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任意选择图中两个时期,指出各自房价涨跌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经济发展形势的因素。(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2题,共8分)15、算一算,1911、1924年的铁路总长(1924年全国铁路总长1。2万千米,其中大部分为外国人修建)分别占今天全国铁路总长的百分之几分析导致这种数据变化的原因。16、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20世纪30年代;为了应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基本做法是什么?其特点是什么?

(2)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滯胀”现象,各国纷纷采取怎样的经济对策?

(3)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领导人邓小平采取了哪些措施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详解】

根据“古人将藏在地窖的寒冰和荔枝一起放入带有隔温夹层的木箱中进行运输。荔枝保鲜箱可谓当时冷库的维形”可得出人类对生活的需要催生了冷链物流的产生,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物种交流,排除A;材料强调物品的保鲜,而不是强调长途贩运发展迅速,排除C;“开始”的说法错误,排除D。2、A【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不来梅参议院连续采取一系列防疫措施汉堡市政当局则拒绝公开承认汉堡暴发了霍乱”可知,德国不来梅参议院连续采取一系列防疫措施,防止疫病的危害,而德国汉堡市政当局则拒绝公开承认汉堡爆发了霍乱,说明德意志帝国卫生防疫制度有待完善,A项正确;两地疫情导致的后果有所差别的原因主要不是疫情程度不同,而是采取的措施得当与否,排除B项;材料中未涉及州政府权力与联邦政府权力关系的问题,排除C项;疫情造成巨大损失的是汉堡,不是不来梅,D项表述不全面,排除D项。故选A项。3、C【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罗马帝国的衰亡是经济、军事、政治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瘟疫虽然是罗马帝国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把瘟疫作为罗马帝国衰亡的唯一或者最主要原因是错误的。C项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瘟疫导致罗马帝国人口大量减少和人们体质下降,因为大量人口的死亡,严重削弱了罗马的军事实力;瘟疫造成罗马帝国.政局的动荡和混乱,瘟疫也是导致其衰亡的重要因素之一,A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瘟疫导致罗马帝国人口大量减少和人们体质下降,B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因为大量人口的死亡以及经济秩序的混乱,所以罗马的经济衰退,D项说法正确,排除D项。故选C项。4、C【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中国及世界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展完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4年,洋务运动期间,上海煤气公司成立,①符合题意;19世纪50年代,美国人发明了电梯,但电梯的出现属于居住条件改善而非基础设施建设,②不符合题意;第一条地铁线在伦敦问世,③不符合题意;20世纪以来,自行车、电车、汽车普及,④符合题意,故选①④项,C项正确;排除A项、B项和D项。故选C项。5、B【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城墙是在都邑周围建起的用于防御的障碍性建筑,“安阳殷墟、西周王都丰镐、秦朝都城咸阳的考古遗迹中均未发现外郭城墙”体现了王都的强大实力和文化自信,B项正确;“大都无城墙”不等同于城墙修筑技术相对落后,排除A项;秦朝经济水平逐渐提高,排除C项;D项只符合秦朝,排除D项。故选B项。6、A【分析】【分析】

【详解】

材料“针对蕃舶货物;朝廷委托岭南道将蕃舶货物先行收购,收购完毕再‘任百姓交易’”是对民间对外贸易的描述,说明的是民间对外贸易有所发展,A项正确;唐中叶安史之乱后,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排除B项;朝贡贸易针对的是官方行为,而材料强调的是民间对外贸易,排除C项;对外贸易处于优势地位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7、D【分析】【详解】

“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微信拜年成了现阶段人们春节期间拜年的首选”说明通信网络得到发展,这一发展改变了春节拜年的形式,意味着通信网络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D正确;A与题无关,排除;电信缩短了人们时间和空间距离,排除B;题干内容与城市化无关,排除C。8、B【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无论关内外的《盛京时报》《申报》《大公报》,乃至众多日俄媒体,一百份报刊连篇累牍地报道着满洲鼠疫,以至于郑孝胥也感慨:竟成世界新闻”可看出来各大报纸纷纷报道,说明得到舆论的广泛关注,在国外报纸上也报道了满洲鼠疫被成功控制,说明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①正确;根据材料中的“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依靠科学手段,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成功控制传染病的行动”,可知这是人类的第一次科学控制鼠疫,说明伍连德等大量医护人员做出突出贡献,②正确;中华民国1912年才成立,与材料时间不符,③错误;这次科学的防控,积累了成功的经验,推动中国近代公共防疫事业的发展,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②④正确,B项正确;③错误,排除A项;③错误,排除C项;③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9、B【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其在1850—1870年的国际贸易中占比最大,遥遥领先于法、德、美,所以大国贸易发展不均衡,故选B项;工业革命之前国际贸易一直存在,A项错误;1850年欧美四国国际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56.97%,1870年欧美四国国际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56.90%,所以,欧美经济扩张的趋势不明显,排除C项;法国贸易增速居首位而不是英国,排除D项。二、填空题(共1题,共2分)10、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农业革命的最重要意义是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演变为食物生产者。故填空生产。【解析】生产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1、B【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取得民族独立,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因此,本题说法错误,一战改为二战。四、论述题(共3题,共18分)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此类题目要通过对材料的解读,概括一个完整观点,且语言简练。论述要严格围绕观点展开,并做到论从史出、论证充分且逻辑清晰。材料叙述了1949年到2018年城镇化的发展历程。材料里这些关键词语,“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大规模工业化”“受文革影响”“改革开放以后”都是考生找出观点和论述观点的关键。然后利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这些核心词汇,对观点加以论述,最后进行总结,总结要避免对观点的简单重复。【解析】示例:中国的城镇化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

论证:建国初期,国家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为重要任务,1953年开始进行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吸纳了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改革开放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总结:我国城镇化建设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13、略

【分析】【详解】

依据材料“口岸形成了现代式的功能性城市”;结合中国近代史分析,得出论题:近代以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迅速。

阐述:从鸦片战争的影响分析;得出鸦片战争后,上海被开放为通商口岸,经济开放程度逐渐提高,城市功能逐渐增强,成为引领对外开放和经济转型的中心口岸。从上海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得出上海经济的发展吸引长三角地区民众进入上海,也使长三角地区成为上海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从西方经济侵略分析,得出而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和原料掠夺,也加速了长三角地区自然经济的解体,江南地区民族工业发展起来,成为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区域。

最后总结,得出“口岸—腹地”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了近代中国的转型。【解析】示例:论题:近代以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迅速。

阐述:鸦片战争后;上海被开放为通商口岸,经济开放程度逐渐提高,城市功能逐渐增强,成为引领对外开放和经济转型的中心口岸。上海经济的发展吸引长三角地区民众进入上海,也使长三角地区成为上海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而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和原料掠夺,也加速了长三角地区自然经济的解体,江南地区民族工业发展起来,成为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区域。

综上所述,“口岸-腹地”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了近代中国的转型。14、略

【分析】【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关于本题作答需要结合材料中的某一阶段的房价走向及当时的重大事件对房价的影响角度进行作答,如趋势:1890年至1898年美国的房价呈现上升的趋势;因素:这一时期美国出于第二次工业革命阶段,经济发展推动其城镇化进程加快。趋势:1914年至1918年美国的房价呈现下降趋势;因素:这一时期处于一战阶段,美军参战造成大量伤亡,导致对住房的需求量减少。【解析】示例:

趋势:1890年至1898年美国的房价呈现上升的趋势;因素:这一时期美国出于第二次工业革命阶段;经济发展推动其城镇化进程加快。

趋势:1914年至1918年美国的房价呈现下降趋势;因素:这一时期处于一战阶段,美军参战造成大量伤亡,导致对住房的需求量减少。五、简答题(共2题,共8分)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