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牛津上海版必修3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牛津上海版必修3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牛津上海版必修3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牛津上海版必修3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牛津上海版必修3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牛津上海版必修3生物下册月考试卷72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人体的下列结构中;对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起重要作用的是:

①胰岛②胃腺③胆囊④肝脏⑤肾小管A.①④⑤B.①②④C.①③⑤D.①②③2、小麦的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如下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胚芽鞘将。

A.弯向光源生长B.背向光源生长C.停止生长D.直立生长3、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实验中对牛蛙作了一些处理,下列针对这些处理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切除脑的作用是去除脑对脊髓的控制B.洗去趾尖酸液有利于搔扒反射的进行C.环割脚趾皮肤可证实此处有相应感受器D.破坏脊髓可证实脊髓存在搔扒反射的神经中枢4、下列对教材中四个实验操作步骤进行的分析,错误的是()A.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应先在载玻片中央滴1~2滴清水再取材B.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应先观察细胞的正常状态再滴加蔗糖溶液C.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应先对根尖进行解离、漂洗再用甲紫染色D.调查某地块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应先将植株最多和最少的样方舍弃后再取平均值5、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和食草动物两个种群数量的动态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食草动物在第5~20年期间的种群数量大致呈“J”增长B.两个种群在相互选择的过程中实现了共同进化C.两个种群之间数量的动态变化依赖于负反馈调节D.点a对应的纵坐标值代表食草动物的环境容纳量6、如图a~d表示不同的生物或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Y表示种群密度,则a~d四种野生生物的所处的营养级最低的一定是d种群B.若Y表示物种丰富度,a~d表示不同演替阶段,则自然演替的顺序为a→b→c→dC.若Y表示生物的能量,则生态系统a~d四个种群间一定有食物链d→c→b→aD.若Y表示物种多样性,a~d表示四个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a7、植树造林美化环境,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下列有关单一林与混交林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混交林的垂直结构复杂,有利于充分利用阳光等资源B.混交林的抵抗力稳定性比单一林高C.单一林长势整齐水平结构明显,而不存在垂直结构D.单一林和混交林能保持水土,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8、根据高中生物学知识,用专业术语将表格补充完整:。生物学现象原理吃熟鸡蛋容易消化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_________①中耕松土中耕去除杂草,避免杂草与农作物_________②阳光、水分和无机盐等;增加土壤中氧气含量,促进根部_________③,从而促进无机盐吸收;促进土壤中分解者_________④,提高土壤养分的利用率。棉花打顶解除_________⑤现象,以促进侧芽的发育,从而使棉花多开花、多结果。“果树一草菇”立体农业运用群落的_________⑥原理,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9、将单位时间各个营养级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制成图,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图形,就叫作______。从中可以看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______。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_______个营养级。10、_______,传递效率为_______。11、特点:在物质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______;能量流动则不同,能量在流经生态系统各营养级时,是______的,而且是_______的流动,而不是_______。12、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等,通过_______传递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其来源可以是_______,也可以是_______。13、根据《必修三》所学内容填空:

(1)______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活率,给需要进行移植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2)出生率是指_____的比率。

(3)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还可以用_____的方法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

(4)_____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5)对一只试管中培养液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是非常困难的;可以采用_____的方法。

(6)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_____;二是_____。

(7)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_____,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14、_______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5、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长短来控制花期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2题,共12分)16、研究人员进行了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见下图。

请回答:

比较曲线1.2.3.与4.可知______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起作用的主要激素是______,而且______(激素)能解除这种激素的抑制作用。在保留顶芽的情况下,除了3所采用的措施外,还可通过喷施______的化合物促进侧芽生长。

比较曲线4与5。可知赤霉素能明显促进______。而在完整豌豆植株的顶芽中,赤霉素产生于______组织。

分析上图,推测侧芽生长速度不同的原因是侧芽内______浓度或比例的改变。17、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单侧光和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根和茎生长的影响。分析回答:

(1)据图甲可知,该植物幼苗的茎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n(如图乙所示),则其向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______。

(2)据图乙可知,根和茎对生长素反应的敏感程度依次为__________,据此推测根的向光侧和背光侧分别对应图乙中的_________点,根的背光生长现象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特点。

(3)有同学设计如下实验验证“植物根尖产生的生长素在幼根处进行极性运输”,请绘图表示实验组结果并标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先用某种抑制剂(不破坏IAA、不影响细胞呼吸)处理实验根尖切段,再重复(3)实验,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接受琼脂块中均检测不到放射性,则该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1题,共4分)18、海南沿海积极发展“海洋牧场”进行海洋渔业生产;“海洋牧场”是将人工放养的鱼;虾、贝、藻等聚集起来,进行有计划的海上放养和系统管理,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某研究小组建立贝—鱼—藻复合生态系统,在贝类养殖区开展网箱养鱼,间养大型海藻,其物质循环如图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不同鱼类生活在不同水层,形成了群落的_________结构,有利于养殖鱼类对水体空间和___________的充分利用。

(2)据图判断珠母贝可能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填成分),与传统网箱养鱼相比,此生态系统中鱼类的粪便和残饵为海藻和珠母贝提供营养物质,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

(3)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____________。与贝—鱼—藻复合生态养殖相比,传统网箱养鱼往往受自然灾害及病害影响较大,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分析贝—鱼—藻复合生态养殖需要不断有人工进行物质投入的原因: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A【分析】【详解】

胰岛可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肝脏中的肝糖原可分解成葡萄糖,肾小管可通过重吸收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A正确。

【考点定位】血糖平衡的调节。2、A【分析】【详解】

略3、B【分析】酸液刺激脊蛙产生搔扒反射;洗去趾尖酸液不利于搔扒反射的进行。

【考点定位】神经调节。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对搔扒反射的理解。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明确搔扒反射的反射弧组成,明确大脑对脊髓的控制作用。4、D【分析】【分析】

1.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所用材料为植物;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滴加适量的清即可以保持细胞充盈,方便观察叶绿体;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

2.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该实验中存在前后自身对照,应先观察细胞的正常状态作为对照,再滴加蔗糖溶液观察质壁分离状态。

3.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4.采用样方法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时;要做到随机取样,统计样方数据时,所有样方数据均不可舍弃。

【详解】

A;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要使细胞始终处于生活状态;取材前要先在载玻片中央滴1~2滴清水再取材,A正确;

B;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应先观察细胞的正常状态作为对照;再滴加蔗糖溶液观察质壁分离状态,B正确;

C;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的制片顺序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C正确;

D;调查某地块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随机取样所有样方均不能舍弃,D错误。

故选D。5、D【分析】【分析】

种群增长的类型有“J”形和“S”形两种。

“J”形增长的条件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t年后种群数量为Nt=N0λt,N0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为时间,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

“S”形增长为自然条件下的实际增长情况;由于空间和资源总是有限的,因此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分析题图可知;该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和食草动物之间为捕食关系,在0-5年,食草动物初步适应环境,数量增加不明显,5-20年由于食物充足,种群数量快速增加,达到1000时,由于植物数量大量减少,食草动物数量减少,维持在1000以下,而植物的数量维持在1000-2000之间,说明植物与食草动物之间由于相互选择而维持相对稳定。

【详解】

A;由分析可知;在5~20年期间,植物数量充足,气候适宜、空间等条件充裕,食草动物数量增长较快,其种群数量大致呈“J”增长,A正确;

B;由图可知;0-20年间,由于捕食植物数量大量减少,食草动物数量快速增加,20-30年间,因食物缺乏,食草动物数量减少,植物的数量略有恢复,30-60年间,二者数量互有增减不断波动,最终达到相对稳定,说明这两者之间相互选择,发生了共同进化,B正确;

C;由图可知;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互为对方提供信息,最终通过调节维持相对稳定,这种动态变化的调节机制是负反馈调节,C正确;

D;由分析可知;食草动物的数量快速增加到点a对应的纵坐标值后,又减少,最终维持在该值以下,说明其环境容纳量小于点a对应的纵坐标值,D错误。

故选D。6、B【分析】【分析】

由图可知a~d表示不同的生物或生态系统,Y表示的值关系为a

【详解】

A;若Y表示种群密度;则a~d四种野生生物的所处的种群密度最大的是d,但不一定营养级最低,如食物链树→虫→鸟,虫的种群密度远远大于树,A错误;

B、若Y表示物种丰富度,自然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加,营养结构复杂,则a~d表示不同演替阶段,顺序a→b→c→d;B正确;

C、若Y表示生物的能量,由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a能量最少,可能位于最高营养级,则可能有食物链d→c→b→a;但四个种群不一定构成食物链,C错误;

D;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越小,抵抗力稳定性越低,若Y表示物种多样性,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d,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解题关键是记忆一些特例,如A选项中树和虫的数量关系;C选项中食物链一定由生产者作为第一营养级。7、C【分析】【分析】

1;生物群落的结构形成:群落结构是由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

2;生物群落的结构类型:主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3;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反之则越高。

4;生物多样性本身就具有很大的意义和价值。它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被直接用作食物、药物、能源和工业原料等所表现出来的价值称做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详解】

A;混交林由于生物种类多于单一林;其垂直结构复杂,提高了光照等资源的利用率,A正确;

B;群落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强,B正确;

C;任何群落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C错误;

D;森林保持水土;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正确。

故选C。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8、略

【分析】【详解】

高温使鸡蛋中的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中耕松土能去除杂草;避免杂草与农作物竞争阳光;水分和无机盐等,还能增加土壤的含氧量,促进有氧呼吸,进而促进根细胞对无机盐的吸收,也可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以增加无机盐的含量。

棉花打顶为解除顶端优势;降低侧芽生长素浓度,促进侧芽发育成枝条,使棉花多开花;多结果。

果树和草菇表现出的分层现象属于该群落的垂直结构,立体农业利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解析】被蛋白酶水解竞争有氧呼吸分解作用顶端优势空间结构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能量金字塔多四~五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逐级递减10-20%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反复利用逐级递减单方向循环12、略

【解析】①.光、声、温度、湿度、磁力②.物理过程③.无机环境④.生物。13、略

【分析】【分析】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包括样方法;标志重捕法、抽样检测法、黑光灯诱捕法等;不同的生物采用的调查方法不同。

【详解】

(1)免疫抑制剂可以降低机体的免疫能力;器官移植的难点之一就是免疫排斥现象,应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点。

(2)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3)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还可以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

(4)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环境条件改变,K值随之改变。

(5)对一只试管中培养液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是非常困难的;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利用血细胞板计数法进行计数。

(6)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

(7)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点睛】

本题考查教材必修3最基本的知识,熟悉并理解教材的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免疫抑制剂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抽样检测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全球气候变化1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生物群落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5、A【分析】【分析】

【详解】

某些植物的花期受光周期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长短来控制花期,正确。

【点睛】四、实验题(共2题,共12分)16、略

【分析】【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有关植物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相关的实验分析能力。通过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曲线的对比分析;找出实验的自变量,明确实验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便可得出相关的结论。

(1)通过比较曲线1;2、3与4;再结合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和对照原则,可知1和4;2和4;1和3各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在1和4这组对照实验中,实验变量为顶芽的有无,实验结果是去掉顶芽后的豌豆植株侧芽的平均长度长,说明顶芽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在2和4这组对照实验中,实验变量去顶芽的切口是否涂抹生长素,实验结果是切口涂抹生长素后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进一步说明对侧芽生长起抑制作用的是生长素。在1和3这组对照实验中,实验变量保留顶芽的情况下是否在侧芽上涂抹细胞分裂素,实验结果是涂抹细胞分裂素后的豌豆植株侧芽的平均长度比不涂抹长,侧芽生长明显,说明细胞分裂素可以解除生长素对侧芽生长抑制的作用。由于生长素对侧芽生长起抑制作用,在保留顶芽的情况下,可以喷施对抗生长素的化合物来解除这种抑制促进侧芽的生长。

(2)通过比较曲线4与5;可知在这组对照实验中,实验变量是赤霉素的有无,因变量是侧芽的生长状况,其观测指标是侧芽的平均长度,结果是去顶芽切口涂抹赤霉素后侧芽生长的平均长度大于没有涂抹赤霉素的一组,由此说明赤霉素能明显促进侧芽的伸长。在完整豌豆植株的顶芽中,赤霉素产生于顶芽的分生组织细胞。

(3)综合以上实验可知侧芽的生长,同时受到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等的影响,由此推测侧芽生长速度不同的原因是侧芽内不同植物激素浓度或比例的改变。【解析】①.顶芽②.生长素③.细胞分裂素④.对抗生长素⑤.侧芽的伸长⑥.分生⑦.植物激素17、略

【分析】【详解】

(1)若幼苗的茎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n(如图乙所示);则其向光侧生长素浓度应该小于n,且促进生长的效应小于n,综合这两点,向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范围是小于m(0<向光侧生长素浓度<m)。

(2)据图乙可知;根和茎对生长素反应的灵敏程度依次为根>茎,根的向光侧生长素浓度比背光侧低,且促进根的生长,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根的生长,故据此推测根的向光侧和背光侧分别对应图乙中的A;B点,根的背光生长现象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

(3)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有同学设计如下实验验证“植物根尖产生的生长素在幼根处进行极性运输”(如图丙),自变量为胚芽鞘茎段的方向,故实验组为:.

(4)由于生长素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消耗能量,而抑制剂不破坏IAA;不影响细胞呼吸,所以其作用机理是与运输IAA的载体结合,从而阻碍生长素的运输。

【定位】

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点睛】

生长素作用特点: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解析】小于m(0<向光侧生长素浓度茎A、B(顺序不能颠倒)两重性抑制剂与运输IAA的载体结合(合理给分)五、综合题(共1题,共4分)18、略

【分析】【分析】

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