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E/1D/wKhkGWeS_hqAe7LlAAH3zN4_Krw739.jpg)
![2025年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E/1D/wKhkGWeS_hqAe7LlAAH3zN4_Krw7392.jpg)
![2025年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E/1D/wKhkGWeS_hqAe7LlAAH3zN4_Krw7393.jpg)
![2025年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E/1D/wKhkGWeS_hqAe7LlAAH3zN4_Krw7394.jpg)
![2025年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E/1D/wKhkGWeS_hqAe7LlAAH3zN4_Krw73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45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马克思说,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资本不创造科学,但是它为了生产过程的需要,利用科学,占有科学”。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科技推动生产、资本的发展B.科学产生于资本主义时代C.资本原始积累依赖于科学D.资产阶级较重视科学研究2、下面为陕甘宁边区防疫工作统计表(节选)。这些措施反映出当时。
A.陕甘宁边区疫病泛滥B.探索建设近代医疗卫生体系C.近代卫生体系更加成熟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壮大3、1666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授权皮埃尔保罗德里凯,建设后来成为17世纪最宏大的土木工程项目之一的运河,目的是“通过避开直布罗陀海峡、海盗和西班牙国王的船队,促进贸易的繁荣”。这一“最宏大的土木工程”是A.米迪运河B.苏伊士运河C.通海运河D.巴拿马运河4、自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价也多以银两计算。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白银货币化本质上反映了()A.国家货币体系的完备B.商品经济的发展C.重农抑商政策的弱化D.银钱矛盾的激化5、在《汪公锡文运熙家抄》中;引用了点评古水系的话来评价宏村水圳,“引水入室掘井家中,防祝融之肆虐,取汲浣之便利,求滚滚之财源,荡里中之秽气,灌村外之良田”。这段评价表明宏村水系。
①是自然水系与人工水系的完美结合②使村落聚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相结合。
③运用独特的生态平衡思想规划水系④符合现代人类可持续的生态发展观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近代中国各租界之内,街道整齐洁净,租界之外的景象是路边随意便溺,垃圾遍地。这刺痛了中国的有识之士,1906年《京华日报》撰文称“强国先得强种,要强种先得讲求卫生”。这反映出近代中国()A.民主革命思想蓬勃发展B.经济发展的半封建特征C.卫生事业发展带有政治色彩D.社会变迁的半殖民色彩7、清末,江苏镇江的士绅马相伯会同绅董公议,“丹阳县西门外一带荒田近练湖,取水甚易,系属膏腴之壤”,拟集股设立农垦公司。公司开办后,即“以此项田租,拔充兴办学堂之用”。这反映出()A.近代中国农业完成近代转型B.农业转型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C.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性D.西方农业经济模式在华的传播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1题,共2分)8、农业革命的最重要意义是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演变为食物___________者。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9、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21分)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伦敦于1499-1665年发生多次严重鼠疫疫情。随着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形成,都铎王朝摆脱了中世纪消极无为的宗教防疫观念束缚,而以积极的姿态来处理防疫事务。为防控疫情,1518年伦敦市政当局号召患病家庭主动进行隔离,后来隔离措施在全国逐渐合法化和制度化。政府严禁疫区人员流动,以防止疫情扩散。政府积极加强公共卫生建设,以消除疫病滋生条件。为确保法令有效实施,市政当局还专门命几个临时委员会具体负责。在这些法令基础上,英国政府初步构建了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为防疫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1572年伊丽莎白女王签署法案,决定向全国征收“普通税”以建立济贫基金,来救助那些因为瘟疫、灾荒四处流浪的乞丐和流民。由于政府救济,许多家庭愿意接受隔离,这使得英国的防疫工作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17世纪末期鼠疫逐渐从英国消退。——据陈凯鹏《近代早期鼠疫在英国消退原因探析》材料二明朝后期疫病发生频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在1580年、1639年出现两次延续多年的瘟疫。疫情出现后,明朝基本上都是向疫区派出医官对患者进行诊治,并散发相关的药剂,向灾民发小额救济钱物,同时设坛做法事,期盼降神而祈福禳灾.有官员曾上疏说:“今之皆知救荒,而不知救疫。”明朝防疫的消极反应在很大程度受“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影响,认为瘟疫是天神“震怒”的表现,这种观念使人丧失了与疫病积极斗争的意志,另-方面政府的公共责任也趁机推卸。瘟疫导致大量人口死亡,崇祯十六(1643年),北京鼠疫流行,不到7个月时间,就造成了20万人死亡,蔓延势烈,形势惨重。——据程扬《中国明清时期疫病时空分布规律的定量研究》(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明朝和英国政府防疫的不同点。分析产生不同求的原因。
(2)从明朝和英国防疫中,你得到了哪些认识?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南宋时,由于偏安于半壁江山,加之连年征战,政府不得不以扩大海外贸易来增加税入,因此,海上丝绸之路在此时期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自泉州港宋哲宗元祐二年(南宋时,由于偏安于半壁江山,加之连年征战,政府不得不以扩大海外贸易来增加税入,因此,海上丝绸之路在此时期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自泉州港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设立市舶司后,国内商人开始直接从泉州出海贸易,而外国商船亦可分别进入泉州或广州进行贸易。有证据显示,海上丝绸之路至元代已向西逐渐扩展到东非沿岸。明初,明成祖朱棣及其后继者出于“宣扬国威”、发展“朝贡贸易”等多重考量,派遣郑和七下西洋,将海上丝之路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明朝中叶,东亚海洋形势发生了巨变,欧洲殖民者为贩运中国生丝和丝织品,在东亚海域展开了激烈的商业竞争。以澳门为基地的葡萄牙船队几乎垄断了中国生丝与丝织品在日本的贸易。西班牙殖民者在1565材料二明朝中叶,东亚海洋形势发生了巨变,欧洲殖民者为贩运中国生丝和丝织品,在东亚海域展开了激烈的商业竞争。以澳门为基地的葡萄牙船队几乎垄断了中国生丝与丝织品在日本的贸易。西班牙殖民者在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朱明两朝海上丝绸之路的不同,并分析明朝时发生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朝中叶以后西方国家介入海上丝绸之路对中国的影响。年占据菲律宾后,开辟了自菲律宾马尼拉至墨西哥阿卡普尔科的“大帆船贸易航线”,把墨西哥银元载运到马尼拉,以换取中国商船载运到马尼拉的生丝和丝织品。海上丝绸之路至此已发生了新的变迁,在向西经东南亚到印度洋、非洲的基础上,增加了向东经马尼拉,越过太平洋到达美洲大陆,然后再经墨西哥湾、大西洋延伸到欧洲大陆的航线。此后荷兰等国的介入进一步使海上丝绸之路逐渐从区域贸易航线发展为全球贸易航线。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5世纪;特别16世纪及其以后一百多年,是英国所谓农业革命时期,其主要内容为圈地运动和农业技术的革新。也是恰当此际,乡村工业获得空前发展,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的新兴工业区。当时,不仅有奠定英国民族工业的毛纺织业,还有就地取材而发展起来的采矿;冶金、制盐、木炭、锯木等行业。其中的冶铁和采煤业,后来成为工业世界初期机械和能源的两大支柱。在此期间,英国新兴毛纺织业的产量翻了三番,不仅占领国内市场,而且大量出口,时有“衣被半个欧洲”之美誉,触角甚至伸到亚、非、美洲部分地区。生产组织形式也突破了分散的家内劳动制,形成“委托劳动制”。组织者或是毛呢商,或是工匠,前者提供原料而且拥有一定的资金,后者掌握了关键的工序。
——据王乃耀《十六世纪英国农业革命》等材料二在有着数千年农业文明的中国大地上;20世纪80年代涌现出一批农民出身的企业家,他们本是祖祖辈辈“土里刨食”的庄稼人,现在却穿行于银行与市场之间,成为第一批过起都市生活或接近都市生活的乡下人。1987年,中国农村经济中,非农业产值第一次超过了农业产值,乡村企业崛起,标志着中国踏上了国家工业化的新台阶。中国乡村工业的出现,不完全是农产品剩余发展的结果,它有其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原因。农村工业发展无论产权制度的完善,市场体系的发育,还是科学技术的投入;开发和普及,目前都处于欠发达状态。
——摘编自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乡村工业兴起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20世纪80年代农村工业化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英两国乡村工业发展的历史启示。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3题,共30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铁路发展大事简表。
。19世纪中叶。
1830年;蒸汽机车在世界上第一条客货两用铁路(曼彻斯特一利物浦)运行。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中叶。
19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美德等国大量修建海外铁路。英国在“一战”前不仅拥有29个国家的100多条铁路,还试图修建纵贯非洲的开普敦至开罗铁路来串联英国殖民地,并破坏了法国横跨非洲;德国连接巴格达的铁路计划。中国,印度等地人民以各种方式反抗列强对铁路的控制。
19世纪末;欧美国家发明电力机车,建成电气化铁路。
20世纪中叶到20世纪末。
大规模铁路修建主要集中在开始工业化的新兴民族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开始独立自主发展铁路;60年代开始在非洲援建铁路。世界第一条高铁线于1964年在日本投运,法国;德国高铁后来居上。
21世纪以来。
中国以“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在非洲、亚洲、欧洲等地投资修建铁路。
2005年中国开始建造高铁。目前;中国高速铁路的总里程占全球总里程的60%以上,并与17个国家协商计划在十年内修建三条高铁,连通欧亚高速铁路网络。
——摘编自钟准《铁路改变世界》等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农业的规模经历确实会带来劳动效率的提高,但同时管理跨度的扩大也会使管理成本相应提高,从而抵消了经营性农业的优势。这就出现了规模效应和管理成本权衡的问题。规模效应的发挥依赖于市场的发展和扩大,尤其是与大规模工业化需求相联系的农产品市场的发展。管理成本的降低需要技术条件和相关经济制度的支持。正像近代中国农业专家陈翰笙所说:“因为地主要出租而不经营出租的田地地权愈集中,耕地愈分散而缩小,经营面积也很少能扩大。”近代中国的土地集中与规模化农业没有像英国、德国那样同步发展。近代中国的农业生产,无论是生产力层面的技术,还是生产关系层面的劳动组织方式,均无大的改变,经营式农业的比重也很有限。农业的规模经历确实会带来劳动效率的提高,但同时管理跨度的扩大也会使管理成本相应提高,从而抵消了经营性农业的优势。这就出现了规模效应和管理成本权衡的问题。规模效应的发挥依赖于市场的发展和扩大,尤其是与大规模工业化需求相联系的农产品市场的发展。管理成本的降低需要技术条件和相关经济制度的支持。正像近代中国农业专家陈翰笙所说:“因为地主要出租而不经营出租的田地地权愈集中,耕地愈分散而缩小,经营面积也很少能扩大。”近代中国的土地集中与规模化农业没有像英国、德国那样同步发展。近代中国的农业生产,无论是生产力层面的技术,还是生产关系层面的劳动组织方式,均无大的改变,经营式农业的比重也很有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近代中国农业”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摘编自龚会莲、刘文瑞《民国时期的农业问题及其启示》15、吴淞铁路1876年,英国怡和洋行在上海至吴淞之间修建成了一条铁路,即吴淞铁路。吴淞铁路是中国第一条投入营运的铁路。吴淞铁路从修建之日起,就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当时清朝大部分官员,都反对修建铁路。上海道台冯焌光多次与英国领事打招呼,不允许他们擅自修建铁路。英国领事一边采取敷衍塞责的态度,一边继续修建,导致吴淞铁路最终建成并投入运营。吴淞铁路的火车票价较为昂贵,但乘车的人却络绎不绝。火车每天往返6次,客车都拥挤得没有空位置。城里那些终年不出门的人,听说这样的事情后也一定要带着家眷来凑热闹。不久,吴淞铁路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名行人从来没有见过火车,当他从铁道上经过时,看到呼啸而来的火车,惊慌失措,竟然被火车轧死。死了人,这下子就不得了。当地民众纷纷抗议。冯发光借机再次找到英国领事,要求火车司机一命偿一命。上海租界的英国领事法庭对这件案子进行审理,根据英国铁路法,判定火车司机无罪释放。这更加激怒了当地民众。为了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英国驻上海总领事威妥玛下令吴淞铁路暂时停止运营。清朝政府方面加紧与英国进行谈判,希望能够将吴淞铁路买回来。当年10月24日,中英双方在南京签订《收买吴淞铁路条款》:吴淞铁路由中国以28.5万两白银的价格买断,分三期付清。1877年10月20日,清朝政府支付了首期款项后,买回了吴淞铁路,并不顾英国、美国方面的强烈反对,铲平铁路路基、拆毁站房。车厢、机车、铁轨等被运往台湾。中国第一条运营铁路,只存在了短短一年,就被匆匆拆除。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对吴淞铁路的建拆过程进行评析。
(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2题,共20分)16、算一算,1911、1924年的铁路总长(1924年全国铁路总长1。2万千米,其中大部分为外国人修建)分别占今天全国铁路总长的百分之几分析导致这种数据变化的原因。17、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20世纪30年代;为了应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基本做法是什么?其特点是什么?
(2)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滯胀”现象,各国纷纷采取怎样的经济对策?
(3)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领导人邓小平采取了哪些措施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A【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资本不创造科学,但是它为了生产过程的需要,利用科学,占有科学”可以看出,科技的不断发展,推动了生产、资本的发展,A项正确;科学产生于资本主义之时代之前,排除B;资本原始积累依靠的是对外殖民扩张,排除C;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2、B【分析】【详解】
表格中的防疫措施随着时间的推进不断发展完善,这体现了抗日根据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呈现的是陕甘宁边区对疫病的预防,并未提及疫情,不能得出A项,排除;近代卫生体系包含医疗、卫生等多个方面,仅由陕甘宁边区的疫病预防工作无法反映这一体系的成熟,排除C项;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3、A【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法国”“避开直布罗陀海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工程是米迪运河,A正确;苏伊士运河连接红海和地中海,B项排除;通海运河属于英国,它的修建使曼彻斯特迅速成为英国最重要的港口之一,C项排除;巴拿马运河极大地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行距离,D项排除。4、B【分析】【详解】
依据材料“自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可以看出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白银的货币化,B项正确;材料不能得出国家货币体系的完备,排除A项;重农抑商政策应是强化,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银钱之间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B项。5、D【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引水入室掘井家中”可分析出是自然水系与人工水系的完美结合,①正确;根据材料“取汲浣之便利,求滚滚之财源,”可分析出使村落聚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相结合,②正确;根据材料“荡里中之秽气,灌村外之良田”可分析出运用独特的生态平衡思想规划水系,③正确;结合整个材料可分析出符合现代人类可持续的生态发展观,④正确。综上,①②③④,D项正确。排除A项、B项、C项。故选D项。6、C【分析】【详解】
根据题干租界之内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较快,但租界之外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较差,中国的有识之士提出要想挽救民族危机必须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可见在近代中国公共卫生事业与挽救民族危机相结合,带有政治色彩,C项正确;题干体现的是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不能体现民主革命思想,排除A项;题干中并未体现经济发展的半封建特征,排除B项;题干主要强调的公共卫生事业的政治色彩,并非社会变迁的半殖民色彩,排除D项。故选C项。7、D【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清末已经出现关于建立农垦公司方案,说明西方农业经济模式在华的传播,D项正确;清末中国农业仍然处于传统方式,并未转型,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江苏镇江士绅的言论,并未受到广泛关注,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农业经营模式,不属于科技创新活动,排除C项。故选D项。二、填空题(共1题,共2分)8、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农业革命的最重要意义是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演变为食物生产者。故填空生产。【解析】生产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9、B【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取得民族独立,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因此,本题说法错误,一战改为二战。四、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21分)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不同点:①主动性不同:根据材料“明朝基本上都是向疫区派出医官对患者进行诊治;并散发相关的药剂,向灾民发小额救济钱物,同时设坛做法事,期盼降神而祈福禳灾”可知,明朝政府消极应对;根据材料“都铎王朝摆脱了中世纪消极无为的宗教防疫观念束缚,而以积极的姿态来处理防疫事务”可知,英国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应对;②科学性不同:根据材料“设坛做法事,期盼降神而祈福禳灾”“认为瘟疫是天神‘震怒’的表现”可知,明朝政府防疫揩施迷信色彩浓厚:根据材料“1518年伦敦市政当局号召患病家庭主动进行隔离,后来隔离措施在全国逐渐合法化和制度化。政府严禁疫区人员流动,以防止疫情扩散。政府积极加强公共卫生建设,以消除疫病滋生条件”可知,英国政府防疫措施科学进步。③政府的公共责任心不同:根据材料“另-方面政府的公共责任也趁机推卸”可知,明朝政府推卸责任;根据材料“英国政府初步构建了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为防疫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可知,英国政府构建了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④结果不同:根据材料“瘟疫导致大量人口死亡,崇祯十六(1643年),北京鼠疫流行,不到7个月时间,就造成了20万人死亡,蔓延势烈,形势惨重”可知,明朝瘟疫导致大量人口死亡;根据材料“由于政府救济,许多家庭愿意接受隔离,这使得英国的防疫工作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17世纪末期鼠疫逐渐从英国消退”可知,英国鼠疫逐渐消退。
不同原因:政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后期封建统治腐败,社会动荡;根据材料“随着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形成”可知,英国民族国家形成,中央集权加强;经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封建自然经济占据主导。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思想文化:根据材料“明朝防疫的消极反应在很大程度受‘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影响”并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八股取士,文化专制,思想观念落后愚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5世纪末和16世纪的英国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发展,解放了人民的思想。
(2)认识:开放性试题。从英国政府的行动中得出认识,如政府要主动承担公共责任;防疫工作要科学化、法制化、制度化;要充分发动群众,建立坚实的群众基础: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解析】(1)不同点:①主动性不同:明朝政府消极应对;英国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应对:②科学性不同:明朝政府防疫揩施迷信色彩浓厚:英国政府防疫措施科学进步。③政府的公共责任心不同:明朝政府推卸责任;英国政府构建了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④结果不同:明朝瘟疫导致大量人口死亡;英国鼠疫逐渐消退。
不同原因:政治:明朝后期封建统治腐败;社会动荡:英国民族国家形成,中央集权。
加强:经济:明朝封建自然经济占据主导: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思想文化:明朝八股取士文化专制;思想观念落后愚昧:英国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发展(或解放了人民的思想)。
(2)认识:政府要主动承担公共责任:防疫工作要科学化、法制化、制度化;要充分发动群众,建立坚实的群众基础: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发展。11、略
【分析】【分析】
(1)
不同:从材料中的官方态度方面来看;南宋政府积极鼓励,明朝政府严格管制;从材料中的参与者方面来看,南宋时民间商人参与较多,明朝时以官船为主;从材料中的贸易对象方面来看,南宋时主要是亚非国家的贸易,明朝时囊括了亚;非、欧、美各大洲的贸易;从材料中的线路方面来看,南宋时主要通过东南亚延伸到印度洋沿岸地区,明朝时扩展了从东南亚通往美洲,再通往欧洲的航线。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朝贡贸易的发展、沿海地区局势动荡、海禁政策的推行及新航路的开辟等角度进行分析。
(2)
影响:根据材料“此后荷兰等国的介入进一步使海上丝绸之路逐渐从区域贸易航线发展为全球贸易航线”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全球贸易联系加强;中国主流货币的变化和赋税制度的改革、西方国家侵扰沿海地区、导致中国对外政策趋于保守等角度进行分析。
【点睛】【解析】(1)不同:官方态度方面;南宋政府积极鼓励,明朝政府严格管制;参与者方面,南宋时民间商人参与较多,明朝时以官船为主;贸易对象方面,南宋时主要是亚非国家的贸易,明朝时囊括了亚;非、欧、美各大洲的贸易;线路方面,南宋时主要通过东南亚延伸到印度洋沿岸地区,明朝时扩展了从东南亚通往美洲,再通往欧洲的航线。(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原因: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大为强化;“宣扬国威”和发展官方贸易的政治考量:沿海地区倭寇的猖额;海禁政策的实施;新航路的开辟及西方殖民者的早期争夺。(答出三点即可)
(2)影响:西方国家介入海上丝绸之路,使中国与欧洲、美洲的贸易联系加强,大量白银因此涌入中国,间接导致中国主流货币的变化和赋税制度的改革;西方国家侵扰了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地区,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间接导致中国对外政策趋于保守,(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12、略
【分析】【详解】
(1)原因:根据“其主要内容为圈地运动和农业技术的革新”得出农业革命的影响;根据所学可从政治;工业革命的影响、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等角度概括。影响:根据材料和所学可从促进农村经济迅速发展;为工业革命创造条件;推动世界市场形成;提升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加速社会制度变革等方面概括。
(2)特点:根据“成为第一批过起都市生活或接近都市生活的乡下人”得出首创性和自发性;根据“20世纪80年代涌现出一批农民出身的企业家”可得出起步晚;发展快;根据“中国乡村工业的出现,不完全是农产品剩余发展的结果,它有其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原因。”得出推动因素多元化;根据“农村工业发展无论产权制度的完善,市场体系的发育,还是科学技术的投入;开发和普及,目前都处于欠发达状态。”得出尚不发达。
(3)启示:综合以上的材料可概括得出农业革命带动乡村工业的发展,乡村工业发展推动国家工业化;重视乡村工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振兴;完善农村产业结构,加速农业专业化、商品化发展;提升乡村工业的科技水平,加快农村产业升级;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改善农村工业发展环境等方面。【解析】(1)原因:农业革命的影响;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工业革命的促进。
影响:促进农村经济迅速发展;为工业革命创造条件;推动世界市场形成;提升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加速社会制度变革。
(2)特点:首创性和自发性;起步晚;发展快;推动因素多元化;尚不发达。
(3)启示:农业革命带动乡村工业的发展,乡村工业发展推动国家工业化;重视乡村工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振兴;完善农村产业结构,加速农业专业化、商品化发展;提升乡村工业的科技水平,加快农村产业升级;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改善农村工业发展环境。五、论述题(共3题,共30分)13、略
【分析】【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设问“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根据所给铁路的发展的四个阶段,可以从科技进步与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关系、交通运输业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铁路技术的输出对全球观的影响等方面提取论点。并利用所学知识进行阐述,注意史论结合,言之有理。【解析】示例。
论题:科学技术的进步与铁路运输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的改良和应用,有力地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蒸汽机车率先在英国出现并运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的广泛应用,电动机的发明对交通领域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19世纪末,欧美国家建成电气化铁路,大大提高运输效率。这表明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铁路运输业的发展。
示例。
论题:铁路技术的输出与全球观。
19世纪下半叶,英德等国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作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他们在亚洲、非洲地区大量修建铁路,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财富以满足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遭到当地人民的反抗;21世纪以来,中国本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非洲、亚洲、欧洲等地投资修建铁路,在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这表明,不同的全球观理念下,铁路技术的输山对世界的影响截然不同。14、略
【分析】【详解】
论题:根据材料“近代中国的土地集中与规模化农业没有像英国;德国那样同步发展。近代中国的农业生产;无论是生产力层面的技术,还是生产关系层面的劳动组织方式,均无大的改变,经营式农业的比重也很有限”,并结合所学可知,与西方近代国家发展相比,中国近代农业发展滞后,进而影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由此可拟定论题为:农业滞后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阐述: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鸦片战争对农业的影响;近代农业生产自身的落后性、农民阶级的困境以及社会环境恶劣等方面进行阐述。如:鸦片战争后,尽管在列强经济侵略的冲击下,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走向瓦解,但受到人地矛盾、封建土地制度及专制集权体制等因素的制约,农业进步十分缓慢。近代农业生产方式仍主要是以家庭为基本生产生活单位,农业生产技术与工具没有发生质变,且极易受到天灾人祸的破坏,农村缺乏必要的农产品剩余,农民也大多被束缚在土地中,难以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成长提供必要的原料和劳动力。在近代中国,农民阶级受到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生活极端贫困,收入极少,严重制约了其对工业品的购买力,致使中国民族工业缺乏广阔的农村市场。此外,农业的滞后以及农村的衰败,加剧了乡村社会秩序的紊乱,阶级矛盾不断激化,也使得农村缺乏发展工业所需的安定环境,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近代中国工业化的有序发展。
最后总结升华。如:总之,农业的衰败造成了严重的乡村危机,制约着近代中国工业化进程。【解析】示例。
论题:农业滞后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阐述:鸦片战争后;尽管在列强经济侵略的冲击下,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走向瓦解,但受到人地矛盾;封建土地制度及专制集权体制等因素的制约,农业进步十分缓慢。近代农业生产方式仍主要是以家庭为基本生产生活单位,农业生产技术与工具没有发生质变,且极易受到天灾人祸的破坏,农村缺乏必要的农产品剩余,农民也大多被束缚在土地中,难以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成长提供必要的原料和劳动力。在近代中国,农民阶级受到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生活极端贫困,收入极少,严重制约了其对工业品的购买力,致使中国民族工业缺乏广阔的农村市场。此外,农业的滞后以及农村的衰败,加剧了乡村社会秩序的紊乱,阶级矛盾不断激化,也使得农村缺乏发展工业所需的安定环境,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近代中国工业化的有序发展。
总之;农业的衰败造成了严重的乡村危机,制约着近代中国工业化进程。
(“示例”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15、略
【分析】【详解】
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1876年到1877年的中国。根据题意要求,对吴淞铁路的建拆过程进行评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吴淞铁路的修建过程、中英两国的影响、对近代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评析,如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在西方侵略和民族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防火面料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4-2026年中国手写板行业市场供需格局及行业前景展望报告
- 堆浸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临沧税务咨询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文化娱乐场所租赁及运营管理合同
- 传媒公司拍摄合同范本
- 532装修合同范本
- 城区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膨化食品生产线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矿山生产承包合同范本
-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
- 2024数据中心综合布线工程设计
- 胸外科讲课全套
- 医疗器械GSP相关
- 2023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 电力工程施工售后保障方案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完整版)
- 多源数据整合
-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第六章平面向量及其应用教案 (一)
- 校园招聘活动策划方案(6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