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因果关系类选择题(原卷版)_第1页
专题05 因果关系类选择题(原卷版)_第2页
专题05 因果关系类选择题(原卷版)_第3页
专题05 因果关系类选择题(原卷版)_第4页
专题05 因果关系类选择题(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点题型·选择题攻略热点题型·选择题攻略专题05因果关系类选择题目录题型综述1解题攻略1类别1结果推原因类2类别2原因推结果类4高考练场6高考新课标下因果关系类选择题有两类:一是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中列出原因,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原因是”“目的”“是为了”“是因为”等,而在考查原因时又多进行细化,如考查“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历史原因”“主观原因”等;另一种是题干列出的是历史原因,备选项列出的是结果,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1.命题特点:考查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原因与结果的选择题,既能考查知识的记忆,又能考查历史知识的联系。2.考查能力:考查因果关系的辨别及分析能力。类别01结果推原因类1、结果推原因类是指题干列出了某一结果,备选项中列出原因,题目标志性词语是“因为”“主要原因”“重要原因”“根本原因”“原因在于”“由于”“理由是”“根本前提”“主要因素”“重要因素”“主要动力”“根源””“得益于”等。2、这类题型的原因分类:①根本原因是指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诸多原因中起关键作用、决定作用的最重要的本质原因。根本原因一般是生产力、经济基础、阶级本质、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客观规律等。②主要原因是指在事物发展变化的各种原因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原因。而在人为和自然因素、内因和外因中,人为因素和内因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不一定是根本原因,通常主要原因一般不与根本原因并列于题中。但是“最主要的原因”等同于“根本原因”。③直接原因(一般也是导火线)是指对事物的发生发展起到最直接的推动,并直接促成其发生变化的原因。是指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近期表面现象,不经过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一般是分析出时间关系或逻辑关系上最为接近的因素。④主观原因是个人的主观意愿、动机或想法等因素导致的结果。⑤客观原因是与个人无关的客观事实、条件或环境等因素导致的结果,与个人的主观意愿无关‌。1、审读试题类型,确定试题是“由结果推导原因”(果因型)2、审读设问词,明确原因类型,原因主要有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主要原因与根本原因等区别,解题前要分清这些原因的导向和程度之间的区别。3、结合所学的影响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运用唯物史观科学、全面地分析试题。【典例】(2024·天津卷)16世纪,西属拉丁美洲的波托西成为世界重要的银矿开采中心,其人口高达12万人,比西班牙任何城市都多,印第安矿工艰难劳动生产的银锭和劳工生产的银子流入世界各地。导致波托西繁荣的直接原因是(

)A.种植园制的盛行 B.奴隶贸易的兴盛C.商业革命的发展 D.殖民掠夺的疯狂【变式1】秦朝建立后,在中央设立了博士官职。这些博士缺乏传世文献记载,今尚知名的只有17人,他们大多是儒生,其职责是“掌教弟子,国有疑事,掌承问对”,但不参与政治决策,政治影响甚微。究其原因是(

)A.百家争鸣的延续 B.治国理念的影响 C.太学教育的发展 D.制约皇权的需要【变式2】20世纪70年代,一些位于三线地区的工厂采取了有选择性的策略,包括取消项目或停止建设。青海的三线建设项目始于1965年,并在1973年宣告结束。自1985年起,三线企业从生产军工产品转向民用消费品,部分工厂还进行了迁移或解散。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改革开放的全面启动 B.三线建设遭遇困难C.经济上“左倾”错误结束 D.国际形势大为好转类别02原因推结果类1、原因推结果类选择题题干列出的是原因,备选项列出的是结果,题目标志性词语是“其结果”“作用”“有利于”“导致”“有助于”“重要影响”“深远影响”“后果”“导致”等。2、这类题型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考虑。“其结果”有可能是积极,也有可能是消极;“作用”“有利于”“有助于”是积极的。“重要影响”“深远影响”一般是比较长久的影响,不只是在当时,还影响后世;“后果”“导致”是一般消极的采取时间顺序的方法来判断因果关系,前者是因,后者是果。2、要注意运用基本理论的推理得出答案,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客观存在与主观意识等判定因果。3、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如原因要区别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等。【典例】(2024·全国新课标卷)16世纪上半叶,航海家在太平洋开发了连接美洲和亚洲的东风带海上走廊,中后期利用日本洋流从菲律宾群岛航行至美洲西海岸;17世纪初,荷兰人利用西风带环球航行。16至17世纪的航海活动()A.激发“地圆说”的形成 B.表明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C.导致陆路贸易基本停滞 D.促进了贵金属的全球流动【变式1】古埃及古王国第一王朝时期,国王在叙事语境中常常被描绘为神在人间的化身,国王的权力是由与神相一致的身份而与生俱来的。第四王朝时期,国王的本体不再是神,其神性不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与神构建亲密关系实现的。这一变化有助于说明古埃及(

)A.人文主义的传播 B.世俗王权的加强C.神灵崇拜的淡化 D.君权神授的确立【变式2】在重商主义的推动下,西方列强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18世纪后期,从非洲输出一船棕榈油(机械润滑剂的主要原料)的利润已大大高于贩运一船奴隶。”该历史叙述有助于研究(

)A.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B.非洲劳力大量流失的影响C.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 D.英国废除奴隶贸易的原因1.(2024·广西卷)陆游说:“唐及国初,学者不敢议孔安国、郑康成,况圣人乎!自庆历后,诸儒发明经旨,非前人所及……毁《周礼》、疑《孟子》……不难于议经,况传注乎!”清人皮锡瑞也指出,庆历后“其时风气实然,亦不独咎刘敞、王安石矣”。这种社会风气(

)A.有助于士人地位提升 B.阻碍变法运动的推行C.有利于新思想的发展 D.冲击了儒学正统地位2.(2024·河北卷)南宋绍兴年间,有官员发现县吏掌握田宅买卖官印契书的印板,往往空印私卖,引发诸多争讼。因此,其建议“委逐州通判用厚纸立《千字文》为号印造…每月给付诸县,置柜封记。遇人户赴县买契,当官给付”,并每季核验。该建议获准施行。南宋政府这一举措()A.促进官田数量的增加 B.有利于规范土地贸易C.推动了土地政策调整 D.有助于遏制土地兼并3.(2024·湖南卷)20世纪50年代,英国在镇压肯尼亚“茅茅运动”时,每屠杀一名起义者,得花一万英镑。法国为镇压印度支那人民独立斗争所支出的战费高达三万亿旧法郎,差不多等于马歇尔计划拨款的两倍。这两则史实()A.揭示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背景 B.有助于解释殖民统治崩溃的原因C.有助于衡量英法两国当时的经济实力 D.揭示了亚非拉反殖反帝斗争的正义性4.(2024·辽宁卷)古姆诺帕里亚节起源于公元前7世纪中叶,是斯巴达城邦为纪念战争胜利而创设的重要节日,在每年最炎热的7月举行,历时数天。这期间,人们吟唱颂歌以纪念众神和斯巴达英雄,还举行少年和成人的体育表演。据此可知,该节庆有助于斯巴达()A.维护民主政治稳定 B.繁荣城邦经济C.凝聚城邦公民意志 D.形成多神崇拜5.(2024·重庆卷)从15世纪末16世纪初开始,南德意志的帝国城市与皇室逐渐建立起较为强大的同盟,然而,随着这些帝国城市大部分转信新教,其与帝国皇帝的天主教信仰产生尖锐冲突,市民与王权的结盟遭遇重挫,帝国城市被迫寻求新教诸侯建立同盟。材料有助于说明,宗教改革促成()A.德意志人宗教信仰自由 B.德意志政治势力重组C.帝国城市获得主权地位 D.德意志分裂局面形成6.(2024·辽宁卷)赦书是朝廷颁布赦令的文告。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因赦书由书吏抄录多有差错,致使地方州县“错认刑名,失行恩赏”,遂下诏“自今赦书,令刑部摹印颁行”。由此赦书“勒楷书写本”,经勘读后雕版“印造发递”。此举有助于(

)A.扩大朝廷政令推行范围 B.提高国家行政管理能力C.强化地方民众法律意识 D.完善朝廷文书传递体系7.(2024·广西卷)在写于1549年的《关于英格兰王国公共福利的对话》中,商人抱怨“所有的食物都是那样昂贵或者更加昂贵,而就我所知,这里并无货物方面的原因,因为我从来未见过我们拥有比现在更多的粮食、牧草和各种牲畜”。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A.英国垄断了全球海上贸易 B.贵金属大量流入欧洲市场C.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 D.封建领主的经济地位下降8.(2024·天津卷)1919年4月底,虽经中国代表的据理力争,巴黎和会上西方列强仍然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列强的这一行径,引发了国人“积压已久的不满与愤怒”。从形成原因上,对“积压已久”理解全面的是(

)A.五四爱国运动的激发 B.群众爱国意识的觉醒C.近代历史发展的结果 D.列强压迫中国的反弹9.(2024·安徽卷)18世纪末,东方的茶叶和西印度群岛种植园里的糖,成为英国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茶叶为英国人的生活增添了诸多雅趣,他们将糖与牛奶加入红茶中,别具匠心地调制成英式红茶。这表明()A.全球联系的加强影响社会文化 B.亚非拉地区成为欧洲经济附庸C.商品的流动加速资本原始积累 D.工业革命加剧了社会阶层分化10.(2024·湖南卷)西周时期,国人可以对军国大事发表意见,甚至能够影响国君废立,但不能改变宗主世袭制,更换国君不过是更换宗主。这说明西周()A.军国大事取决于国人 B.血缘政治色彩浓厚C.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D.宗法制度遭到破坏11.(2024·四川达州·一模)元初政权在江南缺乏自己的户籍档案,不得不借助南宋户籍资料来施政。南宋中后期实施经界法(清查与核实土地占有状况的措施)时攒造的丁籍、保甲簿、地籍,因大饥荒编制的赈济籍等对元代户籍产生了重要影响。材料反映(

)A.元朝注重制度传承 B.元初在江南的统治艰难C.南宋户籍管理严密 D.文书档案利于稳定秩序12.(2024·山东青岛·一模)大革命时期,中共报刊以“青年”“工人”“妇女”“学生”“少年”等人群命名的报刊大量出现。其中,“青年”类报刊出现的次数最多;而土地革命时期,“红旗”成为这一时期出现最多的命名符号,带有“红旗”二字的报刊高达62种。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共产国际的要求 B.中共成员群体演变 C.主要矛盾的变化 D.工人运动陷入低潮13.(2024·安徽安庆·二模)1577年霍利谢德《编年史》第一版出版,由于当时英国面临着天主教国家的威胁,该书极为关注英格兰周边地区的历史。文学史家理查德·海尔格森认为从“每个已知民族的历史”转向排他性的、复杂的国史书写是该书成功的核心原因。据此可知(

)A.英国社会精英缺乏全球性视野 B.关照现实的历史著述具有生命力C.出版事业应迎合市场发展规律 D.排他性民族史满足读者阅读习惯14.(2024·河北保定·三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非的英属殖民地在独立时,大都是通过与宗主国谈判完成的,其独立后也大都选择加入英联邦。西非的法属殖民地则大多面对宗主国的暴力镇压和同化制度,这些国家独立后,则大多选择脱离法共体。据此可知,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A.民族意识和觉醒程度的高低 B.殖民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C.英法两国国际影响力的大小 D.宗主国的殖民政策存在差异15.(2024·河南·模拟预测)据统计,1946年下半年到1947年,上海、天津、重庆、汉口、广州等20多个城市,倒闭工厂、商店多达27000余家。1948年初,天津工厂已倒闭70%~80%。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的经济侵略 B.官僚资本的掠夺C.军事经费的增加 D.恶性的通货膨胀16.(2024·广东·模拟预测)19世纪60至90年代,“洋务”一度成为从风而靡的时风。然而在1902年政府刊行的《皇朝道咸同光奏议》却把“洋务”范畴限定在交涉、教案和出洋三项,诸多实政出现脱“洋务”而入清末新政“时务”中。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西学东渐的深入 B.洋务运动的失败C.民族危机的加深 D.清末新政的兴起17.(2024·湖北·一模)下表为1954—1956年江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构成表(单位:元)导致表格中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54年1955年1956年全年纯收入88.04115.4586.25从集体得到的收入1.0812.4949.63家庭副业纯收入74.2688.4819.80其他非借贷性收入12.7014.4816.82A.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社会主义改造改变农村生产关系C.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农民积极性 D.八字方针贯彻落实取得良好效果18.(2024·湖北黄冈·三模)东汉时期,外戚、宦官干政现象很多,造成了当时政治局面的黑暗。进入魏晋以后,这类现象明显减少,外戚影响力依然存在,但在效力、持续时间上都远不如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 B.专制皇权的逐渐弱化C.儒学士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