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民版必修2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人民版必修2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人民版必修2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人民版必修2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人民版必修2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民版必修2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63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如图为一战后部分资本主义国家关税税率(单位:%)变化统计情况。这一变化能够说明当时。

A.金融霸权的争夺B.银行信贷的扩大C.自由放任的盛行D.国际贸易的萎缩2、写于1909年的《京华百二竹枝词》,其中一首云:“臀高肩耸目无斜,大似鞠躬敬有加,噶叭一声人急避,后边来了自行车。”材料中的新式交通工具A.冲击了封建传统观念B.改善了人们的出行状况C.得到了群众一致认可D.提高了人们的政治地位3、下表是《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一书中关于近代中国城市化比率统计表(单位:%)对上表解读不正确的是。中国北部中国西北长江上游长江中游长江下游东南沿海两广地区云贵地区平均1843年4.24.94.14.57.45.87.04.05.11893年4.85.44.75.210.66.48.74.56.0

A.中国城市化整体上发展缓慢B.长江下游、两广地区城市化比率较高C.城市化的主因是商品经济发展D.西方列强的侵略阻碍了云贵地区的城市化4、唐初,各州遍置常平仓:以国有钱本败时收余、贵时出果,平抑粮价。唐代宗时,刘晏竭力加以改革完善,“丰则贵籴、歉则贱粜"。刘晏被害后,政府全面实行官销制度。材料直接反映唐朝时期A.政府重视粮价调控B.厉行重农抑商政策C.长途贩运贸易繁荣D.以民为本重视民生5、张衡的《西京赋》中有“郭开九市,通阛带阓,旗亭垂立,俯崇百隧”之语,这表明当时()A.洛阳城交通便利,四通八达B.长安城设立有多个商业区C.洛阳城商业繁荣,商铺林立D.长安城商业受到严重打压6、1938年2月,国民政府贸易调整委员会改为贸易委员会,其工作重心由协助商人外销转为自行收购外销。抗战期间,贸易委员会收购并外销了大量农副产品。这些措施A.适应了民族战争的需要B.促进了国民经济结构优化C.促进了农民收人的增加D.导致了官僚资本迅速膨胀7、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在美国从来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制度面临毁灭边沿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罗斯福在“挽救”美国的过程中A.扩展了美国政府的职能B.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理论C.根除了危机发生的因素D.成功移植了计划经济模式8、2016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做大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群・一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推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由此判断,下列历史事件中,对当前我国政府工作最具有学习和借鉴意义的是A.苏俄“新经济政策”B.美国罗斯福“新政”C.苏联“斯大林体制”D.美国的“新经济”9、1930年,一位苏联外交官在国外待了四年后重返莫斯科。然而,他却看到了“令人震惊”的变化——几乎找不到还在营业的商店什么都短缺,尤其是肥皂、靴子、蔬菜、肉类、黄油等,这说明A.世界经济大危机已波及苏联B.苏联的经济状况出现下滑C.经济结构失衡影响人民生活D.新经济政策导致了市场萧条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10、请正确选择对应的选项。

(1)青铜时代。A.战国时期。

(2)铁器时代B.商周时期。

(3)蒸汽时代C.第二次工业革命。

(4)电气时代D.第一次工业革命。

(5)危机时代E.美国“大萧条”11、古都长安是汉、唐陆上“丝绸之路”的东端,泉州则是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它们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右图中长安和泉州的位置编号分别是___和_____。

12、1980年,_____________(何省何县何公社)成为我国第一个取消人民公社的地方。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A.正确B.错误14、西汉武帝时期土地兼并激烈,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A.正确B.错误1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只有当民族资产阶级拥护革命时,才要保护民族资本主义。A.正确B.错误16、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只是开始解体,并不是完全解体。A.正确B.错误17、北魏至唐代的均田制是典型的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12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获得了伊丽莎白一世授予的特许状,开始以合资方式启动了它的首航,之后又出现了几家贸易公司并存竞争的局面。到1709年,统一的“英国商人对东印度贸易联合公司”(简称“东印度公司”)在国王的出面斡旋下终于成立了,它从成立初期起就开始限制大股东的支配权,确立了每位股东,无论性别、信仰、种族如何,只要购买了公司股份,都拥有投票权、参加股东大会的权利;同时,还设立了明确的法规,强化了股东大会的重要性,并规定总裁和副总裁不参加股东大会,而由董事长来主持股东大会。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把亚洲各地的陶瓷、咖啡、香料、纺织物、茶叶等进口到欧洲,再把一些欧洲的毛织物、象牙、锡铁制品等出口到亚洲,公司的贸易据点遍及欧亚沿海地带。从17世纪到18世纪,公司都保持着惊人的年均利润率。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获得了伊丽莎白一世授予的特许状,开始以合资方式启动了它的首航,之后又出现了几家贸易公司并存竞争的局面。到1709年,统一的“英国商人对东印度贸易联合公司”(简称“东印度公司”)在国王的出面斡旋下终于成立了,它从成立初期起就开始限制大股东的支配权,确立了每位股东,无论性别、信仰、种族如何,只要购买了公司股份,都拥有投票权、参加股东大会的权利;同时,还设立了明确的法规,强化了股东大会的重要性,并规定总裁和副总裁不参加股东大会,而由董事长来主持股东大会。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把亚洲各地的陶瓷、咖啡、香料、纺织物、茶叶等进口到欧洲,再把一些欧洲的毛织物、象牙、锡铁制品等出口到亚洲,公司的贸易据点遍及欧亚沿海地带。从17世纪到18世纪,公司都保持着惊人的年均利润率。——摘编自【日】浅田实<东印度公司》明朝的海禁政策迫使海上商业发展为走私贸易,17世纪郑成功从走私商人起家,指挥大船,装备着佛郎机火器,主导了整个东亚地区北自日本、西至大陆、南抵南洋群岛的海上贸易秩序,初来乍到的欧洲商人也要服从其管辖。他们以妈祖信仰作为精神纽带,以儒家宗族观念作为信用基础,构建起了东亚地区性的海洋商业秩序,但清朝在顺治十八年颁布“迁海令”,使郑氏家族实力大减,最终无法与大陆帝国长期对抗而失败。——摘编自施展《枢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兴起背景和特点。(2)对比材料二与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17世纪郑氏家族构建的海洋商业秩序的不同之处,并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材料二明朝的海禁政策迫使海上商业发展为走私贸易,17世纪郑成功从走私商人起家,指挥大船,装备着佛郎机火器,主导了整个东亚地区北自日本、西至大陆、南抵南洋群岛的海上贸易秩序,初来乍到的欧洲商人也要服从其管辖。他们以妈祖信仰作为精神纽带,以儒家宗族观念作为信用基础,构建起了东亚地区性的海洋商业秩序,但清朝在顺治十八年颁布“迁海令”,使郑氏家族实力大减,最终无法与大陆帝国长期对抗而失败。19、世界经济大危机动摇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而罗斯福勇敢地面对这场危机,开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其经验教训令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也许更重要的差别是罗斯福的个人风格——他灿烂的微笑;他技艺高超的口才、他生动感人的智慧——都使他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喜爱;而与施政计划的具体内容没有太大关系。罗斯福成功的许多因素应归结于他的人性魅力。从就职演说开始(他告诉美国人“我们唯一应该畏惧的应该是‘畏惧’本身”),他就向不断增长的绝望氛围中注入了强大的乐观情绪。他是美国第一个充分利用广播、利用“炉边谈话”的方式向人们阐释其施政方针并充分赢得民众信任的总统。

——(美)布林克利《美国史》

材料三到1935年初,新政成为公众激烈抨击或热情支持的焦点,当时美国社会各派别持有多种认识:。主要派别

对新政的认识

认识的史实依据

保守派与大商业领袖

对新政“大笔开支”、“敲诈富人计划”和“社会主义”不满,批评政府抛弃自由政策,某些批评者一提到罗斯福的名字都觉得反感。

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如:

①____。

激进的左派

社会主义政党以及其他激进组织一度激烈抨击罗斯福改革不彻底,攻击财富仍然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他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

局部调整生产关系,新政存在局限性,如:

②____。

政治异见者(非左派,非右派)

尖锐抨击“财阀”、“其他金融势力”,认为这些势力给国家带来贫困,而且向个体和社会实施专制。

企图建立独裁国家,如:总统扩大权力,违反宪法。

多数民众

新政提高弱势群体地位,广大中下层民众对新政热情欢呼与讴歌,甚至把罗斯福视为“救星”。

社会得以发展,如:经济恢复;遏制法西斯势力;生活水平提高。

——摘编自(美)舍曼《世界文明史》;布林克利《美国史》等著作。

请回答:

(1)运用统计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数量分析;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观察材料一曲线图,列举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影响美国失业率变化的重大事件。

(2)材料二认为罗斯福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材料二以人物心理活动的哪种表现来说明罗斯福让人们重拾信心的?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材料二的研究视角有何新意?

(3)据材料三表格中的内容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在表格中①与②位置,各举出一个史实,所举史实要能印证表格前一栏的观点。

(4)多角度论述是对历史事实进行立体因素考察;并对事实尝试做出不同侧面的多层次解释,形成一系列的视角分析。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多角度论述“新政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

(要求:论述角度多重,层次分明;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250字左右。)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4题,共24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提出。

社会主要矛盾。

1956年中共八大。

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017年中共十九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据杨凤城主编《中国共产党史》整理)

比较表1和表2,提取一项有关党的口号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美国作家约翰·史坦贝克于193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愤怒的葡萄》,是一部伟大的美国社会纪实文学。小说梗概如下:1933年,从监狱假释回家的乔德和因对圣灵产生怀疑而不再做牧师的凯西结伴,回到了被垄断资本与严重干旱吞噬了的家乡。乔德一家变卖了所有的东西,换来一辆破旧卡车,一家人邀上凯西背井离乡,抱着美好的幻想横越黄沙滚滚的沙漠,到加州寻找出路。一路上,他们受尽折磨与欺凌,有的死去,有的中途离散。当到达目的地时,乔德一家居住在贫困肮脏的胡佛村,发现挣得体面的工资根本不可能。因为工人太多,也没有什么权益保障。种植园主们串通一气,不断压低工资,压榨农场工人,他们宁肯让成熟的梨子、葡萄烂掉也不给饥饿的穷人吃。于是,人们开始觉醒,自发组织工会进行反抗。尽管斗争失败了,但“愤怒的葡萄在人们心灵里长得饱满起来”。美国作家约翰·史坦贝克于193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愤怒的葡萄》,是一部伟大的美国社会纪实文学。小说梗概如下:1933年,从监狱假释回家的乔德和因对圣灵产生怀疑而不再做牧师的凯西结伴,回到了被垄断资本与严重干旱吞噬了的家乡。乔德一家变卖了所有的东西,换来一辆破旧卡车,一家人邀上凯西背井离乡,抱着美好的幻想横越黄沙滚滚的沙漠,到加州寻找出路。一路上,他们受尽折磨与欺凌,有的死去,有的中途离散。当到达目的地时,乔德一家居住在贫困肮脏的胡佛村,发现挣得体面的工资根本不可能。因为工人太多,也没有什么权益保障。种植园主们串通一气,不断压低工资,压榨农场工人,他们宁肯让成熟的梨子、葡萄烂掉也不给饥饿的穷人吃。于是,人们开始觉醒,自发组织工会进行反抗。尽管斗争失败了,但“愤怒的葡萄在人们心灵里长得饱满起来”。

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现象1

分别爆发于中;日两国的鸦片战争和“黑船事件”;标志着东亚“闭关锁关”政策的破产。英国商品的输出,促使印度等国资本主义以前的、民族的生产方式的解体,本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不断发展。

现象2

在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中;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经济危机更加严重,各国矛盾日益加深,最终酿成第二次世界大战。降低关税和贸易壁垒,成为二战后西方国家的共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世界市场的发展要求突破民族国家的界限”,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所拟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表述成文,逻辑清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促使资本主义各国政府加强了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从图中可以看出,与1928年相比,1932年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税税率均呈增长状态,说明各国政府筑起关税壁垒,这会造成国际贸易的萎缩,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关税税率的变化,金融霸权的争夺与材料主旨无关,故A项错误;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大批银行纷纷倒闭,B项与史实不符;为了摆脱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放弃自由贸易政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C项错误。2、B【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噶叭一声人急避;后边来了自行车”可知,交通工具(自行车)的进步改善了人们的出行状况,故B项正确;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人们政治地位的提高,排除D项。

【点睛】3、D【分析】【详解】

根据题干表格数据可知,从1843到1893年中国城市化在缓慢的向前发展,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长江下游、两广地区城市化比率分别从1843年的7.4和7.0到1893年的10.6和8.7,这两个阶段都是所有地区最高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现城市化率东南沿海沿江高,西北内陆低的原因主要是开埠通商、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城市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且西方列强侵略最早的是东南沿海沿江地区,而不是内地的云贵地区,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4、A【分析】【详解】

题中材料反映了唐代三个时期政府对市场干预程度不断提高,旨在调控市场上的粮价,故A项说法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到重农抑商的政策内容,故B项不合题意,排除;材料中也没有提到长途贩运贸易的问题,故C项不合题意,排除;表面上看体现了一定的民本思想,但封建王朝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维持社会稳定,保障政权稳固,故D项说法错误,排除。5、B【分析】试题分析:这里的西京指的是长安;故排除A;C,从题干中“郭开九市”可以看出长安城设立有多个商业区,而商业受到沉重打击,材料中并未体现,所以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唐朝商业的发展6、A【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中“自行收购外销”“收购并外销了大量农副产品”可知,国民政府这些措施,有助于集中国家力量换取外汇,购买急需的军事物质,适应了抗日战争的需要,A项符合题意;出口农副产品不会优化国民经济结构,也不一定增加农民收人,排除B、C两项;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是在抗战后期,排除,D项。7、A【分析】罗斯福总统通过“新政”“挽救”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新政”的最大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际上扩展了美国政府的职能。故答案为A项。凯恩斯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理论,排除B项;C项“根除”说法绝对,排除;美国仍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项。

点睛: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凯恩斯主义是一种提倡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的理论。但罗斯福新政实施之时,凯恩斯主义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1936年《通论》的出版标志着凯恩斯主义的正式形成,这既来源于凯恩斯对理论的持续探索,也来源于经济大危机中罗斯福加强国家经济职能的实践。在如何应对经济危机这一点上,凯恩斯与罗斯福可以说是不谋而合。8、D【分析】【详解】

美国的“新经济”是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从材料中的“做大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群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推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来看,对当前我国政府工作最具有学习和借鉴意义的是美国的“新经济”,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不能体现出材料中所述经济模式的特征,排除ABC项。9、C【分析】【详解】

依据材料中“1930年”、“几乎找不到还在营业的商店什么都短缺,尤其是肥皂、靴子、蔬菜、肉类、黄油等”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28年前后,苏联放弃新经济政策,开始使用计划的手段调控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导致经济结构失衡,市场萧条,物资紧缺,影响了人民生活,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世界经济大危机发生于资本主义世界,并未发生在社会主义国家苏联;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此时期苏联农业与轻工业生产的下降,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期苏联重工业发展较快,经济状况并未整体出现下滑;D选项错误,此时期新经济政策实际上已经被废止,这不是新经济政策导致的结果。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青铜时代是指商周时期,铁器时代是指战国时期,蒸汽时代是指第一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是指第二次工业革命,危机时代是指美国“大萧条”。【解析】(1)B(2)A(3)D(4)C(5)E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联系地理知识,可以知道在①处是长安,在④处是泉州,要求学生能够史地结合,有一定的难度。【解析】①.①②.④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0年,四川省广汉县向阳公社在全国率先取消人民公社。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四川广汉县向阳公社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3、B【分析】【分析】

【详解】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大大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说法错误。14、B【分析】汉武帝时期主要耕作方式仍然是租佃制度形式,本题错误。15、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应该得到保护,这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并不仅仅是在民族资产阶级拥护革命时,只要他们不反对革命就应该保护。题干表述错误。16、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并未完全解体,其中自然经济彻底解体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故题干表述正确。17、B【分析】【详解】

北魏至唐代的均田制是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不允许自由买卖,题干表述错误。四、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12分)18、略

【分析】【详解】

(1)第一小问背景;可结合所学知识,东印度公司是成立在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早期的殖民扩张过程中,所以背景就要从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殖民争夺以及英国国内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等方面概括。第二小问特点,要结合材料一信息进行分析概括:据材料一“英国东印度公司获得了伊丽莎白一世授予的特许状”可得出在政府或国王的支持下建立;据材料一“统一的‘英国商人对东印度贸易联合公司’(简称‘东印度公司’)在国王的出面斡旋下终于成立了”可以得出整合或垄断了英国一切东亚贸易;据材料一“把亚洲各地的陶瓷、咖啡、等进口到欧洲,再把一些欧洲的毛织物、象牙、锡铁制品等出口到亚洲”得出从事商品收购和贩卖为主;据材料一“公司的贸易据点遍及欧亚沿海地带”可得出贸易范围遍及欧亚沿海地区;据材料一“公司都保持着惊人的年均利润”可得出长期高利润率。

(2)第一小问不同之处,一个是两者与政府的关系,一个是支持一个是压迫;管理的方式一个是现代管理,一个是封建旧有的管理;活动的范围仅限东亚地区;再就是过于依赖大陆市场且时间短暂。第二小问原因,主要是社会制度、经济模式、经济观念以及对外政策等。【解析】(1)背景:地理大发现;殖民扩张;英国与荷兰;法国的海上竞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特点:在政府或国王的支持下建立;整合或垄断了英国一切东亚贸易;从事商品收购和贩卖为主(或以商业资本为主);建立起了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方式;长期高利润率;贸易范围遍及欧亚沿海地区。

(2)不同:受政府的压迫(或缺乏政府支持;或与政府对抗);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和信用体系;仅限于东亚地域性规模,过分依赖大陆市场;未能持续生存(或很快灭亡)。原因:①封建专制制度;②自然经济为主体;③重农抑商观念;

④天朝上国思想;⑤政府海禁政策。19、略

【分析】【详解】

第(1)题通过图片可知1930年前后;美国的失业率激增,这可从经济大危机的影响角度作答;1935年左右,美国的失业率下降,这可从罗斯福新政的举措角度作答。第(2)题的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罗斯福成功的因素应归结于人性魅力”作答;第二小问可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注入乐观情绪”作答;第三小问为开放性的探究题,言之有理即可。第(3)题为基础知识再现题,可根据设问结合所学知识作答。第(4)题为开放性的探究题,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解析】(1)事件:世界性经济大萧条(或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

(2)因素:罗斯福优秀的人格魅力。表现:乐观情绪。新意:注重人文精神;使历史形象更立体;丰富(或开阔史学研究的视野)。

(3)史实:①整顿金融体系(或监督工业生产;调整农业生产,以工代赈等)。

②经济危机未能完全消除(或缓和劳资矛盾有限;保障措施不全面,劳工社会地位依然低下等)。

(4)略。五、论述题(共4题,共24分)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中共八大、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中共十九大关于中国主要矛盾的分析,可得出论题: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不同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或社会主要矛盾是党制定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等,然后结合建国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知识分析解答。注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解析】关系:不同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不同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变化)

阐述: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阶级矛盾基本解决,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但国民经济仍较落后,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矛盾显著;此时,西方国家的敌视与孤立,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加快工业化发展尤为重要。1981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文革”的教训,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初步成效,经济特区的建立,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社会生产提出新的要求。2017年,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我国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总体实现小康,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日益广泛,落后的社会生产转化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由此可见,不同时期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不同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变化)。21、略

【分析】【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题型;解答此类试题首先依据材料信息提取观点,然后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对于提取观点进行说明。本题可以依据材料表格信息从“关注中心的变化”“口号话语风格的转变”提取信息,第二小问论证前者可以依据所学从表1突出关注政治斗争以及表2关注教育;经济、精神文明、民生、法治等方面建设说明;还可以从表1意识形态色彩浓厚。阶级斗争思想的束缚以及表2彰显人文关怀说明。

【点睛】

开放式论述题确定论题至关重要,拟定论题的最基本的原则是要对所选论题非常熟悉,自己头脑中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来支撑自己所选论题。自己掌握的史实越多,论证起来就越容易、越充分,得分率也就越高。【解析】示例一:

信息:关注中心的变化。

说明:表1突出关注政治斗争。党内“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建设经验不足;严峻的国际形势。

表2关注教育;经济、精神文明、民生、法治等方面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完成拨乱反正;“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改革开放全面展开;世界形势的改变。

示例二:

信息:口号话语风格的转变。

说明:表1意识形态色彩浓厚。阶级斗争思想的束缚;“文化大革命”等政治事件的影响;严峻的国际形势。

表2彰显人文关怀。党的工作重心和指导思想的转变;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综合国力的增强,注重改善民生。22、略

【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可提取一个情节:乔德一家居住在贫困肮脏的胡佛村,发现挣得体面的工资根本不可能。

历史现象:结合所学;这一情节反映出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遭遇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概述和评价:结合所学,从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进行阐述。原因方面应指出,其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日益激化,影响应从大危机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和促进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等角度总结。【解析】示例情节:乔德一家居住在贫困肮脏的胡佛村;发现挣得体面的工资根本不可能。

历史现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