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教新版必修1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苏教新版必修1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苏教新版必修1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苏教新版必修1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苏教新版必修1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苏教新版必修1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62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四幅图中;最能表现青藏铁路沿线的湖泊的是()

A.AB.BC.CD.D2、下列诗句描述的都是长江,其中描绘长江中下游的是:A.“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长征》)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C.“千古河流成沃野,几年沙势自风湍”(王守仁《登大伾山诗》)D.“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3、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海啸,水墙高达10余米,海啸波及范围远至非洲东岸,造成23万人死亡,是世界近200多年来死伤最惨重的海啸灾难。这次海啸产生的原因是A.特大风暴潮引起的B.印度洋大地震造成的C.海平面上升造成的D.板块张裂运动引发的4、大气圈是地球生命的“保温被”。大气能对地表产生保温作用的主要原因是A.大气能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并将其传给地面B.臭氧层大量吸收紫外线,并将吸收的热量传给地面C.大气通过反射,吸收,散射等方式将太阳辐射传给地面D.大气逆辐射能对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起到补偿作用5、下列不属于天气影响旅游安全的叙述的是()A.台风掀翻游轮事故B.暴雨引发泥石流埋没游客C.雷击导致游客死亡D.滚石砸伤游客6、2020年11月24日,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在完成采样任务上升起飞前,着陆器携带的一面“织物版”五星红旗(如下图)在月面成功展开。于12月17日成功返回。嫦娥五号进入预定轨道后,所属最低一级天体系统为下图中()

A.甲B.乙C.丙D.丁7、读等高线局部图;图中陡崖最高处的数值为()

A.500米B.500--550米C.100--200米D.350--400米8、读下图,其中符合武汉气候特点的是()

A.①B.②C.③D.④9、暑假,海南高中生小明到青藏高原旅游,途中皮肤晒伤。最主要的原因是A.青藏高原海拔高,雪山多,太阳辐射强B.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强C.青藏高原纬度高,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D.青藏高原纬度低,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A________,F________,I________。(2)从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图中I的作用是____________。(3)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常用浓烟笼罩菜地,可以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C.浓烟可阻挡冷空气前进,防止大面积作物冻害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读太阳系部分结构图及太阳外部大气示意图。

(1)从北极上空看,行星绕日公转呈____(顺或逆)时针方向,其中③行星的名称是____,属于类地行星的是____(填序号)。

(2)图中C为太阳大气的____层:C层中的太阳活动主要是____,A层太阳活动到达地球高纬度地区上空经常出现____。

(3)说出太阳辐射对地球的主要影响。

(4)从地球历史的角度,地球上高级智慧生命主要出现在____,是生物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12、旱灾:当干旱持续时间____,影响____时,称为干旱灾害。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海南省三沙市政府驻地永兴岛,是一座由白色珊瑚、贝壳沙堆积在礁平台上而形成的岛屿。图示为海南省局部示意图和永兴岛景观图。

(1)甲处的海底地形类型为____,永兴岛所属的岛屿类型是____岛。

(2)永兴岛淡水资源缺乏的主要原因是____,该岛获取淡水资源的可能方式为____。

(3)永兴岛机场跑道的建设主要是对海洋____资源的开发利用;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三沙市可重点发展的产业是____和____。

(4)为保护海洋资源和环境,三沙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和____。14、读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公转轨道上标出地球公转方向。

(2)写出①②③④代表的北半球的节气。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四点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______,速度最慢的是_______。

(4)由②点到④点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地球转到①位置时,南半球正值____季节。

(6)地球从②位置开始公转,沿③、④、①,又回到②所用的时间是____。15、图A为亚洲东岸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图B为地壳物质循环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数字①-④表示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南水北调”工程属于人类改造水循环中的______环节(填文字)。

(2)若a为变质岩,则图B中的地质作用与图A中丙处岩石的形成相对应的数码代号是______。

(3)甲处地质构造名称为________。甲、乙两处出现“地形倒置”的是_____处。

(4)采石场选址应选择甲乙中的_____处。16、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西部乌裕尔河下游的封闭洼地(内流区)。该区春季干旱风大,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霜早,冬季寒冷漫长,年均降水量为418.7mm。材料二:东北地区降水图和扎龙湿地水循环示意图。

(1)写出图中数字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及扎龙湿地水循环类型。

①____、②____、③____;扎龙湿地水循环的主要类型是____。

(2)扎龙湿地水量支出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图中()

A.①B.②C.③D.④

(3)根据材料一;扎龙湿地的气候类型为()

A.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

(4)东北地区河流补给来源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5)图中甲、乙之间农业用水较紧缺,请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17、读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根据图中深度,说出各字母表示的地球内部圈层:A______B______C_______

(2)b1和b2间是________层,这里可能是________的主要发源地。

(3)组成岩石圈的是图中的(字母)__________。

(4)A层的上部为_________________层,下部为___________层。18、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地质构造①为______;②为______,③为______

(2)地质构造②在地表处易形成河谷;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河流地貌甲地为______;主要分布在______。乙地为______,甲乙地貌形成的共同原因是______。

(4)a处河段常形成______型河谷,主要原因是______作用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9、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最缺水的地区。A.正确B.错误20、在水的三态中,液态水的数量最大。(_____)A.正确B.错误21、地球公转的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幅度不大。(_______)A.正确B.错误22、太阳内部物质经核裂变反应产生巨大能量。(_____)A.正确B.错误23、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稠密,表明水平气压梯度越大,风力越小。(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综合题(共2题,共14分)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总人口约14.6万,人口密度为12.2人/千米2。墨脱位于雅鲁藏布江下游,境内四季如春,气候条件优良,种植的水稻品质极好,被誉为“西藏的江南”。下图为我国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等高线地形图。(1)分析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

(2)说明墨脱水稻品质极优的自然条件。

(3)分析墨脱被誉为“西藏的江南”的气候原因。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朱巴河是索马里主要河流,全长1659千米,流域面积76.6万平方千米,干流下游河段水量逐渐减少,卢格以下河段出现部分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现象。下图是朱巴河流域示意图。

(1)描述朱巴河的水系特征。

(2)分析朱巴河干流下游河段水量逐渐减少的自然原因。

(3)说明朱巴河卢格以下河段部分河床高于两岸地面的原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分析】

【详解】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根据图示等高线的海拔高度,C;D错。青藏高原多咸水湖,说明湖水缺少外流河道,只有河流流入湖泊的河道。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最能表现青藏铁路沿线的湖泊特征的是图B,B对。图A有河流流出湖泊,A错。

【点睛】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青藏高原多咸水湖,说明湖水缺少外流河道,只有河流流入湖泊的河道。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2、D【分析】“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描述横断山区高山耸立、山高水深的特色,属于长江上游;“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述三峡一带巨大的落差;“千古河流成沃野,几年沙势自风湍”描述黄河流域;“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描述长江下游,形容江阔水深、江海相连的壮观景致。据此选D。3、B【分析】海啸是海底地震引发的滔天巨浪,本次印度洋海啸即源于印度洋大地震造成,据此选B。4、D【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大气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详解】

大气能对地表产生保温作用的主要原因;是大气逆辐射能够将地面散失的热量返还给地面,对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起到补偿作用。故大气圈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温被”。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难度低,属于概念性试题,记忆相关基础知识即可解答。5、D【分析】【分析】

【详解】

台风、暴雨、雷击属于天气因素,ABC属于天气影响旅游安全,不符合题意。而滚石属于地质因素,不属于天气影响旅游安全,D符合题意。故选D。6、D【分析】【详解】

结合图片可知,甲为可观测宇宙,乙为银河系,丙为太阳系,丁为地月系;嫦娥五号进入预定轨道后即绕月飞行,其所在最低一级天体系统为地月系,D正确,ABC错误。故选D。7、B【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图中已知等高线的海拔推算;图中等高距应为50米,图中400米;450米、500米三条等高线在陡崖处重合,因此该陡崖最低处应是350~400米,最高处的海拔应为500~550米。由此判断,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8、D【分析】【详解】

武汉地处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由气候资料图可知,①图全年高温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A错误;②图全年高温,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旱雨两季交替,是热带季风气候,B错误;③图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地中海气候,C错误;④图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D正确。故选D。

【点睛】

气候判读方法:1.判断南北半球,看最高气温所在月份。北半球7月8月气温高,南半球1月2月气温最高。若全年温差不多,说明是赤道附近的气候类型。2.以温定带(主要看最低气温):0℃、15℃作界线。全年最低气温高于15℃为热带;全年最低气温在0℃-15℃之间为亚热带;全年最低气温低于0℃为温带;全年最高气温在0℃为寒带。3.以水定型(看降水的全年分布情况)。按降水类型划分,有四类。夏雨型:所有的季风气候(热带、亚热带、温带)和热带草原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全年多雨型: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全年湿润型:温带海洋气候。9、B【分析】【详解】

青藏高原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较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光照强烈,容易晒伤皮肤,故B项正确。

【点睛】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2.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例多云的白天温度不太高。

3.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等。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图中A来自大气层外;为太阳辐射;F来自地面,为地面辐射;I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指向地面,为大气逆辐射。

(2)读图可知;A包括B;C、D三个部分,即太阳辐射(A)进入大气层后,一小分部通过大气吸收(B)和散射、反射(C)被削弱后,大部分通过大气层照射到地面(D),故A>D。I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将地面损失的一部分能量还给地面,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从而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3)浓烟的主要成分是水汽和二氧化碳,二者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很强,然后通过大气逆辐射将地面损失的大部分能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保温作用,从而有效防止大面积冻害,故D正确。【解析】(1)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2)大气的削弱作用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

(3)D11、略

【分析】【分析】

本大题以太阳系部分结构图及太阳外部大气示意图为背景材料;涉及地球公转方向;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太阳大气层及太阳活动、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直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

(1)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都是逆时针方向。八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图中③是距离太阳第二近的行星,是金星。类地行星的特点是体积和质量都特别小、但是物质的密度较大并且表面温度也较高,除了地球外,还有水星、金星、火星,共四颗,对应图中序号②水星③金星。

(2)太阳大气层从里向外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冤层三层;图中C是太阳大气层最内层为光球层,光球层上发生的太阳活动是黑子,A层为日冕层发生的太阳活动为太阳风,太阳风到达地球高纬度上空与地球磁场摩擦产生极光。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直接影响有为地球提供光和热;维持地表温度;为地球上的大气运动;水体运动和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来源;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4)根据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地球上的高级智慧生命是指人类,人类主要出现在新生代的第四纪时期。

【点睛】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纬度位置: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越强;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日照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解析】(1)逆金星②③

(2)光球黑子极光。

(3)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源。

(4)新生代第四纪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较长人类生活、生产13、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永兴岛建设为背景材料;考查区域地理环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考查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详解】

(1)读图可知;图中甲处的海拔高度在从海平面下200米急剧增加到2000米,说明坡度陡,应该为大陆坡;从题干可知,永兴岛是一座由白色珊瑚;贝壳沙堆积在礁平台上而形成的岛屿,所以永兴岛的岛屿类型为珊瑚岛。

(2)读图可知;永兴岛的面积非常狭小,降水量虽多,但由于汇水面积有限,所以难以集水;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多,该岛获取淡水资源可能方式主要有收集雨水;四周为海域,可以实施海水淡化;利用现代化的大型船只运输淡水,即从岛外输入淡水。

(3)永兴岛机场跑道的建设主要是在海洋岛屿上进行开发;利用海洋上空的空间;所以属于对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三沙市政府驻地永兴岛是一座由白色珊瑚、贝壳沙堆积在礁平台上而形成的岛屿,位于热带海洋,景色优美,适于发展旅游业;海洋面积广阔,渔业资源丰富,可以开发渔业资源。

(3)从上题可知,三沙市适于发展旅游业和渔业,但由于面积狭小,环境承载力有限,所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有计划有控制旅游规模;周围海域要适度捕捞,实施可持续发展。【解析】大陆坡珊瑚面积小,难以集水收集雨水;海水淡化;从岛外输入淡水空间旅游业渔业控制旅游规模适度捕捞14、略

【分析】【详解】

(1)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2)图中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的是夏至日;故③为夏至日,直射点在南半球的是冬至日,故①冬至日。依据地球自西向东公转方向,②是春分日,④是秋分日。

(3)地球公转速度快在近日点附近(临近冬至日);即图中①;公转速度慢在远日点附近(临近夏至日),对应③。

(4)图中要经过远日点7月初附近;公转速度先变慢,远日点后公转速度变快,故是先变慢再变快。

(5)地球转到①位置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南半球正值夏季。

(6)地球从②位置开始公转,沿③、④、①,又回到②所用的时间是1回归年(365年5时48分46秒)。【解析】(1)画图略(逆时针)

(2)冬至日;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

(3)①;③

(4)先变慢再变快。

(5)夏。

(6)回归年(365年5时48分46秒)15、略

【分析】【分析】

“南水北调”工程属于人类改造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沉积岩与变质岩可以相互转化;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岩层向下凹,地质构造名称为向斜。未被侵蚀的地形叫顺地形,被外力侵蚀形成的地形叫逆地形,即“地形倒置”。

【详解】

(1)图A中数字①-④表示的水循环类型是海陆间大循环或海陆间循环;“南水北调”工程属于人类改造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

(2)图A中丙处岩石的形成是岩浆冷凝形成,丙是岩浆岩。若a为变质岩,则图B中的d是沉积岩,与变质岩可以相互转化。b是岩浆;c是岩浆岩,地质作用与图A中丙处岩石的形成相对应的数码代号是⑤,表示冷凝作用。

(3)甲处岩层向下凹;地质构造名称为向斜。甲;乙两处出现“地形倒置”的是甲处,受外力侵蚀形成。

(4)采石场选址应选择甲乙中的乙处;岩层较松散,易开采。

【点睛】【解析】海陆间大循环(海陆间循环)地表径流⑤向斜甲乙16、略

【分析】【详解】

(1)根据水循环的过程可知图中数字①;②、③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蒸发、地表径流、下渗。扎龙湿地位于内流区;故其水循环类型为陆地内循环。

(2)根据材料可知;扎龙湿地年均降水量为418.7mm,但该湿地位于内流区,故湿地的蒸发量大,蒸发是该湿地水量支出最大的水循环环节,对应图中的①,选A。

(3)根据材料一;扎龙湿地冬冷夏热且雨热同期,湿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大陆的东岸,故其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选D。

(4)东北地区多位于季风区;且纬度相对较高,冬季有积雪,因此河流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积雪融水。

(5)解决甲;乙之间农业用水紧缺问题的措施从教育、开源节流方面综合考虑。可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改进灌溉技术;发展耐旱作物;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水库蓄水;跨区域调水等。

【点睛】

华北;东北平原地区干旱的自然原因是:

①降水季节分布不均;整体降水少;②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旱情更严重;③缺少大江大河,径流量小。人为原因: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需水量大;存在水污染及浪费水现象。

治理措施:合理提取地下水;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跨流域调水;人工增雨,海水淡化;发展节水农业;工业用水循环利用;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解析】(1)蒸发地表径流下渗陆地内循环。

(2)A

(3)D

(4)大气降水积雪融水(顺序可换)

(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改进灌溉技术;发展耐旱作物;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水库蓄水;跨区域调水等。17、略

【分析】【详解】

(1)根据图中深度,地球内部圈层地下平均33千米处是地壳;地壳以下到地下2900千米处是地幔,地幔又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故图中A为地壳,B为上地幔,C为下地幔。

(2)上地幔顶部存在软流层,b1和b2间是软流层;这里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3)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软流层以上的范围。组成岩石圈的是图中的A、b1。。

(4)A层(地壳)的上部为硅铝层,下部为硅镁层。【解析】地壳上地幔下地幔软流层岩浆A、b1硅铝层硅镁层18、略

【分析】【详解】

(1)图中①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②有明显断裂错位,为断层,③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

(2)②处断层线(处)岩石破碎;容易被流水侵蚀,从而形成河谷。

(3)甲位于河流出山口;形成扇形沉积地貌,为冲积扇。乙为河流入海口流水沉积形成的三角洲。

(4)a位于河流上游,地形落差大,河流流速快,侵蚀作用强,形成V型峡谷。【解析】向斜断层背斜断层线(处)岩石破碎,容易被流水侵蚀冲积扇(洪积扇)河流出山口河口三角洲流水堆积(流水沉积)V河流侵蚀(下蚀)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9、×【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水资源紧张状况的理解程度。

【详解】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径流量小,水资源总数量小,但西北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规模不大,需水量不大,水资源紧张程度比华北地区小。因此题中叙述不正确。

【点睛】

水资源紧张程度(缺水程度)取决于水资源供给量与需求量的对比关系。20、√【分析】【分析】

【详解】

地球上的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等地区,因此此说法正确。

【点睛】21、×【分析】【分析】

【详解】

地球公转的周期适中、自转的周期适中,昼夜更替周期适中,则白天不会升温过高,夜晚降温不会过低,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幅度不大,故上述结论错误。22、×【分析】【分析】

【详解】

太阳内部的物质经过核聚变产生大量的能量;而不是核裂变。

【点睛】

太阳核聚变过程:四个氢原子核聚变为一个氦原子,过程中释放出能量。23、×【分析】【分析】

【详解】

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稠密,表明气压梯度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故错误。

【点睛】四、综合题(共2题,共14分)24、略

【分析】【分析】

考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农业区位因素,气候特征形成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