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华东师大版拓展型课程化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4年华东师大版拓展型课程化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4年华东师大版拓展型课程化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4年华东师大版拓展型课程化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4年华东师大版拓展型课程化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华东师大版拓展型课程化学上册月考试卷10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溶液中各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室温下,pH=4的0.1mol/L的NaHC2O4溶液中:c()>c(H+)>c(H2C2O4)>c()B.0.1mol/L的CH3COONH4溶液中:c(CH3COO−)+c(CH3COOH)=c(NH3•H2O)+c()C.同温下,两种盐溶液的浓度相同且pH(NaX)>pH(NaY),则c(X−)+c(OH−)>c(Y−)+c(OH−)D.向含有BaSO4、BaCO3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Ba(NO3)2,溶液中的值减小(已知:Ksp(BaSO4)=1.1×10-10;Ksp(BaCO3)=2.58×10-9)2、下列气体不可用排水法来收集的气体是A.NOB.NO2C.H2D.CH43、实验室制备氯气的装置如下图。图中涉及气体发生;除杂、干燥、收集、尾气处理装置;其中错误的是。

A.①B.②C.③D.④4、已知:①H2难溶于水;②HCl极易溶于水;③NH3极易溶于水,碱性气体;④Cl2能溶于水;⑤SO2易溶于水。可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干燥;收集及尾气处理的气体是。

A.①和②B.②和⑤C.③和④D.③和⑤5、某小组拟以(NH4)2S2O8与NaOH溶液在约55℃时制取Na2S2O8(已知:温度超过90℃时,NH3可将S2O还原为SO);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装置的加热方式为水浴加热B.该装置出口应连接的装置是C.通入N2的目的是排出反应产生的NH3,防止NH3将S2O还原D.当反应温度高于55℃时,可停止加热,并滴加NaOH溶液以降低温度6、利用溶液、尿素为原料制取水合肼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

②沸点约具有强还原性,能与剧烈反应生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Ⅰ、Ⅱ反应过程中需控制好温度B.所得副产物可用于工业上吸收尾气C.步骤Ⅱ具体操作为将尿素溶液逐滴加入溶液中D.水合肼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7、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将红磷在燃烧匙中点燃后伸入集满N2O的集气瓶中。

继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N2O具有氧化性。

B

将铝片插入HgCl2溶液片刻;取出用滤纸吸干表面溶液,放置空气中。

铝片表面长出毛刷状白色固体。

HgCl2能破坏铝表面氧化膜;汞能与铝形成合金。

C

向盛有Cu2O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盐酸。

溶液变蓝绿色;管底有红色沉淀。

氧化性:H+大于Cu2+

D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熔化的铝不滴落。

生成Al2O3熔点比Al高。

A.AB.BC.CD.D8、硫酰氯可用作杀虫剂,通常条件下为无色液体,熔点为沸点为在潮湿空气中“发烟”;以上开始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和氯气,长期放置也可分解,制备时以活性炭为催化剂,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所用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球形冷凝管B应从a口进水b口出水B.可通过观察D和E中气泡产生速率控制通入A中的和的体积比C.仪器C,D,E中盛放的试剂依次为无水氯化钙、浓硫酸、浓硫酸D.长期放置的硫酰氯液体会发黄的原因是溶解了氯气9、用铁制备较纯净的Fe2O3,下列实验方案最好的是()A.使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缓慢氧化B.使铁与足量稀硝酸反应,然后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然后充分加热分解C.使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然后加入足量氨水,过滤、洗涤,然后充分加热分解D.使铁在氧气中燃烧,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然后充分加热分解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3题,共6分)10、常温下,用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和浓度均相同的三种一元弱酸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图中横坐标a表示滴定百分数(滴定用量与滴定终点用量之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酸性:B.当滴定至溶液中存在:C.滴定当时,溶液中D.初始浓度11、某同学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产生足量的气体通入c中,最终出现浑浊。下列所选物质组合符合要求的是。

a中试剂b中试剂c中溶液A浓硫酸浓盐酸饱和食盐水B浓硫酸Cu溶液C稀硫酸饱和溶液D浓氨水碱石灰溶液

A.AB.BC.CD.D12、“探究与创新能力”是化学的关键能力。下列各项中“操作或现象”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操作或现象A制作简单原电池将铁钉和铜丝连接插入食醋中即可形成原电池B验证碳能与浓硝酸反应向浓硝酸中插入红热的碳,产生红棕色气体C鉴别溴蒸气和分别通入溶液中,产生浅黄色沉淀的是溴蒸气D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加入足量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混合后分液

A.AB.BC.CD.D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

(2)已知:常温时,H2R的电离平衡常数Ka1=1.23×10-2,Ka2=5.60×10-8,则0.1mol•L-1的NaHR溶液显__(填“酸”;“中”或“碱”)性。

(3)实验室用AlCl3(s)配制AlCl3溶液的操作为__,若将AlCl3溶液蒸干并灼烧至恒重;得到的物质为___(填化学式)。

(4)25℃时,将足量氯化银分别放入下列4种溶液中,充分搅拌后,银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填标号);③中银离子的浓度为_____mol•L-1。(氯化银的Ksp=1.8×10-10)

①100mL0.1mol•L-1盐酸②100mL0.2mol•L-1AgNO3溶液。

③100mL0.1mol•L-1氯化铝溶液④100mL蒸馏水14、晶体硼熔点为1873K;其结构单元为正二十面体,结构如图所示。氮化硼(BN)有多种相结构,例如六方相氮化硼与立方相氮化硼,结构如图所示,六方相氮化硼与石墨相似,具有层状结构;立方相氮化硼是超硬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硼原子有___种不同能量的电子,第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介于硼元素与氮元素之间的元素有___种。

(2)晶体硼为___(填晶体类型),结构单元由___个硼原子构成,共含有___个B-B键。

(3)关于氮化硼两种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___。

a.立方相氮化硼含有σ键和π键。

b.六方相氮化硼层间作用力小;所以质地软。

c.两种晶体均为分子晶体。

d.两种晶体中的B-N键均为共价键。

(4)NH4BF4是合成氮化硼纳米管的原料之一,1molNH4BF4含有___mol配位键。15、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

(2)已知:常温时,H2R的电离平衡常数Ka1=1.23×10-2,Ka2=5.60×10-8,则0.1mol•L-1的NaHR溶液显__(填“酸”;“中”或“碱”)性。

(3)实验室用AlCl3(s)配制AlCl3溶液的操作为__,若将AlCl3溶液蒸干并灼烧至恒重;得到的物质为___(填化学式)。

(4)25℃时,将足量氯化银分别放入下列4种溶液中,充分搅拌后,银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填标号);③中银离子的浓度为_____mol•L-1。(氯化银的Ksp=1.8×10-10)

①100mL0.1mol•L-1盐酸②100mL0.2mol•L-1AgNO3溶液。

③100mL0.1mol•L-1氯化铝溶液④100mL蒸馏水16、如图所示的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A称量NaCl的实际质量是___。

(2)图B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

(3)图C反应的表达式为__。

(4)图D实验目的是__。17、已知稀溴水和氯化铁溶液都呈黄色;现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液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

(1)甲同学认为这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使溶液呈黄色的微粒是:______(填粒子的化学式;下同);

乙同学认为这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使溶液呈黄色的微粒是_________。

(2)如果要验证乙同学判断的正确性;请根据下面所提供的可用试剂,用两种方法加以验证,请将选用的试剂代号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填入下表。

实验可供选用试剂:。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C.四氯化碳D.硫氰化钾溶液E.硝酸银溶液F.碘化钾淀粉溶液。实验方案。

所选用试剂(填代号)

实验现象。

方案一。

方案二。

(3)根据上述实验推测,若在稀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则首先被氧化的离子是________,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有机推断题(共1题,共3分)18、G是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合成该药物的一种路线如下。

已知:R1CH2BrR1CH=CHR2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①的反应类型_______。

(2)反应②所需的试剂和条件_______。

(3)B中含氧官能团的检验方法_______。

(4)写出E的结构简式_______。

(5)写出F→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6)写出满足下列条件,C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能发生水解反应;③含苯环;④含有5个化学环境不同的H原子。

(7)设计一条以乙烯和乙醛为原料(其它无机试剂任选)制备聚2-丁烯()的合成路线_______。(合成路线常用的表达方式为:AB目标产物)评卷人得分五、原理综合题(共4题,共36分)19、过渡元素铜的配合物在物质制备;尖端技术、医药科学、催化反应、材料化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推测胆矾(CuSO4·5H2O)的结构示意图可简单表示如下图:

用配合物的形式表示胆矾的化学式为______;的空间构型为______,其中硫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为______。

(2)Cu能与(SCN)2反应生成Cu(SCN)2。1mol(SCN)2中含有的π键数目为______;(SCN)2对应的酸有两种,分别为硫氰酸和异硫氰酸其中异硫氰酸的沸点较高,原因是______。

(3)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黄绿色,则溶液中铜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写微粒符号);向上述溶液中继续滴加浓氨水,先有蓝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浓氨水后,沉淀溶解,溶液变为深蓝色。沉淀溶解的原因是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Cu单独与氨水、过氧化氢都不反应,但能与氨水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反应,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0、醋酸乙烯(CH3COOCH=CH2)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以二甲醚(CH3OCH3)与合成气(CO、H2)为原料,醋酸锂;碘甲烷等为催化剂;在高压反应釜中一步合成醋酸乙烯及醋酸。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将浓度均为amol/L的醋酸锂溶液和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液的pH=b,则混合液中c(CH3COO-)=______mol/L(列出计算式即可)。

(2)合成二甲醚:Ⅰ.2H2(g)+CO(g)=CH3OH(g)ΔH1=-91.8kJ/mol;

Ⅱ.2CH3OH(g)=CH3OCH3(g)+H2O(g)ΔH2=-23.5kJ/mol;

Ⅲ.CO(g)+H2O(g)=CO2(g)+H2(g)ΔH3=-41.3kJ/mol.

已知:H-H的键能为436kJ/mol,C=O的键能为803kJ/mol,H-O的键能为464kJ/mol,则C≡O的键能为_____kJ/mol.

(3)二甲醚(DME)与合成气一步法合成醋酸乙烯(VAC)的反应方程式为2CH3OCH3(g)+4CO(g)+H2(g)CH3COOCH=CH2(g)+2CH3COOH(g),T℃时,向2L恒容密闭反应釜中加入0.2molCH3OCH3、0.4molCO、0.1molH2发生上述反应,10min达到化学平衡;测得VAC的物质的量分数为10%。

①0~10min内,用CO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

②下列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填选项字母)。

A、V正(DME)=v逆(H2)≠0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D;c(CO):c(VAC)=4:1

③如图是反应温度对二甲醚(DME)的转化率和醋酸乙烯(VAC)选择性(醋酸乙烯的选择性Svac=)的影响,该反应的ΔH______0(填“>”“<”或“=”);控制的最佳温度是___________.

④保持温度不变,向反应釜中通入氩气增大压强,则化学平衡______(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移动。

21、煤和石油通常都含有硫的化合物;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成为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二氧化硫的治理已成为当前研究的课题。其催化氧化的过程如图1所示:

(1)已知:I.SO2(g)+V2O5(s)SO3(g)+V2O4(s)△H1=+24kJ•mol-1

Ⅱ.2V2O4(s)+O2(g)2V2O5(s)△H2=-244kJ•mol-1

①SO2(g)+O2(g)SO3(g)△H3=___kJ•mol-1。

②活化分子比普通分子高出的能量称为活化能,则反应Ⅱ的正反应活化能为__(用字母E1~E6表示)kJ•mol-1。

③总反应速率一般由慢反应决定,从图1中分析决定V2O5催化氧化SO2的反应速率的是反应__(填“I”或“Ⅱ”)。

(2)某温度下,向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测得SO2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2所示:

①第5min时反应达到平衡,v(SO3)=____mol•L-1•min-1,O2的转化率为_____

②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精确到0.01)。22、以工业生产硼砂所得废渣硼镁泥为原料制取MgSO4·7H2O的过程如图所示:

硼镁泥的主要成分如下表:。MgOSiO2FeO、Fe2O3CaOAl2O3B2O330%~40%20%~25%5%~15%2%~3%1%~2%1%~2%

回答下列问题:

(1)“酸解”时应该加入的酸是_______,“滤渣1”中主要含有_________(写化学式)。

(2)“除杂”时加入次氯酸钙、氧化镁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3)判断“除杂”基本完成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

(4)分离滤渣3应趁热过滤的原因是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六、实验题(共4题,共36分)23、在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的消去反应中可以观察到有气体生成。有人设计了实验方案来检验生成的气体是否为乙烯;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试管I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如果不用试管I,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

(2)试管II中还可用________(填一种试剂名称),若用此物质,是否能去掉试管I(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24、为了探究Fe2+、Cu2+、Ag+的氧化性强弱;设计实验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gNO3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实验Ⅰ;Ⅱ的现象和结论如下表:

。实验编号。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氧化性:Cu2+>Fe2+

溶液变蓝色。

①实验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Ⅱ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实验Ⅱ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u、Fe、CuSO4溶液、AgNO3溶液均能导电,其中属于纯净物有_________种,CuSO4溶液、AgNO3溶液均能导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5、甲;乙两个化学兴趣小组;分别做乙醇催化氧化并验证产物的实验。甲组实验设计如图1所示,乙组实验设计如图2所示,密闭系统内空气很少。请填写下列空白:

(1)甲组要完成全部实验内容,以下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_____(填序号;步骤可重复)。

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向A中缓缓鼓入干燥的空气④取下D装置。

(2)甲、乙两组实验中,给定的A~H中需要加热的是________(填编号)。

(3)反应开始后,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4)写出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26、甘氨酸亚铁是一种补铁强化剂。实验室利用与甘氨酸制备甘氨酸亚铁;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夹持和加热仪器已省略)。

查阅资料:

①甘氨酸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甘氨酸亚铁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②柠檬酸易溶于水和乙醇;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和酸性。

实验过程:

I.装置C中盛有17.4g和200mL1.0mol·L-1甘氨酸溶液。实验时;先打开仪器a的活塞,待装置c中空气排净后,加热并不断搅拌;然后向三颈瓶中滴加柠檬酸溶液。

Ⅱ.反应结束后过滤;将滤液进行蒸发浓缩;加入无水乙醇,过滤;洗涤并干燥。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与a相比,仪器b的优点是________。

(2)装置B中盛有的试剂是:_______;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

(3)向溶液中加入溶液可制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4)过程I加入柠檬酸促进溶解并调节溶液pH;溶液pH与甘氨酸亚铁产率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pH过低或过高均导致产率下降,pH过高导致产率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

②柠檬酸的作用还有________。

(5)过程II中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是________。

(6)本实验制得15.3g甘氨酸亚铁,则其产率是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详解】

A.室温下,0.1mol/L的NaHC2O4溶液pH=4,说明的电离作用大于其水解作用,所以c()>c(H2C2O4);A错误;

B.根据物料守恒可得c(CH3COO−)+c(CH3COOH)=c(NH3•H2O)+c();B正确;

C.两种盐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c(Na+)+c(H+)=c(X-)+c(OH-),c(Na+)+c(H+)=c(Y-)+c(OH-),两种溶液的pH(NaX)>pH(NaY),说明溶液中c(H+):前者小于后者,由于两种溶液中离子浓度都是阳离子浓度的二倍,两种盐溶液浓度相同,c(Na+)相同,c(H+)越小,则离子总浓度就越小,故c(X−)+c(OH−)<c(Y−)+c(OH−);C错误;

D.=由于其中含有BaSO4、BaCO3,所以向其中加入少量的Ba(NO3)2,溶液中的值不变;仍等于两种盐的溶度积常数的比,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2、B【分析】【分析】

【详解】

A.NO难溶于水;NO能用排水法收集,故不选A;

B.NO2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N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选B;

C.H2难溶于水,H2能用排水法收集,故不选C;

D.CH4难溶于水,CH4能用排水法收集;故不选D;

选B;3、C【分析】【详解】

加热二氧化锰与浓盐酸生成氯气,故A正确;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故B正确;浓硫酸干燥氯气时,气体长进短出,故C错误;氢氧化钠可以吸收氯气,故D正确。4、B【分析】【详解】

H2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HCl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且HCl与浓硫酸不反应,故②符合题意;

③NH3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气法收集,氨气是显碱性气体能和浓硫酸反应,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Cl2能溶于水但溶解度不大;所以不能用水做吸收液,故④不符合题意;

⑤SO2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和浓硫酸不反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故⑤符合题意;

根据上述分析;符合题意的为②和⑤;

故答案:B。5、B【分析】【详解】

A.由题给信息可知反应在约55℃时进行;则应水浴加热,以便控制反应温度,故A正确;

B.氨气极易溶于水;需要防止倒吸,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以下,故B错误;

C.制取Na2S2O8,应避免Na2S2O8被还原而变质,则通入N2的目的是排出反应产生的NH3;故C正确;

D.当反应温度高于55℃时;为避免副反应发生,则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以达到降温的目的,同时要停止加热,故D正确;

答案选B。6、C【分析】【分析】

实验流程可知步骤I为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生成NaClO,为避免生成NaClO3,应控制温度在40以下,生成的NaClO与尿素反应生成N2H4⋅H2O和Na2CO3,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出N2H4⋅H2O,副产品Na2CO3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可制得Na2SO3。

【详解】

A.步骤I制备NaClO溶液时,若温度超过40Cl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O3和NaC1,步骤Ⅱ中NaClO碱性溶液与尿素水溶液在40以下反应;所以步骤Ⅰ;Ⅱ反应过程中需控制好温度,A正确;

B.副产品Na2CO3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可制得Na2SO3,可以用于吸收尾气;B正确;

C.步骤Ⅱ的反应为NaClO碱性溶液与尿素反应制备水合肼;由于水合肼具有强还原性,能与NaClO剧烈反应生成氮气,为了防止水合肼被氧化,应逐滴滴加NaClO碱性溶液,C错误;

D.水合肼被氧化生成氮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正确;故答案为:C。7、C【分析】【详解】

A.红磷在集满N2O的集气瓶中继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说明生成了P2O5,从而说明N2O提供氧元素;表现出氧化性,A正确;

B.铝片表面长出毛刷状白色固体,此物质为Al2O3,但疏松透气,已不是原来铝表面氧化铝的致密紧实,从而说明HgCl2能破坏铝表面氧化膜;汞能与铝形成合金,B正确;

C.向盛有Cu2O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盐酸,发生反应Cu2O+2H+=Cu2++Cu+H2O,在此反应中,H+不表现出氧化性;C错误;

D.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的铝不滴落,说明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铝熔化,但被外面的没有熔化的氧化铝包住,也说明氧化铝的熔点比铝高,D正确。

故选C。8、C【分析】【详解】

A.球形冷凝管B从a口进水b口出水;冷凝回流效果好,故A正确;

B.可通过观察D和E中气泡产生速率控制通入A中的和的体积比;故B正确;

C.仪器C的作用为尾气处理和防止外界水蒸气进入反应体系;无水氯化钙不能吸收该反应的尾气,可用碱石灰,故C错误;

D.硫酰氯长期放置会分解生成和因分解产生的氯气溶解在其中而发黄,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实验制备方案,涉及对反应原理、装置及操作的分析评价、仪器的识别、物质的分离提纯等,注意对物质性质信息的应用。9、C【分析】【详解】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缓慢氧化,逐渐生锈,虽然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但铁锈不纯,因此不能制备较纯净的Fe2O3;A项错误;

B.铁与足量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同时生成有毒的NO,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然后充分加热分解,虽然可以得到Fe2O3;但过程中生成了有毒的NO,不是最好的方法,B项错误;

C.铁与硫酸反应生成Fe2+,与氨水反应生成Fe(OH)2,在空气中加热氧化为Fe(OH)3,分解最后可生成纯净Fe2O3;C项正确;

D.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Fe3O4,加入足量NaOH溶液后Fe3O4不能反应,因此不能生成较纯净的Fe2O3;D项错误;

答案选C。二、多选题(共3题,共6分)10、BD【分析】【详解】

A.由起始点可以看出,酸性:A项正确;

B.当滴定至溶液中存在:B项错误;

C.当时,溶液呈酸性,C项正确;

D.D项错误。

故选BD。11、AC【分析】【详解】

A.浓硫酸加入浓盐酸中,生成气体,生成的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根据同离子效应,析出晶体;A符合题意;

B.浓硫酸和铜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反应生成不符合实验要求,B不符合题意;

C.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与饱和溶液反应生成晶体;C符合题意;

D.浓氨水和碱石灰生成通入溶液中,先生成沉淀,继续通入氨气,溶解生成D不符合题意;

故选AC。12、AC【分析】【分析】

【详解】

A.将铁钉和铜丝连接插入食醋中即可形成简单铁铜原电池;故A符合题意;

B.浓硝酸受热分解能放出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所以向浓硝酸中插入红热的碳,产生红棕色气体,不能证明是碳与浓硝酸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因为溴蒸气能和溶液反应;产生浅黄色溴化银沉淀,故C符合题意;

D.因为足量饱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和乙酸乙酯反应;所以不能用足量饱和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AC。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3、略

【分析】【详解】

(1)NaHCO3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NaHCO3=Na++电离产生是会发生电离作用:H++也会发生水解作用:+H2OH2CO3+OH-。发生电离、水解作用都会消耗离子导致c(Na+)>c();电离产生H+使溶液显酸性;水解产生OH-,使溶液显碱性。由于其水解作用大于电离作用,最终达到平衡时,溶液中c(OH-)>c(H+),但盐水解程度是微弱的,主要以盐电离产生的离子存在,所以c()>c(OH-);溶液中的H+除会电离产生,还有H2O电离产生,而只有电离产生,故离子浓度:c(H+)>c(),因此该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c(OH-)>c(H+)>c();

(2)在0.1mol•L-1的NaHR溶液中,存在HR-的电离作用:HR-R2-+H+,电离产生H+使溶液显酸性,同时也存在着水解中:HR-+H2OH2R+OH-,水解产生OH-,使溶液显碱性,其平衡常数Kh=<Ka2=5.60×10-8,说明HR-的电离作用大于水解作用;因此NaHR溶液显酸性;

(3)AlCl3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会发生水解作用:AlCl3+3H2OAl(OH)3+3HCl,导致溶液变浑浊,由于水解产生HCl,因此根据平衡移动原理,若用固体配制溶液时,将其溶解在一定量的浓盐酸中,增加了H+的浓度,就可以抑制盐的水解,然后再加水稀释,就可以得到澄清溶液;若将AlCl3溶液蒸干,水解平衡正向进行直至水解完全,HCl挥发逸出,得到的固体是Al(OH)3,然后将固体灼烧至恒重,Al(OH)3分解产生Al2O3和H2O,最后得到的固体是Al2O3;

(4)氯化银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Ag+、Cl-都会抑制物质的溶解,溶液中Ag+、Cl-浓度越大;其抑制AgCl溶解的程度就越大。

①100mL0.1mol•L-1盐酸中c(Cl-)=0.1mol/L;

②100mL0.2mol•L-1AgNO3溶液中c(Ag+)=0.2mol/L;

③100mL0.1mol•L-1氯化铝溶液中c(Cl-)=0.1mol/L×3=0.3mol/L;

④100mL蒸馏水中不含Cl-、Ag+;对氯化银在水中溶解无抑制作用。

它们抑制AgCl溶解程度③>②>①>④,AgNO3溶液中含有Ag+,该溶液中含有的c(Ag+)最大;则这四种液体物质中银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②>④>①>③;

③中c(Cl-)=0.3mol/L,由于AgCl的溶度积常数Ksp=c(Ag+)·c(Cl-)=1.8×10-10,则该溶液中c(Ag+)==6.0×10-10mol/L。【解析】c(Na+)>c()>c(OH-)>c(H+)>c()酸将AlCl3(s)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然后加水稀释Al2O3②>④>①>③6.0×10-1014、略

【分析】【分析】

(1)基态硼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1;电子位于1s;2s、2p三个能量不同的能级上;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的趋势,由于全充满和半充满的缘故,ⅡA族和ⅤA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

(2)由晶体硼熔点为1873K可知,晶体硼为熔沸点高、硬度大的原子晶体;在硼原子组成的正二十面体结构中,每5个面共用一个顶点,每个面拥有这个顶点的每2个面共用一个B-B键,每个面拥有这个B-B键的

(3)a.由图可知;立方相氮化硼中N原子和B原子之间只存在单键;

b.由图可知;六方相氮化硼层间为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小;

c.由图可知;立方相氮化硼为空间网状结构,属于原子晶体;

d.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

(4)NH4BF4是由NH4+和BF4—构成,NH4+中N原子和其中一个H原子之间存在配位键、BF4—中B原子和其中一个F原子之间存在一个配位键。

【详解】

(1)基态硼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1;电子位于1s;2s、2p三个能量不同的能级上,则有3种不同能量的电子;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的趋势,由于全充满和半充满的缘故,ⅡA族和ⅤA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则介于硼元素与氮元素之间的有Be、C、O三种元素,故答案为:3;3;

(2)由晶体硼熔点为1873K可知,晶体硼为熔沸点高、硬度大的原子晶体;在硼原子组成的正二十面体结构中,每5个面共用一个顶点,每个面拥有这个顶点的每个等边三角形拥有的顶点为20个等边三角形拥有的顶点为×20=12;每2个面共用一个B-B键,每个面拥有这个B-B键的每个等边三角形占有的B-B键为20个等边三角形拥有的B-B键为×20=30;故答案为:12;30;

(3)a.由图可知;立方相氮化硼中N原子和B原子之间只存在单键,则立方相氮化硼中含有σ键,不存在π键,故错误;

b.由图可知;六方相氮化硼层间为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小,导致其质地软,故正确;

c.由图可知;立方相氮化硼为空间网状结构,属于原子晶体,故错误;

d.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所以N原子和B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故正确;

bd正确,故答案为:bd;

(4)NH4BF4是由NH4+和BF4—构成,NH4+中N原子和其中一个H原子之间存在配位键、BF4—中B原子和其中一个F原子之间存在一个配位键,所以含有2个配位键,则1molNH4BF4含有2mol配位键,故答案为:2。【解析】①.3②.3③.原子晶体④.12⑤.30⑥.bd⑦.215、略

【分析】【详解】

(1)NaHCO3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NaHCO3=Na++电离产生是会发生电离作用:H++也会发生水解作用:+H2OH2CO3+OH-。发生电离、水解作用都会消耗离子导致c(Na+)>c();电离产生H+使溶液显酸性;水解产生OH-,使溶液显碱性。由于其水解作用大于电离作用,最终达到平衡时,溶液中c(OH-)>c(H+),但盐水解程度是微弱的,主要以盐电离产生的离子存在,所以c()>c(OH-);溶液中的H+除会电离产生,还有H2O电离产生,而只有电离产生,故离子浓度:c(H+)>c(),因此该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c(OH-)>c(H+)>c();

(2)在0.1mol•L-1的NaHR溶液中,存在HR-的电离作用:HR-R2-+H+,电离产生H+使溶液显酸性,同时也存在着水解中:HR-+H2OH2R+OH-,水解产生OH-,使溶液显碱性,其平衡常数Kh=<Ka2=5.60×10-8,说明HR-的电离作用大于水解作用;因此NaHR溶液显酸性;

(3)AlCl3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会发生水解作用:AlCl3+3H2OAl(OH)3+3HCl,导致溶液变浑浊,由于水解产生HCl,因此根据平衡移动原理,若用固体配制溶液时,将其溶解在一定量的浓盐酸中,增加了H+的浓度,就可以抑制盐的水解,然后再加水稀释,就可以得到澄清溶液;若将AlCl3溶液蒸干,水解平衡正向进行直至水解完全,HCl挥发逸出,得到的固体是Al(OH)3,然后将固体灼烧至恒重,Al(OH)3分解产生Al2O3和H2O,最后得到的固体是Al2O3;

(4)氯化银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Ag+、Cl-都会抑制物质的溶解,溶液中Ag+、Cl-浓度越大;其抑制AgCl溶解的程度就越大。

①100mL0.1mol•L-1盐酸中c(Cl-)=0.1mol/L;

②100mL0.2mol•L-1AgNO3溶液中c(Ag+)=0.2mol/L;

③100mL0.1mol•L-1氯化铝溶液中c(Cl-)=0.1mol/L×3=0.3mol/L;

④100mL蒸馏水中不含Cl-、Ag+;对氯化银在水中溶解无抑制作用。

它们抑制AgCl溶解程度③>②>①>④,AgNO3溶液中含有Ag+,该溶液中含有的c(Ag+)最大;则这四种液体物质中银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②>④>①>③;

③中c(Cl-)=0.3mol/L,由于AgCl的溶度积常数Ksp=c(Ag+)·c(Cl-)=1.8×10-10,则该溶液中c(Ag+)==6.0×10-10mol/L。【解析】c(Na+)>c()>c(OH-)>c(H+)>c()酸将AlCl3(s)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然后加水稀释Al2O3②>④>①>③6.0×10-1016、略

【分析】【分析】

(1)托盘天平的平衡原理:称量物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

(2)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

(3)图C表示铜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黑色氧化铜;

(4)图D表示加压气体体积缩小;

【详解】

(1)称量物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15=NaCl质量+3,NaCl的实际质量是15g-3g=12g;

(2)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的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3)图C的表达式为:铜+氧气氧化铜;

(4)图D表示加压气体体积缩小,实验目的是验证分子之间的存在间隙;【解析】12g放出大量的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铜+氧气氧化铜验证分子之间的存在间隙17、略

【分析】【分析】

溴单质氧化性较强,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三价铁在水溶液中是黄色的;要验证乙同学的判断正确,可检验黄色溶液中不含Br2或黄色溶液中含Fe3+,根据Br2和Fe3+的性质进行检验,Br2可溶于CCl4,Fe3+可与KSCN溶液反应生成血红色物质;Br2能将Fe2+氧化成Fe3+,说明还原性:Fe2+>Br-;依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先强后弱”规律判断。

【详解】

(1)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液溴,若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使溶液呈黄色的微粒为Br2;若是发生化学反应,二价铁离子被溴单质氧化为三价铁在水溶液中是黄色的;因此答案是:Br2;Fe3+;

(2)要验证乙同学的判断正确,可检验黄色溶液中不含Br2或黄色溶液中含Fe3+,根据Br2和Fe3+的性质进行检验,Br2可溶于CCl4,Fe3+可与KSCN溶液反应生成血红色物质;方案一可选用CCl4(C),向黄色溶液中加入四氯化碳,充分振荡、静置,溶液分层,若下层呈无色,表明黄色溶液中不含Br2,则乙同学的判断正确;方案二可选用KSCN溶液(D),向黄色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振荡,若溶液变为血红色,则黄色溶液中含Fe3+;则乙同学的判断正确。

(3)根据上述推测说明发生反应Br2+2Fe2+=2Fe3++2Br-,由此说明亚铁离子的还原性大于溴离子,Cl2具有氧化性,先氧化的离子是亚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因此答案是:Fe2+;2Fe2++Cl2=2Fe3++2Cl-。【解析】Br2;Fe3+答案如下:

选用试剂。

实验现象。

第一种方法。

C

有机层无色。

第二种方法。

D

溶液变红。

Fe2+2Fe2++Cl22Fe3++2Cl-四、有机推断题(共1题,共3分)18、略

【分析】【分析】

化合物A分子式是C7H8,结构简式是根据物质反应过程中碳链结构不变,结合D分子结构及B、C转化关系,可知B是B发生催化氧化反应产生C是C与Br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甲基上的取代反应产生D是D与HCHO发生信息反应产生的分子式是C9H8O2的E是:E与I2反应产生F是:F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产生G:然后结合物质性质逐一分析解答。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B是C是D是E是F是G是

(1)反应①是与O2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故该反应的类型为氧化反应;

(2)反应②是与Br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甲基上的取代反应产生故所需试剂和条件是Br2;光照;

(3)B结构简式是含有的官能团是醛基-CHO,检验其存在的方法是:取样,滴加少量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煮沸,若产生砖红色沉淀,就说明物质分子中含有醛基;

(4)根据上述推断可知E的结构简式是

(5)F是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产生G:则F→G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NaI+H2O+

(6)化合物C是C的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①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分子中含有-CHO;②能发生水解反应,说明含有酯基;③含苯环;④含有5个化学环境不同的H原子,则其可能的结构简式是

(7)CH2=CH2与HBr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产生CH3-CH2Br,CH3-CH2Br与CH3CHO发生信息反应产生CH3CH=CHCH3,CH3CH=CHCH3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产生聚2-丁烯,故合成路线为:CH2=CH2CH3-CH2BrCH3CH=CHCH3【解析】氧化反应Br2、光照取样,滴加少量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煮沸,若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含有醛基+NaOHNaI+H2O+CH2=CH2CH3-CH2BrCH3CH=CHCH3五、原理综合题(共4题,共36分)19、略

【分析】【详解】

(1)根据结构示意图可知:Cu2+与4个H2O分子的O原子形成4个配位键,所以Cu2+的配位体是H2O,配位数是4,用配合物的形式表示胆矾的化学式为[Cu(H2O)4]SO4·H2O;

在中S原子采用sp3杂化,形成4个σ键,离子中含有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4,不含孤电子对,所以离子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

(2)根据元素原子结构可知气体(SCN)2的分子结构式是N≡C—S—-S—C≡N。共价单键都是σ键,共价三键中1个σ键2个π键,在1个(SCN)2中含有4个π键,则在1mol(SCN)2中含有的π键数目为4NA;

(SCN)2对应的酸有两种,分别为硫氰酸和异硫氰酸其中异硫氰酸的沸点较高,这是由于硫氰酸分子之间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没有形成氢键,而在异硫氰酸分子之间除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外,还形成了氢键,氢键的形成增加了分子之间的吸引作用,导致异硫氰酸的沸点比硫氰酸高;

(3)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黄绿色,这是由于发生如下转化:[Cu(H2O)4]2+(aq)(蓝色)+4Cl-(aq)[CuCl4]2-(aq)(黄色)+4H2O(aq),因此此时溶液中铜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Cu(Cl)4]2-;

向该溶液中加入氨水,首先是[Cu(Cl)4]2-电离产生的Cu2+与氨水中的电解质NH3·H2O电离产生的OH-结合产生Cu(OH)2蓝色沉淀,当氨水过量时,又发生反应: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形成了铜氨络离子[Cu(NH3)4]2+;从而使溶液变为深蓝色;

(4)Cu单独与氨水、过氧化氢都不反应,但能与氨水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反应,这是由于Cu被氧化产生的Cu2+与NH3结合形成络离子[Cu(NH3)4]2+,H2O2得到电子被还原为OH-,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H2O2+4NH3·H2O=[Cu(NH3)4]2++2OH-+4H2O。【解析】①.[Cu(H2O)4]SO4·H2O②.正四面体③.sp3杂化④.4NA⑤.异硫氰酸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⑥.[Cu(Cl)4]2-⑦.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⑧.Cu+H2O2+4NH3·H2O=[Cu(NH3)4]2++2OH-+4H2O20、略

【分析】【详解】

(1)常温下,将浓度均为amol/L的酷酸锂溶液和酷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CH3COO-)+c(OH-)=c(H+)+c(Li+),则c(CH3COO-)+10b-14mol/L=0.5amol/L+10-bmol/L,整理可得c(CH3COO-)=

(2)根据CO(g)+H2O(g)=CO2(g)+H2(g)ΔH3=-41.3kJ/mol可知;△H=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则C≡O的键能=(-41.3kJ/mol)+(2×803kJ/mol)+(436kJ/mol)-(2×464kJ/mol)=1072.7kJ/mol;

(3)①2CH3OCH3(g)+4CO(g)+H2(g)CH3COOCH=CH2(g)+2CH3COOH(g)

起始量(mol)0.20.40.100

反应量(mol)2x4xxx2x

平衡量(mol)0.2-2x0.4-4x0.1-xx2x

解得x=0.05

0~10min内用CO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CO)=

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②A.V正(DME)=v逆(H2);不满足计量数关系,表明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该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

B.该反应中气体总质量和体积始终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密度为定值,不能根据密度判断平衡状态,故B错误;

C.该反应中气体总质量不变;而气体的物质的量为变量,当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时,表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

D.c(CO):c(VAC)=4:1;无法判断各组分的浓度是否继续变化,则无法判断平衡状态,故D错误;

答案为:C;

③结合图象可知;升高温度,二甲醚的转化率减小,说明平衡向着逆向移动,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该反应的△H<0;180℃时,醋酸乙烯选择性最高,所以最佳的反应温度为180℃;

④保持温度不变,向反应釜中通入氩气增大压强,由于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则化学平衡不移动。【解析】a/2+10-b-10b-141072.70.01mol·L-1·min-110000C<180℃不21、略

【分析】【详解】

(1)①I+×II,整理可得SO2(g)+O2(g)SO3(g)△H3=-98kJ/mol;

②活化分子比普通分子高出的能量称为活化能,反应Ⅱ是放热反应,根据图示可知该反应的正反应活化能为(E4-E3)kJ/mol;

③总反应速率一般由慢反应决定。反应的活化能越大,反应发生消耗的能量就越高,反应就越不容易发生,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就越慢。从图1中分析可知反应I的活化能远大于反应II的活化能,则说明决定V2O5催化氧化SO2的反应速率的是反应I;

(2)①根据图示可知:从反应开始至5min达到平衡时△n(SO2)=0.4mol-0.2mol=0.2mol,根据方程式可知:每有2molSO2反应,就会同时消耗1molO2,反应产生2molSO3,若消耗0.2molSO2,则同时消耗0.1molO2,产生0.2molSO3,故v(SO3)==0.02mol/(L·min);由于反应开始时充入SO2、O2的物质的量相等,则O2的转化率为=25%;

②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种气体的浓度c(SO2)==0.1mol/L,c(O2)==0.15mol/L;c(SO2)==0.1mol/L,则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解析】①.-98②.E4-E3③.I④.0.02⑤.25⑥.6.6722、略

【分析】【详解】

(1)流程制备的是MgSO4·7H2O,为了不引入杂质,因此所用的酸是硫酸,化学式为H2SO4;根据硼镁泥的成分,SiO2不与硫酸反应,因此滤渣1为SiO2;(2)硼镁泥中含有FeO,与硫酸反应后生成FeSO4,次氯酸钙具有强氧化性,能把Fe2+氧化成Fe3+,氧化镁的作用是调节pH,使Al3+和Fe3+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出来,除去Fe3+和Al3+;(3)除杂是除去的Fe3+和Al3+,因此验证Fe3+就行,方法是取滤液将其酸化后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未变红,则说明除杂完全;(4)防止MgSO4·7H2O结晶析出。【解析】①.H2SO4②.SiO2③.将Fe2+氧化为Fe3+④.调节溶液pH,使Fe3+、Al3+以氢氧化物的形式沉淀除去⑤.取滤液将其酸化后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未变红,则说明除杂完全⑥.防止MgSO4·7H2O结晶析出六、实验题(共4题,共36分)23、略

【分析】(1)若用KMnO4溶液检验CH2=CH2,应先除去C2H5OH,因C2H5OH也可使KMnO4溶液褪色,(1)试管I中水的作用是除去CH2=CH2中混有的乙醇蒸气,若不除乙醇,乙醇也可使KMnO4溶液褪色,无法检验乙烯而不与溴水反应;(2)C2H5OH不与溴水反应,试管II中还可用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若用此物质,能去掉Ⅰ,因为乙醇不能使溴水褪色或乙醇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解析】除去挥发出来的乙醇蒸气乙醇也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无法确定是否有乙烯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能乙醇不能使溴水褪色(或乙醇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24、略

【分析】【分析】

(1)AgNO3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

(2)①实验Ⅰ,Fe与CuSO4发生置换反应;在铁表面生成紫红色的铜。

②实验Ⅱ,Cu与AgNO3发生置换反应;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③实验Ⅱ中,Cu与Ag+发生置换反应。

(3)金属单质属于纯净物,CuSO4溶液、AgNO3溶液中含有自由离子;所以能导电。

【详解】

(1)AgNO3是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AgNO3=Ag++NO3-。答案为:AgNO3=Ag++NO3-;

(2)①实验Ⅰ,Fe与CuSO4发生置换反应;在铁表面生成紫红色的铜。答案为:铁丝上有红色固体析出;

②实验Ⅱ,Cu与AgN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