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55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结果依次是74.4cm、74.3cm、74.5cm、74.3cm,则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A.74.38cmB.74.375cmC.74.4cmD.74.5cm2、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是()A.B.C.D.3、2012年春天,云南省又是一个干旱开年.三年旱情叠加,让林业资源丰富的云南很“受伤”,目前,云南受灾林地面积已达184.5万亩,成灾103.7万亩,报废42.2万亩,直接经济损失2.3亿元人民币.其中苗圃受灾1537.4亩,新造林地受灾104.9万亩,有林地受灾79.6万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水循环角度来讲,“水库紧急放水”是对地表径流这一环节施加影响B.从地球水体分类和比例来看,陆地水资源中比例最大的是河流水C.人们可以用冰进行人工降雨来缓解局部干旱问题D.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北多南少4、关于压力和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压力的大小有时等于物体的重力B.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C.竖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D.压力都是由物体的重力产生的5、对下列四幅图阐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C.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D.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6、如图所示,下列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A.B.C.D.7、小明在一支铅笔的下端粘上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置于甲;乙两杯液体中,观察到铅笔静止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杯液体的密度较大B.乙杯液体的密度较大C.铅笔在甲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D.铅笔在乙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8、根据生活经验,以下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中学生的鞋长约为50cm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C.八年级物理课本书的质量约为3kg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38℃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9、如图甲是用均匀材料制成的边长为a
密度为娄脩
的正方体物块,把它放入密度为娄脩0
的液体中漂浮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h
把它从液体中拿出并擦干后,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物块静止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娄脩0ga3
B.静止时水对物块下表面产生的压力为娄脩0g(a鈭�h)a2
C.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强为娄脩ga
D.如图丙,切去四分之一后,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5娄脩ga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不属于机械运动B.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不一定相同C.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质量、体积无关11、某同学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他把蜡烛移到距离透镜36cm的地方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如图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35cmB.25cmC.15cmD.5cm12、从冰箱内拿出的牛肉,上面有一层白粉,白粉的形成原因与下图中相同的是()A.坚固的冰B.飘渺的雾C.晶莹的雾凇D.雪白的霜13、下列有关图示弹簧测力计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该物体的重力为3.3N
B.该物体的重力为3.6N
C.该弹簧秤最多能测量5kg
物体的重力D.该弹簧秤最多能测量5N
物体的重力14、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使物体m
沿水平地面匀速直线运动,若滑轮与绳子质量及摩擦不计,已知物体m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10N
物体m
运动的速度为2m/s
那么关于拉力F
的大小和拉力的功率P
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拉力F
的大小为20N
B.拉力F
的大小为5N
C.拉力的功率P
的大小为20W
D.拉力的功率P
的大小为10W
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5、力有两种作用效果:使物体的____发生改变,或使物体____发生改变.16、物质有____,____,____三种状态,当____变化时物体可由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这种变化称为____变化.在物态变化时必须____或____.由____态变为____态叫凝固.17、(2015•揭阳)小芳站在平面镜前0.5m处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m,她向后退的过程中,像的大小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8、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受到升力和______力的作用,其中升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19、甲物体的速度是2m/s,合____km/h;乙物体的速度是54km/h,合____m/s.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1题,共9分)20、重5N
的球漂浮在水面静止;在图中,画出球所受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
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3题,共27分)21、晶体熔化过程与液体沸腾过程的相似之处是:____,____.汽化的两种方式有许多不同点,如蒸发____,而沸腾____.22、(1)
一个重50N
木箱静止在水平面上,当木箱受到了10N
水平推力时,箱子未推动,这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____10N(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当推力增大为15N
时,箱子恰好匀速运动;当水平推力增大到20N
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N.隆陇c
(2)
如图所示,用3N
水平力F
拉长木板A
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运动,而B
静止不动时,若逐渐增大F(
不计绳和弹簧测力计重)
则B
受到摩擦力____(
填“变大”、“不变”、“变小”)
方向向____。
(3)
如图三峡大坝的正常蓄水位为175m
则深为20m
的某处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Pa
大坝要建成下宽上窄的形状,主要是因为____.
轮船在通过三峡大坝时,需经过五级船闸才能完成“跳大坝”的壮举,船闸利用了____原理。
23、在北方的冬天,为了防止菜冻坏,就在菜窖里放几桶水,为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分析】为减小误差,常用的测量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题目中测量了四次物体的长度,求出平均值即可.注意小数点后保留与原题中相同的位数.【解析】【解答】解:物体的长度为L===74.375cm≈74.4cm.
故选C.2、C【分析】略【解析】C
3、A【分析】【分析】依据三年叠加旱情,针对旱情的形成原因等知识,来解答此题.【解析】【解答】解:A;“水库紧急放水”从水循环角度来讲;能补充各条河流和湖泊的水量,补充水的蒸发量,也就是增加了降水的可能性;所以“水库紧急放水”从水循环角度来讲是对地表径流这一环节施加的影响,所以可判断A说法正确.
B;从地球水体分类和比例来看;陆地水资源中比例最大的是冰川水,所以河流水比例不是最大的,故B说法错误;
C;人们是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不是冰,故C说法错误;
D;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北少南多,故D说法错误.
故选A.4、A【分析】解: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方向竖直向下;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受力面(或接触面),因此重力和压力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力,大小不一定相等,只有物体自由放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才等于重力.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所以它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表面,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只有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重力.
本题考查了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及重力和压力的方向,属于基础题目.【解析】【答案】A5、B【分析】解:A
图中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
凹透镜)
使光线推迟会聚,故A正确;
B;图中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该眼睛是远视眼,远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使光线提前会聚,故B错误;
C;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成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的虚像,故C正确;
D;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正好落在目镜焦距内的位置,目镜再对这个像进行放大(
即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故D正确.
故选B.
解答本题需掌握:
(1)
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2)
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使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3)
光学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成倒立的像,放大倍数较大.
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是为了使像放大更大的倍数.
(4)
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掌握正常的眼睛看远处和近处时,晶状体的变化情况及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戴什么眼镜来矫正.
本题还考查了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特点.
它们都是利用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也是中考的热点.【解析】B
6、A【分析】【分析】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定义进行判断: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是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是凹透镜;
本题考查了判断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有多种方法:根据定义判断;根据成像情况进行判断;根据对光线的作用进行判断。【解答】
由图知;A
中透镜中间比边缘厚是凸透镜,BCD
中透镜中间比边缘薄是凹透镜。
故选A。【解析】A
7、B【分析】【分析】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由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可知密度关系。本题考查物体的浮沉条件,物体的浮沉条件为中考中的热点,应重点把握。【解答】物体的质量不变;在两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则说明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相同;因物体在甲液体中浸入的体积大,则说明甲液体的密度小,乙液体的密度大。
故选B。【解析】B
8、B【分析】解:A;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26cm;中学生鞋子的长度略小于此数值,在25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B符合实际;
C;两个苹果的质量在300g左右;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300g=0.3kg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解析】B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9、BCD【分析】【分析】(1)
该物块静止在液体中求出排开由图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即可求浮力;
(2)
物体在水中漂浮;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求压力;
(3)
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F=G=mg=娄脩gV=娄脩ga3
压强根据p=FS
即可求出它对地面的压强;
(4)
如图丙切去14
后,则对地面的压力F鈥�=G鈥�=m鈥�g=娄脩g(1鈭�14)V=34娄脩ga3
则压强根据p=FS
即可求出。本题考查面比较广,有浮力、密度、压强等的计算,重点是各种公式的应用,难点是切去14
后,物体的重力和受力面积的变化,这是最容易出错的,也是最难的。【解答】A.该物块静止在液体中V脜脜=a隆脕a隆脕(a鈭�h)=(a鈭�h)a2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F赂隆=娄脩0gV脜脜=娄脩0g(a鈭�h)a2
故A错误;
B.因为物块漂浮;所以F赂隆=F脧貌脡脧=p脧貌脡脧S=娄脩0g(a鈭�h)a2
故B正确;
C.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F=G=mg=娄脩gV=娄脩ga3S=a2
则它对地面的压强p=FS=娄脩ga3a2=娄脩ga
故C正确;D.如图丙切去14
后,则对地面的压力F鈥�=G鈥�=m鈥�g=娄脩g(1鈭�14)V=34娄脩ga3S鈥�=12a隆脕a=12a2
则物块对地面的压强p鈥�=F鈥�S鈥�=34娄脩ga312a2=32娄脩ga
故D正确。
故选BCD。【解析】BCD
10、BD【分析】【分析】(1)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一个物体;处于同一种状态,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这就是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3)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4)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决定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与质量、体积无关.【解析】【解答】解:
A;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与地球的位置没有变化,但是相对于太阳位置不断改变,属于机械运动.此选项错误;
B;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运动情况可能不同,例如坐在教室里的同学相对于教室是静止的,但是以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他又是运动的.此选项正确;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一个定值;它的大小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及物体运动时间的长短无关.此选项错误;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决定于物质种类和状态,与质量、体积无关.此选项正确.
故选B、D.11、CD【分析】【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析】【解答】解:由题意知;成倒立缩小的像,应有36cm>2f,解得:f<18cm,根据选项可知,只有CD符合题意.
故选CD.12、CD【分析】解:从冰箱内拿出的牛肉;上面有一层白粉,白粉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A;冰是液态的水变成固态是冰;是凝固现象,故A错误;
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
C;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C正确;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D正确.
故选CD.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
本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物态变化知识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需要掌握.将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物态变化与理论联系起来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析】【答案】CD13、BD【分析】解:
AB
由图知:在弹簧测力计上;最大示数是5N
所以其量程为0隆芦5N
1N
之间有5
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2N
即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
指针在“3
”后3
个小格处;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3隆脕0.2N=3.6N
即该物体的重力为3.6N
故A错误;B正确;
CD
由图知:在弹簧测力计上;最大示数是5N
即该弹簧秤最多能测量5N
物体的重力;
由G=mg
得;物体的最大质量:
m=Gg=5N10N/kg=0.5kg
即该弹簧秤最多能测量0.5kg
物体的质量,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1)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首先要明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指刻线相垂直;
(2)
根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可知能测物体的最大重力,根据G=mg
的变形公式m=Gg
可得出物体的最大质量。
本题考查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及重力公式的应用等,要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实质,熟知它的使用规则,并能熟练运用它测量力的大小,这是我们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解析】BD
14、BC【分析】解:
(1)
已知摩擦力为10N
从图中可得有二段绳子在拉物体,故拉力F=12F脛娄=12隆脕10N=5N
(2)
物体运动速度为2m/s
有两段绳子在拉物体,故绳端的移动速度为2隆脕2m/s
故功率P=Wt=FSt=Fv=5N隆脕2隆脕2m/s=20W
故选B;C
.
(1)
当滑轮被水平使用时;此时滑轮克服的就不是物体的重力,而是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即有几段绳子在拉物体,拉力就是摩擦力的几分之一.
(2)
因本题已知的是运动的速度,故功率可用公式P=Wt=FSt=Fv
来求解.
本题涉及两个考点:一是滑轮的水平使用,此时克服的是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二是功率的推导公式P=Wt=FSt=Fv
.【解析】BC
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5、略
【分析】【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有:一是物体形状的改变,二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解析】【解答】解:力的作用效果有:一是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二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包括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的改变.
故答案为:运动状态;形状.16、略
【分析】【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3)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解析】【解答】解:(1)物质的三种状态分别是:固态;液态、气态;当温度变化时,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物态变化;
(2)在物态变化时必须吸热或放热.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故答案为:固态;液态;气态;温度;物态;吸热;放热;液;固.17、0.5不变【分析】【解答】解: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0.5m处,则人像离镜子也是0.5m远;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她向后退的过程中,小芳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0.5;不变.
【分析】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像和物距离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像是虚像.18、略
【分析】解: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也会受到重力作用;
直升机的螺旋桨对空气施加了一个竖直向下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空气对直升机施加了一个竖直向上的反作用力,这个力就是飞机向上的升力;
故答案为:重;空气.
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螺旋桨在对空气施力的同时,也受到空气对它施加的反作用力.
此题考查了重力和相互作用力,通过实例来考查,是一道好题.【解析】重;空气19、略
【分析】【分析】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1m/s=3.6km/h.【解析】【解答】解:2m/s=2×3.6km/h=7.2km/h;
54km/h=54×m/s=15m/s.
故答案为:7.2;15.四、作图题(共1题,共9分)20、解:因为小球漂浮;
所以F浮=G=5N;过小球重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其大小都为5N.如图所示:
【分析】
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和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过重心表示出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和方向.
本题考查重力的方向和浮力方向的记忆情况,并且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解析】解:因为小球漂浮;
所以F赂隆=G=5N
过小球重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其大小都为5N.
如图所示:
五、简答题(共3题,共27分)21、略
【分析】【分析】(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再改变;而液体沸腾的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2)汽化的方式有两种:蒸发和沸腾;蒸发是发生在物体表面的、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解析】【解答】解:(1)由于晶体熔化过程和液体沸腾时都需要吸收热量;而温度却不再改变,所以他们的共同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2)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沸腾只是在一定温度下(达到沸点)才能进行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比较缓慢,沸腾发生在液化表面和内部,比较剧烈;
故答案为:(1)吸收热量,温度不变;(2)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比较缓慢;沸腾只是在一定温度下(达到沸点)才能进行的汽化现象,沸腾发生在液化表面和内部,比较剧烈.22、(1)等于15(2)不变水平向右(3)2×105液体对大坝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连通器【分析】(1)
【分析】掌握二力平衡条件,知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新版药品GCP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大学物理考试分数提升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医院感染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卫生与健康知识竞赛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儿童童车智能照明与夜视辅助系统考核试卷
- 流程再造与客户需求分析考核试卷
- 安全文化建设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考核试卷
- 设施维护公众满意度调查考核试卷
- 绿色环保丝织品品牌建设策略考核试卷
- 快递店长管理办法
- 2025广西公需科目真题续集(附答案)
- 2025年安徽交控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全国一卷)含答案
- 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18年版)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教案
- 调机品管理规定
- DB11T 1068-2022 下凹桥区雨水调蓄排放设计标准
- 分层走班制教学
- 童年简谱-儿童经典歌曲-罗大佑
- GB∕T 30501-2022 致密砂岩气地质评价方法
- 水泥砂浆找平施工工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