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腔起搏器植入技术的关键与思考_第1页
双腔起搏器植入技术的关键与思考_第2页
双腔起搏器植入技术的关键与思考_第3页
双腔起搏器植入技术的关键与思考_第4页
双腔起搏器植入技术的关键与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廖铭扬起搏系统的进展

起搏系统由脉冲发生器(起搏器)和电极导线组成。♥起搏器的发展经历了由体外佩带至植入体内;定频起搏器、可程控起搏器、频率适应起搏器、双腔起搏器、自动夺获起搏器、三腔双室同步起搏、ICD、IAD…♥

电极导线的发展也经历了由心外膜电极、心肌电极、心内膜电极;单极、双极、多极;含激素电极、主动定位电极、被动定位电极…♥认真严谨掌握适应证:

►病史(适合否?合并症?);

►症状与药物(黑矇)

►ECG、Holter…

►二维彩超、胸片…

►起搏模式、型号、电极类型及接插件(首次、更换、升级)…电极导线的插入径路

①头静脉切开(约1/5能插入两根

导线),或头静脉+锁骨下静脉穿刺;

②穿刺锁骨下静脉外侧段(腋静脉);

③穿刺锁骨下静脉内侧段;④颈内静脉穿刺、颈外静脉切开

较少用。

♥首选头静脉切开♥首选头静脉切开头静脉锁骨下静脉弧形切口♥首选头静脉切开头静脉通常在胸大肌与三角肌之间的脂肪沟内,此处两者肌纤维走向明显不同,钝性分离脂肪沟即可显露出头静脉。头静脉三角肌胸大肌弧形切口♥头静脉切开锁骨下静脉弧形切口头静脉推拉

♥锁骨下静脉穿刺★注射器吸1-2cc盐水排出气泡负压进针;

★左肺尖比右肺尖高,左侧穿刺要小心;★多数患者锁骨下静脉正好通过锁骨与第一肋的交叉间隙(画○处),可在此穿刺成功;★锁骨下动脉在静脉的后上方,注意穿刺进针方向别太深太高。○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锁骨第一肋锁骨下动脉肺尖

♥锁骨下静脉穿刺锁骨下静脉穿刺,在切口内穿刺比体表穿刺要安全(进针角度可小、不易误伤锁骨下动脉),X线透视下比不透视穿刺更安全(可朝向锁骨与第一肋交叉处穿刺,特别是已有一根电导线插入时)。A.胸廓与锁骨形态正常者,选取锁骨中点下方约1cm为穿刺点(针尖刺入血管点,下同);B.桶状胸前后径增大者,穿刺点应偏向锁骨中线内侧1cm;C.扁平胸锁骨向前弓形突出者,穿刺点应选在锁骨中线外侧约2~3cm。♥颈内静脉穿刺★右颈内V.进入易到达右心室(右胸切口),但我们多采用左胸切口;★颈内V.穿刺以中位法较安全,且易操作:从锁骨与胸锁乳突肌两肌支围成的三角形顶奌进针,沿胸族乳肌的锁骨支边朝三角形底边中点穿刺1-3cm,不能过深…★颈内V.穿刺近年耒多被从锁骨上窝穿刺锁骨下静脉内侧段所替代,因为更好操作,多用于单腔换双腔且锁骨下V.外侧段栓塞时(或用于肩后植入起搏器时)。♥颈内静脉穿刺(特例)上腔V.入口闭塞超长针穿刺成功,导丝进入造影再次确认导管电极的定位

♥心房电极定位要点:★心房腔内电图应为正负双向A波,且P-R段上抬;★正侧位透视观察,应尽可能避免和心室电极缠绕;电极定位于右心耳时,应呈“J”形,旋转或提拉电极头位置固定;★在透视下观察患者深呼吸或咳嗽时心房导线的张力。心房电极定位与测试要点★电极影像形态位置良好,P波≥斜率≥0.25v/s阈值≤0.6-1.2v阻抗≤1500Ω;★起搏电压调至1v,观察深呼吸或咳嗽时的起搏状况和电极导管形态;★起搏电压调至10v,观察有无迷走神经激惹。心室电极定位与测试要点♥电极头端通常定位于膈影下,远端指向心尖;♥心室腔内电图呈“rS”型,ST段抬高;♥测试参数:起搏阈值≤1.0v,P波振≥5mv,阻抗≤1500Ω,斜率≥v/s;♥10v起搏时无膈肌刺激。★

特殊情况:♥

永存左上腔静脉依个体情况随机应变;SSS征可试行AAI起搏,文氏点>130ppm、深呼吸、咳嗽、改变体位均对起搏与感知功能无影响则可。确需心室起搏者,可让电极在右房侧壁顶成α后进入心室★特殊情况2001年11月6日临时起搏、开胸清除赘生物、取出三根电极、换瓣、治疗菌血症和心衰。2002年2月1日植入右房左室(心中静脉)双腔起搏器:右房阈值≤1.2v

左室阈值≤1.5v至今已六年,右房和左室的起搏电压均稳定在2.5v。2001年8月23日入院后ECG:2002年植入DDD:2007年12月10日起搏器功能检测:

右房阈值≤1.2v左室阈值≤1.5v双腔起搏与感知功能正常。电池内阻:810Ω预期尚可使用:

3.5-6.5yearⅡⅡⅢⅡⅢ

★特殊情况

♥心衰伴Ⅰ°AVB+LBBB2005年4月沈××因经済困难只能安置双腔起搏器,经与家属反复商定:决定安置右房左室起搏器。

★特殊情况

♥心衰伴Ⅰ°AVB+LBBBAV=350msPV=325msAV=275msPV=250msAV=300msPV=275msAV=225msPV=200ms

★特殊情况♥双侧乳房切除♥女性考虑美容因素♥

囊袋溃破感染

双侧乳房切除患者(25年前)囊袋溃破感染女性考虑美容因素

结束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