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浙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浙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浙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浙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A.《金刚经》B.《论语》C.纸币D.印纸2、【题文】大运河与长城像一个“人”字书写在中国大地上。这两大工程的共同点是()A.最后完工的时间相同B.具有浓厚的军事防御功能C.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D.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优越性3、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毁,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百家争鸣B.焚书坑儒C.八股取士D.文字狱4、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的历史贡献是()A.修建了都江堰B.使成都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C.修建了长城D.开创了“三星堆”文明5、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出土于()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6、【题文】(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京杭大运河被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隋朝大运河共五段,其中流经今苏州境内的一段属于苏州河。7、____配合暴力镇压,是统治人民的另一种手段,起着调节____、稳定____的作用。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____,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是____。9、阅读《战国七雄形势》图后判断: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划“A”;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划“B”;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划“C”。

①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处于南边的是楚国。____

②战国七雄中,秦国进行了商鞅变法。____

③战国七雄的都城都位于黄河流域一带。____

④战国期间,在长平、桂陵曾发生过战争。____

⑤战国时期,涌现出孙膑、白起等著名军事家。____10、与北宋并立的政权有辽和蒙古。______。(判断对错)11、______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______是一部长篇神话小说,______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12、唐朝时既是各民族文化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城市是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指的是清明节。14、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瓷都”,也就是河南开封。A.正确B.错误15、从半坡遗址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棉花的国家。______(判断对错)16、判断题。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的领导者是陈胜和刘邦。()17、春秋时期,晋文公积极改革内政,以“尊王攘夷”名义进行征战,成为第一位霸主。()T.正确F.错误18、宋金达成和议之后,中国的疆域最北边到“淮水——大散关”一带。()19、人们常称北京一带为燕蓟之地、山东为齐鲁大地、山西为三晋之地主要源于世袭制。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列举题(共2题,共4分)20、连线下列相关的内容成语战争纸上谈兵桂陵之战卧薪尝胆牧野之战退避三舍巨鹿之战围魏救赵吴越争霸破釜沉舟城濮之战阵前倒戈长平之战21、(1)请列举明清朝代民族英雄?(2)列举明朝科技名著评卷人得分五、改错题(共4题,共16分)22、唐代历史上有一位书法家;他曾任平原郡太守,抗击过安禄山叛乱,其所创雄浑敦厚的新书体,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该书法家是柳公权。

错误:______

改正:______。23、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动地展现了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会种植____。24、阅读下表内容判断:。皇帝主要治国措施主要政绩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汉武帝尊儒术兴太学;颁布“推恩令”;统一铸造货币、垄断盐铁经营等。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汉朝进入鼎盛时期。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选择“A”;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述的意思的,请选择“B”;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选择“C”

(1)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______

(2)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______

(3)汉武帝最重要的政绩是结束了分裂,完成了统一。______

(4)为了巩固北方边疆,汉武帝北击匈奴,设置河西四郡。______

(5)秦始皇、汉武帝都为我国历史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______。25、宋朝海外贸易发达。为加强管理,宋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宣政院管理海外贸易。以上表述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判断: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六、辨析题(共4题,共24分)26、东汉光武帝统治时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文景之治”。这个说法正确吗?请写出理由。27、盘庚将都城迁至镐(今陕西西安);从此商朝得以稳定发展,并且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这种看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判断以上材料正误;理由是什么?28、我国历史上“家天下”局面是禹开始的。()29、如图是泉州风景胜地老君岩;图片中人物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老子。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A【分析】:试题分析: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据史书记载,现存最早的印刷品是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年)印的《金刚经》残卷,卷首有图,刻印精美,现存于伦敦博物馆中。唐代发明的印刷术,以后逐渐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化做出了伟大贡献。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璀璨的文学艺术。【解析】【答案】:A.2、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大运河和长城的共同之处。大运河与长城这两个伟大工程之所以能够快速完工;主要是因为中国实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军令;政令统一,才有条件在短期内役使这么多的民工,这体现了中央集权制的优越性。故答案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解析】【答案】D3、B【分析】【分析】材料提供了关键信息“书籍被烧毁”;结合所学分析,秦始皇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书籍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的处以死刑,秦始皇是接受里斯的建议焚书坑儒的;“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结合课本所学分析,虽然焚书坑儒有利于秦始皇加强思想控制,有利于巩固统治,但是摧残了文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焚书坑儒.本题考查了学生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需仔细阅读题干的信息。4、A【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都江堰的理解。结合所学,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防洪灌溉,最终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分析选项,A项更为直接,是李冰的贡献。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解析】【答案】A5、C【分析】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就出土于河姆渡遗址.

故选C.

本题考查了河姆渡原始居民.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出土于河姆渡遗址.【解析】【答案】C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6、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隋朝大运河。京杭大运河被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隋朝大运河共五段;其中流经今苏州境内的一段属于江南河,因为苏州位于江苏省境内长江以南,而大运河长江以南那一段称为江南河。故本题错误。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解析】【答案】B7、礼仪教化社会矛盾社会秩序【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夏;商、西周礼仪教化的作用;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

【点评】考查学生记忆能力。8、夏朝秦朝【分析】【分析】从题干部分看;此题考察的是学生对历史朝代顺序的掌握情况,我国奴隶社会朝代顺序是夏商周;封建社会的朝代顺序为秦汉所以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夏朝、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秦朝。

【点评】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灭亡;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9、ACBAC【分析】【分析】(1)观察《战国七雄形势》图可以看出;楚国在最南边,故“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处于南边的是楚国”的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故划A。(2)观察《战国七雄形势》图看出,图片信息没有涉及“战国七雄中,秦国进行了商鞅变法”,故“战国七雄中,秦国进行了商鞅变法”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故划C。(3)观察《战国七雄形势》图可以看出,楚国都城位于长江流域,故“战国七雄的都城都位于黄河流域一带”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故划B。(4)观察《战国七雄形势》图可以看出,长平;桂陵发生过战争,故“战国期间,在长平、桂陵曾发生过战争”的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故划A。(5)观察《战国七雄形势》图看出,图片信息没有涉及“战国时期,涌现出孙膑、白起等著名军事家”,故“战国时期,涌现出孙膑、白起等著名军事家”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故划C。故答案为:(1)A。(2)C。(3)B。(4)A。(5)C。

【点评】本题考查战国七雄。10、略

【分析】金先灭辽;又于1127年灭北宋,而蒙古政权是在1206年建立的,故蒙古政权不可能与北宋同时并立存在.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北宋并立政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以开封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蒙古政权不可能与北宋同时并立存在.【解析】×11、略

【分析】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涌现出许多反映当时社会生活;表达人民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幸福意愿的作品。成书于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成书于明朝中期的《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故答案为:

《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

本题考查《三国演义》;《西游记》和《红楼梦》.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时期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解析】《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12、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唐都长安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都城长安商业繁荣;城中有宫城和皇城;城内分市和坊,市是繁华的商业区,坊是居民住宅区;长安既是各民族文化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城市。所以答案是:长安。【解析】长安。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3、×【分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指的是重阳节、【点评】考查宋代的节日。14、×【分析】本题考查宋代手工业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后来的“瓷都”,也就是江西景德镇,而不是河南开封。此题错误,故选B。【解析】B15、×【分析】生活于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已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故答案为:×.

本题以半坡原始居民为依托;考查的是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知识.

本题以半坡原始居民为依托,考查的是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知识.【解析】×16、×【分析】【分析】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本句话前半句是正确的,后半句是错误的,正确表述应该是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农民起义的相关知识,秦王扫六合·伐无道诛暴秦17、×【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春秋争霸的相关内容。齐桓公执政以来,在管仲的辅佐下,经过了内政、经济、军事等多方面改革,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适时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以诸侯长的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服,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晋文公即位后,整顿内政,训练军队,很快成为中原强国,后通过与楚国的城濮之战,成为了中原的霸主。故此题错误,故选F。【解析】F18、×【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金议和之后我国疆域的相关知识点。宋金议和以后,划定疆界,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为界,以南属宋,以北属金。宋割唐(今河南唐河)、邓(今河南邓州)二州及商(今陕西商县)、秦(今甘肃天水)二州之大半予金。故题目错误,故选F。【解析】F19、×【分析】西周分封制中;燕国地处今天的北京市等地区;齐国和鲁国地处今天的山东省等地区;晋国地处今天的山西省等地区;战国初期,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了晋国,分别建立了韩国、赵国和魏国,历史上称之为三家分晋。因此人们常称北京一带为燕蓟之地,山东为齐鲁大地,山西为三晋之地。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解析】×四、列举题(共2题,共4分)20、略

【分析】本题考查成语典故。公元前260年,秦、赵爆发长平之战,赵军将领赵括只会纸上谈兵,结果赵军全军覆没。吴越争霸时期,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勾践不忘战败之耻,卧薪尝胆,终于灭掉了吴国。春秋时期,晋、楚爆发城濮之战,晋文公信守诺言,退避三舍,最终大败楚军。公元前4世纪中期,魏国大军包围赵都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军师孙膑乘魏国内部空虚,直捣魏都大梁。在桂陵伏击回援的魏军,大胜。公元前207年,项羽率军数万与30万秦军在巨鹿展开决战,项羽下令破釜沉舟,最终大败秦军。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军向商纣进攻,双方在牧野大战。商军在阵前纷纷倒戈,引导周军攻入商都,最终商朝灭亡。【解析】纸上谈兵长平之战卧薪尝胆吴越争霸退避三舍城濮之战围魏救赵桂陵之战破釜沉舟巨鹿之战阵前倒戈牧野之战21、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明清朝代民族英雄。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台湾地区,残酷的屠杀和奴役当地人民,并以台湾为据点经常骚扰大陆沿海地区。1661年,郑成功率领大军从金门出发,跨海作战,打败荷兰殖民者。1662年荷兰殖民者投降,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收复台湾,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给荷兰殖民者以沉重的打击,对亚洲其他国家也间接起到了保护作用。郑成功对台湾地区的开发,促进了台湾社会的发展。郑成功收复台湾是一场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战争,领导这场斗争的郑成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明朝时期,倭寇出现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他们由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勾结一些中国的奸商组成,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明朝政府派戚继光抗击倭寇,他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取得了抗倭的重大胜利,后来他又率军开赴福建、广州抗倭,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戚继光的抗倭斗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来民族侵略并取得胜利的斗争,戚继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2)本题主要考查了明朝科技名著。《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编成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全书共收1892种药物,附药方11000多则,插图1160幅,对每一种药物的名称、性能、用途、制作都作了说明,并且改正了前人关于药物的许多错误和含混的记录,它是我国16世纪以前医药学的丰富总结,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天工开物》是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编著的一部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该书图文并茂,详细记载了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种植加工以及手工业生产技术,提供了大量确切数据,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明朝末年徐光启编著的《农政全书》是一部实用性很强的农业百科全书,书中记载了我国古代有关农业的理论和科学方法,还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技术。这是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解析】(1)郑成功戚继光。

(2)《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五、改错题(共4题,共16分)22、略

【分析】据题干信息“雄浑敦厚的新书体”可知是颜真卿.颜真卿创立了雄浑敦厚的新书体;人称“颜体”,他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柳公权博采众长,别出新意,自成“柳体”,他的字方折峻丽,骨力劲健.

故答案为:错误:柳公权;订正:颜真卿.

本题主要考查唐朝的书法家.

注意颜真卿与柳公权的书法特点.【解析】柳公权;颜真卿23、错误:粟改正:水稻【分析】【分析】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种粟。

【点评】本地难度较低,考查学生识记能力。但学生容易把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等方面相混淆。可以从时间、所属流域、居住房屋、种植的农作物等方面列表比较来加以区别。24、略

【分析】(1)据“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可知,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表述从上表信息中可以得出.

(2)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的表述在上表信息中没有涉及.

(3)据“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汉朝进入鼎盛时期.”汉武帝最重要的政绩是结束了分裂,完成了统一的表述违背了上表信息.

(4)为了巩固北方边疆;汉武帝北击匈奴,设置河西四郡的表述在上表信息中没有涉及.

(5)据秦始皇“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汉武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汉朝进入鼎盛时期.”可知,秦始皇、汉武帝都为我国历史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的表述从上表信息中可以得出.

故答案为:

(1)A.

(2)C.

(3)B.

(4)C.

(5)A.

本题考查秦始皇和汉武帝.

本题以秦始皇、汉武帝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重大贡献为依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解析】A;C;B;C;A25、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朝海外贸易及元朝行省制度的掌握。宋朝时期为了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设立的机构是市舶司。宣政院是元朝设置的管理西藏的机构,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故本题说法错误。理由是:北宋时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宣政院是元朝时为加强对西藏管辖设立的机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