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云南新中考专用)生物·全解全析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答案DAACDDCAB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DCBCBCBCB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CABBABDDD1.“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蜻蜓点水是为了将卵产在水中,体现了生物()A.生活需要营养 B.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C.能适应环境 D.能生长和繁殖【答案】D【详解】“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蜻蜓点水是为了将卵产在水中,体现了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的特征,有利于保持种族的延续。故选D。2.下图为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四个视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确观察到的视野依次是②④①③B.视野由②到④,需要向左移动装片C.视野由①到③,需要转动粗准焦螺旋D.实验完毕,将所用显微镜直接放进镜箱【答案】A【详解】A.使用显微镜,该同学先后看到的视野依次②视野不理想、④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①换高倍镜、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A正确。B.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而且左右相反,视野②中的物像位于右方,说明实物位于左方,视野④中的物像位于中央,说明实物也位于中央。要使物像从视野②变为视野④的状态,应将装片也向右方移动,这样实物就移到了中央,B错误。C.物像①不清晰,物像③清晰,要想使物像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③的状态应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C错误。D.实验完毕后,取下玻片标本,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伸向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D错误。故选A。3.2021年12月9日,航天员叶光富在太空中为大家展示了心肌细胞的神奇变化——心肌细胞能自动节律的收缩和舒张。心肌细胞与叶肉细胞共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线粒体
⑥叶绿体A.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④ D.②④⑤⑥【答案】A【分析】细胞的结构:【详解】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绿色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动物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所以,心肌细胞与叶肉细胞共有的结构是: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⑤线粒体。故选A。4.如图是动物体结构层次的流程图,其中①、②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使细胞体积增大B.人体皮肤对应的结构层次是bC.与动物相比,植物体缺少d这一结构层次D.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答案】C【分析】题图中:①细胞分裂,②细胞分化;a可表示细胞,b可表示组织,c可表示器官,d可表示系统。【详解】A.①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A错误。B.皮肤属于c器官,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按一定次序构成,B错误。C.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所以,与动物相比,植物体缺少d系统这一结构层次,C正确。D.除病毒外,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错误。故选C。5.下列关于水绵、葫芦藓和卷柏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绵是多细胞淡水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B.葫芦藓叶片很薄,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C.卷柏的体内有输导组织,比葫芦藓更适应陆地环境D.水绵和葫芦藓都能通过孢子繁殖,卷柏靠种子繁殖【答案】D【详解】A.水绵是多细胞淡水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A正确。B.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叶片很薄,只有一层细胞,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B正确。C.卷柏属于蕨类植物,体内分化出输导组织,比葫芦藓更适应陆地环境,C正确。D.水绵和葫芦藓、卷柏都是孢子植物,都能通过孢子繁殖,D错误。故选D。6.如图是植物某些器官或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④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B.乙图中的a、b是由甲图中的②发育而成C.丙图中的①将来发育成乙图中的aD.丁图中的结构c和d可以使根不断伸长【答案】D【分析】图甲是菜豆种子的结构: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⑤种皮;图乙是一个枝条:a叶、b茎、c芽;图丙是枝芽的结构:①幼叶、②芽原基、③芽轴;图丁是根尖结构:a是成熟区,b是伸长区,c是分生区,d是根冠。【详解】A.甲图中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共同组成种子的胚,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结构④子叶中,A正确。B.乙图中的a叶和b茎是由甲图中的③胚芽发育而成,B正确。C.丙图中的①幼叶会发育成乙图中的a叶,C正确。D.丁图中的结构b伸长区和c分生区可以使根不断长长,D错误。故选D。7.如图分别是桃花、桃果实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②中含有花粉,②和③组成雄蕊 B.桃花的主要结构是a和b,属于两性花C.⑦果肉是由⑥发育而来 D.桃树的受精方式为双受精【答案】C【分析】观图可知:①柱头,②花药,③花丝,④花柱,⑤子房,⑥胚珠,⑦果皮,⑧种子,a雌蕊,b雄蕊。【详解】A.b雄蕊由②花药和③花丝组成,②花药内有花粉,每个花粉里有两个精子,A正确。B.花的主要结构是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密切关系,桃花中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属于两性花,B正确。C.一朵完整的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只有子房才继续发育,子房各部分的发育情况为:可见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图中的⑦果肉属于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C错误。D.桃花受精时,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后受到柱头黏液的刺激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里有两个精子,花粉管沿柱头到达胚珠后,花粉管顶端破裂,两个精子释放出来,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另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发育成胚,因此,桃树的受精方式为双受精,D正确。故选C。8.“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下列实验步骤与相应目的不相符的是()A.用黑纸片遮盖叶片的一部分——抑制叶绿素的形成B.把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C.向清水漂洗后的叶片滴加碘液——检验有无淀粉产生D.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答案】A【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结论: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详解】A.用黑纸片遮盖叶片的一部分——是为了形成对照实验,A错误。B.把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对叶片进行酒精脱色时应该隔水加热,B正确。C.向清水漂洗后的叶片滴加碘液——淀粉有遇碘变蓝的特性,故滴加碘液后,观察到的现象是见光处变蓝,不见光处不变蓝,C正确。D.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排除原有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验到的淀粉是在实验过程中形成的,D正确。故选A。9.在学农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参与了番茄幼苗的移栽和田间管理。他们的做法与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不一致的是(
)A.中耕松土——提高土壤空气含量 B.在傍晚移栽——增强呼吸作用C.移栽时根部带土坨——保护根毛和幼根 D.及时锄去杂草——减少杂草与番茄竞争【答案】B【详解】A.中耕松土能使土壤含氧量升高,促进番茄幼苗根系有氧呼吸,A不符合题意。B.傍晚光照不强,不利于气孔的开启,影响水蒸气的外出,降低了蒸腾作用,使植物不会因大量失水而出现萎蔫现象,故在傍晚移栽,降低了番茄幼苗的蒸腾作用,提高了移栽番茄幼苗的成活率,B符合题意。C.番茄幼苗移栽时根部留土坨,是保护幼根和根毛,增强根的吸水能力,C不符合题意。D.及时锄去杂草,可以减少杂草与番茄幼苗竞争阳光、水分、无机盐,提高番茄产量,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学习了“人的生殖与发育”后,某同学做了如下总结,其中错误的是()A.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子宫 B.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的是卵巢C.人的发育起始于婴儿的出生 D.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输卵管【答案】C【详解】A.通过分析可知,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子宫,A正确。B.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B正确。C.受精卵的形成意味着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了,人的发育开始于受精卵,不是婴儿的出生,C错误。D.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D正确。故选C。11.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蛋白质。《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22)》倡导青少年要多吃大豆、牛奶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下列不属于蛋白质在人体内作用的是(
)A.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 B.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C.最主要的能源物质 D.利于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答案】C【详解】蛋白质是人体需要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之一,瘦肉、鱼、奶、蛋和豆类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它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另外,蛋白质也能氧化分解,为人体提供一部分能量,但供能的主要物质是糖类,即蛋白质不是最主要的能源物质,故C符合题意。故选C。12.中国“端午节已被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粽子主要原料是糯米,也有加入红豆、猪肉、红枣等。下列关于人体对粽子消化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A.淀粉在胃内开始初步消化B.脂肪在小肠内被胆汁中的消化酶初步消化C.蛋白质在胃内被初步分解为氨基酸D.消化后的营养成分主要在小肠内被吸收【答案】D【详解】A.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A错误。B.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对脂肪具有乳化作用,B错误。C.蛋白质在胃内被初步分解为多肽,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C错误。D.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消化后的营养成分主要在小肠内被吸收,D正确。故选D。13.下列有关呼吸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液流经肺泡后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B.呼吸道对吸入的空气有清洁、温暖、湿润的作用C.外界气体进入肺的路线:鼻腔→咽→喉→支气管→气管→肺D.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进行气体交换,这体现了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答案】C【详解】A.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后,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A正确。B.呼吸道是气体的通道,并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但是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B正确。C.结合分析可知,空气进入肺部的途径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C错误。D.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是一层扁平上皮细胞,这样肺泡与血液很容易发生气体交换,体现了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D正确。故选C。14.唱歌可以使人心情愉悦、缓解压力,还能够锻炼人的心肺功能。在歌唱过程中,当人处于呼气状态时,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胸腔容积变小 B.膈的顶部下降C.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 D.肋骨向下向内运动【答案】B【详解】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膈顶部上升,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体积变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故选B。15.下图为人体内三种类型的血管及血流方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内流的一定是静脉血 B.②能将血液从全身各部分送回心脏C.③的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与①相比,②的管壁较薄,弹性小【答案】C【分析】图中①静脉,②动脉,③毛细血管。【详解】A.静脉内不一定有静脉血。比如肺静脉流动脉血,A错误。B.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B错误。C.毛细血管的管壁非常的薄,只由1层上皮细胞组成,C正确。D.静脉管壁薄,弹性小;动脉管壁厚,弹性大,D错误。故选C。16.某同学经常长时间低头玩手机游戏并且戴着耳机开着很大的声音,致使其对光线敏感的细胞和对声波敏感的细胞受损,视力和听力下降。这两类细胞分布在()A.角膜和鼓膜 B.视网膜和耳蜗 C.视神经和听觉神经 D.晶状体和耳郭【答案】B【详解】眼球中的视网膜,为一层柔软而透明的膜,紧贴在脉络膜内面,有感受光刺激的作用。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能够把物体的色彩、亮度等信息转化为神经冲动,故视网膜是视觉感受器,是眼球内成像的部位。耳蜗内具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因此接受声音的听觉感受器在耳蜗内。所以,对光线敏感的细胞和对声波敏感的细胞分布在视网膜和耳蜗。故选B。17.珍爱生命,文明出行,人人有责。下列与“行人看到红灯主动停下”的反射类型不同的是(
)A.听到铃声进教室 B.看电视感动得热泪盈眶C.吃到山楂流唾液 D.盲人通过触摸识别文字【答案】C【详解】看到红灯要停步,属于条件反射。A.听到上课铃响尽快进教室,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属于条件反射,A不符合题意。B.看电视感动得热泪盈眶,是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属于条件反射,B不符合题意。C.吃到山楂流唾液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与“行人看到红灯主动停下”的反射类型不同,C符合题意。D.盲人通过触摸识别文字,是人类特有的对语言文字的反射活动,属于条件反射,D不符合题意。故选C。18.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下列行为不利于保护高原生态的是(
)A.提倡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B.将草原开垦成农田,种植青稞C.提倡绿色出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在高海拔地区试验种树,增加绿化面积【答案】B【分析】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有:保护绿水青山,建设生态文明;分类处理垃圾,回收利用资源;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骑行共享单车,倡导绿色出行;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详解】A.清洁能源有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核能等。与传统能源相比,清洁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小、储量大、分布广的特点。利用清洁能源对于节约传统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有利于环境保护,A正确。B.将草原开垦成农田,种植青稞,会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不利于环境保护,B错误。C.通过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减轻温室效应,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利于环境保护,C正确。D.在高海拔地区试验种树,增加绿化面积,有利于保护高原生态,D正确。故选B。19.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螅——消化腔有口有肛门 B.蚯蚓——身体分节,用鳃呼吸C.家兔——胎生哺乳,体内有膈 D.家鸽——体表被毛,双重呼吸【答案】C【详解】A.水螅属于腔肠动物,在淡水中生活,长约1厘米,一端有口,口周围有许多触手,身体辐射对称,便于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水螅的身体有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外胚层有刺细胞,体内有消化腔,没有肛门,A错误。B.结合分析可知,蚯蚓身体分节,用湿润的体壁呼吸,B错误。C.家兔体表有柔软的毛,起保温作用;牙齿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体温恒定;体内有膈,C正确。D.家鸽的身体呈流线型;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骨轻、薄、坚固;有龙骨突;胸肌发达;有喙无齿;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心跳速率快,体温高而恒定,D错误。故选C。20.当你从桌上端起茶杯喝水时,此时有关骨骼肌和肌肉活动的情况是(
)A.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肘关节弯曲B.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肘关节弯曲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肘关节伸直D.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肘关节伸直【答案】B【详解】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从桌上端起茶杯喝水时,此时处于屈肘状态,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肘关节弯曲。故选B。21.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一根蘸有水的树枝从蚁穴钓取白蚁作为食物。下列对幼小黑猩猩的这种行为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①是先天性行为②是学习行为③仅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④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答案】C【详解】“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一根蘸水的树枝从蚁穴钓取白蚁作为食物”,这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模仿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学习行为,因此,对黑猩猩“钓取白蚁”这种行为的解释中,正确的是:②是学习行为、④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故选C。22.下图是四种生物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可用放大镜观察乙的结构B.乙、丁是原核生物,甲、丙是真核生物C.甲、丙的孢子分别着生在结构①和b中D.丙属于大型真菌,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答案】C【分析】甲图是青霉菌,①孢子、②直立菌丝、③营养菌丝;乙图是细菌。丙图是蘑菇,a菌盖、b菌褶、c菌柄、d菌丝。丁图是酵母菌。【详解】A.乙细菌的个体非常微小,只能借助高倍显微镜或电镜才能观察到,错误。B.乙细菌是原核生物。甲青霉菌、丙蘑菇、丁酵母菌是真核生物,错误。C.甲青霉菌是靠①孢子繁殖的;丙蘑菇的孢子着生在b菌褶里面,正确。D.丙蘑菇是大型真菌。但是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错误。故选C。23.以下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A.门是最大的一级分类单位B.植物类群中种类最多的是被子植物C.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D.分类单位越小,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多【答案】A【详解】AC.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最大的分类单位是界,故A错误,C正确。B.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被子植物在繁殖的过程中能受到更好的保护,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适于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是植物界中最具高等的一个类群,其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故B正确。D.生物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多,故D正确。故选A。24.下列关于生物的生殖与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螅通常进行出芽生殖B.蝗虫的发育需经历蛹期C.受精的鸟卵中,胚盘将发育成雏鸟D.青蛙的受精方式为体外受精【答案】B【详解】A.水螅在营养条件良好、水温适宜时,进行出芽生殖;在食物较少、水温较低时,水螅进行有性生殖,A正确。B.蝗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需经历蛹期,B错误。C.鸟卵的胚盘内含有细胞核,胚盘在受精后可发育成胚胎,C正确。D.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结合成受精卵,D正确。故选B。25.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和基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基因存在于DNA上B.一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C.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D.基因是具有遗传信息的DNA片段【答案】B【详解】A.DNA分子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片段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是具有遗传信息的DNA片段,A正确。B.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一条染色体上一般有一个DNA分子,每个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B错误。C.每种生物都有一定的稳定不变的染色体数;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基因也成对存在,C正确。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正确。故选B。26.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正常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A.22条+X B.22条+Y C.22对+XX D.22对+XY【答案】A【详解】在生殖过程中,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有X染色体的和含Y染色体的,女性只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是含有X染色体的。如图所示:因此人类卵细胞染色体的组成是22条常染色体+X,A符合题意。故选A。27.下列关于生命起源与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B.化石是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C.原始大气成分中没有氧气 D.生物在进化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答案】B【详解】A.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氨、甲烷等)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一些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逐渐形成了许多简单的物,最终经过复杂的变化、漫长的时间在原始海洋里终于演变出原始的生命,A正确。B.化石不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但化石是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B错误。C.原始大气的成分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氮气等,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态的氧气,C正确。D.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要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D正确。故选B。28.科学家将A羊乳腺细胞的细胞核注入B羊的无核卵细胞中,卵细胞分裂形成胚胎,再将胚胎移入C羊的子宫内。一段时间后,C羊生出一只小羊。这种繁殖动物的技术是()A.转基因技术 B.发酵技术 C.杂交育种技术 D.克隆技术【答案】D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技术。常见的生物技术有植物的组织培养、克隆、转基因技术等。【详解】A.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A错误。B.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B错误。C.利用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使基因重组,产生稳定的、可以遗传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属于杂交育种,C错误。D.克隆技术本身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的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所以,题干所述繁殖该小羊的技术是克隆技术,D正确。故选D。29.健康、安全问题备受人们关注。下列关于安全用药与急救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处方药可以随便购买服用 B.患流感时可使用抗生素杀灭体内病毒C.动脉出血时可用创可贴止血 D.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答案】D【详解】A.药物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简称Rx,非处方药简称OTC,非处方药(OTC)不需执业医师开具的处方也可以购买,按说明书服用,适用于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病,但不能随意服用,A错误。B.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抗生素是用来治疗因病菌引起的疾病的药物,对于病毒性的等其他疾病无疗效,B错误。C.动脉是指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动脉出血的特点是:血液鲜红、血流速度快,呈喷射状。故某人上臂受伤出血,血液为鲜红色,呈喷射状流出,属于动脉出血,动脉出血在伤口处的近心端用手指压或绷带压迫止血,C错误。D.心肺复苏是指在没有任何条件下的徒手复苏操作技术,其步骤为:①胸外心脏按压;②打开患者气道;③人工呼吸;D正确。故选D。30.“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正处于青春年华的我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健康成长。我们提倡的生活方式是(
)A.只吃流动摊点上的垃圾食品 B.要求父母购买手机,方便上网C.生活中不与父母交流,自己的事自己解决 D.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答案】D【详解】A.人类的膳食要合理,垃圾食品,对健康不利,A不符合题意。B.青少年思想发育不成熟,生活经验少,还不能辨别网上的各种信息,不能要求父母购买手机,B不符合题意。C.有了心理矛盾,及时向老师、家长请教,不能闷在心理,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C不符合题意。D.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有利于身体健康,是我们提倡的生活方式,D符合题意。故选D。第II卷(非选择题,共30分)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30分。31.(5分)生态浮岛能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工程学原理,降解水中氮、磷等物质的含量,是兼具污水治理、水景美化的实用生态设施。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不同作用,生态浮岛中的绿色植物属于______。(2)生态浮岛净化水质,主要是通过根的______(填结构名称)吸收水中的氮、磷等无机盐,还能通过遮蔽阳光抑制蓝细菌等藻类进行______作用,控制其大量繁殖。(3)如果大量含铅的污水流入该水域,一段时间后,在“水生植物→食草鱼类→食鱼水鸟”食物链中,体内铅含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4)保护家乡良好的水环境要从自身做起,下列做法中不可行的有______。(填序号)①节约生活用水;②随意捕捞水中的小动物;③向水中扔塑料制品、废旧电池等垃圾;④选用无磷洗涤用品;⑤将买来饲养的鱼、龟等宠物放生到水中【答案】(1)生产者(2)根毛光合(3)食鱼水鸟(4)②③⑤【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和分解者(腐生的细菌、真菌)组成。【详解】(1)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不仅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是其他生物类群的食物和能源的提供者。因此,生态浮岛中的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2)根尖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扩大了吸收水的面积。因此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所以,生态浮岛净化水质,主要是通过根的根毛(位于成熟区)吸收水中的氮、磷等无机盐。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可见,生态浮岛还能通过遮蔽阳光抑制蓝细菌等藻类进行光合作用,控制其大量繁殖。(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所以,如果大量含铅的污水流入该水域,一段时间后,在“水生植物→食草鱼类→食鱼水鸟”食物链中,体内铅含量最多的生物是食物链最末端的食鱼水鸟。(4)①节约生活用水,有利于保护水资源,①正确;②随意捕捞水中的小动物,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②错误;③向水中扔塑料制品、废旧电池等垃圾,会污染水体环境,③错误;④选用无磷洗涤用品,防止发生水华,能保护水资源,④正确;⑤将买来饲养的鱼、龟等宠物放生到水中,可能会引起外来物种入侵,⑤错误。所以,做法中不可行的有②③⑤。32.(5分)葡萄的营养价值很高,可制成葡萄汁、葡萄干和葡萄酒。贺州市富川县产业园的技术人员对葡萄的种植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从而帮助果农提高葡萄的产量。图甲中①②③分别表示葡萄叶片进行的三大生理作用,图乙表示夏季晴天某葡萄大棚一天24小时内测得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密闭状态测定)。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③表示葡萄叶片进行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2)选取葡萄植株的部分叶片用透明塑料袋套住,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发现透明塑料袋内壁有小水珠出现,其主要原因是葡萄叶片进行了________(填生理作用)。(3)根据图乙的曲线判断植物一天24小时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总量________(选填“大于”或者“小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总量,一天内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是图乙曲线中的________点。(4)为提高葡萄的产量,请你为葡萄种植户提一条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呼吸作用(2)蒸腾作用(3)大于D(4)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等(至少写出一条,此题答案合理即可)【分析】1.图甲中:过程①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为光合作用;过程②释放水蒸气,为蒸腾作用;过程③利用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为呼吸作用。2.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在一定的范围内随光照强度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强。【详解】(1)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所以,图甲中③表示葡萄叶片进行的生理作用是呼吸作用。(2)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这些水蒸气遇到罩在植物外面的塑料袋后,会凝聚成小水珠。所以,葡萄植株外侧透明塑料袋内壁有小水珠出现,其主要原因是葡萄叶片进行了蒸腾作用。(3)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图乙的曲线图中,E点低于A点,说明植物在一天24小时内总的表现是消耗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总量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总量,积累了有机物。B点以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植物体内有机物开始逐渐积累。当超过D点时由于光照减弱,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到低于呼吸作用强度,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开始出现消耗。因此,D点对应的时刻,植物在一天中有机物积累的最多。(4)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因此,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并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保证水分充足、合理施肥、适当提高白天的温度。抑制植物呼吸作用的措施有:夜晚适当降低温度。所以,为提高葡萄的产量,提出的建议可以是: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等(至少写出一条,此题答案合理即可)。33.(7分)2022年2月15日,男子单板滑雪大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苏翊鸣夺得金牌,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冬奥冠军!下图为苏翊鸣进行生理活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丰盛的午餐为苏翊鸣提供了各种营养物质,食物中的蛋白质在其消化道内被消化的主要部位及终产物分别是______。(2)营养物质被吸收后,经过心脏四个腔的先后顺序是_____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3)在进行男子单板滑雪大跳台决赛时,苏翊鸣俯冲加速,腾空转体1800度,骨骼肌将消耗大量能量,呼吸频率和深度迅速增加,血流速度加快。进行过程a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______状态。当血液由c→d时,血液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单位,由图中______组成(填序号)苏翊鸣(健康)的尿液与⑧内液体相比,没有______。(5)苏翊鸣站在领奖台上,当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冉冉升起的时候,他心湖澎湃,激动万分,这是______共同调节的结果。【答案】(1)小肠,氨基酸(2)①→②→④→③(3)收缩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4)⑧⑨⑩葡萄糖(5)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分析】图中,①右心房,②右心室,③左心室,④左心房,a是吸气过程,b是呼气过程,c是肺动脉,d是肺静脉,⑤入球小动脉,⑥出球小动脉,⑦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⑧肾小囊,⑨肾小球,⑩肾小管。(1)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分解成多肽。进入小肠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故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小肠,最终产物是氨基酸。(2)营养物质被吸收后,随循环系统的途径是:小肠周围的毛细血管→小肠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脑组织周围的毛细血管网→脑部组织细胞。所以,被吸收后的营养物质,经过心脏四腔的顺序分别是:①右心房→②右心室→④左心房→③左心室。(3)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①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氧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从外界到肺泡内的气体氧气浓度高于肺泡毛细血管内的氧气浓度,毛细血管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肺泡内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故氧气由肺泡扩散到毛细血管中去,二氧化碳由毛细血管扩散到肺泡中去,此时氧与血红蛋白结合,这样血液由肺动脉送来的含氧少、二氧化碳多的静脉血变成肺静脉运走的含氧多、二氧化碳少的动脉血;②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进行过程a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血液由c→d时,血液的变化是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4)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肾单位。每个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故肾单位是由⑧肾小囊,⑨肾小球,⑩肾小管组成的。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血浆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原尿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尿液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和尿素。因此苏翊鸣(健康)的尿液与⑧肾小囊中的原尿相比,没有葡萄糖。(5)神经系统中有调节人体活动的重要中枢: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内分泌系统可以分泌的对身体由特殊作用的激素,以此来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苏翊鸣站在领奖台上,当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冉冉升起的时候,他心湖澎湃,激动万分,这是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调节的结果。34.(4分)并指症是人类的一种遗传病,表现为手指中的两指或两指以上粘连在一起,明显影响手指的正常功能。下面是某家族的并指症遗传图谱,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中信息可以推断,并指症是一种_________遗传病。(选填“显性”或“隐性”)(2)若用D表示显性基因,d表示隐性基因,则5号个体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3)随着医学的进步,3号个体通过手术治疗后恢复了手指的正常功能,其体内的遗传物质是否发生了改变?______(选填“是”或“否”)(4)人类基因组计划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和治疗遗传病,其通常需要测定人类的______条染色体的基因序列。【答案】(1)显性(2)Dd(3)否(4)24【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1)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所以,根据题图的遗传规律(亲代:5号并指×6号并指→7号子代表现:正常),可推知并指是显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或Dd),正常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正常子代的基因组成是dd,一个d基因来自父方,一个d基因来自母方,因此并指亲代的基因组成为Dd和Dd,遗传图解如下:所以,由图中信息可以推断,并指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2)结合上述分析可知,5号个体的基因组成为Dd。(3)随着医学的进步,3号个体通过手术治疗后恢复了手指的正常功能,但其体内的遗传物质仍然没有发生改变,经过手术改变的性状属于不可遗传变异。(4)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染色体在大小、形态、结构方面是一样的,被称为常染色体,所以在测序时22对常染色体每对只测一条就可以了,而X、Y性染色体分别具有不同的基因和碱基序列,要分别进行测序,所以共测24条染色体的基因序列。35.(4分)分析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病后能产生稳固免疫力。乙脑临床表现为起病较急,发热,伴头痛、食欲缺乏,恶心等症状,患者一般两周可以完全恢复。乙脑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方式主要是对症治疗。积极接种乙脑疫苗刺激人体产生抗体和防蚊灭蚊都是预防乙脑的重要措施。(1)乙型脑炎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由____________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2)资料中提到的“防蚊灭蚊”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____。(3)从免疫的角度分析,乙脑疫苗属于____________,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答案】(1)蛋白质(2)切断传播途径(3)抗原特异性【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病能流行,必须同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西师新版九年级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沪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沪教新版选择性必修3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沪科版选修一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华师大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沪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外研衔接版九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农药企业环保责任履行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抵押车借款合同编制指南与实例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跨境电商进口货物担保借款合同范本4篇
- 2023年成都市青白江区村(社区)“两委”后备人才考试真题
- 2024中考复习必背初中英语单词词汇表(苏教译林版)
- 海员的营养-1315医学营养霍建颖等讲解
- 《现代根管治疗术》课件
- 肩袖损伤的护理查房课件
- 2023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二模数学试卷
- 公司差旅费报销单
- 我国全科医生培训模式
- 2021年上海市杨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精校word打印版)
- 八年级上册英语完形填空、阅读理解100题含参考答案
- 八年级物理下册功率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