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92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海南省海口和广州两地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比较,正确的是A.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广州小于海口B.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广州大于海口C.两地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D.两地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2、下列城市中,一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A.哈尔滨B.北京C.武汉D.广州3、一架飞机于当地时间7时日出时刻从甲地出发,匀速、等高飞行,经乙地抵达丙地。降落丙地时正值当地日落。图中甲、乙两地()
A.自转角速度相等,自转线速度甲>乙B.自转角速度甲>乙,自转线速度相等C.自转角速度相等,自转线速度甲<乙D.自转角速度甲<乙,自转线速度相等4、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多发生在()A.初夏B.深秋C.早春D.隆冬5、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河流受三种不同水源补给而形成的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①的补给类型可能是()
A.永久积雪冰川融水B.雨水C.季节性积雪融水D.地下水6、“吉布提”阿法尔语意为“沸腾的蒸锅”,位于非洲东北部亚丁湾西岸,扼红海入印度洋的要冲,境内地形复杂,有高耸的火山,深陷的湖泊,大部分为海拔不高的火山高原。下图为吉布提位置示意图,该国境内有高耸的火山、深陷的湖泊等地貌,主要是因为地处()
A.非洲与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B.非洲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生长边界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7、一条平直的河流,其上游南岸冲刷厉害,而北岸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则北岸冲刷厉害,南岸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则此河的位置和流向与图示相吻合的是()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8、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地区的天气特征是A.高温多雨B.高温少雨C.温和多雨D.温和少雨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9、读“太阳光照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用斜线绘出夜半球__________。
(2)图中表示的节气是_________;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_______。
(3)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最先看到日出的是_______。
(4)这天;四地按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顺序排列为________。
(5)图中地方时是12点的是________,B地的地方时是________点,C地此时正值日出还是日落?_____。10、意义:海—气相互作用维持地球上________的平衡。11、下图为亚洲季风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在甲、乙两图中,表示亚洲l月季风的是________图,表示亚洲7月季风的是________图。
(2)在甲图中,A气压名称为________,在其控制下,天气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
(3)B、C、D三字母附近的箭头,表示冬季风的是________,表示夏季风的是________。
(4)东亚季风的成因主要是________。12、自转周期。
。名称。
长度。
参照物。
恒星日。
____
距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
太阳日。
____小时。
太阳。
13、拉尼娜现象。
(1)概念:是指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________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
(2)影响: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的温度差异_________,引起气候异常。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4、不同的气候类型一定对应不同的自然带。(_____)A.正确B.错误15、中南半岛夏季风的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_____)A.正确B.错误16、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所形成的________。(判断对错)A.正确B.错误17、河漫滩平原发育于山前地带。____A.正确B.错误18、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入海口。____A.正确B.错误19、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伏旱”均与副热带高压有关。(_____)A.正确B.错误20、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成因。(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综合题(共3题,共27分)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高海拔盆地泥炭层被誉为古气候研究的理想档案。泥炭层由泥炭和少量泥沙构成。泥炭是沼泽形成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其物质主要是沼泽生物残体。泥炭腐殖质数量主要受控于土壤温度、湿度和微生物活动能力,可用于指示古气候。下表示意两类区域泥炭的相关资料。。分类甲区泥炭乙区泥炭地点长白山哈尼青藏高原红原湖北神农架福建天湖山地面高程/m882~90034661700~17601180年均降水量/mm743.3753.01528.41800.0年均气温/℃3.031.107.415.80指示作用腐殖质数量多,指示气候暖湿腐殖质数量少,指示气候暖湿微生物活动能力土温20℃~30℃、湿度60%-80%时,微生物活动能力最强;水热状况距此范围越远,微生物活动能力越弱。
(1)推测高海拔盆地泥炭层被誉为古气候研究理想档案的原因。
(2)指出泥炭层泥沙平均粒径可指示的古气候要素;并简述推断理由。
(3)同为指示气候暖湿,甲、乙区泥炭腐殖质数量趋势相反。对此进行解释。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同学在研学江西赣州通天寨的日志中写道:“通天寨景区有荷花观光园、古民居、生态农庄、通天岩、龟裂石等景观,主要集中在方圆2公里的核心区内。游览可以沿南门拾阶而上,也可以从北门步梯而下。景区最为壮观的是活灵活现的红色龟寿石(左图),我在龟寿石周边植物下方的岩石上发现了正在生长的细小裂缝。据老师介绍,龟寿石属于典型的龟裂地貌,多发育在裸露的红层砂岩上,专家学者称之为‘龟裂凸包型丹霞地貌’。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绘制了龟裂地貌发展演变过程图(右图)”。
(1)指出植物根系影响岩石裂缝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并说明其原理。
(2)分析南门与北门附近景观的差异性。
(3)说明该地“龟裂凸包型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2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____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____,冬季____。
(2)选择上图中的字母填空:____长江处于枯水期;东亚大部分地区盛行西北季风。
(3)图甲所示的气候类型是____,其突出特点是____。
(4)图乙所示的气候类型是____,其气候特点是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分析】
【详解】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相等,为15°/小时,海口和广州两地的自转角速度相等;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广州的纬度高于海南,线速度广州小于海南,故选A。
【点睛】
地球上线速度分布规律:①一般来说,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②两极点线速度为0;③同一纬度地区,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2、A【分析】【详解】
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夏季全国普遍高温;由于受纬度因素和冬季风的影响,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区是漠河镇,位于黑龙江省的最北部,哈尔滨在选项四个城市中纬度位置最北,冬季气温最低,A正确。故选A。3、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自转角速度除极点外都相等,BD错误;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甲纬度低,乙纬度高,所以自转线速度甲>乙,A正确,C错误。故选A。4、A【分析】【分析】
【详解】
6月中下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出现明显西伸北跳过程,副高脊线稳定在北纬20°~25°N之间,暖湿气流从高压脊北部边缘输送到江淮流域(包括长江下游地区),与冷气团交锋于江淮流域,由于势力相当,形成准静止锋,产生近1个月的阴雨天气,此时正值梅子成熟,这种天气被称为梅雨天气,因此梅雨天气多发生在初夏,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点睛】5、C【分析】【详解】
①补给形式出现在春季,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C项正确;在我国雨水补给、永久积雪冰川融水补给出现在夏季,AB错误;地下水补给量小、较稳定,河流径流量不会出现太大波动,对应③,D项错误。所以选C。6、C【分析】【详解】
根据板块分布,该国地处东非大裂谷北部,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生长边界,地壳活动活跃,地层张裂破碎,岩浆活动强烈,C正确,ABD错误。故选C。7、D【分析】【分析】
【详解】
平直河段的河水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在北半球右偏,在南半球左偏,会导致平直河道两岸河水流速差异较大,从而出现沉积作用和侵蚀作用的差异。图①河流上游位于北半球,河水顺着流向向右偏转,右岸(南岸)侵蚀作用强,左岸(北岸)沉积作用强,容易形成沙洲,图①河流下游位于南半球,河水顺着流向向左偏转,左岸(北岸)侵蚀作用强,右岸(南岸)沉积作用强,河口容易形成三角洲,与题意相符,①符合题意;图②河流上;下游均位于北半球,图②河流下游河水顺着流向向右偏转,右岸(南岸)侵蚀作用强,左岸(北岸)沉积作用强,河口容易形成三角洲,②不符合题意;图③河流上游位于南半球,河水顺着流向向左偏转,左岸(南岸)侵蚀作用强,右岸(北岸)沉积作用强,北岸容易形成沙洲,图③河流下游位于北半球,河水顺着流向向右偏转,右岸(北岸)侵蚀作用强,左岸(南岸)沉积作用强,入海口容易形成三角洲,③符合题意;图④河流上、下游均位于南半球,图④河流下游河水顺着流向向左偏转,左岸(南岸)侵蚀作用强,右岸(北岸)沉积作用强,北岸入海处可能形成河口三角洲,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点睛】8、B【分析】【分析】
考查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详解】
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地区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温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结,天气晴朗,温度较高,故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地区的天气特征是高温少雨。故选B。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9、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判断。
【详解】
(1)晨昏线为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背对阳光一侧为夜半球。
(2)图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为一年中距离太阳直射点最近的时间,即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3)地球自转线速度规律: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C位于赤道,线速度最大;南北极圈以及以内的地区可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图示D点在南极圈,有极昼极夜现象;图示A;B、C、D四点比较A点位于晨线以东,且距离晨线的经度差最大,即日出最早,最先看到日出。
(4)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全球分布规律:自北回归线上向南北两侧递减;各点和北回归线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即B>C>A>D。
(5)图示A点和D点所在的经线正好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地方时12时。根据图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C点,地方时为6点,计算B点位于C点以东30°,故地方时为8点。C点位于晨线上,此时处于日出。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属于晨昏线图综合分析的常规性试题,但考点较多,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①掌握二分二至日晨昏线的分布规律;②五带划分的基本规律;③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分布规律;④正午太阳高度的全球分布规律;⑤晨昏线图上分析时间问题的基本方法,即找出6点、18点或12点的位置等。【解析】夏至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CDAB>C>A>DA、D8日出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水分和热量11、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亚洲季风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季风的风向;气压中心名称、天气特点等基础知识。
(1)
l月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亚欧大陆形成冷高压,因此风从陆地高压吹向海洋,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在东亚形成西北风,在南亚形成东北风,与甲图风向吻合。l月亚欧大陆形成印度低压,切断的副热带高压带残留在海洋上,在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东亚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东南风;在南亚由于东南信风带北移,跨越赤道右偏为西南风,与乙图吻合。
(2)
l月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亚欧大陆形成冷高压,称为亚洲高压;由于高压中心空气受冷,气流下沉,因此在其控制下,天气的主要特点是寒冷干燥。
(3)
冬季风为偏北风;与D箭头相符,夏季风为偏南风,与B;C箭头相符。
(4)
东亚处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典型季风。
【点睛】【解析】(1)甲乙。
(2)亚洲高压冷干。
(3)DB;C
(4)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23时56分4秒24小时1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1)降低。
(2)增大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4、×【分析】【分析】
【详解】
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均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所以错误。
【点睛】15、×【分析】【分析】
【详解】
中南半岛夏季风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引起的;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本来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至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西南风。故中南半岛的夏季风主要成因为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此说法错误。
【点睛】
东亚季风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海陆间热力环流的季节变化。南亚季风其形成主要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引起的,同时也有海陆热力差异和地形因素的影响。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赤道低气压带移至南半球,亚洲大陆冷高压强大,风由蒙古西伯利亚吹向印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东北风,即亚洲南部的冬季风。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赤道低压移至北半球,本来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至印度半岛,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西南风,即为南亚的夏季风。16、×【分析】【分析】
【详解】
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现象。昼夜现象则是因为地球自身不发光;不透明;导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而形成的。因此题目中的表述是错误的。
【点睛】17、×【分析】【详解】
河漫滩平原发育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枯水期,河漫滩露出水面,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洪水淹没。发育在山前地带的流水沉积地貌是冲积扇,几条河流的冲积扇不断扩大而彼此联合,就形成广阔的山前冲积平原。据此分析可知,本题的结论是错误。18、√【分析】【详解】
当挟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挟带的泥沙便会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近似三角形的堆积体,称为三角洲。随着沉积物质的增加,堆积体向海洋一侧扩展,发展成为面积广大的三角洲平原。据此可知,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入海口。故本题结论是正确的。19、√【分析】【分析】
【详解】
“梅雨”产生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的锋区(可称梅雨锋),是极地气团和副热带气团相互作用的产物。梅雨雨带的位置和稳定性,与副热带高压的位置(脊线一般稳定在北纬20°~25°之间)和强度密切相关;大体上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副热带高控制,形成“伏”旱。本题描述正确。20、×【分析】【分析】
【详解】
东亚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南亚夏季风的形成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有关,所以错误。
【点睛】四、综合题(共3题,共27分)21、略
【分析】【分析】
本大题以高海拔泥炭层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自然环境整体性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素养。
【详解】
(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高海拔盆地泥炭层被誉为古气候研究的理想档案,原因在于,高海拔泥炭层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反映当时气候环境保存较为完整;高海拔泥炭城的成分结构厚薄,对气候较为敏感,反映气候变化较明显;同时,高海拔盆地泥炭呈沉积速率较快,能够更好的反映小尺度古气候的变化。
(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泥炭层泥沙平均粒径主要取决于流水搬运作用的强弱,流水搬运作用越强,则沙粒粒径较大,反之则较小,而流水搬运作用强弱取决于地表径流大小,地表径流大小则取决于降水量的多少,因此,沙粒粒径大小可以反映古气候要素中的降水因素。
(3)根据表格信息可知,甲地温度低于20℃,湿度小于60%,气候趋于暖湿,沼泽生物增加,提供有机物质残体增多,同时微生物数量增加,分解速度增快,腐殖质数量增加。而乙地泥炭温度高、湿度大,气候趋于暖湿,温度和湿度超过了微生物的适宜生存范围,有机物质残体分解速度减慢,腐植质数量减少。【解析】(1)(与其他陆地沉积物相比;)高海拔盆地泥炭层的成分结构;厚薄等对气候敏感;(与低地泥炭层相比,)形成高海拔盆地泥炭层的(有机残体数量、土温、湿度等)条件受人类活动影响弱,泥炭层受人类活动破坏小(或泥炭层连续、完整);(与平地泥炭层相比,)高海拔盆地泥炭沉积速率快(更能反映小尺度古气候变化)。
(2)气候要素:降水。推断理由(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沉积物平均粒径大小取决于流水搬运作用强弱;流水搬运作用强弱取决于地表径流量大小;地表径流量大小取决于降水量大小。
(3)甲区泥炭温度低于20°C、湿度小于60%;气候趋于暖湿,沼泽生物量增加,提供的有机体残体增多;微生物活动能力增强,腐殖质数量增加。乙类泥炭基础温度高、湿度大;气候趋于暖湿,土温、湿度超出微生物活动能力最强范围;微生物活动能力变弱,有机残体分解减慢,腐殖质数量趋少。22、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龟裂凸包型丹霞地貌相关信息为背景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植物根系的风化作用;南门与北门附近景观的差异性及龟裂凸包型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详解】
(1)由题干信息“植物根系影响岩石裂缝形成”可知;符合生物生长及活动影响而产生的风化作用,是生物活动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即该地质作用为生物风化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一方面引起岩石的机械破坏,植物根系深入岩石中的裂隙或颗粒之间的孔隙生长,植物的根系不断变长;变粗和增多,像锲子一样对裂隙壁施加压力、劈裂岩石,破坏岩石结构的完整性;另一方面植物根系生长过程中分泌的酸加速了岩石组分的化学溶蚀,也可以使岩石分解破坏。
(2)由材料“游览可以沿南门拾阶而上”可知;南门地势较低,该区域多为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平原,多形成聚落,附近人类活动较多,可欣赏到荷花观光园;古民居、生态农庄等人文景观。由材料“也可以从北门步梯而下”可知,北门地势较高,应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丹霞山区,丹霞地貌发育明显,可欣赏到通天岩、龟裂石等自然景观。
(3)由材料“多发育在裸露的红层砂岩上”可知,丹霞地貌的形成基础是红色砂岩,其形成环境应为沉积环境,故地质历史时期,该地地壳下沉,沉积形成红色砂岩;丹霞地貌是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侵蚀、溶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城堡状、宝塔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落聘人员协议书
- 立案调解协议书
- 瑜伽馆转店合同协议书
- 混凝土班组承包协议书
- 用小桥车顶货款协议书
- 耳蜗康复协议书
- 美女撕掉协议书
- 在校生兼职保安协议书
- 手术室工程联合协议书
- 村委院绿化改造协议书
- 糖尿病逆转专家共识
- 计量经济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卫生监督行政执法程序详解课件
- 梦中的婚礼钢琴简谱曲谱
- 《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预备知识培训教程》
- 制冷机采购合同格式
- 004.多参数监护仪临床警报管理实践指南2020版
- 《论语》导读(复旦版)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年江西省高考物理+化学+生物试卷(真题+答案)
- 2024年6月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真题2
- 2024年重庆市中考英语试卷真题B卷(含标准答案及解析)+听力音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