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科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25/3E/wKhkGWeS_U6AHq7EAAHylEWyuck111.jpg)
![2025年苏科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25/3E/wKhkGWeS_U6AHq7EAAHylEWyuck1112.jpg)
![2025年苏科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25/3E/wKhkGWeS_U6AHq7EAAHylEWyuck1113.jpg)
![2025年苏科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25/3E/wKhkGWeS_U6AHq7EAAHylEWyuck1114.jpg)
![2025年苏科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25/3E/wKhkGWeS_U6AHq7EAAHylEWyuck11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苏科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题文】“最讽刺的是,作为这场战争之直接起因的鸦片在这项条约中竟然只字未提”。这项“条约”是指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某英国人在其著作中记载:“1862年9月21日,这个美国兵痞,头一个为清军服务的美国人华尔,在率军攻打慈溪的时候,中弹身亡。”这反映的是()A.清军抗击美军B.林则徐镇守广州C.左宗棠收复新疆D.太平军抗击洋枪队3、从历史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是历史学习的能力要求.请观察以下三幅图片并指出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当时战争形势的影响.()
A.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和陕北的重点进攻B.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C.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D.表明了南京国民党政权已经垮台4、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形成是在: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B.“文化大革命”期间C.改革开发初期D.三大改造时期5、【题文】徐中约说:“《新青年》和《新潮》以及包括《每周评论》在内的许多其他杂志,对传统主义的堡垒——旧文学、旧道德、旧式人际关系和儒家——发动了全面攻击。”作者认为这些杂志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A.批判继承B.取其精华,弃其糟粕C.避免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D.完全否定6、【题文】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的最主要原因是()A.人类最早居住的地区B.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C.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D.对人类文化贡献最大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7、阅读下表内容判断:。战争名称起止时间发动国家影响鸦片战争1840-1842年英国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甲午战争1894-1895年日本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英、法、俄、日等八国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填对;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填错;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无。
(1)这三场战争都发生在19世纪。(____)
(2)这三场战争的发动者都有英国。(____)
(3)这三场战争逐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____)
(4)鸦片战争后英国取得了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等特权。(____)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侵略者占领了北京。(____)8、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1961年开始实施“调整;充实、巩固、提高”的八字方针。
______(判断对错)9、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巨大成就______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______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南北交通。10、______的召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11、从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____、____、三大战役。12、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是____。1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建立国家工业化和______现代化的初步基础。1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______。15、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______,1905年,中国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______在日本东京成立。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6、“1949年9月,毛泽东被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史林同学认为,这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时选举产生的。史林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17、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______(判断对错)18、判断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了颐和园。19、“共和成,专制灭;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历史事件是辛亥革命。()20、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的模范人物主要有“铁人”焦裕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雷锋。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1题,共5分)21、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史。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争与探索的“他”是谁?
(1)“他”在鸦片战争中坚守虎门炮台,最后以身殉国--______
(2)“他”发动金田起义,创建太平天国,领导太平军进行反封建反侵略斗争--______
(3)“他”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甲午海战中舍生忘死,以自舰撞敌舰,舍生取义--______
(4)“他”领导辛亥革命并建立了中华民国一一______
(5)“他”创办《新青年》,掀起新文化运动--______。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3题,共30分)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故《汉书》曰:张骞始开西域之迹。材料二“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左宗棠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张骞通西域有哪些进步意义?这一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标志是什么?(2)材料二中,左宗棠的话语说明了什么?我们为什么称左宗棠为民族英雄?清政府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于哪年设立行省?(3)近几年,民族分裂分子活动猖獗,你认为民族分裂分子分裂新疆的阴谋能得逞吗?请说明原因。23、【题文】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郑和远航时;随行的人员一般在27000左右,所乘坐的“宝船”最大的长44丈4尺,宽18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船上装备了当时最先进的航海导航技术。
材料二:哥伦布等的海上活动;都比郑和晚得多,他们几次航行,人数在100人左右,船只三;四艘,吨位最大的仅120吨。
——摘编自《义务教育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英国马嘎尔尼使团1793年来到中国时的日记记载:(在定海时)惊奇地发现中国帆船很不结实。安得逊看了两个世纪以前的图画后发现;“帆船没有任何变化”。马嘎尔尼写道:“他们这毫不掩饰对我们航海技术的赞赏,然而,他们从未模仿我们的造船工艺或航海技术。他们顽固地沿用他们祖先的方法”。
——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相撞》
材料四:2012年9月25日上午;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正式交接入列。航母入列,对于提高中国海军综合作战力量现代化水平;增强防卫作战能力,发展远海合作与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能力,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新华网”
请回答:
问题一: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远航分别出自什么目的?(2分)
问题二: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不得照抄原文)(3分)
问题三:结合所学知识;从当时的对外政策与思想状况指出导致出现材料三所述情况的主要原因。(2分)
问题四: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要发展海上力量?(2分)
问题五:综合以上材料,你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24、【题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我国《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规定:“国家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
材料二:新华网北京2009年5月26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中国国民党主席昊伯雄26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双方都表示要继续推动落实“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不断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都认为要维护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并不断增强和深化互信;都强调要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尽快商谈两岸经济合作协议,以利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都赞同要积极促进两岸文化教育交流,举办以文教交流为主题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始探讨协商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都主张两岸在涉外事务中避免不必要的内耗,增进中华民族整体利益。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在统一的问题上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最初构想是谁提出的?(2分)
(2)上述政策的指导下已经成功解决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
(3)依据材料二回答为推动两岸和平发展,提出了哪些主张?(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A【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南京条约》史实。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后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但没有涉及有关鸦片的内容,故选A。【解析】【答案】A2、D【分析】【分析】由题干中的“1862年”“华尔”“慈溪”等关键信息可判断为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故选D.3、C【分析】通达题干给出的这三幅图片材料中的相关人物与城市可知它们分别反映了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故选C.
本题考查了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的意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三大战役胜利的重大意义.【解析】C4、A【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工业化起步的认识。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从1953年开始,到1957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一五计划的各项建设指标,建立了一大批重工业企业,鞍山钢铁建成投产,沈阳第一机床公司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这些重工业都在东北地区,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局面。因此,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形成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所以BCD不对,故选A。【解析】A5、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为材料选择题。考查了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点。阅读题文材料;其中的关键词句是“《新青年》和《新潮》以及包括《每周评论》在内的许多其他杂志对传统主义的堡垒发动了全面攻击。”由此可见作者认为这些杂志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完全否定的,选项中D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新文化运动【解析】【答案】D6、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四大文明古国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主要标志是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四大文明古国都是较早建立奴隶制国家,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所以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金字塔的国度、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解析】【答案】C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7、错错对无无【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世纪的使用方法。世纪;计算年代的单位,一百年为一个世纪。通常是指连续的一百年。第一世纪从公元1年到公元100年,而20世纪则从公元1901年到公元2000年,因此2001年是21世纪的第一年。由此看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都发生在19世纪,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在19世纪的最后一年(1900年)和20世纪的第一年(1901年)。所以都发生在19世纪说法是错误的。
(2)本题考查的是这三场战争的发动国家。此题从表格中就可以找到答案;从“发动国家”一栏可以看出,鸦片战争是由英国发动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有英国,而甲午中日战争是由日本发动的,没有英国。所以“这三场战争的发动者都有英国”说法错误。
(3)本题考查的是这三次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此看,通过这三次战争逐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所以,上述说法是对的。
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后英国在中国攫取的特权以及学生对表格信息的把握。中英《南京条约》中;归纳总结为:割地;赔款;通商;协定关税。但是,“英国取得了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等特权”,在上表信息中没有涉及到。所以只能画圈。
(5)本题考查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列强攻占北京以及学生对表格信息的把握。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八国联军确实攻占了北京,但是,在表格中并没有出现这一信息。虽然说法是正确的,但不符合本题的要求。表格信息中没有涉及,也只能画圈。
【点评】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侵略与反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略
【分析】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1960年开始实施“调整;充实、巩固、提高”的八字方针,不是1961年。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国民经济的调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使我国人民遇到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实施时间与内容。【解析】×9、略
【分析】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南北交通,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美好愿望.
故答案为:
长春;武汉.
本题主要考查一五计划.
本题以第一汽车制造厂和武汉长江大桥为依托,考查学生对题干信息准确解读、分析、判断的能力.注意掌握我国在一五计划中取得的成就.【解析】长春;武汉10、中共七大【分析】1945年4月召开的中共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会议,它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故答案为:
中共七大.
本题考查的是党的会议及中共七大.1945年4月召开的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对党的会议要从会议召开的背景、时间、地点、内容、意义几个方面进行掌握.【解析】中共七大11、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大战役。从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解析】【答案】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12、农业生产合作社【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基础知识的能力。13、略
【分析】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故答案为:
重工业;国防.
本题考查一五计划;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识记一五计划的相关内容.【解析】重工业;国防14、略
【分析】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举行.大会通过了党纲,确定了奋斗目标,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一件大事.
故答案为:中共一大的召开.
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熟记中共“一大”的内容及意义.重点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解析】中共一大的召开15、公车上书中国同盟会【分析】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义愤填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人议和,请求变法。即“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了中国同盟会,这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故答案为:公车上书;中国同盟会。
本题考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注意识记公车上书和中国同盟会的相关知识。【解析】公车上书中国同盟会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6、略
【分析】
本题考查第一届政协会议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区别。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颁布第一部宪法。故本题是错误的。
【解析】不正确。毛泽东被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或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第一部宪法。17、×【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不是工业,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三大改造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三大改造的内容、形式以及意义。【解析】×18、×【分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闯进圆明园,将之洗劫一空,最后为了掩盖其罪行,放火烧毁了这座富丽堂皇的皇家园林,题中“颐和园”一说表述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侵华罪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火烧圆明园19、√【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共和成;专制灭;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历史事件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辛亥革命的原因、经过和影响。20、×【分析】为建成大庆油田作出贡献的“铁人”是王进喜。王进喜在大庆石油会战中;组织全队职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打出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他常说:“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曾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成为我国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被群众誉为“铁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是雷锋。雷锋同志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他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却助人无数,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于1963年3月5日亲笔为他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雷锋精神”的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周总理把雷锋精神全面而精辟地概括为“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带领兰考人民治理三害,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的人民好干部是焦裕禄。焦裕禄在任中共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时,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粮食产量降到历史最低水平。他带领全县干部和群众,同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使兰考贫困面貌大为改观,他身患癌症,仍然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人民称颂他是“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王进喜;雷锋、焦裕禄。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的模范人物主要有“两弹元勋”邓稼先;“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雷锋等;他们身上都具有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模范人物王进喜、焦裕禄和雷锋的事迹。【解析】×四、简答题(共1题,共5分)21、略
【分析】(1)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在鸦片战争期间,率兵坚守虎门炮台,昼夜督战,负伤数十处,终因寡不敌众,最后战死在炮台”可知,这指的是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
(2)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为“太平军”.1853年,占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政权;为推翻清朝统治,进行北伐和西征,全盛时拥有中国半壁江山.
(3)1894年9月;清政府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激战中,致远舰多处中弹,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日舰躲避,同时施放鱼雷,击中致远舰,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4)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很快武汉三镇光复.全国各地革命如摧枯拉朽之势,清王朝摇摇欲坠.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领导人是孙中山,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5)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掀起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号,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发动猛烈进攻.
故答案为:
(1)关天培.
(2)洪秀全.
(3)邓世昌.
(4)孙中山.
(5)陈独秀.
本题考查关天培;洪秀全、邓世昌、孙中山和陈独秀的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黄海海战、金田起义、中华民国成立和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解析】关天培;洪秀全;邓世昌;孙中山;陈独秀五、综合题(共3题,共30分)22、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疆有关史实的识记。第(1)问考查学生对西域相关史实的识记。材料一中张骞通西域开西域之迹,意思是西汉与西域交往的开始。张骞通西域有利于促进了西汉与西域的交往,为开通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创造了条件,有利于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西域都护是官名。汉代西域最高军政长官。从此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管辖,标志着这一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第(2)问考查学生对左宗棠收复新疆史实的理解。材料二的意思是重视新疆,就可保卫蒙古,而保住了蒙古,就可以保卫京师,因此左宗棠主张要“海防”、“塞防”并重,力主收复新疆。因此强调新疆的重要性。左宗棠打败了阿古柏,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整个新疆地区,捍卫了国家领土完整。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课收复新疆,第二子目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内容中,有这样一句话:“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的建议,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据此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是在1884年。第(3)问考查学生对新疆历史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历史上任何分裂新疆的活动都以失败而告终;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局面符合中国各民族的利益和心愿;日益强大的中国有能力挫败任何分裂势力,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因此民族分裂分子分裂新疆的阴谋是不能得逞的。考点:左宗棠收复新疆【解析】【答案】(1)促进了西汉与西域的交往,为开通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创造了条件,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从此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管辖。(2)说明了新疆的重要性。左宗棠打败了阿古柏,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整个新疆地区,捍卫了国家领土完整。1884年。(3)不能得逞。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历史上任何分裂新疆的活动都以失败而告终;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局面符合中国各民族的利益和心愿;日益强大的中国有能力挫败任何分裂势力,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言之有理即可)23、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中国海权问题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问题一:阅读材料一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远航;结合所学知识,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也是为了宣扬国威,而不是为了殖民扩张,而哥伦布是为了实现黄金梦进行航行的,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进行了殖民扩张活动,把大量的财富运往欧洲,获取了巨大的商业利益。
问题二:阅读材料一二并进行比较;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它不仅在航海活动上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而且对发展中国与亚洲各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友好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问题三:阅读材料三;根据所学知识,当时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最终导致了清朝人固步自封,夜郎自大,看不到外国先进的变化,排斥先进科技和技术,不敢创新发展,顽固守旧就出现了材料三马嘎尔尼发现的现象和情况。
问题四:阅读材料四;中国现在发展海上力量,一是因为近代中国不重视海防,也命运经济实力发展海防,二是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角度出现,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的需要(言之有理即可)。
问题五:综合以上材料;学生只要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制梁劳务合同范例
- 信贷资产信托合同范本
- 乙醇燃料的成本管理和降本增效
- 不带司机租车合同范本
- 全款买车销售合同范本
- 兼职模特合同范例
- 冷库设备购销合同范本
- 农村承包鱼塘经营合同范例
- 电影制片人聘用合同范本
- 徐州白云区门面出租经营合同范本
- 智研咨询发布:2024年中国新疫苗行业市场现状、发展概况、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届西藏林芝一中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英语试卷含解析
- 中国传统文化非遗文化中国剪纸介绍2
- 药企销售总经理竞聘
- 开封市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健康照护项目技术文件(国赛)
- 饮酒与糖尿病
- 公路电子收费系统安装合同范本
- 医院培训课件:《伤口评估与测量》
- 期末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 《第一单元口语交际:即兴发言》教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情侣自愿转账赠与协议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